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帝国争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闪烁

    不管怎样,在第二十一特混舰队歼灭纽兰第51特混舰队后,终于看到取得大战全面胜利的曙光。

    带来胜利曙光的就是白止战!

    要说,刘长勋还差点当了搅局者。

    在白止战发来电报,提出让卫军带第二十二特混舰队去炎海诱敌,而他率领第二十一特混舰队奔袭望夕运河的时候,刘长勋差点下令让白止战结束冒险行动,他当时甚至想过去找薛远征来下令。

    在理论上,也只有薛远征有权下令让舰队返航。

    所幸的是,在思前想后一番之后,最终忍住了。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幸好忍住了。

    只是,到现在都没有收到第二十一特混舰队的电报,刘长勋未免有点着急。

    战斗已经结束了好几个小时,哪怕在战斗打响之前担心暴露行踪,在歼灭了第31特混舰队之后也该发报了吧。

    何况,舰队里还有一艘专职旗舰。

    &n




第531章 当爹的人
    在刘长勋突然赶来,并且见到刘长勋那焦急的样子,薛远征都吓了一跳。

    只是,他没有惊慌失措,反到装成没看到。

    对刘长勋,薛远征算得上是非常了解。如果说刘长勋有什么特点的话,也就是喜欢大惊小怪。

    当然,不是说刘长勋喜欢作,是故意为之。

    不要忘了,薛远征在从政之前是陆军将领,因此在军事领域,明显倾向于陆军,而不是海军。

    很多时候,哪怕只是为了博眼球,证明自己的存在,刘长勋都需要表现得夸张一些。

    不然,在首辅官邸里面,他早就被彭怀胜与司徒旌德给埋没掉了。

    应付刘长勋的大惊小怪,最好的办法就是装着没有看到。

    “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只是这次,薛远征没有打算浪费时间,毕竟需要他处理的事情太多了。

    “刚刚收到的,已经被证实了。”刘长勋说着,在坐下来的时候把带来的文件夹放到薛远征面前。

    翻开一眼,薛远征立即锁紧眉头。

    电文就一张纸,而在电文下面是一张叠好了的地图,朝上一面是东东望洋,上面有一条标注好的航线。

    显然,刘长勋确实是用心了。

    看完,薛远征才抬起头,朝刘长勋看过去。

    “已经联系上那艘潜艇,而且艇长说得很清楚。对比了前后获得的信息后,能够肯定那就是第二十一特混舰队。”

    “没收到更直接的消息”

    “在过来之前,没收到白止战的电报。我已经打了招呼,只要收到了消息,立即打电话过来。”

    这下,薛远征的眉头锁得更紧了。

    情况一目了然,第二十一特混舰队在袭击了纽兰第31特混舰队之后,没按照计划,或者说设想向西返航,而是在向北航行。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白止战打算带着舰队去封锁霍瓦依群岛。

    对于白止战的胆量,薛远征一点都不感到奇怪。

    别看他平时斯斯文文的,很少跟别人斗气,甚至很少大声的说话,可上了战场,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此外,白止战一向就以胆大包天出名。

    至于带着舰队北上,除封锁霍瓦依群岛之外的目的,就更简单了。

    真正让薛远征感到疑惑,或者觉得奇怪的,其实是刘长勋为什么为了这件不算太大的事情来找他。

    白止战现在所做的,摆明是趁胜追击,扩大来之不易的胜果。

    当然,也在为长远考虑,即在攻占了中转岛之后攻打群岛东边的岛屿,争取一举拿下霍瓦依群岛。

    如果说要增加投入,最多只是安排陆军航空兵参战。

    显然,站在帝国高层的立场来看,这算不上大问题。

    那么,刘长勋为什么要表现得如此夸张呢

    如果其他人搞不懂,那可以相信。

    要在薛远征面前耍花招,刘长勋的那点本事明显还差了一些。

    略微思索一番之后,薛远征就明白了过来。

    刘长勋表现得如此夸张,其实是在为随后的事情做铺垫,好让薛远征做好思想准备,坦然接受即将到来的现实。

    这个现实,就是以海军为重!

    白止战带舰队北上,摆出要封锁霍瓦依群岛的架势,其实就是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在东望洋上的战略优势。

    显然,这跟其他方向上的进攻有冲突。

    不要忘了,梵炎洋与陆心海那边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善,特别是在陆心海,马耳他的迢曼军队随时可能被歼灭。

    也可以说,刘长勋现在的处境很尴尬。

    白止战是领军在外,未必会听从海军总司令的指挥,而且刘长勋也无法对舰队作战行动指手画脚。

    这么一来,除非薛远征出面,不然只能由着白止战。

    可见,刘长勋此举,等于把皮球踢给了薛远征。

    要想让白止战回来,按照之前说好的,在中转岛那边的局面稳住之后,立即派特混舰队去梵炎洋,发起攻打基布要塞的作战行动,再攻打夕梵运河与进军陆心海,打通前往罗利王国的海运航线,薛远征就得亲自出面,以帝国首辅,也是帝队的实际最高指挥官的身份给白止战下达命令。

    不然,就不能说刘长勋没有尽到职责。

    问题就在这个地方。

    需要让白止战回来

     



第532章 朝着目的前进
    真正遇到麻烦的不是薛远征与刘长勋,是洛福斯与尼兹。

    返回本土之后,尼兹没停留,运输机加了油之后就再次起飞,在次日到达华城。

    从飞机上下来,尼兹就直接去了灰宫。

    不止是要当面向洛福斯说明情况,他还得想办法说服洛福斯,对总体战略做出调整。

    再不调整,那就必然会战败。

    那么,到底怎么调

    如果没有想好,尼兹肯定不会赶回来。

    其实,早在几个月之前,也就是输掉了西南梵炎洋海战,最后1艘舰队航母被送进造船厂进行维修的时候,尼兹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并且在当时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只是没有告诉洛福斯。

    此后,尼兹也一直没找到机会跟洛福斯谈此事。

    关键,就一个。

    用尽办法,诱使梁夏海军出兵西南东望洋,最好是攻打奥洲。

    在战略层面上,就只有西南东望洋与奥洲足够巨大,能容纳足够多的兵力,并且起到牵制梁夏帝国的作用。

    其他方向,所能容纳的军队都太少了。

    要说的话,哪怕是骆沙联邦都不够格。

    只要梁夏帝国把重点转向巨大陆战场,那么最多只需投入300万兵力,就能够扫荡整个骆沙联邦。

    此外,陆军的消耗量远不如海军。

    背靠本土作战,也要比万里远征容易得多。

    以梁夏帝国的工业实力,只要解决了石油问题,在巨大陆方向上的作战行动并不会对东望洋这边产生太大影响。或者说,只要石油能管够,梁夏帝国有能力同时在陆地与海洋发动战略进攻。

    可见,唯一能够牵制梁夏海军的,就只有西南东望洋与奥洲。

    要说,还能够牵制梁夏陆军。

    如果梁夏帝国决定攻打奥洲,并占领这块大陆,除了需要海军的舰队,还得投入上百万地面部队。

    关键是在内陆作战。

    陆战队再能打,也只擅长在舰队能够提供支援的岛屿上作战,而深入内陆,还是的依靠陆军。

    因为是到离本土上万千米的地方作战,所以实际动用的兵力肯定更多。

    此外,还得考虑奥洲糟糕的基础设施。

    那么,如何才能够诱使梁夏帝国进军西南东望洋与攻打奥洲

    要说的话,在输掉了西北东望洋海战之后,纽兰海军就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希望把西南东望洋当成下一个主要战场,为此做了不少的文章,可是效果都不大明显,或者说完全没有效果。

    打到现在,除了派潜艇执行破交任务,梁夏海军都没有出兵西南东望洋的意思。

    感情,那地方根本就不重要。

    当然,如果以打赢这场战争,也就是以击败主要对手为目的,西南东望洋与奥洲确实没多大价值。

    以开辟殖民地,夺取海外领地为目的的时代早已经过去。

    不管哪一方打赢了这场大战,战后的世界必然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在殖民地时代的那一套肯定行不通。

    换句话说,战争的一方,也不可能像过去那样,以掠夺的方式来获取全球利益。

    这么一来,就更加没有理由去西南东望洋与奥洲耗费兵力了。

    说得直接一点,打下之后又不能占为己有,最后还是要撤军,那么为什么要通过军事行动攻占呢

    战争,必然会死人。

    如果把战火烧到了奥洲大陆,那么就算占领了,也只能与当地人为敌。

    哪怕奥洲人口稀少,梁夏帝国也不可能像中古时代那样,通过消灭土著居民获得奥洲的土地。

    其实,做为后起老牌强国的梁夏帝国一直没有搞野蛮扩张的传统。

    相反,不去打奥洲,而是通过击败纽兰联邦获得最后的胜利,不但同样能在战后以胜利者的身份君临奥洲,还不会与当地的土著结仇,便于在战后控制奥洲,并且获取这块大陆产出的资源。

    要说的话,梁夏帝国看中的恐怕也就只是奥



第533章 变通之法
    “你说的超级空中堡垒”

    “如果能安排过来,我希望提前投产,并首先满足西南东望洋方面的需求,还需要采购空投水雷。”

    在尼兹说完后,洛福斯只略微沉思了一下,就打电话把秘书叫了进来,让秘书去通知马歇尔与阿诺德。

    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但是很明显,洛福斯已经有主意了。

    找来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以及陆航司令阿诺德,名义上是征求他们的意见,其实是知会他们。

    只要洛福斯做出了决定,谁都没办法更改。

    尼兹知道,他的提议是当前唯一能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让纽兰军队恢复元气,帮助纽兰联邦渡过难关的办法。

    说得更加直接一点,这还是唯一能避免战败的办法。

    不用这个办法,纽兰联邦最快在2年、最迟在3年之内就会战败。

    很快,两位陆军上将就赶了过来。

    像尼兹预料的那样,洛福斯以平静的、叙述的口吻把尼兹的提议,让绰号“超级空中堡垒”的xb-29提前量产,而且首先部署到奥洲,派往炎海与咽喉海峡方向执行布雷任务的事情告诉了两人。

    直到说完,都没征求两人的意见。

    随后,洛福斯就把话题带到了细节问题上。

    首先就是,xb-29能否提前量产。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或者说没办法用几句话就说清楚的问题。

    就在洛福斯的面前,阿诺德打了几个电话,才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复。

    就算能够提前量产,也肯定无法达到预设性能指标,而且可靠性非常糟糕,作战使用的效果不会太好。

    当然,阿诺德没有乱说。

    虽然xb-29项目在大战爆发之前就已启动,但是受各种因素限制,直到大战爆发后,准确的说是纽兰联邦参战之后,研制与设计工作才走上了正轨,而且在起始阶段依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最严重的问题,其实就是发动机。

    要说的话,所有的作战飞机,在设计阶段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动力系统,而动力系统又是头号难题。

    新式发动机的研制进度跟不上战机的设计进度,最终拖累了整个项目,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

    因为配套发动机跟不上,所以很多作战飞机在服役之初,只能使用性能差一些的老式发动机。

    当然,梁夏帝国也一样。

    对xb-29来说,发动机反到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可以暂时搁置。

    即便使用功率稍低的发动机,xb-29也能够飞上天,无非就是载弹量少点,以及航程短一点罢了。

    在设计阶段遇到的头号难题,其实是机身部分。

    xb-29是纽兰联邦设计的第一种采用了增压驾驶舱,实用升限超过了10000米,用铝合金制造承力框架的全金属结构重型轰炸机。

    这里面涉及的问题,远远超过了立项时的估计。

    当然,由此带来的问题还有很多。

    说得直接一点,也就是生产成本。
1...164165166167168...4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