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鉴宝黄金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徐景行则摆摆手:“平哥儿你可别冤枉我啊,我哪有藏起来,就一直在包间里放着呢,只是你没发现罢了。”

    “包间里”众人闻言急忙扭头寻找。

    在这么一群顶尖的从业者面前,他那点小伎俩自然藏不了多久,被他摆在包间里伪装成装饰品的四样物件不到十秒钟就被众人给翻了出来,毕竟包间里本身的装饰是很和谐的,贸然塞进去这么四件外物,肯定会显得别扭,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就不难发现它们。

    三只紫砂壶和一只十八罗汉粉彩碗摆在桌子上,众人围拢在那儿仔细端详。

    滕亮先拿起了那只慎德堂制款的十八罗汉粉彩碗研究了几分钟,递给身边的韩振刚后赞道:“果然是真品,是那二十只之一。”

     




第1011章 特性
    滕亮摇摇头:“当然不是,我是拿不定主意,看不准到底哪只是真的。”

    徐景行嘿嘿笑道:“那就随便选一只呗,您要是选中了,我给您打个折。”

    “真是特意给我寻摸的”滕亮有点惊讶。

    “当然,我可一直没忘记,只是直到今天才碰到这么一只能看得过去的鸣远壶,而且恰好是三只在一起。”

    “有心了有心了,”滕亮连忙拱手道谢,然后想了想指向那只莲瓣壶:“我觉得这只更像真的。”

    “您确定”

    “嗯,确定。”

    徐景行咧咧嘴道:“您说的这么肯定,连我都有点怀疑自己的判断是不是准确的了。”

    “你认为哪只是真的”

    “我看中的是那只光壶。”

    “嘶——”滕亮吸了一口气,摸着下巴想了想道:“这光壶看着有点,有点……”

    “有点不起眼”徐景行笑问。

    “嗯,反正感觉在这三只壶里数它不起眼。”

    “嘿嘿嘿,您确定确定的话那只莲瓣壶就送您了,这光壶我自个儿收藏。”

    “别,让我再看看,”滕亮急忙阻拦,拿起那只橄榄壶重新端详起来。

    不光滕亮,其他人也一块帮忙参详,最后还来了个远程求助,找故院一个紫砂器烟技员给看了看,折腾了好半天才确定下来到底哪只壶才是真品。

    有了准确的结论之后,滕亮嘿嘿笑道:“小徐,真有你的,我们这么多人加起来还不如你一个人呢,惭愧惭愧。”

    “嘿嘿,滕老,你这么说我确实挺开心,不过我还是要说,我能鉴定出来还要归功于我的学艺经历,我可是跟着一位制壶大师学过一段时间的,相对而言在鉴定时会有一定的优势,能看到一些一般人看不出来的东西,”徐景行笑道。

    “哦快说说,”滕亮急忙道,这些人都是专家,好学是最基本的品性,不然也不会掌握那么多常人看着就头疼的理论知识。

    徐景行把三只壶拿过来,“这造型、做工、神韵之类的东西你们都懂,我就不卖弄了,但有一点你们知道的肯定没我多,那就是泥料,你们看,这三只壶的泥料都是紫泥,颜色、光泽几乎一模一样,但细细看却不难发现其中还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的,毕竟都是纯手工制品,不可能完全做到一模一样。”

    滕亮连忙点头:“是,我也感觉到了,只是为什么感觉真品反而更差呢。”

    “呵呵,这就是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最大的区别所在,根子就出在泥料的粉碎、搅拌、筛选这个环节上,在这个环节上,古代只能用相对原始的工艺来进行,泥料的颗粒相对较粗,也不是那么均匀,可现在却都是机器粉碎,粉碎出来的泥料跟水泥面儿似得,不但异常细腻,还特别的均匀,等烧制成型后,前者的胎质看起来就比较粗糙,而后者却更坚实更细腻,单纯的从品相上来判断,显然是后者更好。”

    他这么一讲,众人就都懂了。

    虽然现代工艺也能控制泥料的粉碎粗细程度,可毕竟是机器粉碎,粉碎出来的颗粒就是那么匀称,这点是手工粉碎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也是鉴定紫砂器时最重要的一个区分方式。

    当然,如



第1012章 七十个
    滕亮这个问题可把徐景行给难住了。

    徐景行有外挂是不假,可对行情的把握却是任何外挂都取代不了的,只有那些资深的拍卖师或者评估师才能做出最正确的评估,他这样的外行也只能凭借以往的印象来判断。

    如果是一般物件,根据以往的拍卖价格多少能做出一个相对公平的估价。

    可这是鸣远壶,是陈鸣远的真品,这价格就不好判断了,因为陈鸣远的作品价格区间太大了,最贵的买到了四千多万,最便宜的却连四十万都不到,毕竟就算是陈鸣远也没办法保证每一件作品都是精品。

    然而一只紫砂壶是不是精品,这根本没有什么可量化的标准,完全看个人的主观意识。

    比如说这只橄榄壶,徐景行就觉得这完全能算得上是一件小精品,虽然是光壶,品相也是那种不太受人欢迎的古朴风格,可做工也好,整体气韵也好,都无可挑剔,卖个二三百万是完全没问题的。

    可他的看法不代表所有人的看法,他能看到这把壶的优点不等于别人也能看到,他能欣赏得来这样的风格不等于别人也能欣赏得来。

    就像老贾的电影,拿奖无数,好评如潮,但票房始终就那个样儿,因为绝大部分人都不太喜欢老贾电影中那沉重之极的氛围,看起来特别累特别吃力特别揪心,没有一丁点的娱乐性。

    电影如此,艺术品也是如此,两种看似完全不相干的东西在某些方面却有着很强的共同性。

    说的再直白点,这都是为人服务的,你的作品好不好也是由人说了算的,然而人性和思想那么复杂,怎么可能有完全一致的评价

    看刚才滕亮的选择就知道,这老头儿是不太看好这只橄榄壶的。

    所以他还真不敢报太高的价格,那样会把人吓走。

    可报价太低,他又要吃亏。

    嗯,怎么办

    他想了想,伸出一根手指,“滕老,一个大数吧。”一个大数就是一百万的意思。

    滕亮也不意外,摇摇头,“对半,不能再高。”

    “您这一刀砍的也太狠了点,”他苦笑道。

    “这壶就这个价,没办法,这造型太不讨喜了,要不是我第一次见这种造型的壶,还真不一定愿意收藏呢。”

    “那您也能再添点,毕竟是陈鸣远的壶,不是那么容易碰到的,您要是真不要这一只,下一只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那我添五万。”

    “还是太少,八十个吧,看我多爽快,直接给您下了二十个。”这里的“个”就代表“万”了,八十个就是八十万。

    “还是太多,我最多出六十个。”

    “滕老,咱们再各退一步,七十个。”

    “这,行吧。”

    滕亮最终还是松口了,并且很快就转账给徐景行。

    七十万不是小数字,但对滕亮而言还真不算什么,不说别的外快,光是他这辈子捡的那些个漏儿就不是一般商人能比的,尤其是早些年,对滕亮这些个行内人简直是天堂一般的存在,各种好东西卖的比大白菜还便宜,随便买几件攒着搁现在都能卖到天价。

    所以,滕亮这种人是不缺钱的。

    &nb



第1013章
    一顿饭,吃的宾主皆欢,最后结账的当然是徐景行这个大赢家。

    一顿饭吃掉小两万块,这在以前,是徐景行无论如何都不敢想象的,可现在却没什么感觉,好像花掉的不是两万块,而是二十块。

    这就是做个有钱人的感觉

    别说,还真不错呢。

    徐景行暗自有点小得意,因为从现在起他确实勉强可以算个有钱人了,虽然资产还没超过九位数,但多达八位数的可自配现金也足够吓人的了,一些个所谓的资产过亿的商人们都不见得有这么阔绰,因为资产跟现金不是一回事儿,很多商人都是背着债务做买卖呢。

    而且这也是他第一次拥有这么多可支配下您,自然又是另外一种感觉。

    至于以后还能不能赚到更多的钱,他从没怀疑过自己,这也是他为什么在兜里并没有太多现金的时候依然敢大手大脚花钱的缘故。

    没办法,手艺人就是这么自信,只要手上功夫没落下,就不怕没饭吃,就不怕赚不到钱,区别只是赚大钱还是赚小钱罢了。

    现在的他,显然赚的就是大钱。

    当然,这个大钱只是相对而言的,在其他木雕师眼里,他赚的是大钱;可在其他一些个手艺人眼里,他这赚钱的速度和规模只能算是常规操作,比如说玉雕师。

    举个例子,就是被他怼的找不到北的刘正先,真说艺术创作能力是不如他的,可因为玉雕手艺值钱,所以天工堂的纯利润非常之高,据说每年都能达到九位数。虽然这个数字并不是单纯的卖手艺赚来的,天工堂也批发玉料然后亲自加工再通过自己的渠道卖出去,但就算如此,这个利润也够吓人的了。

    换做是他,就算他天天钻在手工店里干活,一年下来也赚不了一个亿。

    别看他这次用四十几天时间赚了一千六百万之多,可这样的好事儿是不常见的,一年可能也就这么一两次而已,因为木雕市场相对而言还是很小的,要不了多久就会饱和。而且花这么多钱买一组木雕作品的土豪也不多,大多数人还是更待见金、玉等升值空间较高、保质期较长的手工艺品,收藏投资两不误,风险也低。

    再举个例子,国内有一家上市公司,是做翡翠生意的,从账面上看,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简直差到了极点,利润不多,还欠着银行一百多亿的债务,然而就算财报曝光之后人家也没下市,因为人家的钱都用来买货了,准确的说是用来购买翡翠原石了,人家几乎所有的利润都用来购买翡翠原石,买来以后也不急着兑现,而是放在仓库里等升值。

    人家从银行贷的近百亿现金,也都用在这个方面。

    也就是说,人家的仓库里存着保底一百多亿的翡翠原石,这还是成本价。

    所以有这么一批压舱石在,人家一点都不着急,连银行也不着急,因为都知道翡翠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且数量稀少,升值空间很高,只要有货就不怕没钱。

    但是木头就不行了,紫檀木在木料中已经是最顶级的木料了,也一样稀少,但树木这东西毕竟是还能长出来的,就算一百年又怎么了,跟翡翠玉石那种需要数十万年甚至数百万年才有机会生成一批的自然资源相比,这根本不算什么。

    所以在炒作过后,各种极品木料的市场价格齐刷刷的大幅回落了,对半腰斩还是好的,像金丝楠木这种炒的太过分的料子,市场价只有高峰时期的十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了。

     



第1014章 海选现场
    韩振刚笑道:“瞧你说的,你要是没资格,国内还有几个人有资格咱先不说别的,光是你那超强的记忆力和博闻强识的学识就能秒杀绝大部分的所谓学者专家了,另外你的眼力那么好,跟你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简直是核武器一般的存在。”

    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还有,你可是《鹊华秋色图》的捐赠人,光这个名头就足以让你成为许多相关节目的座上宾了,这样的噱头可是非常难得的,别说首都卫士,就算是央视也一样会眼馋,只是他们一时间没想到这个茬儿罢了,我敢保证,你在首都卫视露脸之后,类似的邀请会越来越多。”

    徐景行知道自己在古玩行里有点声望,但没敢想的那么大那么多,首都卫视啊,虽然不如央视可也很了不起了好嘛。

    所以他略一顿就点头道:“要是有机会,我肯定愿意,只是不会抢走别人的机会吧”

    “什么别人的机会,这机会是所有行业人创造的,谁上都可以,再说了,这是一个凭本事吃饭的时代,该出手就出手,别不好意思,”滕亮满不在乎的说道。不过这话还真挺有道理,古玩行能有现如今的盛景,每一个从业者都有贡献,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又或者是专家学者研究员之类的存在都一样是不可或缺的。

    当然,掌握话语权的始终是韩振刚他们这一批人,因为这些人都是有真本事的。

    而他要是能多上几次鉴宝节目,也一样会成为普通人眼里的权威。

    想到这里,他点点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嘿嘿,说起来自从上次录完央视的节目就再也没上过电视,还真有点想念。”

    “哈哈哈,这次保准你一次性的录个爽,一连七期,还是特辑。”

    “您也会参加吗”

    “当然,一样要从海选做起。”

    “哎,不过这都马上要过年了才开始海选,是不是有点晚”

    “这没办法,台长要搞节目,别说是腊月,就是大过年的也一样得录,好在这里是首都,各方面的资源都是最顶级的,不会耽误事儿,只是咱们这些个干活儿的和电视台的后期工作人员要辛苦一点了。”

    “好吧,不是什么非主流的节目就好,那咱们明天见”

    “明天见,上午八点到首都卫视大楼东大门等我。”

    ……

    第二天早晨,徐景行带着妹妹早早地赶到首都卫视大楼的东门口,他们到的时候韩振刚也已经到了,一见面就迎上来:“呐,这是你俩的通行证,拿好,未来这几天一只要用。”

    “谢谢,”他点点头,“海选现场在哪儿”

    “在义丰酒店。”

    “义丰酒店”

    “对,怎么了”

    “没怎么了……”

    徐景行有点无语,因为静维拍卖的展销会就在义丰酒店举办,就是昨天他去的那家园林式酒店,没想到这一转眼他又要回去了。

    不过也没什么不好,就当是去看风景了,要是烦了还能到展销会去溜达溜达呢。

    说起来,他还真的想去展销会上好好转转,只是昨天的事情发生的比较突然,没抓住机会。

    本来还想着今天去故宫,明天去展销会上看获奖展品的拍卖,可他的计划又被韩振刚的邀请给打乱了。

    好在故宫就在那儿摆着,早一天晚一




1...213214215216217...4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