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赵然很为张略的迭次升迁而感到高兴,但也确实没有什么需要张略效力之处,故此只是回了封信,表明自己的恭贺之意便算完事。
只听宁德寿道:张大哥离任前曾专门跟末将交待,赵方丈是我等弟兄的大恩人,但有差遣,尽管吩咐就是。
赵然于是起身,拉着宁德寿往座椅上摁,口中道:那就请一起坐下,千万不要拘束。在外我是使节,在内咱们就是好朋友,宁守御若是不坐,那我也就陪宁守御站着说话!
宁德寿这才赶忙谢过,坐在赵然身边。
第十章 过河
张略调任的整个过程,赵然都一清二楚,正是因为他的推荐,张略才入了大都管赵云翼的眼中,并由此步步高升。原本赵然还担心赵大都管因己之故而迁怒张略,但如今看来,这个担心并不存在。
简单谈了两句,知道宁德寿如今的守御之职,前面还挂了一个署理,署理的意思,就是暂代,表明宁德寿依旧不是正经的守御,故此也没有加指挥佥事衔。
赵然便问:署理一年有奇了吧?还未挂实么?这是什么缘故?
宁德寿叹道:张大哥离任之前,我松藩卫指挥使曹大人向川西总督府举荐末将接任守御,川西总督府征询道门意见时,道门这边出了点意外。
类似红原守御这样重要的军职任免,照例是要征求道门意见之后再报兵部的,但一般来说,道门干涉的并不会太多,所以宁德寿才说,是道门这边出了意外。
是哪个关节卡住了?
天鹤宫杜监院那边。
赵然怔了怔:这不应该啊
宁德寿苦笑:适逢杜监院自总观返回,可能为避嫌之故,他将总督府的公文报到了玄元观,玄元观便让征求驻地道门的意见。白马院袁监院回复同意,但曾方丈却说‘不可’也是曹大人有魄力,虽然末将没有升任守御之职,但曹大人还是让末将暂且署理,说起来,末将这个‘署理守御’也无凭无据的,若非营中弟兄们拥戴,这署理守御是万万干不下去的。
话说到这里,赵然只能陪着叹息两句。虽说下一步由他出任白马院方丈一职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文书没有下来,那颗钉子还没钉上,就永远只能说几乎,所以他现在也没法表态,只能旁敲侧击的安慰鼓励几句。
宁德寿将赵然已至的消息报给了驻守切瓦河谷的曹指挥使,曹指挥连夜赶至红原守御所拜见了赵然,并于营中大摆筵席,协守军营的道门二十多位修士一起赴宴,为赵然送行。
八月一日大早,赵然自月亮渡口登船,率副使张居正和宁德寿调拨的十二名护卫亲兵渡江,在对岸下船,踏上了夏军控制的土地。
西夏人早就按照约定齐聚岸边,一眼扫过去,连同护卫兵丁不下数百人。
当先打头的毫无疑问是一群和尚,被众人簇拥在中央的,是天龙院玄叶堂首座菩萨境的弘道大师。天龙院长老堂下有五堂,金针堂主管谍探,红莲堂主管刑罚,菩提堂主管佛宝佛经,达摩堂主管斗法,玄叶堂主管宣法。
玄慈大师虹体送还兴庆,这是如今佛门的头一桩大事,天龙院要召开涅槃**会,此事正为玄叶堂当管,首座弘道亲来迎奉玄慈虹体,足见佛门对此事的重视。
和佛门打交道,赵然可谓熟稔已极,这位弘道老和尚的事迹,他在兴庆府时也曾有耳闻,多少知道一些。这位老和尚佛学极其深厚,可谓佛门大经师,在整个西夏乃至整个西域佛门,都是公认的大德高僧。若论修为,他并不拔尖,但论到地位,则几乎不输于印光妙真文音和虚永明等几位佛陀。
赵然当即上前施礼:想必您便是弘道大师,小道赵致然,见过大师!
弘道老和尚合十:多谢赵道长归还虹体。
弘道大师身后,是玄叶堂西堂长老及几位执事僧,金针堂专司接应此事的特使明觉和尚也在其中。
明觉出列,将众僧一一向赵然介绍,前来迎接的不仅有天龙院的和尚,还有这附近几座寺庙的方丈。这几位方丈都是自发前来的,要一路护送虹体入国都兴庆。
一群和尚身后,是几员夏军将领和西夏官员,朝堂这一块,自有张居正出面相见接洽,又是乱哄哄热闹了一阵。
小半个时辰之后,张居正交换完关防,办妥了手续,赵然和张居正带着一队亲兵明军,骑上西夏调配来的良驹,在夏军的护卫下沿河向北而去。
张居正低声向赵然道:方丈,那位就是吴化纹。
赵然向张居正努嘴的方向看去,只见一条壮汉顶盔掼甲,身披白袍,正在夏军军营外目送自己等人离去,见了赵然望过来的目光,微微躬身回礼。
原来这位便是让整个明军都十分闹心的变节者,当年的大明山东蒙城千户吴化纹。此人奉令至云南作战时投了吐蕃,又于嘉靖十二年投了西夏,虽说毫无节操可言,但在战事上却很有一套,屡屡令明军吃亏,如今已是西夏白马强镇监军司的左厢指挥使,驻守白河天险的夏军主将。
张居正又在赵然耳边恨恨唾了句:大明待他不薄,他却叛国投敌,当真该杀!若是有朝一日拿住他,必得千刀万剐不可!
赵然转过头来缓缓道:放狠话没有意义,叔大冷静些,你我都是读熟了道经的,这点养气功夫还没有吗?
张居正长吐了一口浊气,低头应是。
继续前行,赵然手中掌着旌节,身前身后是一群佛门高僧,上百名夏军军士在周围护卫,感受很是不同。
他一路体会着身为国使的滋味,行了半个多时辰,进入一片谷地,远远看见前方三名僧人立于道旁。
弘道大师轻轻叹了一声,向赵然道:赵使勿怪,此乃太慈寺住持玄生。
赵然刚才一眼就看见了其中的一位熟人,正是缺了一条胳膊的广真。当年广真在折耳山杀了常万真和成致承,那一战是赵然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战,几乎身死道消,此刻回想起来,犹自心惊。
一想到常万真和成致承都死于广真之手,赵然心中便不由自主蓄了一口郁闷之气,暗道若是有朝一日拿住你,必将你千刀万剐不可!浑然忘了刚才自己是怎么提醒张居正的。
广真也看见了赵然,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两人就这么对视着,直到走近面前。
玄生合十:老衲玄生,携弟子广法广真,恭迎明使,见过弘道师兄。
弘道摇了摇头:玄生师弟还是来了,却又何必?印光大师说让你去天龙院等候,这也是为了你好。师弟若有什么念头,还是打消了的好。
玄生道:还望师兄见谅,玄慈师兄虹体归来,贫僧怎能坐等,违了天龙院的法旨,回去后自会向印光大师请罪。师兄放心,贫僧并无怨望之心,此来仅为恭迎玄慈师兄,并无他意。
弘道默然片刻,道:那便一起同行吧。
第十一章 玄生
得了弘道大师同意,玄生合十:多谢师兄。
广法和广真也道:多谢弘道大师。
玄生又向赵然道:老衲有个不情之请,还望明使允准,请让老衲拜一拜玄慈师兄。
这是要看玄慈虹体的意思。送还玄慈虹体是赵然此行的唯一任务,但怎么送还,什么时候正式送还,赵然之前通过明觉已经和天龙院商量出了一个具体流程。
玄慈虹体将在天龙院**会上正式拿出来亮相,其间不经过第二手,取出来后就要入坛供奉,这是对涅槃高僧的尊重,也是对天龙院**会对整个佛门的尊重。
随随便便就在路上宣示于人,这有违和佛门达成的约定,何况他还没拿到佛门的补偿,此时拿出来,不合规矩。但提出要求的是玄慈的师门亲人,一个师弟,两个徒弟,这又在情理之中。
赵然一时间不知该怎么说,转头望向弘道,这是你们佛门内部的事情,你们自己商量吧。反正拿不到好处,玄慈的虹体是不可能轻易给你们看的。
弘道轻轻摇头,示意玄生不要这么做:玄生师弟,何必急于一时?待到了天龙院,**会上自然能见了。
但玄生坚持:我也知此事天龙院早有筹划,可这毕竟是贫僧师兄啊,能早一日拜见,贫僧和这两个师侄也能早日心安呐。
这弘道很是为难,转头又看向赵然。
赵然想了想,打算替弘道老和尚解难。这位老和尚他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非常尊重,能结个善缘也不错,于是道:天龙院有约定,不到**会时,不得将玄慈大师的虹体显于人前,故此小道和弘道大师都无法可施。不过也有一个办法可以考虑,以遗物代替玄慈大师的虹体,几位大师拜一拜遗物,也可稍全心愿,不知如何?
这当然是可以的,玄生马上问道:不是说我师兄的金身罗汉塔和袈裟都已经损毁了么?
这两件玄慈大师使用的佛宝并不在交还之列,道门给出的缘由是已经损毁。损毁没损毁玄生不知道,但他知道按照惯例是很难要回来的。道门这次答应归还的,只有这一具虹体,玄慈使用的法宝法器都不在其内。
赵然道:金身罗汉塔和袈裟的确都已损毁,此事并无虚假,但我这里还有一件遗物,并非法宝,不含法力,也不出自玄慈大师,但却与玄慈大师有缘,乃大师涅槃之源。
于是,便将玄慈见了金钵而恍然悟透,就此涅槃的事情讲述了一遍。
赵然讲述完毕,玄生和广法广真都向他躬身合十:多谢贵使。这是在感谢赵然助玄慈涅槃。但赵然也并不奢望对方真的感谢自己,自己当日可是围杀玄慈的帮凶之一,从本心来讲,虽然有缘,但却不怀好意。
玄生又道:若是我师兄当真因见这金钵而涅槃,那倒是的确当得一拜。
一旁的弘道也大为好奇:若果然如此,那就真是我佛门一大幸事了,还请贵使昭示此物。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赵然将金钵取了出来,捧在手上。这件金钵,当日玄慈飞升之后,张老道也看不出端倪来,青君曾说,既然此物与老和尚有缘,便赠予老和尚,张老道便将此物放在玄慈膝上,示意赵然一并收起,到时候送还。
当然此刻赵然肯定不会将这件旧事拿出来说的,他也不言明此物的归属,存着的心思,就是想看看能不能占点便宜。
果然,金钵一出,立时吸引住了在场几位大和尚的目光。玄生和弘道都是修为到了菩萨境最顶尖的佛门高僧,当即以佛门手段察知,一察之下,立时便有所得。
玄生合十道:阿弥陀佛,果与我师兄有缘。
弘道也点头:确为玄慈大师证道涅槃之物。
张老道和龙阳祖师当日都没看出端倪,青君更是留存金钵数百年而不知其中究竟,没想到这两个佛门大修士一查就能看出其中的门道,看来还是佛法和道法之间的区别造成的。
赵然此刻也有些犹豫了,不过也仅仅是转念之间的事情。归还还是要归还的,一来道门留着没用,二来这是张老道亲口吩咐的事情,只是怎么归还法,现在看来还可以再商榷商榷。
广法和广真立刻动手,将周围的石块摄来,当场垒了一个玛尼堆,赵然取出一匹绸缎覆于其上,又将金钵放在玛尼堆顶部,然后玄生弘道带着广法广真等僧念经参拜一番。
法事完毕,玄生和弘道以不舍的目光看着赵然微笑着将金钵收回,各自叹了口气。
弘道问:贵使刚才说,此非玄慈大师遗物?却不知从何处得来?
赵然点头:此乃青山之主洞府中传了几百年的老物件,不想正合玄慈大师所见,由此证道。
弘道和玄生都是菩萨境的大德高僧,犹豫着没好意思继续追问,但广法却忍不住了:此物是否在归还之列?
赵然不愿意信口雌黄说瞎话,却也不想就这么轻飘飘应了,于是:呵呵笑而不语。
众僧俱皆默然,良久无语。
队伍继续前行,到了晚间时分便进了阿尼玛卿山口。天龙院早已安排了行程,当晚便宿于山口中的一座寺庙之中。
张居正这是头一回进入夏境,显得很是兴奋,入住之后便来寻赵然,和赵然说了不少话,无非是关于对夏军佛门和尚以及夏国境内地形的一些看法。
他说得很是不少,但在赵然看来,都略显虚浮,这也难怪,毕竟是个刚取中的愣头青,不经过历练怎么谈得上所谓才干?赵然含笑应付着,一方面不忍打击张居正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寻机点拨了几句,至于听不听得进去,就要看张居正个人的悟性了。
好容易将兴奋过度的张居正打发回房间休息,又查看了一遍护卫军士的值宿,赵然才踏实回到自己房中慢慢等候。
不出所料,刚坐下盏茶工夫,值守军士便来禀告,说是明觉前来求见。
将明觉请进来,赵然给他斟茶,明觉接过茶盏却没心思喝茶,而是问道:赵道长,不知玄慈大师涅槃证道的金钵,可否纳入送还遗物之列?
赵然啜了一口茶水,呵呵笑了笑,依旧不说话。
明觉和赵然为交还虹体一事打过不少交锋,对他的行事做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这是在等自己开价,于是道:此物并非佛宝,没有丝毫法力,道门以之无用,于道长而言,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物件,还望道长割爱。
赵然悠然道:若是没有什么法力,两位大师是怎么察知的?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没有法力,不是佛宝,可毕竟是玄慈大师证道之物,颇有留念价值啊。将来传之子孙,也是一件宝贝。
ht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
第十二章 敲诈
于赵然而言,他其实依旧什么都没说,并不提及这件金钵的去向归属。你可以说赵然这是自欺欺人,但在修行人看来,问心这一关是需要顾及的,现在张口大瞎话,将来说不得就可能就会于修行有碍。
但明觉肯定不知道赵然的真意,于是按照他的理解——也是正常人的理解去考虑问题,伸出了一根手指:我天龙院愿意出一万两白银,只求赵道长割爱。
金钵重不过一斤半,以万两白银求购,价码似乎不错,但其实远远不够,这不过是明觉试探而已,等着赵然还价。
赵然一笑,道:大师说笑了,此乃玄慈大师证道之物,谈什么银子?这岂不是亵渎了玄慈大师?
明觉按照与赵然打交道以来的认知去理解,自己觉得似乎是听懂了。若是单只前面一句,那就是价码不够,但有后面这一句,那就意味着赵然不想谈银子,银子换不了金钵。
又简单客气了几句,明觉道:那就不搅扰道长歇息了。于是告辞离去。
赵然考虑的当然不是银子,也不仅仅是想换回别的楼观遗宝。他临出发之时,和东方礼飞符交换了意见,东方礼对他有一个要求,就是尽量想办法见到成安。
成安上一次给东方礼发符是在一个月前,之后便再无联络。东方礼不敢给成安回符,他猜测成安已经处于严密监控之中,或者说处于佛门法阵的严密看护之下,连发飞符都做不到了。
东方礼迫切想要知道金波会所如今的情形,想知道成安究竟处于什么状况之下,但他同时也提醒赵然,不能莽莽撞撞去见成安,否则会有导致窗户纸被捅破的危险——虽说这层窗户纸其实已经很薄很透明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