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世争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王学谦玩味道:“如果让郭先生的永安公司的所有柜台撤掉日货呢?”
“这个……”郭乐犹豫道:“日本货虽然质量一般,没有英国货耐用,也没有美国货来的新潮,但是价格却是最低的。永安公司最大的销售主要是靠这些廉价的商品来获得的。一旦失去了销售额中地位很重的日货,恐怕永安难以为继,就算郭某同意,董事会也不会同意啊!”
郭乐说的倒是不争的事实。
但王学谦想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国货和日货最晚在一两年内就要进入前面的争斗市场的战争中,随着宁波民用工业投入的加大,如果无法获得长江市场日商的占有额,将对方彻底挤出市场,获得一线生机的话,宁波不少工厂将要面临倒闭的境地。不仅宁波,上海的不少民族资本工厂也将面临同样的困境。因为没有市场,工厂就没有活路。
所以,和日货一战,将势在必行,而永安公司在上海百货业的龙头地位,一旦撤掉所有的日货,对于宁波的工业品进入上海,乃至长江流域将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广告,机会难得。
王学谦沉吟道:“如果我能给郭先生找到质量不差于日货,价格相等,或者更加便宜的国货呢?”
郭乐果断的一拍大腿,爽快道:“那还选什么,当然是国货了。郭某也不想因为卖了东洋货,别国人贴上汉奸的标签。”
王学谦笑了笑,从刚才郭乐的拒绝,他看得出对方是把信誉看的很重的人。
答应的事,估计不会太容易反悔,即便反悔,到时候王学谦也能找到让对方后悔的办法:“郭先生先去副驾驶的位置上委屈片刻,我想哈同先生是不会抱怨王某带一个朋友来赴宴的。”
郭乐的耳畔仿佛听到了仙音一般,差点感动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未完待续。)
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





大世争锋 第967章 面子不好挣啊!
进了‘爱俪园’之后,汽车就开的慢了一些,导致原本不长的距离,好像走了很长一段时间,这让乘坐在汽车上的人感觉,哈同花园仿佛变大了不少。【】
可是再长的旅途,也会有到终点的时候。
何况是一个富豪的私家花园呢?
整个园子呈现东西向,往两边延伸,而大门在爱多亚路,园子的主体建筑是一栋欧式的庄园风格的三层大楼,一眼望去,足足有上百米的宽度。这样的房子会有一个狭长的走廊,摆放大件的艺术品和主人喜欢的工艺品,甚至主人喜欢狩猎的话,会将猎物做成标本放在走廊上。
当汽车距离主楼还有百十米远的时候,车上的人已经看到,主楼的门厅前,站着不少人,为首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者。
陈布雷提醒道:“是哈同!”
“停车!”
距离主人还有五十多米的样子,王学谦下车了,倒不是汽车不能直接开到门厅。因为主人出门迎接,处于礼貌,客人最好提前下车。
一老一少,一个健步如飞,一个脚步轻快。
快碰面的时候,王学谦伸出上手用西方的礼节拥抱了哈同,口中感谢道:“您实在太客气了,在下不过是晚辈,如此厚爱,让晚辈心中忐忑不安。”
“年轻人,你是贵客。在‘爱俪园’每一个贵客都是会受到最隆重的礼遇。这不是对年轻了的骄纵,而是出于一个老人孤独的心,我想您一定能理解我。”哈同俏皮的开着玩笑,从心态上看。年过古稀的哈同,完全不像是一个老人,反而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年轻人,盼着朋友们的到访。
“来吧,年轻人来看看我的收藏。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艺术品……”
看样子,哈同对王学谦的重视程度,已经超越了他身边人的重视,甚至已经有过提醒的姬觉弥也觉得哈同太过热情了一些。观看收藏之后,很可能将会送上一两件小玩意,作为礼物。
这哪是谈生意。就算是亲侄子到访的热情程度,也不过如此。
相比在哈同面前的待遇,永安公司的郭老板就有点悲剧了,他对于哈同来说不过是一个租客。就像是七十二家房客中,被二房东各种欺负的外乡人。面对大房东,心中感慨无比,却发现对方看他的眼神和路人没什么两样。
本来嘛,哈同在上海滩拥有超过1000幢房子,上百个等待开发的地块,如果每个房客都要见一面,别说他是否记得住,就是他的身体也吃不消。
当然。郭乐是哈同众多房客中的‘冤大头’,每年七万伍仟大洋的房租,还是很客观的。就算这样。郭乐也仅仅只有见过几次哈同的面,单独见面就一次。和王学谦一笔,他顿时有种被忽视的失落。好在这种情绪一闪而过,这也是一个正常人的正常情绪,也不存在嫉妒恨什么的。
哈同没有认出郭乐,但是作为哈同洋行的总经理。姬觉弥还是第一眼认出了郭乐。
倒不是郭乐的长相太过于‘出众’,也没有不堪入目的‘违和感’。主要是郭乐太招恨了,几乎每个礼拜都要拜访他。一开始他多少还会认真接待了一下。可是时间长了,是个人就会烦,吩咐手下人随便找个理由搪塞一下,就打发了。
当他看到郭乐跟在王学谦身后的时候,还微微一愣。
但姬觉弥也觉得郭乐能够请得动王学谦,是不太可能的。两人没有多少交情不说,也没有多少交集。
郭乐是百货公司的老板,而王学谦是大银行大老板。后者的底气可明显要比前者强大的多,最多永安公司向远东银行贷过款。如果是这样,那么王学谦就更不会为郭乐而出面向哈同要这个面子,这可是情分,要还的。
王学谦好还哈同的情分的代价,肯定会比郭乐多得多。
绝对不可能聚在一起的两类人,却同时出现在了哈同花园,这让姬觉弥不觉有些纳闷。
哈同的珍藏过于零散,这也是一个新崛起的富豪最大的短板。因为他往往能够拿得出让人惊叹的艺术品,却不知道艺术品的收藏是需要积累和历史的,其实就是要形成系列传承。
这对于新崛起的富豪们就有些为难了。
艺术品是假,求人办事是真。
至于哈同,他是拉拢一些人,因为钱多了,胆子就变得越来越小,对于拉拢有实力的关系,是不遗余力的。
哈同就是这样,他在租界的财产实在太过于庞大了,大部分都是不动产。虽说这些年他会变卖一些房产,地产,用来慈善和教育,但哈同大部分的财产都是拿不走,搬不动的大家伙。他需要哪些在上海滩有影响力的人,不指望会在自己死后保护他的财产,只是希望在自己死后,因为不公正而有人会站出来帮忙说几句话。
这也是哈同高规格款待王学谦的原因,这一点,王学谦同样也是心知肚明。
这种人情的维护,可不像是生意,需要广撒网,多捞鱼。靠一个、两个朋友是靠不住的。
见识了哈同的部分藏品,紧接着是晚宴。
虽然哈同接待王学谦的规格很高,但是参加宴会的人并不多。当年孙大炮在哈同花园,就被人当着哈同的面刺杀过,好在是虚惊一场,并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从那以后,哈同也开始对整个‘爱俪园’内的保镖,警卫开始整顿,但毕竟人太多太杂,无从下手。
所以,哈同在邀请重要客人的时候,多半不会大摆筵席。反而会在一个相对情景的房间,摆上一桌,主人作陪,客人也不会觉得失了面子。
年纪大的人。更喜欢一些清淡的食物,所以菜式虽然很丰富,但多半以精致著称,爽口、新鲜的口感让王学谦颇为中意。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哈同放下了筷子。眼神对姬觉弥示意了一下,先出门,显然哈同另有深意。哈同的举动也不过是两个意思,或是来人来,或是让门口的人走远一点。但这是他的要求,在此之前。他还需要了解王学谦的想法:“子高,我这样叫您不会介意吧?当初你的老师,章炳麟先生就是在我的园子里和顾女士结婚的,当时的新房就安排在这间房间的隔壁。”
“当然,您尽可以这么叫。”王学谦笑道:“既然是老师的洞房。是该去看看。”
“那间房间自从章先生离开之后,就一直保持着原样。”哈同的话中意味深长。
王学谦见哈同还是左顾右盼的,问东问西,显然对方是心有忌惮,这才开口:“哈同先生,您一定很好奇,我冒昧到访的原因吧?”
“年轻人,我希望你像是朋友一样的看待我。而不是商人。这里是家,也不是洋行和公司。”哈同装模作样的表现出一些愤慨的气势,看他的脸色就知道。哈同绝对没有生气,反而眉宇间舒展了一些,仿佛放下了一桩心事似的。
显然,他对王学谦的突然造访,也是心存疑虑。
王学谦开口道:“其实我来的愿意只是想要求购哈同先生名下的一处地产。”
对于哈同的买好,王学谦反而直接的多。在没有摸清状况之前,是不会吐口的。
哈同夫妇没有子女。但是两人却在婚后几十年内,收养了十几个子女。加上管家。仆人,老妈子,这个庞大的家庭连起码的亲情都难以为继,注定是个是非窝,王学谦还没有傻到一头栽进去的打算。
“地块?”哈同不清楚这种小事情,只要双方的手下见面商榷就足够了,没必要弄得大费周章的亲自到访吧?
“地块在哪里?”
“爱多亚路和海格路的交界处,54号地块。大概有100亩左右。希望哈同先生能够以市价出售给在下。”王学谦轻轻的顿了一下,觉得说话太生硬了,补救道:“当然,高出市价一些,也是可以商榷的。”
哈同倒是没有不高兴,反而有些好奇,王学谦要那块地干什么?那块地周围的价值并不高,公董局也没要开发周边商业的打算,那么购买土地的目的应该是私人的。
建造别墅?
好像太大了。
园林?
看着也不太像。
哈同心底猜老半天,还是无法猜透王学谦的用意,只好问:“那块地周围的道路虽然已经铺设完成了,但是缺乏商业的氛围,要说唯一的好处就是来往挺方便而已。可能是年纪大了,好奇心就变得重了,我能问一下这块地的真正用途吗?”
交通太方便的地方,倒是符合普通老百姓的建造房屋的务求。但是对于富豪建造别墅,或者庄园的话,这并不是一个太可靠的选择。
因为富豪是绝对不会去等电车,也不需要叫黄包车,他们出行都有更加私密的马车。也绝对不会习惯,他们房子的周围总是有人来来往往。
王学谦直言道:“是建一所医院和医学院,医院的土地已经选好了,就在54号地隔壁,但是医学院的用地还没有着落。所以才求到了哈同先生这边。”
哈同摆摆,有种想要推辞的苦笑,表情过于局促:“不要这么说,这都是命运的安排,是天意。不过,我像知道我能做些什么吗?要知道办医院挣钱很难……”
哈同耸肩的样子,仿佛看到了王学谦失败的样子。
但他哪里知道,这家医院根本就不为了挣钱,是通过捐献和个人筹建的医院,可不是为富豪们准备的高级疗养院。
“恐怕情况要比您想想的更加糟糕,这家医院不仅不会挣钱,还会一直亏钱,医学院也是同样的道理。”
“哦,这太遗憾了。”
哈同没把王学谦创办医院和医学院,当成慈善来看。别看哈同已经很少去管理他的洋行了,但是对于手中的主要资产,他还是非常清楚的。法租界的那块地虽然大。价值却不高。最多也就30万的市价。加上边上比他手上小一点的一块地,至少也是20万。
拿地就花了50万,后续的建造大楼、医院得花多少钱,慈善做到这个份上,已经不是哈同能够承受的了。虽然他一度被鼓吹为‘远东首富’。但他的资产大部分都是房产、地产。手中的资金只能让他涉足一些几万,甚至十几万的慈善项目。
可王学谦开口,就把哈同给吓了一跳:“其实这是一家平民医院,医院的启动资金主要来源是我名下的慈善基金会,总商会的部分善款,另外视情况而定。会向社会募集部分资金。”
“说起来,在燕京的时候,约翰洛克菲勒先生的高尚行为触动了我,他是一个真正的慈善家,绅士……”
反正说好话不要钱。老约翰是否是好人,这些都不是他会关心的。他关心的是,一家医院,一家医学院,还有后续的制药厂,整个产业的建成,意义绝对不是拿一笔钱出来而已。
哈同心动了,他习惯性的舔了舔舌头。要让他捐王学谦说的这家大医院,估计不太现实,因为动用的资金太大了。但是他可以参一股:“子高,具体这家医学院需要多少资金的投入?”
“土地、设备、建筑这些硬件设施加起来100万左右也够了,但是医院建成之后,将拥有300张床位,不少于150名优秀的医生和护士,每年治疗一万名患者的规模。眼下最缺的是优秀的医生。好在沪上医学界的不少热心之士决定加入,这让原本困难的前期筹备工作。变得简单了许多……后续需要的资金主要是满足医学院的运作,医院的收入只要持平。就足够了。”王学谦侃侃而谈,神态自若。不过整个项目涉及的资金,让哈同这样的大富豪,都要倒吸一口冷气。
一百万?
两百万?
还是五百万……
既然花了钱,自然要名声。
王学谦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财不露白,是对土财主来说的,像他这样的身份,有多少钱根本就不怕人知道。
哈同都连吸了好几口冷气,郭乐更是听得心惊肉跳。好家伙,郭家在澳洲发迹之后,产业越做越大,自己多少有些沾沾自喜。可别人口中的慈善,就一次,就能把郭家给耗干。
不过,郭乐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拉近和王学谦、哈同之间的关系的机会。作为一个商人,他要是看不出哈同脸上的向往,怎么可能有眼下的成就?
郭乐当即决定,每年从永安公司的利润里,拿出一部分,捐献给医学院:“王先生,郭某斗胆问一句,每年医学院的教育经费都有着落了吗?如果有需要,郭某理所不辞。”
“医学院每年的投入30万,远东银行和上海储蓄银行每年至少投入20万资金,用于医学研究。其他部分会向社会募集。”
王学谦其实对医学院没有细细研究过,参照的对象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捐献的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洛克菲勒基金会对协和医院的资金投入是三十年,项目总投入的资金为一千万美金。也就是说,协和医学院每年从洛克菲勒基金会可以获得30万美元的研究教育经费。王学谦不过是偷了个懒,打了个对折。
如果没有协和医院在前的话,王学谦倒是有机会创办一家亚洲第一流的医学研究中心。这笔钱让王学谦一下子拿出来,或许不太容易,但是要分三十年,没有多少压力的。本来他是不准备让其他人参与的,可陈光甫的话提醒了他:“在民国,做任何事,单打独斗都很难开展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把小事做成大事,将大事做成标杆。”
这话王学谦听进去了,自然不会反对郭乐的加入。
郭乐见上海滩两个超级富豪盯着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心头却在滴血,拿的少了,栽面啊!(未完待续)
...




大世争锋 第968章 有钱就任性
又是咬牙,又是跺脚的,最后郭老板说出了一个让自己无比心痛的数字,但结果还是让人鄙视了。【】
王学谦倒是礼节性的感谢了几句:“善事无大小,郭老板此举也是我商界的一大表率……”
“表率,嘿嘿表率!”
郭乐笑的很勉强,他原本希望王学谦能帮着他说句话,将永安大楼的地块买下来,可是临了好处没捞着,却让自己每年都要支付一笔数目不小的款子。
两万大洋,对于王学谦、哈同这个等级的富豪来说,的确不是个事。
但郭乐就不一样了,永安公司开业打了个大胜仗,但是时间长了,销售平稳之后,每年的收入扣除运营的费用,采购成本,工人工资,水电费……更重要的是,这是郭乐的个人决定,要从自己兜里摸出来。
零零碎碎,还要每年支付给哈同洋行五万两白银,差不都是七万五千大洋左右的土地租金。几个股东分下来,最后落在口袋里的,也是一笔有数的款子。说白了,郭乐还没有达到不把钱当钱的地步。
哈同表现的足够的热情,说了几句好话,不过他看着郭乐似乎觉得有点眼熟,随口问了一句:“这位是?”
“郭老板是上海永安公司董事长,哈同先生可是他的房东啊!”
房东不过是戏言,永安大楼是永安公司筹建的,与哈同洋行没有多少关系。哈同拥有的是永安大楼的地块。哈同的资产都是扑在了地产上,他手中产业最优质的部分,就是跑马场以东的大马路周边部分。也就是公共租界最重要的中心区域。
哈同对永安大楼还是有点印象的,随着大管家姬觉弥在他耳边耳语,哈同的目光落在了王学谦的身上,而再也不去搭理郭乐。
郭乐真是着急了,他用哈同的眼神中就已经阅读出了对方此刻的心思,只要王学谦在哈同面前点一点头,说句话,困扰他几年的问题就会解决了。
哈同人老成精。能看不出来,王学谦和郭乐之间的关系,不过是泛泛之交。顿时心知肚明,笑了笑道:“郭乐先生是否也有机会进入筹委会?”
没等王学谦开口。郭乐反而率先开口,他不得不这样,就算是得罪人,他也别无选择。要是王学谦真是黑不提白不提,这好不容易等到的机会。就回稍纵即逝……等到酒宴散去,他连找个哭的地方都没有。
“王先生,虽然郭某财力微薄,但是永安公司在日本、英国、美国都有完整的采购部门,能够为医院的筹备出一份绵薄之力。还请王先生给郭某人一个机会,也给永安公司一个机会!”
郭乐语气诚恳,但眼神却不离哈同左右。因为他知道,决定他命运和永安大楼命运的只能是哈同,而不是王学谦。
其实,也是王学谦的意思。让郭乐自己去说。他不会逼着哈同把地皮卖给永安公司?
这都成什么了?
再说哈同也不见得会答应。还会铁定会把哈同得罪的死死的,成为仇人。
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会引起整个上海滩洋行的警觉,甚至抵制。生意场上,从来都不会嫌自己的朋友太多,但是仇人只要有一个,就足够麻烦了。何况仇人的实力也是一等一的。
而郭乐自己开口,对于王学谦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郭乐无法获得哈同的认可,这也和他无关。至少他已经给了郭乐机会。这个机会他没有把握,也是无能为力的事情。
另外,王学谦也多少清楚一些哈同的打算,哈同的财富膨胀是因为中法战争。法军节节败退,输的一次比一次惨。上海滩的洋行觉得要是继续下去,租界都要保不住。于是纷纷逃离上海,将不少租界核心位置的地皮低价出让。
可结果让所有人大跌眼镜,就是当时的华夏人都理解不了。
明明是打赢了战争,可为什么在谈判桌上。法国人不但把战争的损失都拿回来了,甚至还捞足了好处。要知道,因为中法战争,法国的失败,国内的内阁都被解散了啊!
法国人在谈判桌上的胜利,让哈同捡了一个大便宜。但是这种便宜,一个人一辈子遇到一次,就要感激神灵的眷顾了,怎么可能奢望还有如此好运气?其实这几年,哈同洋行的主要业务并没有显著的成效,主要经营的项目就是用名下的房产出租后的租金,用来开发闲置的地块,然后继续出租。
而市中心的核心地皮,是哈同洋行获取资金的重要来源,出售对哈同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
哈同其实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将大马路从跑马场往东的码头,建成巨大的商圈。而他控制着土地,等于控制了上海滩最重要的商业圈之一。另外一个是法租界的霞飞路,对于霞飞路的开发,哈同只能是鞭长莫及,因为他根本拿不出庞大的资金来购买霞飞路火箭般蹿高的地价。
哈同的拇指和食指捏着嘴角的大胡子,像他留着的浓密的八字胡,是非常难打理的。吃饭的时候也要小心翼翼,深怕沾着食物,让客人见笑。不过,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胡子确实能够让人表现出更多的自信:“郭先生,大马路上的地块不用我多解释,你大概也能知道这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区域吧?”
郭乐嘴角苦笑:“哈同先生,永安公司是非常有诚意的。”
“我不否认永安公司的诚意,但眼下的情况是,大马路上的商圈已经初具规模,拥有两家一流的百货公司,对于繁荣整片区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一点,哈同洋行需要对这片区域拥有足够的控制权,出售地皮,会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但对于哈同洋行长期的经营是没有好处的。”哈同已经很给面子了,要是郭乐一个人来,哈同绝对不会说这些哈同洋行的经营战略。
哈同顿了顿,接着说:“但是慈善是一个富豪对社会的责任,永安公司的租金作为慈善资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另外爱多亚路上的地块,可以转入医学院的教育用地。希望子高你不要拒绝一个老人的向善之心。”
“太感谢您了,哈同先生。”
王学谦开口称谢道,哈同只是手上能够动用的资金太少,而且哈同洋行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开发地块。但要是用手上的地块作为慈善项目的话。他是不会拒绝的。
哈同一句话,就花出去了数百万。
当然,这个钱是不用他从口袋里摸出来的,但也不妨碍他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感觉这辈子都虚度年华了,慈善真刺激。刺激到,让他也有种上瘾的念头。
这个心思,在姬觉弥带来了一个年轻人而结束,郭乐懊恼的离开了房间,去客厅等待。他原本以为碰到王学谦是一个机会,可没想到的是,王学谦并不是他的贵人,反而让他破财又招灾。
1...451452453454455...6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