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养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喝大麦茶
从去年就开始忙活的养殖场,从承包山地、到建鸡舍,到其余一些杂七杂八的准备,现在接手可谓从容不迫。
这些天周恒家犹如打仗一般,每天既要照管这边刚孵化的,又要照管出货的事情。
老刘的儿子刘文林去年就说好,要过来帮忙做事的,如今他也辞职到期回来了,这时候正好加入繁忙的大军里。
周恒的二叔和小叔,两家人也都过来帮忙了——说是帮忙,周恒肯定也会付给他们工钱的。
虽然随着产蛋量的增加,每天孵化的小鸡越来越多,但因为周恒一开始就请了人手,所以倒也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小鸡晚上需要守夜,照顾喂水喂食之类的,所以他请的是三班倒的人数,晚上也有照顾小鸡的。
村里人则是隔几天才多增加一批几百只鸡,倒也能适应,真忙不过来的,都知道想办法,叫了各自亲戚之类的过来帮忙几天。
等开始喂粗粮时,就不会这么忙了,一家子几个人可以忙得过来。
流程整理顺利后,活儿都上了轨道,周恒自己就不需要那么忙了,总算可以喘口气。
这一晃,视频好像又有半个来月没有更新了,全都是江晓萱自己拍摄点什么上传上去。
粉丝们知道他开始养殖二代鸡了,每天都有批量的小鸡孵化,然后被村民接走,到各家承包的山地上养殖。
周恒歇了下来,来到还在处理视频后期的江晓萱旁边,看她熟练操作电脑,然后伸手在她脑袋上揉了揉,说道:“这阵子辛苦你了,小仙女。”
主要是他一忙起来,就什么都顾不上了,她还在为自家的事情忙碌着。
江晓萱抬起头来,白皙的脸上眉头紧皱,一脸的欲哭无泪,嘴也瘪着,好像多么委屈的样子。
周恒心头一乐,这家伙又在想撒娇了,大概是怪自己忙着没顾上她。
他伸出双手,捧着她的两边脸,揉得她五官变形,然后趁机亲了一下,说道:“走走走,出去放松一下,玩几天,这些事情又不是非做不可。我带你去摘野草莓去。”
他的视频一开始也不是每天都更新,现在基本上也维持着原本的更新频率,这没什么问题。
休息几天不要紧的。
江晓萱的嘴都被捏变了形,她口齿不清、哭兮兮地说道:“我问你,我是不是真的变胖了?”
陷阱,一定是陷阱。
周恒一幅认真打量她的样子,然后回答:“没有,不但没有变胖,还比以前漂亮了不少。诶,最近你换护肤品的牌子了吗?没听你说啊。”
江晓萱破涕为笑,然后也在他脸上掐了两下,说道:“算你说话好听!我刚刚跟我那口子视频了,她说我变胖了,哼!怎么可能呢?本仙女不会变胖的。”
她说的是闺蜜顾雪诗。
那家伙现在还跟她的情郎一起腻歪着呢。
周恒拍她马屁:“那当然,天天干那么多活,吃那么一点,怎么能长胖呢?没有没有。诶对了,他们那项目现在怎么样?”
得快点找个话题,好把这个话题给糊弄过去。
上次他们说过谭松涛等学生们新项目的事情,就随便意思性问一下。
“项目还不是那样子,有的投资商撤资,新的又进来,然后是各种改要求,个个都想当甲方。”江晓萱淡淡地说着,显然这些习以为常。
一个项目,没有那么容易完成的。很多大片都经历过投资撤资,这要看各大财团的商业眼光,以及运气了。
有很多在看好一个项目时,却陷入了泥淖;也有不少看走眼的片,撤资后结果变成超级火爆片的。
这真的跟各自的财运有一点关系。
而有些甲方投资后,双各种想参与项目,各种提意见等等,也会把制作方搞得头大。这种现象也很常见。
周恒没话找话:“哦?那帮人那么厉害,第一部短片就获得那么大的反响,投资人还不看好吗?不看好就开始别投资呗。投了又撤资,不是显得很不成熟?”
“是啊,他们还是比较厉害的,但是有的人觉得,他们始终才出过一部短片啊,说不定这是灵光一闪呢?反正撤资总有理由的。”江晓萱说道。
那也是,反正现在这个时代,什么都有。
周恒拉她起来,说道:“走了走了,不要老在电脑面前坐着,咱们出去玩一下,透透气。”
然后,他抬手招呼卧在院子里的大黄狗:“走,狗子,出去玩。”
大黄狗欣然起来,摇着尾巴看着他。
一出门,正好碰到来领下一批小鸡的老刘,周恒笑着和他们打了个招呼,然后各忙各的去。
周恒看着外面正在吐绿的柳枝,说道:“这么好的春色,不出来看看不是辜负了吗?”
“这些我早就拍过啦,还用得着你提醒啊?”江晓萱说道。
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时候的春风是很清新的。
“现在已经孵化出多少小鸡了?”江晓萱问道。
“已经超过二万只了,离彼得的订单还早。”周恒回答。
最开始是每天几百只的数量,后来鸡蛋增多,每天上千只,并越增越多,到了产蛋的高峰期后,没几天已经达到二万只的数量,并且现在依然每天都有小鸡孵化出来。
距离十万只小鸡将会很快了。
当然,到了十万只也不会停下来,会继续大量的孵小鸡。
从去年参加展会开始,二代鸡就接到了不少的订单,彼得的订单无疑是最大的,但他肯定不会只局限于此。
周恒预计今年二代鸡的总销量,至少会在五十万只以上,这是他给自己定的销售任务。
去年展会上,也接到了少量的订单,并且有客户对此有兴趣的,周恒会联络他们。
另一方面,他也会在宣传上加大力度,尽一切可能寻找新的客户与销售机会。
网店上也会产生一部分的销量,由兔子产生的流量,也不会白费。
这些是他关于二代鸡的销售规划。
另外,二代小鸡在经过“初生露”与“百灵丹”的喂养后,会长成特优质的鸡,他自己家里会养殖一些——以他攒到现在的经验值兑换的量,最多只能养一万只。
他虽然嫌少,但目前好像没有更好的办法,每天的任务积分,他全都一个不落的得到了的,但也只有这么多。
特优鸡他会提高价格,进行特别销售,打造成终极品牌的脸面。
虽然是早就定好的计划,但也要一步一步的来。目前的繁忙也是值得的。
过阵子之后,他就要开始主动联系那些客户了——去年从展会上,拿到了不少高价客户的名片,他可以一张一张的和人联系,这算是他的老本行。
在那之前,还是好好享受现在的短暂清闲吧。
第二百四十章 突如其来的粉丝
周恒现在觉得,他的养殖事业,大概算是占了地利的优势。
如果不是村里地方大,他也不可能一下子找到这么多农户与自己合作养鸡,事情不可能发展得这么顺利。
村里山地多,一年下来,养殖五十万只鸡没问题的。
到下半年,他就要开始养殖三代鸡了。
整个上半年内,他要把管理给理顺,这是很重要的。
看他走路还边走边思考,江晓萱伸出一只手,在他眼睛前晃了晃,说道:“诶诶诶,好了好了,出来放松就好好的放松,不要想那么多。”
就像他把自己拉出来的目的一样,人总是要劳逸结合才行啊,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事情再多,但也要给自己适当放松的时间,好好的享受生活啊。
周恒回过神来,顿时说道:“你说得对,今天就先不想这么多了。”
大黄狗今天很调皮,走在周恒的身边,还翘起脑袋等他抚摸,结果周恒的手一伸,他转身就冲到前面去,走了五六步,又回过头来看着他。
周恒追它去,结果它更来劲了,继续向前跑,仍然是跑几步了回头等着他。
但如果周恒退回去,不追它了,它又吐着舌头倒回来,继续脑袋翘着,一幅等他抚摸它的样子。
周恒刚想弯下腰去抱抱它,结果这货又跑远了。
“这家伙今天很嗨啊。”周恒笑道。
“你肯陪它,它就嗨,这是规律。”江晓萱在他身边笑道。
看来这阵子真是冷落它了。
周恒干脆今天放开了和它玩玩,于是撒开来追狗子去。
大黄狗更来劲了,撒开四腿猛然奔去,并不时回头看看周恒。
两条腿的追不上四条腿的,周恒放开了也追不上,倒是跑了一身的汗。
忙了这么久,这样出一身汗也很舒服。
跑了一阵,力气耗尽,渐渐喘不过气了,周恒站在原地佝着腰扶着膝盖喘气,狗的精力真好。
大黄狗撒了一会儿欢,回头一看,周恒跟不上了,它又乐颠颠的跑回来。这次周恒抚摸它的脑袋,倒不拒绝了,吐着舌头享受着,然后再次跑开。
江晓萱拿着相机拍着他们,感受着他们的欢乐,也面带微笑,享受着此刻的幸福。
周恒朝她勾一勾手指:“你也来跑一下,很舒服。”
江晓萱摇头:“我才不想跑。”
最近可能真是太忙了,感觉有点累,不太想跑,在这里慢慢走动就可以。
周恒走了过来,说道:“那我陪着你走会儿。”
大黄狗继续在撒着欢儿,就在离他俩不远的地方全速跑来跑去,很欢乐的样子。
散步了一阵,周恒有点嫌弃地说道:“今天怎么好多蜜蜂啊。”
有些蜜蜂是直冲面而来,经常让人避之不及,他有点烦了。
不知道是蜜蜂瞎,还是因为他动物亲和力+30%的原因,都直往他面前冲撞。
所以他感觉今年的蜜蜂有点多,比往年的多。
好吧,他去年过完年就出去打工了,前几年也是,他其实也不知道去年的蜜蜂多不多。
春天百花盛开,万紫千红,所以蜜蜂蝴蝶会特别的多,这是他小时候的印象。
现在的感觉,就跟小时候差不多了。
江晓萱笑道:“这表明你们这里生态好啊。要不然,请蜜蜂去它们还不去呢。”
“这你都知道?”周恒笑道。
感情是蜜蜂不冲她面门而去,她不烦呢。
“切,这哪里算多,你没看到院子里桃花树上啊?蜜蜂才叫多。”江晓萱说道。
这些天,周恒比较忙,一直都是她自己选择性的拍点什么。
虽然是流水内容,但也不可能太水,比如她拍了很多桃花的视频,在别人都还在冰天雪地的时候,这里有颜色鲜艳的桃花可以欣赏,让那些忙碌的人,可以过过眼瘾啊。
人们对桃花的亲近是天生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那美景让多少人羡慕。
而现在,有很多景点还摆设个假桃花,吸引人们去旅游呢。
她拍院子里桃花拍得多了,当然也留意到院子里蜜蜂有很多,还给了蜜蜂不少特写。
不但如此,她还拍到了一个比较少见的视频——燕子衔泥筑巢。
有两只春燕,就在周恒家的屋檐下,叽叽喳喳地筑起了巢,每天飞进来飞出去,忙碌得很啊。
燕子不喜欢打扰,有人站在那里它们就不来,而为了拍到完整版,她把相机架固定在那里,人不上前,才拍到的呢。
周恒很高兴,说道:“人们说,燕子不入愁人家,咱们家今年可能有喜事了,要发大财。”
正聊着呢,孙计安迎面而来,笑逐颜开的跟周恒打招呼:“唉呀呀,老周,正想去找你呢。”
陪在他旁边的,是两个陌生人,对村里上下打量着。
来的两个人很有特色,一个三十多岁,另一个至少五十多岁了,但因为穿着比较时尚个性的原因,倒是挺显年轻。
这里说穿得个性,倒不是说穿得这里吊一片、那里补一片的意思,总之不怪异,但又很跟常人不太一样。
而且五十多岁那个,后脑勺还扎着个小辫子。
孙计安对周恒介绍:“这是省城吉庆大学的建筑学许教授,这是郑助理。他们是来我们村考察的。”
上次还在元宵节之前,他就找周恒聊过,村里现在想往旅游方面尝试一下,所以联系到了大学的援助,让安排学生们过来做练手试验的。
学校把事情安排给了许教授,让他帮着出个图纸,然后让学生们动手,也是给他们个锻炼的机会。
事情虽然是那时候就提出的,但这种各方协商之类的事情,比较拖延时间,许教授这时候过来,已经是快的了。
孙计安巴巴的招待人家,很是高兴。
对于学校来说,给贫困村做设计,相助他们走出一条旅游线路,这算是个半公益性质的事情,而且又是给个锻炼机会给学生,所以不会收多么贵的费用。
不过,这么好的事情,也不是人人去求都能求得到的,要不然,教授得集体罢工了。
总而言之,收费少,能省钱,孙计安就高兴,所以对这教授和助理,那真是相当的客气。
他刚刚才接到人,才在村里转了一阵,迎面就遇到了周恒,所以就立即给他们介绍一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