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清穿]东宫女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张佳音
大福晋又生了一女,延禧宫的嬷嬷面上的笑容不掩失落,却还是尽职尽责地抓紧派人进宫禀报。
容歆懒得去照顾她的心情,和两个小格格在外间暖了暖身子,然后去里间看刚出生的小格格。
产室内已经收拾干净,只略微有一点还未完全遮住的血腥味,几不可闻,因此两个小格格皆未察觉。
大福晋昏睡着,几人站在床榻边不远静悄悄地看了一会儿刚出生的小格格,便不再打扰,又静悄悄地离开。
宝娴和吉雅两个人站在一边儿小声讨论着什么,容歆则是询问太医和产嬷嬷情况,得知三格格身体尚可,大福晋却有些产伤。
“大福晋上次生产之后身体便有所损伤,此次更有加重,虽无大碍,但养两年再生为宜。”
太医明确说要养两年,应是确实亏得厉害……
大福晋三胎皆产女,大阿哥二十有二还膝下无子,若果真养两年,康熙乃至朝臣恐怕皆不会同意。
容歆看向延禧宫的嬷嬷,心中暗叹,新生命降生的喜悦大减。
原本容歆还准备大福晋顺利生产后便回毓庆宫,此时忧心她的心情,便又改主意准备等到三格格洗三后再回。
她们几人等着大福晋醒过来时,一合计,最终决定大福晋出月子之前先不告知太医所言,以免她伤怀。
穆嬷嬷自大福晋动胎气,便将府里看管的严严实实,此番作出决定,三令五申不准知道的侍女们说漏嘴,众人纷纷保证。
晚间大福晋方才醒过来,看着三女儿的眼神,失望一闪而逝。
容歆坐在旁边宽慰了她几句,大福晋手指轻轻触碰小女儿的脸,笑道:“这是我的亲骨肉,如何能不喜欢?女儿也喜欢。”
“您能这般想便好。”容歆想起白日里吉雅格格说得话,对大福晋复述了一遍,笑道,“其实仔细想想,有些女子的才华胸襟丝毫不逊色于男子,未尝不值得骄傲。”
大福晋欣慰道:“她们将来定是比我这个额娘强上千百倍……”
未来的事情,如今的她们皆无法预料,但容歆以为,哪怕是细微的不同,兴许对这个世界的未来都是莫大的改变,是值得期待的。
大福晋还不知道她的身体状况,因此哪怕有些许的失望,心境还算平稳,喝过药又稍用了点吃食便再次睡下。
这一遭穆嬷嬷言辞保证,定会管住府内的人,容歆也信得过她。
可大福晋这儿平平顺顺,第二日一早,宫中却来报,太子妃提前发动。
容歆确定太子妃是正常发动,而不是因为什么外因,即刻向大福晋请辞,用最快的速度回到毓庆宫。
太子抱着皇长孙坐在椅子上,两人在容歆回来前,皆一动不动如雕像一般,而一见到容歆,一个喊“姑姑”,一个喊“嬷嬷”。
容歆见两人这般状态,赶忙问道:“太子妃怎么样?”
浅缃走过来,笑着说:“女官放心,母女平安。”
“那……”容歆转向太子和皇长孙。
皇长孙挣扎着从阿玛怀里下来,太子松开他,冲着容歆苦笑道:“腿教弘昭坐麻了,嬷嬷莫笑话胤礽……”
究竟是不是皇长孙的问题,容歆持保留意见,并且给太子留些颜面,不出言表示质疑。
太子和大皇子先后为康熙添了两位孙女,还只差了一日,康熙自然要一视同仁,亲自为两个小孙女起名。
太子的长女名为东珠,大阿哥的三女则名为完琦,因而到此时,所有的孙辈儿中唯有大阿哥的二女吉雅非康熙亲自起名。
惠妃不愿孙女有一丝一毫地委屈,三孙女完琦洗三时,特地命人一道送了许多珍奇的宝贝给宝娴和吉雅。
而太子妃出了月子之后,没多久便开始安排太子的侍妾们侍寝。
毫无征兆,太子妃表面也看不出任何异常,云淡风轻地说出这个决定。
太子是个男子,毓庆宫三个侍妾又是他的,他问及恐伤了太子妃的心,便请姑姑帮忙探一下太子妃的想法。
容歆还是极久远的时期有过帮小情侣传话的经历,没想到如今又有机会,不过只要太子和太子妃好好儿的,做个中间人倒也无妨。
太子妃的话却极出乎容歆的意料。
因为有康熙的话在前,太子是以为太子妃有压力,容歆也有差不多的猜测,然而却并未完全如此。
当时太子妃抱着长女,始终笑容不减地说:“东珠不是皇孙,确实教我压力有些大,但我从一开始便有请太子给侍妾们一个孩子的打算。”
太子妃进宫时圆润的脸颊已经长开,怀孕也未曾教她胖上太多,此时抱着女儿的模样,极尽温柔。
“我仔细想过,倘若我执意,太子应是愿意为我扛着的,可我一开始没有明确表示不愿意接受皇阿玛指的人,等到她们进来了,再为难她们,是能显出我太子妃的威风吗?”
太子妃轻笑着摇头,将怀中的长女递向容歆,“姑姑要抱一抱她吗?”
她当年的做法是对的吧?容歆沉默地接过来,抬头时和丹彤对视一眼,片刻后又回到小格格身上。
太子妃看着容歆怀中的女儿,叹道:“我难为她们有什么趣?怪就怪这世道如此,我只希望我的女儿将来能够更自在一些。”
小格格睡得正香,换了个怀抱也无知无觉。
容歆轻声应道:“应是会的,太子在努力了,咱们都在努力呢。”
太子妃轻轻摸着女儿头上的胎毛,勾起嘴角,“我想也是,人皆想往好处去,如若不能,便承认无能罢。”
第156章
太子妃的话, 容歆如数传达给太子。
太子听后,沉默许久, 那之后对太子妃的侍寝安排,以及后院内的其他事,全都听她言,照她所说去做。
而第一个怀上孩子的,是进毓庆宫后院最早的侍妾蓝儿,六月初诊出来的。
太子妃命人好生照看着,太子却是无暇关注太多, 因为大阿哥和经希要从苏州回来了。
苏州的暴动很容易便平息下来, 但太子想要推新法的事, 进展却极慢。
太子一早便明白, 此事绝不可能一锤定音,这段时间便一步一步、有条不紊地推进,哪怕朝中各种声音皆有, 他也没有乱了分寸。
容歆偶尔会关注一下朝中民间关于新法的声音,不止朝中大臣们, 连民间亦是吵翻了天。
然新法归根结底是利民之事, 哪怕其中也有对百姓的约束,有识之士皆知,太子此举乃是为民请命, 是以民间支持者众,甚至随着百姓们对太子新法的了解增多,太子的呼声越发的高。
新法必定是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 不过太子并未直面迎击他们, 而是使用怀柔手段一点点地达成他的目的。
这一次新法的事, 落定之期甚远, 可朝中上下皆见识到了太子胤礽的能力,敬慕多余其他。
只有一个人除外,便是大阿哥。
大阿哥和经希回京的当日,连家都来不及回,直接进宫面圣,面圣之后,大阿哥便冲进毓庆宫“邀战”,身后还跟着一串儿大大小小的阿哥。
天气暖和,折扇又成了太子手上常把玩的物件儿,此时不动声色地扇了几下,毫不犹豫地拒绝道:“大哥武艺高强,我绝非对手,便不必比试了吧?”
大阿哥的苏州之行,历时大半年,苏州官场教大阿哥和经希搅合了个大换血,可几个地方官员抄家的差事领下,他没捞到多少油水不说,还没赶上小女儿出生,待在那儿做了几个月磨磨唧唧的活计,只得了太子一句空口保证。
大阿哥在苏州时就觉着他亏得慌,当即冷笑一声,眼睛死死地盯着太子,威胁道:“今日太子应战,此事便也就算过了,但若不应,视为胆小,教兄弟们日后该用何等眼光看太子?”
太子倒是不怕旁人的眼光,只是大阿哥的事,多少是他理亏,也张不开口争辩两人的交换条件,便当众应了下来。
皇宫中的演武场,大阿哥和太子已许久未曾同时出现过,因此他们二人说要比试,众皇子们眼神交换间皆透着兴奋。
胆子最大的便是三阿哥胤祉,肩膀上扛着皇长孙,兴高采烈地和他讨论道:“弘昭,你猜你阿玛和大伯谁能胜出?”
弘昭理所当然地支持他阿玛。
三阿哥与他有不同见解,只不好当着太子亲生儿子的面宣扬,便将皇长孙重新送回容歆怀中,然后跑到皇子们中间,嘀嘀咕咕地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容歆手扶着皇长孙站在白玉围栏上,眼神始终落在演武场正中互相抱拳的太子和大阿哥身上。
皇长孙边向阿玛张望边问道:“嬷嬷,阿玛胜?”
“您且先看着,自会有结论。”
这容歆还真没法儿给他肯定答复……
前些年太子和大阿哥确实能略微平手,但这几年俩人的发展方向产生变化,又没再交手过,实在不好胡乱定论。
不过就事论事,应是大阿哥胜算大……
而皇长孙年岁小,很容易被带走走,也不再问她,只仰着脖子看他阿玛和大伯拳脚交锋。
大阿哥和太子的个头想差无几,但大阿哥的身形比太子壮实,身法儿和拳速也比太子更快,众人皆能看出两人的比拼太子占下风,可太子前些回合从容应对,并非大阿哥单方面碾压,你来我往十分有看头。
三阿哥带头,皇子们一声高过一声的“好”,还有鼓掌喝彩的。
演武场这般热闹,自是瞒不了宫中其他人,康熙闻得太子和大阿哥在教武场比试,也暂停批奏折,到时正看到大阿哥一脚踹在太子腹部,太子倒退了三四步方才稳住脚步,便又冲了上去。
容歆等人发现康熙的到来,纷纷向他行礼,眼角余光却皆关注着教武场上的动向,深恐落下一点儿重要情节。
太子和大阿哥比试正酣,未曾注意到皇阿玛的到来。康熙便也不打断,甚至还极善解人意地教众皇子们道:“继续看,无需在意朕。”
阿哥们乖巧地应着,三阿哥趁无人注意,偷偷冲着他们使眼色,其余阿哥们偷偷点头。
教武场中,只见大阿哥一把揪住太子胸前的衣襟,正待用力之时,太子左手一挥,格开他的手臂,右手出拳回击。
大阿哥上身后仰躲开太子的拳头,脚下迅速向太子脚踝一铲,而后趁着太子躲闪之时,手肘击向太子左胸口,太子不察,又教他另一只脚踢中大腿。
骤然间,胜负便已分晓,即便太子勉力反击,仍然未能避开大阿哥拳拳到肉的攻击。
偏太子脸上一丝伤也无,因而直到大阿哥打够了,罢手,这一场比试才停下来。
两人交手结束,太子忍着身上的疼,与大阿哥抱拳向对方示意,转身时才发现皇阿玛亦站在教武场外,顿时一惊,即刻躬身拱手行礼。
康熙并未对太子和大阿哥的行为表态,而是对大阿哥说:“胤褆的武艺又精进了,可是下了功夫?”
大阿哥恭敬地答道:“回皇阿玛,儿臣自乌兰布通之战后便苦练武艺,惟愿不再堕大清皇子的颜面。”
康熙颔首赞许道:“甚好。”
大阿哥神情激动,当即便抱拳再一叩,“儿臣定不会懈怠!”
而太子行礼后,若无其事地立于大阿哥身边,除身上的短打略显凌乱,完全看不出挨了顿打。
“阿玛……”皇长孙瘪着嘴,眼泪挂在眼眶上,显然还在意阿玛挨打。
太子听到,看向他,不在意地笑了笑,语气轻松道:“弘昭,阿玛和大伯威武吗?”





[清穿]东宫女官 第143节
皇长孙憋着泪,勉强地点点头,应道:“威武。”
“那弘昭长大要好生练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知道吗?”
“嗯……”
大阿哥听太子当着皇阿玛和弟弟们这一番大度的话,心中直说“阴险”,可面对侄子时,却做不出对太子时那般横眉冷对的神情。
然而下一瞬,皇长孙便抽抽鼻子,收回了眼泪,重重地点点头道:“练武,揍弟弟!”
皇长孙眼神未离开大阿哥,揍谁家的弟弟显而易见,虽然大阿哥还没有儿子,可万一有了,必然是皇长孙弟弟。
一瞬间安静极了……
随即,三阿哥“噗嗤”一声打破了这安静,其余阿哥们也纷纷笑起来。
大阿哥脸黑如墨,果然太子的儿子也是个阴险的!
康熙如今瞧年纪小的皇子皇孙比太子大阿哥他们顺眼多了,因此也不觉着皇长孙这话有何不对,亲手抱着孙子远离长子的视线。
容歆当然也得跟着皇长孙,冲着阿哥们微微颔首示意,而后便跟上康熙的脚步。
三阿哥见皇阿玛离开,立即冲着除太子和大阿哥以外的皇子们道:“快快快!压太子二哥赢的人,赶紧将赌注拿出来!”
除四阿哥胤禛和十二阿哥胤祹以外,其余阿哥皆不情不愿地从身上掏出点玉佩、挂饰、银裸子之类的东西放在三阿哥手中。
三阿哥也不嫌大小,一应全都收进袖中。
太子见他们下赌注,微微皱眉。
大阿哥则是瞧见他们多数压太子,顿时恼怒地勒住三阿哥的脖子,“胤祉,你胆子不小!竟带坏弟弟们!”
三阿哥讨好道:“大哥,怡情……”
“给我掏出来!”
太子见大哥教训,摇着扇子脚步缓慢地离开。
第157章
太子外表看不出异样, 回毓庆宫后脱了外衣,身上青一块儿紫一块儿,第二日起来, 浑身青紫更是又重了一个度。
太子妃作为枕边人, 前一晚刚为太子抹过药, 今日一看,这浑身上下没个好颜色,便忍不住埋怨道:“您和大哥又不是孩童,怎地还打架呢?”
太子纠正道:“切磋。”
“是——切磋。”太子妃改正用词, 继续教训道, “亏了皇阿玛没生气, 否则您和大阿哥身为兄长, 在弟弟们面前还有颜面吗?”
“我和大哥自幼便在一个教武场切磋, 胤祉、胤禛他们皆知道。”
太子赤着上身, 正襟危坐,忍着太子妃时轻时重的力道,面上十分淡定。
太子妃瞧着太子这般模样,手劲儿又大了几分,故意问道:“疼吗?”
“不、疼。”
太子妃还是心疼太子的,使了一下坏,便又放轻动作,给太子从肩膀到小腿全都抹了一遍儿药膏。
容歆带着皇长孙在毓庆宫前面的空地上玩耍, 远远瞧见有一人走过来,皇长孙眼力好,当即大喊道:“大伯!”
大阿哥脚步一转, 行至两人跟前, 不咸不淡地应了皇长孙一声, 后又转向容歆,笑道:“姑姑,昨日还未来得及跟您道谢,多谢您照看伊尔根觉罗氏。”
“我并未做什么,惠妃也派了人过去,大福晋还有穆嬷嬷照看。”
大阿哥垂眸,少许,重又嘴角上扬,“完琦已张开些,眉眼极像我。”
“像您好,长得俊俏。”容歆含笑看着大阿哥这些年越发硬朗的脸,每日练武,风吹日晒的黝黑皮肤也掩盖不了他出色的容貌。
大阿哥因为她的话,脸上的笑容更大,随口道:“是该像我,否则跟她娘似的……”剩下的话未说完,大阿哥收容收了收,改口道:“伊尔根觉罗氏的身体我已知道,她昨日却未像往常一般对着我哭哭啼啼……”
大福晋早已知道她生产伤到了身体,前次容歆出宫去看她,她也是一反常态的坚强模样,倒显得更加不正常。
容歆叹了一声,道:“未能给您生下儿子,大福晋心中不是不难过的,您多体谅体谅她,莫像从前似的不解风情。”
“我什么时候不解风情了?”
容歆的眼神,完全就是在看一个人极力狡辩的德性。
大阿哥一噎,忍不住暴躁道:“您这是质疑我的人品吗?”
容歆还未回话,皇长孙便拽了拽大阿哥的袖子,仰头怒视他,“大伯坏!”
大阿哥低头,状似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见皇长孙更加扬起下巴和他对峙,嗤道:“太子的儿子,果然讨人嫌。”
皇长孙立即回嘴:“太子的哥哥!”
容歆嘴角的肌肉抽动,他可真是个小机灵鬼,他阿玛倘若听到了,定是感动地想要将他扔出去……
这两人,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个岁数不小还跟三岁的娃娃吵闹,她真不知该说谁幼稚。
而大阿哥听着他这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反击,一下子心情舒畅起来,脸上挂起笑容,“你这小子比你阿玛倒是强几分。”
这和皇长孙想的不一样,他顿时便不知该如何应对,扭过头寻求嬷嬷的帮助。
容歆摸了摸他的头,对大阿哥道:“您是要去皇太后那儿?”
“不是,我找太子。”
又找太子?容歆惊讶地看着他,问道:“又切磋?”
大阿哥不屑道:“跟手下败将切磋什么?我找他有别的事。”
容歆一听,笑道:“那咱们一起走,省得人为您通报了。”
大阿哥点头应允,和他们并肩往毓庆宫走。
太子妃刚为太子抹好药,正帮太子更衣,一听到大阿哥到来,太子妃第一反应也是大阿哥又找太子打架。
太子隐约猜到大阿哥到此的缘由,冲着太子妃摇头表示无事,然后便来到惇本殿中。
大阿哥正大剌剌地打量着惇本殿内的摆设,见太子到来,直接便来了一句:“诚意准备好了吧?”
“请大哥随我到书房。”
大阿哥这时也不嫌弃太子磨叽,迅速起身跟在太子身后。
皇长孙抬脚也要跟着,容歆一把拉住他的手臂,摇头道:“阿玛和大伯有话谈,咱们不便打扰,回后院看小格格可好?”
“打架?”
“不会的。”容歆扯着他的手往后院走,“阿玛和大伯皆是成年人,不会总打……总切磋。”
“昨天?”
“许久未见,甚是想念罢了。”
“是吗?”
“是……”
书房中,只有太子和大阿哥两人。
太子从书案后的柜子中取出一个檀木盒子,亲手交到大阿哥手中,“这是我先前应允大哥的诚意,已提前准备好。”
大阿哥掂了掂檀木盒子的重量,搁在手边的方桌上,打开,将里面的银条全都倒扣在桌子上,当着太子的面故意一根一根的数。
数完后,大阿哥搂着盒子到怀里,嘴上确不甚满意道:“你一个太子,就拿这么点儿银两打发我?”
“那是一万两。”
一万两尽够寻常百姓几代人嚼用,哪里是小数目。
大阿哥却道:“一万两还不够我花用一年。”
太子淡淡地嘲讽道:“大哥连一万两都没有,还需得收底下人的孝敬卖官。”
“你没开府,当然不知道在外边儿养活满府人需要多少钱。”大阿哥手指在檀木盒子上敲了几下,“你还建书院,国库里哪有那么多钱给你建书院?满朝那么多官员中饱私囊,抄家的油水在哪儿呢?”
“书院乃是长久之计,岂能只看一时得失?”
“一时得失……”大阿哥满脸的嫌弃。
太子视若罔闻,自顾自道:“便是我不用,国库的钱也都教人挪借走了。”
官员的俸银不多,可就像大阿哥所说,日常开销、交际往来,哪一处不需要银钱,有的贪,有的盘剥,有的便向国库借银。
贪腐且不说,这借银,既开了先河,历年战事的有功之臣众多,一个个全都借,近年来数目越发的大,还的人却没几个。
太子眼神平淡,“好歹书院是用在正途上。”
大阿哥气怒,“这些蠹虫!爷还穷着呢!他们一个个却酒池肉林,好不快活!”
他到底是气官员们贪腐,还是气他自己穷?
太子无奈地摇头,道:“总之这是我目前能拿出的所有银钱,大哥便是想要更多,我也无能为力。”
“那说好的抄家油水呢?我命戴梓研制火器不是正事吗?不卖官可以,但你休想用这点钱打发我!”
大阿哥此言简直与耍无赖无异,太子转着折扇,最终咽下出海贸易这个念头,提议道:“那便不将研制的新火器无偿供给给兵部,让他们花钱买制作方法。”
“跟皇阿玛做买卖,你也想得出……”大阿哥一脸的鄙夷神情,然而眼中却心动不已。
太子如何不了解大阿哥的口是心非,只要不朝他要钱,万事皆好说,是以又大力劝说起来。
而大阿哥走时,怀中抱着装着银子的檀木盒子,心中则是在谋算着如何卖火器。
太子亲自送他离开,转身便见姑姑一脸了然地站在他身后,十分淡定地弯起嘴角,“姑姑怎么在此?”
“安抚好大阿哥了?”容歆方才可是瞧见了大阿哥的神色,哪里还有昨日那般气愤不已的模样。
“姑且算是安抚好了。”太子摇了摇折扇,“但想必回头缺钱了,还是会寻我麻烦。”
“看您这模样,颇有几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从容,应是不怕的。”
太子长身玉立,温文道:“我预备过些日子请大哥和胤祉、胤禛去仁昭书院小转,姑姑可要同往?”
容歆欣然答应。
七月中旬,仁昭书院建成,太子请示康熙前往验收,康熙应允。
而一同前往仁昭书院的阿哥,除了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还有五六七八四位年纪较长的阿哥。
今年八阿哥胤禩也十三岁了,不出几年,陆续大婚后,几位阿哥们便皆要入朝当差。
1...7475767778...1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