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黄金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所以抱紧娜娜哥的大腿就够了,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感动娜娜哥。”
“只想知道那些收到奖品的人是怎么处理奖品的,卖掉了吗值不值钱”
“楼上的你不用问,我跟你讲,我收到徐神的书法作品之后立刻接到七八个电话,都是问价的,其中有人直接出到五万块钱,要知道,整幅作品也就三十五个字而已,算下来一个字就能卖到一千六百多块,而我,则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因为我认为以后会更值钱。”
“卧槽,一个字一千六很多顶级书法家都没这个行情吧”
徐景行也没想到自己的行情会这么高,要知道,他给那位网友的奖品其实就是一幅随手写的七言绝句而已,正文28个字,算上题跋也才35个字,这也能卖到五万块
当然,他也清楚,这只能算是个例,不是真正的行情,或许那个出五万块钱的人正好是他粉丝呢。
真正的粉丝从来都是直奔,直奔拍卖会的,钱不是重点。
这么想着,对着镜头道:“抽奖的机会大大的有,以后的日常抽奖奖品就是玉粉、下脚料以及大字作品,所以没抽到的朋友不要着急,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中了呢,”说到这里,直接转移话题:“前几天做了二十来件贺寿题材的雕件,现在也该换新了,大家继续畅所欲言,给点建议,被我采纳的依然有奖品。”
“徐神,摆件啊,山子摆件啊,这才是主流,高端大气上档次。”
“我觉得吧,多做点传统题材比较好,毕竟玉石文化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大载体。”
“前几天做的是贺寿类摆件,现在该轮到婚庆类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分类,嘿嘿嘿,望采纳。”
“我倒是觉得主播可以雕一些致敬经典美术作品的雕件,比如说把《独钓寒江雪》从纸上搬到雕件上,虽然我不知道该怎么操作,但觉得这会很有意思。”
“不要怂继续上祝寿类雕件,这是大项,有钱人比较舍得在这方面花钱。”
“娜娜哥可以考虑一下广大女性呀,做点漂亮的首饰,像胸针、簪子之类,应该比较赚钱吧”
“主播你手边不是有那么多一点大的羊脂玉么当然是做手把件了,那种带皮色的小颗粒羊脂玉做的手把件是非常漂亮的,我很喜欢,而且因为个头小,整体价格没那么夸张,在市场上应该比较受欢迎。”
“我觉得吧,水友们说的都挺好,那就全都来一遍,嘿嘿嘿,徐神,我机灵不,一下子将所有分类都概括进来了,这要是不中奖实在天理难容啊。”
“六六六,我这种文盲看看热闹就好,实在是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
“同是文盲,看着你们的弹幕表示脑子里完全无法想象那些画面。”
“不明觉厉。”
“给楼上的大佬们跪了。”
“主播,有没有考虑做系列类雕件,比如说《西游系列》或者《水浒系列》,就像出连环画一样,你可以一下子推出一套十几二十件或者更多件,这样的内容不但丰富,而且能极大的提升收藏趣味,就跟小时候集卡一样。”
“我觉得大舅哥可以做点宗教题材的雕件,像什么二十八宿、十八罗汉之类,这样的题材也很有市场。”
徐景行很用心的将那些有价值的弹幕一一挨着看了一遍,不得不承认网友们的脑瓜子确实好用,很多人想的比他还周全,给出的建议也相当不错,甚至他的选择困难症都犯了,不知道该听从哪个网友的建议。
不管了,先全部记下来,以后一项一项的处理,反正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他将会心无旁骛的囤货,时间足够。
这么想着,对着镜头笑道:“你们也太热情了,而且想法都很不错,搞得我都不知道该选哪个
第1361章 卧龙
像是桃园三杰初相逢时的年轻气盛,还有结义时的义薄云天,也有跟赤兔马初相遇时的喜爱之情,还有水淹七军、千里走单骑这样的经典情节,更有关公显圣时的神威凛然等等。
其实这样的题材也是老生常谈了,很多手艺人和画家都做过类似的系列,但是在不同艺人笔下的画面还是不同的,细节不同,风格也不同,甚至于对同一个故事的解读方式也各不相同,不但不同,更有高下之分。
徐景行自觉他在艺术加工能力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
所以当他完成关二爷这一系列之后,直接将这些小巧的雕件一一拍照存档并且发到朋友圈里,这样的小件很受欢迎,他朋友圈里有很多人是有能力购买也有意愿购买的潜在顾客。
不过期然,不大会儿他就接到了好几个电话,都是问价的。
这些小型玉件个头不大,价格再高也有个限制,市场价也就几十万上百万的样子,中等富豪就能买得起,不至于让人一看都不敢问价。
甚至有人开口就要买一个系列,甚至有人想订做一个系列。
对于这些,他来者不拒,做生意么,肯定没有拒绝客户的道理,尤其是这些小物件做出来就是用来变现的——他最近确实太穷。
只是就算再穷,这些想入手的朋友们也只能等到店铺开业之后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当然,他也不是只做关二爷这一个系列,而是打算将很多热门人物都囊括其中,比如说刘关张、诸葛亮、赵云、黄忠、曹操这些。
其实,就《三国演义》来说,准时一个绝对意义上的宝库,为广大艺术创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几乎随便一个人物拎出来都能做一个小系列,其中可歌可泣的符合传统价值观的人物更是多不胜数。
就连被《三国演义》贬为奸雄的曹老板也有非常多的精彩段落,如果能把演义中的曹老板和真实历史上的曹老板结合起来,看完全可以挖掘出更多的创作素材。
至于其他女性,像甄姬、糜夫人、孙尚香、徐氏这些都可以浓墨重彩的进行刻画。
只是这么多素材,他只能一点一点来。
关二爷一个系列完成之后,就轮到刘关张这个三人组了,三人组从初相识到桃园结义,再到古城相会这些,也能做个精彩的系列,搭配着《三国演义》的原创诗句,每一件作品都是有图有文的精品雕件。
不过考虑到大众不是特别待见刘备,所以就没给刘备做单人系列。
倒是张飞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张飞够莽,但莽也是一种特色,莽的好也能令人拍案叫绝。最关键的是张飞的传奇性质虽然没办法跟关二爷比,可是留下的精彩小故事一样多不胜数,甚至因为张飞比较鲜明的个性会营造出很多冲突性质比较强烈的画面,比如说义释严,一般人玩“欲擒故纵”这招很正常,人们也不稀罕看,可是张飞这么个莽汉忽然会用计了,而且用的还不错,就难免令人拍案叫绝。
而他要做的就是在画面中将这种矛盾刻画出来,用时髦的话来讲就是“反差”。
嗯,真正意义上的反差,也对不是那种反差。
做完刘关张,就轮到诸葛亮了,这可是比关二爷更具传奇性质的传奇人物,甚至于历史上比演义中更有传奇性质,个人能力、个人魅力以及精神属性都不是简单的一句“智多近妖”能概括的。
而徐景行最欣赏诸葛亮的地方在于诸葛亮不会随大流,更有一种可以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使命而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做不到这一点,但他非常尊敬能做到这一点的人。
不像某些人,自己做不到就认为别人也做不到,如果别人做到了就认为别人是别有用心、装腔作势、沽名钓誉、没有自知之明等等,甚至于根本不承认别人做到了,会从一切角度寻找破绽去攻击对方。
好吧,他就是喜欢诸葛亮。
为此他打算以诸葛亮为主角,好好的创作一个系列,不止是人物小传那种简单的小系列,而是打算做一个大的系列,那种将诸葛亮一生都囊括进去的大系列。
当然,这是一个大工程,得慢慢来,很有可能在首都店开业之前都做不完,因为提到诸葛亮之后他脑子里闪过的灵感太多了,只觉得随随便便就能做上百件出来,如果再细细琢磨一番,这数量将会更多。
那么从那儿开始呢
当然是要从躬耕南阳开始。
躬耕南阳这个画面看起来很简单,完全可以当做隐士图来做,画面中有一座山、一条小溪、一块农田、一座茅屋、一个隐士外加一个童子,嗯,反正常规意义上的隐士图就是这样的。
但他要做,当然不会随大流的这么做。
大山可已有,小溪也可以有,农田、茅屋、童子也可以有,但作为主角的隐士就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而这就要考虑一下诸葛亮当时的状态了。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呢
 
第1362章 诫子书
当然,徐景行绝不是说诸葛亮是完人,只是说诸葛亮这类人都是有大理想大报复的,是不甘于蝇营狗苟的,这种人在整个历史上都不多见,但每一个都是真正的人杰。
可以不喜欢这样的人,但他们也确实值得每一个普罗大众钦佩。
所以在雕诸葛亮系列的时候,徐景行格外的用心。
除了躬耕南阳、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七擒孟获、白帝托孤等系列外,他还将诸葛亮的几篇名著全部雕了出来。
其中最为经典的《诫子书》被他雕在一柄用羊脂玉雕刻而成的羽扇上。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全文八十六个字,字字珠玑,徐景行雕的格外用心,把每个字当成人生中最后一个字去雕琢,耗时三个半小时才完成,这样的速度对他来说已经是非常非常慢的了。
至于字体,它用的是正楷,一笔一划端正无比,字体结构、笔锋笔势全都严正端庄,宛若诸葛亮这一生。
完成后,他几乎脱力,在椅子上做了好大一会儿才缓过来。
这一点也不夸张,而是真的差点耗尽精力。
没办法,他太喜欢这篇《诫子书》了,在初学书法时就经常描摹,后来也经常用各种字体来书写这篇短文,到现在为止,他的书房里还挂着这样一幅立轴,当然是他亲自书写的,不过那是十年前的作品了,他的水平也就那样,不过是在他父亲的指点下完成的,是他当时最满意的一幅字,特意装裱起来挂在卧室里的。
这么多年,家里很多家具、装饰品都换了,连房子也换了,唯独这一幅字没有换。
这篇文章的文学水平不必多说,在中外整个人类历史中出现过的家训类文学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存在,不光文字精炼,这些文字体现出来的思想和观点直到现在依然一点都不落后。而且通篇只说为人,不掺杂一丝一毫的其他因素,这点尤为难得。
更加难得的是这一片《诫子书》完全是诸葛亮本人一生的缩写,文章中的种种,诸葛亮都做到了,或者说,诸葛亮就是那样一个人,完全是以这个为标准而活的。
喜欢教育人的人很多,但能够以身作则的人却不太多,而是说一套做一套的居多。
但诸葛亮以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以身作则”这四个字。
当然,做人和做学问是一回事儿,参政、治军又是另外一回事儿,这一点诸葛亮看的很清楚,所以在诫子书中诸葛亮只说如何修身如何治学,而一点也没有涉及政治、军事等内容,跟其他一些家书完全不同,甚至连“耕读传家”这一类治家类思想都没有涉及,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这个角度看,诸葛亮完全当得起“不世奇才”这个赞语,看的非常通透,看的也非常长远。
这么一对比,历史上其他一些家训就要第一次层次了,很多家训着重提及的不是其他,反而是传家、治家类内容,也有为人处世一类的内容,甚至有一些专门写勾心斗角甚至参政谋国之类的思想,其中只有少部分提及了个人问题。
所以徐景行一直以为,哪怕诸葛亮没有其他才能,只凭这么一篇“诫子书”也能成为整个华夏历史上最令人钦佩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诫子书》,一部分知道《诫子书》的也是只知其名二部知其文,很少有人专门读过甚至背诵过全文。但是,满世界都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类的书法作品,甚至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干脆就把《诫子书》中的一部分拿过来当做家训。
说句不客气的话,这片《诫子书》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这块土地上的思想风潮,如果搁在春秋战国时期,凭借这么一篇文章,诸葛亮就有资格被称之为“诸葛子”。
徐景行这前半辈子,就是按照《诫子书》来学习和修身的,虽然他的成就和能力距离诸葛亮还非常非常远。
也就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一下内心的崇拜之情。
好吧,就当他是个追星族,跟现在的粉丝们给爱豆刷榜买广告屏庆生送礼物接机一个性质。
嗯,真没什么区别,也没什么高低之分,就是喜欢的爱豆一个还活着,一个已经死了几千年而已。
当然,给爱豆做的纪念品,质量自然是没的说。
这么说吧,这件羊脂玉雕《诫子书》羽扇是他这半年里创作出来的最有分量的一件作品,从雕工到材质都无可挑剔,最关键的是这件羽扇的本相非常罕见,是《诫子书》全文,是由全文八十七个文字组合起来的。
他感受了一下,这八十七个文字的效果很特殊,能给他一种宁静平和的感受,颇有些心静自然凉的味道,另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上他的思维速度,更能补充精神方面的损耗,虽然对他来说可有可无,但对普通人而言,就是难得的宝贝了。
这功能,简直跟传说中的一些个法宝没多大区别了,虽然功能没那么直接,但对普通人的帮助还是非常的。
加入把这柄羽扇送给某个考研狗,就算不能提升被录取的成功率,也能少掉几根
第1363章 《出师表》
徐景行很少专门收藏自己的作品,他卧室里小时候写的那一篇《诫子书》是唯一一件被他看的很重的作品,家里也有他其他作品,但主要是充数的装饰品和家具这种实用品,并非为了收藏。
这柄羽扇是他作品中第一件能让他生起强烈的收藏**的存在,所以他很想收藏。
可是吧,这么一件极品雕件好不容易雕刻出来了不卖留着自己把玩,感觉又有点不太厚道,这样的好东西应该让更多人知道才对。
算了,放到店里当镇店之宝吧,标个超高价让店里的顾客知道它的存在但又能留在自己手边,什么时候后悔了再收回来,不至于完全没有挽回的余地。
嗯,就这么定了。
有了主意之后他再次拒绝了那位皇帝贵宾想要购买这柄羽扇的请求,并且笑道:“这柄羽扇是我预定的镇店之宝,真不卖,到时候我会标个超高价摆在店里,哥们,真不好意思了,要是实在想看,等开业时我给你发个请帖,到时候过来凑个热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