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争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闪烁

    不过,耽搁的几个月没有白白浪费掉。

    在此期间,白止战召集卫军、李杰与金洪等特混舰队司令官,还有周涌涛等一批年轻有为的参谋军官,就攻打霍瓦依群岛的行动反复磋商,并拟定了一整套,准确说是好几套作战方案。

    这些作战方案,全都着重提到“强攻”的局面。

    当然,要怎么强攻,那就是门艺术了。

    在着手拟定作战计划的时候,白止战就已发现,攻打霍瓦依群岛的难度其实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这是卫军与理解的功劳,尤其是卫军。

    在白止战带着舰队远征陆心海的时候,卫军与李杰没有偷闲,抓住有限的时间,在中转岛那边做足了功夫。

    当时,提出抢攻莱桑岛与加德纳岛的就是卫军。

    要说的话,这也是白止战比较喜欢卫军的关键所在。

    这家伙从来不会放过建功立业的机会。只要到了战场上,他就表现得非常积极。

    用刘长勋的话来说,简直是一条放出去的猎犬。

    在中转岛站稳脚跟之后,卫军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调动陆战队,赶在纽兰军队做出调整前,强攻东边的莱桑岛与加德纳岛。

    这次行动非常充分的体现出了卫军的指挥风格。

    简单的说,也就是粗总有细。

    在发动进攻前,卫军给当时在中转岛上苦战的陆战队安排了一项任务,动用巡逻机,在夜间向莱桑岛与加德纳岛各运送一支侦查小队,搞清楚两座岛屿上的情况,从而确定是否能够通过突袭拿下这两座岛屿。

    正是这个安排,让卫军发现,这两座岛屿的守备兵力并不多,而且战斗力极弱。

    关键就是,纽兰军队只是利用这两座岛屿为夜间行动的部队提供支持,并没有想过要在这两座岛屿上部署防御部队。

    当时,纽兰军队的防卫重点是中转岛,并认为,在守不住中转岛的情况下,也守不住东边的小岛。

    纽兰海军已被击溃,投送能力大幅度降低,纽兰军队也只能放弃次要岛屿,集中兵力守卫东边的大岛。

    正是如此,卫军才决定突袭莱桑岛与加德纳岛。

    为了抓住机会,在获得海军司令部的准许之前,他就以前线总指挥的身份,给陆战队下达了命令。

    这个作风,显然就是从白止战那里学来的。

    当然,他的这个决定获得李杰的全力支持。

    正是如此,在霍瓦依群岛方向上,帝国海军拥有3处立足点,并且建造了3座大型前进基地。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帝国海军与陆航在此部署了近千架作战飞机。

    通常,由海军岸基航空兵安排的远程战斗机部署在莱桑岛上,而陆航战略航空兵的重型轰炸机部署在中转岛上,更西边的加德纳岛则部署了一批战斗机,并且充当其他飞机的备用降落场地。




第614章 最后一次远征行动
    作战难度有所降低,不过不等于完全没有。

    正是如此,白止战才责成周涌涛,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制订详细的作战计划。

    这么安排,也不是没有道理。

    在白止战升任舰队司令官后,周涌涛没担任第二十一特混舰队参谋长,而是专任东望洋舰队作战参谋。

    因为还没有设置参谋长,所以由作战参谋履行参谋长的职责。

    用白止战的话来说,周涌涛距离成为一名出色的舰队指挥官,欠缺的也就是统揽全局的能力。

    在此之前,周涌涛都只是出谋划策的参谋,不是做决策与拿主意的司令官。

    当然,要想具备统揽全局的能力,首先就得从拟定作战计划开始。

    把拟定作战计划的工作交周涌涛负责,也是因为白止战分身乏术,他得把注意力放在更加重要的地方。

    简单的说,就是顶住来自帝国高层的压力,让进军霍瓦依群岛的作战行动顺利推进。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白止战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舰队,另外三分之一在帝国本土,而其他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往返本土与舰队的途中。基本上,每隔几天就要回帝都一次,参加这样或者那样的会议。

    此外,帝国高层在进军西南东望洋与攻打奥洲的问题上,依然存在着严重分歧。

    不是兵力不够,也不是资源不够,而是主张进军西南东望洋的那些陆军将领没法拿出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在打下西南东望洋,以及占领了奥洲之后,纽兰联邦一定会投降,并以此结束大战。

    再说,在拖到开春之后,陆军把重点重新转向了巨大陆战场。

    这是帝国高层批准白止战提交的作战方案,答应由海军担纲,在4月发起攻打霍瓦依群岛的关键所在。

    在最后一次高层会议上,薛远征明确提到,由陆军在巨大陆,以及海军在中东望洋上的进攻行动,决定在下半年的战略进攻方向,要不要在进军孤大陆之前出兵攻打西南东望洋与奥洲。

    只要能顺利拿下霍瓦依群岛,那么就没有必要去攻打奥洲了。

    如果在霍瓦依群岛受挫,证明纽兰军队依然拥有顽强的战斗意志,以及在巨大陆方向的进攻也遇到了麻烦,没有按计划打败骆沙联邦,战争无论如何无法在近期结束,才考虑进军奥洲。

    这也是白止战决定以强攻为主的关键所在。

    要迅速拿下霍瓦依群岛,就不能有太多的花招。

    关键就是,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了。

    在舰队出港后,白止战才在“秦岭”号上召开了指挥官大会。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多说的。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卫军等舰队指挥官不但直接参加作战计划的制订工作,还提供了很多的宝贵意见。

    再说,白止战这次依然随同舰队出怔。

    他还没有告诉卫军等人,这是他最后一次随同舰队远征。

    按照海军司令部的安排,等到位于那球港的舰队司令部落成之后,白止战得老老实实的呆在后方运筹帷幄。

    用刘长勋的话来说,白止战早已立下赫赫战功,该把所剩无几的机会留给其他人了。

    所谓战前会议,是要让大家知道,远征霍瓦依群岛的行动从现在正式开始。

    此后,卫军等人就返回了各自的旗舰。

    能够来去自如,多亏了一种新式飞机。

    由西科集团研制与生产的直升机。

    这种依靠旋翼产生的升力做到垂直起降的飞机,最初应陆军航空兵的要求开发。只是在研制成功之后,率先引起了海军重视。陆航还在犹豫的时候,海军航空兵就抢先下达了一笔订单。

    为此,海军也率先装备了直升机。

    与舰载机、水上飞机等传统飞机相比,直升机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能够在面积有限的甲板上起降。

    正是如此,直升机率先装备专职旗舰,以及特混舰队的大型战舰。

    直升机目前的主要用途,也就是用来运送人员。

    平时为指挥官与舰长等高级军官服务,方便在各战舰上往来,战时则主要运送伤员。

    &nb



第615章 崩溃的王国
    电文就一张纸,内容也只有一条。

    一眼扫完之后,白止战把电文给了李铭博,然后就叫上通信参谋返回舰桥。

    看到电文,李铭博吓了一条。

    就一句话。

    布兰政变,丘尔等政要连夜逃亡,军政府已经下令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扣押所有滞留的纽兰军人。

    显然,这不是全部。

    白止战没留在指挥中心,去了通信室。

    通信参谋已经下令启动了2台备用的长波电台,接受来自海军司令部,通过三个频段发送的电报。

    此外,3个电令解译小组的军官都已就位。

    这也是专职旗舰的一大优势。

    通信室足够大,能够容纳几十名官兵。

    十多分钟之后,才拿到了第二份电报。

    布兰王国爆发军事政变的消息得到了确认,而且跟迢曼帝国有关,迢曼陆军已同步采取行动。

    其实,迢曼帝国在布兰王国的秘密行动根本算不上秘密。

    早在年初,也就是刘向真率领舰队夺取了直罗海峡的制海权,随后掩护罗利舰队杀入夕落洋之后,布兰王国内部矛盾就已表面化,一部分主和派提出跟迢曼帝国谈判,希望能有条件的投降。

    只是当时,没人把此当回事。

    在战略上,协约集团的重点不在布兰王国那边,而是在陆地战场,争取在今年击败骆沙联邦。

    其中缘由,一点都不难明白。

    在丢掉陆心海的制海权,皇家海军几乎完全丧失战斗力的情况下,布兰王国还剩下些什么呢

    因为没有强攻西大陆的实力,对迢曼帝国的战略轰炸一直没有产生实质性效果,所以半死不活的布兰王国是否投降都没关系,也不会对协约集团的总体战略产生影响,完全可以当其不存在。

    此外就是,布兰王国就算想投降,那也不容易。

    纽兰联邦派遣到布兰王国的军人已经超过了150万!

    其中,只是陆军作战部队就超过了70万。

    按六局提供的情报,在去年,同盟集团就着手策划反攻西大陆的作战行动,由纽兰军队充当主力。只是因为此后接连在海洋战场遭遇挫败,损失了大量战舰,所以反攻西大陆的作战行动才一再推迟。

    拖到现在,恐怕没人知道能在什么时候反攻西大陆。

    可问题是,纽兰联邦并没有撤走部署在布兰王国的军队。

    这150万大军,可不是闹着玩的。

    在洛克共和国战败之后,布兰皇家陆军的总兵力不到50万,即便在动员之后,本土守军也就100万左右。

    布兰当局要想投降,首先得问问纽兰当局是否答应。

    在某种意义上,部署在布兰王国的150万纽兰大军,是确保布兰王国会继续战斗下去的基石。

    其实,也可以看成是洛福斯为丘尔提供的基本安全保证。

    不要忘了,在洛克共和国投降后,人人觉得迢曼军队会趁机渡过多佛海峡,登陆与攻打布兰王国。

    当时,如果不是纽兰联邦的志愿人员,特别是几千名志愿飞行员,就算立场强硬的丘尔住进了首相府,也未必能够统帅布兰军队,在捍卫领空的战斗中取胜,更加谈不上成为同盟集团在夕落洋西岸的桥头堡。

    丘尔早已投靠纽兰联邦,自然会格外倚重纽兰驻军。

    正是如此,帝国高层一直没把布兰王国投降的事情放在心上,至少觉得在短期内不存在这种可能。

    显然,迢曼当局不这么认为。

    这是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最严重的分歧之一。

    按帝国自身的情况,肯定是希望首先打败骆沙联邦,然后调集足够的兵力,跨过东望洋远征纽兰本土。

    只是,迢曼帝国更希望首先击败布兰王国。

    这么一来,才能够集中兵力攻打骆沙联邦,也才能够在击败骆沙联邦之后,立即解除已经持续了快3年的战争状态。

    当然,还跟双方的利害得失有关。

     



第616章 利益最大化
    一直等到天亮,等来的不是最新消息,而是郑江明。

    当然,郑江明也带来了更详细的消息。

    其实,迢曼帝国一直在暗中跟布兰王国主和派联系,秘密谈判已经持续大半年。

    最终达成的结果是,布兰王国有条件投降。

    主要的条件有三个。

    一是保留王室,确保斯图亚特王朝依然是布兰王国的正朔统治者,依然是全王国的最高统帅。

    二是保证王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

    三是不再追究除丘尔等主战派之外的其他官员与军人的战争罪责。

    当然,布兰王国也为此付出了必要的代价。

    首先就是,把包括,但是不限于朴茨茅斯、布里斯托尔、斯卡帕湾等港口与海军基地无条件的租借给迢曼帝国,租期99年。

    其次是拘押与看管所有在其境内的同盟集团成员人,并且在投降之后,移交给迢曼军队。

    当然,还包括战争赔款与海外领地的划分等等。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战后把名义上依然归属与布兰王国的奥洲与枫叶国,无条件的割让给迢曼帝国。

    要说的话,只是这一条,就能让秘密协议变成一张废纸。

    在上次大战结束后,奥洲与枫叶国就在实质上获得独立,不再是布兰王国的殖民地。

    只是属于邦联性质的“布兰联邦”,而且承认由布兰王室任命的总督为国家元首。

    显然,布兰王国根本无权决定奥洲与枫叶国的归属。

    此外就是,这两处地点的归属权涉及到梁夏帝国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奥洲。
1...189190191192193...4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