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争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闪烁

    这种压制性质的作战行动一直持续到10月12日。

    当天,索科特拉岛的第一座野战机场完工,配套修建的栈桥式码头也正式投入使用。

    关键,码头外的深水锚泊区也已初具规模。

    虽然在运送货物的时候,需要由驳船等小型登陆舰进行中转,但是总比由登陆艇往海滩上运送快得多。

    正是如此,部署在索科特拉岛的岸基航空兵才能在当天出动。

    在岸基航空兵投入战斗之后,第十一特混舰队也在当天解脱出来,连夜后撤了大概400千米,跟在后方的补给舰队汇合,提前进行弹药与燃油补给,然后跟在第十二特混舰队后面北上。

    要说,这也是让周涌涛等参谋不满的地方。

    从攻打索科特拉岛开始,第十一特混舰队就跟在第十二特混舰队后面,充当第十二特混舰队的小跟班。

    说得好听一点,是与第十二特混舰队协同作战。

    不过,更像跑腿的小工。

    总而言之,第十一特混舰队成了配角。

    在东望洋,由白止战指挥的特混舰队一直就是主角。

    哪怕是在攻打流黄岛的时候,白止战只用1艘舰队航母,也成为了歼灭狭夷海军常驻舰队的主角。

    这种低人一等,或者说处处受到限制,要以别人为准的作战方式,让周涌涛等年轻参谋很不适应。

    对此,白止战与李铭博反倒不以为然。

    在大战爆发前,白止战一直都是配角,事事得以刘向真为先。

    当然,这次的作战行动,可以说是难得的清闲。

    用白止战的话来说,这次作战行动由刘向真负责打头阵,他们在后面捡漏,能够省不少的心。

    再说,西南梵炎洋海战之后,一直是刘向真在这边活动。

    虽然决定性的胜利由白止战书写,但是进军马尔代夫与登陆瓜达尔的行动,全都是由刘向真负责。

    要说的话,刘向真更加了解战场情况。

    因为弹药消耗量不太大,主要是补充燃油,所以补给作业只用了一天,在13日的夜间就完成了。

    此时,穆阿海北面,进军波沙湾的战斗已经开始了。

    当天晚上,以4艘“南珠海”级快速战列舰为首的突袭舰队狂奔300千米,杀入了霍尔木兹海峡,炮击了海峡北面几座岛屿上的岸防阵地,摧毁波伊国部署在当地的重炮,打开了进入波沙湾的大门。

    让快速战列舰奔袭霍尔木兹海峡,就是刘向真想出来的。

    事实证明,这个大胆的战术确实可行。

    在此之前,突袭索科特拉岛,与强攻基布要塞,都是由特混舰队担纲,舰载航空兵执行打击任务。

    至于战舰,始终呆在岸炮的射程之外。

    关键,在之前的几个月,帝国海军也是以特混舰队为主。

    结果就是,波伊国与驻扎当地的布兰军队一直在加强海峡北岸的炮塔,而且主要针对的就是轰炸。

    为了应付空中打击,不但加强了岸炮炮塔,还增设了几处高射炮阵地,部署了更多的高射炮。布兰皇家海军甚至把一些受损战舰的高射炮拆了下来,并且把操作高射炮的官兵编入岸防部队。

    特混舰队以舰载航空兵为主,只能在白天发起进攻,在摧毁海峡北面的岸防阵地前,特混舰队未必敢冒险进入海峡。

    针对早有准备的波伊国岸防部队,如果采用老套路,仍然以轰炸为主,肯定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够达到目的。

    在这几天之内,敌人有足够的时间用水雷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




第558章 成功上岸
    进军波沙湾的行动,也非常顺利。

    接下来的3天,2支特混舰队轮番着上阵,很快就摧毁了波伊国围绕控制与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打造的防御体系。

    关键,没遭受多大损失。

    除了有20多架舰载机被敌机与高射炮击落外,唯一的损失是在15日白天,1艘驱逐舰在执行压制任务时触雷沉没。

    到17日,帝国海军已经基本上清除了海峡北岸的残敌。

    因为没遇到像样的抵抗,所以陆军航空兵没有参与作战行动。

    虽然行动及时,布兰皇家海军与波伊海军没来得及在主航道布雷,但是受到驱逐舰触雷沉没影响,海军还是安排扫雷舰进入霍尔木兹海峡,除了清扫主航道之外,顺带开辟了几条备用航道。

    一直到22日,登陆舰队才由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波沙湾。

    要说的话,其实是一支混合舰队。

    虽然主力是大大小小的几十艘登陆舰,但是占多数的却是运输船。

    为了达到战术欺骗目的,对外宣传是登陆舰队,而负责运送武器装备与作战物资的船队还在后方。

    关键就是,跟随登陆舰队进入波沙湾的运输船,运载的并不是作战物资与武器装备,是作战部队。

    要说,这也是刘向真的安排。

    根据之前几场战斗,刘向真大胆判断,在波沙湾地区不会遇到多么顽强的抵抗,因此暂时不用考虑后勤保障的问题,也无需出动多少装甲部队,可以让部队轻装上阵,以达到足够快的推进速度。

    简单的说,就是让步兵搭乘车辆,发动一场闪击战。

    要说,也不是没有可能。

    关键就是,在波沙湾地区根本没有像样的对手,也就不用考虑会在进攻的时候遇到很顽强的抵抗。

    真正得考虑的,其实是后勤保障,也就是作战物资能不能运上去。

    这也是刘向真提出,尽量少用装甲部队的关键所在。

    在闪击战当中,对后勤保障要求最高的是装甲部队,不但需要燃油与弹药,消耗量还非常大。

    相反,摩托化步兵的消耗量要少得多。

    不过,这些还不是全部。

    按陆军提交的作战计划,在登陆成功之后,进入到地面战争阶段,将采用一种全新方式发动进攻。

    依靠空运避开敌人的主防线,直接攻占敌人防线后方的战略要地。

    当然,这就需要动用足够多的运输机,而且得以空降兵为主。

    在进攻开始后,还必须靠空运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道理也很简单,在波伊国根本不存在发动大规模地面进攻的条件。

    首先就是,除了西南地区的平原之外,波伊国全境都是高原,而且在东部是人迹罕至的荒漠隔壁。

    正是这块荒漠,挡住了波伊军队,让瓜达尔成为了帝队进军波沙湾的前进基地。

    只是,复杂的地形同样限制了装甲部队的作战效能。

    要说的话,跟冰风暴半岛上的情况差不多。

    不同的是,帝国陆军进攻冰风暴半岛,不但是背靠本土作战,还能依靠上高王国提供的支持,也就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后勤保障的负担。在巨大陆的另外一端,帝国陆军就没什么能依靠的了。

    此外,就是糟糕的基础设施。

    这也是在边远地区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因为缺乏道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也没有内河航道可以利用,所以很难为作战部队提供后勤保障。

    要说的话,坦克未必追得上骆驼。

    既然装甲部队没有用武之地,后勤保障又无法依靠地面交通,那么还需要按照传统的方式发动进攻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关键还有,波伊队与当地的布兰军队,也是以步兵为主。

    当然,除步兵之外,还有几十万骆驼骑兵。

    敌人没有装甲力量,就不用考虑反装甲作战的问题。

    回到依靠步兵,用机枪、堑壕与铁丝网决定胜负的时代



第559章 另有安排
    虽然在昨天晚上就已经收到电令,但是到次日上午,白止战才召集了参谋军官,公布海军司令部下达的新任务。

    去东北梵炎洋,协助陆军航空兵,压制与打击奥洲西北的纽兰航空兵。

    简单的说,就是轰炸奥洲西北的机场。

    参与这次作战行动的不止是2支特混舰队,是4支特混舰队。在第十一特混舰队与第十二特混舰队外,还有来自东望洋的第二十一特混舰队与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前者的主力也就是那3艘舰队航母,而后者的主力是第二批服役的4艘小型航母,以及同样是在近期服役的几艘快速护航航母。

    此外,还有在本月进驻巴厘岛的陆航部队。

    可惜的是,因为当地的军用机场还在建设,投入能使用的是野战机场,所以只能部署战术航空兵。

    也就是说,陆航的主要任务是为舰队提供防空掩护,攻击行动由舰队承担。

    按照海军司令部发来的作战计划,第十一特混舰队与第十二特混舰队组成第二梯队,充当战役预备队。

    简单的说,先由第二十一特混舰队与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发起进攻。

    只有在没完成预定打击任务的情况下,才让第十一特混舰队与第十二特混舰队上阵。

    在此之前,2支特混舰队的主要任务,其实威慑敌人,让驻防奥洲的纽兰舰队不敢前来参战。

    原因也很简单:斯普还在西南东望洋这边。

    按六局提供的情报,纽兰海军的“独立”号小型航母在9月中旬就已出海,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也就是说,这艘航母很可能也去了西南东望洋。

    这也可以理解。

    只是依靠一艘小型航母,根本没法夺得制海权,更别说是反攻中转岛,对守卫霍瓦依群岛也没有多大帮助。

    在西南东望洋这边,却大有作为。

    有了3艘小型航母,至少能够发起一次像样的攻击。

    如果用于破交作战,能在一个波次当中出动50多架舰载机,并连续发动2次攻击,避免跟护航舰队苦战。

    不要忘了,大部分护航舰队里面都有护航航母。

    此外,护航舰队还能够获得岸基航空兵的支持。

    要说的话,跟护航舰队鏖战,如果破交舰队的实力不够,未必能占到便宜,甚至有可能自取其辱。

    为了保证舰队的战斗力,纽兰海军向奥洲派遣了4艘自航式船坞,送来大批用于维修大型战舰的设备。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斯普手里的2艘航母都不需要返回本土,在奥洲的港口里面就能够进行维护保养。

    至于舰载机就更加不是问题。

    在加拉帕戈斯海战结束之后,纽兰联邦一直在向奥洲增派战术航空兵。

    要不是条件不允许,纽兰联邦甚至会在奥洲建设飞机制造厂。

    关键还有,部署在奥洲的几乎全是舰载机。

    原因也很简单,这些作战飞机主要由护航航母运载,即护航航母在返程的时候,会留下三分之二的舰载机。

    这么安排,主要是为了节约运力。

    仍然是六局提供的情报,部署在奥洲的战术作战飞机已经超过了2500架,而且还在以每个月约500架的速度增加。除了部分性能已经落后的老旧飞机之外,大部分是先进的新锐战机。

    不说别的,只是f6f就超过了400架。

    必须承认,纽兰联邦的军事工业确实非常强大,绝不在帝国之下。

    虽然现在生产的f6f是初期型号,也就是预生产型,配备的性能缩水的1600马力级发动机,仅少量采用1800马力发动机,而配套的2000马力发动机还没有量产,但是这种战斗机在减少了部分不必要的配重,特别是座舱装甲,以及去掉2个内部油箱后,飞行速度依然高达每小时600千米。

    要说的话,f6f是迄今为止,在海洋战场上唯一能够跟“哮天”抗衡的战斗机。

    至于布兰皇家海军的“海火”式,至少是初期型号,并没传说的那么厉害,依然存在很多的缺陷。

    &n



第560章 虚晃一枪
    说是临时休会,不过大家都看了出来,白止战疑虑重重,完全没有要在下午继续讨论的意思。

    参谋都很识趣,要么迅速吃完了午饭,要么找借口去了其他餐厅。

    “你们怎么看”

    白止战不是信不过其他参谋,而是觉得没有必要因为自己的担心而影响其他人,或者说引起流言蜚语。

    这次出征,因为处在第十二特混舰队之下,已经有不少很难听的传闻。

    虽然还不至于人心惶惶,但是对基层官兵而言,肯定会受到影响,并且在某个时候展现出来。

    “这件事,我觉得没完。”

    白止战没吭声,只是把目光转了过去。

    李铭博也一样。

    思索一番之后,周涌涛接着说道:“像上午讨论的,打到如今的地步,纽兰海军再也承受不起任何的损失。更何况,哪怕由斯普亲自指挥,也无法拿压箱底的3艘小型航母跟我们决一死战。也许3艘小型航母没办法改变什么,可是这些航母的官兵,舰载机的飞行员,全都是无价之宝。”
1...172173174175176...4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