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道门法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八宝饭

    赵然宽慰他:你大大方方的行事好不好?没因没由的,谁会来找你的麻烦?你自家不跳出来和人比试斗法,不施展道术神通,谁看得出来?

    新成安仍是摇头:总是心里莫名的发慌唉,不瞒你说,如今我是真的后悔了,早知道你在兴庆把局面闹得那么大,我就不应该接这趟任务。原本以为轻轻松松,谁想居然那么复杂,现在竟然还身处夏军之中。你说你当初结识那么多夏国权贵佛门高僧做什么,这个真不是开玩笑的,风险太大!俗语云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我现在就担心,万一有什么事,别人问起来我却无法回答,到时又该如何是好?

    赵然问:要不你干脆别回兴庆了,等东方出关了再议?

    新成安道:那会死的更惨算了,这点觉悟我还是有的,一切为了道门。

    赵然安慰道:那就过段时间再回去,多采买些货物,拖久一点。不过换个角度想想,一点风险都没有,那也不叫什么暗桩了。

    新成安一脸郁闷:如今说这些都是无用,只望别半中间出什么幺蛾子。总之咱们可是说好的,之前也留了传讯飞符,你可一定要帮我,东方那家伙跑去闭关了,现在我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你!

    赵然道:放心吧,有什么疑难之处,到时尽管问我。你将来自己在兴庆也小心一些,少说少做。但是要关注天龙院的性真和尚,此人很重要,从他嘴里,你可以知道很多消息。

    新成安道:借着这次回大明,我先呆上几个月再说,有这么段时间缓冲,或许能让我后面的日子顺利些,不要被人看破。最好东方闭关能赶紧出来,我好让他换人。

    随着大军不断南下,路上见到后撤的伤兵和受伤的佛门修士也越来越多,都说这几日明军猛攻白马山,东南监军司快有些撑不住了,不停催要援军。野利怀德连日军议,愈发没时间顾及成记商铺这些人,赵然乐得如此,就躲在野利家的骑兵中,避过一切麻烦,悠悠然然离明夏边界越来越近。

    从兴庆出发,到临兆府汇合骑军,再度抵达葫芦隘,这一路行了十天。葫芦隘是两国交界处夏军控制的关隘,赵然对这里非常熟悉,来了好几次。

    自打去年从这里进入夏境后,到现在也已经过去了一年多,驻守关隘的仍旧是那位李光宪,军职也依然是东南监军司都巡检使。这位李都司见了野利怀德,整个身子都恨不得矮下去三分,当真是曲意巴结百般讨好。

    除了恭维野利怀德之外,对野利家小侯爷的好朋友———成东家,自然也是恭敬的很,晚上摆酒接风的时候,更是把赵然的席位摆到了自家前头。一口一个成东家,不停介上来劝酒,和当年赵然过关时的那副勒索嘴脸完全变了个样,赵然都以为这位是不是把自己忘了。

    但很显然,这位其实并没有忘记,反而主动提及:去年成东家过关的时候,我就看着富贵气,果然在兴庆做下好大局面,这一年成记商铺从我葫芦隘口入夏,一次次我都看在眼里,当真是越来越兴盛。过去我还提着心,怕成记商铺有什么犯禁的夹带,如今既然有野利侯爷作保,那今后贵铺的一切往来全都放行!

    这位李都司的意思很明确了,今后成记商铺再从葫芦隘口过关,统统不再收取关费,你们放心通过就是。

    赵然自然不会当真就一个铜子都不给,李都司的做派其实是表明以后过卡绝不为难之意,这也就足够了,至于个人的好处,该给的还是要给。

    宾主尽欢,一夜无话,第二天天明的时候,野利怀德就率军向着白马山方向而去,赵然则领着成记商铺的驮队,由明军控制中的葫芦驿入了境。驻守葫芦驿的明军军官同样没有为难驮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吃了成记商铺的孝敬,挥挥手放行了事。

    别看明夏相争六百多年,但边境互市其实从没断过。两国物产差别较大,大明多的是绸缎布帛瓷器生漆茶砖食盐等等,夏国则盛产药材牛羊皮毛之类,双方互补性非常强。所以哪怕是战时,只要不是正好处于战场之内,依旧有络绎不绝的商队来来往往,也算是两国战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当然,明朝的铁器,夏国的战马,这些货物想要出境都比较困难,就算成记商铺也很少夹带这类物资。

    从葫芦驿入境后,成记商铺驮队要继续南下前往成都府,那里有成记商铺的大仓。

    于是赵然和新成安话别,新成安戴上面具继续扮演成记商铺东家,赵然则正式恢复了身份。

    忽然间卸下了包袱,赵然好一阵解脱感,心下轻松畅快了不少。想起很久没有跟蓉娘联系过,便发了一张飞符出去。

    自从去往兴庆后,赵然把这姑娘得罪的不轻,刚开始,蓉娘还三天两头给他发飞符,但赵然身在敌境,要是头上总是莫名其妙的泛出点点白光,那还怎么做暗桩?所以赵然的回讯很少,即便回了,说的也很简单很含糊——这点保密常识赵然还是有的。

    然后蓉娘的回讯就渐渐少了,翻过年来直到现在,将近半年时间两人都没怎么联系。

    赵然飞符发出去很久,都没有接到蓉娘的回讯,心说这小娘皮看来是真生气了,也罢,爱谁谁,老子先回君山再说。




第二章 熟人熟菜
    回君山的路上,赵然还给东方礼发了飞符,东方礼也没有回复,赵然心知恐怕对方还在闭关期间。

    东方礼闭关,赵然也不知道该找谁交接报告,要不干脆找东方敬?犹豫了片刻,终于还是没有多事。自己去夏国当暗桩的事情完全是东方礼一手操办的——下线上线必须单线联系,这可是东方礼当时反复跟他交待的条例。

    既然如此,那就慢慢等吧,反正现在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办,一边等东方礼出关,正好一边把事情办了。

    赵然赶回君山的时候,天上正在飘着小雪,一片山谷两座山头一条小河几座村庄,都笼罩在茫茫雪花之中。

    赵然站在君度山上极目远眺,对面的小君山那汪清泉依旧在流淌,山脚下的君山庙依然敞着庙门,偶尔有人进进出出,开垦出来的大片大片农田早已完成了收割,铺上了一层浅浅的积雪。

    继续向东北方望去,远远的冲马河上似乎多了似乎多了一座木桥?

    赵然下了君度山,不多时便来到河边,仔细观察这座小桥。

    木桥全木结构,横跨了四丈宽的河面,在河中心的一处巨石上架了一道中梁。木桥跨过河面后,在两岸各自延伸出一条简陋的泥土路,一条通往君山庙,一条曲曲折折伸向西北方。小路大部分都覆盖在雪下,所以刚才在山上没有看出来。

    一条小路一座木桥,这就是君山地区这一年来的变化吗?正是因为这一变化,所以自己感受到了功德力的加成吗?就是这么一项小小的工程,就能为自己多带来一成的功德力?

    赵然拍了拍脑门,交通问题是个大问题,自己怎么就没意识到呢?当初为何就没想起来不早些动手呢?

    赵然回君山只是想看看这片自己的基业,顺道查一下功德力增长的原因,暂时没有回君山庙和五色大师金久等人相见的意思,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以他羽士境的脚程,就算没有神行符相助,全力发动起来也快若奔马。赵然在夏国境内扮演成东家一年三个月的时光,处处防着被人看穿而不敢展露修为,实在是压抑得苦了。此刻不管不顾的奔行起来,感受着冬雪敲打在脸上的冰冷,感受着山地林木向身后飞退,心中当真是舒畅已极。

    曾经的赵然,只不过是办公室里埋头处理纷繁文件和各种琐碎的普通人,每天摆出的笑脸和忙上忙下的奔波,都是为了那点可怜的薪水,以及期盼中从来没有尝到过的权力的滋味。

    穿越给了他全新的机会,在他面前打开了另一扇迥异的世界之门。从最初苦守几亩薄田的农家子,到道院扫地做饭的火工,再到入门为道受箓修行,一步一步,不知费了多少心机花了多少算计,一切的一切,不就是为了今日么?

    赵然体内法力流转,双腿加快频率,在飞雪漫天中尽情享受着奔行在荒野中乐趣,不禁想起无极院中那位邋邋遢遢张老道曾经说过的那句我也想飞,忍不住伸开双臂,放声高歌:我想要飞得更高

    撒欢了一个多时辰,赵然玩够了极速奔跑的游戏,感受到法力消耗甚巨,这才缓缓放慢脚步,找了个地方打坐恢复。

    任性够了,赵然收拾心情,继续上路。离平武县城二十里处离开了官道,在山林中向着东北方行去,大半天后进入一片林木茂密的老山沟中。

    山沟中层林莽莽怪石嶙峋杳无人烟。赵然从储物扳指中取出自己那身标识着两朵焰火的羽士道袍,郑重其事的整了整衣冠,将信物令牌抖手打出。

    令牌倏忽间化作一道白光,瞬息没入前方的虚无之中,赵然眼前顿时一晃,遮护华云山的离火玄光大阵开启。赵然迈步而行,第一步眼前漆黑一片,第二步如入云雾,第三步往前一踏,赵然忍不住快要哽咽了

    一年多没有见过如此景象,赵然都快以为自己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俗商客,如今看着眼前的如黛青山如虹飞瀑如画亭台如玉清泉,忍不住一阵心神激荡!

    兴庆府的那一番繁华巷陌酒池肉林烟花灿烂,好是好,又怎及得上我仙家气象?佛门寺庙中那清纯简朴禅音鱼鼓,静是静了,又哪里有这洞天福地的美妙?

    还是道门好啊,这才是自己梦中最向往的世界!

    平复心情,穿过竹林草坪,越过金桥长亭,不时有道士停下来和赵然相互致意。是俗道的,赵然点点头,和颜悦色的打个招呼,有修行的,便稽首行礼,道一声师兄师弟好。

    华云馆十八流派,灵剑阁处于正西,赵然优哉游哉进了这片亭台楼阁之间,迎面就碰到一个熟人。

    赵道长来了?许久不见,道长的气色越发好了。

    全知客好,您老也一样,气色红润,身体还好?赵然习惯使然,顺手塞了锭银子过去。

    全知客一边道着这怎么好意思,一边乐呵呵收下银子:多谢赵道长赏赐,托道长的福,我饭吃的饱觉睡的香,一切都好。魏道长和余道长都在剑阁中修行,恐怕暂时还出不来,骆道长不在山中,出外游历去了,道长您先进屋歇息片刻,待我去弄些饭食来。

    赵然有经验,知道大师兄和二师兄在剑阁中修行不是短时间能结束的,便先认准自己小院,进入正房之中,狠狠把自己扔到床上,抱着被褥深深一吸,舒坦!

    过不多时,全知客端了个托盘上来,几个小菜一碗米饭。赵然一眼就看到了那碟子辣炒麂子肉,欢喜的将米饭直接倒了进去,筷子拌了拌,大口的开吃起来,边吃边道:全知客,我这一年多虽然不在华云山中,但每次想起全知客做的饭菜,就忍不住流口水,真是辣得好,辣得妙啊!

    全知客喜得合不拢嘴:赵道长喜欢,那是我的福气,没得说的,我又新学了几个拿手小菜,回头一并做给道长尝尝。



第三章 后山
    吃罢饭食,接过全知客递来的茶水,赵然问:我师父呢?在不在?

    全知客道:江长老在的,并不曾离山,赵道长有事尽管去,这小院一年多没有住人,我再收拾收拾。

    出了灵剑阁,向后山行去,那里是华云馆长老们修炼的居所,被一座隔绝内外的幻阵遮掩。

    上一次赵然来到时候,也到后山拜过山门,口口声声说要拜见老师。他号称要拜见的两位老师,是他受箓时的监度师夏侯大长老和传度师严长老,但纯粹是他在打马虎眼,只是为了提醒那两位长老,华云馆中还有他这么一号人物。

    此刻再来拜会,就名正言顺光明正大且趾高气昂的过来了。

    执事道童和他不熟,瞟了瞟他道袍上的两朵火焰,问道:师兄所为何事?

    赵然同样瞟了瞟那执事道童的道袍,一朵火焰,心情很是愉悦的笑了笑:麻烦师弟了,师兄我要拜会恩师。

    您是

    灵剑阁,赵致然

    那道童立马反应过来:原来是赵师兄,听说过赵师兄大名,一直没有机缘相见。师兄稍待

    赵然追了一句:不知师弟高姓?哪家门下?

    那道童回身道:我是云岚岗的高雨乾。身形没入阵中。

    道门观宫院十方丛林中,是严格按照律吕调阳,云腾致雨来划分辈份的,二十年换一个字,相互之间的称呼也严格按照字的辈份来排序。

    但子孙庙修行馆阁之中,相互的称呼却是按照同门之内的师承来进行的,与非同门之间则按相互关系来推算。比如赵然的师父江腾鹤是腾字辈,周雨墨的师父林致娇则是致字辈,但二者在华云馆是同一代修士,所以他们的弟子虽然一方是致字辈,一方是雨字辈,但相互之间却称呼师兄师妹。

    故此在修行馆阁中,虽然也按照律吕调阳,云腾致雨这八个字来取名字,但相互间却很少以此排辈,其主要原因,便是修士的寿元远远高于普通凡人。一般普通人活到六十就算不错了,能活到八十都是高寿,而修士随着修为境界的提升,寿元是不断增加的。

    比如江腾鹤新入炼师境,轻轻松松就能活过一百二十岁以上,是常人的两倍,若他能入大炼师,寿元还可再添二十年,而若是入了天师境,一百六十岁毫无压力,有些甚至能活过二百岁,堪称陆地神仙。

    在这种寿元下,严格按照八个字的辈分称呼是会闹笑话的,所以有些纯粹的家庙,甚至都不按这套谱系取名——比如庆云馆。

    当然,以赵然如今羽士境的层级,和普通人相比,也就是个长寿的命——能健健康康挺到七八十岁,只有结成金丹,寿元才会有显著增长,能够活到九十岁以上。

    赵然也做过境界提升一层,寿命平添一百岁的美梦,但这种美梦并不属于这方世界,筑基二百岁金丹六百岁元婴化神是乌龟的那种美好理想,在这方世界注定只能是传说了。

    执事道童高雨乾没过多久便从幻阵中出来,向赵然稽首道:江长老有请,赵师兄随我来。

    赵然跟在他身后,迈步踏入幻阵之中。

    笼罩遮护着后山的幻阵与华云山护山大阵不同,少了杀伐之意,多了几分灵气。赵然下意识间就以自家天眼观察,发觉此阵的气机流动并非单纯局限在后山之内,而是在整座华云山中。

    再仔细揣摩,赵然不禁叹服,他的境界修为不高,看不懂也看不清此阵的各种演化手段,但单就天地气机的流动而言,这座阵法才是整座华云山灵力调配的中枢。

    后山与前山的最大区别,在于其中蕴藏着的古朴气息。这里没有精雕细琢的飞檐栏杆,没有满是游鱼戏鹤的池塘,没有玉带金桥,没有楼阁殿堂。

    放眼望去,一片茫茫的山丘,各种高大的林木郁郁葱葱,其中一道石山剑削般横立其中,石山之上开辟出十来个洞府,显得极为简陋。

    但虽说简陋,迎面而来的那股凝重的气息却压得赵然呼吸略显急促。

    高雨乾在旁道:赵师兄第一次来后山吧?这里灵气太过浓郁,只有结了金丹的法师才不受拘束,赵师兄吸气时稍缓一些,适应适应便好。

    不用高雨乾提醒,赵然早已看穿,这里的天地灵气极其雄浑,已经到了流动中略显滞涩的地步。心下骇然,莫非这就是所谓洞天福地的真义?

    高雨乾将他引至石山之下,指了指山中一个石窟:那里便是江长老的洞府所在,赵师兄自去便是。

    赵然沿着石山中凿出来的山道,向上登高二十余丈,在一处洞窟前停下,恭恭敬敬施礼:弟子赵致然,今日回山,特来拜见师尊。

    洞窟中传来江腾鹤的声音:进来吧。

    赵然看了看眼前的这个小洞窟,五六丈深度,上下一丈高,左右宽不过三丈,不由愣了愣,洞窟里什么都没有,没有桌椅床凳,没有书阁物架,江腾鹤的身影更是压根儿全无。
1...154155156157158...6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