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alpha的古代生活记录(GL)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人行早
好半响,何氏垂下头,黯然道:随你吧,娘无能,帮不了你什么忙。
顿了顿,又叹息道:只不过,你不要现在说,让你祖母先缓一缓吧。
沈清疏心里也不好受,默然地点头应了,三人便过去看老刘氏。一路无话,何氏今日受到太多冲击,精神恍惚,走路都是飘的。
老刘氏躺在床上,精神有些萎靡,听见动静,睁眼看过来,迟钝地凝视了几瞬,才冲沈清疏招招手。
祖母。沈清疏蹲到床边,握住她的手,看到她有些蓬乱的灰发,还是忍不住心软。
老刘氏颤颤巍巍去摸她的脸,疏儿,你刚才是骗祖母的,对不对?
沈清疏垂下眼睛,没有回话。
两人僵持了片刻,空气都凝滞住,老刘氏失望地放开她的手,翻了个身,疲惫道:你们出去吧,我要休息了。
沈清疏看了她背影一阵儿,站起身,替她掖好被子,温声道:那您好好休息。
她心中酸涩,自她穿过来,老刘氏对她,那真是毫无保留的好,吃穿用度都是府中最好的,大到她赴考安排,小到她换季衣裳,都是亲自过问,一手包办。
平日里嘘寒问暖就更别说了,有一年京中下大雪,她留在郑先生家用晚膳,忘了派人回去禀告,夜色沉沉才回伯府,老刘氏担心,在门口等着她,晚膳一口没动。
可这些好都是有条件的,建立在她是孙儿的基础上,如沈佩璃那样,只是孙女,就只剩附带品的一点点好了。
她有时想,倘若老刘氏有一天知道了她的身份,会是什么反应,还会这么疼爱她吗,恐怕不视若仇人就算好的了。
看过老刘氏,两人慢慢走回自己的院子,薇止脸上表□□言又止,终于还是忍不住开口道:我
等一下,沈清疏抬手打断她,勾起唇角笑了笑道:如果是抱歉之类的话就不必说了,这是我和祖母之间的事,便是我娶别人,也会发生。
林薇止挑了挑眉,你还想娶别人?
打个比方,我只会娶你一个,沈清疏摸摸鼻子,笑着安慰道:别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会解决好的。
林薇止静静看着她,轻声问:可是,假如祖母真的气出个好歹,你能够安心吗?
以沈清疏的性格,恐怕会一辈子都负担在心上,而且这个时代不孝是大罪过,传出去人人都会唾弃。
我会尽力做到最好,沈清疏默了一瞬,视线投向远方,坚定道:可要是真的不能两全其美,我会愧疚,但不会妥协,我首先是我自己,倘若事事都为别人而活,那和木偶人有什么区别,这样的一辈子,活着又有什么意趣?
她珍惜上天给的这次机会,也把沈家人当做自己一般无二的亲人,但绝不意味着任何事情都要顺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也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527 18:06:54~20210528 17:01: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卯鹤、低头、泪倾城、時間のせい、丘比特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刀 20瓶;横岗哼哼 10瓶;baierbai 2瓶;jia.呀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71、第71章
老刘氏这一气, 不知怎么旧疾给犯了,以致卧病在床,沈府勉强平静了几天, 但这种平静更像是暴风雨的前夜, 透着诡异,便是府中下人也察觉到这点, 做事更加小心翼翼了。
另外,也不知是赌气还是怎么, 那两个丫鬟最后还是指到了沈清疏院子,她们都是贫苦人家出身, 沈清疏也没有迁怒为难,只是让两人跟着朝雨做些杂活。
很快到了二十五日, 殿试放榜, 一干贡士再次入宫。
殿试的读卷官皆由翰林学士充任, 八名读卷官轮流阅卷, 在三百张卷子上给出自己的评价,分别是圈、尖、点、直、叉五等,得圈多的是佳卷, 阅完排好名次之后,再将前十名进呈给皇帝, 由他选定一甲三人,即是状元、榜眼、探花。
这是三年一次的盛事, 此时皇极殿之中就在讨论排名, 沈清疏她们在外面按名次排队等着。
片刻之后,殿中一声接一声地传出宦官唱喏:宣楚方、郑衡沈清疏进殿
这就是前十名了,与会试名次大差不差,众人整理好衣袍鱼贯而入。
皇极殿是举行各种典礼的大殿, 很是庄严肃穆,沈清疏也是第一次来,他们行完礼站在中间,都眼观鼻鼻观心不敢乱看,隐约能感觉到两旁大臣的注视。
平身,皇帝倒还是一样,绕有兴致地问:哪个是郑衡?
学生郑衡叩问陛下圣躬安。郑衡连忙出列。
果然少年英才,朕听说你有过目不忘之能?
回陛下
传言非虚,皇帝跳过了会元先问郑衡,倾向已经很明显了,他问过话,又试了一试郑衡的过目不忘,言语间颇是满意。
皇帝打量着他,忽然又笑道:只这般年龄还未婚配,郑衡,不若朕再赐你一桩好姻缘,如何?
其他人顿时都望了过去,心里十分羡慕,这都不仅仅是在皇帝面前挂上号了,登科时赐婚,以后仕途该多一帆风顺。
只有沈清疏暗暗着急,怕他犯傻拒婚,但见郑衡愣了几瞬,跪伏道:陛下抬爱,只臣家境贫寒,唯恐会委屈了贵女。
皇帝笑道:诶,你还年少,却是无妨,哈哈,朕的这位爱卿看中你,也不是嫌贫爱富之人啊。
沈清疏看不清郑衡的表情,听见他叩首道:谢陛下,臣唯陛下吩咐。
好,哈哈,容朕先卖个关子,放榜之后,诏书会随之下发。
皇帝的语气听起来很是畅然,真看不出他还喜欢做红娘,沈清疏内心正吐槽着,忽然又听见皇帝喊她的名字。
她打了个激灵,连忙出列问安。
诚意伯府的小子,朕还有些印象,不想你骑射了得,读书竟也不差。皇帝摸着短须,对她的长相很是满意。
陛下缪赞了,臣在这其中,不过是敬陪末座罢了。沈清疏心里很是慌张,她明明排在末尾,第二个问她是什么意思,当今这位陛下可是十分任性的,经常会不顾名次,点好看的人做探花。
她才不想做探花,一甲会直接授官,那她还怎么外放,就放她一马,让她苟在第九名吧。
不必谦虚,朕还记得你祖父,也是当朝大将,文武双全,你颇有他的遗风啊。
沈清疏给他跪了,故意惶恐道:陛下过誉了,小子这点本领还不及祖父万一。
她两次驳话,虽是谦虚,但不知怎么听起来就是不太舒服,皇帝面色淡了些,看着她的卷子,又问:你年已二十,可曾取字?
沈清疏心里一咯噔,连忙道:回陛下,未曾,但学生已同恩师说好,只等殿试之后赠字。
皇帝一噎,这小子真是不识抬举,本来前十之中就这一个勋贵子弟,又长相俊美,他有意提为探花或传胪的,现在看来还是算了吧。
他淡淡嗯了一声,转头问其他人去了,沈清疏暗暗擦了把汗,也不知她的回答到底奏效没有。
她恭瑾地站着,感受到四面八方游移来的目光,其中有一道格外强烈,一直定在她身上,她偷眼望过去。
糟糕,是林北澜!
忘了岳父大人也在,该不会被他看穿了,沈清疏默默低下头,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皇帝又问了几个人,殿中安静下来,大家知道名次要定下了,都不免有些紧张。
好半响,皇帝终于开了他的金口,此次新科进士,状元为郑衡,榜眼为楚方,探花为江一鸣。
沈清疏感觉到他视线从自己身上扫过,紧张得不行,等听到名字,简直想给他鞠躬感谢了。
接着便是传胪大典,众人退出殿外,皆面有喜色,便是楚方,虽然有些许失落,却还是欢喜居多。
只郑衡怅然若失,沈清疏拉了他袖子,小声告诫道:你可是状元,一会儿不能苦着脸啊。
郑衡勉强提起嘴角,笑得比哭还难看,我知晓的,师兄,只是我觉得如同身在梦中,忽然便定下了婚事,还不知晓是怎样一个女子。
沈清疏知道他口是心非,不忍地道:忘了吧,师弟,别再想了,从此陌路,好好做你的状元,好好对你未婚妻子。
郑衡迟钝地点点头,这种场合,沈清疏也不好多说,只叹息一声,拍了拍他肩膀。
他们没等多久,一切准备就绪,听得礼乐大奏,司礼者执鞭鸣三鞭,唱喏:宣新科进士进殿
接着便有鸿胪寺的官员,引他们到侧殿换衣服,朝服配三枝九叶冠,和正七品官服差不多,只颜色是红色。
换好衣服进殿,皇帝也换了礼服,文武百官按品阶分列左右,空出中间的御道。
大学士三跪九叩,请出黄榜,交礼部尚书放在丹陛正中的黄案上,鸿胪寺官员引众进士就位,高声宣诏:丙申年三月廿五日,朕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这才是真正的进士了!
接着再唱,第一甲第一名郑衡。唱三遍,有官员引他出班,跪于御道左侧。
再是楚方,跪于他右侧,其余人依次往他二人身后跪,一甲唱完,就是第四名,第二甲第一名沈清疏,请传胪官出列唱名。
沈清疏心里一惊,她果然没有猜错,皇帝就是个颜狗,好在她没让皇帝赐字,不然探花就是板上钉钉了。
她面上不动声色,镇定出列,三跪九叩之后接过黄榜,继续唱名,第二甲第二名蒋瑜。
第二甲第三名
之后都只唱一遍,也没有官员引出列,唱完之后已是正午,沈清疏嗓子都哑了,她深深怀疑让传胪唱名,就是因为鸿胪寺的老大人们坚持不下来。
唱名结束,众人再三跪九叩,典礼就算结束,礼部尚书举黄榜出午门,众进士跟随在后,至东华门外张榜。
这就是所谓的金榜题名,榜单会张贴三天,然后送到国子监刻碑保管。
沈清疏看到自己的名字也很感慨,近十年科考生涯,终于到了终点。
等会儿便要驭马游街,她心里也难免生出几分稀奇。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但凡历经十年寒窗,谁人能不神往。
顺天府开道,备伞盖仪从,三百匹马,皆是高头大马,非常神骏。这般荣耀时刻,既是朝廷对新科进士的优待,也是为了引导民间考学风气。
对京城居民来说,这也是头等好看的热闹,整条□□线路都围满了人,热闹非凡,两边酒楼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沈家也早早预定了雅间,一家人全都来了,便是闻勤也闹着要看舅舅游街。
他们这一科,前十名长得都在水平线以上,大家都知道皇帝爱美少年,因而最关注探花。
不断地有鲜花手帕扔过来,颇有些忧郁气质的状元郎受到最多关注,其次就是沈清疏。
她掩着口鼻,很想打喷嚏,不知那些手帕染了多少香粉,呛人得很,她一个都不敢接,怕她娘子吃醋。
终于到了沈家预订的酒楼,沈清疏抬头望去,一眼就看到林薇止,她抱着闻勤,小家伙扒着窗框,正激动地冲她喊:舅舅,舅舅。
一只alpha的古代生活记录(GL) 分卷(54)
沈清疏挥了挥手,自然地露出灿烂笑容,红色进士服衬得她面如冠玉,便听得附近尖叫声一片,鲜花手帕跟不要钱的一样扔过来,把她淹没住了。
不知道是谁还扔了两个果子,沈清疏没避开,被砸了一下,不禁很是无奈,古代的女子怎么也这么不矜持呢?
她不敢再笑,严肃地往楼上望去,见林薇止抱着闻勤,笑意吟吟地看着热闹,根本没有扔花的意思。
这怎么行,之前说好的,眼看就要走过了,沈清疏顾不得那么多,着急地又挥了挥手,快扔给我。
便是底下那么多进士,她在薇止眼中,也是独一份的出彩,她笑着取过花,握着闻勤的手,使力往这边一扔,沈清疏小心避开各类障碍物,准确地接到了手中。
她仔细一看,红色的蔷薇花,应是林薇止自己种的,品相很好,只外围花瓣免不了有些凋残。
沈清疏得意地把花插在帽子上,也没觉得不好意思,簪花游街嘛,这么多大男人都插着呢,她怕什么?只要不去想,反正自己也看不到。
她忘记教训冲着楼上一笑,又是一片花雨,不得不举起袖子挡着头脸。
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整个仪式才算结束,一生之中就一次机会,很多进士都还意犹未尽。
就是百姓们太疯狂,沈清疏觉得,比后世明星粉丝还要夸张。
他们从早到晚,都还没有用午膳,之后认识结交了一些同年,约定再聚,便各自告辞散去。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528 17:01:50~20210529 17:36: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時間のせい、丘比特、十七笔画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赪尾鲂 20瓶;吞白玉 17瓶;酒见林 10瓶;苏酒与青冥、单名一个字 5瓶;baierbai、得哩个得、易小白 2瓶;饿货喵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72、第72章
放榜次日下发谕旨,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正七品。
其余人则还要参加朝考, 依据成绩授官。
朝考也称馆选,成绩好就能考入翰林院,但只是庶吉士,要先学习三年, 之后散馆, 才能成为翰林院官员, 较一甲要晚上三年。
不愿做翰林或考不上的, 也可授六部五寺三司的杂官,或者外放做一地县令。
燕朝现在还处于王朝初期,官员缺额比较多, 中进士后,一般情况下都无需候官,直接能上任。
当天随之下发的,还有郑衡的赐婚圣旨, 赐婚的是户部侍郎严大人幼女。
这可真是一桩好婚事,沈清疏听闻也是大吃一惊,严大人正是他们会试座师, 正三品的高官。
如他这般地位, 想结亲的人如同过江之鲫,未曾想他竟会看中郑衡,有这样一个岳父,郑衡以后完全不用担心他的出身背景了,只要他自己不出差错, 仕途必定畅通无阻。
双喜临门,众师兄弟都很为他高兴,就连郑先生,这几日都有些绷不住严肃的脸,走路轻飘飘地。
郑衡自己倒是淡淡的,颇有几分宠辱不惊的味道,沈清疏却知道,大半是因小师妹之故,婚期就定在四月初一。
造化弄人,她只希望婚礼之后,郑衡能够渐渐看开,毕竟严大人的女儿也是无辜的。
在古代生活久了,沈清疏也见惯了盲婚哑嫁,婚前寥寥几面就决定了终身,遇见什么人全靠人品,实在是不靠谱,但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也不可能自由恋爱,只能指望自己运气好点。
四月初一这日,沈清疏做为弟子,也被邀请去参加婚礼。
她携了林薇止一起,也算换换心情,府上这几日实在太压抑了,老刘氏的病拖着不见好,放榜游街那天都没去看。
她生着闷气,沈清疏每日探望,都对她不理不睬,单方面冷战。不管她是真的生病还是以病迫她,沈清疏心里压力都有点大。
到了郑府,两人先去见过了郑先生夫妇,郑先生这段时间好事连连,今日更是红光满面。
言语间提到郑衡,沈清疏心里又免不了可惜,面上便带了些出来,让林薇止瞥见。
她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不免想得多了些,自她们成亲,她还没见沈清疏对哪个女子有所不同,不料今日她小师妹成亲,却唉声叹气的。
莫非是她从前的心上人?
沈清疏全然不觉,见过长辈后两人分开,她自去寻几个师兄弟。
等到了迎亲之时,张灯结彩,新郎官打马来了,新娘的兄弟并师兄弟将门堵了个严严实实,这些人皆是一时俊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刁难的题急得新郎官直冒汗。
沈清疏也去看了一会子热闹,新郎官长得还是白白净净的,官宦子弟,听说人品性格都算上佳。
她跟着出了两道数算题,看新郎官抓耳挠腮,连连摆手求饶,也被气氛带得开怀大笑。
等一转头,看见角落里静静站着的郑衡,又觉得自己有点不当人。
唉,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今日对他以外的人来说,确是一件喜事。沈清疏敛了笑容,走到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干巴巴地问:师弟,没事吧?
郑衡扯起唇角,微笑道:新郎挺好,我挺替她高兴的。
他一双眼温和地看着那边,脸上笑容浅淡,看起来似乎正常得很,沈清疏却注意到他不自觉颤抖的指尖。
她叹息一声,揽住郑衡肩膀默默陪他站着,还能再说些什么呢,参加心上人的婚礼,是任何言语都无法平息的心碎难当。
郑衡还能站在这里,勉力维持着平静,已经是很难得了。如果换成她,很难说会不会在婚礼上做出什么来。
过五关斩六将,新郎官终于到了门前,新娘被弟弟背着出来,凤冠霞帔,新郎却是他人。
郑衡怔怔地看着,四周喧哗声远去,灵魂仿佛飘浮在空中,拉扯着,不由想起从前的琐碎往事。
倘若他六岁时,不曾到郑家就好了,便不会遇上她,两小无猜,青梅竹马。
倘若那年夏天,没有对上她黑亮的眼睛就好了,他便不会陷入网中,无法脱身。
倘若时光永远静止在十五六岁就好了,不用去面对现实,一切都是刚刚好。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他知道,他一个农家子,得老师赏识,父母亲人都还指望着他,没有什么资格去伤春悲秋。
他拼了命地读书,中解元,中状元,可一切早有定局,最开始就错了,他什么都改变不了。
他脚下迟钝地跟着人群走,终于新娘上了花轿,像是慢动作一样,轿帘缓缓落下,掩去了轿中人身影。
沈清疏担心地看着他,男儿有泪不轻弹,她却看见郑衡眼眶湿润了,他肩膀无力地垮塌下来,低着头,让人辨不清他脸上神色。
人总是越长大越现实,少年人的情感虚幻,像是无根的浮萍,却也最是炙热纯真,无需权衡,便能把整颗心都掏出来。
也许很快郑衡就会忘了这一切,也或许,会藏在心里一辈子,白发苍苍时亦不能忘。
沈清疏贴心地挡着他,安静等了一会儿,摸出一张手帕递过去,郑衡垂着手没有接。
沈清疏叹了口气,其他人都跟着走得差不多了,就剩她们两个,她不得不提醒一声,师弟,走吧,送嫁了。
顿了顿,又迟疑着提议道:要不然,你就别去了。
郑衡终于抬起头来,他唇上咬出了深深的牙印,眼眶发红,整个人像是牢笼里的一头困兽,发出死前的哀鸣之声。
师兄他喉咙干涩,喉结滚动了半天,才吐出两个字,不是喊沈清疏,而是不知道说什么的茫然无措。
沈清疏搭着他肩膀,不忍地劝解道:师弟,别为难自己了,回去睡一觉吧,明早起来就忘了,老师那边我去替你解释,就说你身体不舒服,人这么多,他也不会在意的。
郑衡木愣着没有马上回答,沈清疏就耐心地等着。
好一阵儿,郑衡脸上牵起个未成形的笑,眉毛却撇下来,像哭一样,声音干涩断断续续地说:我要去,我,答应了她,要喝她的喜酒。
好吧。沈清疏心里竟也跟着酸涩起来,顺手替他擦了擦眼角,把手帕塞过去无奈说:你先去洗把脸吧,为了小师妹的名声着想,控制住情绪。
虽然也能说是喜极而泣,但郑衡不过师兄而已,哪来这么深感情。这时代,要是让人怀疑他二人有染,那小师妹就没法做人了。
等郑衡平复收拾好,两人赶到那边,刚开始拜堂,沈清疏本来还担心郑衡失态,不想他挂着程序化的笑容,融在一干师兄弟里毫不起眼。
礼成,送入洞房
在一片恭贺之声里,沈清疏鼓着掌,悄声问郑衡,去见师妹最后一面吗?
今夜之后,小师妹会盘起已婚妇人的发髻,郑衡也另娶严家小姐,两人见面机会少之又少,便是再遇见,相互之间要避嫌,最多只能寒暄几句。
不了,她不想看见我,我还去讨什么嫌呢?郑衡苦涩地笑了笑,偏头道:师兄,陪我去喝几杯吧。
沈清疏说不出拒绝的话,大家都去看新娘子了,席上没什么人,两人悄悄拿了酒,寻到假山后的偏僻角落,对坐而饮。
黄昏已经过去,夜色悄然接手了这片天地,阖府的灯笼相继亮起,侍女仆人穿行其间,送上美食佳肴,在酒肉的香气里,宾客们言笑晏晏,调侃新郎官的声音传过来,喧哗又热闹。
可热闹是他们的,与他无关,郑衡的脸藏在阴影里,沈清疏看不太清,却莫名觉得他在流泪。
最好的酒,是喜酒,最苦的酒,也是喜酒。然而即便是喜酒,却还是那么的辣,沈清疏仍然喝不惯,却突发奇想,是不是正要辣得人眼泪都流出来,好似这样,就不是自己想要流的。
一杯接一杯,主要还是郑衡在喝,可沈清疏酒量浅,后来想到家中的那些事,也心烦意乱多喝了两杯。
两个醉鬼不知时间,到了散场,林薇止找到他们之时,两人相拥在一起,头靠着头,肩并着肩,表情一致,姿态亲密无间,颇有点像是互诉衷肠或抱头痛哭的意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