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养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我喝大麦茶
张德旺看他大口喝着,笑了一下,感觉他可能要喝醉。
周恒美美的吃了一大口的肉,嘴边流油,端起酒杯来,说道:“来,我们喝一个,这段时间,感谢你们啊。”
大过年的,羊场不能缺人照顾,这里始终都有人照应着,他请人吃一顿肉,也是应该的。
几个人刚刚才把杯子放下,又连忙拿起来,碰了一个,然后又喝了一大口。
吊锅底下的火还燃着,锅里的汤还在咕嘟咕嘟的响,香气四溢,众人吃得不亦乐乎。
江晓萱和黎丽,两个不喝酒的,你给我夹点菜,我给你夹点菜,专门找肉底下的菜吃。
第二百三十八章 二代鸡项目正式开始
这顿饭是从太阳偏西就开始煮着的,熟了后就边煮边吃,一直吃到天黑看不见了,几个人还围着火堆。
现在吃喝的频率明显慢了,借着酒劲,都开始天南海北的聊着天。
张德旺凑兴还来了段《天仙配》,这里地方戏经常会有这个曲目,算是耳濡目染了,很多人都会唱。
就是李芸莲在家做什么事情时,都会偶尔来哼几段。
“神仙岁月我不爱,乘风驾云下凡来,飘飘荡荡多自在。万紫千红花似锦,几株垂柳一棵槐,我若与董永成婚配,好比那莲花并蒂开,一片深情我怎开口,唤出土地巧安排。”
“本方土神哪里?”
“奥,仙姑驾到,小神有礼。”
“罢了。”
“不知仙姑唤出小神有何吩咐?”
“恩,你附耳上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哎,这可使不得,若被玉帝知道,小神吃罪不起。”
“哎,有道是一人做事一人当,又不连累你遭殃。”
“小神遵命,但不知怎样行事?”
“就请公公见机行事。”
“是,是,奥,仙姑,我看你还是改扮一个村姑模样才好。”
“多谢公公!”
“仙姑动了鸳鸯情,鸳鸯情,活活难坏我土地神,怎样相机行好事,我也要改扮一个庄稼人。”
大概是喝酒了,风一吹,几个人都有醉意,听着这一出感觉还挺好听,听着感觉很惬意。
本地听过这曲的,都津津有味的听着,时不时还能跟着哼上几句,像江晓萱和汪才俊这样没听过的,完全只能听听曲里的意境。
戏里的七仙女很痴情的,只远远在天上看到董永一眼,就爱上了他,也不嫌他住着寒窑,一贫如洗,执意要嫁给他,为此不惜为难土地神和槐荫树神。
甚至还跟着他去员外家打长工。
汪才俊看着唱曲的张德旺,突然很羡慕他。
虽然是在村里做点事情,但吃饱喝足后,有着唱一曲的雅兴,表明他幸福值应该差不多快满了。
真让人羡慕啊。
其实反过来想,像这样过过好像也没什么不好,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亲近大自然,只与羊群打交道,生活简单而知足。
夜风吹起,星星已经升起来了,仿佛在头顶一般,一眨一眨的。
突然远处有个孩子的声音:“爸爸、爸爸……”
张德旺的小曲戛然而止,应了一声,“诶”。
是他大儿子的声音:“爸爸,妈妈问你晚上回不回去。”
众人哄地笑了起来。
周恒说道:“大哥,你今晚回去吧,我们在这里守着。对了,叫你儿子顺便过来吃一点,吃了再一起回去。”
煮了一大锅,虽然吃到现在,但锅里还有不少,现在火堆还烧着呢,锅里还是热的。
“小伟,过来吃点。”周恒自己喊他。
半大小子已经过来了,上次在山里摘羊拉罐就是他,一趟弄了一大碗。
张伟看了锅里一眼,咽了咽口水,说道:“我吃过饭了。”
张德旺看出来了,吃过了还是有点馋,便把自己的碗递了上去,笑道:“来,拿我的碗再吃点,不嫌弃我脏吧?嫌不嫌弃?”
这里的碗不多,已经没有空碗了。
张伟得了父亲的话,知道可以吃,不客气的接了碗过来,就在锅里盛。
周恒说道:“小伙子,多盛肉,这里还有很多肉,你别光盛菜啊。来来,我帮你盛。”
张伟有点不好意思,他离“小伙子”还早呢。他笑着说道:“谢谢周叔叔,我自己盛就可以了。”
周恒又逗他:“那我给你倒点酒好不好?”
“不用,我不喝酒。”张伟倒是回答得挺大方。
这是个跟王睿不一样的孩子。
他快速吃完了一碗,此时是真的很饱了,然后父子俩被周恒催着回去。
此时时间还早,远远没到休息的时候,主要是这时候天黑得很早。
没什么事干,这些人依旧慢慢聊着天,打发一下时间。
星空下一阵阴影闪过,火堆边多了一个小身影,原来是去年来找过周恒几次的那只猫头鹰。
这家伙一来,毫不客气的直接歇在周恒的肩膀上。
这次周恒没带大黄狗来,它倒是安全的。
周恒从锅里夹出一块肉来,放凉后递到猫头鹰的嘴边,想看看它吃不吃。
上次这家伙还给自己叼来一只老鼠来着,客气得不得了,非要自己吃,笑死个人。
肉到了猫头鹰的嘴边,这家伙毫不客气,张嘴就叼,一口吞下,然后双眼明显圆了一些,很是惊艳、意犹未尽的样子。
周恒又给它夹了两块肉,猫头鹰都吃了,肚子可见的圆了起来。
一饭之恩,应该要报的吧?周恒想着。
然后对猫头鹰念念有词:“诶,朋友,你吃了我三块肉,应该知道帮我做事吧?我在这里养羊,那里五百只羊都是我的,看得见不?记得替我守着它们啊。要是有人来偷,记得提醒我啊。”
这一本正经的样子,惹得江晓萱笑得厉害,说道:“你要是真把它说通了,我就佩服你。”
她越想越觉得搞笑,他是从什么方面会觉得,这猫头鹰能听懂人话呢?还一说就一大通。
周恒把猫头鹰拿在手里,然后一手握着它的双脚,一手握着它的脖子,像端着机关枪一样,朝着一边“哒哒哒”的叫着,仿佛在放枪。
男人到死仍少年。
他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短片,印度开挂电影,有个士兵拿着一只鸡当成武器扔出去,然后坚硬的鸡嘴扎穿了敌人的心脏?
那换成猫头鹰,这嘴能扎穿什么?
猫头鹰的眼睛一眨一眨的,显然不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
汪才俊笑道:“原来这只猫头鹰跟你这么熟了,我说呢。这些天,每到晚上这只猫头鹰都飞过来。起初我还怕吓跑它了,后来发现它天天来,我还跟它说过话呢。”
“是吗?那你喂过它没有?”周恒问。
“没,它都不下来,天天就在那棵树枝上站着,看到我了也不走,要呆很长时间。”
周恒哈哈一笑,原来这猫头鹰还等着自己呢。
今天喂它吃这么多肉,也不枉了。
夜色星空之下,一阵微风吹来,吹得地上的火苗倒向一边,又吹了回来,火光照映着每个人的脸,都透着悠闲与惬意。
本来喝了酒有点燥热的,小风一吹,凉爽不少。
……
周恒这次在羊场这边呆了好些天,一直到家里的鸡开始产蛋,他就要回去了。
这期间,竹亭已经造好,胡金华也给六个飞檐做好了雕件——不是传统的那些神兽,而是雕的六个生肖,个个都翘着脑袋看向天,真正飞檐的造型。
这视频简直给他带来了不少的粉丝,一个个就在留言区问链接,问价格。现在手艺人在视频里非常吃香。
特别是有真正手艺的人,很容易涨粉的,像周恒这个“藤编手艺人”也是的。
最近他为了给江晓萱江老板做样品,更新了好多个藤编的视频。以前一个藤编作品就来一期的,后来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好几个作品剪成一个合辑出一期。
主要还是以羊场的视频为主,多介绍一下他养殖的黑山羊。
而他的藤编样品做好后,江晓萱除了拍摄视频,还来了很多美颜艺术照,这个是要放在产品链接上用的。
她已经非常确定要做这个了——周恒做的所有样品,全都是黎丽画的款式效果图。
这俩已决心要叱咤藤编作品界了。
周恒倒也没有多说什么,江晓萱有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很好,他不会限制她。
只要她高兴就行。
但目前还只是在筹备样品的阶段,暂时还没涉及的量产之类的,这些就先不去管。
据她所说,至少得先出到三十个样品了,再统一上传到网店上去,开始准备销售。
到时候,这些一直以来留言说要买买买的粉丝们,就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想要了。
周恒除了把样品做漂亮一些外,也没有别的什么方式好支持了,最多到时候在视频区里再宣传一次——这阵子几乎就宣传这个了,这本来也是他们村的事情嘛,他也算是责无旁贷。
这边的竹亭做好后,他还铺了一条石子路,是捡的小溪旁边的鹅卵石铺的,漂亮且不说,以后下雨什么的就好走一些。
下次再来的时候,就把路两边给修整一下,种点蔬菜也行,种点花草也行。这是将来的计划。
羊场每天都是按步就班,而且春天来了,一些草开始返青,它们的美食季也快来了,以后的养殖会更容易一些。
处理好这些事情后,他跟张运喜父子说了一声,然后回去了。
至于汪才俊,他现在已经完全喜欢上了羊场的生活,暂时也没有要回去的意思,还想在这里呆一阵,那就随便他好了。
……
周恒回来后,第一时间采购了二十台孵化机,就等着攒够鸡蛋就准备孵化了。
二代鸡项目正式开始。
卡车拉着二十台孵化机进村的时候,几乎全村都来到了周恒家,来看这台机器。
这就是现代社会的好处啊,孵蛋都不用母鸡了,全用机器。
大家都在想着,谁家会开始养第一批呢?
孵化机也需要二十一天才能孵出小鸡,所以日子也很漫长。
周恒也时不时需要去观测着孵化机,等待着小鸡的破壳而出。
第二百三十九章 全村养殖
机器孵蛋,还有一件不小的事情要准备好,那就是人手。
孵出来后,这些小鸡们是没有母鸡照料的,一切都需要人类帮它们,喂小米、喂水等等。
数量一大,周恒自家人来不及的,完全忙不赢,需要在村里找一些闲着的妇女们帮忙,请几天散工来做这些。
小鸡苗在自家照顾几天就可以出货,移交给村里合作户的鸡场去开始养殖。
那将是很繁忙的一阵。
相对来说,现在周恒每天盯着孵蛋机的进程,倒还是清闲的。
鸡场现在忙啊,每天六千只鸡,光是捡蛋就是不小的工程,从早到晚都有,捡到了要先放着,放两三天了才能开始孵蛋。
这还只是初生蛋时期,不是产蛋高峰。
去年时,初生蛋还被江晓萱设计了一道美食去参赛,后来放到美食频道一直重播,让人们惦记了好一阵子。
现如今,初生蛋又有了。
不过,只要是受精过的蛋鸡,就可以孵化,不论个体的大小,周恒就不太想去再预留了。
顶多自家人吃些,就不拿去卖了,孵蛋养殖要紧。
鸡蛋每天都可以新加入到孵化机里,只要记录好放入的日期,以便到时候预备孵化时心里有数,而不是一定要等到攒满一个机子的数量才可以。
周瑛看到家里这么忙,还问要不要回来帮忙。
但是她也要在家照顾王思齐,每天读幼儿园也需要接送,周恒就没让她来。
这不是多增加一个人就能做的事情,缺人手就老老实实的请人来做。又不是不给工钱,大把的人愿意来做事。
而且鸡场的这些活儿,无非繁琐和要求心细,倒算不上什么特别技术难点。
第一批三百只小鸡孵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候了。此时外面一片莺歌燕舞,桃红柳绿。
或许北方这时候还结着厚厚的冰,雪都还没化完,一点复苏的迹象都没有,但这里已是春意盎然,开始新一年的计划了。
而更南的南方,冬天甚至都不会下雪,还能办个花展。
这批小鸡被老刘家带走了,带到他们家的鸡场去养着——小鸡是每天出一批的,出来了稍微长大一些,就可以带走养殖,而不是非要等到凑足五千只了才带走。
要不然,一下子养殖五千只,有可能忙不过来,而周恒这里可能会小鸡爆仓。
先出几百只带回去,慢慢精心养着,下一批再来了,就不用手忙脚乱了,家家都是如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