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严长老一摆手:行了,别拿岁数说事,在我们这帮老家伙面前,你还谈不到这个。都准备好了么,今日为你授箓。

    指了指魏致真,道:你师尊没在,你的师兄,是你受箓的保举师。

    又指了指旁边一位面如紫玉的中年道士:杜长老为传度师。道门中的所谓中年修士,年龄至少也是五十岁,这位杜长老看上去五十岁左右,按照常规推测,真实年龄当在六十以上。

    赵然忙上前稽首:多谢杜长老。

    杜长老笑了笑,点点头,道:何须多礼,这也是贫道的缘法。

    说话间,外边又进来几个观礼的,却是问情谷的几位女冠:郑雨彤宋雨乔曹雨珠庒雨琪四人。

    赵然扫了一眼,没有见到周雨墨,微微有些失望。宋雨乔却一脸不敢置信,问了赵然一句:真破境了?




第四章 受箓黄冠
    赵然的黄冠箓职受箓仪式开始了。

    作为保举师的魏致真出列,向长老们诸位观礼的弟子们表示,赵然的修为境界已至化气期,修出了丹胎,且平日行事谨慎符合道门戒律要求,特向传度师杜长老举荐,申请为其授箓。

    杜长老询问其余长老的意见,并请他们出面考核。

    当年赵然受箓道士的时候,几位长老便考核过他对道经和道术的理解,此时自然不用再问这些问题。直接请鲁长老伸手搭脉,试探赵然的气海。

    鲁长老搭脉之后点了点头,道了句丹胎已成,于是赵然顺利过关。

    杜长老取出一份青词,赵然净手净面后接了过来,拜伏于火德星君神像前,虔诚诵念,然后将青词敬奉星君。

    钟磬锣鼓声大作,杜长老掐动法诀,布设下的法阵开始运转,一股灼热的威压笼罩全殿。

    青词缓缓升上半空,化为一团火焰,倏然没入火德星君神像眉心。

    神像吸纳青词之后,开始逐渐变得通透,绽放层层不停闪烁的炽烈红光。

    与此同时,供案上的各类灵食灵果灵酒灵药等祭品开始燃烧,其中蕴含的充沛灵力俱被吸纳入神像眉心。

    杜长老将备好的玉牒呈上供案,星君神像眉心处飞出一点红芒,转入玉牒之中,在牒文上印下一记火焰图章。

    在取得严长老的同意后,杜长老将牒文自眉间处拍入赵然体内,他的法袍上立刻凸显出第三朵火焰。

    至此,整个仪轨便告结束。

    赵然打听了一下,在他的黄冠箓职授箓仪式中,一共消耗了七万两千圭值的信力。

    赵然算了算,大概是自家君山庙一年圭值产量的五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过去的一年中,君山庙的信力圭值可以允许五个修士受箓为黄冠。

    那么其他箓职对信力值的耗费又是多少呢?

    道士是一万八千圭,羽士是三万六千圭,黄冠是七万两千圭。

    法师为三十六万圭,**师为七十二万圭。

    上述箓职还好说一些,大概是一个县全年的信力圭值,到了炼师以后,耗费就比较惊人了。

    炼师为三百六十万圭,大炼师为七百二十万圭。基本上相当于一府之地的全年信力产值。

    真人或天师为三千六百万圭,大真人或大天师为七千二百万圭。大致与川省全年的信力产值相当。

    上述箓职所需信力听上去很多,实际上总观分配的配额供应起来绰绰有余,因为炼师以上的高阶修士是很难出现的。比如华云馆,平均五年能出一位炼师就算是很不错的了,大炼师的数量通常也只能保持在一到两位,至于天师境,二十年前出过一个,按规矩如今在玉皇阁修行。

    真正大量消耗信力的关节在化劫和受诏飞升,所需的信力值相当恐怖,都是以亿为单位消耗的。除了总观以外,各省馆阁都没有实力保障修士化劫和飞升。

    打听清楚之后,赵然对信力的作用又多了几分明悟。

    仪轨结束之后,就见杜长老向赵然招了招手,赵然心道果然有事,忙过去问:杜长老好,多谢您老了,不知您有什么吩咐?

    杜长老道:前几日,我杜氏天台山一脉来了个子侄,叫杜星衍的,你见过了?

    赵然暗道原来是上门告状了,他不知杜星衍告了些什么,故此含糊道:是,前几日,几位修行中的好友在我那君山庙办了个宴法会,大家相互交流修行体会,切磋功法道术,这位杜道友也来了。原来是您老的子侄?哎呀,实在是怠慢了,早知如此,我必盛情款待的。

    加这一句其实是想告诉杜子腾,不知者不罪,有什么得罪之处,您老人家就原谅一二吧。

    杜长老笑了笑,道:听说我那不成器的远房子侄在你手底下受挫了?

    赵然忙道:也不算受挫吧,半斤八两,半斤八两。

    杜子腾道:到底谁赢谁输,你跟我说实话,他是承认自己艺不如人的。莫非他还能信口雌黄?

    赵然愣了愣,心道真是没想到,这杜星衍居然如此光明磊落啊,斗法输给一个比自己境界低的修士,不掩过饰非就算好的了,至少低调一些嘛,怎么还到处拿去说呢?

    或者是杜星衍输了之后不甘心?想让杜长老这个长辈出头?该不会那头收了银子,这头就让吐回去吧?

    这个杜师兄真是,呵呵,其实他还是很厉害的,可能也是大意了只是没想到他还专门来一趟,跟您说这件事

    杜长老摆了摆手,道:他是来我飧和阁转呈家中长辈礼物的。说起斗法实力,他在年轻一辈中也算不错,但遇到高手还是不够看,你能让他受一受挫,明白山外有山的道理,也算是件好事。也省得他们洞渊一脉总是眼睛放在头顶上,谁也瞧不起。

    赵然沉吟片刻,小心翼翼试探道:那以后天台山杜氏再来君山,我继续跟他们比斗?

    杜长老很坚决的挥了挥手:好好比!拿出华云山弟子的实力来,该怎么打就怎么打!这是为他们好!

    赵然明白了,立马道:弟子懂了。那个弟子绝不给咱们华云馆丢人,就算弟子打不过,我灵剑阁几位师兄也都在

    杜长老笑了笑,拍了拍赵然的肩膀,以示鼓励。忽而问道:你那君山真得那么好?

    啊?赵然没反应过来。

    我那侄儿对你们君山一直赞不绝口,说是什么风景如画,他还说他是君山之友,央我以后有机会关照一下君山。唔,有机会还是要去君山看一看的好。

    赵然汗颜,忙拿话打岔,好容易应付过去,以为能走了,没想到杜长老还没完事:天台山杜氏准备筹建一个广成先生堂,将我杜氏先祖的遗物遗书等收集整理,供入祠堂之中。

    这不就是个人博物馆么?赵然点了点头:这个主意不错。

    你也觉得不错?

    是,可以让先祖的精神流传下来,光耀后辈子孙,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动力!赵然这番话说得义正词严,满满都是正能量。

    杜长老道:的确!和我的想法一致。我也打算在飧和阁中筹建一个传真天师堂,正好我上清杜氏一脉保留下不少先祖的好物件,正好拿出来展示一二,激励后辈,与同道共勉。

    杜光庭既是广成先生,又是传真天师,为洞渊和上清两派推崇,天台山那边建一个广成先生堂,华云山这边就建一个传真天师堂,赵然眨了眨眼珠子,心道这还真是有点意思。

    正琢磨着,就听杜长老道:一直听说无极院中藏有先祖亲笔手书《神仙感遇传第五卷,不知此言可真?



第五章 主动还钱
    一听杜子腾提起《神仙感遇传,赵然心下暗道坏了。

    《神仙感遇传是六百年前飞升的那位传真天师杜光庭所著,讲述的是俗世间凡人遇仙的故事,佐证了神仙的存在,是支撑这方世界道门理论大厦的重要支柱,已纳入道藏。

    赵然当年在无极院学经时知道,这套书共分五卷,著述于杜光庭在川省的那三十年间,最初的那套手本极为珍贵,现存于总观藏经阁。在无极院保存的,是他于无极山清修时的改本,也不知是改的第几次,改完后便存留下来了。

    如此贵重的遗物,却被当年的宋致元和赵然拿去送了礼,只为保下无极院一干同道,说起来也是挺纠结的。若非道门并没有保护文物的概念,赵然还真不敢撺掇宋致元干这种事。

    现在这套《神仙感遇传在西真武宫白都管手中,应该怎么跟杜长老解释呢?

    只听杜子腾道:世人只知,这套手本共有五卷,其实近年我翻阅先祖记述文字,发现无极院中收藏的五卷很可能并非简单的改本,里面的很多记述或许是先祖后期的续作,故此想要一睹真容,还请致然相助。

    原来还有这么一段秘辛,如果真如杜长老所言,那五卷《神仙感遇传非改本而是续作,那可就太贵重了。电光火石之间,赵然来不及做出清晰而明确的答复,只是道:杜长老放心,此事弟子回无极院后过问一下。

    杜子腾道:那就劳烦你帮忙看一下,若是可以的话,我还是想取回先祖的遗物,无极院有什么要求,也尽可提出来,能做到的,我必然尽力。当然,若是实在不方便,也不好强求,咱们修道之人,一切顺其自然。

    赵然点头答应了下来,心道杜长老也是高人啊,这话正面反面都说到了,而且表明不强求,但听话一定要听仔细。

    杜长老说了那么多,话里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先祖的遗物,在道义上占据了高点;另一个是实在不方便,能有什么事情是实在不方便的呢?几乎没有!

    和杜长老分别后,赵然被宋雨乔堵在了从火德星君殿回灵剑阁的路上。

    赵师弟,你怎么那么快就入黄冠了?

    宋师姐啊,哈哈,那什么,道法自然,我也不知道啊,稀里糊涂就破境了。

    宋雨乔不高兴了:赵师弟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吗?

    赵然道:对不起啊师姐,可我就这么破境了啊

    宋雨乔没好气的摇摇头:算了,破境就破境,但还是提醒你一句,今后若是闭关破境,最好还是在问心涯,一则安稳,没人搅挠,出了岔子也有同门长辈看护,可无后顾之忧;二则闭关太久的话,心境容易出问题,问心涯有法阵,可助你消弭杂念。

    赵然忙稽首致谢:有劳师姐挂念了。

    另外,我师父的伤势已经痊愈了,她说想感谢成安,但周师妹说她已经谢过了,不用我们再操心,你和成安不是交情莫逆吗?师父让我再问问你的意见。

    赵然浑身不自在,脸上有些发烧,道:唔,我听说,嗯,听说的啊,似乎周师妹是谢过的,这个就不用林师叔再多操心了。

    宋雨乔点头道:既然如此,成安若有什么难事,尽可来找我问情谷,你帮我们知会他一声。

    这个没问题,一定转达!

    犹豫片刻,宋雨乔又道:有个事跟你说一下

    师姐请讲。

    跟你直说吧你能不能帮我联络到成安?

    赵然愣了愣:师姐什么意思?

    他手上有一张十万两的借据,是龙虎山张师兄签押的,但其实是为了在夏国救我,这笔银子本不该张师兄出的。你帮我跟他说一下,银子算我欠的,我来想办法还。但我不可能一次还给他,给我几年时间,慢慢还

    这是师姐自己的意思,还是龙虎山那位张师兄的意思?

    跟张师兄没关系,我和他也一年没见过了,更没有任何联系。这是我自己的意思,总之你帮我联系他,或者干脆把他的联系方法告诉我,我直接找他谈。行么?

    赵然想了想到:成安不仅在夏国做买卖,而且还经常往来吐蕃和西域诸国,常年奔波在外,说实话我也找不到他,一般都是他主动联系我。不过师姐的事情不是什么大事,成安虽是商贾,却并非一昧沉迷于金银的,这里头的内情他和我说过,与师姐无关,师姐的银子就免了吧。

    宋雨乔睥睨的看着赵然:好大口气,十万银子,你说免了就能免了?又问:和我无关是什么意思?难道不是因为救我而起吗?

    赵然解释:师姐说的那笔银子,成安已经全权委托给我来处理了。不过按照成安的说法,这笔银子是龙虎山张师兄的事,虽因救师姐而起,主因却不是为此,是成安和张师兄之间的过节,与师姐无关。这笔借据我已经和龙虎山谈妥了解决办法,师姐就别管了!

    宋雨乔犯了执拗劲:怎么叫和我没关系?事情因我而起,我就要还这笔银子!除非你把成安找出来跟我当面说清楚,否则本姑娘一天到晚总记挂着他的相救之恩,睡也睡不?实,心里这道关口过不去,还耽搁了修行!

    赵然无语了:那师姐打算怎么办?

    宋雨乔问:你现在没办法联系上他?

    赵然摊开双手:这个真没有办法!

    宋雨乔盯着他眼睛,怀疑道:飞符呢?

    师姐啊,成安是个未入修行的商贾,我倒是想给他发符,他也要有本事收才行啊!我们之间通常都是以书信联系

    信你才有鬼!宋雨乔冷笑。

    赵然连忙喊冤:天地良心啊,师姐

    宋雨乔道:行了,不愿说就不说!总之,这钱我要还,不还我念头不通达。至于你们和龙虎山张师兄之间的事,和我没关系,我也不想管。

    师姐,真不用

    赵然还待劝解,就见宋雨乔从袖中摸出一个银锭,抛给赵然。

    赵然下意识接了过来,在手上掂了掂,这是个五两的银锭,于是笑道:师姐太客气了,这点小事还打赏。都那么熟了,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多不好意思啊

    什么打赏?我打赏你干什么?只听宋雨乔道:这是本姑娘归还成安的第一笔银子,收好了,回头別忘了让他给本姑娘开据收条!

    啥玩意儿?欠十万两银子,第一笔还款五两?还要写收条?

    赵然哭笑不得,道:师姐,咱能不能别闹?

    宋雨乔柳眉倒竖:本姑娘没多少钱!愿意还就不错了,你还嫌少?

    得嘞,赵然心道惹不起你,忙应下来:行行行,收到欠银五两,马上给你写收条。

    那不行,你写的收条不算数,我要成安的!

    那可且等了

    不急,我等着!

    好容易从宋雨乔身边脱身,赵然抹了抹额上的汗珠子,心道这位非同门师姐真是越来越难缠了。
1...201202203204205...6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