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黄金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第1015章 棺材板
海选现场么,持宝人都是自己挑鉴宝嘉宾,既然是自己挑,当然要挑看起来比较靠谱的那些,尤其是那些对自个儿的宝贝格外看重的持宝人,生怕别人把他的宝贝说成是赝品。
这种情况下徐景行不受欢迎也就可以理解了。
当然,也不是说他前边一个人都没有,其实还是有持宝人找他的,只是这些持宝人对自己的宝贝看的就没那么重了,估计也是心里有数,知道自己的宝贝不值钱或者干脆就是假的。
所以他在那儿坐了半个小时,接待了十来个持宝人,经手的宝贝全是赝品。
但就算是赝品,那也得说出个一二三四来啊,不然如何取信于持宝人呢哪怕那宝贝是一眼假的货色。
好在他理论知识足够丰富,艺术鉴赏能力更加出色,所以应付这些小场面还是绰绰有余的,导演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后就放心的离开了。
一个小时后,他面前的持宝人也逐渐多了起来,毕竟人来参加海选的持宝人那么多,不可能真的把他晾在那儿无人问津。
当他好说歹说的让一位老大娘相信带来的咸菜坛子真的只是一个咸菜坛子之后,他面前的持宝人忽然呼啦啦的散开了,抬头一眼,原来是一个大哥扛着一块漆色斑驳的棺材板靠了过来。
这大哥当然就是他刚进门时看到的那位,愿意扛着这么一块棺材板到处溜达的人可不多见,或者说是非常罕见。
看到对方脸上的不好意思,他也有点无语,感情您也知道不好意思啊。
不过这话可能不能说,而是面带微笑的朝对方招招手:“哪位大哥,让我先帮您瞅瞅,看您累的那样儿。”
大哥赶忙靠过来,然后小心翼翼的将那块棺材板搁在桌子上,陪着笑脸道:“小专家,这可是宝贝,金丝楠木做的,指不定就是哪个皇上用过的。”
他咧咧嘴,有点无语:“谁跟你说是皇上用过的”
“这还用说,都不知道金丝楠木是皇家专用普通人用,那是要杀头的,”大哥理直气壮的说道。
而且,这话还博得周围一群人的赞同,甚至有人开腔附和。
他呵呵一笑:“我家里就有几只金丝楠做的梳妆匣,这么说,我也要被砍头”
“额,那是古代,现在当然不会了,不过现在这金丝楠也很贵重,这么大一块估计能值好几百万。”
“这又是听谁说的”
“网上看的啊,很多人说金丝楠都快绝种了,比紫檀木还珍贵,尤其是这么大尺寸的料子更是罕见,再加上是皇上用过的东西,卖个三百万不算贵吧”
“金丝楠快绝种了”他摇摇头:“大哥,我在这儿给你普及一个概念啊,金丝楠不是什么品种树木,就是普通的楠木,当然,楠木有很多品种,但绝对没有金丝楠这个品种,金丝楠只是楠木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的一点小小的变异而已,这种变异可以出现在楠木的任何一个树种上,每一棵楠木都有可能成为大家嘴里说的金丝楠,也就是说,只要楠木没绝种,金丝楠就不会绝种。”
“啊”那大哥都傻眼了,“这,这不是,那什么,网上不是这么说的啊。”
“网上的消息真真假假的不可全信,何况这金丝楠曾经被商家炒作过,为了达到炒作的目的,别说在网上
第1016章 专家徐景行
一家大商城的营业额能翻五倍不止,这是什么概念就相当于直接上了一个档次。
具体数字这个属于商业机密,一般人得不到准确的数据,但根据猜测,现在的大城商城光纯利润就在一个亿左右,每年。要知道,这可是纯利润。
当然,大成商城本身的条件就不错,地理位置好,而且是老牌子存在感很强,后来又重新装修过,又有大狮子带来的附加效应,这生意自然不好才怪呢。
前些天还有其他商城也联系徐景行来着,也想在商城内部做一个巨型雕件,只是当时他很忙,就给推了。
而且得益于那只大狮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眼球效应,他的身价也涨了,之前做那只大狮子的时候玄阳道士只给他三十五万的工钱,可前些天找他的那位商城老板一开口就是一百万,在他拒绝之后直接开到了二百万。
这可只是工钱。
当然,这里面是有水分的,毕竟对方看中的是他的手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非手艺本身。
最关键的是,这一切变化都证明了那只大狮子的出色。
所以当他把那只大狮子亮出来以后,他面前这些个持宝人都傻眼了,尤其是那扛棺材板的大哥更是跟中了邪一样喃喃道:“这,这怎么可能。”
徐景行笑道:“所以说你被人误导了,金丝楠木虽然珍贵,但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珍贵,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现在的金丝楠又降价了,一吨降到了十万块钱以内,小尺寸的两万块钱就能买到,像你这种直径一米左右的可能会稍微贵点,会卖到二十万左右,按照这个价格计算一下,你这块板材也就值个两三千。”
“这么不值钱”
“这个市场行情是公开的,你可以上网查一下,”徐景行笑笑,话锋一转:“当然,我刚才说的是仅是金丝楠原木,而你这块棺材板勉强可以算得上是一件古物了,所以价格不能按照原木的价格来计算。”
“啊”大哥转忧为喜,“这是真的古董”
“可以这么说,我刚才看了看,这块棺材板确实是金丝楠木做的,虽然看不清更清晰的纹理,但从显露出来的那点不难看出,这块板材的质地还很不错的,花纹也好,最关键的是这块板材上边的纹饰有点意思,如果我没看错,还真有可能是某个皇帝或者皇子用过的。”
听到这话,大哥激动的一蹦三尺高:“我就知道!”
其他一些个持宝人也不嫌弃这是一块板材板了,一下子全围拢过来,都想好好的看看皇帝或者皇子曾经用过的棺材板是什么样的。
这可把摄像和现场的一些个工作人员给吓坏了,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急忙冲过来维持秩序,这里可是鉴宝节目的海选现场,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额的古董,其中虽然以赝品居多,但也不乏真正的宝贝,这要是因为这场骚乱而损坏其中一件,那他们的罪过就大了。另外一旦发生骚乱,宝物被损坏的持宝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到时候光是赔偿也会让首都卫视心疼到掉眼泪。
等现场安静下来,徐景行才继续道:“你也别高兴的太早,尽管这是皇帝或者皇子曾经用过的,但并不代表就有多值钱,因为从板材被侵蚀的程度看,这块板材入土也就一百来年的历史,另外这块板材也只有这么一扇,还是棺材板这种不太吉利的物件,你想卖都卖不出去。”
第1017章 风磨铜
这件宝贝是一只铜炉,准确的说是一件宣德炉。
宣德炉是铜炉中的一个品牌,是特指明宣宗朱瞻基在宣德三年参与设计并且亲自监造的那一批铜炉,也简称为“宣炉”。
宣德炉的特别之处不仅在于明宣宗的亲自参与设计和监造,更在于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风磨铜铸造的铜器。
而风磨铜是什么这种说法到现在都没有固定下来,不管是从现代科学角度来讲,还是从字面意思来讲,又或者是从玄学角度来讲都有各自的说法,不过主流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指这种铜料是用风动力粉碎铜矿石后得到的铜料;另一种说法则来源于字面意思,说用这种铜料铸造的建筑物有个特性,那就是风吹磨的时间越久,它就越发的明亮。
这两种说法都是有现实依据的,因为铸造宣德炉的风磨铜来源于暹罗国,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泰国,那边确实有利用风动力粉碎铜矿石的传统。可是第二种说法同样靠谱,因为使用风磨铜建造建筑也是早有的事情,比如说五台山塔院寺释迦牟尼舍利塔之塔刹、北宁双塔塔顶的莲座和宝瓶就是用风磨铜打造的,也确实具备越吹越亮的特性。
当然,不管是那种说法,都证明风磨铜确实不同于一般的铜料,最起码越吹越亮这个特性是真实存在的。
而经过现在的科学检测,风磨铜的材质也被摸透了。
根据检测,风磨铜是由红铜和黄金组合成的合金,颜色呈紫红色,黄金的含量越高,这颜色也就越淡。
而且这风磨铜还可以分天然的风磨铜和人工合成的风磨铜两种,天然风磨铜的成分略显复杂,在烧制出成品以后可能会呈现出一些奇特的色泽或者纹理,当然而有可能烧出废品,属于不太可控的那种;而人工合成的铜料则更加稳定,也可以自主调配合金比例从而筑造出具备各种特性的铜器,比如说所谓的“紫金”就是风磨铜的一种,只是黄金的含量更高,也不会生锈罢了。
反正不管怎么解释,这风磨铜身上确实有着种种相对神奇的色彩,同样也使得宣德炉身价倍增。
当然,宣德炉的身家那么高,也不只是因为材料的缘故,更因为这批宣德炉从造型设计到选料、铸造工艺都是无可挑剔的,属于铜炉中最顶级的存在。另外,这批宣德炉的数量有限,而且这批宣德炉的造型都是从《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古籍中选出来的,每一只炉子的造型都能在这些古籍中找到,属于是传承有序的存在。
正是如此种种因素的加成,才使得宣德炉成为铜炉中最为响亮的一个牌子,也是因为如此,后世仿制的宣德炉多不胜数,其中甚至不乏精品之作。
到了现在,一些个商人干脆把高仿的宣德炉也叫做了宣德炉,不然的话真正的宣德炉就那么点,根本撑不起这么大一个市场来,也对不起那么大的名头,那对商人来说可是一种折磨。
不过在文化人嘴里的宣德炉依然专指宣德三年明宣宗亲自设计监造的那批铜炉,嗯,据说当初总共铸造了三千只。
三千只宣德炉,听起来不少,可留存下来的却是有数儿的,因为这东西虽说不易损坏,但铜在古代也是战略资源的一种,很多军阀都曾有过收集铜器铸造铜钱的过往,所以当初那三千只宣德炉中可能只有少
第1018章 该信谁的
徐景行一度以为自己听错了,可当他再次去摩挲这尊铜炉的腹部时,再次听到了那种清吟。
怎么说呢,那种声音很轻,带着点“沙沙”的感觉,同时还挺清扬,就像刀剑出鞘以后发出的嗡名声,有一种金属特质。
大家都知道一个常识,品质越好的钢材在打造成兵器或者厨具以后,发出的声音就越是好听,声音清亮透彻绵远悠长,比如说他的冥凌,用指甲轻轻一弹,发出的嗡鸣声能持续十秒钟以上。
而这只铜炉发出的声音竟然比他的冥凌发出的声音还好听,还要悠长,而且是直入本相的那种,就算他堵着耳朵也一样能听到,非常神奇,跟他在泉城是收到的那些具备特殊功能的器物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实用性差了些。
但就算如此,这只铜炉也非常不凡了。
而且这只铜炉的不凡之处不只是它的本相,本体也是价值连城的存在,这可是真正的宣德炉啊。
只是他自己的看法做不得准,需要得到其他人的认可。
要是真的能确定这就是宣德三年铸造的那一批宣德炉中的一只,那么这个节目可就有看头了,而作为这只宣德炉的发现人,他也能跟着受益。
想到这里,抬头看了面前的持宝人一眼,这是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太太,头发花白,戴着一只金丝框眼镜,穿着很整齐很干净而且都是牌子衣服,虽然不是非常奢侈,可足以说明对方的家庭状况。另外对方的手腕上有一只扁条形翡翠手镯,那手镯是嫩绿色的,通体如一,看着非常可人,如果是a货的话,那能对他这两天开的那辆欧陆了,甚至可能还有剩余。
这么看,这位老太太的家庭条件显然很不错,而且老太太气质很好,像个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好,好相处,讲道理。
趁着摩挲铜炉的功夫组织了一下语言,低声问:“阿姨,您这炉子是买的还是家传的”
“家传的,”老太太和声回答道。
“哦,那就好,”他点点头,为什么说那就好呢,是因为家传的物件来历干净,不会招惹上莫名其妙的麻烦,而且家传的物件不需要上缴国家,哪怕不能买卖也能当成传家宝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如果是买来的或者从其他渠道搞来的,那会发生什么可就难说了,毕竟是真正的宣德炉,就算是首都故院那些人也会眼红的。
老太太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继续问:“小徐老师,这炉子有什么问题吗是不是真正的宣德炉”
“您知道宣德炉”
“当然,我以前还找人鉴定过呢。”
“那鉴定结果呢”
“有人说是真的,有人说是高仿,还有人说是现代工艺品,我都不知道该信谁的。”
他没有给出直接答案,而是反问道:“您贵姓”
“免贵姓徐。”
“呵呵,感情咱们还是本家呢,”他开了个小玩笑,然后把炉子递给老太太,“这样,您跟我来,这边有更专业的专家,”等徐老太太跟着他离开人群时才低声道:“阿姨,我个人认为是真品,是宣德三年铸造的那一批宣德炉中的一只,而且概率很高,但我年轻,人微言轻,需要得到其他老资格的认可才行,您呢把炉子拿好,待会儿不管别人说什么都别让它离开视线,然后赶紧找家人过来,避免落入有心人的眼里,这可是国宝级的好东西。”
“真的”老太太惊喜的问道,不过倒也不是那种欣喜若狂的
第1019章 有办法
说起来,明宣宗时期的工匠们胆子也够大的,宣德三年皇帝才铸造了宣德炉,宣德五年左右那些个工匠们就开始制造仿品了,而且还博得了很大的名头。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批宣德炉的督造官吴邦佐、工部员外郎李澄德以及高氏、且闲主人等“司铸之事”的官员和工匠,这些人的手艺在当时社会中是最顶尖的存在,要不然也不会被皇帝征集去铸造宣德炉,也因此这些人仿制的宣德炉完全可以以假乱真。
当然,明面上这些人仿造的宣德炉的款识跟真正的宣德炉的款识还是有所区别的,真品宣德炉的款识只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阳文款这么一个款识,是统一的。
而吴邦佐这些人后来仿制的宣德炉的款识则有楷书款和篆书款,字数也不再是六个字,而是类似于“宣德五年吴邦佐造”这样的多字款。
可这只是明面上的款识,私底下有没有仿造“大明宣德年制”这种正品款的宣德炉,谁也不知道,反正就算仿制出来一般人也分辨不出清楚,毕竟正品宣德炉和仿品宣德炉全都出自一人之手,人家想要仿造,完全可以做的比真品更好。
这也是为什么宣德炉的鉴定会成为国内古玩行的一个悬案的原因,就是因为太难鉴定了,就算是那些个专家们也有点无能为力。
到现在为止,国内似乎还没有哪一只宣德炉被明确的鉴定宣德三年铸造的那一批之一,就算是博物馆也只是简单的标注为“宣德炉”了事,顶多加上明中期或者明晚期这样的大致时间段,而不敢直接宣称“铸造于宣德三年”。
倒是国外有一些拍卖机构曾经拍出过一些个所谓的“宣德三年铸造的宣德炉”,价格也都不低,但至于到底什么情况,那就说不清了,毕竟国外的拍卖行的水分一点不比国内少。
可是吧,要说真品和仿品就完全无法鉴别出来,那也不对,还是有办法的。
什么办法
材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