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小郡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一语不语
“陛下要传位于谁,妾身不敢过问。只是妾身觉得,陛下实在不宜回洛阳。”
嘴上这么说,韩松氏突然心中无端来了一股气恼,心说,你还是去了洛阳的好,最好是死在洛阳,一了百了。
女皇自然读不出韩松氏心中的“怨毒”,还以为韩松氏关切她,轻轻点头道:“此事还是要相信商议,从长计议。你先回去,朕突然觉得,有些无颜面对于你。”
女皇感慨中,其实也是想找个人说说“知心话”,虽然她还不准备将韩健给“出卖”,提及韩健求婚的事,但有些事,跟一直以来她当是姐妹的韩松氏说说,她也觉得心里会舒畅一些。
她本以为,说出这样的话,韩松氏会关切问她关于为何“无颜面对”之事,但韩松氏却连理都不理,直接起身告退,令她心中颇为不解。
女皇觉得无颜面对,是因为曾经的“妹妹”,也是她曾经身边的一个女官,将来也许会成为她的“婆婆”。可在韩松氏觉得,女皇说的“无颜面对”,是因为权力上的事,对不起东王。
两人从开始说话,就已经站在各自立场上,到了不可商量的地步。这也是她们越说,心中越有隔阂的原因。
……
……
韩松氏心中带着几分气恼,回到东王府,一问才知道韩健正在跟顾欣儿在内院花园里摆弄花草。
“这健儿,越来越不像话了。火烧眉头了,还有时间儿女情长。”韩松氏有些着急,女皇这是明摆着要传位给杨曦,将东王府弃如敝履。
“二姐这是作何烦恼?健儿不是一向如此?让他做正事,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韩崔氏笑盈盈的,在她看来,韩健做什么都是正确的。就算是陪着顾欣儿在内院里摆弄花草,也是在做大事,只是嘴上说一句消遣一下韩健。
“三妹,你还说呢,我刚去见了陛下。”韩松氏坐下来,叹口气道。
“陛下?说什么了?”韩崔氏见韩松氏一脸不快,不由正色在,坐下来问道。
“陛下提及了当年之事,还问我,当年送我们出洛阳之前,对我曾说过什么。”韩松氏像是带着几分回忆,有些无奈说道。
韩松氏脸上的笑容也淡去,回想了一下当年的记忆。
相比于家破人亡不得不来江都的韩松氏,韩崔氏当年可说是风光的很。身为崔家的千金小姐,十六岁时候来提亲的媒婆便快挤破了门槛。
毕竟韩崔氏的父亲是当朝名将,而她家里,文臣和武将比比皆是,谁能娶了她,将来在朝廷里将会人脉广泛,因而就算是一些豪门大户,也都想娶了韩崔氏为妻。
只是韩崔氏自小有些“泼辣”,不好习文,也不好女红,倒不是她遵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老话,而是因她喜欢习武,刀枪棍棒样样精通。
便在她十七岁时,朝廷突然派人接她进宫,之后不到十天,她便好似无主孤魂一样,被送到了遥远江都,进到东王府大门里。
韩崔氏毕竟跟女皇没什么直接的关系,有一些“感情”,也是在进到东王府门之后,才稍微培养起来的那点。在她看来,女皇的关系再亲密,那也是一朝之主,她甚至有时候还恨女皇,是女皇让她一辈子当“老寡妇”,可在韩健逐渐成年之后,她心中的懊恼也便减轻了许多,毕竟韩健成才,她的晚年也有了着落。
“二姐,陛下当年对你说过什么?怎从来没听你提过?”韩崔氏突然很有兴趣地问道。
“陛下曾言,会进东王府的门。”韩松氏道。
“就这个?唉!这说的什么,头个月,她不是还来过东王府?要进东王府的门,有何难的?二姐,你别拿这种眼神看着我,我知道陛下的意思不是这个。陛下也就是说说,陛下一直跟我们一样,连个相公都没有,说这种话,最多也是想靠着咱健儿。她进不进东王府的门,与我们何干?”
韩松氏叹道:“可陛下刚才又重申了这句话,可能……陛下真有意要进东王府。不过,陛下对于皇位之事,终究没考虑过健儿。”
“嗯。”韩崔氏沉默下来,点了下头,坦然道,“现在天下都不安定,皇位是谁的,还不定呢。陛下现在说这些,是否早了点?就算是陛下要传给健儿,天下人有人会服?”
“这不是服不服的问题,是陛下心中到底是怎想的!健儿为她出力,头年要不是健儿冒着生命危险将陛下从皇宫里救出,将她带到江都来,还有今日这么多事?健儿可以安稳做他的东王,就算是杨余小儿当权,也犯不着我们江都什么事。
可当她一来,一切就不同了。这一年多以来,天天提心吊胆,为了平息奸佞,江都多少儿郎葬身在战场之上?健儿不过是少年郎,却要为她劳心劳力。可到头来呢?皇位还不是照样要在她杨家一脉中传承?”
韩松氏话说的有些激动,以至于让韩崔氏也觉得,韩松氏今日像是被哪根针给刺到了。
韩崔氏想劝慰几句,却不知从何开口。
“现在,陛下说要回洛阳主持大局,还说想让健儿赞同她。我看,这事也就这么定了,但江都的兵马,就一兵一卒也不再派过去,她不是要当她的皇帝吗?不是要传太子吗?看看没有我们东王府,谁会保驾!”(未完待续)
极品小郡王 第四百三十九章 御驾亲征
韩松氏找了韩健,她没有提与女皇见面的详细细节,在韩健面前,她也压制了之前稍显激动的情绪。等她说明,女皇言下态度坚决要反悔洛阳之后,适当地建议韩健应该遵从女皇的决定,让女皇亲自回洛阳。
“二娘是说,让陛下回洛阳?可保驾护航的事当如何?东王府一下子怎能抽调太多的兵马?毕竟眼下豫州的战事,尚未结束,豫州之战可能愈演愈烈,到时候,我们在豫州的兵马也抽调不开,两边无从兼顾。”
韩健觉得眼前的韩松氏有些奇怪。本来他在内院陪顾欣儿,以前若是这般,韩松氏似乎不会随便过来打搅的,他的姨娘们都很尊重他的*,内院既然腾出来给他和顾欣儿等女眷,她们便不再轻易过来。
眼下的韩松氏,不但来的奇怪,而且说话的态度明显也有些“特别”,具体是什么,韩健琢磨不出来,但料想应该与韩松氏与女皇的交谈内容有关。
“陛下是一国之主,回到洛阳,毕竟能震的住朝纲。你不说了,现下洛阳有些乱,陛下回去,不正好解决问题?”韩松氏劝的很恳切。
这倒让韩健为难。
韩健从开始,就没准备同意让女皇回洛阳。这明摆着去是送死,江都在四王势力中是最弱的,这一两年内,经历的战事也是最多的,大军光是大规模调动开战,前后就有三次,只是最开始打豫州那场,最后和平解决,但也耗费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
韩健本来想的是,洛阳先拿了便拿了,后面北王府和西王府抢的凶。趁机撤出来,让西王府和北王府窝里斗。他们不是号称要结盟一同把南王府给吞了?这下把一座空的洛阳城摆在他们面前,看谁还能那么讲原则。
“二娘。这事是否还要详细考虑?就这么一说,可能陛下并非真心是想回洛阳。陛下回洛阳,安全我们保证不了,到时候,天下人可能唾骂我东王府,无法保证陛下之安全。”韩健无奈道。
“健儿,这时候了,你还心向着陛下?难道你不觉得,不管将来是否能平息江北的祸患。你和陛下之间,总是会有些矛盾的?”韩松氏见劝韩健不成,便有些着急道。
韩健想了想,今天的韩松氏好似是对女皇的问题特别敏感,一提及女皇,情绪便有些不正常。
“二娘,之前我曾考虑过这问题。既然陛下执意要回洛阳,我们不阻拦,但也不支持,您看这样如何?”
韩健的话。令韩松氏疑惑起来。
“那你是准备让陛下回去,还是不让?”韩松氏问道。
“不送陛下回去,也不是不送。我们直接……在路上。”
“在路上?”韩松氏彻底糊涂了,叹口气道,“你这小子,说话不直来直去的,对二娘,你还有什么事隐瞒的?莫非你真像你三娘说的,娶了媳妇忘了娘?忘了是谁拉扯你长大的?”
“二娘切莫动气。我直说了吧,这次我准备让陛下‘御驾亲征’。”韩健用恳切的语气道。
“御驾亲征?健儿,你可别糊涂?这时候。什么御驾亲征,不是儿戏吗?陛下出了江都。就要东王府大批的人马护航,江都的安危你不顾了?”
韩健笑道:“不是御驾亲征洛阳。是征豫州。这样也是为向天下人彰显,陛下要先平豫州后入主洛阳的决心,这样我那位老丈人才会被逼上绝路。这事我跟苁儿商议过,她也没什么意见。等南王府投诚,再两军一同北上,正式兵发洛阳。”
“那……你准备之后在洛阳……拼个你死我活?”韩松氏有些紧张问道。
“那也不会,二娘,你想,现在洛阳这烫手的山芋,拿在手上便后悔了,谁会忍着火烫继续拿在手里不扔?等合适的时候,我们便弃了洛阳,让陛下班师回朝,到时候豫州我们也拿下了,陛下那边的愿望也达到了,天下人也不能说我们拥兵自重,不理魏朝兴衰。届时我们只是没能力平息而已。”韩健摊摊手道。
韩松氏听了韩健的意思,本来她也觉得不错,御驾亲征,这样可以再征派不少的兵马去豫州,能先逼退西王府的同时,也能逼得杨洛川投降。再以东王府和南王府两家兵马共同北上,声势浩荡之下,最后只是虚张声势,把洛阳城给丢了,让西王府和北王府去抢,东王府坐享渔利。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好谋略。
可韩松氏再一想,这哪是她今日来跟韩健说话的目的?
她本来的目的,是让女皇回洛阳去,让女皇“自生自灭”,现在倒好,要是这次的御驾亲征有何成效,女皇威望再隆,可能韩健连东王府的权势也要拱手让出来。这不是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健儿,你要不要再考虑考虑?”韩松氏苦口婆心道。
“二娘,此事就先这么商定。我下午便去跟东王府的人开会,再将此事呈奏到陛下那边,相信陛下也不会说什么,她只身去洛阳,于形势无补,还不如像我说的,一点点来,先取豫州后筹谋洛阳。”
“那你也要陪同陛下御驾亲征?”韩松氏突然紧张起来,她想到了韩健要离开江都,便觉得好像有什么要失去一样。
“这是自然,到时候还要二娘你帮忙打理江都上下的事务。嘿。军政上,二娘不用太担心,我会处理好,包括我那老丈人的南王府。”韩健笑道。
“健儿,你……算了,跟你小子说也没用。不过二娘要提醒你,你迟早要防备着陛下那边,你跟陛下之间,可不是简单是君臣关系,你们……唉!不说了。”
韩健早已经知道女皇自认也是他的姨娘,这事韩松氏也很清楚。只是有些事不想名面上挑明而已。
……
……
到下午,韩健开了简单的会,商讨了关于女皇御驾亲征的事。韩健没有先跟女皇商议,就是准备来个“先斩后奏”,不给女皇拒绝的机会。
“既然诸位没什么意见,此事就先这么定了。”韩健一副大义凌然的模样道。
因为韩健把御驾亲征的事,说的跟女皇授意一样,再加上韩健表示了支持,下面的人想提什么也不便再提。之前东王府能逆转乾坤在洛阳军和北王军夹击之下求存,韩健的计谋起了很大作用,这次韩健再提出一些毕竟“疯狂”的作战策略,便有很多人觉得信服。
这在韩健看来,便是立威的重要性。只要把威望立了出来,之后他说什么,下面的人也会遵从而不去怀疑。
韩健没有多说,毕竟洛阳和豫州的战事都很紧迫,既然决定要御驾亲征,便要快些作出准备,不能耽搁。到时候发兵之后,他也会有长时间不在江都,而这次是行军打仗,他会带军旅出身的杨苁儿在身边,就不能带顾欣儿和雯儿,所以这几天他也多在顾欣儿那留宿。
韩健出了朝廷的门口,正要往女皇那走,林恪紧忙追归来,气喘吁吁道:“东王殿下且留步。”
“林尚书,有事?”韩健打量着林恪,有些没好气道。
毕竟韩健本想让林恪去洛阳“主持大局”,林恪怕去了洛阳有什么危险,直接给推搪了。
“东王殿下,听闻您要御驾亲征,不对,是陛下要御驾亲征,东王要在旁陪同,不知可有此事?”林恪有些着急问道。
“确有其事,怎的?林尚书有意见?”
“哪里是有意见,此事……万万不可啊。”林恪一副大难临头你不知道的模样,说道。
“怎么个万万不可,林尚书说清楚点。”韩健眯着眼,道。
林恪语重心长道:“这不明摆着的事,北方一片混乱,要是东王府出兵,先去打豫州,再联合豫州的兵马北上,到时候江都和豫州同时会陷入空虚,那时候……南朝那边岂会坐视大好时机,江都和豫州……怎能保全?到那时,就不再是我们魏朝人内部的纷争,南朝兵马一来……可能……可能……”
“没那么多可能。”韩健道,“此事本王会做详细考虑,既然林尚书不管军政方面的事,这些事,林尚书也不要太多过问了。”
林恪叹口气,军政的事,本来就不归他管。被韩健这么一说,好似是在说他好心当成驴肝肺,心中无奈是可想而知的。
韩健没有跟林恪废话,直接往寝宫里走,找女皇说御驾亲征事宜。
对于齐人的动作,韩健比林恪观察的还要仔细,现在齐朝内部分成三大派,谢汝默、朱同敬和烛台后各领一派,其中谢汝默背后支持的是临江王萧桐,而太后后面有惠王萧翎作为后盾。这三方正争执不下,要出兵,也不是容易的事,因为他们也担心内斗的问题。
就算是出兵,韩健提前也准备好,这次发兵洛阳,不过是摆摆样子,其实最终的目的是回来,把洛阳给“扔了”,若是齐朝人出兵,反而是“帮”了他。这样他就有借口撤兵,堵上天下人的嘴。
“齐朝的兵马,我还巴不得不来呢!”韩健呢喃自语道。(未完待续)
极品小郡王 第四百四十章 皇帝的男人
“东王,你何等的居心?朕要御驾亲征,居然朕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你这是要逆天而为?准备彻底将朕蒙在鼓里不罢休是吗?”
女皇寝宫旁的小厅里,女皇拍案而起,一副暴怒看着眼前斜着脑袋作出不耐烦状的韩健。
女皇发现,在没人的时候,就算是她大发雷霆,韩健也可将之置之不理,完全是我行我素,不将她当成是九五之尊看待。
“东王,你有何好说的?”女皇语气尚未平复,责问道。
“陛下要说,尽管先说……不对,是骂。等骂完了,臣再适当说那么几句不中听的,反正在陛下耳中,臣的话说了也等于没说。”
“你这是何态度?东王,你越来越放肆,不知轻重了!”女皇之前还在为韩松氏的态度而心生感怀,紧接着韩健便来跟她说什么御驾亲征,她向韩健发火,也并非是真怒了,而是表明一种态度,就是事事要先与我商议,由我来作出决定。
韩健继续沉默不说话。
女皇平息了一下气息,道:“你有什么话,说!”
“陛下执意要回洛阳,敢问一句,陛下是准备只身回去呢,还是要东王府打军护航?”韩健直接发问道。
“朕不用你东王府假心假意!朕要回洛阳,不用你一兵一卒。”
“既然陛下这么想回去,为何之前陛下失踪时,不回洛阳?这样不是更能显得陛下尊重天下百姓,没有忘记天下百姓?”韩健语气怪异再问。
女皇脸色有些黑,这种话,也就是说说,她选择回洛阳。更多是因为洛阳已经光复,在东王府手上,她说不用东王府一兵一卒。东王府就真的会让她独身而去了?
可现在韩健这么说,就等于是在揭破她的“伪装”。令她感觉很气恼。
“东王,你有意见便直接说,是否你二娘把朕要传位给曦儿的事,告知于你了?”女皇道。
“嗯?”韩健先是一愣,这才恍然,为何韩松氏之前的态度那么古怪,原来是女皇说了太传位给杨曦,韩松氏那么执意让女皇回洛阳。还提醒他跟女皇之间早晚要有矛盾和争执,这不明摆着告诉他,女皇干脆放回洛阳,这事东王府不管了?
韩健心中不由一叹,二娘啊二娘,你也是为我考虑,连陛下的情都能不顾。这还有什么说的?
“难道……你二娘没说?”女皇见韩健态度,有些疑惑问道。
“陛下何以会觉得,我二娘会对我说这些?”韩健反问。
女皇微微沉默了一下,她自然不会说这是在韩松氏离开之后。她自己琢磨出来的。她在韩松氏走后,也在考虑,为何当初对她毕恭毕敬的松览儿。到今日也会对她态度冷淡,之前见到的时候还不是如此。再一想,可能是自己说错话,说要将太子传回给杨曦。
但这也是她觉得亏欠杨家,要为杨家做的事。因为现在她已经觉得,要是天下持续大乱,她可能会为魏朝来“殉葬”,也可能会出家为尼,终身不问尘事。可一旦魏朝平定。而且是韩健作为主导,她便要旅行承诺。嫁入到东王府,一个皇帝以委身下嫁的姿态进入到东王府。必然权力会被东王府所占,那将来韩健便是实际上的皇帝,这等于是让她做了杨氏的罪人。
她也是没考虑那么多,回头再一想,无端说把皇位传回给在做质子的杨曦,自然会令韩松氏觉得伤心,毕竟眼下江都接纳了她跟朝廷那些不受其他几个势力待见的人。
“没说……那就算了。你先说,朕为何要御驾亲征?”
女皇说到这,之前心里的气恼便消弭,毕竟在传位回给杨曦的问题上,她之前也没对韩健提及过。而韩健当初跟她说的是,以后她可以继续为天下之主,而他们的子女将会作为皇室的继承人,不会断了杨家的香火。
“陛下既然想回洛阳,那御驾亲征,自然是顺理成章。而且还能顺道令南王府臣服,西王府撤兵,何乐而不为?”韩健道。
“那你为何不提前跟朕商议?”女皇盯着韩健,语气又有些回拢,道。
“臣与陛下近来关系僵化,别人不知,难道陛下还用臣来提醒吗?一些事,臣做了决定再来告知于陛下,不伤陛下和魏朝皇室的利益,陛下还来斥责于臣,是否有些不公平呢?”
女皇长长一叹,道:“那你是准备,陪同朕来御驾亲征,是吗?”
“是。”韩健直接回道。
“那你是否想让朕作出承诺,一旦朕回到洛阳,东王府和南王府的兵马进到洛阳城内,令西王府和北王府上表臣服,便让朕履行诺言,下嫁东王府,为你的妻子?”女皇面色有些凄哀道。
韩健冷冷一笑:“臣可没有这样的准备。难道臣没对陛下说过,臣与陛下之间,不求名分,也不想让陛下陷入两难境地?”
“那你是让朕……暗自与你往来?你不怕天下人当你是朕的……”
女皇话说了一半,便不再说下去。
其实后面的话,不用说韩健也能猜想,“你是朕的……”后面的内容,肯定不是什么好话。不是“面首”便是“禁脔”,毕竟在外人眼里,韩健是少年才俊,江都之主,而女皇已经是“半老徐娘”,这婚姻,要是没有女皇的“强迫”,身为东王的韩健怎会“就范”?
但事实是,这事根本就是韩健自己主导的。是他主动追求的女皇。而在婚姻关系上,他也占据了主动。女皇的身份,是东王府的女人。
“天下人怎么想,臣不想理会。总之臣在陛下御驾亲征这件事上,没陛下心中这么多的顾虑,于我朝有利之事,臣便选择做了,要是陛下觉得不合适,那大可御驾亲征的事取消,江都再不理洛阳的事也就罢了!”
女皇气道:“这就是你无所谓的态度?你这跟强迫朕,有何区别?”
韩健摊摊手,意思是,我就强迫你怎么地了?
你要御驾亲征,那要去,不想去也得去。谁叫你现身在江都,是我江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筹码?你要是不乐意,那江都就不管洛阳的事,大不了废了你的帝位,拥立别人便可。
女皇瞪了韩健半晌,韩健便立在那,也不解释。最后女皇一叹,道:“东王,你可知道,朕可以现在杀了你!”
“陛下杀了我,东王府的人自然不会臣服于陛下,我的姨娘们,也会替我讨回公道。到时候江都一乱,得利的肯定不会是陛下,而是那些有心之人。”韩健一副镇定自若的口吻道。
女皇再看韩健一眼,韩健的话,的确是说到坎上去了。她就是想杀,也杀不得,更何况,她还没想杀。
“东王,你回去吧。御驾亲征的事,朕交给你来办。回头朕便草拟圣旨,交给你委任你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女皇道。
“陛下不用如此,什么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臣不稀罕。我说过,我要的是陛下的人,不是什么虚名。只要陛下现在就与臣结为夫妻,哪怕只有我二人知晓,以后陛下要做什么,臣也不会提出反对。”韩健仍旧是一副气死人不偿命的口吻说道。
女皇冷冷蹙眉,这便好似是被人逼婚一样。而韩健所提的条件,的确有那么点“诱人”,只要她委身于韩健,韩健便会事事听她的。只是她觉得这事有些不可置信,毕竟只是韩健的一面之词。
“你凭何以为朕会相信你?”女皇冷声问道。
“陛下不试,又怎会知晓?其实臣的心很纯洁,只是陛下以为臣的心很污秽而已,陛下莫忘了,臣可只是一名年方十七的少年,哪会有那些花样的心思?”
韩健这话一说,女皇突然醒悟过来,自己是在跟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说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