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世争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同样,这个城市周边的土地也贵的让人没有想法。
最后,王学谦还是没有扛得住老约翰的耐心,一来老头对泛美财团挺照顾;二来,双方是盟友的关系。对手只有一个,摩根财团。虽说这次对英镑的阻击战中也有摩根,但这和美国的财团势力之间没有关系,而是欧洲的两大犹太财团的联合之下,才有了这次金融战。
好吧,还是说了吧!
老约翰从一开始的震惊,到之后的沉思,他主要还是不太确信王学谦会这么痛快的就把未来二十年的财团发展战略中心说出来,因为他知道,泛美财团做不到的事,洛克菲勒财团却能够轻易办到。王学谦很可能因为一时的轻视,将整个计划中一半的利益让出来,这可能吗?
五个国际航空枢纽,十个美国国内的航空中转站,就是因为王学谦认定飞机的未来将大有作为?
不过,老约翰也知道,这种作为很可能是存在的。
自从莱特兄弟发明危机之后,飞机从构造简单的木头架子,到现在已经开始往复杂化,高精密制造靠近,要不了多久,飞机的制造工艺就会超越汽车,成为工业品中最复杂的工业品,站在技术制造的顶端产品。大型飞机一旦成功研制,那么机场就会变得重要起来。
别看投入很大,这是一个一本万利的行业,老约翰动心了。(未完待续。)xh211
(,,章节清晰、、)





大世争锋 第1016章 【特使】

没有多久,约瑟夫雅克就摇着头,从房间里出来了。
夹在王学谦和老约翰之间,他似乎连一点存在感都找不到,或许那个敢于和老约翰争吵的王学谦,才是让他内心敢于平静的接受从属地位的原因之一吧。
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商界的三大巨头。老约翰在商界的地位无人能及,尤其是卡内基和老摩根相继去世之后,他更是美国商界硕果仅存的一代人。
相比王学谦,老约翰更在乎的是将他人生最重要的对手——摩根财团,踩在脚下。
当然,就算是老摩根过世之后,他的这个想法还是难以实现。
既然最佳的复仇计划难以实现,只能采取其次的办法,处处走在摩根的前面,让摩根无路可走。
这个想法虽然很好,但缺乏一个关键性人物,一个能够统筹战略的灵魂人物。可惜的洛克菲勒财团没有这样的杰出后辈,就连老约翰也没有这种能力。
他的成就主要是垄断了能源行业,尤其是对石油的垄断,让他的个人财富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内,就膨胀到了一个让人咋舌的地步。之后的涉足金融业和钢铁行业,也只是中规中矩,是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表现,摩根作为金融财团,在这方面比老约翰只会做的更好。这一点,老约翰是心知肚明的。
而王学谦的出现,让他在短时间看到了‘报仇’的希望。
标准石油被老摩根在临死之前拆分,不得不说,老约翰这口气到死都不可能忍得下去。
摩根的投资机构又是世界第一流的,就算洛克菲勒财团控制了花旗银行,但也于事无补。花旗银行在贸易上依托美国政府有很大的优势,但还不足以强过摩根银行,尤其是摩根的投资能力,更是让美国的其他投资银行望尘莫及。
转折点就是新兴行业。
可是这个行业,摩根也有优势。
作为美国最大的科技、专利技术公司。通用电气。拥有像电灯专利,留声机专利,电影放映机等一系列改变人类生活的技术革命。并且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后,很快预测。飞行器时代的到来,通用电气也投入巨资开始研究大功率的飞机发动机,虽然成效甚微,但也让老约翰心头不爽。
以为,在世人的眼里。他一直就是那个靠着油井暴富的土豪,从来没有改变过。
虽说他在二十年之前,砸下巨资,创办了全美第一流的工科大学——芝加哥大学,但洛克菲勒的科技之路,还是举步维艰。在同等的条件下,洛克菲勒财团根本无法和摩根竞争优秀的科技人才。
原因很简单,通用电气有爱迪生,而洛克菲勒没有。
搞技术的高级人才,更愿意在有眼光的老板名下工作。而不愿意跟随土豪,就算工资一样又如何?
但是王学谦就不一样了,他的成长经历是发展科技展业的天然优势。麦金莱的动力研究所从创建,到发邀请函,聚集大批的科研人才并获得技术领先的成功只有短短的一年半。这是让老约翰望尘莫及的成就。原因就是,麦金莱和王学谦都是象牙塔中的高尖人才,他们的同学网络就能完成人才的招揽,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对方的潜力,这是连通用电气都非常羡慕的能力。
之后的成果也验证了这一点,知识加上之资本。说产生的能量不仅仅是超越而已,而是腾飞,技术上的腾飞。
就像是杜兰特他的通用汽车用20年积累的技术储备,在麦金莱动力研究所面前不堪一击。因为麦金莱的科研项目。本来就是技术前沿,一旦获得大量资金的注入之后,获得了大规模生产的前提,自然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行业标杆,技术发展的方向。
老约翰当然知道,想要吞并麦金莱的动力研究所。这是非分之想。
但如果能够获得技术成果上的共享,这还是有操作空间的。而机会就这样悄然无声的到来了,他能放弃这样的好机会吗?
显然不能。
尤其是发现了王学谦在机场方面的布局,更是认定了一点,麦金莱动力研究所在先于通用电气之前,完成了大功率发动机的研究,准备投入航空工业。
虽说他和王学谦一样,都会飞机的可靠性持有保留态度,事实上珍惜生命的有钱、有身份的大人物都不会选择飞机作为现阶段的交通工具。就像是跑车是年轻人的最爱一样,飞机的魅力在于速度,而并非其安全性。
但是老约翰却从王学谦超乎寻常的布局之中,看到了飞机未来的趋势。
安全,便捷,高效。
如果缺乏这些优势,王学谦是绝对不会在纽约周边购买如此昂贵的地块,虽然他也搞不清楚,为什么王学谦会固执的购买一块面积如此庞大,方方正正的地块用来筹建机场。
因为现阶段的飞机,需要的跑道并不长。
“该死的东方小子……”
“老家伙,适可而止吧!”
“我比你有钱,比你更有名气,你觉得当地政府会将地块卖给你还是卖给我?”
……
争吵继续着,而约瑟夫雅克只是在门口的休息沙发上换了一个更舒坦的姿势,恍然无动于衷。相比王学谦来说,在他老约翰面前的地位更加不如,因为老约翰对他称呼永远都是阿斯特家的小子……
这让他很受伤,至少王学谦在老约翰心情好的时候,还能给予更多的尊重,比如称呼:小威廉,威廉之类的。
当然,他也知道,想要改变一个老人的习惯,还不如改变自己的心态来的更加的容易一点。
虽说,宫殿的不少房间门口,摆放着数量不少的休息凳,这是让侍从更好的为尊贵的大人物服务的便利条件之一。但是约瑟夫雅克却并不为此而有任何的不开心。反而像是一个忠心的家伙,盯着不远处巴伐利亚王室的侍从和仆人,警告他们不要靠近房间。
随着一声得意的长笑,还有摔门声。
约瑟夫雅克知道房间里的争吵已经有了结果。当然很可能是自己的搭档落败而逃。
果然,王学谦一脸的愤怒,从房间里走出来,在走廊中还喋喋不休的骂骂咧咧:“该死的老家伙。倚老卖老,竟然用钱压我!”
这样的结果,约瑟夫雅克已经预料到了,但是从王学谦的嘴里听到,还是让他心情愉悦。至少泛美财团不用背负巨大的财务压力了。尤其是看到王学谦吃瘪。这样的机会可不常有。
不过作为朋友,合伙人,搭档,约瑟夫雅克还是非常配合的在巴伐利亚王室侍从吃惊的表情中,附和了两句:“该死的资本家!”
王学谦的脚步慢了下来,扭头看了一眼约瑟夫雅克,狐疑道:“你是骂房间里的老约翰,还是骂我?”
在别人眼里,他和老约翰都是资本家,当然约瑟夫雅克也是资本家。
约瑟夫雅克微微一笑道:“我是骂自己。总行了吧?”
“这还差不多。”
随着王学谦和约瑟夫雅克两人的脚步渐行渐远,老约翰身边的人和王室成员们这才惊醒,两个美国大财团的大老板争吵了,但是争吵的原因不得而知。
当然,他们更不知道的是,王学谦的愤怒只延续到他回到自己的房间。
关上房门之后,他竟然笑了起来。
“约瑟夫,老头的脾气还是一点没变,吵架起来中气十足,根本看不出是八十多岁的人了。”王学谦笑道。
约瑟夫雅克无奈道:“你都知道他是八十多岁的老人。还不让着他一点。毕竟老约翰对我们还算不错,只是你刚才说他用钱压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波士顿、旧金山、底特律、芝加哥、迈阿密……”
王学谦一口气说了将近七八个城市,然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这些城市都将和我们无缘了。眼下对我们有利的是。休斯顿和洛杉矶的土地储备算是基本完成,只等签署协议了,督促一下纽约总部,让他们动手快一点。对了,还有中部城市,需要一个合适航空中转站。你看那个城市比较好?”
约瑟夫雅克想了想,心中有了几个备选:“最佳的选择是亚特兰大,这是中部城市中铁路的枢纽站点,是贯通南北和东西纵横的中转站,非常重要。其次就是亚利桑那的凤凰城,都是不错的选择。关键是这两个城市的地价很便宜。”
“也只能这样了!”王学谦叹气道。
不过是占地盘的游戏,约瑟夫雅克有点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在房间里王学谦像是一头被激怒的小老虎,怒气不减?随口问了一句:“你就为这些和老约翰吵架?”
言下之意是不值得,如果航空工业真的会迎来蓬勃发展的时代,筹建航空港对于任何一个财团来说,一个两个,甚至更多几个,都是可能的。但想要控制全美所有的航空枢纽,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就算是美国政府,也不会同意。
王学谦当然想在这次分配中,独享其中最大的一块蛋糕。
但是就约瑟夫雅克的认识,他们已经获得了成功。老约翰的介入,并不能算是争夺,只是把泛美财团吃不下的生意,分润了去而已。从这一点来看,他们更像是亲密无间的合作者,而不是仇人。
王学谦摇了摇头,叹气道:“老头的心思太大,他想要麦金莱动力研究所,至少是分享动力研究所的技术。虽然老约翰很慷慨,愿意拿出所有的研发资金,但是这是绝对不能退缩的。”
“没错!“约瑟夫雅克在这方面,他是坚定的站在王学谦的身边的,因为不仅仅是麦金莱动力研究所对于整个财团的技术储备的重要性,因为泛美财团控制的企业,除了化工和建筑行业,大部分技术储备都在动力研究所内完成。
拥有十多个最先进的实验室,上百个科研团队,包括通讯,发动机,电力等科研开发都在这里开展或完成。
一旦失去了麦金莱动力研究所的支持,整个财团的发展都会停滞。
这是坚决不能让步的,或许老约翰也知道这一点,在王学谦激烈的反应之后,也就偃息旗鼓,反而寻思,洛克菲勒财团是否有开发大型客机的能力?
就像是豪华邮轮在大西洋上的竞赛一样,运人永远要比运货来的更挣钱。
而更让老约翰兴奋的是,他可以凭借卓越的眼光(主要靠着情报刺探),能够走在摩根的前面,这就足够了。可是让基金会,或者家族运作一家大型的飞机制造厂,他还真的没有那个底气。
尤其是,大型飞机不过是设想,还停留在设计阶段,是否能够成功还需要技术上的成熟。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提出用钱来购买麦金莱动力研究所的技术力量,没想到那个小子竟然反应如此激烈。一个人在房间里的老约翰摸着下巴,突然,身体微微有些反应,自言自语道:“这个小家伙不会已经完成了大飞机的设计?”
想到这些,不由的懊恼起来,刚才不应该那么快就去试探王学谦的底线,而是应该继续一步、一步的刺探对方的情报。好让对方失去防备,当然老约翰没有想过收买动力研究所科研人员的打算,因为成熟技术一旦出现,早就申请了专利,他就是收买了开发人员,也不见得自己就能用。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老约翰获得巴伐利亚王室最高规格的接待,甚至有些时候,王太子殿下都会陪同。
这就是差距,而老约翰也去了巴伐利亚发动机工厂,接连连个财团掌门人的到来,让吉斯坦奥拓也开始怀疑起来,是否制造飞机比造汽车更加有前途?
可惜,德国的近况已经注定了巴伐利亚发动机工厂想要活下去,就不得不放弃飞机的制造。
而且,老约翰在和工厂的总设计师马克斯聊过之后,是带着失望离去的。这让吉斯坦奥拓患得患失的心情,至少好过了一点。他的发动机工厂,虽然成绩斐然,但看来也不是前途无限光明。
而王学谦却安分的呆在王宫里,足不出户,几天之后,一个东方人匆匆的进入王宫,让王学谦决定离开慕尼黑,赶去维也纳。而那个东方人就是王学谦身边最信任的秘书,陈布雷。他带来的消息,让王学谦果断做出来选择,因为苏俄的特使来了,但无法进入德国,只能去维也纳会面。
这个举动,让巴伐利亚王室有种惴惴不安的担心,他们是否被放弃了……(未完待续。)xh211
(,,章节清晰、、)




大世争锋 第1017章 【老高】

在世人的眼里,家总是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绅士感觉,这不同于英国人标榜的用钱堆积起来的绅士礼仪,而是一种文化底蕴由内而外的绽放。
但是总有例外的情况发生。
在二十世纪,享誉世界的家之中,总有那么几个特别的例外。
比如杰克伦敦,谁也不知道这位铁血硬汉会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来,在他少年时期,他就认定自己能够靠着写作养活自己。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并不热衷于书房的工作,更多的是去冒险,做一个淘金狂热者,捕鲸的船员,甚至在年纪不小的时候,还会驾驶单人帆船,独自环游世界。
再比如海明威,哪儿打仗就往哪儿跑,一战、二战都没错过,就连西拔牙内战,他都凑了个热闹。挨过枪子,挨过炮弹,这可要比杰克伦敦在风浪中搏杀要刺激多了,没死,绝对是命大。
这两位,不仅生活刺激,连带着留下的文字也带着一种冒险的刺激。
如果还要凑上一位,或许俄国的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有此殊荣,当然俄国人的名字冗长且拗口,但是说这位的笔名,就如雷贯耳了,高尔基。11岁开始独立生活,学习谋生技能,15岁在俄国各地流浪,走遍了整个俄国。对于一个拥有两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来说,靠着双脚走遍全国,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但是高尔基却把这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捡过破烂,当过猎人。码头上扛过包,被监视过,坐过牢,诗人和家……
相比前两位,高尔基的生活要更加丰富。
但是这位享有盛名的家。以特使的身份出现,还是第一次。
因为身体的原因,高尔基准备去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小城疗养,这次回国,多半是因为他的朋友,坚定的革命者。红色俄国的灵魂乌里扬诺夫的身体每况愈下,引起了他的担心,才回到了莫斯科去探望了老朋友。自从1918,被刺杀之后,虽然捡过一条命来。但是身体内的子弹并没有被取出来,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
当然乌里扬诺夫还有另外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字,列宁。曾经他在报纸上用来发表文章的笔名。
凑巧的是,乌里扬诺夫也在为一个特别的人选而担忧。
几天前,陈布雷的到来,让他看到了希望,而这种希望是冲破迷雾的曙光。但同时,也有可能什么也不代表。不同于其他人。王学谦的身份太过敏感,根本不可能做到秘密抵达俄国。所以,俄国方面就不得不派遣特使去欧洲。
派谁。成了一个大难题。
身份太低,可能会让对方觉得别轻视。因为高官的身份,加上又是民国在任的外交次长,分量不足,双方碰面的可能都不会有。而如果俄国想要派遣一个同等地位的官员去欧洲,在半道上就可能被逮捕了。这就成了列宁的心病。一方面,是打破外交坚冰的好机会;另外一方面。派遣的人选成了最大的困扰。
而高尔基的到来,却让他有种拨云见日的喜悦。欧洲各国当局都知道。这位的身份,以及在俄国政坛的地位。但是高尔基有另外一个身份,家,家,诗人……
囚禁一个家,在欧洲是很多当权者都不会去做的事。
这倒不是是没有国界的,变得家就没有国籍了。而是界是一个马蜂窝,就是不去捅,也会时不时的闹腾一下。要是不知情的政客,一不小心捅了这个马蜂窝,不仅眼下就会过不好,后半辈子,乃至死后都要在,诗歌等各种题材的作品中以反面人物的形象出现……用文字批判上百、八十年,就算不是坏蛋,也是坏蛋了。搞不好,要遗臭万年。
作为惯例,高尔基在欧美不会因为身份而受到各种刁难,但却会全程在各国特工的监视之下。
在高尔基抵达维也纳的当天,各国特工就将消息传回了国内。但是并没有引起像英法等国的重视。只不过在消息中,就提到了,高尔基可能会和来自慕尼黑的美国财团接触。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各国的情报部门不是傻子,美国怎么可能和高尔基去接触?而且还是财团?
各国的情报机构也不是傻子,很快就发现,这是一个烟雾弹。
但烟雾隐藏的信息,让人不得而知。
华盛顿会议自从召开之后,就一直在争吵,有资格争吵的也就五个国家,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这五个国家。争吵的目的是想要在海军条约中拥有更多的实力。但是在这五个国家之中,地位最为尴尬的就是英国,因为英国的海军霸主地位倍受挑战。
同时受到美国和日本的挑战,英国已经没有选择。
是选择天然的盟友美国,还是选择曾经的小弟,现在越来越不听话的日本?
这个选择不难。难的是,如果过度的压制日本在海军上的发展,会不会引起日本的强烈不满,英国一度考虑,为了缓解日本的不满情绪而牺牲民国。
让人奇怪的是,民国代表团在开幕的激烈反对之后,在接下来的会议中,并没有过多的和美国、英国交流意见,反而像是沉沦了下去,刚刚燃气的斗志熄灭了一样。除了不合作,还是不合作。
这在贝尔福的眼中,是软弱的表现。
英国政府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主张,正当一切都按部就班的时候,伦敦的金价开始剧烈波动起来。英镑的价值一再贬值,伦敦物价在短期内就上涨了10%,而且每天的物价都在上涨。就像是被点燃的油库一样,一切都已经失去了控制。
作为外交大臣。贝尔福内心非常明白,要尽快解决华盛顿会议上的争斗,尽快的妥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美国享有和英国一样的待遇,获得海军最大的权限。同时让日本闭嘴。
而作为他的副手,朱尔典却给他提出了一个让他心惊胆战的建议。民国代表团肯定有动作。
朱尔典靠着在东方长期的外交经历,让他在英国政坛内拥有了一席之地。他建议贝尔福关注民国代表团的一举一动,因为据他所知,民国代表团无法承受会议上的失败,绝对不会甘心俯首就擒,一定会有后手。
对此。贝尔福有些不屑一顾,认定这不过是耸人听闻的虚张声势,在实力面前,作为弱国的民国外交团必须服从……没有其他选择。
正在这个紧要关头,王学谦和高尔基在维也纳见面了。在东欧地区,英国的实力毕竟有限,无法阻止这场见面。而两人的见面也非常仓促,根本就不给其他人反应的时间。
陈布雷对俄国的政坛并不了解,只是知道来的人是一个家,在俄国很有名气。但是并不是纯粹的政客,最多只能以俄国执政者秘密特使的身份,参加这次会面。在路上。他就多次向王学谦道歉,自己辜负了信任,没有让俄国重视王学谦的身份。
自认为办坏事的陈布雷陪着王学谦。在维也纳郊外的一个庄园里见面。
当王学谦第一眼看到对方的时候,心中有点纳闷,这张脸有点熟悉啊!
在后世的学校里,走廊中,有过一段时期流行悬挂各种名人,高尔基的名气足够响亮。而且长相非常有特点,虽说没有爱因斯坦更特别。但也很好辨认。而且画作比照片更加好的一点就是,画作着重的是人物的特点。而不是细节。所以第一眼,王学谦就觉得对方很面熟。
“先生,这位是……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家,乌里扬诺夫最忠实的朋友。”
“王学谦,民国外交次长。”
介绍都很短,不过双方都在短暂的打量对方,突然,王学谦心中惊叫:“我靠,这不是老高吗?”
老高是谁?
在后世的华夏,这位的名字响彻神州大地,在苏联名人之中,仅次于列宁和斯大林。那浓郁的大胡子,杂乱的生长着,标志性的大鼻子,一双过于犀利的眼睛,仿佛像是一头警觉的狮子……
当然,王学谦一把抓住老高的手,亲切的喊道:“同志,终于等到你了……”这是不对的,到时候高尔基肯定会纳闷,他就算当面不点破,也是暗地里鄙夷:“别脸上贴金了,你是资本家,和我是哪门子的同志关系?”
但不得不说,见到高尔基,而且还是真人版的高尔基,让王学谦还是有点小激动的。
1...478479480481482...6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