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边军一小兵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小民重利,你微言大义与她说了一大堆,还不如给她一斗米来得实在有效。
身旁一个情报司宣传人员,及时将这一幕记录在案,日后,这是很好的宣传素材。
只有那知州心中悲凉,唉,愚夫愚妇,几斗米就将她们收买了,该地的教化,任重而道远啊。
不过,排队的人群中,也有一些人,衣饰较为齐整华丽,兑换的米粮较多,书吏们不动声色,一一给他们兑换,随后这些人赶着粮车走了,一些情报司人员,不动声色的跟上……
如眼前这一幕,不断出现在三镇各处,王斗许可的受害者假粮票,如真票兑换,面额还上浮三成,有如一场央视黄金时段广告,迅速横扫了宣大诸多城池乡里。
不但快速稳定粮票信誉,还大大提高了知名度,到最后,就是许多乡野小民,也知道了东路一种叫粮票的东西,使用方便不说,更实打实的可以兑换粮米。
这不,大家伙被奸人骗了,都一样按真票兑换粮米,还有一定补偿,真真比银子跟铜钱好用。
当然,这内中也有些利欲熏心之辈。
或是以前偷见商机,以高价收购假票者,或是不顾各大家的前车之鉴,又偷偷摸摸制造假票的,这些人,皆在东路重罪打击之列,等待他们的,是家破人亡的下场。
腊月十五日,大同镇,灵丘县。
武衙门街戏台边,摆摊老板正在忙碌,他一抬头,却见眼前出现几个大汉。
他记忆力很好,立时招呼:“哟,原来是几位爷,有些日不见了。”
几人吃饱喝足,崔奇问道:“老板,收粮票还是收银子?”
摆摊老板笑道:“粮票,当然是粮票,早就开始收了……”
……
北风如刀,从阳和城到天成卫的路上,顺着雁水蜿蜒的官道,一队靖边军,押解着一辆囚车前行。
囚车内,管粮同知范钦鸾双目无神,未想到,自己这么快,就被靖边军抓出来。
是的,他就是参与截杀,与宣大总督纪世维亲近商家的幕后黑手。
明中叶后,宣大总督移驻阳和城,城内有巡按察院、协镇府,还有东路同知府,后中路通判府,又有兵备道府衙等府邸,诸官同城,所以对纪世维的动向,范钦鸾知道得很清楚。
虽与范永斗不是同一族人,然对王斗,范钦鸾同样充满刻骨的仇恨,这种情绪可谓莫名其妙,但范钦鸾就是仇视,各大家对东路的封锁,他拍手叫好同时,也积极协助。
那商家还未出发,他就与自己亲近的,白登堡守备吴经密谋,在商队从阳和出发,刚刚进入天成卫地带,吴经就率军对商队进行了截杀,商队人员被屠杀一空后,更将那商家装入麻袋,用马蹄踏死。
事后东路情报司,对各地庇护、参与假票印刷者,截杀商队粮队者,进行大规模的报复,吴经被刺身亡。
却是与小妾,在后花园亭内调笑时,不知上面为何有一把铡刀,突然落下,当场将他腰斩两半。
他生命力顽强,哀嚎了近两刻方死,将那小妾吓得魂不附体,整日胡言不说,此后更改为吃素。
商战结束,温方亮攻略张家口,诸事定后,也奉令,对周边,事前有对东路敌对者,进行抓捕,他麾下一部,进入白登堡,将吴经部下,当时有参与截杀的兵将等,尽数抓获。
然审问后,却发现疑点,情报司深挖之下,最终查到范钦鸾这个主谋。
温方亮又派遣军队前往阳和城。
不说到了现在,宣大官将,不愿再与靖边军为敌,便是此城是纪世维的任职之地,也有一定的经营,兵马一到,城门打开,将范钦鸾抓住,任他如何咆哮,几记铳托重重砸下,立时老实了。
堂堂管粮同知成为阶下囚,在全城军民的注目中,范同知被扭进囚车,留下满城的议论。
一路前行,刺骨的寒风扑面而来,范钦鸾身体冰寒同时,内心更冷,完了,范家完了,自己也完了。(未完待续)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561章 分钱
一路前行,范钦鸾被押到张家口附近。
在这里,沿着堡的南面,西山脚下,建立了大片简陋的营地,黑压压的,关满了抓捕的宣府镇分守道上西路、下西路、分巡道北路、中路等官将,兵丁,军户,妇孺等。
那日赖天禄等遣妇孺冲阵后,温方亮大怒,率军紧追不放,很快将赖天禄父子兄弟,还有杨天福、黎建萼等人抓获,在王斗闻报,又增派了兵员后,就算那些已经逃回家的兵丁军户,也同样抓捕回来。
大批的镇抚官员,也前往张家口,对这些抓捕的人,进行仔细的斟别。
对他们的罪名审定,分罪孽深重,严重,中等,轻微几档,前两档,肯定要处死,中等者,将处于若干年、若干月苦役,轻微者,可以服若干日刑役,在签名画押,写过悔过书后,放归回家。
密密麻麻,过万人的斟别,不是简单的事情,工作量极大。
对被抓捕的人来说,个个也是忐忑不安,原以为只是跟随冲阵,壮壮声势,没想到却被那些凶神恶煞的靖边军抓来,未来的命运如何,很多人都是恐惧万分。
“……罪责,中等,判处三年苦役,押走!”
“大人开恩啊……”
如丧考妣的哭嚎中,又有一批人被押走。
“下一批。”
“……罪责,轻微,判处七日刑役!”
跪着的这批妇人松了口气,还好。只是判处七日刑役,在这附近修修营房,干活的同时,还有饱饭吃,她们千恩万谢,个个大哭道:“多谢青天大老爷!”
“严春姑!”
镇抚看了看文册,在这批妇人要被押走时,叫住了其中一人。
那妇人惶恐地回过头来。
镇抚道:“经查,你儿媳孙月容,于上月二十八日冲阵身死。大将军仁慈,给其棺木,还有一石粮米抚恤,查。你儿子早丧,现家中只余你一人,故由你代领抚恤,画押吧。”
那妇人号啕大哭,拼命叩头:“多谢永宁侯爷。”
旁边人等,都是羡慕地看着她,没想到还有一石粮米的抚恤,这世道,人命能值一斗米就不错了,更别说一石米。
如这等情景。在这营地中到处都是。
而这时。一行垂头丧气的官将士兵被押解过来,却是赖天禄等人,还有他们麾下一些骨干兵丁,他们已经审问清楚,将首批押往东路去。到时万人公审。
他们所过之处,旁边原各城,各堡的军户百姓,都是冷漠地看着他们。大家同为阶下囚,原本高高在上的赖天禄等人,在他们眼中,已经失去威严。
而且,旁观人等眼中,除了冷漠,还有怨恨。
落得如此,众军户百姓,不敢对靖边军有什么不满,心中的怨恨,则转移到赖天禄、黎建萼等人头上去。
那妇人严春姑,也是双目喷火,看着被押解人群中的黎建萼。
都怪这个贼子,若不是他煽动,自己与媳妇也不会来,媳妇更不会死。
她猛地一声尖叫:“还我家月容来。”
一下子扑了上去,猛地扑到黎建萼身前,活生生的,在他脸上咬下一块肉来。
“啊!”
黎建萼厉声惨叫,他双手被绑,无法挣扎,眼睁睁地看着那妇人张着嘴巴,向他咬来。
“都是你这个贼子,害死我家媳妇。”
那妇人神色凄厉,一张流血的嘴巴,恐怖非常。
“还我家男人。”
“还我的儿子……”
被这妇人一带动,众多的女人同样扑来上,围着赖天禄、黎建萼人等,尖叫着,就是一阵乱抓乱咬,将他们的肉,一块块咬下来,一时间,无比痛苦的吼叫此起彼落。
等押解的靖边军扯开她们时,赖天禄、黎建萼人等上下,已经少了好几斤肉,个个鲜血淋漓,形象可怕……
……
陆续的,范钦鸾、赖天禄、范永斗等人,一一被押到东路,对这些人,他们背后的利益集团,利害网络,已然放弃了。
甚至出于杀人灭口的考虑,京中与地方,还传出大批官员的呼吁,奸人卖国,罪不可恕,应该对这些贼子,尽快审判,早早处决,给那些被害军民百姓一个交待。
宣大各地方,甚至大明余处,各人也是一样落井下石。
或积极带领靖边军对他们族人抄家,希望获得一些好处,或是趁机吞并他们的产业,毕竟各大家的商事,可谓做到大明各地,不单单是宣大三镇。
比如范永斗,同时又是大盐商,江南与河北,都有许多产业,这些地方,并非靖边军的势力范围,自然被当地瓜分了,难道王斗,还能跑到扬州、苏州去抄家?
……
腊月中,因为王斗的坚持,范永斗等,放在宣府镇公审,朝议后,三司官员,开始起程前来东路,随行的,还有户部尚书倪元璐带领的六部官员,中宫使者王德化等。
三司会审,万众瞩目,三司官员,都肩负杀人灭口的重任,同时怀着打秋风的希望。
六部的官员们,则是为了抄家缴获而来。
二百多万两的金银,还有众多商货实物,良田宅院,谁不眼热?
作为京官,他们肩负着内阁阁老,六部大员们的重托,将与地方官们展开激烈的争斗。
说起来也可怜,大明的财政,纸面上算起来一年有几千万两,然而,这是由众多的本色与折色构成的,很多实物,并不押解向朝廷,而且大明的税收,核算非常混乱。
地方需要留存,这是笔糊涂帐。很多卫所边镇军队的粮饷,直接由地方供给,更是笔糊涂账。
夏税秋粮,直接从某地运往某地,某府对某卫,甚至细些的,某户对某户,并不经过户部,兵部,哦。会有帐本上报。
所以说大明财帛虽多,然直接收入国库的却少,往往一些槽粮与折色银,后世谈的大明一年几百万两收入。多指直接收入国库的折色银子。
地方及各类实物算起来,会有几千万,然而除了纸面好看,没有任何意义。
倪元璐是怀着殷切希望的,最近,他有些不安,感觉朝议时,皇上看众臣的目光怪怪的,有若一条饥饿的野狼。
这笔抄家银,他希望能缴入国库的。直接在一百万两以上。如此,可解库房的燃眉之急,那些实物,也可折成一部分银子上缴。
王德化,自然受崇祯帝的重托。对王斗许给他的一百万两银子,他是日夜期盼。
王德化同样带着渴望,依他对王斗的了解,永宁侯是很豪爽的。看在腊月中他跑来跑去的份上,应该会给自己一些辛苦费吧?那二百多万两的抄家银子,自己当然也要分一部分。
怀着不同的目的,王德化,倪元璐等人,急急往东路而来。
……
“不不不不,小弟何德何能,敢拿一百万两银子?实在太多,五十万两便好。”
“王朴兄弟,若不是你的大力协助,扫清奸孽,哪有这么容易?一百万两,实在是你应得的。”
“不敢不敢,实在是愧煞小弟,捉拿各奸人,主要是永宁侯与靖边军的功劳,小弟的大同军,不过跑跑腿,实在不敢居功……而且,小弟还分了粮米食盐,以后大同与山西还有商事收获,哥哥实在给太多了,五十万两便好……”
看着王朴坚决推辞,王斗说道:“也罢,就如你所说,嗯,杨帅那边,十万两银子,就我这出吧。”
王朴连忙道:“怎么敢都哥哥一人出,一人一半才是,李将军那边,肯定也不会忘了杨帅……”
王朴笑容满面告辞出去后,王斗微微一笑,看样子,王朴是铁了心,与自己站在一起了,而且其不愧是商人家族出身,待人接物方面,确实没话说。
对各大家抄家,收获出人意料的丰厚,一千五百万两现银,只是一,各类实物,还有宅院,田地,商铺,仓库等合计,折合银子,也不会少于一千五百万两。
行动结束后,王斗便开始与王朴,李云曙等人分钱。
虽具体数目,他们不是很了解,然李云曙等山西镇将官,共拿了五十万两银子,个个都眉欢眼笑,确实如王朴所说,他们只是跑跑腿,然却分了这么多银子。
而且,远在山西镇的一些粮米,食盐,茶叶,布匹等,他们同样分了一部分,折了银子同样不少,他们个个心满意足,深感与王斗合作的明智。
对王朴来说,银子收获是一,最主要的是,各大家被一扫而空,以后王家在大同镇,甚至山西镇,家族的商事,都会迎来蓬勃的发展,这才是会下蛋的母鸡。
王朴也有意扶持王朴,取代其在家族中的地位,正好王氏犯错,被查抄了一半的家产,王朴这一系进入,正是良机。
三晋商会,在王斗构想中,是由东路及宣镇商人为主,联合大同镇的商人,山西镇的商人,建立一个庞大的商会,整合三镇的商事力量,其中,王朴是一个很重要的棋子。
不过有情报传来,除了宣大原来商人,京商,鲁商,秦商,甚至浙商等,都虎视眈眈看着这块缺失的空白之地,特别眼馋,被抄没的,一些黄金地带的商铺。
良田宅院,不但宣大本地,便是外界,也无数的人垂涎欲滴。
或许,可以吸收一部分人进来。
王斗沉思,诸事已定,又有了大量的钱财,该是进行新的规划,继续完善幕府,升级武器,大力发展地方的时候了。
自己已是宣府总兵,该用若干时间,将东路桃源,升级为宣镇桃源。(未完待续)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562章 雌雄
沉吟一会,王斗问道:“纪军门,朱军门等,他们在做什么?”
身旁钟调阳笑道:“尽在怀来城内,忙着与朝廷打嘴仗呢。”
他佩服道:“大将军抛出一部财帛诱饵,吸引了朝野上下注意,连言官们,都忘记攻击我等了。”
王斗笑了笑,他抛出二百多万两银子的财富,自然有自己的目的。
虽说各大家抄家所得,就算自己全部吞了,各方也无可奈何,不过若是全部吞了,不免千夫所指,抛出一部分财帛诱饵,则可以转移目标注意。
果然如王斗所料,不知多少人,盯上了这部公开的抄家财富,从地方到中央,人人抢破头。
众人多少知道王斗性格,知道被他吞入肚中的财帛,除非他自己愿意,否则一两银子也掏不出来,不过公开的这部分银两实物,则可以大家分分。
众人也知道,这是王斗摆出的阳谋,就是要众人争抢,甚至产生矛盾,转移集中在他身上的火力,不过皆是心甘情愿中计,毕竟,财帛动人心嘛。
千里做官只求财,从古到今,关于这点,可有丝毫改变?
为了钱财,便是大男人变身市井泼妇,也无关紧要。
关于抄家财富的抢夺,除了各人的私心分润,主要就是宣大与朝中的矛盾。
宣大地方该留存多少,应上缴朝中多少?这是各人反复争夺的焦点。
目前看来,大明各处。支持中央者众,随便想想就知道,财帛上缴朝廷,别的地方,总有机会分享,留在地方,则被宣大地方官自己分了,各人一两银子也得不到。
面对强大的压力,这段时间,几个军门就是在怀来城内拼命写奏折争辩。每天奏疏来来往往,只累坏了那些传递塘报之人。
还有他们好友门生相助,眼热敌对之人反对,朝野上下。可谓热闹无比。
驻于宣府镇城,宣大督粮郎中朱敏泰,也坐不住了,慌忙从镇城赶来,他虽然与纪世维交好,不过他代表户部,需要对新任户部尚书倪元璐负责,不免与宣大地方官产生矛盾。
当然,共同对外是一点,为了已镇中的利益。三镇巡抚。朱之冯,蔡懋德,卫景瑗之间,也免产生一些冲突。
哪镇该留下的钱财多些,哪镇该少些。三人都是争执不下,更不敢退让,毕竟,三人代表的。都是镇内军民百姓殷切希望,处于下风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争执不下时,难免要让宣大总督纪世维调解,不知不觉间,在三人间,他威望提高不少。
因为朱之冯有宣府镇镇守太监杜勋相助,目前来看,朱之冯在三镇中略占上风。
杜勋往日与朱之冯不合,这次这么热心相助,自然是看上其中好处。
对岳父大人这次大力相助,王斗是记在心里的,往日纪世维在阳和城任职艰难,便是手上无兵无财之故,眼下的大明,谁手上有钱,谁就能大声说话,所以王斗打算资助一二。
公开的抄家帐本,现银二百多万两,陆续还会有一些实物,这部分财帛,不管众人如何争,最终,还是要留下一部分给王斗,这是官场明面上的潜规则,不论王斗私吞多少,这部分钱,是不可不留的。
这部分钱物,王斗打算留给纪世维,不但更增自己为国为民的呼声,也可,更好达到自己目的。
有了钱物,纪世维要做什么事都便利多了,也可趁其整治督标营,招募将士时,安排一部分靖边军进去,更好地控制阳和周边。
岳父是宣大总督,这点必须好好利用,打着他的名号,很多事情,都可以名正言顺,理直气壮的进行,此后王斗将韬光养晦,专心经营宣镇与塞外,很多事情,假他人之手进行更好。
当然,对宣府镇外的军队插手,只能如此了,阳和城是宣大总督驻地,还好,但若插手大同镇与山西镇的军事,则可能引起周遇吉,王朴等人的反感,还有警惕,所以使用商行方式便是。
除了公家帐面,王斗不会直接给纪世维私人送钱,以他略有些软弱的性子,到他手中的银子,肯定直接被他的族人,子女等瓜分了,还助长了他们的贪欲,纪仲崑就是前车之鉴。
想要获得好处,可参与随后各家抄没的田亩,宅院,商铺等拍卖,这内中好处,也是庞大无比。
不但对纪家,对三镇巡抚,还有诸多可以拉拢的官商,皆尽如此。
朱之冯,卫景瑗等人,可能不会接受王斗明面上的打点好处,但他们的老婆呢,孩子呢?家人呢,族人呢?能接受低价田地,宅院,商铺等拍卖好处吗?
不知不觉,他们身边人,就被王斗拉拢了。
大批宣大地方官将,还有外间一些官员商人,同样不能抗拒这种好处。
总之,王斗吃肉,他们跟着喝汤,不知不觉的,一个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又围绕在他的身边。
……
腊月二十日,除少部分,大部分兵马都回到了东路,王斗在榆林堡终于有了动作,集合大军,下令转往舜乡堡祭拜。
此次祭拜,规模更大。
因为杨国柱,王朴等人,还有宣大总督纪世维,宣府巡抚朱之冯,山西巡抚蔡懋德,大同巡抚卫景瑗,宣府镇守太监杜勋,宣大督粮郎中朱敏泰人等,连同诸多前来祝贺王斗生日的官员心腹,都有参与。
祭拜场面,让众人大开眼界的同时,很多人若有所思,此次辽东大战,靖边军伤亡颇多,然家属虽然悲痛,军民百姓士气不失。或许,这就是靖边军强悍的原因之一。
褒忠祠的设立,完善的抚恤制度,让将士们可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怪不得靖边军百战百胜。
祭拜后,大军先转往永宁城军营,然后才是给将士们放假,回归家里。
回到军营后,出征的分赏会立时下来,各人军功。早已经全部统计出来,一一核对完毕,将士们将带上丰厚的收获,回去与家人团聚。全部过个好年。
当然,现今功勋值深入人心,除了一些乙等军,可能大部分将士,都会选择功勋,不再接受钱粮分赏。
有消息传出,过了年后,全军会迎来大规模的田园林地分赏,很多东路的百姓,也在乐滋滋的盘算。自家的儿郎。到时会分到多少的土地,草场,矿山等。
而且这次将士归家,与往年不同,他们将全部。穿着量身定做的军装礼服回家。
早在四月,后勤司奉王斗之令,就为全军制做礼物,这么长时间过去。早已一一准备完毕。
礼服分春夏季、秋冬季,甲等军与乙等军,每人两套。
这也标志着靖边军,与余部明军截然不同开始。
毕竟大明除了文武官员,至少各有四套服饰外,普通士兵,哪有这些?
战死的将士,同样有礼服分下,与他们的武器盔甲一起,可以传给自己的家人子女。
……
二十二日,王斗率大军回归永宁城。
与大军随行的,有纪世维、朱之冯诸人,王斗生日大宴,定在二十六日,他们都是前往祝寿的,此外还有杨国柱,王朴,李云曙人等,他们让大军归镇,自己则带着一部分亲卫亲将留了下来。
南山路参将俞桂,打着贺寿的名义,也策马行在人群中,王斗等这些时间,住在堡内,他极力巴结,不是没有收获。
王斗已经许可他,可在张家口,左卫城,右卫城等处,以优惠的价格,购买一些店铺。
所以,这段时间,俞桂极力筹措资金,同时准备向东路钱庄,贷款一部分。
一夜北风吹,这日,天空却飘下了鹅毛般的大雪,清寒之气袭人,不过大军,顺着平坦的官道,却是好走,加上沿途道路有人管理,撒上细沙,更加好走。
沿途过去,一个又一个屯堡,鸡犬相闻,几年下来,更加热闹了。
快过年了,屯民们,都穿上新衣,大军过时,他们不分男女老少,密密站在官道两旁,欢呼迎接。
办有持剑证的,更带着兵器,大军过时,拔出他们的刀剑斜指,向大军行执刀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