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素罗汉
所谓的打土豪分田地,成功后一窝扛着锄头的农民挤在村子里幸福地高呼皇恩浩荡新位面不允许出现这种低效率的场景。
所有的农民都必须去新世界与其在小冰河时代几千万人被饿死,病死,杀死,不如送他们出去殖民。
这些人需要以高昂的死亡率为代价,为子孙开拓出热带种植园,以及北美和新西兰的农场。明大陆这一片多山的土地,除了那点宜居的平原地带外,其余人口在穿越众规划下都是要迁徙走的。
在这种关于未来的战略推演下,马耕又被放到了很靠后的位置——集中资源在两块平原上机械化农业是内阁既定战略,如果有一天需要用到马,那也是移民去了北美之后的故事了。
既然骑乘和耕田这两样最重要的马匹功能被卸载和延后了,那么剩下的食用功能马匹就更是连边都沾不上。
同样是被剥夺了役用功能,但是牛这种生物依旧是当之
第317节 草料
由于人手极度稀缺,所以200多号穿越众现在统统是身兼多职。
以霍雄为例,他不但是企业方面畜牧总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他还兼任着政府职位:农业部畜牧司的司长。
霍雄的顶头上司就是农业,环境,食品大臣兼农业部部长梁乐天。
而今天霍雄跑去闹事的办公室,就是农业部设在赤崁的办公点。这里的老大是粮食总公司董事长兼农业部实际主持工作的“第一副部长”米硕......兔国叫做“常务副部长”。
见到一身机车党造型,满脸黑社会表情的霍雄冲了进来,屋里的一票男女公务员顿时吓了一个激灵。
然后一位办公室主任模样的中年男人赶紧站了出来:“霍司长您好,是来找我们米部长的吧”
霍雄拿斜眼瞥了一下这个黑瘦的男人后,一边往里走,一边用重金属语气问道:“人呢”
“去下面视察了。”
“去哪视察了”霍雄这时推开了里间小办公室的门,探头进去看了看。
“去麻豆看田了。”
“麻豆”霍雄闻言掏出了手机拨号:“还真没信号,我说,你小子不会是骗我吧”
“不敢不敢!部长走前就说去麻豆。”
“走,你带路,今天找不到你家部长,我就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关牛棚!”霍雄一边说,一边推推搡搡地将这个可怜人赶下了楼。
可怜人下楼后就不可怜了:他欢快地坐上了哈雷摩托后座,还对着三楼窗户比划起了本地流行的“v”字型手势。
然后霍雄就带着这位从没有坐过摩托的小透明办公室主任出发了。
麻豆乡就在窑区旁边,隔着一条新港溪。那里的土人是最早被清剿掉的,现在的麻豆乡早已成为了粮食生产基地。
霍雄一路开着摩托在柏油路上狂奔,临了路过窑区还拐到工厂顺路加了油,最后在冲过新港溪上的钢索吊桥后,摩托开始在土路上奔行。于是一身尘土的霍雄终于赶在正午时分,找到了在田头视察的米硕。
米硕是个圆脸,圆耳朵,圆眼睛的胖男人。这种显著的特征令他穿越伊始就获得了“米老鼠”这个外号。
戴着斗笠,一身帆布工装的米硕这会正坐在田头等开饭呢。一辆电三轮就停在路边,三个打下手的正忙着张罗午饭。
结果老远看见哈雷摩托后,原本笑眯眯坐在一截树桩上的米硕脸上这下就有点不自然了。
摩托很快就沿着土路冲到了面前。
“呦呵,不愧是领导下乡啊,看这伺候的,多有水平!”霍雄还没从车上下来呢,风凉话就已经飘过来了。
也不怪他这么说,某些人的行为实在是令人发指:原木篝火,钢筋烤架,滋滋冒油的鹿腿,小孩头壳那么大的生蚝,上面还撒着蒜粒......哦对了,还有用精致的小木桶装着的自酿啤酒。
“我说米奇兄啊,你这样下乡,被群众拍到网上,不是分分钟丢官帽了”霍雄一边调侃,一边老实不客气地走过来坐在了米硕身边。
早已对这帮人喊自己“米奇”免疫的米硕,闻言晃了晃脑袋:“等群众能上网的那天,我连骨灰都化了,谁管那么多。”
伸手给霍雄倒了杯啤酒后,米硕不待对方再找事,主动挑明了话题:“看你这风尘仆仆的,又拉着我的办公室主任,得是找我半天了吧”
“你也好意思说,我找你几天了,一直躲着不见我。”霍雄斜眼瞥完米硕后,拿起一块生蚝就开吃,一副气鼓鼓的样子。
“嘿嘿。”米硕干笑一声:“这不是马上要春播了嘛,生产任务重,我这边天天要下田巡查,躲你做什么”
“拉倒吧,台南种地还分春夏秋冬”霍雄毫不留情揭穿了某人谎言:“老米,你躲是躲不过去的。今天你得给我一句准话,五万亩草场什么时候开播”
“唉,我就知道是这个。”米硕闻言摇了摇头:“老弟,我实话给你说了吧,最多一万亩。”
霍雄扭过头不能置信地张大了嘴,眨眨眼后他伸出了手掌,开始掰指头算起来:“豆粕、黑麦、甜高粱、苜蓿、象草、皇竹草、玉米......老米,你觉得这么多饲料种类,一万亩够吗”
米硕也掰起了指头:“第一,豆粕和秸秆,麦麸这些就不用算在里面了,这些由大田作物直接提供。”
“第二,根据计算,一万亩足够你们使用了。这饲料又不是钞票,存着还有利息,你要那么多干什么”
霍雄听到这里哂笑一声,争锋相对地怼了回去:“老米,这第一嘛,你怕是不知道我们这边的胚胎移植实验成功了。关于这一点,我昨天和夏首辅通过电话,他已经同意加大从明国进口牲畜的力度了。所以,今后咱们的大牲畜存栏量会打着滚得往上翻。”
“这还不包括满地的鸡鸭鹅和竹鼠。对了,翻过年我还要上马小尾寒羊和美利奴羊项目,这些都需要大批饲料。”
霍雄说到这里,举起了第二根手指:“你刚才有一句话蒙对了,饲料虽说不是钞票,但是存起来是很有必要的。”
&
第318节 土地政策
“情况怎么样”
看到米硕进门后,方脸大耳,靠在一张堆满了文件的办公桌后的梁乐天微笑着问到。
“有喜有忧啊!”米硕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出苗情况不错,就是被霍雄逮到,答应了2万亩饲料田。”
梁乐天闻言呵呵一笑:“迟早的,你早点答应他不就没事了吗”
“问题是这样一来,咱们原本计划的30万亩新田,压力又要大不少了。”
“是啊,压力不小。”梁乐天自从当上阁臣后,乐天的时候就少了很多。
他仰身往椅背上一靠,用手指揉了揉眉心,语气有点无奈:“早上晨会,我专门找邹国庆聊了。现在的问题不光是拖拉机,化工厂前两天又出事故了,硫酸生产线一口气死了6个,场面很...难看,现在全线停车检修了。”
“这他娘的......”一贯心宽的米硕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忍不住骂娘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硫酸是生产速效磷肥的原料,鸟粪石需要和硫酸反应,才能从缓释肥变成易于植物吸收的正常磷肥。
在氮磷钾这三大肥中,原料收集困难的氮和钾就不用提了,而台北火山硫磺合成硫酸+海岛鸟粪合成磷肥这一工艺流程,原本是窑区唯一还算得上稳定的肥料供应路线——尽管这点可怜的磷肥产量还不到1千吨。
现在可好,硫酸生产线停了,米硕第一时间就反应过来磷肥也要完。
骂了一句后,米硕又问道:“拖拉机又是怎么回事”
“据说是什么燃烧室压力攻关小组失败了......我也不太懂,反正答应好的10辆拖拉机要延迟交货。”
......米硕听到这里,已经无力吐槽了。
在后世,拉着8米长折叠犁的大型拖拉机,一小时能耕地180亩。也就是说,每分钟能耕三亩地。而穿越众造出来的煤气拖拉机,每小时只能耕50亩地,效率连人家的零头都没有。
这种拖拉机耕地的场景,在后世国内的大部分地区是看不到的。还是那句话:山区只能用牛。少数像东北那种大平原地形,又牵扯到地权问题——除非承包了整村整乡的土地,然后将私人小地块拼成大田,否则没人会买拖拉机来耕田。
而穿越众现在面临的局面,和后世刚好是相反的:土地太多,荒原大片,拖拉机远远不够。至于私人业主,干脆就没有......这里又牵扯到了土地政策问题。
理论上讲,现在台南平原所有的耕地,地权都是由政府划拨给粮食总公司的。所以米硕作为总公司法人,他在名义上就是天字头号大地主:台南的总面积有四千多平方公里,换算下来是六百万亩耕地。
当然了,未来有一天,粮食总公司肯定是要分家产的......资本社会嘛,不给穿越众分家产,老爷们拿什么起家
所以即便是现在,穿越政权也没有拒绝私人来买地:穿越众最终的目的就是将平原分割成类似北美的私人农场形态,所以只要有人来买,总地主们都是持欢迎态度的。不然呢,老爷们自己去耕那几百万亩地
是的,任何人都可以从粮食公司手里买地当地主——只要能达到要求。
什么要求呢第一当然是有钱了。
这边卖农场,500亩是起步价,而粮食公司的温馨推荐数目是2000亩起。所以说,99.99%来到大员的穷鬼移民是买不起农场的。
而少数带着银子的土老财和商人则是不敢买。
和土老财概念中的土地不一样,穿越众的农场可不是用来让老财招佃收租用的。在这边的土地上,且不说压根就雇不到佃户,即便雇到了,一个粮食季结束后,老财全家就得去要饭。
是的,某个政府针对私人农场的税率,是按照一户农场主+几个临时工来制定的。
也就是说,农场主一家雇佣拖拉机耕地,买农药化肥,再用机械化收割......2000亩土地的收获在缴完所有成本和税收后,也就是一户富农,或者说中产家庭而已。
这种情况在后世的美国很常见:拥有私人牧场或者农场的红脖子说起来都是百万千万富翁,但是他们的资产都是不动产,流动资金是很匮乏的。
大部分农场主都欠着银行的贷款,一旦有天灾**,这些富裕人士同样要失去祖传的家产。
而跑到大员的少数老财,现在面对的就是这种情况:在穿越众设计好的土地政策下,老财那种低效率的佃户+锄头模式,买地后的第一年就会破产。
所以在研究完土地政策后,原本兴致勃勃的老财就全部给跪了——他们无法理解这种奇怪的土地政策,大部分人还以为这是当地官府的一种骗钱把戏。
要知道,一户高效率的农场主家庭,独享2000亩地的收获都活得如此紧张,而老财们继续和佃户搅在一起,那是是必死无疑的。
事实上老财在这里除了腰包有点银子外,也就是无权无势的普通人家——明国功名在大员不通用,为非作歹,横行乡里那一套更是想都别想。
于是现在的局面就拧巴了。
粮食公司恨不得把所有开出来的田地都卖给私人农场主,自己只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就好。然而这边除了穷鬼就是满脑子旧思
第319节 大田作物
眼下大员这边的硝石来源一共有三个渠道。
1:所有常住人口的排泄物,外加一些臭鱼烂虾经过堆硝之后的成品。
2:西方人从印度运来的硝石。
3:从大明收集到的硝石。
现在的局面是:除了第一个渠道能稳定产出硝石外,后两个渠道都很不靠谱,到货时断时续,只能作为计划外物资使用。
那么硝石的使用状况呢
排行第一的自然是军队了。无论是部队用的黑火药还是矿山用的硅藻土硝化甘油,都需要大批硝石做原料。
排行第二的是窑区基地本身。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三酸两碱,这其中硝酸是必不可少,用途最广泛的化学品之一。
经过以上两个部门的消耗后,如果......如果还能剩下一点硝石的话,那么农业部门才有可能得到一点尿素用来种地。
所以说粮食公司打一开始,就没指望过尿素这种农业大杀器。要知道,台南眼下已经开垦出来的耕地面积是30万亩,而在未来几个月内,米硕的计划是将总耕地数翻一倍,所以那点尿素有没有都一样,杯水车薪。
除非有一天舰队在孟加拉湾登陆,然后给那里占据着硝石矿的土王带去矿山机械和小铁路,否则这种原料短缺的局面是无解的,米硕他们也早有心理准备。
这也是梁乐天他们今天视察时,一致决定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原因。
豆科作物有根瘤菌,有天然固氮能力,相当于自带氮肥,这在某种程度上就规避了尿素这个难题。所以通常新开垦的野地,第一茬都要先种一波豆科作物用来肥地。
这种土地缺肥的情况在后世是见不到的——农民们过量施肥导致的土地板结倒是随处可见。
所以金黄色的大豆在台南当前的农业局面下,就成了契合度最高的一种农作物。
......
黄豆是大豆中产量最高的一种,原产于中国,在古文中叫做“菽”。这种农作物不但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还能产出豆油,是最重要的社会性作物之一。
大豆的用途极其广泛,首先,用来做矿山炸药的甘油,就可以用豆油来提炼。另外,豆油与桐油混合制成的油漆,正是当前窑区所能生产的。
大豆不但被拿来做粮食,做各种豆制品,酱油;它的蛋白质还被提取出来做各种食品......像某些合成牛排,蟹**等等里面就掺入了大豆蛋白,反正**丝们也吃不出来。
被榨干豆油后的豆饼是优质的蛋白饲料,家畜非常喜食。另外,豆饼也可以拿来肥田,只不过这种用法在后世被化肥替代了。而大员这里由于太穷,所以豆饼都拿去喂了牲畜,没有多余的当肥料。
在后世,发源于中国的大豆已经成了全世界产量最大的农作物之一。美洲那些国家依靠广袤的平原,反而成了大豆出口国......中国每年都要进口3亿吨的大豆用来做饲料和榨油。这也成了国家软肋之一:贸易战一开打,饲料和肉价马上开始波动。
这是没办法的事:无论工业还是农业,平原所能产生的财富是远远超过山地的,而成本却又远远低于山地。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