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闪烁
此外就是,需要按迢曼海军的舰载机,对飞行甲板与机库的尺寸做出调整,比如机库的高度。
其他武器,比如高射炮,也要采用迢曼海军的主力装备。
说得直接一点,用的也只是“帝都”级的舰体,其他的几乎都要更换。
为了获得航母,迢曼帝国也砸了老本。
首先就是,向帝国提供最新式潜艇的设计图纸,并且帮助帝国的造船厂掌握新式潜艇的建造工艺。
其次,提供无线电遥控技术,以及一批用来进行测试的遥控炸弹。
关键还是潜艇,特别是新式电池,以及全新的动力系统。
这里面包括闭式循环发动机。
要说的话,这也是邓兹来参加宴会的主要目的,确保帝国海军能够对迢曼海军的新式潜艇感兴趣,愿意拿建造舰队航母的先进技术交换潜艇的先进技术,确保其航母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有趣的是,在对待航母的问题上,邓兹一直持反对立场。
理由也很简单,迢曼帝国根本没有发展舰队的资本,更不可能在远洋跟强大的梁夏海军竞争。
此外,在大战期间,有梁夏海军就足够了。
在根本上,仍然是国力。
航母,不过是一种战舰,而要把航母的战斗力发挥出来,需要配套的作战飞机,还需要护航战舰。
把这一整套弄下来,就不是建造一艘航母那么简单的了。
就拿帝国海军来说,在一支拥有1艘舰队航母、1艘快速战列舰或大型巡洋舰、2艘重巡洋舰与2到4艘轻巡洋舰,以及4到6艘大型驱逐舰组成的航母战斗群里面,舰队航母造价占比仅20%。如果把近百架舰载机,以及舰队油船等辅助舰船算上,舰队航母的占比就更低了。
显然,没有足够的国力,根本养不母!
正是如此,高巨王国与岱曼王国已经听取了帝国海军的建议,以出资援助方式从帝国采购了几艘轻型航母。这就是,在大战中归帝国海军使用,而在战争结束后,再移交给出资国海军。
虽然迢曼帝国强大得多,但是要像组建几支航母战斗群,也不是那么容易。
当然,还要考虑战后的国际局势。
其实,这也是梁夏帝国一直不愿意帮
第590章 最后的远征
有趣的是,在这场全是军人的宴会上,反到没有人讨论与作战有关的问题。
要说的话,也没讨论的必要。
在参加宴会前,白止战就已经收到了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令。
在陆心海的作战行动将继续进行,不过由刘向真担任总指挥,白止战将在近期返回帝国本土。
此外,刘向真已经被认命为帝国海军梵炎洋与夕落洋方面总司令。
留给白止战的,正是东望洋方面总司令的宝座。
此外就是,除了第十二特混舰队留下,并且在夕落洋舰队成立后,正式更名为第三十一特混舰队之外,帝国海军还将派4艘小型航母过来,再组建一支特混舰队,充当陆心海方向上的主要力量。
这么安排,就是要让白止战率领第十一特混舰队返回东望洋。
到时在东望洋那边,除了2艘大型航母与3艘舰队航母,至少都还有8艘小型航母。
再过半年,有望再增加4艘大型航母。
现在这些兵力,也能够发动攻打霍瓦依群岛的作战行动。
按照海军司令部的安排,近期仍然需要把重点放在西边。
帝国当局,准确说是薛远征已经派全权特使前往忒尔共和国,跟忒尔领导人商讨租借军事基地的事情。
因为帝国海军才打通了进入陆心海的航线,已经能通过海运,向忒尔共和国提供包括装备在内的各种援助,所以忒尔当局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向帝国提供军事基地,也就是支持帝国出兵墨海。
如此一来,接下来就得派舰队去墨海。
从总体战略看,也只有在攻入了墨海,在面向骆沙联邦的方向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帝国海军才会把重点转向别的地方。
显然,这就是发兵攻打霍瓦依群岛的先决条件。
等几个月,也不见得是坏事,至少能增添几艘大型航母。
在陆心海这边,反到没必要展开行动。
布兰皇家海军最后一艘舰队航母,即“皇家方舟”号已经遭重创,最快要在几个月之后才能修复。
纽兰海军暂时没有航母可用,就算有,比如“埃塞”号提前服役,也会派到这边来。
可见,同盟集团在短期内不可能在陆心海方向发起反击。
没有了制海权,攻打马耳他的行动也肯定会以失败收场。
要说的话,同盟集团及时的由攻转守,把宝贵的兵力撤回去,或许还有点希望,即守住直落要塞。
如果仍然死不认输,继续在马耳他拼消耗,最后恐怕连直落要塞都要丢掉。
到这一步,别说是纽兰联邦,哪怕是上帝降临,也无法拯救布兰王国。
从这一点来看,布兰王国战败其实已经是必然结果。
肯定要夺回马耳他,还要去拿下直落要塞,不过都不存在无法跨越的障碍,说是信手拈来也没错。
按照海军司令部的安排,依然需要在马耳他方向上展开一次行动,派混舰队过去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打通前往罗利王国的航线,给罗利海军打气,让其把龟缩在港口里的舰队派出来。
哪怕只是在港口外溜达一圈,也能证明其存在。
此举,主要还是为了维护协约集团的团结,避免迢曼帝国走极端。
要说的话,这也是白止战在陆心海这边的最后一次行动。
因为已经知道白止战即将返回东望洋,海军司令部也已下达人事认命,所以在做安排的时候,刘向真主动提出,依然由白止战指挥进军罗利王国的行动,他率领第十二特混舰队在后面跟随。
对此,白止战没有跟刘向真客气。
用李铭博的话来说,这次回去后,等待着白止战的将是广袤的东望洋,到大战结束,恐怕都没有重返陆心海的机会。
2天之后的1月15日,2支特混舰队离开亚历山大港,踏上开赴罗利王国的旅程。
说是进军,更像是武装旅行。
在到达陆心海中部,跟罗利海军派来的战舰汇合前,遇到的唯一威胁,只不过是一个疑似
第591章 王室礼节
在罗利王国就呆了3天,而在这3天里面,白止战算是大开眼界。
在塔兰托跟加利利亲王见面之后,白止战就搭乘飞机去了罗利王国的首都。
因为临时做的安排,所以搞得留守舰队的李铭博还做出紧急安排,出动2个中队的战斗机为白止战乘坐的飞机护航。
到达罗利王国首都当晚,白止战就参加了由国王亲自举办的欢迎宴会。
在此,他也见到了包括帝国大使在内的,驻罗利王国的主要外交人员,还有好几十个盟国与中立国的外交使节。
宴会很是隆重,罗利王国上下对白止战更加是礼遇有加。
至于什么荣誉勋章、名誉军衔与贵族头衔,能给的全都给了,就差没有请白止战坐上王位了。
后来,白止战才其他人那里听说。
在安排这场宴会的时候,罗利王国的几个梁夏通向国王提出,跟梁夏帝国皇室联姻,而且是把最小的公主,准确说是加利利王储的小女儿嫁给白止战的儿子,通过裙带关系来加强与梁夏皇室的往来。
用这些幕僚的话说,像梁夏帝国这样的东方国家很重视建立在婚姻之上的联姻关系。
所幸的是,在得知白止战的儿子没满周岁,而加利利王储的女儿已经快十岁了,罗利国王才没做这种蠢事。
要提出来,白止战说不定会当场翻脸。
哪怕白止战有丰度,帝国皇室也绝对不会答应。
不要忘了,小长公主当年的遭遇。
当然,这一系列的安排,足以证明罗利王室把白止战当成了救星,或者说必须抓住的守护神。
次日,白止战参观了罗马城里的名胜古迹,包括城中城。
如果不是时间特别紧张,恐怕白止战还要耽搁几天。
当天晚上,由李铭博发来的一封电报解救了白止战。
六局已经收到情报,之前在卡萨布兰卡那边支持登陆作战的纽兰舰队,已经由直罗海峡进入了陆心海,顶替布兰陆心海舰队。
此外,为了加强在陆心海方向的存在,同盟联军已经在向突尼斯进军。
这就表明,纽兰舰队或许会在近期开赴马耳他。
次日清晨,白止战返回了塔兰托,然后跟随“秦岭”号返回舰队。
在回到“浦”号上之后,白止战才知道根本没有这回事,或者说李铭博在电报中提到的事情并不全是事实。
同盟联军确实向突尼斯进军,只是推进速度非常的缓慢。
因为梁夏帝国出面干预,再加上罗利王国已经回心转意,至少不会蠢到在这个时候投靠同盟集团,所以迢曼帝国已经对战略做出调整,让隆美尔赶往班加西,并且组织船只向北玄地区运送作战物资。
帝国海军的运输船队已经到达亚历山大港,几天之后就能出发赶往班加西。
显然,哪怕2支特混舰队没有赶过去,迢曼军队也能守住突尼斯。
因为已经失去夺回制海权的机会,丢掉制空权也是必然结果,所以布兰王国已经在从马耳他撤军。
就在这2天里,布兰王国至少从马耳他撤走了2个师的兵力。
关键,还是2个主力师。
此外,纽兰联邦也撤走了派往马耳他的顾问团,让原本部署在那边的战术航空兵转往丹吉尔。
以当前的局面来看,同盟联军仍然在向突尼斯进军,无非是为了稳住战线,也就是扩大防御纵深,确保能够守住至关重要的阿尔及尔与丹吉尔,并保住直落要塞,通过封锁直罗海霞阻止帝国舰队进入夕落洋。
正是如此,纽兰海军才派舰队去直落要塞。
当然,不是去守卫直落要塞,而是向直落要塞运送部队物资,准确说是掩护从布兰王国开过来的船队。
按六局提供的情报,纽兰海军很有可能在近期把舰队派回东望洋。
道理也很简单,西大陆这边,哪怕协约集团现在是反败为胜,夺得战场主动权,拥有的优势也没有大到能够攻打布兰王国本土的程度,至少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协约
第593章 又一个拖油瓶
消息只是消息,要变成事实,还需要一些时间。
用郑江明的话来说,斯班王国其实不比罗利王国好多少,一路的货色,肯定不会错过挤上胜利战车的最后机会,不过同样回想尽办法为自己捞到最多的好处,因此不要对斯班军队抱太大的指望。
直接一点,斯班王国不拖后腿就是最好的结果。
闹到最后,恐怕还是需要让迢曼军队借道斯班王国,然后在帝国舰队的掩护下强攻直落要塞。
此外,斯班王国有几斤几两,白止战心里同样有数。
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的斯班王国,其实是迢曼帝国的附属国,是迢曼帝国全里支持与扶持的结果。
大约在十年前,斯班国爆发内战,现在的斯班国王,当时还是斯班军队的一名将领,而且驻地是在海峡的对岸,负责看守位北玄地区西部的殖民地,手里也就只有一支殖民的驻守部队。
正在迢曼帝国的全力支持下,这个叫佛朗哥的将军率领一群乌合之众杀回国内。
此后,又经历了长达数年的内战,才击败了获得骆沙联邦与纽兰联邦支持,打着民主自由旗号的共和军队。
打赢内战之后,佛朗哥成了国王,斯班王国也由此诞生。
在这场持续了数年的内战中,迢曼帝国不止是出钱出力,为佛朗哥提供装备与物资,还以顾问的名义派遣军队直接参战。
按迢曼帝国的统计,大约有5万名迢曼将士战死在斯班王国。
从这个角度看,说斯班王国是迢曼帝国的附庸,其实也没错。
当然,在扶持佛朗哥的时候,迢曼帝国并没有想过要把斯班王国发展成附属国,只是希望在洛克共和国的另外一边,获得一个可靠的盟友,从而让洛克共和国在安全上更依赖与迢曼帝国的同盟关系。
简单的说,就是巩固在西大陆的霸主地位。
虽然迢曼帝国是上一次大战的战败国,但是在战后的黄金十年里,迢曼帝国的综合实力再次超过了洛克共和国。到了大萧条时期,对战败国的限制开始松动,迢曼帝国的军事实力也重新超越洛克共和国。
到大战爆发前,迢曼帝国已经是西大陆的无冕霸主。
只是,这并不能改变佛朗哥是依靠迢曼帝国的全力支持,才戴上了王冠的事实。
可结果是,在大战爆发之后,斯班王国多次拒绝迢曼帝国提供的请求,也就是以协约集团成员国身份参战。
此外,斯班王国还反复宣称永久保持中立。
斯班王国为迢曼军队提供的最大便利,也就是让迢曼帝国的民用船只进港停泊,对迢曼海军利用这些船只为在夕落洋上活动的潜艇提供支持的行为,充当潜艇支援舰,也只是视而不见。
至于其他,那就免谈了。
显然,斯班王国提供的这点帮助,并不足以报答迢曼帝国的栽培之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