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道
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的三公,渐渐变得可有可无,只剩下个虚名,而国家大事的决议,基本都是在尚书台完成的。
尚书台商议好决定,再下发给三公,让三公具体去执行。再通俗点说,三公逐渐沦为去做事的人,而制定如何做事的这个过程,三公已不再参与其中。
这日,南方传来战报,岑彭取得夷陵大捷。
看罢岑彭传来的战报,刘秀喜形于色,忍不住哈哈大笑。
黎丘之战,田戎战败,逃回夷陵,岑彭率部追击。田戎回到夷陵后,集结兵马,与南郡的江陵与岑彭部展开会战。
此战,汉军的兵马有二十万众,田戎军亦是倾巢而出,也有二十万众,双方的兵力相差无几,势均力敌。敌我双方合计四十万大军的会战,规模浩大。
刚开始,双方只是出动小股兵力,相互做试探,发生的战斗规模也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战斗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
汉军虽然来势汹汹,但田戎占据着地利的优势,双方的交战,互有输赢,难分上下。随着战事的持续,汉军的后勤补给开始吃紧。
岑彭早早的放出消息,说汉军打算撤退。听闻这个消息的田戎,喜出望外,对汉军更是加紧的攻势。接下来的几日,汉军都是躲在营中避战。
等田戎的攻势稍微松缓了一些,岑彭率领着汉军将士,起营拔寨,准备撤离江陵一带。
这些天,田戎就等着汉军撤走,他好率军趁势追击,现在汉军终于撤了,他又哪能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田戎率领麾下将士,追杀汉军。
哪知汉军撤退是假,将田戎军引出他们的营垒体系,诱到己方这一边作战才是真。之后,双方的兵马在江陵的东部平原上,发生了针尖对麦芒的碰撞。
这一场大
第八百六十章 舆论战争
洛阳,县府。
最近这些天,董宣被洛阳的一些风言风语搞的心烦意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民间竟然有了公孙述要打到洛阳做皇帝的传言。
刚开始听到这些风言风语,董宣也没太当回事,可是近日来,谣言已呈愈演愈烈之势,洛阳的民众,到处都在谈论此事。
今日,董宣去县府的时候,在路上都听到有行人在议论公孙述要领兵打到洛阳,要取代陛下。
坐在马车里的董宣勃然大怒,他没有当场发作,憋着一肚子的火气,来到县府,立刻召集县府的官员议事。
当时的县府,可不是后世的县衙,一座衙门里,就一个县令,一个师爷,再有几个捕头和衙役。当时的县府,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官僚体系。县府的一把手自然是县令或者县长,然后有县尉、县丞,再有主簿、廷掾、主记室(管文书)、少府(管钱财)、门下游缴(管税赋)、门下贼曹(管治安)、门下议曹
(管议事)、门下掾吏、县佐、县史等等官员。
县府议事,大堂里也是坐满了人。等属下官员都到齐,董宣环视在场众人,沉声说道:“现在京城内谣言四起,说什么公孙述要从蜀地打到洛阳,要做大汉的天子”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一个个低垂着头,谁都没敢吱声。这些谣言他们也都听到了,但太过大逆不道,谁都不敢提。
董宣拍了拍桌案,说道:“我要知道,这些谣言究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查!给我彻查!一定要查到源头!”
这些谣言,一旦传到当今的耳朵里,那还了得别说他这个洛阳令倒霉,洛阳县府,从上到下,有一个算一个,谁都吃不了兜着走。
县尉张贲清了清喉咙,低声说道:“董县令,下官以为,这些谣言,用不了多久就会不攻自破,自然而然的散去……”
还没等张贲把话说完,董宣猛的一拍桌案,发出啪的一声巨响。在场众人都吓了一跳,张贲更是正襟危坐,把后面没说完的话都咽进肚子里。
董宣怒视着张贲,一字一顿地反问道:“倘若谣言没有不攻自破,反而愈演愈烈,你又当如何当今问起此事,你去向当今解释”
张贲低垂下头,再一声没吭。董宣怒声说道:“张县尉,此事由你亲自去调查,我只给你三天的时间,不,两天!两天之内,你必须给我查出个结果!”
稍顿,他凝视着张贲,面沉似水地说道:“这件事情你若办不好,你这个县尉,也算做到头了。”
在洛阳,董宣几乎是个雷打不动的铁县令。
有功绩,他也不会往上升,有过错,他也不会往下降,反正不管他做的怎么样,就一直在洛阳令的位置上稳稳当当的坐着。
而洛阳尉可不一样,三天两头的换人,目前的这位洛阳县尉,才上任不到两个月。
刘秀刚定都洛阳的时候,张贲只是洛阳本地的地头蛇,后来一心求官,便进到县府做衙役,然后一点点的升到掾吏,再一点点升到门下贼曹。
现在才终于熬到县尉,他可不想自己这个县尉屁股还没坐热呢,就被董宣一脚踹下去。
他深吸口气,站起身形,向董宣插手施礼,说道:“两天内,下官一定给董县令个交代!”说完话,他转身向外走去,同时吆喝道:“张贼曹!”
门下贼曹张正是张贲的从弟,听闻从兄的召唤,他向董宣欠了欠身,然后一溜小跑地出了大堂,穿上鞋子,跟着张贲一并离去。
边往外走,张贲边说道:“把你的那些狐朋狗友,都给我召集起来,查!哪怕把洛阳翻个底朝天,也要给我查出来究竟是何人在散布谣言!”
张正暗暗咧嘴,洛阳在籍人口数十万,城内总人口过百万,要查谣言的源头,那简直是大海捞针嘛!
再者说,如果散播谣言的人早就离开了洛阳呢他们还去哪查啊!
他吞了口唾沫,小声说道:“大哥,这事根本没法查!还查源头即便是第二头、第三头、第四头、第五头我们都查不到!”
张贲停下脚步,歪着脑袋,撇着嘴,阴恻恻地看着张正。见大哥动了真火,张正缩了缩脖子,连连摆手,说道:“好好好,我去查,我去查,我这就去查!”
他二人以前都是洛阳的大混混,本地有一号的地头蛇,读过几年书,认识几个大字,在洛阳的混混中算是混的比较开的。
张正按照张贲的意思,把一些关系交好的混子都召集到一起,商议此事。
人们一听要查谣言的源头,七嘴八舌地表示没法查。这种事情,又怎么可能会查到源头呢谁在散播这种大逆不道的谣言时,会报出自己的名字
听着众人的你一言我一语,张正暗叹口气,他也是这么和大哥说的,可大哥不听啊!
一直沉默不语的张贲突然开口说道:“重点查蜀地过来的人!尤其是蜀地的商人!”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看向张贲。张贲拿起酒碗,喝了一大口酒,说道:“这种大逆不道的谣言,一定是公孙述编造的,敢于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帮着公孙述把谣言散播到洛
阳的,也一定是公孙述派的人!这种人,最喜欢用商人的身份做掩护!”
“贲哥,你的意思是,但凡是从蜀地过来的商人,我们都要查”一名敞着怀,露出黝黑胸脯的混子探着脑袋问道。
张贲点点头,说道:“重点查蜀商!”
洛阳中的蜀商也不在少数,尤其在绸缎商人中,很多都是来自于蜀地。那名混子挠了挠头,嘟囔道:“蜀商可不少啊,这查起来可难了!”
张贲眼珠转了转,说道:“也不用把蜀商都查遍了!要重点盯查那些看起来读过书的蜀商。”
依照张贲估计,这种谣言,十有**是文化人传播的,如果大字不识一个,说出这种话来,也没人会信啊!
听张贲把范围缩成这么小了,众人齐齐点下头,纷纷拍着胸脯说道:“贲哥
第八百六十三章 谏官出场
听了阴丽华这番话,刘秀心情舒缓了不少。见刘秀的眉头舒展开,阴丽华一笑,说道:“臣妾去为陛下做些点心吧!”
“好!”刘秀含笑点点头。
阴丽华出去后,刘秀又看了会刘阳,这才转身出了房间。到了外面的大殿里,他向殿门那边招了招手,张昆走了进来,躬身施礼,说道:“陛下!”
“张昆,你去把御使弹劾公孙的奏疏找出来,派人送往长安,交到公孙的手里。”刘秀说道。
张昆听完,点头应了一声,而后,他不解地问道:“陛下没有给冯将军的书信吗”
“并不需要,你只管派人送去奏疏就好!”
“是!陛下!奴婢明白了。”张昆躬了躬身形,转身走了出去。
以刘秀和冯异之间的关系,有些话也不用说得太直白,他只需把御使的弹劾奏疏送到冯异手里,冯异自然清楚是怎么回事。
等张昆走后,刘秀在席子上坐了下来,看到一旁有阴丽华的刺绣,他随手拿起。
阴丽华绣的是一匹白色的骏马,不过没有绣完,旁边绣着一行小字: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这是《诗经小雅》中的一句诗,大致的意思是白色的马儿在山谷中吃草,那人如玉一般的美好。
对于古人来说,《诗经》中的许多诗词就如同童话故事一般,令人向往。
刘秀看罢,笑了笑,他觉得在这匹骏马旁可以再加上一个人,就是他。
他正欣赏着阴丽华的刺绣,有侍女走了过来,将一杯茶水放在刘秀面前,轻声细语地说道:“陛下请用茶。”
刘秀抬头一看,端送茶水的宫女是洛幽。刘秀对洛幽没什么印象,能记住她这个人,是因为她曾救过丽华。
不过当时洛幽的模样很惨,鼻青脸肿,面部也浮肿,整个人快瘦成皮包骨。
现在洛幽的模样简直像是从里到外都蜕变了一样,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即便美貌不如阴丽华,但也相去不远,起码要在郭圣通、许汐泠、溪澈影之上。
刘秀有个毛病,一直都对形象好的人有天生好感,无论对方是男是女。他乐呵呵地看着洛幽,笑问道:“洛幽,转到西宫之后,你过得如何”
洛幽毕恭毕敬地躬身说道:“贵人对婢子照顾有加,贵人对婢子的恩情,婢子铭记在心!”
刘秀满意地点点头,拿起茶杯,低头闻了闻,问道:“这是什么茶”
洛幽说道:“是婢子制的花茶,贵人很喜欢喝。”稍顿,她又小心翼翼地说道:“如果陛下不喜欢喝花茶,婢子这就去为陛下换一杯!”
“不必了。”刘秀笑道:“丽华喜欢的,我都喜欢。”说着话,他慢悠悠地喝了口茶水,味道偏甜,这的确是丽华会喜欢的口味。
刘秀拿起阴丽华的刺绣,问道:“洛幽,你看贵人绣得如何”
洛幽正色说道:“贵人绣工超群,绣作精美,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让人打眼一看就会心生喜欢!”
刘秀听后,哈哈大笑。阴丽华还真不是以绣工见长的,不过这个洛幽倒是很会说奉承话。
他正要把洛幽打发下去,后者又开口说道:“通过贵人的绣作,也能看得出来,贵人希望陛下能多来西宫。”
“哦”刘秀闻言来了兴趣,扬起眉毛,问道:“你为何这么说”
洛幽说道:“贵人绣的是《诗经小雅白驹》,这首诗词所表达的,就是主人对客人的挽留。”
她说得没错,《诗经小雅白驹》的确是有这层的意思。这首诗的大意是,客人到访,主人格外高兴。挽留客人,让大家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更长一些。
客人是位才华横溢的君子,胸怀大志,奈何生逢乱世,一身的才华无从施展,只想去隐居山林。
听了洛幽的解释,刘秀眼眸一闪,放下刺绣,兴趣十足地问道:“你以前读过书”
在当时,普通人家的女子是不读书的,也没有那个闲钱去让女子读书。洛幽能娓娓道来诗经中的白驹,这让刘秀对她生出几分好奇。
洛幽颔首说道:“婢子之所以会知道这些,都是贵人教的!贵人说,婢子不能一辈子都待在皇宫里,以后早晚有一天要出宫嫁人,现在多看些书,多识些字,总是好的。”
刘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丽华不仅心善,而且是心细啊!这时候,阴丽华从外面走了进来,含笑说道:“陛下尝尝臣妾做的糕点!”
他眼睛一亮,立刻站起身形,走到阴丽华近前,接过盘子,拿起一块糕点,咬了一大口。阴丽华问道:“陛下觉得味道怎么样”
刘秀将口中的糕点咽下,笑道:“丽华现在的手艺,已经不次于御厨了!”
阴丽华被刘秀的吹捧逗笑了,两人有说有笑地坐下来,你一口我一口的边吃边聊。见洛幽还待在旁边,雪莹上前,把洛幽拉起,然后退出大殿。
到了大殿外,雪莹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对洛幽冷冰冰地说道:“洛幽,你要记住,你现在可是西宫的人,贵人对你那么好,倘若你胆敢做出对不起贵人的事,我第一个不会放过你!”
洛幽去给刘秀上茶,这本身并没什么问题,但借着上茶之机,有意无意地勾引陛下,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对此,红笺也和雪莹站在一边。李秀娥见状,不满地皱起眉头,说道:“雪莹,你在瞎说什么洛幽只是和陛下说了几句话,怎么和对不起贵人扯上关系了”
雪莹没有理会打抱不平的李秀娥,只冷冷凝视着洛幽。洛幽低垂着头,小声说道:“婢子知错了。”
“哼!”雪莹重重地哼了一声,这才算作罢。
刘秀把御使弹劾冯异的奏疏,原封不动的派人送给了远在长安的冯异。冯异接到奏疏,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与此同时,他也惊出一身的冷汗。
&nbs
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计不成
刘秀沉吟了一会,反问道:“倘若调回冯将军,谁可任征西军主将”
王元回道:“此事当由陛下定夺!”
刘秀深吸口气,说道:“现朝中无人能接替冯将军!”说着话,他环视左右。目前朝中善战的将官,都在外征战,能堪以重任的,只有右将军邓禹和左将军贾复。
以前邓禹是征西军主将,后因作战不利,被冯异取代,现在不可能再把邓禹调回征西军,而贾复则缺乏统领大军作战的经验,也不适合担任征西军的主将。
王元说道:“陛下,既然冯将军犯了错,理应调回京师问责!”他的职责就是监督天子是否有做得不妥之处,至于谁可接任冯异,那不是他需要考虑的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