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世争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他也知道,几个医生。主人没说话,他们是不敢做主的。
而此地的主人,无疑是王学谦。
其实,在内心,余云岫对王学谦的感观是挺好的。不为别的,因为王学谦是章炳麟的弟子,足以高看一眼。脑筋够用,除了脾气臭了一点的余云岫,知道一旦王学谦开口,这场试要泡汤了,于是抢在王学谦开口之前,他抢先道“王博士,在下在东京追随章炳麟先生,对先生和其才学品行。都是敬重不已。”
这话很容易让人产生歧义,王学谦听着好像这个余云岫似乎和他有些渊源。
这渊源,说起来是从章炳麟开始算起。难不成余云岫是章炳麟的弟子?正因为知道自己老师收弟子的尿性,为了能够看王家的典籍,死乞白赖的收了他当关门弟子,他才会怀疑余云岫的身份。
真要是章炳麟的弟子的话,余云岫该是他的师兄。做的太出格,容易让人说闲话。尤其是章炳麟的面子也不太好看!
可他又不愿意让妻子成为试验品,为了证明西医医,谁是骗人的。让陈婉怡当小白鼠?
他也不乐意啊!
算他不乐意,岳父陈光甫会乐意吗?还有岳母呢,一大帮子人盯着,陈婉怡心里会怎么想?
“余医生。其实唐乃安医生已经诊断过了,西医的方法我看没必要再用一次了。再说,内人也受不了这样的劳顿……”
“不劳顿!”余云岫脑子又处于狂奔阶段。
陈婉怡也听出来了,这个余云岫可能还和丈夫的老师章炳麟有些交情,民国是讲究师承来历的时代。为丈夫考虑,她才开口道“子高。我觉得多一个医生诊断,也不算太麻烦,再说也多了一份保证。”
既然陈婉怡都这么说了,王学谦算是再不乐意,在外人面前,也不好太让妻子难堪,答应了下来。
陆士谔除了一身的医术之外,也会拳脚功夫,平日里喜欢打内家拳,强身健体。一站出来,身迸发出祥和正的气息,给人一种难以质疑的说服力。
余云岫撇撇嘴,嘟哝道“装神弄鬼!”
好吧,陆士谔不生气,他也知道,是自己气死也无济于事。
反而低声的询问了一下陈婉怡的‘病情’,看了面色之后,开始诊脉。在唐乃安已经确诊过的前提下,只是没有公布答案,才走了这么一遭。其实真要是大病的话,唐乃安不会那么坦然自若的吃饭喝茶了。
而且看主人,面色不但没有忧愁,反而眉宇间透着一丝喜色。
医不仅仅是看病救人的本事,还有一种察言观色的能力。切脉之后,陆士谔顿时心知肚明,嘴角也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对陈婉怡低声道“恭喜少夫人,脉相平稳有力,要为夫家添丁加口了。只是少许的不适,过些天也会消除,在下给少夫人说几个小窍门,身体的不适也会减轻……”
因为是试,余云岫自然要站的较远,只是远远的看着陆士谔说话,却听不到对方的谈话类容。
不过,这位也不难受,反而心坦荡,公正是不容诋毁的法则。
等到陆士谔回到了几个同行之,几个人低声窃窃私语之后,都把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这几位怕是疑难杂症,一时没办法确定主次,难以下方子。可如果是喜脉,这玩意算是个三脚猫的医,也不会看错,太简单了。这种表情落在余云岫的眼,反而成了一群故弄玄虚的医骗子,反而吃定了他似的,让他怒气值蹭蹭的往涨。
余云岫自己给自己提气,挺起胸膛,脚步沉稳的走到陈婉怡的面前,虽然坐在‘患者’身边的王学谦对他并没有脸色,但余云岫的内心是不虚的,也不知道该说他是无知者无畏才好呢?还是胆大无心。
总之,余云岫大大咧咧的坐在了陈婉怡的对面。开始了问诊的步骤……
其实他并非完全不懂医,在获得公派出国去日本学医之前,他还在国内学过几年医。对医基本诊断方式还是手拿把攥的,在病情诊断,医确实有西医难以达到的方便。可余云岫又逗逼了,他为了彰显西医的科学,放弃医的诊断方式,采用西医的诊断方式。
王学谦看着余云岫严肃的表情,在后世,别说是病人,是没病的人,进入医院,在一大堆仪器的扫描下,能找出一大堆的病根来。可眼下是民国十一年,超声波探测闻所未闻,连‘x’光机拍片都是高科技,医生的手段仅限于经验和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层度。
很快,余云岫的额头开始冒汗了,因为他也感觉到他的‘患者’其实不是病了,而是怀孕了,应该是早期孕症。
用西医的诊断方法很简单,量血压,听手臂静脉心跳,然后……
因为余云岫发现种种步骤下来,并不能体现科学的价值。或者说,体现不出科学的光芒出来。真要是一眼能看出来的孕妇,还用的医生来诊断?再说了,能够引起血压变化的病不少,心跳加快的病更多了。无法用科学的理论去解释是怀孕。这让他犯难了。
看肚子?
似乎不太大,如果有三个月,应该能够听到胎儿的心跳声。这是一个很冒险的想法,因为很多人都反感,对用听诊器听女眷的腹部。男女授受不亲,没有那个大户人家习惯西医的这种诊断方法,经常会被当成耍流氓。余云岫决定铤而走险,冒险赌一把。至少在他的印象,王学谦夫妇都是留学欧美的社会精英,陈光甫是弗吉尼亚州立大学毕业的,应该能理解,科学对于一个社会的进步是多么的重要。
余云岫开口道“我需要听腹腔……”
唐乃安听到这话,顿时捂着脸,心说这货要倒霉。
陈婉怡听到余云岫的要求,也是有些抹不开,脸颊一下子涨红了。
王学谦紧锁眉头,觉得让眼前这碍眼的货放肆,是一个错。
可是王家并非是普通人家,王学谦身边的警卫,连陈婉怡身边都派了保护的女保镖。没主人发话,余云岫的脸挨了一拳,一声惨叫过后,听钟豹愤怒的叫嚷道“老小子,敢来王公馆耍流氓,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未完待续。)xh118
...





大世争锋 第964章 下不去手
‘误会’很快就被解除。
当然,在王学谦的立场上,就算不是‘误会’,也应该是‘误会’,毕竟手下打了人。要是换一个场景,换一个人,王学谦的心里多少会内疚一下。
可眼下,他连一点内疚的想法都没有。
反倒是心中有些莫名的畅快。
只是,余云岫的态度有些怪,捂着半边肿起来的腮帮子,眼神惊魂未定的看着如同黑塔般的钟文豹,嘴唇一个劲的嘟囔,却是没有打算离开的意思。这让钟文豹纳闷了,这家伙打都打不走,到底什么来路?
江湖中有一个行当,专门是上门要账的,当然要账的人也分三六九等,最‘横’的要账方式直接威胁人。想赖账?把你老婆孩子卖了,将欠账的人卖到南洋,或者去挖煤,看谁还敢赖账?还有一种人,欠账的太过霸道,去要账就要装孙子,让欠债的人打一顿,兴许欠账额哪位打开心了,把账还了。
不过钟文豹难得脑子活泛了一回,想起来,请医生是要给钱的,从口袋里摸出一把银元,估计有十几块大洋,丢在余云岫面前,嘟哝着:“死要钱的庸医!”
挨打,没有让余云岫愤怒,但是钟文豹的举动,或者说是侮辱,让余云岫彻底的抛开了他作为医生,温雅的一面,梗着脖子说道:“拿走你的臭钱,我不要钱。”
如果换一个人,说不定余云岫还要接着倒霉。
可钟文豹是个实在人,实在的过分了,真的蹲在地上。一个个的银元捡起来,然后放在鼻子间嗅了嗅,嘟哝了一句:“钱怎么会臭?香的好不好?”
扭头看了一眼余云岫,嘴角咧开,露出白森森的牙齿。长相颇具野兽风格的黑面大汉,确实让余云岫心头的压力陡然而升。
“你要干什么?我告诉你,刚才的误会已经解开了,那是诊断的方法,是科学……”
“你怎么还不走?”
被一个连识字都够呛的粗鄙大汉给鄙视了,余云岫涨红着脸。也不知道是羞愧,还是气的,反正凌乱的头发,仿佛在风中一样,不规律的晃动起来。
最近王学谦身边的人多了起来。钟文豹说得上话的人越来越少,憋的时间长了,有点碎嘴子,还没等问出结果来,嘟哝道:“真是一个怪人。”
余云岫怪吗?
确实在,很多人眼中挺怪的,从他学成归国之后,就好像一直和中医过不去。自从《灵素商兑》一书出版之后,更是将矛头对准了整个中医行业,认定中医是‘旧医’。是妨碍民族进步的落后思想。按理说,他上窜下跳的,应该早就名扬天下了。
可实际上,余云岫的影响力仅限于上海一地。他迫切的希望,有大人物能够赞同他的想法,从而改革国内的医疗事业。让国家进步。
当然,余云岫的想法也没错。中医良莠不齐,药店里的药也是疗效不一。就算是用同样的方子。药物泡制方法都一样,但如果草药的生长年份不同,疗效也大不一样。
说白了,余云岫追求的是医学和医药领域的标准化,西医能够达到这个要求,是因为西医大部分都是化学药剂,在工厂就能轻易做到。而中医和中药是绝对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之所以让他锲而不舍,是因为王学谦的社会地位,以及他拥有的庞大资源,能够为余云岫达到这个理想提供足够的舞台。
如果在浙江,西医标准化的实现,就能够让整个医疗体系透明,医生的用药处方也将变得更加容易,这是一大进步。从而在民国建立一个标杆,甚至辐射周边区域,将医疗的标准化的理念灌输给国民,从而获得更广泛的认可度。
当然,如果获得了王学谦的赏识,愿意推他一把,余云岫相信,他的名气也会更上一个台阶,影响力也会更大。
名医,其实也是有捷径的。
靠着长年累月的治病救人,才能积累的名望,太过于辛苦,成名的机会也过于偶然,大部分医术很好的医生的名气,也只能局限在不大的范围内。
著书立说,是一个需要大智慧的本事。很多人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尤其像《本草纲目》这样的巨著,一旦成书,确实能够给作者带来意想不到的名望。但能够写这样庞大的洪荒巨著,必然需要庞大的知识积累,非凡的才智,不然绝无成书的希望。可以说,著书立说是医生最难达到的一条道路,因为浅了,让同行不重视;写的深了,花上一辈子都不见得能够有成书的一天。
最后一个办法就是,救人于危难,挽救一场瘟疫,自然也能让人成就偌大的名声,但可遇不可求,而且难度不下于著书立说。其次就是通过社会名流的传播,如果能在上流社会有很高的知名度,那么财富地位,都将随之而来。
虽说对于医生来说,获得社会名流的认可,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总不能天天盼着那些养尊处优的社会名流生了怪病,然后求到自己的身上。何况,那些名医们也不是摆设,哪个手底下不是有着真才实学的?
但医生也是一份体面的营生,起码的面子还是要的,可再看余云岫脸都肿了,还厚着脸皮,留在王公馆,显然自己的心里不太好受。可是他又觉得不能走,不仅不能走,还要留下来。因为名医丁甘仁推辞了王家的谢礼,反而提出了一个要求,让余云岫不得不警惕。
要求很简单,丁甘仁希望王学谦出面,通过他的社会影响力,来帮助他好中医同仁们创办的中医专门学校给予一些帮助。因为在法租界,公共租界,中医还不太被当局认同,尤其是洋人。更是表现出极大的抵触心理。
造成了中医在租界内行医过于坎坷,这让王学谦想起来,在燕京的时候的一个想法。
原本,他准备效仿老约翰,在上海、杭州、宁波任务选一个地方。建立一所医院和医学院的联合体,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培养医生。但丁甘仁的请求给了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中医学校?需要学习几年才能毕业?”
一连问了几个问题,丁甘仁有种受宠若惊的诧异,因为中医学校自从创办之后,都是苦苦支撑。只能靠着几个老兄弟,带一两个学生,系统的教案都没有。
说是医药学校,却更像是师父带徒弟的手艺作坊。
更不要说影响力和社会地位了,现如今。租界内对中医,尤其是普通没有名望的中医控制还很严格,轻易不会给以行医执照。不像西医,只要有医学院的毕业证书,就能够轻易的获得在租借内的行医执照。反而中医的医生,大部分都只能躲在药铺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堂,很少出诊。而学生如果无法获得实践机会。几年,甚至十几年跟着一个老师,虽然也能带出一两个像样的学生。但对于老师来说。这种培养成效太低。
至于学生学习的长短,丁甘仁却无法说出一个肯定的时间,只好委婉道:“都是一些同行,平日里在空闲的时候教导学生一些基础,行医的时候带在身边,至于多久才能毕业。还是很难说的。”
中医学习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只靠着短期的理论学习。根本无法成为一个全面的医生。
面对王学谦的提问,丁甘仁有表现点过于失败。因为他期期艾艾之下,竟然说不出学校培养了多少医生,还有跟着他学习的弟子什么时候才算是合格。
“这个……王先生,中医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过程……”
如果要是换一个人,对这样的回答早就不感兴趣了。但是王学谦是知道的,一个合格全面的中医,需要一位名医老师花费多少精力。后世的拯救中医计划中,不少中医名家带的弟子,一学就是十几年,从三十四岁,学到四五十岁的比比皆是。
见王学谦点头,丁甘仁脸色有些僵硬的承认:“中医是经验的积累,对于速成的西医来说,实在是太漫长了。”
“能否有一种办法,将普通的疾病用一种比较容易理解的学习方式灌输,经过短期,或者三四年的培养成为普通医生,缩短中医学习的时间。另外,专门选择有潜力的,肯吃苦的学生重点培养。这样一来,扩大中医的影响力。加上对中药的深入研究,通过科技手段将中药制造成更多的丸剂,冲剂,改变中药眼下良莠不一的格局……”
不管是丁甘仁,还是陆士谔,甚至是余云岫,都心头紧张起来,喘气也沉重了一些。他们知道,如果按照王学谦的设想来,且不考虑花多少钱,对于中医来说,绝对是一个想都不敢想的契机。
尤其是医药产业,如果能够将中药的使用突破原有的模式,无疑是一个发展中医事业,并被广泛接受的大好时机。
或许在场的医生中,最不在乎的是西医唐乃安,他原本就是西医,对中医了解并非太多。
所以坐的和谈话的中心比较远,和他差不多的是挨揍的余云岫。
不过这位的眼神都直了,激动中带着敬佩,仿佛这时候的王学谦,才表现出了一个留美博士该有的眼光和才学。
百无聊赖的唐乃安用胳膊顶了顶余云岫,小声问道:“余兄,在下准备告辞了,是否……”
“再等等……”
余云岫说话中透着不耐烦,可随后好像是睡梦中被人惊醒的样子,撇了一眼唐乃安,有点好奇的问道:“唐兄,您刚才不是诊断过王太太,可是……”
余云岫的问题很直接,也很直白,直白到了涵养颇深的唐乃安都抽冷子吸气的牙根子疼。因为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大家都是西医,如果用西医的办法来检测,唐乃安也该挨打,没道理好好的在王家坐着喝茶的道理。
唐乃安虽说心头很不爽,但还是耐着性子道:“我用的是切脉!在上海滩行医,尤其是豪富人家,这种小手段还是很有用的。余兄,难道不会吗?”
余云岫却好像是看傻子一样的白了一眼唐乃安,嘴角红中透紫,让人怎么看都觉得别扭,轻蔑道:“余某在去日本留学,学习西医之前,学了十多年的中医,你说我会不会?可在下一直支持西医,反对中医,要是用了中医的法子,这不是自己抽自己的脸吗?”
唐乃安瞪着眼珠子,不解的看着余云岫,似乎在这一刻,他才感受到了余云岫的脸有多疼,嘴巴有多硬。也不知道说余云岫这个人到底是固执到可爱,还是傻得冒烟。
难道被别人打脸,不疼吗?
或许是挨打很过瘾,但自己下不去手?(未完待续)
...




大世争锋 第965章 【一份蓝图】
虽说王学谦说出的设想,很有诱惑力。【】
但丁甘仁、张山雷等几位名医觉得对方说的是假的,或者不过是有钱人逗闷子,那穷人开心。
原本不过十几块,诸多也就几十块的出诊费,却变成了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投资。丁甘仁打从懂事起,就体会不到这种不把钱当钱的土豪行径,甚至觉得王学谦是故意消遣他。
可王学谦是沪上金融巨头,又是民国高官,就算是他们知道是故意逗人玩,也只能硬着头陪着。
“王先生,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没错,但也不是一笔大钱。”王学谦捂着下巴,心头却活泛了起来,觉得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可行,不仅能够让他完成建立医院,医学院,治病救人的慈善事业。
还能发扬传统医学,弘扬民族文化,何乐而不为呢?
不就是建一个医院吗?这也不是多大的难事。
王学谦的心里还藏了一个念头,就是军校,浙江陆军指挥学院筹备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招生,不得不说,蒋方震或许指挥打仗不太靠谱,但在民国青年人中的名望,绝对是杠杠的,只不过在报纸上写了一篇不痛不痒的文章,吸引了不少学子的目光,还有几个慕名而来的大学生。

民国十一年的大学生啊!
多么稀有的珍惜保护动物?
中学四年(民国不分初中和高中)就已经是知识分子的时代,大学生毫不夸张的说,绝对是万中无一的存在。很多大学一年的招生数量也在上百人左右,就可想而知,大学生对于民国来说意味着什么?那是金光闪闪的社会精英,是一个国家最珍贵的人才。
有了让人期待的人才,加上还有免费的军事顾问可以使唤,军校办起来自然不会太费劲。
步兵。骑兵,甚至炮兵的教官都好找,但是军医,这个专业对于军校来说确实太为难了。
北洋建军,把德国的现代军队制度学来了,但是战场救护,战地军医还是一个新出现的兵种。对于这个时代的军队来说,还是空白。别说是民国,就是在欧洲,战场救护也是一个新课题。要不然南丁格尔凭借护士的身份,也不会因为在欧战中首创了对伤兵的战场急救,挽救了大量的生命,而被西方社会赋予极高的荣誉。
王学谦原本是想到了另外一个办法,通过医学院委托培养军医。
可建立一个医学院,从筹备到人才的培养过程,是非常缓慢的。比如协和医院,洛克菲勒基金会从筹备到医院开业,整整用七年多的时间。而且还仅仅是医院开业。同步的医学院的招生还没有开始。
老约翰能等,活到他这个份上,已经无欲无求了,自然不在乎时间的长短。
但是王学谦等不了。一支连野战医院都没有的军队,或者说召集一些不靠谱的江湖游医当军医,对于士兵来说,绝对是一个无法想象的噩梦。
丁甘仁的医学院。虽然是中医,但是只要有经费的话,可以变成中西医综合性的医学院。甚至还能开设药剂学,化学等科目,研究新药。自然也能够有西医的临床医学等科目。
丁甘仁还不知道的是,他原本只不过是请求王学谦看在同胞的份上,帮中医一个忙。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却获得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机遇。
“丁先生,你对西医反对吗?”
“这个……”丁甘仁习惯性的看了一眼不远处,眼神有些发呆的余云岫,心说:“只要不是生死仇人,医生哪里会对医术有抵触的?”于是,果断的摇了摇头。
王学谦继续说:“在我看来,中医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规范,当然这些可以通过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完成。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不得。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伟大的跨越。当然西医也有其独到之处,加上先进仪器的运用,比如x光机的使用,让病灶更容易获得确诊……”
“尤其是在外科领域,西医确实要比中医更有优势。当然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互补的优势,而不应该是互相排斥,互相抵制的过程。就像是《伤害杂病论》在疫情的防治中不可磨灭的影响力,中医也有其自身独到的优势。”
丁甘仁嘴角发苦,他感觉王学谦这个外行人,完全是不把钱当银子败家想法。
‘x光机’当然好用,他也听说过,据说一照,就能把全身都照个通透。可这种设备价格昂贵的让普通的中医倾家荡产都是无法买得起的高级货。
丁甘仁当医生这么多年,连做梦想都没有想过。
丁甘仁是不敢想,倒是余云岫敢想,但是估计没人会支持他。可王学谦的话,彻底燃起了他对于医学事业的熊熊烈火,唯独心中不满的是,王学谦竟然不开眼的找了一个中医,而不是他这样有真才实学的西医。这让余云岫非常苦闷,也忘记了疼痛,急切道:“王博士,你买‘x光机’也要人会用啊!中医都学的是神神叨叨的东西,怎么可能会用?”
丁甘仁虽说脾气好,但是在办学上,尤其是天大的馅饼落在头上的时候,还是显示出了本能:“现在不会用,学了就会用。”
“都是英文的说明书……”
“我们可以学!”
“设备的使用保护非常复杂……”
“我们也可以学!”
……
看着两个争的脸红脖子粗的医生,唐乃安的神态自若,坐在一边,淡定的微笑,觉得王学谦简直就是闲得无聊,拿人打镲玩。
1...449450451452453...6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