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嗯”

    “办个双修仪典,成亲吧”

    “不!”

    “啊”

    “听说你刚被茅山潘家悔婚是不是因为这事儿,心里不痛快所以准备在我这里找补回来”

    “你这是什么话他们家悔婚,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正是因为这件事,我才发现,双修之事很难自己做主,如果不趁着你我都在,赶紧把事情办了,将来谁知道还会出什么幺蛾子你看敬师兄,多惨,我可不想和他一样,将来跟自己不喜欢的人过一辈子!你怎么这么说我”

    “行啦!跟你开玩笑的,还生气了”

    “那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同意不同意吧”

    “不!”

    “为什么”

    “我不想嫁人,不想拘束,我的修行功法告诉我,顺心顺意、自由自在,想如何便如何,这才是最适合我的大道。想要和你在一起的时候,过来看看你,看腻味了,就去游历天下,情之一字,能放能收,这才是真正的忘情。”

    “你是认真的”

    “当然。”

    “那我怎么办”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顺心而为就好。如果你想要找个人双修,就去找好了,不用考虑我。等你想我的时候,飞符给我,我有空就过来看你。”

    “这是什么道理”

    “这几年我翻来覆去想过了,我的大道不能有所羁绊,也不想成为别人的羁绊,就是这么简单。”

    赵然一颗心顿时沉下去了,侧头呆呆看着周雨墨,一言不发。

    周雨墨转过身来,看着赵然,微微一笑:“我给你做个不要名份的老婆,还不好吗你放心,终此一生,我谁也不找,只找你,绝不背叛你,好不好”

    见赵然始终不说话,周雨墨又道:“致然,要不,我给你牵线,你把我宋师姐娶了”

    赵然苦笑:“拉倒吧,她念念不忘的是成东家,你瞎起什么哄啊!”

    “成东家不就是赵致然赵致然不就是成东家”

    “怎么你把我招出来了”

    “用得着我去说三道四宋师姐到了北冥海,直接就问我,你为什么一会儿当成东家,一会儿又当赵致然……我说真的,你要不要娶宋师姐我跟她一说,她保准答应,不过你如果戴上成东家那件面具法器,效果怕是会更好!而且,宋师姐知道你和我的事,将来应该会对咱俩相会视而不见……”

    见周雨墨越说越来劲,赵然简直无语了,等她讲完,赵然没好气道:“你不愿成亲就不成亲吧,忙着把我推给别人是怎么回事”

    周雨墨胳膊从被子里伸出来,揪住赵然的耳垂,轻轻咬着道:“你放心吧,我真的念头通达了,心里只有你!”

    赵然简直无语了:“总之我不娶宋师姐,你不愿成亲拉倒,有的是人要嫁给我,你等着哭吧!”

    周雨墨伸了个懒腰:“我替你欢喜还来不及呢,到时候一定参加你的双修大仪




第二十八章 嘉靖二十四年的信力
    赵然摇了摇头:“还是那句话,要纵向对比,郑师姐履职之后,龟寿院信力值增长了八成,当真不易啊,已经将永镇县灵蛇院甩到后面去了,现在排名第三。松藩增长的三十六万圭信力值,我白马院贡献了十九万,郑师姐贡献了八万,占了四分之三。”

    松藩四县,白马院继续弯道超车,将永镇、松藩两县全都甩到了身后,跃居第一,达到三十二万圭。

    松藩县飞龙院加天鹤宫合计排名第二,虽然比去年增长了八万圭,但只能以二十八万圭屈居次席了。

    有了勤奋斋醮的郑师姐,龟寿院去年突飞猛进,达到十八万圭,重回第三。

    灵蛇院则只增长了一万圭,以十六万圭忝列末席。

    赵然估算了一下,整个大明去年人均信力值约在十圭左右,白马院目前治下百姓接近六万人,人均大约五圭四黍,只是平均值的一半,依旧任重道远啊。而松藩人均值连三圭都没有达到,更是前路漫漫!

    顺着人均值这条思路继续思考下去,龟寿院人均值两圭,今年必然还会增长;松藩县二十万人,人均值一圭四黍,太低了;最低的还是灵蛇院,十二万人,人均一圭三黍。

    简直是信力值洼地啊,大明还有没有更低的县份呢赵然实在是想不出来。如此之低的信力值,想要有所大幅度增长,其实也挺好办的,当前就有一个最佳办法——换方丈!

    这两座道院的方丈只要一换,人均达到两圭毫无难度可言,这可就是二十万圭的增量,因此,赵然开始琢磨起这个问题来。

    嘉靖二十五年是道门施行馆阁修士履任十方丛林政策的第三个年头,也是从这一年起,道门不再专列试点县份,而是由各县自报。但凡方丈一职出现空缺的,不再从十方丛林俗道中提拔方丈,而是由所在馆阁中的修士直接出任。

    鉴于去年大明信力值总体有所减少,九州阁专门给各省馆阁下发严令,不许各家馆阁再无故拖延对方丈的委派,出现一个空缺就必须顶上一位修士方丈,这一命令在各处馆阁中引起很大争议,不用在此一一赘述。

    赵然考虑的是,飞龙院方丈岳腾中、灵蛇院方丈聂致深,这两位都不到六十,且身体康健,远远没有辞道的时候,应该如何把这两个家伙弄走呢

    就听周雨墨问:“我能帮你做点什么吗”

    赵然问:“你愿不愿意到永镇当……算了,当我没说。那你这样,有空的时候,路过田边地头,帮着挖条渠、搭座桥……好吧,那就见到病人帮忙治一治,遇到有难处的百姓出手救救急,这个总行了吧”

    “修道之人,这种事不用你说也会去做的。”

    逍遥自在的好日子终有暂时结束的那天,元宵节一过,周雨墨便向赵然辞行了,她这次要向东南而行,到大海边转转,也许还会考虑出海,到那些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海岛上磨砺金丹。

    赵然很是不舍,周雨墨笑道:“我已经二十九岁了,结丹也快四年了,是该出门找找机缘了。我们问情谷一脉分属全真,将来神识是要寄托金丹的,对金丹的温养要求很高,对道心的磨砺同样极为重要。不出去转转,难道在大君山混吃等死吗”

    赵然道:“那么多全真修士不都是在自家洞天中修行么我看他们同样晋级**师



第二十九章 布道研究室
    不用赵然多说,吃到甜头的杜腾会直接开口了:“致然放心,今年起,由各地十方丛林自行申报,我打算将永镇灵蛇院申报上去,灵蛇院去年的表现令人很不满意,信力值才增长了一万圭,比旁处差得太多了。唯一值得商榷的,是聂致深的问题,怎样才能顺顺当当让他腾出方丈这个职司。”

    顿了顿,杜腾会又道:“除了灵蛇院外,我还打算让飞龙院的岳腾中也动一动,松藩县二十八万圭,说实话,这个信力值我是不满意的,松藩县人口占了整个松藩的一半,去年只增长了八万,这个幅度有点少了,而且其中一多半还是我天鹤宫这里的增长,他们飞龙院只增长了三万多,这个责任,岳腾中跑不了。我打算等灵蛇院的事情解决后,就着手调整飞龙院,同样的难处是,怎么安置岳腾中。”

    这是所有人事调整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一个萝卜一个坑,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就是一个萝卜必须配备一个坑,没有坑,萝卜就没地方放,在萝卜没有大错的情况下强行拔出来,会令地里的所有萝卜不寒而栗,种田者的威权就会下降,所有的萝卜都会期盼着赶紧换一个种田者。这就是破坏体制规则的代价。

    赵然当然是有准备而来的,他给出的建议是,在天鹤宫成立布道研究室。

    实际上,所谓布道研究室,是依据过去天鹤宫基层布道事务调研组而来的,按照赵然的解释,这些道门“高才”们在调研中表现出来的责任心、工作态度以及文字水平,都是很高的,总结出来的多份关于基层布道事务的文章也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此,杜腾会予以了充分肯定和赞同。

    基于此,如果将这个布道事务调研组就此解散——事实上已经停顿了大半年之久,对于松藩道门十方丛林来说,是件很可惜的事情。所以赵然建议,将这一调研组固定下来,挂在天鹤宫,承担布道事务的长期研究。

    听到这个建议,杜腾会手指在桌上轻轻叩击起来,陷入沉思当中。

    这个建议固然能够解决刚才所说的人员安置问题,但同样也面临着难处。最大的难处,就是这个布道研究室的三定问题。

    通常所说的三定,是指确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其中最关键的是人员编制。

    嘉靖二十年,依据叶雪关大议事的决议,玄元观报总观核准,新立天鹤宫,给天鹤宫下达的职责就是主理松藩地区布道事务,这就是定责;天鹤宫内设方丈、监院、三都、八大执事房,直属白马院、飞龙院、龟寿院、灵蛇院四个道院,这叫确定机构;天鹤宫核定受牒道士二百四十五名,这叫定编。有了这个三定方案,玄元观依此划拨布道经费,天鹤宫才能正常运转。

    如果再成立一个布道研究室,应该怎么摆什么级别几个人这都是难题。如果向玄元观申请的话,玄元观大概率是不会批复的,因为天下道门十方丛林都没有这个成例,如果给天鹤宫批一个“布道研究室”,川省别家道宫怎么办

    所以,这个“布道研究室”只是天鹤宫自行成立的一个机构,不应与八大执事房并立,其人员编制也只能从天鹤宫内部自行调剂,赵然确信,杜腾会手上肯定有空编缺额,几乎每一个主政的掌权者手上都会留几个空编,用来应付突发情况——比如现在。

     

    ; 赵然手指转着茶盏,等了一柱香时分,就听杜腾会道:“在天鹤宫下挂一个布道研究室,此议倒是可行,但此研究室的级别应当如何考量”

    赵然道:“我认为,不应当比照八大执事房,不以机构来定级别,而是定人。”

    &nbs



第三十章 部民信道谏
    ?

    听杜腾会谈起岳腾中等人的小动作,赵然回答道:“听说有这么回事,但尚不知其详情。”

    杜腾会返身到书案上查找了一通,从一堆文牍中拣出一份来,递给赵然:“致然看看。”

    赵然接过来后,见是篇《部民信道谏》,然后立刻认认真真翻阅起来。

    岳腾中上书的这篇《部民信道谏》,主要讲的是如何促进松藩各部部民信奉道尊的问题,按照他的谏言,包括以下三条:

    首先是“打蛇打七寸”,但这个“打”字,却不是原本意义上的“打”,而是说要将重点投注于各部土司和大小头人之上,也就是说,要想让各部部民信道,关键在于让各部土司和大小头人们信道。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采取怀柔之策,拉拢各部土司和大小头人。具体办法包括,承认各部土司和头人沿袭下来的部族制,赐封各部土司为防御使、团练使,赐封大小头人为千户、百户,从官职上将其纳入朝廷管辖。

    其次是“宜缓不宜急”,也就是说不可急躁冒进,而宜缓行缓用,不可用过分激进的手段激怒各部部民,应当竭力团结和维护各部现有体制,承认历史,着眼将来,以防发生部民变乱,从而影响松藩稳定,影响明军对西夏战略的大局。具体办法包括,尊重各部民俗和习性,理解他们因认知偏差而对信道所产生的歧义,至少十年之内包容部民个人信仰的自由。

    最后是“吸纳与变离”,这是对如何达成让部民信道这一目标的建议手段,这些手段包括,每年对松藩各部给予一定钱粮补助,解决他们的困难生活;对愿意入道者,优先受牒,愿意出仕者,给予固定科举名额,愿意从军者,钱粮抚恤加倍;每年田赋劳役可酌情减免……

    最终,通过上述治策,让各部部民感受道门和朝廷对他们的优容,让他们生出感激之情,从而自觉自愿将自己视为明人,如此一来,信奉道尊一事,将水到渠成。

    看完,赵然摇了摇头:“岳腾中这是冲我来的啊,看来我在红原做到事情,他们不太高兴。”

    杜腾会笑道:“他们认为,你这么搞,或许能得到一时的信力增长,对宗圣馆有好处,但却不利于松藩的长治久安,将来必定会给总督府、给朝廷惹出各种是非来。”

    “那杜监院怎么看”

    “我九岁学道经,十八岁入道门,数十年如一日,为道门奉献了一辈子,我当然要坐在道门一边,坐在宗圣馆一边。而且红原这两年的发展我是看在眼里的,不知道他们说的‘不利于松藩长治久安’语出何处,我完全没有看到嘛。”

    “多谢杜监院。”

    “不用谢我,这也是我的职责本分,这些年,我一直在想,我们应该为谁做事,怎么做事,我是想明白了,可有些人总是不明白,呵呵。”

    这些小动作的确给人添堵,但在如今松藩的整体形势下是很难掀起浪花的,赵然只是摇了摇头,便不再对想。

    从天鹤宫回到白马院,一路上赵然都在思考下一步给永镇灵蛇院配备方丈的人选,想来想去,还是只能从问情谷选人。

    一个是曹雨珠,另一个是庒雨琪,这两个如今都在羽士境巅峰徘徊,至今没有结成丹胎。曹雨珠入羽士境十二年,庒雨琪入羽士境十年,这两位都是苦大仇深的主,坐困山中是无论如何没办法突破了,只能拉出来溜溜。

    好处在于这两位都旁听过赵然给郑师姐开办的方丈短期速成班,对于怎么做一名合格的修士方丈,想必都有初步概念。缺憾是,这两位的箓职不高,有些个黄冠境修士才能主持的



第三十二章 磨盘
    听赵然忿忿抱怨了一堆,薛腾谦笑了笑,道:“人家还真没坏了规矩,他报送的不是《部民信道谏》,是《松藩见闻录》,这不是正经公文,不存在越级上报的问题。而且,这也是叶都讲的要求。”

    见赵然怔了怔不明所以,薛腾谦解释:“二十一年正月,叶都讲至松藩巡查,当时就跟岳腾中说过,让他抽空多了解了解百姓的现状,多打听打听部民的事务,有了什么心得,就写来给他看。从那以后,岳腾中每年都要向玄元观报送一份《松藩见闻录》,这已经是第四份了。不然你以为这莫名其妙的见闻录能直送叶都讲案头”

    “原来如此……所谓的《松藩见闻录》,讲的是什么”

    “这是直送叶都讲案头的,我哪里见过你刚才说《部民信道谏》,那是什么”

    赵然道:“这是岳腾中给天鹤宫上的谏书,我估计和《松藩见闻录》内容差不多,他用这种方式越级上报,当真狡诈!”

    薛腾谦笑了:“如此说来,叶都讲此行是奔着红原去的”

    赵然道:“极有可能,故此我特意赶过来问一问情形,看看云楼监院怎么说,奈何适才听闻,云楼监院不在所以又向刘方丈递了拜帖,等候他召见。”

    薛腾谦道:“你来得当真不巧,云楼监院去庐山了,老监院病了,云楼监院赶过去看望他。”

    “云河监院病了严重么”

    “应当不轻,否则云楼监院也不至于亲自赶过去。现在玄元观诸般事务,都由刘方丈暂时打理。”

    刘方丈名叫刘云微,本是简寂观下观号院的迎宾,是总观八大执事中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位,当年赵然上庐山接受调查的时候,甚至连拜见的念头都没有生起过,与这位刘方丈从未谋面。
1...369370371372373...6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