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清穿]东宫女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张佳音
“大嫂可还好?孩子没有大碍吧?”
“并无大碍,只是这么一遭下来,多少有些胎不稳。”
太子妃叹了一声,“上一次大哥战场上危在旦夕,大嫂便跟着受惊,万幸吉雅健康平安地生下来,这一次孕时,大哥又不在……”
容歆听她心疼大福晋,便想到罪魁祸首可不就是太子吗?
其实这时代,男子重视子嗣,却少有人有意识地在怀孕的妻子身边陪伴,不趁着妻子孕期纳妾,都算是很洁身自好了。
更何况还有什么三从四德七出约束着女子,她们中的大多数对夫君要求不高,乐天知命地日复一日。
容歆略过太子妃话中的涵义,道:“大福晋性格如此,便该注意着不教人近身胡言乱语,何至于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一样的事情?”
太子妃深有同感,问道:“延禧宫的人没借题发挥?”
“穆嬷嬷从前是伺候太皇太后的,惠妃亦不能随意指责。”
容歆一直注意着皇长孙,见他去抓桌子上的杯子,便取过来喂到他嘴边,然后才继续说道:“穆嬷嬷她们是有些大意,我在大阿哥府邸时见她也自责不已,想必日后会更警醒。”
“倒是,好歹要给老嬷嬷一些面子。”
容歆低头为皇长孙擦着嘴角下巴,淡淡地说:“说到底,还是大福晋性子不够强硬。穆嬷嬷她们这些老宫侍极乐意年老后得主子信重,能有一栖身养老之所,碰到好脾气的主子是福气,欺主肯定不敢,但松懈一二是难免的。”
便是如今的容歆,也偶有力不从心之时,更何况穆嬷嬷她们年纪还要更大,没有年轻时的谨小慎微和冲劲儿,可不就身子骨和脑子都不爱动了吗?
这样的话,容歆也就是在提点太子妃时才会说一说,平时是绝不会说出口的。
是以,容歆对太子妃语重心长道:“浅缃她们几个是用着趁手,但您也该提拔些年轻人了,趁着浅缃她们几个能带动,早些培养。”
“您这话说得跟托孤似的……”太子妃原是玩笑似的语气,可笑着笑着,便渐渐有些笑不出来,叹息道,“好好地,您说那样伤感的事情作甚?”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容歆倒是语气轻松,“皇后娘娘、太子和您对底下人皆宽仁,我们几个倒是未曾像旁的宫人那般一身的病,还有好些个年头能活,是您往别处想,倒是来怪我了。”
“是是是……是颂宜想歪了还不成吗?”
“湿湿湿……”
容歆和太子妃双双向学话的皇长孙看过去。
而皇长孙得到两人的关注,越加欢快地学舌,没多久便揪着裤子哼唧起来。
太子妃抽了抽嘴角,赶忙召了奶嬷嬷来抱走他,这一次,皇长孙没再抱着容歆不撒手。
“也不知弘昭像谁,明明我和太子皆不是这性子……”
容歆听着她感叹,却笑道:“约莫是像太子多一些。”
不过太子妃再问,容歆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说太子幼时那些顽皮事,只教太子妃去问太子。
太子妃见实在问不出什么,只得放弃,转而问道:“太子前几日还说,大嫂生产时大哥若是不能回来,便请您去照看些时日,如今大嫂动胎气,您可要提前住过去?”
“正月再作打算,否则好似大福晋身边无人可用似的。”
太子妃点点头,两人又闲聊了几句旁的,等到皇长孙回来,容歆便抱着他回了他屋子,哄睡了他方才回去。
第二日,容歆抱着皇长孙去皇太后那儿请安,路上随口对他念叨了一句:“入秋后,您也有些日子没去乾清宫跟皇玛法玩了吧?”
而只这一句,皇长孙便记了下来,一见到康熙,便如昨日扒着容歆一般扒着他,便是康熙要走,也撒娇要跟着。
康熙宠着他,见孙子如此亲近于他,自然是亲自抱着皇长孙回到乾清宫。
容歆一身轻松地跟在后头,甚至还有精力闲适地瞧一瞧几十年没有太多变化的宫廷建筑。
一行人到了乾清宫,康熙还有政务需要处理,却犹豫也未曾有,直接抱着皇长孙面见大臣们。
容歆借皇长孙的光,也有幸跟随康熙进了殿内,不过她只能在偏厅候着,是以也不停留,径直微躬着身往偏厅去。
太子眼见着儿子被皇阿玛抱着走进来,姑姑又看也不看他,径直从边缘走进偏厅……
众大臣亦是私底下面面相觑,但皇上极疼爱皇长孙的传闻也不是一日两日,他们不少人皆见过皇长孙坐在皇上怀中玩耍,因此只稍稍惊讶之后便恢复平静。
而康熙抱着皇长孙坐下后,神色自然道:“有事启奏。”
此时启奏之事,除些边防民生事宜,最重要的便是苏州再起民乱之事。
原本踹匠暴动已经平息,可在大阿哥主动请旨前往苏州之后,再次爆发,甚至比之前更大,先前便已有御史上折子指责大阿哥“处理不得法”。
康熙对此一直未曾表态,今日苏州又传来军报,不止踹匠,还有其他工匠也响应踹匠们,大阿哥身为钦差却未能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以至于此事越演越烈。
这几日,朝中为数不少的大臣以此质疑大阿哥的能力,并且提议撤掉大阿哥的钦差之职,今日依旧启奏此事。
容歆在偏厅听着这些朝中重臣你一言我一语地争执不休,并未关注,而是透过偏厅的纱帘,仔细观察着康熙的神情。
康熙从始至终皆老神在在地,便是大臣们争论地越发起劲儿,他也神色不动,只偶尔关注皇长孙时方才有些柔和之色。
良久,康熙问道:“太子以为如何?”
太子侧身,恭敬地回道:“回禀皇阿玛,儿臣以为,苏州之事究竟如何还未可知,此时不是追究大哥责任之时,理应先寻出办法解决此次苏州暴动。”
“哦?太子有何意见?”
康熙的声音似乎平静无波,然而容歆听着,微微眯眼试图更加看清楚他的神色。
这时,康熙忽而抬眼,眼神锐利地看向容歆的方向,容歆并未眼神闪躲,冷静地与他对视。
两人隔着纱幔四目相对,一瞬后,康熙率先若无其事地移开视线。
太子并未发现皇阿玛一瞬间的神情变化,依旧认真道:“回禀皇阿玛,踹匠之乱并非偶发,只先前多事小,未能惊动朝廷。”
“儿臣以为,百姓势微,苏州之事恐不似先前折子上所说,应先寻出暴动根本之因,再作打算。”
“太子之言有理。”
“臣附议。”
“臣亦附议。”
太子此言,并未对大阿哥的错处盖章定论,因此不只他这一方的大臣附和,连同大阿哥党的官员亦是表示赞同。
康熙未立即对太子的话予以回复。
而皇长孙坐在康熙怀中,好奇地看着前方一个个大臣的脑瓜顶吗,看向他阿玛,又抬头看了看他玛法,便挣扎着要从康熙身上下去。
康熙不知他欲作何,却纵容地放开手,扶着他,见他稳稳当当地站到地上,这才收回手。
容歆在偏厅一直关注着皇长孙,见他这动作,也跟着站起身,只是未得召见,不能出去。
皇长孙学着康熙平日走路的步态,背着手缓缓走到殿中央,从左晃悠到右,来来回回,最终停在左都御史陈廷敬面前,仰着头看他的脸。
康熙、太子以及其他表面未动,实则眼观六路的大臣们皆关注着皇长孙的动向,见他停在陈老面前,眼神中皆有好奇。
陈廷敬和皇长孙对视,举在身前的手微不可查地动了动,不知此时此地,该如何对待年幼的皇长孙。
皇长孙并不怕生,仰着头又盯了陈廷敬半晌,忽地伸出手,抓住他垂下来的髯须。
陈廷敬不敢动,看着皇长孙好奇地伸出另一只手莫不摸他的胡子。
“弘昭。”太子轻声叫皇长孙的名字。
皇长孙顺声望向阿玛,疑惑道:“阿玛?”手上却未松。
太子冲着他微微摇头,“弘昭,莫要对陈大人无礼。”
陈廷敬忙躬身表示无事,“皇长孙殿下确实并未用力,请太子殿下莫要责怪皇长孙。”
太子仍要说什么,康熙突然开口,意味深长道:“太子,莫看弘昭年岁小,可比你们这些父辈懂事多了……”
事实上,小孩子不知道控制,因此时常手上没分寸,但皇长孙好奇地抓着陈廷敬的胡子时,便只是抓着,并未拉扯。
这在与他一般大的孩童中,已算是极特别的,太子也不是对皇长孙生气,只是此地乃议国事之所,他担心皇长孙惹事才及时阻止,未想到一个两个,从皇阿玛到大臣,皆纵容他。
于是太子又道:“皇阿玛,还是先请容女官照看弘昭吧。”
皇长孙听到他阿玛的话,缓缓松开手,眨着眼睛作出思索状,片刻后,也不等玛法发话,立即倒腾着小腿儿跑向偏厅。
容歆一直便站在偏厅门口候着,此时见皇长孙扑向她,立即弯腰接住,抱着人往内里走,直到某一处,他们两个有些细微的动静不会教议事的众人听见,才停下来。
皇长孙趴在容歆怀中,盯着她,“吕瓜?”
容歆没听到,听皇长孙又着急地叫了几声,才堪堪反应过来,他念的是“女官”二字,顿时哭笑不得。
“是女官。”容歆纠正道。
皇长孙重复:“湿吕瓜。”
“女官。”
“绿瓜!”
“不是,是女官,女。”
皇长孙喊了一声:“吕!”
他这一声声音极高,正厅里原本在议事的声音顿时便一停,一瞬后又恢复如初。
“……”





[清穿]东宫女官 第141节
容歆看着皇长孙一双天真的大眼睛,决定放弃,只是放弃时,还是忍不住嘀咕道:“太子和您一般大时,已能念一两句《三字经》了。”
皇长孙绝不平庸,甚至聪慧至极,这是宫中口口相传的,不过容歆常伴着,便发现他的聪慧和太子并不相同。
皇长孙极会察言观色,哄人开心的本事也好似胎中带出来的,任他如何淘气,见好就收,冲着人甜甜的一笑,便教人忘了生气。
容歆知道他正是学舌的时候,口齿不清晰乃是正常的,便又耐心地开始教他读《三字经》。
正厅,康熙等人听着偏厅内隐隐约约传来,孩童带有节奏的声音,虽不甚清楚,却可从语调中辨认出所读内容。
康熙唇角微微上扬,再提及先前商讨之事时,语气仍然有几分愉悦。
“苏州依旧由大阿哥胤褆负责,另依太子之见,查明缘由,共同商议出彻底解决苏州暴动的方案。”
“儿臣遵命。”
“奴才遵命。”
“臣遵命。”
其后,众大臣告退,康熙和太子一同移步偏厅。
容歆见两人入内,止住话,起身行了一礼。
皇长孙也拱起小手,奶声奶气地行礼:“玛法、安,阿玛、安……”
康熙眼神立时一柔,长臂一伸便抱起皇长孙,温声问道:“弘昭是在背书吗?”
皇长孙转头看向容歆,容歆便念了一句“人之初”,他立即便接道:“银之猪,性板板!”
他念完,一脸的求表扬,挨个看着三人。
容歆微一垂头,再抬起来时,则是十分肯定地表扬道:“皇长孙虽音调不甚准确,但极聪慧,与先前奴才教时,念的半分不差。”
而康熙根本不觉着孙子念的有问题,满眼骄傲道:“弘昭真是聪慧!比你阿玛当初强上百倍!”
太子:“……”大可不必踩一捧一吧?
康熙却根本不在意太子是否会受伤,反复称赞道:“弘昭不愧是我爱新觉罗家的皇长孙,有子如此,何愁大清的未来!”
太子顿时更加无言以对。
连容歆亦是无语,人说“一岁看三岁,三岁看到老”,可皇长孙还没满两岁呢,康熙就能看见大清的未来了?
隔辈亲真这么可怕吗?
唯一适应非常好的,便是皇长孙,他能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喜爱情绪,因此康熙这般直白地表达,皇长孙的回应同样直白,“咯咯”笑得十分欢。
康熙陪着皇长孙玩耍片刻,忽然道:“皇长孙一人还是有些寂寞,需得尽快为他添几个弟弟,日后相扶持才是。”
他这话说得突然,可容歆和太子清楚的知道,他这是在对谁说。
“你膝下一直只有皇长孙这一子,朕已收到数封请朕为你充盈后院的折子,倘若你后院还没有其他男嗣,朕便要做主了。”康熙未看太子,甚至显出几分冷淡来,“你和太子妃如何,朕不管,但子嗣不丰,朕不能容。”
太子沉默稍许,躬身答道:“是,儿臣省得,必不会教皇阿玛为难。”
容歆视线在父子二人身上回转,并未随意插言。
而康熙说完子嗣,便冲着太子挥挥手,道:“你且先回吧,不是对苏州之事甚有主意吗?若不能教满朝上下认可,朕是不会公开支持你的。”
太子猛然抬头,眼中惊异不已,“皇阿玛?”
“不必多言,退下吧。”
太子欲言又止,最终却止了未出口的话,躬身告退。
康熙在他出门前,抬头看了一眼太子的身影,复又看向皇长孙时,眼中满是慈爱,“孩子长大,心也跟着大了,还是朕的弘昭最孝敬玛法。”
皇长孙仰起头笑,眼睛直接完成一条缝,看着十分喜庆。
容歆听到这里,为太子解释道:“太子殿下亦是孝顺皇上的,只是已为人父,懂得您教养之不易,责任油然而生,再无法像幼时那般万事依赖于您。”
“是不忍依赖,还是父子隔阂?”康熙摸了摸皇长孙的头,眼中闪过一分失落,“太子长大了,大阿哥也长大了,孩子们皆会长大有私心……”
容歆手指勾下手腕上佛串,只转了几个珠子,便忍不住道:“皇上容奴才说一句,人谁无私心?永远只知道听令而为的是傀儡,绝非活生生的人。”
一旁的梁九功习以为常地覆手而立,眼观鼻鼻观心,只心中究竟作何感想,除他之外谁也不知。
康熙面无表情地看着容歆,“也就你敢这般与朕说话。”
容歆表现出一副低眉顺眼的神情,口中却道:“奴才自知从前多番冲撞皇上罪无可恕,只忠言逆耳……”
“行了!这些话朕早就听腻了!”
容歆不得不住口,试探性地改口说康熙有可能没听腻的话:“奴才常听民间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皇上的乾清宫和太子殿下的毓庆宫……”
“便是两宫,也尽在皇宫之中,朕是太子的阿玛,还管不了太子了吗?”
“奴才并非此意。”容歆垂头时冲着皇长孙眨了眨眼,语气毫无起伏道,“奴才言语冲撞皇上,罪无可恕……”
康熙黑着脸道:“容歆。”
容歆立即闭嘴。
而偏厅内平静没多久,康熙便心疼地看着皇长孙道:“御医研究种痘之法数年,声称幼龄之时种痘比年龄渐长之后更有效,因此明年便要为宝娴和几个同龄的宗室子弟种痘,弘昭再过两年,也得种上,倘若有个万一,太子膝下空虚……”
大阿哥连得两女,朝中除大阿哥一系极其关心,旁人并不曾多加关注,但太子不同,太子是储君,储君关乎社稷……
“皇上且宽心,太子殿下心中有数。”
“但愿他真的有成算……”
第155章
大福晋即将足月, 大阿哥仍旧在苏州,还未有回城之意,太子出于对大阿哥和大嫂伊尔根觉罗氏的愧疚之心, 早早便请容歆出宫去大阿哥府邸小住几日。
但太子妃的月份也大了,如今行动不甚便利,只待在毓庆宫中等待生产。
容歆临出宫前两日,心里头还是挂念着太子妃, 反反复复地叮嘱浅缃等人,一定要照看好太子妃和皇长孙。
浅缃和绿沈皆乖乖应着, 只雪青调侃她:“如今可是瞧出女官年岁长上来了,从前皆是一副成足于胸的模样, 哪见过您这般慌张?”
其实容歆自己没注意到她的状态, 雪青一说,她这才反应过来,心中也是深觉好笑。
太子妃怀皇长孙时乃是第一次, 多多少少有些慌乱, 这一胎却完全淡定从容, 身体轻巧地好似没怀孕一般。
且太子妃生产的一应事宜只要遵循旧例便可, 她早就安排下去,稳重细心如浅缃、丹彤等人, 根本不需要担心。
容歆意识到她这个样子反倒有可能给太子妃造成压力,便独自调节好情绪,随后再出现在太子妃面前。
太子妃一个照面便感觉到她的变化,笑道:“这般从容自若方才是您。”
容歆颇有些自责道:“我从前还提点旁人, 没想到如今倒是我没了分寸。”
“您不过是关心我, 怎能说是没分寸?”
容歆微微一笑, 放松地看着太子妃隆起的腹部, 道:“大福晋过几日生产后我便回宫来。”
太子妃手搁在肚子上,笑道:“咱们小格格不着急才是。”
“孩子还未生产,您怎地就叫起‘格格’了?万一是个男孩儿,岂不是叫差了?”
太子妃神情中却满是不以为意,“宫中好些有经验的老嬷嬷皆在说我这肚子或许是女儿,想必十之六七是真的,提前叫一叫又何妨?那些成日里皇子皇孙叫着的,也没耽误生女孩儿。”
人家那不是认为男嗣是好兆头吗?从来只听人图后继有人,没听人产前念叨“格格”的。
容歆想到康熙对太子的不满,状似随意地劝了一句:“你在毓庆宫叫一叫也就罢了,莫要教外人听见。”
“姑姑放心,颂宜省得的。”太子妃乖巧的应下,然嘴角却浮起一丝笑意。
容歆见状,回过劲儿来,自拍了一下额头,“您看我,竟是又犯了毛病。”
太子妃忙拉下她的手,“您说便说,打自己作甚?”
“哪里是打?”容歆看向太子妃攥得紧紧的手,哭笑不得,“我还能打疼了自己不成?不过是长长记性。”
“那也不成。”
皇长孙学着太子妃的模样,扯住容歆另一只手,板着脸鹦鹉学舌,“不成!”
“是是是。”容歆立即弯腰对皇长孙保证道,“我再不动手了。”
皇长孙踮脚摸了摸容歆的脸,一本正经道:“乖。”
容歆和太子妃顿时笑起来,皇长孙仰着头左右瞧着两人,眼神懵懂,但也跟着她们,渐渐笑弯了眼。
虽然皇长孙还是个孩子,但容歆这一次暂时离宫,是有认真跟皇长孙商量的,两人先约定好日期,其后容歆出宫。
而容歆这一次住进大阿哥府邸,一同的仍然有惠妃宫里那位嬷嬷。
大福晋的产嬷嬷和孩子的奶嬷嬷早就已经准备好,容歆去只是为了安大福晋的心,陪她闲聊散步,并不需要做什么事。
但延禧宫的嬷嬷也来了,她便又多了一项任务,便是压着她莫要插手大阿哥府邸的事,省得惹大福晋心情不爽利。
两人在大阿哥府里住下,府上好吃好喝地供着她们,耐心地等着大福晋到日子。
可是两人住了几天,眼瞅着要过太医划定的生产日期,大福晋却还没有动静,府里上下皆开始急躁起来。
擅长妇人科的太医和产嬷嬷早已等在府中,这两位专业人员再三表示大福晋的情况乃是正常的,又有容歆稳着,好歹没引得大福晋跟着烦慌。
三月初二,大福晋总算发动,强忍着阵痛用完早膳,婆子侍女们便扶着她往产室走去。
穆嬷嬷在里头指挥着,一切有条不紊,容歆便带着宝娴和吉雅两位小格格到离产室稍远些的屋子里等着。
宝娴今年五岁,吉雅也有四岁,都是懂事的年纪,在正屋时听着她们额娘的呼痛声,害怕又担忧,根本无心玩耍,一直在向门外张望。
可即便清楚她们挂念额娘,容歆也不能带她们待在产室门外,而是说些旁的事情转移注意力。
“两位格格喜欢弟弟还是妹妹?”
宝娴小声答了一句弟弟,吉雅却大声喊道:“妹妹!”
“女子都得有弟弟倚靠。”
吉雅辩驳道:“姐姐也可倚靠我。”
宝娴柔声柔气,却十分认真地反驳:“不对,姐姐不能依靠妹妹。”
“我就能!”
容歆没想到她不过是很平常的一句问话,便引得两姐妹争执起来。
然窥一斑而见全豹,莫看只是笑笑地争执,甚至算不上口角,却可从中看出姐妹二人的性子。




[清穿]东宫女官 第142节
怪道这两年,宫中皆传闻,惠妃呐喇氏越来越喜欢吉雅,几要胜过宝娴,确实是吉雅这样的性子更容易得惠妃的欢心。
而姐妹俩还在争辩,究竟吉雅可不可以成为姐姐妹妹们的倚靠,争辩不过彼此,吉雅便转向容歆,“嬷嬷,您说吉雅可不可以成为倚靠?”
两个小小的姑娘皆执着地看着她,容歆不敢随意敷衍过去,便道:“并非不行,可您要知道,这定是极难的,得有极大的勇气方能做到。”
吉雅从容歆的话中辨认出她想要的话,便拍着小胸脯对姐姐道:“放心,吉雅最勇敢,将来谁敢欺负姐姐,吉雅教训他们!”
宝娴轻轻抱了抱妹妹,“我也不许人欺负妹妹。”
容歆含笑看着两个小姑娘,等到下人来报,大福晋顺利生下一女,这才带着她们往产室去。
1...7374757677...1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