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养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喝大麦茶
江晓萱和黎丽没什么事情做,除了日常吃喝外,天天在一起聊个什么,挺投入的样子。
过了两三天后,江晓萱拉着黎丽宣布:“我们两个合伙开公司了,快点恭喜我们吧。”
周恒和胡金华两两相望,二脸懵逼。
江晓萱痛快的说道:“我们成立了一个藤编制品的公司,我负责管理,她负责设计。”
她说着,抬手揽着黎丽的肩膀,很是亲热。
两个人笑得非常开心。
周恒看着她俩,总觉得像是在看她们玩过家家的意思,开个公司也太容易了吧?过年之前都没有提过,年后她俩也才聚了几天?
这就把事情定下来了?
看着不像认真的样子,他也配合她的玩笑,敷衍着说了一句:“嘿嘿,那恭喜江老板和黎老板了。”
继续完成他的竹亭去。现在工具齐全多了,也做得很省力。
先前只有手动的锯子和斧头,现在他还带了电钻来,这是他特意买的。
然后他就又听到了新晋江老板的吩咐:“你负责技术。”
周恒抬起头,发现这个“你”指的是自己。
自己负责技术?
先前他还当江晓萱是在玩,这下可不行了。
他认真的问道:“你们到底在搞什么?什么公司啊?”
江晓萱很高兴的笑着说道:“我已经作过市场调研,以及对自己产品的多方考量,认为这是一项值得投资的商机,所以就决定和黎丽大设计师合作。”
“然后呢?”
“然后,我们缺一个像你这样的技术大师,给我们做样品。而且我已经问过了,村里的人都能照着你的样品编织的,批量也没有问题。”江晓萱一板一眼的说道,显得深思熟虑过的样子。
周恒一时间有点意外的看着她。
事实上,这家伙还是年前他无意中做了个藤编吊床后,才知道这一带有藤编这个老技术。
当时第一次看到时,她就很惊艳,然后嚷嚷着要他多了几个其余的编织品,天天往视频上显摆,慢慢就到了现在。
他以为她第一次看到藤编物品时那么喜欢,只是因为没见过、感到稀奇而已,见多了就平淡了。
事实上,他们这里谁也没把这个当回事。
没想到她一直到现在都喜欢,还想把这个发展成事业呢。
说她有赚钱的意思,这他是不信的,她倒是不止一次的撺掇周恒把这件事情承担起来,说这是他们这里的民俗,值得发扬下去。
她是很看重这些不被人重视的民俗的。
但周恒这方面做得不太多,只是偶尔编织一些作品,放到视频上供人欣赏而已,略作推广,都没有想过放链接销售——主要是这玩意儿,做开了头就要认真开始,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要做就认真做,不做就不去操那么多心。
他倒不拒绝做些宣传的事情,但如果凡事都要自己来的话,那只能等他完全闲下来的时候了。
而江晓萱看他没什么实际动作,恰好这两天和黎丽又聊得比较深入,于是就想干脆自己上。
黎丽在年前画了一批效果图留下后,周恒按着图片效果,编织了一个花瓶发给她看,当时就点燃了她的艺术之心。
她本来就是比较喜欢藤编、草编制品的那一类人,感觉这件作品深得她心,如果能再多发挥一些,也是喜欢的。
于是,这俩一拍即合,就说到了合伙开公司。
产品定位很简单,就是这一带的藤编、草编风格,暂时不考虑那些传统的老套造型,而是会做得时尚些、融入现代元素。
周恒想了一阵,问道:“你们两天就想好这件事情了?市场研究得怎么样?虽然偶尔有一两个人问过链接,但也不代表他真就想买啊。”
“放心吧,你只要负责帮我们做样品就行,其余的你不用管,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江晓萱笑眯眯地说道。
其实不问也知道,她是想为这里的藤编技术做点什么。
周恒说不出反对的话,只说道:“行吧,你们想做那就做吧,不要太累就行。”
也不知道她俩能做成什么样。
第二百三十七章 吊锅宴
她们想开个藤编公司,让周恒给做一些藤编还是没问题的,反正现在不也在做着么。
而且就像江晓萱说的那样,如果真有人买的话,有了批量的订单,村里不难找到人做。
他们或许观念比较旧一点,审美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样式;但如果有了新的款式,只要技法不变,他们也会做的。
如果真有这样的成交,那就有钱啊。有钱了谁都愿意做。
还别说,利用市场的带动,说不定真能让这一带的藤编技术打响名气。
前提就是得真的有人买啊。
江晓萱打开一些商品网站,拿给周恒看,说道:“周大老板,你的思维太过时了,你不知道现在这种藤编、草编的产品,有多么吃香。最重要的其实是运营啊。”
这就是让她气不过的地方,如今的藤编产品,价格卖得最贵的,都是别的国家的产品,销量还挺不错,而自己国家这边,产品已经到了乏人问津的地步。
所以,她真是对这种现实很无语的,就决定做些什么来打破它。
周恒想,这或许就是她与众不同的地方吧。
她考虑事情,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
太阳偏西,张运喜和汪才俊赶着羊群回来了,两个人语言不太通,还有说有笑的。
周恒也收工了,竹亭完成了一半,明天再慢慢干。
他做了个吊锅的架子,打算今晚吃点不一样的。
外面餐厅也偶尔会有一些关于吊锅的吃法,但那太斯文了,一点都不正宗,就是在桌上放一盆炭,上面吊个小锅子,慢慢的烧。
太斯文了,完全达不到意境。
这种吃法啊,就是要粗犷一些、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才来得爽快。
他的竹亭就不赶制了——胡金华天天赶着做飞檐雕刻,慢得很,做好了也得等着,不如干脆放慢速度,干点别的。
吊锅架子很简单,找了几根长枯木,支起一个架子就可以了,上面有一条铁链吊下来,一会儿要吊住一口锅。
底下地面,他用石头码了一圈,中间放满柴禾,准备点燃。
张德旺提了一口锅和一个桶来,里面装着一些等会儿要用到的菜品。
周恒看他一个人来,便说道:“大哥,没叫大嫂和孩子们一起来啊?”
“她不来,她在家里等着孩子们放学。”张德旺笑道。
元宵节过了,孩子们都要回学校去,现在还没放学。
他听说周恒想吃吊锅菜,便说家里正好有一些菜,拿过来可以凑点数。桶里有洗好的蔬菜、以及一些像橡子豆腐、懒豆腐、冬笋、金针菜等等。
这些都是很传统的做法。
周恒码好了简易灶后,准备切肉了。老娘把过年没用完的牛肉、羊肉都给他拿来了,还有一整只腌鹅,几条腊肠,腊肉就多了,好几条,一条有几斤。
好像他要在这里呆一年似的。
他把这些每样都切一些,在锅里炒香加好作料,然后码到吊锅里去。
吊锅底下已经铺了一层菜,将军菜、蕨菜、石耳、青萝卜、干金针菜、冬笋、干蘑菇等等,这些做锅底可以增香,又可以防糊锅,吸油后吃起来也好吃。
这些菜都是刚刚张德旺拿来的,正值过年,家里都会有,花样很多。
江晓萱看他这个吊锅做得还正模正式的,有点刮目相看,便过来在边上看着他怎么做。
周恒指着锅里的一种菜干,说道:“这个菜叫将军菜,你知道为什么吗?”
“将军菜?这不就是菜干吗?”江晓萱从锅里拿起一根,近距离的看着,认出这应该是某种青菜烫水后晒干而成的。
周恒说道:“这个菜有来头啊!以前打仗的时候,山区吃没吃、喝没喝的,后来红军来了,村民也没什么可招待,就把这些晒干的野菜来招待他们。后来红军们胜利了,回去当了将军,还对这些救命的野菜念念不忘,所以这里人都把这菜叫‘将军菜’了。”
“是嘛?”江晓萱以前还真没听过这个,听得很认真。
其实这是一种野菜,叫苦叶菜,没吃喝的年月,这确实是救命菜。只是现在日子好了,很多人的饭桌上就不见这种了。
但随着人们的追求变得返朴归真,很多野菜又上了餐桌,还有人开始种植起来了呢,卖得还不便宜。
这种苦菜,新鲜的时候可以烫了后凉拌着吃,吃不完的也可以晒干后储存,一年到头有菜干吃了,有着与众不同的风味。
其实用这种野菜去做菜干扣肉,那也是很香的。
江晓萱看着锅底那黄褐色的新鲜豆腐,问道:“你们这里的魔芋豆腐,我记得不是秋天的吗?还能一直放到现在?”
小地方的小食材种类,她的确不是每种都认识。
周恒说道:“这是橡子豆腐,不是魔芋豆腐啊。颜色不是一样的。”
张德旺也笑着解释:“是的,我们这里的野树上掉下来的,没事做的时候,就捡回来做豆腐吃。”
靠山吃山么。
周恒说道:“这个很好的,含有那个什么营养,可以提高智力的。也有人开始种植卖了。”
张德旺笑道:“是的是的,现在什么都讲营养效果,其实我说啊,只要吃进肚子的,都有营养。以前吃野草树皮都能活命,肯定也有营养成分。”
周恒把炒好的荤菜码在锅里,满满一大锅,盖上锅盖,然后点火。
一堆人往里加柴。
刚刚帮着照料好羊圈的汪才俊,也洗了手走了过来,帮着添柴。这样的吃法,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跟在视频里看,可完全不一样。
视频里野外做顿饭,也就是两三分钟的样子,从洗菜到切到完成开吃,就那么一阵,而这个,却是要长时间慢慢等。
没过一阵,就有香味飘出来,引人垂涎。
但这只是肉和菜的香味,离熟还远得很。
胡金华本来在远处专心雕刻他的作品,闻见了香味,都走了过来,问道:“是不是能吃了?”
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胡金华也干脆休息一阵,坐在吊锅边烤烤火,闻闻肉香。
好几种肉的香味已经煮出来了,闻着真是让人咽口水。
周恒说道:“这个吊锅菜啊,有个地方已经申请非遗了,前几年还搞了个五千人吊锅宴,弄了个吉尼斯记录。现在这些东西啊,别人都很注重。”
几个人倒是没留意过这事,感觉很新鲜,一道菜也能申请非遗啊?
想想几千人的吊锅宴,那场面应该不小,不过这项吉尼斯记录应该没什么实际用处吧?纯粹好玩而已。
江晓萱不认同他的意见:“不止好玩,人家还扬名了啊。你想啊,以后谁提到这个什么宴,人家就首推那里,名气不就出来了吗?”
要不,为什么还申遗呢?总是图些什么的。
周恒笑道:“要不我们这里的藤编,也申请个非遗试试?”
“我认为可以啊,只要有特色、有保护价值,都可以申请这个的。”江晓萱很当回事的说道。
其余人也纷纷附和。
看来,她对这里的藤编,是真的注入了感情。
吊锅下的火,呜啦啦的烧着,阵阵风将火苗吹得歪七扭八,锅里咕嘟咕嘟的响着,阵阵肉香味从锅盖里蹿出来,让人难以淡定。
终于,在他们望眼欲穿的时候,锅里的肉开始熟了。
周恒揭了盖子,说道:“可以开吃了,来,尝尝,看看还要加什么?”
今天是他主厨,还是挺有点成就感的。
随着香味四溢,就连他也不知道咽了多少口水。
张德旺提了一个酒壶过来,说道:“来来,我给你们倒,还是你们自己倒?自己家酿的酒。”
他还是先给周恒倒了一大杯。
胡金华也倒了一杯,汪才俊问:“这酒度数高吗?”
“不高不高。”张德旺一本正经的说道。
一听不高,汪才俊也倒了一杯。
锅里热腾腾的肉,夹一筷子吃进嘴里,肥而不腻,又夹杂着其余菜的香味,口感十足。再配一口酒,爽。
汪才俊说道:“这酒味道不错啊,我以前没喝过这样的。”
从今年初一开始,他就一直在羊场住着,既不在周恒家过年,也不在张德旺家过年,求的就是清静。
这种全世界只剩下他和这些羊,很符合他这段时间的心情,觉得还不错。
要是喜欢热闹的,也不会选择过年出来放松了,就在自家过年不挺好?
看他过年都在这里过,白天羊陪着,晚上和张德旺在这里守夜,显得很孤单的样子,所以张德旺会经常给他带些过年的菜来吃一下,改善一下伙食。
吃的有带,但酒没带,所以这还是第一次品尝这样的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