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道
这支更始朝廷的大军,为首的有大司马朱鲔、舞阴王李轶、廪丘王田立、白虎公陈侨以及河南太守武勃、讨难将军苏茂等。
不久前,苏茂刚和李松平定了称帝的孺子婴,班师回朝后,李松和苏茂又被刘玄派到弘农郡,与赤眉军交战,企图阻止赤眉军的西进。
李松和苏茂,率军从长安出发,向东进行,进入弘农,与此同时,朱鲔和李轶率军从洛阳出发,向西推进,挺近弘农。
这一东一西的两支大军,对身在弘农的赤眉军形成了包夹之势。
此时的李松和苏茂,刚刚杀了称帝的孺子婴,士气正盛,全然没把赤眉军放在眼里。李松和苏茂部,联合朱鲔、李轶部,与赤眉军在弘农展开了一场大会战。
这一战,双方杀得昏天暗地。轻松击败孺子婴的李松、苏茂部,乃至从洛阳赶来增援的朱鲔、李轶部,被赤眉军杀得大败,死伤的将士,不计其数。
苏茂担心自己回到长安会受到刘玄的责罚,战败后便没有返回长安,而是跟着朱鲔、李轶,逃到了洛阳。
李松和刘玄的关系极好,属刘玄最亲信的大臣之一,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战败后,李松带着数千残兵,仓皇逃回长安。经过此战之后,洛阳的朱鲔、李轶等人,对赤眉军在无任何想法,更不敢再主动去迎战赤眉军,加上这个时候刘秀又突然攻占了河内,两人便开始在洛阳召集兵马,精力
也随之放在了北方的河内郡。
刘秀的调令,很快传到了冯异和王梁的手里。冯异奉命,离开真定,南下到河内,驻守在孟津。
与此同时,冯异还被刘秀封为孟津将军,对河内和魏郡的两郡兵马,拥有调动权。
王梁也奉刘秀之命,去到野王县,担任野王令。
冯异和王梁二人的到来,总算是缓解了寇恂这边的压力。只是,寇恂才刚刚松了口气,洛阳的兵马便突然越过黄河,进入河内,直逼温县。
且说刘秀部。
赵归主动向刘秀请缨,要去劝降铜马军和重连军,刘秀应允。赵归一个随从都没带,就他自己一个人,骑着马去到了铜马军和重连军的驻地。
现在铜马军和重连军已如同惊弓之鸟,看到有人向己方紧接,距离好远,巡逻的军兵便大声叫喊道:“来者止步!报上姓名!”
“我是赵归!”赵归勒停马,大声回道。
听闻来人竟是赵归,巡逻的兵卒都愣住了,赵将军不是在清渊吗怎么来这了难道是清渊的援军到了可是向赵归的身后观望,空空如也,一兵一卒都没有。
这队巡逻兵快速向赵归跑过去,到了近前,定睛一看,来人还真是赵归。
铜马军和高湖军常有往来,铜马军的兵卒自然也都认识赵归,为首的队长向赵归插手施礼,说道:“小人不知是赵将军,刚才冒犯,还望赵将军恕罪!”
赵归现在哪里有时间和他们这些兵卒计较,他问道:“大将军和上淮将军可在营内”
众兵卒面面相觑,皆垂下头。赵归不解地问道:“怎么了出了何事”
兵卒队长小声说道:“大将军身负箭伤,原本还只是小伤,可一直没来得及救治,现在伤势恶化,大将军危在旦夕。”
赵归倒吸口气,他没想到连东山荒秃都身受重伤,有性命之危。他说道:“快带我进营!”
对于铜马军来说,赵归可不算外人,巡逻队队长在前领路,小心翼翼地问道:“赵将军,你是怎么进来的外面不都被官兵封锁了吗”
赵归没有回答他的疑问,只一个劲的催促他走快一点。他不说,队长也不敢多问,把赵归一直领到中军帐外。
铜马军的中军帐,就是个临时搭建的小窝棚。队长进去禀报,时间不长,上淮况、齐蓦、张淮等人纷纷走了出来。
举目一瞧,见外面的来人还真是赵归,众人都是一脸的惊讶,问道:“赵将军,你……你怎么来了”
赵归扫视众人一眼,轻叹口气,扬头说道:“我们进去说吧!”说着话,他率先走进中军帐,其余众人面面相觑,呆愣片刻,也都纷纷跟了进去。
小窝棚里,又闷又热,空气中还飘着一股难闻的汗臭味。赵归皱着眉头,向里面一瞧,只见东山荒秃正躺在里面,身下垫着一层干草,脸色煞白,双目紧闭,上身没有穿衣服,缠裹着厚厚的布条。赵归走上前去,弯下腰身,关
切地打量东山荒秃一番,小声呼唤道:“东山将军东山将军”
他连续呼唤了好几声,躺在那里的东山荒秃才算有点反应,他慢
第五百一十五章 权势之道
东山荒秃向众人摆了摆手,断断续续地说道:“扶我做起来!”
众人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东山荒秃,让他坐起。东山荒秃原本涣散的目光现在稍微有了点焦距,他看向赵归,有气无力地问道:“赵归,是刘秀派你来劝降我等”赵归正色说道:“其实,此行是我向萧王求来的。”他环视在场众人,说道:“萧王对在河北作乱之义军,深恶痛绝,而萧王在与大将军作战期间,麾下将士的伤亡也不在少
数,按照萧王的本意,并不打算纳降,是我一再恳求,萧王才同意了此事。”
张淮嗤笑出声,怒道:“这么说来,我们还得感谢你了”赵归摆了摆手,说道:“我视诸位如手足,兄弟之间,不必谈感谢。”张淮还要说话,赵归继续道:“我也不需要诸位兄弟的感谢!当初大家一同揭竿而起,反莽反朝廷,还
曾许下承诺,同生死共进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无论到什么时候,我赵归绝不会只顾自己活命,而不管弟兄们的死活。”
张淮凝视着他,深吸口气,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转头看向东山荒秃。赵归也看向东山荒秃,毫无预兆,他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声音颤抖地说道:“大将军伤势严重,倘若再不做医治,真的会有性命之危!大将军,为了自己,也为了下面的二
十万弟兄,还是降了吧!”
东山荒秃缓缓闭上眼睛,过了许久,他才慢慢挑起眼帘,呆呆地看着地面,问道:“我等若降,刘秀,刘秀他当真不杀我等”
赵归面色一正,急忙说道:“萧王亲口承诺,不杀降军之一兵一卒。大将军,萧王名声在外,向来言而有信,既然萧王这么说了,就绝不会食言。”
东山荒秃又沉默半晌,摇头而笑,是苦笑。
他目光缓慢地扫过在场每一个人,说道:“高湖已降刘秀,清渊业已被刘秀所占,事到如今,我军已陷绝境,别无出路,诸位兄弟,以为如何”
他虽未把话说得太直白,但众人都明白,大将军是在问自己关于向刘秀投降之事。
张淮第一个站出来表态,狠声说道:“大将军,我等与刘秀小儿,仇深似海,势不两立!我等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要与刘秀,死战到底!”
齐蓦低头垂首,沉默未语。上淮况则是仰天长叹一声,说道:“况听大将军的!”
东山荒秃点了点头,说道:“既然,你们还愿听我的,那么,就传我将令,全军,向刘秀投降!”
“大将军——”东山荒秃此话一出,在场众人,皆是大惊失色。人们呼啦啦地跪下一片,很多人都忍不住抱头大哭。
张淮一边哭着,一边哽咽着说道:“当初我等追随大将军揭竿而起,大将军曾说过,我等起事,当置生死与度外,现如今,大将军又怎能要我等向刘秀不战而降”东山荒秃看着泣不成声的张淮,眼圈也红了,说道:“我等并非不战而降,而是已经打的太久、太久了,我累了,弟兄们也都累了。现在,我军身陷绝境,四面楚歌,战必
死,降苟活。我东山荒秃,早已将自己之生死抛到九霄云外,可是,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二十万的弟兄们跟着我一同赴死。”
“大将军!”张淮跪着往前爬,伏在东山荒秃近前的草甸子上,放声大哭。
东山荒秃抬起手来,无力地拍了下张淮的肩膀,然后对上淮况说道:“传我的命令吧!”
高湖军的献城投降,这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被困于馆陶和清渊之间的铜马军,足足有二十万之众,最终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由东山荒秃授意,全体将士,向汉军投降。
铜马军是河北规模最大又最为善战的一支起义军,在河北众多的起义军当中,铜马军可谓是极具代表性和标志性。
他们向刘秀投降,这不仅在当时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
刘秀有个别号,名为铜马帝。他这个铜马帝别号的由来,正是出自于铜马军身上。由此可见,铜马军的投降,对于刘秀而言,意义有多么的重大和非凡。
铜马军是起义军没错,它也的确不算是正规军,但铜马军的底子太好了,由上到下,都是拼命三郎,拉上战场,无人怯战,与敌拼杀,个顶个的勇往直前。
他们唯一欠缺的就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但正规的训练,是可以轻松弥补上的,而那种拼命三郎的精神,那种不惧任何强敌的血性,却不是谁都能够具备的。
铜马军的主动投降,是刘秀最愿意看到也最最期盼的一种情况,听闻赵归成功劝降了铜马军,刘秀兴奋得差点从坐席上蹦起来,他抚掌说道:“大事成矣!”
说着话,他难以抑制心头的兴奋,站起身形,在中军帐里来回走动,问报信的军兵道:“赵将军现在何处可以确定,铜马军真的投降了吗”
“回禀大王,赵将军正在返回我军大营,另,铜马军已将军械拉出大营,正向我军大营运送过来。”
所谓的军械,就是指武器、盔甲等作战用具。
刘秀兴奋地连连点头。岑彭站起身形,向刘秀拱手说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大王在河北的基业已成!”
召降铜马军,不仅让汉军在河北少了一个强劲的敌人,而且还让汉军的军力,得到了跳跃式的大幅提升,甚至可以说是得到了质变。
刘秀看着岑彭,喜笑颜开,说道:“这次多亏有君然啊!我军能成功召降铜马,君然功不可没!”
如果没有岑彭先召降了赵归,取得清渊城,己方想召降作风强硬的铜马军,简直难如登天。
岑彭含笑说道:“一切皆因主公英明,且德高望重,方能折服铜马,末将不敢居功。”
就在刘秀在中军帐里有说有笑的时候,赵归回到汉军大营,与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上淮况和齐蓦二人。
&
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生警惕
刘秀对投降的铜马军将领上淮况、重连军首领齐蓦乃至高湖军首领赵归,都是以礼相待,客气有加。这让满心阴霾的上淮况和齐蓦,心里多少舒服了一些。
之后,刘秀令人准备酒菜,热情款待上淮况、齐蓦和赵归。上淮况和齐蓦虽然都是饥肠辘辘,但此时看着满桌的酒菜,他二人是真的吃不下去。
现在他们乃至全军将士的性命,都掌握在刘秀的手里,刘秀最终要怎么处置他们,还真不好说呢!
别看刘秀现在对他们的态度很是客气,但他们可是见过太多翻脸无情的人。
上淮况心中所想,比齐蓦还要更多一些。铜马军现在被俘的只有十来万将士,但铜马军的别部,可还有十好几万人呢。
随着他和东山荒秃向刘秀投降的消息传开,那些别部的兄弟们,也会相继赶过来,等到别部的兄弟也投靠到刘秀的麾下,人都聚齐了,铜马军的兵力,二十万都挡不住。
这么多的兵马,而且还都以东山荒秃和他上淮况马首是瞻,刘秀真的能放心他二人吗
为了争夺这二十多万兵马的控制权,刘秀真的还能容忍他和东山荒秃的存在吗对此,上淮况是一点信心都没有。
毕竟二十多万的兵马,诱惑力实在太大,足以让当今这个乱世中的任何人都为之疯狂。
这顿酒菜,对于心理七上八下的上淮况而言,简直食如嚼蜡。
看出上淮况心不在焉,也知道他心里在顾虑些什么,等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秀说道:“连日征战,上淮将军和齐将军想来也都疲惫不堪,现在,回营去休息吧!”
上淮况小心翼翼地问道:“不知萧王是让我等回哪个军营”
在他看来,自己和齐蓦都主动送到刘秀的眼皮子底下了,他十之**会趁此机会,将自己二人软禁在汉军大营里。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刘秀竟然含笑说道:“当然是返回你们自军大营。”
上淮况暗吃一惊,面露诧异之色,愣了片刻,他和齐蓦双双起身,向刘秀拱手施礼,说道:“多谢萧王!叨扰萧王这么久,我等告辞!”
别过刘秀,上淮况和齐蓦转身向外走去。出了营帐,两人还特意回头望了一眼,见无人追出来,两人忍不住暗暗松了口气。
别说上淮况和齐蓦以为自己要被刘秀软禁,就连朱祐等人,也认为己方应该把上淮况和齐蓦囚禁起来,省得再生出变数。
等他二人离开中军帐,朱祐迫不及待地说道:“大王实在不该放他二人走啊”
“哦仲先为何这么说”刘秀笑问道。
朱祐正色说道:“铜马、重连来降,谁又知道他们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
刘秀笑道:“但凡还有别的出路,铜马、重连,断然不会向我军投降!”“所以啊,大王,铜马、重连的投降,是迫于无奈,心中对大王,既不服,也不满,现在大王不趁机抓了他俩,反而还放他俩回去,这是放虎归山,后患不穷啊!”说到这
里,他深深看了一眼刘秀,幽幽说道:“铜马、重连的降军,可是有二十万众,一旦生乱,压都压不住!”
即便这二十万大军已经上交了武器和盔甲,但若是发生暴动,其势头也犹如洪水猛兽,一发不可收拾。
刘秀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乐呵呵地说道:“用人之前,得先能信任于人,若不信他,又如何用他”
他不动上淮况和齐蓦,当然也有自己的考量。
铜马军和重连军虽降,但对自己,还毫无忠诚度而言,他若要想控制这二十万人的大军,必须得得到东山荒秃、上淮况、齐蓦这些军中首领们的支持。
囚禁上淮况和齐蓦,看似有道理,实则并不然。
这么做,非但无法让自己控制住这二十万大军,反而必会引起二十万大军的强烈不满和反弹,勾起将士们心中的戒备和敌意,到那时,才真的可能会发生大乱子。上淮况和齐蓦返回铜马军大营。路上,两人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齐蓦回头望望,又向四周瞧瞧,说道:“上淮兄,我看,赵归说的没错,萧王为人的确仁善、随和,你
我虽为败军之将,但萧王非但没有为难你我,反而连盛气凌人的架子都没有。”
要知道刘秀可是胜利者,胜利者面见失败者,还能如此礼遇,实属罕见。上淮况淡然一笑,说道:“知人知面不知心。齐蓦,你切不可看刘秀表面随和仁厚,就以为他是善类。刘秀身为刘玄授封之萧王,却把刘玄的心腹谢躬、苗曾等人斩杀殆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