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道
邓禹前来贺喜时,送的是黄金打造的长命锁,郭圣通颇感过意不去,意味深长地说道:“邓将军的礼物太贵重了,我怎好收下”其实与其他人相比,邓禹送的那个金制的小长命锁,毫不起眼,可邓禹是平民出身,没什么家底,而且为人正直,缴获到的战利品,毫不藏私,全部上交,而刘秀给他的
赏赐,则通常被他拿来分给部下们,所以邓禹的日子一直都过得紧紧巴巴的。
郭圣通跟随刘秀南征北战,长时间待在军营里,与诸将常有接触,对他们的情况也比较了解。
邓禹送的这块长命锁,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于邓禹而言,绝对称得上是拿出血本了。
听闻郭圣通的话,邓禹笑了,说道:“王夫人若是不收,就是瞧不起仲华,或是看不上仲华的贺礼。”
郭圣通连忙说道:“邓将军言重了,我绝无此意。”
“那么还请王夫人收下仲华的贺礼。”
郭圣通很是感动,下意识地抬手摸了摸小腹,说道:“如此,就多谢邓将军了!”
邓禹满脸笑容,向郭圣通毕恭毕敬地深施一礼,而后告辞去往前庭。
刘秀在前庭大摆宴席,款待前来贺喜的宾客。像马武这种贪杯的人,更是一个劲的向刘秀敬酒,几杯酒下肚,刘秀也喝得满脸通红,欢笑之声,也渐渐大了起来。马武摇头晃脑地说道:“说起来,王夫人也真是不容易啊,怀着身孕,跟随主公,一路南征,军营里的日子那么苦,王夫人不仅挺住了,而且孩子还没事,此子有福,大王
更是有福啊!”
刘秀闻言,心中亦是感慨万千,连连点头。马武刚发表了几句感叹,紧接着又举起酒杯,张罗道:“来、来、来,我们大家再敬大王一杯!”
“敬大王!”邓禹等人纷纷举杯。
“敬萧王!”刘林和刘接亦是举杯相敬。
刘秀哈哈大笑着拿起杯子,向众人环敬了一圈,而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朱祐抹了抹嘴角的酒渍,感叹道:“主公现在贵为萧王,理应住在王宫才对,怎还能住在这座小宅子里,这不是自降身价吗”
他的话立刻引起在场众人的共鸣,人们纷纷点头,跟着朱祐的话头,齐声说道:“大王理应住在王宫!”
刘秀向众人摆了摆手,说道:“河北兵荒马乱,百废待兴,一枚钱币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哪里还有余钱建造王宫再者说,这里也不小嘛,住下我和夫人,绰绰有余。”
说完话,他还哈哈大笑两声。朱祐清了清喉咙,说道:“大王并不用花钱建王宫,邯郸……不是有一座现成的吗”
此话一出,大厅里立刻寂静下来,人们的目光纷纷落在刘秀身上。
朱祐的意思很明显,王郎的皇宫,是在赵王宫的基础上建造的,现在王郎死了,伪皇宫又变回赵王宫,刘秀是天子册封的萧王,现在邯郸,理应住进赵王宫才对。
刘秀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听完朱祐的话,他认真思索起来,琢磨了一会,他说道:“此事,容我再想想。”
他话音刚落,一名家仆急匆匆地从外面走了进来,他站在房门口,看眼刘秀,又瞧瞧在场的其他众人,欲言又止。
刘秀有看到站在房门口的仆人,向他招了招手,示意他近前说话。那名仆人如释重负,快步走到刘秀面前,拱手施礼,说道:“大王,吕先生被谢尚书抓了。”仆人说的吕先生,就是吕宴。吕宴本是饶阳的门官,当初刘秀被王郎通缉,逃到饶阳,骗吃骗喝,后来身份暴露,落荒而逃,若非身为门官的吕宴打开城门,刘秀一行人
 
第四百七十七章 代郡之乱
刘庆出面做和事老,缓和了现场紧张的气氛。对于刘秀要入住赵王宫,这件事本身并不合规矩,但谢躬只是个尚书令,他阻止不了刘秀,也没权去阻止。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打报告,将刘秀在邯郸的‘无法无天’上疏给刘玄。
刘秀借着吕宴这件事,顺势住进邯郸的赵王宫。
对此,刘秀自己感觉倒是无所谓,他要的从来都是实的,对于这些虚的东西,他看得很轻,有或者没有,都不太重要。不过刘秀的部下们都是兴高采烈。
刘秀住进王宫里,这才是名副其实的王,刘秀的地位提升,他们这些部下们自然也是跟着水涨船高。
另外,刘秀以前住在刘林赠予的宅子里,让部下们都不太敢花费重金去置房产。
他们自己住的宅子,总不能比主公的宅子都要大吧!现在不会再有这方面的顾虑了,哪怕他们买下全城最大的宅子,也大不过王宫。
对于此事最开心的莫过于郭圣通。
没和刘秀成亲之前,她只是真定王府的表小姐,寄人篱下,地位也高不到哪去。
现在,她是王夫人,是这座偌大的赵王宫的女主人。王宫的前宫,归刘秀管,而后宫则全都归她管。
只不过郭圣通已怀有身孕,刘秀怕她累着,特意安排许汐泠协助郭圣通,管理后宫的事务。
至于此事的引子吕宴,本以为自己的脑袋无论如何也保不住了,没想到,主公不仅救下了自己,还顺势住进了王宫,更把与他相好的小宫女许配给了他。
这件事之后,吕宴的尾巴可彻底翘了起来,在邯郸城内,几乎都是横着走。人们也都知道吕宴是刘秀眼前的红人,还曾在饶阳救过刘秀的性命,即便是城中的官员,乃至军中的将官,见到吕宴也都礼让三分,这让吕宴也越发的飞扬跋扈,横行霸
道。
刘秀住进赵王宫的第三天,那位被耿况劝来的代郡太守赵永,便到了邯郸。刘秀在赵王宫的温明殿接见了赵永。
赵永见到刘秀之后,立刻呈上了刘玄送给自己的诏书。
刘秀接过诏书,大致看了一遍,心中立刻了然,刘玄这是准备给自己来个釜底抽薪,企图控制幽州,断掉自己在幽州的根基。
他放下诏书,微微一笑,问道:“赵太守这是打算奉诏,去往长安任职”赵永急忙跪伏在地,毕恭毕敬地说道:“臣赵永,向来仰慕大王,愿以大王马首是瞻,若大王派臣去往长安任职,臣绝无二话,即刻前往长安赴任,倘若大王不愿臣去长安
,觉得臣还是可用之人,臣将即刻返回代郡,继续做代郡太守,为大王之功业,尽绵薄之力。”
他这番话,让刘秀十分高兴,赵永这么说,等于是向刘秀表明了自己的归顺之意。
倘若代郡也能归附自己,那么幽州的西面三郡,代郡、上谷、渔阳,可就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了。这对他进而控制其它的幽州诸郡,至关重要。刘秀连连点头,含笑说道:“眼下河北,贼军四起,民不聊生,即便幽州,亦是贼军横行,赵太守乃地方之贤能,若能守一方之太平,乃地方百姓之福,远胜过到长安任职
啊!”
赵永闻言,心头大喜,急忙向前叩首,说道:“臣谨记大王教诲!臣不应为自己之仕途,而让代郡百姓身陷险境,臣这就返回代郡。”
刘秀乐呵呵地点点头,说道:“既然赵太守到了邯郸,休息一晚再走也不迟,今晚,我于宫中设宴,与赵太守开怀畅饮。”
赵永受宠若惊,连忙说道:“大王如此盛情,实在是折煞微臣。”
刘秀仰面而笑,进一步给赵永吃下定心丸,说道:“以后代郡之事务,还要烦劳赵太守多多费心才是。”
赵永一脸正色地说道:“请大王放心,微臣回代郡后,定当尽心竭力,为大王治理好代郡,不让大王有后顾之忧!”
刘秀大笑,连声赞好。
当晚,刘秀在王宫设宴,盛情款待了赵永。翌日一早,赵永向刘秀辞行,返回代郡。
可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赵永从代郡出来的很容易,现在想回去,可是没有机会了。
连耿况都没想到,刘玄送到代郡的并不是一封诏书,而是两份,明面上的诏书,是送给赵永,调赵永到长安任职。
可同时还有一封密诏,秘密送给了代郡的桑乾令张晔,密诏中言明,倘若赵永没有奉诏行事,张晔可伺机杀掉赵永,取而代之。
只不过赵永接到刘玄的诏书后,并没有表现出异常,还欢天喜地的要去往长安。张晔怀揣着刘玄的密诏,也就没对赵永下手。
可谁知赵永在去往长安的半路上,突然改道去了邯郸,面见刘秀,向刘秀表了忠心,而后又被刘秀派回代郡,直接做代郡太守。
得知消息的张晔,迫不及待的带人占领了郡府,控制了郡城桑乾。
与此同时,他还做了两手准备,
一手是与匈奴私通,他向匈奴人许诺下重金,请匈奴出兵援助。
另一手,是与起义军五校军私通,同样是许诺重金,请五校军出兵援助。
张晔不是个傻子,虽说他能趁着赵永不在,控制整个代郡,但想以代郡一郡之地,独自对抗刘秀势力,那无疑是以卵击石。
但刘玄远在长安,不可能给予他实际上的支持,他要对抗刘秀,就只能求助于外援。
而距离幽州较近的外援,一个是北方的匈奴人,一个就是河北的起义军五校军。
张晔想得挺好,但他也犯下一个错误。如果他只求助于五校军,情况还能好一些,但他竟然求助到匈奴的头上,这是幽州诸郡无论如何也忍不了的。
幽
第四百七十八章 局势变换
在耿况、耿舒父子俩平定张晔之乱期间,刘秀和谢躬在邯郸也爆发了较大的分歧。分歧点就在于赵国郡太守的问题上。刘秀的意思是,刘林为赵王,理应治理赵国,而谢躬的意思是,刘林这个赵王可不是刘玄册封的,而是伪天子王郎封的,当然不被承
认,说白了,现在的刘林就是白丁,凭什么治理赵国郡,赵国郡太守,理应由朝廷来任命。
赵国这个地方,面积很大,但却地广人稀,境内只有三座城邑,一个是襄城,一个是易阳,再一个就是邯郸。
刘秀和谢躬对于让谁来治理赵地这件事,各持己见,争执不下,互不相让。
其实,刘秀对刘林的印象很一般,甚至称得上非常之厌恶。
王郎在河北的作乱,归根结底就是刘林一手造成的,还有刘林提出决堤河水,淹没河东的意见,也足见此人心思之歹毒。
刘秀之所以为刘林据理力争,争取让他来治理赵地,主要是做做样子罢了。
其一,可以进一步拉拢刘林、刘接、刘杨等河北的刘氏宗亲,让河北这里的刘氏宗亲都能站在自己这一边,对自己给予支持。
其二,他知道此事谢躬一定会极力反对,如此一来,亦可进一步让河北这边的刘氏宗亲与刘玄产生分歧,进而让他们更加远离更始朝廷。
做到刘秀这个位置,考虑的已经不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整体的全局。
他想在河北彻底站稳脚跟,离不开河北刘氏宗亲们的支持,而且河北刘氏宗亲这股势力,也是他完全可以争取过来的。
刘秀极力为刘林争取赵地的治理权,这不仅让刘林大受感动,也同样让河北的刘氏宗亲们大受鼓舞。以前,河北的刘氏宗亲,大多以河北三王马首是瞻,可是刘林心眼太小,没有容人之量,刘接心计太深,就连周遭的同族宗亲也经常算计,而刘杨则是胸无大志,偏居一
隅,缩在真定国,不太管事,可以说能量最大的河北三王,都不太得人心。不过刘秀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点,让刘氏宗亲们终于找到了主心骨。
赵地的管理者之争,最终还是随着刘玄的诏书传到邯郸,而告一段落。刘玄当然不可能把赵地的管理权让给刘林,在刘玄眼中,刘林和刘秀就是穿一条腿裤子的。
刘玄的这封诏书,任命谢躬,行冀州牧事。也就是说,让谢躬兼任冀州牧。既然谢躬兼任冀州牧,那么对赵地的太守,谢躬便有任命权。
这封诏书,无疑是直接否定了让刘林来接管赵地。得知此事后,刘林和刘接第一时间入王宫,面见刘秀。
见面之后,刘林恨得咬牙切齿,狠声说道:“我刘林一族,世代为赵王,可刘玄竟如此对我,实乃欺人太甚!”
刘秀叹息一声,站起身形,在大殿内来回踱步,颇感无力地说道:“倘若只我和谢尚书相争,我还可坚持己见,但现在,天子下诏,我也无可奈何啊!”
刘林气得呼哧呼哧地直喘粗气,在河北,在赵地,在邯郸,他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窝囊气
他怒声说道:“萧王,反了吧!刘玄昏庸无道,祸乱天下,他也配为天子当今天下,也只有萧王可为天子!”
刘秀脸色一变,摆手说道:“赵王慎言!”
刘接接话道:“萧王,我以为赵王言之有理,刘玄荒淫,朝野混乱,长安城内,民不聊生,只有萧王为帝,方为天下百姓之福!”刘玄做天子,刘林不被封王,他刘接也同样不被封王,两人都是空挂着赵王、广阳王的头衔,根本不被人承认,这样的日子,他俩实在是过够了,只有刘秀登基,才能改
变现状。
刘秀看看刘林,又瞧瞧刘接,叹息一声,说道:“现在之河北,并非我一人之地。”
听闻这话,刘林和刘接都敏锐地嗅到刘秀态度的变化。以前提出让他在河北称帝,刘秀都是严词拒绝,而现在,他只是强调他还没有完全控制河北。
刘林眼中寒芒一闪,说道:“萧王顾虑的可是谢躬要除掉此贼,易如反掌,今晚我便可派人着手去做,可神不知鬼不觉地让谢躬睡丢了脑袋!”
刘秀摆了摆手,坐回到自己的坐席上,意味深长地说道:“谢尚书并不重要,即便谢尚书死了,还会有李尚书、王尚书接踵而至。”
刘接眼珠转了转,幽幽说道:“重要的是,谢躬背后的刘玄,还有谢躬手中的兵权!”刘秀缓缓点了下头。平定王郎之乱后,他和谢躬便开始了在河北抢地盘。他招抚了清河,谢躬招抚了魏郡,他派人去招抚巨鹿,谢躬便派人去招抚常山,谢躬是摆明了要
在河北和他针锋相对的争下去。
目前,摆在刘秀面前,最大的障碍,就是谢躬。
但若真杀了谢躬,正如他所说,刘玄还会派来第二个、第三个谢躬,接替他的位置,另外,这么做也太冒险了,会让他背负上图谋不轨的骂名。
现在刘秀还不愿和刘玄公然撕破脸,他既缺少分庭抗礼的先决条件,也不具备分庭抗礼的基本实力。他幽幽说道:“此事,不能操之过急,我们还需从长计议。”
刘林还有说话,刘接一笑,拱手说道:“只要萧王能心向我二人,我等一切皆以萧王马首是瞻!”
听闻这话,刘林反应也快,同样是拱手施礼,说道:“一切皆以萧王马首是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