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寒雨潇风
孙权闻言拍案而起道:
“先生所言,真令孤茅塞顿开!既如此,孤意已决!即日起商议起兵,与刘豫州会猎,共图曹操!”
孙权主意既定,令鲁肃传谕三军,积极备战。
却说张昭得知孙权欲与曹操决战的消息,不由摇头:诸葛亮果然厉害,竟能说服孙权。唉……早知如此,便不在此时还他这个大人情了。
原来日前陆绩布下浑天符阵,果然是张昭移了八道神符暗助了诸葛亮一臂之力,但这皆缘自于姜子牙的地位。
张昭虽欲降曹,但不敢不忌讳姜子牙,想这姜子牙有封神诺大的功业,结交仙门道友无数,若自己如此与他正面交锋,怕是难得好处。所以此次先还了诸葛亮一大因果,以后也好见面,不至撕破面皮。不想,这么一来,江东道门上下竟无一人能抵得住诸葛亮,不由得暗暗后悔。
当日,张昭便引道门群儒去见吴主孙权,见得孙权,张昭先道:
“听说主公欲与曹操争锋,不知真伪,特来请教。”
孙权知道这些人的来意,若无其事般点了点头。
张昭叹息一声道:
“唉!主公中了诸葛亮之计了!”
孙权闻言略为诧异:
“怎么说?”
“主公可知袁绍?”
孙权点了点头,他自是早有耳闻,袁绍乃闻太师下凡,他哪能不知?
张昭道:
“主公觉得自己比袁绍如何?”
孙权心道:袁绍乃截教三代弟子之首,地位崇高,身边有无数高人相助,兵多将广,我怎么比得了?当下只得摇了摇头。
张昭点了点头道:
“那时曹操兵微将寡,尚能兵挫袁绍,何况现在兵威将广?刘备现下穷途末路,才想拉下我东吴之众以拒曹操,主公岂能中了诸葛亮的奸计?将江东至于此等险地?”
孙权闻言沉呤不语,刘备的想法他岂能不知道?但现下曹操势大,要想破曹,唯有与人合作,而现下敢与曹操硬拼的却也只有这不知死活的刘大耳,却也只能找他,除非我降曹……
张昭一放言,其他众臣也纷纷劝阻,那顾雍却也劝道:
“主公,子布说的正是,还望主公听子布良言啊!”
这顾雍乃是那观音驾下的善财童子,只因被观音菩萨颠倒了阴阳,道门中人都不识得他的庐山面目,反将他视为自己人。顾雍也乐得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言语来彰显自己的立场。
当日众谋臣围定吴主孙权,你一言我一语游说孙权,但见孙权模样,却也不知听进去了多少。但被群臣你一言我一语围攻了这许久,却也倦得很。当下屏退了众臣,正自沉思,却见鲁肃贼头贼脑的钻了进来,笑道:
“主公,这帮家伙又来劝您降曹了?”
孙权苦笑一声,其意不言自明,鲁肃道:
“这帮人,明哲保身,却置主公于不顾,真是岂有此理!”
孙权突道:
“子敬,你先下去,我头有点疼。”
鲁肃闻言,不由讶然:什么情况?转而会意:看来主公又生惧心了……但知道劝也无用,只得退出后堂。
鲁肃方走,孙权不觉心神俱疲,当下退入后院,独在房内苦思:若真如子布所言,为他人做嫁衣裳,却真被刘备等人看不起了。但若不与其合作,自己孤掌难鸣,如何抵得过曹操百万雄师?唉……左思右想不得其法,反是越来越乱,心乱如麻。
“主公,吃点东西吧……您都一天没吃东西了。”
孙权摆手道:
“先行退下吧!”
正此时,却忽听有一女声道:
“仲谋何故烦心,竟如此寝食难安?”
孙权闻言抬头一看,竟是吴国太从侍者手中接过食盘亲自端了进来,孙权见状忙起身道:
“您怎么来了?”
说话间将食盘接过放在案上。
这吴国太却不是孙权的生母了,乃是与那水宫龙女同在深山修行的一条蛇精。二人感情深厚,丝毫不下于白娘子与小青,所以龙女才放心回归龙宫,以免牵扯长江水宫。
龙女临行前也特将孙权托付给吴国太照顾,而因其与自己生母是亲姐妹,感情深厚,孙权等一干龙女的儿女也对其格外尊重。
吴国太摇头笑道:
“仲谋寝食难安,老身怎么放的下心呐?”
孙权闻言叹息一声道:
“母亲,曹操屯兵百万于江上,意欲兵下江东。是战是降,孤实不能决。唉!孤请众臣商议,众臣却皆不能解孤忧,有的欲降,有的欲战,争论不休!弄的孤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吴国太闻言摇头一笑道:
“仲谋啊,你怎么忘了你母亲临终时的嘱托了呢?”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二章 江东周郎
“哎呀!”
经吴国太这么一提醒,孙权一拍脑门方才想起那人!
却听吴国太笑道:
“姐姐临别时有言:伯符临终之际有言,内事不决问子布,外事不决问周郎。现下,诸侯争锋,外事不决,仲谋怎么不请公瑾回来商议?”
周瑜与孙策交情匪浅,而周瑜修为深不可测,其来历更是仙神莫测。
孙权忌讳佛门势力又顾忌朝中非议便一直将周瑜放置在鄱阳湖训练水师远离柴桑郡(周瑜毕竟是孙策的人,非是孙权亲信。孙权自归了佛门,对孙策显得颇为薄情,自然不好与周瑜见面)。现下孙权虽也有顾忌,但眼下形势复杂难以决断,也只得先行请周瑜来柴桑商讨。
孙权主意既定,当夜便拟好书信着人送往鄱阳湖去请周瑜。
不表孙权,却说鲁肃。当日鲁肃辞了孙权回到自已府上,坐卧难安,略思片刻,便坐在帐中提笔写信。方刚提笔写了几行字,忽听门外脚步声起,鲁肃面带喜色信手将信纸一团扔在地上,长身而起道:
“我正要写信给你,你便来了!哈哈,咱们还真是心有灵犀啊!”
说话间,却见帘卷一卷,一张儒雅俊秀的面庞从帘帐中露了出来。但见其风尘仆仆,倦容未卸,却满面笑容,不是周瑜又是何人?
却见周瑜笑道:
“风闻曹操兵屯汉上,某知江东定是风云变幻,山雨欲来,故而星夜回来探寻主公心意。”
鲁肃点了点道:
“公瑾所料不差,眼下佛门立求一战,道门派系却均要降曹,两派正斗的不亦乐乎,主公难于决断,你此次回来正是打破迷局之重中之重啊!嘿嘿……”
周瑜见鲁肃笑的这么奸诈,也不由轻笑,拿手点指鲁肃道:
“笑的这么**,不如直说吧,究竟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
鲁肃长笑一声,连连点指周瑜道:
“哈哈……果然什么都瞒不过江东周郎!公瑾说对了,我确实做了诺大一件对不起你的事啊。”
周瑜轻笑一声道:
“风云变幻无常,哪有定数,无心之事,或可插柳成荫成为契机也说不定。没事,但说无妨,某不怪你。”
鲁肃点了点头,正色道:
“鬼谷子来了!”
此言一出,时空登时一窒,却见周瑜眼中登时露出异样的光芒,良久方才哈哈大笑道:
“来得好!来得好!他来得正好!”
鲁肃奇声道:
“公瑾何意?”
周瑜冷笑道:
“嘿嘿!诸葛亮,东吴也便是你的葬身之所了!”
鲁肃闻言眉头一皱道:
“公瑾,眼下形势对你我极为不利,此番你主要是来修行的,要想脱胎换骨,需得大功果!但曹操势大,非是江东可独自抵挡。诸葛亮,你要杀他,作为兄弟,我自会助你,但此时此刻,你要慎之再慎啊!”
周瑜闻言长笑一声拍了拍鲁肃的肩头道:
“子敬勿忧,我自有算计!今晚你便请诸葛亮来见我!”
周瑜转过头坐在案前道:
“许久未见,我倒想看看他修得如何了,但愿他不要叫我失望才好!”
鲁肃不知道周瑜想的是什么,闻言点头道:
“相信你不会失望。”
说罢转身去驿站去寻诸葛亮。
周瑜这才大摇大摆地回转周府,一时间,柴桑郡上下都知道周瑜周公瑾回来了。
周瑜方刚卸下风尘,却听人来报:
“都督,张昭、顾雍、张纮、步骘求见!”
周瑜哦了一声,心道:张昭这个老东西看来是真的坐不住了,竟然会亲自来见我。
张昭与周瑜同是托孤重臣,想来便是冲突多多,二人间也向来颇有间隙。
而吴国太临别之时,更曾暗示周瑜,孙策的死与张昭大有关联,故而二人关系更是紧张。
眼下张昭竟不顾前怨自降身份来见周瑜,可见确实是被逼到了绝境。
而此次来的顾雍、张纮、步骘也都是张昭派系的精英人物:张纮自不用说,那顾雍乃是张纮引荐,而步骘则是孔子七十二弟子的后人,这些人素来以张昭马首是瞻,他们跟来,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周瑜略思片刻道:
“让他们来后堂相见。”
说罢起身去了后堂。
不多时,却见四个长者一脸肃穆走了进来,周瑜忙起身迎至堂外,几人嘘寒问暖谈了良久,这才一起入了堂中。方刚坐定,张昭先道:
“都督回来的正是时候,只是不知都督可知道江东现下情形吗?”
周瑜摇头恭敬道:
“公瑾初归柴桑,不知情由,还望张公明示。”
张昭道:
“曹操百万雄师屯兵江上,前日发檄文至江东,邀主公会猎江夏共图刘备。我等均劝主公降曹,以免江东之祸。想不到鲁子敬从江夏把刘备军师诸葛亮带到江东。那刘备穷途末路,只待受首,想不到诸葛亮奸诈,巧言令色,激主公与曹操决战。唉!子敬却执迷不悟力挺诸葛亮,还望都督早做决断,以免江东大祸啊!”
周瑜闻言点了点头看了看这四位道:
“难道诸位就这么任由诸葛亮逞凶?”
呃……众人闻言不由得老脸一红,步骘先道:
“诸葛亮狡诈,善于雄辩,某等俱不是他对手……”
周瑜哦了一声奇声道:
“难道陆绩也不是他对手?”
张昭不由脸色发青,本来陆绩辩才无双,当是诸葛亮对手,不想自已一时糊涂反倒害得陆绩重伤,现在还躺在家里养伤。其他人不知内情,俱都摇头。
周瑜见此情形心中不由暗震,陆绩的浑天符阵已到了出神入化之境,连自己都自叹不如,不想这诸葛亮竟有如此本事。
周瑜见状点了点头,看向顾雍等人转移话题道:
“三位意下如何?”
顾雍、张纮、步骘三人相视一眼,顾雍道:
“自然与子布意见相同。”
周瑜长声笑道:
“果然英雄所见略同,某也这般想的。几位请回,某明早去见主公自有定计!”
张昭几人闻言不由长松了口气,若如此,便功德无量了。当下,四人辞别周瑜。周瑜送至门外,看着张昭远去的背影,心中道:张昭……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三章 自有决断
周瑜正想间,忽见有人报道:
“都督,程普、黄盖、韩当等一班武将求见。”
周瑜淡然一笑,长身而起迎出府外。
程普几人随孙坚南征北讨,辅佐孙家三代儿郎,孙策在时便异常尊重这些老臣,周瑜乃孙策兄弟,自然也对几人恭敬有加。
刚到门畔,便见程普、黄盖、韩当为首,呼啦啦十数员上将,忙上前施礼,众将还礼,双方礼毕,周瑜将众将迎入大厅。
众人寒暄片刻,便入正题,程普道:
“都督可知道江东眼看便入他人之手了?”
“哦?将军何意?”
“某等随先主开创基业,一路斩荆披棘大小战数百场方有今日立足争霸之势。不想主公竟听信谋士谗言欲降曹操,将先主基业拱手让于他人!实大寒将心。都督,某等愿效死战,宁死不降,还望都督劝主公早下决断!”
周瑜看了看四周众将道:
“众将怎么想的?”
黄盖等人齐声道:
“某等头可断,血可流,誓不降曹!”
周瑜拍案而起长声道:
“好!我江东男儿当有此血气,逢敌亮剑,争战杀场,乃将之本份,周瑜早欲与曹操决战!诸位放心!某明日去见主公,自有决断!”
众将闻言,都没想到竟如此顺利,无不点头称是。
众将旋即起身告辞。
不多时,诸葛瑾、陆绩与一干道门中人前来求见,周瑜出中门迎入众人,叙礼毕,分宾主落座。诸葛瑾乃道门中修为最为高深者,先道:
“舍弟诸葛亮自汉上来,想与主公联盟共抗曹操,文武连日商讨,至今仍未决断。既然舍弟为使,瑾不敢多说,所以在此专等都督决断。”
周瑜闻言点了点头道:
“先生觉得如何?”
诸葛瑾沉呤良久方道:
“若降,江东可保;若战,江东难全!”
周瑜闻言点了点头,他心中知道道门不忌,忌惮佛门势力,不敢与之一战。当下也点了点头道:
“好,诸位与某心意相通,某明日自有决断!”
话毕便遣散了众将。
稍许,却闻吕蒙、甘宁等一干武将求见,周瑜心中冷笑:终于轮道佛门上场了。周瑜请众将入内,众将俱表示一心死战,周瑜道:
“诸位放心,某心中自有定计!”
送走众人,周瑜嘴脚轻扬,微微一笑。
周瑜方刚坐稳,忽又见人来,不由得面露疲色道:
“又是什么人?”
那人回报道:
“都督,鲁肃求见。”
周瑜闻言哈哈一笑道:
“好!”
周瑜从中门走出,却见两人立在门旁正在谈笑,周瑜微微一笑,高声道:
“久仰卧龙先生大名,不想今日方才得见,失敬失敬!”
鲁肃与诸葛亮同时抬头看向周瑜。
哎呀!诸葛亮不由暗叹:此人潇洒俊逸,道骨仙风,实力绝不在我之下!真真想不到,天下间竟有这么多高手!真不知道自己未曾谋面的郭嘉又是个怎样的人物呢?
但他却不知道周瑜心中更是震憾,周瑜万万没想到昔日那个丑陋的师父竟然会变成今日这个资质绝佳的倜傥少年,果然是阐教当道啊!
震憾之余,不由得感慨良深。
若非是当年苏秦指点,自己怕是到今日还以为自己这个师父是待自己极好呢,但想及自己双腿,不由得恨从中来。
庞涓虽被自己战败,落了个魂飞魄散的下场,但当年二人情谊却历历在目,若无鬼谷子,想来二人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庞涓更不会枉送了性命。
二人心中震憾巨大,一时都失了仪态,鲁肃见周瑜神色失常,唯恐被诸葛亮发觉,轻声咳了咳道:
“呵呵,孔明,此人便是江东闻名的周郎——周瑜周公瑾!”
诸葛亮、周瑜同时恍然,诸葛亮深施一礼道:
“都督儒雅威风,果然是人中龙凤,孔明失态了!”
周瑜还礼道:
“尝听人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本以为是句狂言,不想今日一见高才,方知此言不虚!哈哈!请!”
诸葛亮躬身道:
“都督说笑了!”
说话间,与鲁肃一同入了周府,周瑜早在前堂备下酒宴,三人分宾主落座,鲁肃方要开口,却见周瑜拍了拍手掌,却见走上来一位抱琴的女子。
这女子长相一般,却别有一番气质颇动人心弦,给人一种圣洁之感。
想来,这便是人们所说的琴雅气质了(弹琴的人到了一定境界,便仿似琴音世界的人了,看上去便气质非凡,就像现在弹钢琴的一样,弹久了自然会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周瑜道:
“早闻卧龙先生喜好音律,恰好府上有位琴师颇通此道,故而特意请来与先生弹奏一曲。”
说话间,琴师早席地而坐,将琴放好。
周瑜说罢,朝那琴师点了点头。
片刻间,便闻琴音声起,那琴音袅袅,悠扬深遂,弹奏间,不觉醉人,确是难得的琴艺。
周瑜、诸葛亮都是操琴名家,自然对琴道见解独到,而鲁肃也颇通琴道,此女所弹乃是春秋时代的琴谱——高山流水,曲意悠然,轻音绕耳,仿若置身高山流水间,颇得一番妙境。
一曲终了,三人齐声拍掌,周瑜淡然笑道:
“孔明以为如何?”
诸葛亮点了点头道:
“都督府上琴女果然琴技高超,竟能将此琴谱演译至此,实属难得。”
鲁肃点头笑道:
“孔明所言正是哩!”
鲁肃听不出曲中深意,自然听不出诸葛亮话中玄机,周瑜通晓琴道自是听出诸葛亮弦外之音,屏退琴女道:
“孔明有话不妨直说。”
诸葛亮闻言高声笑道:
“此曲乃是春秋名曲高山流水,乃琴仙伯牙所著,乐师虽技艺高超,但终领悟不得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之谊,故而空有琴音,终是不得琴意!”
鲁肃闻言不由看向周瑜,但见周瑜闻言哈哈大笑道:
“孔明果然是琴道中人,听得出这曲中不足!性情中人当有先生这般直来直往的真性情!”
鲁肃见状心下方安,讶然失笑道:
“看来今日伯牙遇上子期了啊?”
诸葛亮、周瑜相视一眼不由放声长笑。
周瑜笑罢道:
“早闻孔明通晓琴道,可否奏上一曲让我等见识一番高才风采?”
说罢笑看着诸葛亮。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十四章 曲有误,周郎顾
诸葛亮见周瑜这般模样,淡然一笑,长身而起,来至堂前。
周瑜谓左右道:
“执琴来!”
鲁肃笑道:
“公瑾琴技,名满江东,今日得遇贤才,何不同奏一曲?”
诸葛亮闻言眉头微皱,鲁肃虽是谈笑间,但要周瑜与自己共抚一曲,自有斗琴之意,但他乃是客,自不好说话,闻言只作笑状,抬眼看向周瑜。
但看周瑜坐于席间,闻言笑道:
“子敬过誉了!不过子敬说的倒是不差,今日得遇贤才,岂能不共抚一曲?”
转头道:
“取两把琴来!”
鲁肃闻言拍掌道:
“看来,我今日可大饱耳福了!”
诸葛亮见势不由心中发笑:这二人一唱一喝,原来是要试我道行,若不显我本事,如何说的服此等狂生?
正想间,两侍者执琴而至,放在堂前,周瑜长身而起,伸出右手示意道:
“诸葛先生,请!”
诸葛亮还礼道:
“请!”
二人双双坐于琴前,对视一眼,周瑜道:
“诸葛先生说弹什么好?”
周瑜这般发问,显然要诸葛亮选曲,若诸葛亮选,自然颇占便宜,但诸葛亮哪肯占周瑜这般便宜?笑道:
“既然都督喜欢这曲高山流水,那咱们便弹这曲高山流水便是了!”
周瑜点头笑道:
“今日得遇知音人,此曲正应此景!”
说罢,作了个请的手势,诸葛亮微微一笑,手搭弦上,琴音腾然而起。
但听声调舒缓,音色柔美,仿似白云拂天,飘飘渺渺,又似迎风拂柳,柔柔荡荡。忽指锋一转,曲子渐转,好似清水缓缓流下,圆润细腻,任人沉醉其间。
鲁肃举樽好似癫狂般道:
“流水篇,洋洋兮若江河!”
周瑜嘴角轻轻扬起,心中暗笑:流水篇终不敌高山篇豪迈万千,某正好借其势与你斗上一曲。
想至此处,指间一抖,好似一阵鸟鸣冲天而起,登时冲破了流水间的宁静。
诸葛亮知道周瑜发难了,指尖微动琴音一抖,好似江河怒放,巨浪冲天,直掩住那一丝鸟鸣。
周瑜也知对方积蓄已久,此时势大,不可力破,当即点到即止。
方才诸葛亮的琴音看似平静宁和,但这平静下不知积蓄了多少力量,所以琴音虽然听起来宁静祥和阳光向上,却偏偏令人心生压抑,难舒情怀。
尔后,大浪归于江河,流水渐深,如细丝润物无声,似乳燕呢喃,如蟋蟀低吟,那一丝丝浅音融成旋涡,汇在一处,越游越远……鸟儿隐于林间,山柏翠柳间,亦是祥和万分,万籁俱静,似秋风叶落,似春风夏草,宁静安谥……
直到偶尔听到一丝美的旋律,才知琴音未碎。
鲁肃自然知道这宁静祥和下不知隐藏着怎样的惊涛骇浪怎样的石破天惊,不由执起酒壶为自己倒了樽酒。待你二人斗的天翻地覆,我只擎樽独对月。
高山流水,万籁俱静,惟泉水淙淙,山风荡荡,疑是十万八千里外。此时曲子时而低缓时而急促,跌宕起伏,连绵不绝,余味隽永,好似高空跌落的一团轻云,在大气即将拥抱它的时候,却忽的摩擦消损,只化成点点滴滴。
它们却偷取了七色阳光,被装饰得炫丽无比,迂迂回回跌跌撞撞惊惊呼呼……
1...170171172173174...4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