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金久大喜,他也知道君山庙三主之中必有一个是自己的位置,但能不能当最有身份最具前途的经主,还真不好说。说实话,他的功课稀松平常,在君山庙这几年,庶务缠身,始终没有工夫也没有心思去温习道经,赵然就算不点他为经主,他也无话可说。
只是没想到赵然还真给了他一个经主的道职,接过告身文书的时候,金久暗自下定决心,今后无论如何,每天要抽出半个时辰来,把功课好好补一补。
堂堂经主,若是在功课上被人奚落嘲讽,出去还怎么做人?那不是太丢脸了么,不仅丢自家的脸,还丢赵师兄的脸!
关二哥,鲁老哥!
关二和鲁进连忙上前,齐声道:不敢当庙祝如此称呼。
赵然笑了笑,道:这也是最后一次这么称呼二位了,今后,要称呼二位关道长鲁道长了。说罢,一人递过去一份道牒。
两人明知早会如此,但真将道牒拿到手上时,还是忍不住的高兴。
关二还好一些,他即使不做道士,回去后还有威远镖局总镖头可以接任,照样过得不错。
鲁进却只是个道门收拢的江湖客,离开道门什么都不是,他原本在武林中以心狠手辣著称,仇家结了无数,没有道门的遮护,出个远门就不知道会死几趟。此刻摇身一变,成为了正式道士,他捧着道牒的双手都颤了起来,如同捧着一张金灿灿的护身符。
赵然又将林双文招了过来,同样给了一份道士道牒,林双文捧着道牒,看着里面林雨文的名字,感慨的叹了口气,喃喃道:十四年为了这份道牒,他苦熬了十四年,在西真武宫做满了十年火居,又到君山庙干了四年,至今方得受牒。不过就算如此,也比大多数火工居士强的太多了,此刻当真是悲喜交加。
剩下的钟三郎徐老伯也都获得了正式的火工居士身份,徐老伯就算了,能当火工居士就已经很知足了,他是不可能受牒的,真要受牒的话,只会打乱整个君山庙小集团的上下秩序,到时候必然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钟三郎辛苦四年,从一个农家子弟成为火工居士,这一身份的转换足以改变钟家的命运。但他显然是不会满足于此的,只不过他最大的问题,是课业的不足。虽说他很用功,但因为幼时没有念过书,所以学起来相当吃力。赵然也承诺,只要他能大致读懂《道德真经和《老子想尔注,就给他道牒。
赵然又把曲凤和招了过来,这个少年刚满十六岁,在君山庙的不到一年里,转变极为惊人。虽说从他身上偶尔还能看到纨绔子弟吊儿郎当的模样,但无论精气神还是吃苦耐劳方面,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喜欢做事这一点,很得赵然的赞赏。
说实话,赵然对这小子是有点欣赏的,欣赏的是他骨子里带着的那丝机灵劲。在做事情的时候,他显然比钟三郎学得更快,办事的效率也更高一些,好好培养培养,把有些坏毛病拧过来,将来成就未必下于金久。
你来君山也十个月了吧,感觉如何?赵然温言问道。
挺好的,喜欢在这里做些事情,真要是没事情做了,闲也闲死。曲凤和挠了挠头。
赵然取过一份火工居士的签押文书,问道:愿意做火工居士吗?
曲凤和少年心性,急躁了一些,伸手就去接:庙祝你就赶紧把文书给我吧,我签。我知道的,不做一段时间火工,将来是拿不到道牒的,程序问题嘛,庙祝你也说过的,程序很重要的。我懂!
赵然失笑,将文书递过去,看着曲凤和在上面重重摁下了手印,忽然间有些恍惚,仿佛看见了八年前的自己
下一个,是刚刚从无极院辞道后赶至君山的周怀。
第二章 周怀和宋雄
焦坦和周怀,是当年赵然入无极院时的舍友,八年之后,当年一起挑粪扫圊的三人际遇简直天差地别。赵然已经高居三都级别的庙祝之位,这两人却至今仍在寮房干着杂活。
上个月赵然去无极山下,让两人做出选择。焦坦对道门生涯已经心灰意懒,准备做满十年之后,回乡温书,走科举仕途。
周怀在左思右想之后,尤其是见了赵然升为都管之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前来投奔赵然。
赵然将文书递了过去,道了声:没关系,一切未尝不可重头再来。
周怀接过文书,唏嘘了片刻,同样摁上了手印,摁完之后,眼圈微微有些泛红。
最后一个是开碑手宋雄,此君于四年前打劫君山,被君山生擒活捉,之后响应君山庙坦白从宽的政策,并没有把牢底坐穿,而是得到了宽大处理。因为宋雄功夫很硬,连关二和鲁进都相当佩服他,因此赵然让他去君度山中把匪寨那一摊子打理起来。
这几年,君山地区太太平平几无匪患之忧,除了因为有赵仙师和五色大师这两尊大神坐镇以外,宋雄可谓劳苦功高。他按照关二和鲁进的安排,前前后后摆平了不少准备前来君山发财的江湖客,为君山百姓得享太平立下了汗马功劳。
宋雄的希求赵然早就知道了,无他,就是想进道门,哪怕做火工居士也可,总之要把身家洗白,按照他的原话,就是想过正正常常的日子。
赵然早就有这个打算,只是去西夏耽搁了一年多,回来又被董致坤压了半年,直到今天才算把这件事情做成,算是了结一桩心愿——既是宋雄的心愿,也算是自己的心愿。
宋雄接过文书,画了押,然后恭恭敬敬跪在地上,向赵然连磕三个响头:多谢仙师,我宋雄这辈子,终于可以重新做人了。我家老娘要是知道,不定多欢喜
赵然从怀中掏出两张银票递过去,道:听说你家在都府长宁堡?这样吧,给你三个月休沐,回家看看,这是我给你家中老人的一点心意,回家的时候也好置办些物件。另外,路过石泉县赵家庄的时候,也帮我看望看望我那大叔和大婶,我那大叔名唤赵明,你去了一问便知,他家里缺了什么,你就做主帮我采买一些。原本还想和你一起回去看看的,但这边实在太忙,只能拜托你了。
宋雄哎了一声,又把头磕了下去,久久不愿起身。
关二过去笑着把他拉起来,道了声老宋终于熬出头了,再看时,宋雄已经泪流满面。
君山庙除赵然外,现有一个经主三个受牒道士五个火工居士,离八个受牒十二个火工居士的满编还差了一多半,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只能暂且空着了,谁让赵然夹带里没人呢?
按照赵然的设想,除了经主一职被金久占据之外,还剩下的两个道职中,殿主要担负起道院中巡照典造贴库账房迎宾的职司,也就是日常杂务后勤卷宗人事账库庙产之类,事务极多责任极重。等过一年半载,看看林双文能否挑得起来,如果可以的话,这个职司将会留给他,不行的话,就只能另寻他人。
堂主则要担负起君山地区的巡查盗匪缉拿不法清剿异端等事务,如无意外,关二受牒三个月后过渡一下,很快就可以坐上这个位置了。
如今君山庙的布道地区有了大幅度增加,各种斋醮法事想必也少不了,极缺道门功课优秀的经堂道童,是以,赵然一方面督促钟三郎和曲凤和发奋学习,一方面也让金久留意,看看君山百姓中有没有什么好苗子值得培养。
好在周怀也是自幼便读书的,文化功底不差,给他一段时间苦学,想必可以在斋醮繁忙的时候搭得上手。
人事框架搭建好以后,君山庙当前面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春耕,而实际上在这次人事任免会议之前,春耕就已经开始了。
到了真正开始具体庶务的时候,反而没有赵然什么事了。春耕秋收,整个君山庙的道士们都非常熟悉,一切交给金久总揽就好,赵然要是真的出现在田间地头上,反而是在捣乱。
何况赵然也并非无事可做,他还要尽快赶回华云山去,以便在自家的法袍上再添上一朵火焰。
和金久交待一番之后,赵然便启程了,老驴跟着那帮灵妖不知去了哪里,至今见不到半个影子,赵然不由哀叹这畜生学坏了,无奈之下只能乘马,慢慢悠悠返回华云山。
入了山门,径直来到灵剑阁,照样打赏了全知客十两银子,全知客笑着谢过,道:赵道长这次回来住多久?魏道长和余道长都在呢,我去知会一声。
赵然摆手道:在哪里,我自去拜见就是。
魏致真和余致川都在洗心亭中静坐,赵然去了以后,这二位师兄向他微微一笑,也不说话,继续闭目修炼。
赵然同样走入亭中坐下,洗炼尘心。
多次回灵剑阁修行,赵然如今感觉到,似乎洗心亭比剑阁对自己的帮助还要大,尤其是和王梧森杜星衍两人斗法之后,他自感于飞剑一道上并不具备什么天赋。
他在剑阁里修炼,最有长进的是躲避和防御,论起攻击力来,还不如直接以月鸣幻境八卦阵将人困住,继而施展九天玄龙大禁术降智催眠,威力相当可观。当然其威力有时候也实在大了一些,似乎会有给对手留下后遗症的嫌疑,斗法时还需慎重考虑。
而洗心亭则不然,每逢回到华云馆,往洗心亭中一坐,就能将俗世中那些勾心斗角鸡毛蒜皮的杂念一点一点消磨去,让他重新找回修行的感知,让他重新感受到自己依旧是个修行者。
如果没有洗心亭,或许会在繁杂和琐碎中渐渐迷失自己吧。
师兄弟三人静坐一个多时辰,赵然渐感灵台清明,进入一种身心空空如也的状态中。
忽听魏致真问:师弟可好些了?
赵然睁眼,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只觉神清气爽,感叹道:每次回归师门,往这洗心亭中一坐,都觉自己浑身的俗气被清洗掉不少。
魏致真道:斩去俗念,清洗方寸之间,此乃洗心之要义,师弟有空了就多回来坐坐,切莫在凡尘中迷失了真我大道。
是,多谢师兄指点。
魏致真又道:师弟此刻内精外敛,可是入黄冠境了?
赵然笑道:正是,已于七日前破境了。
魏致真伸出食中二指,搭在赵然手腕上,沉吟片刻,道:师弟这气海当真坚韧厚实,丹胎品相极佳,将来成就大有可期!这样吧,师弟此番回山,且在洗心亭中多洗炼些时日,师尊尚未归来,我去向长老堂求告,为师弟授箓。
第三章 和蔼的杜长老
箓职即为神职,是道门修士沟通天庭召唤神役施放法术的凭证,有了箓职的道士,青词拜表才可上达天庭,并按照对应的箓职役使对应阶位的神力。
所以馆阁修士中所言的从道士羽士直到大真人和大天师境界,其实只是俗称,并非真正的境界,而是对应境界所授的箓职。
赵然如今破境,他的境界应该是炼精化气中的化气境,进入这一修为境界后,便具备了获取黄冠的资格,道门可以沟通上天,向他授予黄冠这一箓职。待受箓仪轨完成之后,赵然才能算是黄冠修士,表明他在道门修行界中的神职为黄冠。
赵然之前已经经历过两次授箓仪轨,一次在本山华云馆,另一次在玉皇阁。
授箓仪轨是需要占用修行资源的,所谓修行资源,包括两项:其一是供奉上天的各色灵果灵酒灵药法符等等材料,耗费不可谓不大;其二是庐山总观——简寂观上观分配给各处馆阁之地的信力配额,从道士向上,每一阶箓职,耗费的信力都不同,越向上耗值越高。
赵然前两次受箓的时候,对信众信力这一耗费并不了解,他眼中看到的,只有摆在供案上的祭品布设在大殿内的符箓和法器。实际上,信众信力才是授箓仪轨中最宝贵的资源。
在华云馆的那次受箓,是他作为华云馆在籍修士应该享受的福利待遇,而在玉皇阁受箓羽士,则是蔡云深东方礼东方敬等人给他的赠礼,当然,其中还有三清阁委派他去夏国做暗桩的利益交换,这就不可明言了。
只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大早,魏致真就来知会赵然,一起去火德星君殿准备受箓。
赵然略微有些诧异:师兄,有那么快吗?不需要准备几天?
魏致真道:你的事情,我昨夜就报到长老堂了,严长老听说以后很关切,让人连夜准备,将材料准备齐全,殿中也布置妥当了。
长老堂中有八位长老,夏侯大长老和赵然的师尊江腾鹤一起去了庐山总观,至今未归,华云馆中便以严长老为尊。严长老发话,自是万事俱备,无人敢于耽搁,但严长老和自己的交情好到这份上了吗?赵然回想片刻,自己也吃不准。
今日的授箓,我为师弟的保举师,严长老将担任师弟的监度师,传度师由杜长老担任。
杜长老?杜子腾长老?赵然更诧异了。
杜子腾长老是飧和阁出身,因修为至炼师境而晋华云馆长老之位。飧和阁与灵剑阁一样,同为华云馆十八宗门之一,位在华云山最东侧的一片楼阁中。
赵然听说过,这位杜长老是六百年前道门风云人物—传真大天师杜光庭的后人,飧和阁也是杜氏子弟的修行家庙。
道门之中,杜氏共留下两支修行遗脉,一为浙省天台山灵墟阁的正一洞渊修士,一为川省华云馆飧和阁的正一上清修士,单从际遇上来看,很显然,天台山洞渊的那一支杜氏混得比华云山上清的这一支好到不知哪里去了。
话说自己和杜长老从来没有打过交道,他眼巴巴的跑来给自己当什么传度师?
师兄,杜长老是严长老指定的?
是杜长老听说以后,主动提出来的,原本严长老安排的是鲁长老。
莫非与自己前几天给杜星衍讲故事有关?
带着深深的疑惑,赵然随魏致真来到火德星君殿。殿中已经布设好了一应授箓仪轨所需的法器法符,供案上摆满了灵食灵酒灵果灵药等物。
在家的六位长老全部到场,共同见证赵然受箓。
殿中两侧还有几个人,都是华云馆黄冠及以下的低阶修士,除了二师兄余致川外,其中两个是赵然的熟人,一个是诸蒙,另一个则是后山当值道士高雨乾。
赵然知道,必是自家两位师兄和这几位修士相助,才能那么快就布设好仪轨,人家说不定忙活到了深夜。于是上前抱拳稽首:多谢各位师兄师弟,赵致然拜领了。
这几位都连忙回礼:都是同门,何须如此客气。
诸蒙叹了口气:我这刚刚破境入了羽士,你这马上就黄冠了,真真是让我难做啊,赵师兄,你这样子,以后还能不能处朋友了?
众人皆笑,高雨乾也上前道:赵师兄请了,我与师兄实际上是同年入门,仅仅比师兄晚了两个月。记得师兄是嘉靖十六年二月入的山门,我是四月,当时就听说过师兄的故事。一晃四年过去,师兄已是黄冠了,我至今仍在道士境,心中实在是钦佩不已。有机会还请师兄多多指点。
赵然忙道:那不一样的,我入门的时候就直接受箓道士了,怎好相比如今你道士境也该圆满了吧?
高雨乾道:自感差不多再有两个月吧,就准备闭关了,到时会向馆中申请受箓羽士。
赵然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了,这个进度已经不慢了,你那么年轻,今年几何了?
高雨乾道:比师兄少四岁。
赵然感叹道:真是年轻啊等你到了我这个年龄,一定可以入黄冠的,要有信心!
严长老咳了一嗓子,满头黑线:赵致然,什么叫到了你这个年龄?你今年才二十七吧?
赵然有些尴尬:那什么眼看也奔三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