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争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王学谦质疑道:“钱少花了,给我整出个豆腐渣工程来,到时候算谁的?”
郑华当场就怒了:“大桥建成之后,用1ooo吨的沙船撞,要是桥塌了,我抱着石头从桥上跳下去!”
王学谦被郑华的豪言壮语吓了一跳,这位的决心绝对不是王学谦能够撼动的,不过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就是别说大桥,就算是渡口的建造,还不见得能成。
他的心里多半已经知道了一些隐秘,交通部拥有民国四大银行中的一家,交通银行。当然股份还不到绝对控股的程度,以前是结算海关关税和盐税的机构。当然,盐税和关税一直都是英国人控制,每年只有5oo万左右的税收。
交通系的几位大佬,就是想要建造浦口渡口,那笔数目不小的工程费用,也不见得拿得出来。
但是眼下不一样了,盐税被拿回来了,控制权在银行团的手中。
凭借交通系对旗下银行的控制力,想要在财政部提取盐税之前把钱花掉,估计也不是难事。但是这样一来,曹锟的脸上就不好看了。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给曹锟下绊子,直系的军队数量如此庞大,一年的军费足以压垮曹锟的政府,如果曹锟不能满足手下还有盟友的胃口的话,距离直系分崩离析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
站在渡船上,王学谦苦思不得其解,到底是谁,在曹锟刚刚上台之后,就开始动手对付曹锟了
不过铁路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噱头,也是一个创造财富的聚宝盆,王学谦没有理由放弃这样一个契机。(未完待续!
:"..",。,谢谢!
大世争锋 第921章 【私房话】
从一个普通的富家大小姐,一跃成为名利场首屈一指的贵妇。∮頂∮点∮小∮说,x.
要说陈婉怡一下子就能够适应过来,她还真的不想自欺欺人。
本来性子就不争强好胜的她,突然发现,他对王学谦的那个圈子一下子陌生了起来。
动不动就数百万,上千万的资本运作,隐藏在其背后的更多的是利益的合作。当然随之而来的是那种让人无法**的攀关系,讲交情,甚至是抱着吃大户的心里来拜访的。
在杭州的时候,她的一个同学就抱着这样的心思,带着一大家子人拜访了在张园中度假的王学谦夫妇。
丈夫虽然嘴上不说,但是陈婉怡的心情也不太好受。
她憧憬的生活,可能不应该是这样的,和身份差不多的阔太太们打麻将,看电影,或者为了杂志上的一身行头去巴黎预定……这样的陈婉怡还是那个想要凭借双手自食其力的陈婉怡吗?
当然,更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她不想成为被囚禁在牢笼中的金丝雀。
虽然不想,但从心底已经泛起的恐慌,让她更加确信,她的生活距离这一步已经不远了。有时候胡思乱想,她甚至以为,这样的感觉是否是在教会学校里读书的时间太长了,以至于她更多的想要逃避压抑的生活环境?
不过毕竟是新婚,陈婉怡对于丈夫还是非常满意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身边的丈夫是她硬赖上的。
“身体不舒服吗?”
就是一个瞎子,也能看出陈婉怡脸上的患得患失,当然这种内心纠结的表情,更多的表现是发呆。
像是被惊吓的羊羔,眼神中有种茫然的恐慌,抬头看了一眼王学谦扶在她的肩头,那一刻。仿佛有一股温暖的力量从掌心传递出来,让她充满力量:“没有。”
“那么让我猜猜?”王学谦促狭的一笑道。
陈婉怡狐疑的看着丈夫,看不出一点的由头,不过还是点头道:“好啊!”
“首先你刚才的笑容很勉强,而且还是新婚的时候,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婚姻出现了危机。当然是我做的不够好……”
“不是的,不是你想的那样。”
“我的身体不够好?”王学谦假装威严的说道。其实他心里多少有些遗憾,陈婉怡被封建思想‘毒害’的太深了,或者说被西方的修女们灌输了非常不良的想法,以至于在闺房之中不大放得开。
当然。这也可能是王学谦接触家教良好的富家大小姐太少,以至于缺少了比较。
陈婉怡听到这话,顿时羞的满脸通红,很快红晕从脸颊慢慢的渗透进白皙的脖子。想起晚上那没羞没臊的场面,还是新妇的陈婉怡顿时低头不敢看人,哪怕这个男人是她的丈夫也一样。
“我刚刚从那个小丫头的手上没收了一本书,我不得不说,这样的书她一个丫头怎么能看?……这丫头学坏了。不过我发现这本书对我们还是非常有用的,可以学习借鉴一下。”
“不要!”
陈婉怡惊恐的喊道。忽然发现如此一惊一乍的,对于她主母的形象大为收损。陈香莲是陈家陪嫁的通房丫鬟,作为女主人最贴身的身份,来到王家。
当然在陪嫁之前。还要通过一系列的‘培训’。
主要还是闺房方面的,年纪不大的丫头片子,陪着小姐,面红耳赤的听着一个‘老姑婆’口若悬河的说着房中术。总觉得这是一个让男人张脉偾兴的场面。但对于还未出阁的大小姐来说,就算是留学过法国,学识惊人。也逃不过是一种煎熬的经历。
陈婉怡当然知道她丫鬟枕头底下放着的那本书是什么样子的,以为是结婚‘培训’的教材之一,当然还有一种更加通俗的说法,春宫图。
想起图上那种羞人的姿势,陈婉怡顿时有种被雷击中,麻酥酥的整个人晕晕沉沉,大脑一片空白。
良久,陈婉怡才发现王学谦竟然在她面前毫无顾忌的笑着,顿时知道她又被王学谦给耍了。
可王学谦根本就不给陈婉怡反驳的空间,随即严肃的问道:“你不想这些,还能想什么?要知道,我们可是新婚,我等了你这么多年……”
陈婉怡眼神有些迷离,她熟悉的那个王学谦仿佛又回到了眼前,不过以前他俩的身份是远房表兄妹,而现在成了夫妻。
说话间,纯净的眸子中多了一些雾气,当然他们现在的年纪,也不可能在大街上吃着彼此的糖葫芦,总觉得对方手中的那一窜糖葫芦要更酸甜一些。两小无猜的场景虽然不能复制,但给陈婉怡不少勇气,至少她能够相信,王学谦绝对不会因为听到了她心头的烦恼而生气。
“表哥!”
王学谦自认为在男女方面,还算的上是仁人君子,定力非凡。当然对比的对象如卫挺生和胡适之流,他在后世听到过一个传闻,好像是林徽因的一个追求者,为了她一辈子守身如玉,当了八十年的童男子……想想都让人害怕。
可是听到陈婉怡叫他‘表哥’,顿时心生恍惚,有种想要拥美人入怀的冲动。
好在他忍了下来,为此他还有些暗自佩服,哥哥妹妹的称呼,实在是杀伤力太大。
可陈婉怡没有看出来王学谦脸上的精彩,其实她心中也是忐忑不安,深怕说出了心事王学谦会不喜,不过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聪明如她的女子并不多,她也明白如果现在不说,将来恐怕这辈子都不会有机会了。
“我不太会玩麻将,和那些太太们也出不过来,总是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在家里养一些宠物,或许能够打发时间,但总是闷在家里恐怕我也不会太习惯……”
说道这里,陈婉怡紧张的抬头看了一眼王学谦,从她开口的那一刻,其实她连看王学谦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好在王学谦的脸上没有多少变化:“可以去看戏看电影啊!”
王学谦装傻充愣的本事,绝对一流,至少很少有人能够洞悉他此刻的心思。
陈婉怡眼神中流淌着一丝的失望,心中暗暗叹气,看来没有希望了。
不过王学谦歪着脑袋,在她耳畔吹了一口气,带着贱到骨子里的笑:“不过我不会拒绝你更好的提议,你看外面风大,外面去房间里商量好不好?”
陈婉怡刚想要拒绝,却被王学谦不由分说的扶了起来。
“可是现在是白天啊!”未完待续。。
大世争锋 第922章 【银行年会】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不管是在东西方,在女权还处于萌芽时期,一个女人,一个拥有良好学识和教养的女人,想要获得社会的认可,事业,还有收获家庭以及外界的赞誉,这几乎是绝对不可能的。…,
美国虽然出现过两个国会女议员,但这绝对不是说美国主流社会可以允许女人成为和男人一样,平分社会资源的权利。
这不是一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
当然,这也不是陈婉怡想要的,她的想法更近乎于单纯的需要在丈夫不在身边的日子,她能够拥有一份事业来排解她的寂寞,而不会像是无意依靠的浮萍一样,望眼欲穿的等待着王学谦在家门口的那一刻。
这种惨淡,是她一个女人想想都让人害怕,却对于大部分已婚的上流社会夫人们来说,是无法避免的结局。
反而,那些终日为了生活奔波的穷苦人家是绝对不会有这种困扰的。富贵人家,尤其是牵涉到政坛,商界,那个人不是终日忙碌,或者奔走各方,很少能够有停下来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王学谦也不例外,以他现在的地位,在一个城市住上三两个月都是一种奢望,更不要说长相厮守。
其实陈婉怡也知道,如果王学谦的表现太窝囊,整天在家里围着老婆孩子,估计到时候失望的人还是她。
好在王学谦并不是那种眼高于顶,或者过于封建的传统官僚家庭出来的公子哥,对于内宅有着一种近乎变态的防范态度。反而深知,与其严防死守,还不如疏导。
对于王学谦的安排,陈婉怡心里是非常满足的。
虽然很像和丈夫讨论细节,不过她现在很累,累的连手指头都不想动一下……
办学校。创办女子大学。这也是这个时代,女性能够踏入社会,进入主流社会的唯一途径。
陈婉怡对于这样的安排,也是非常满意的。毕竟,她也不想管理着一个福利院,做一个孩子王,也不想开办工厂,争名夺利,这符合她的喜好。
杭州虽美,但王学谦的行程必须得往下一站而去。
上海。不同于燕京的政治中心的地位,上海更像是一个冒险家乐园,倒霉的政客的避难所,商业奇才成就梦想的热土,或者是阴谋家们私会的场所……
直系的官僚们,把柯立芝当成‘宝贝’一样看重,还以为能够从美国副总统的身上获得足够多的政治利益和合作,但这些人注定要失望不已并非是柯立芝不配合,可问题是柯立芝说话。在美国,甚至在美国的共和党内部,都不见得好使。
让这样一个被总统防范,政客忽视的人。去左右美国的国会和财团,无疑是痴人说梦。
至于老约翰?
很不幸的是,所有人都把他当成了羊牯。
民国官场,从上到下的官员都认为。这是美孚石油挣民国老百姓的钱挣得不好意思了,他们的大老板心中有愧,赶来民国做好事送钱来的。这样的人不是羊牯。还能是什么?
当然这也是东西方关键上的差别,民国人做好事,都喜欢在家附近,所谓兔子不吃窝边草,福泽乡邻,衣锦荣归就是说的这么一个道理。别说去外国做慈善,就是出了本县,都不见得乐意。可美国人的思维可不是这么想,要不是南极的企鹅不会写感谢信,要不然老约翰说不定连带着给企鹅弄一个疗养胜地出来,也不是不可能。
上赶着来送钱的是,虽然名望高,地位,似乎也不差,但是在民国是不会被重视起来的。
不过名义上,老约翰还是享受到了国宾的待遇。
没有别的,就连曹锟这样单纯的人都认为,美孚石油能够在一边挣民国老百姓的血汗钱的时候,还想着吐出一点来,做好事,人品还是非常不错的。相比之下,隶属于壳牌的亚细亚石油公司,就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吃人不吐骨头的黑心商。
所以,在燕京,原本准备作为随从一样陪同老约翰的柯立芝副总统身价倍涨,成为了燕京上流社会的座上宾,至于老约翰,捎带着享受一部分柯立芝无法分身获得的待遇。
上赶子,不是买卖。估计也就是说的这么一个事。
不过老约翰活到了这个岁数,压根也不会因为这些虚名而动气,爱他的人,把他当成天使;恨他的人,把他当成魔鬼。而他自己,只是想要让他心安而已。而他也乐的被人忽视,其实他的心思已经不在燕京,而在上海。
美国的银行业整体已经非常成熟,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好了银行的发源地欧洲。
不管是从制度,还有行业之间的竞争规范,都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机制约束。当然,这样的机制其实还是漏洞百出的,不过一个人也好,一个行业也罢,都是在不断的错误中,进步,提高。
相比之下,民国的银行业却如同襁褓中的婴儿,虚弱,还处于萌芽阶段。
反倒是出现在明朝,盛行于清朝的钱庄,还是普遍被人接受的金融机构。
不过,民国的银行业却开始迸发出让人惊叹的活力,当然这也是因为资本投入的数目,也是一个很大的关系。动辄上百万的资金,开办银行,相比之下灰头土脸的,深怕让人知道家大业大的钱庄,就有点不够看了。加上钱庄在进入贷款,存款的吸收等领域,处于落后的机制之下,效率更是底下,无法同日而语。
可以预见的是,新的金融机制,将代替古老的钱庄。
成为掌握民国经济动脉的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而民国的银行还有一个特色,要么和政坛高官关系密切,甚至有可能政府高官就是银行股东。比如北方三大银行之一的金城银行,其中三大股东之一就是安福系的领军人物——徐树铮。
而浙江兴业,四明银行的关系更靠近花旗,美孚,这些外国洋行或者银行。
说白了,民国的银行,后台大的让很多其他国家的银行家嫉妒。
关键是,在很多欧美银行家的眼中,民国的银行业到处是漏洞,贵金属作为货币,在民国还流通着。但是缺乏国家层面的中央银行,也缺乏货币的发行机构……这是一个让人激动,却同时让人无法下嘴的大餐。因为有资格吃这顿大餐的人,还没有生出这个心思,没资格的人,却只能瞪着眼,干着急。
好在,现在这样的局面可能要告一段落了,银行业一年一度的聚会,在八月的上海举行。
而与会的巨头们,将考虑一个与他们息息相关,而且还是巨大机遇的契机。
印钞票。
私人印钞票是犯法的,事实上,美国的假钞案从有纸币的那一天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芝加哥的假钞嫌犯,为了绑架联邦政府,还妄图盗窃林肯的尸体,用为威胁联邦政府。
在民国,小到只有十多万资本的银行,都可能自己印钞票,在金融制度成熟的欧美,是绝对无法想象的。
以前是没有这样机会,民国的银行别看背后的势力大的让人喘不过气来,可很大一部分银行都不得不面临一个难题,筹备军阀的军费。这是一个吃力不讨好,还是风险极大的苦差事。但是眼下,这个问题随着曹锟上台之后的不作为,似乎也松了一口气。
而商讨联合发行纸币,成了一个南北沟通的契机,如果民国最大的七家银行,能够联合成立储备金制度,完成纸币发行,那么接下来就不用老约翰多说,就是普通的一个华尔街经纪人也会惊叹道:“天哪,这一定是另外一个美联储!”
在老约翰翘首以盼,看民国的金融机构能够走到哪一步的时候,在上海外滩的汇中饭店门口,一辆辆平时不多见的高级轿车频繁的停在饭店门口,下车的人非富即贵,昂首阔步的进入在四楼的会场。
第一届民国银行年会,就悄然拉开帷幕。(未完待续。。)u
大世争锋 第923章 【暗潮】
在西方,贵族生活是让人向往的,宴会,打猎,冒险,这是贵族生活的一部分。←,正如美国银行界,摩根作为实力最大的‘带头大哥’,组织了一个银行家的打猎俱乐部。
完全封闭的岛屿,放养的猎物,甚至定期的活动……一切都像是欧洲贵族俱乐部一样,在华尔街也是让人津津乐道的。可要是把这样的模式放在民国,放在远东?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民国的银行家更贴近于文人,文人轻贵,但绝对不会去为了享乐而杀生,打猎是那些纨绔子弟,勋贵无所事事的表现。
事实上,在民国,上流社会更加喜欢的是‘青楼花魁娘子’,诗词歌赋不见得能行,但是音律鉴赏是缺少不了的。
这也是东西方的差异,当然这种差异之下,会让人感觉东方人的内在和含蓄,不像西方人那样张扬。
可是在金钱上,人都是一样的。
盯着自己碗里的,想着别人锅里的。
不过民国的银行界,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特殊的一个商业圈子,一部分银行的主动权在北洋军阀的手中,当然这主要是指在民国享有影响力的大银行,不如北方的盐业金城两家,就是直系和皖系的金库,谁也奈何不了谁,可实际上,掌控两家银行的人才,更倾向于交通系,一个和直系和皖系谁都不相干的**政治势力。
银行职员容易找,银行家就不太容易了。
造成这样的局面,也是北洋方面无可奈何的地方。当然张作霖的奉军是**在关外,拥有截然不同的金融体系。
另外,南方的银行虽然掌握在江浙财团手中,但不管是浙江银行,浙江兴业银行,都无形中和美国人英国人关系密切。比如这两家银行的大股东之一朱葆三,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美孚石油的民国总代理。以至于上海的银行圈子,连巡捕房都不敢去招惹。想象一下,在上海租界里,就是银行界的人当街杀人,拘捕的命令也只能是美英法三国的总领事签署,如果是巡捕房的总探长来,大嘴巴搧他,多半也只能是灰溜溜的离开。
以至于北方的银行虽然虎视眈眈。但对于上海崛起的大银行,也是毫无办法,谁也奈何不了谁。
造成这样的南北格局,银行界也是各自顾着自己地头的生意,也不敢伸手越界。
不够眼下的情况有了转机,盐税。
没错,盐税是华夏由来已久的税收,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汉代,盐铁就已经是朝廷专营商品。商人只能通过政府的特殊许可,才能经营这些特殊商品。
两千多年来,盐税一直成为华夏政府最重要的税收。
要不是清政府丢掉了盐税,也不至于连最后镇压土匪和暴乱的军费都开不出来了。导致灭国。
其实民国的几家大银行,成立的时间都不长,无法和欧美的老牌银行相比,动辄上百年。数百年的历史。拿金城银行来说,1915年成立,至今不过是七年不到的时间。底蕴。资本,都还处于萌芽阶段,相比浙江兴业,浙江银行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但成立时间也不过十来年。
如果按照银行发展规律来说,这样规模的银行,无疑是毫无抵御风险能力的,更不要说创办准备金库,联合发现纸币等一系列的动作了。
可盐税,却给了民国银行业不一样的机会。
淮盐2100万,芦盐1300万,一年3400万的税收,都要经过七家商业银行的手,如此庞大的资金,就像是给民国的银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一下子底气足了起来。就像是美国的摩根,要是没有美国国债的包销权,摩根也不会在美国银行界让人忌惮。
而民国的政府,北洋政府还算好一点,南方的广州政府,更是穷困的要当裤衩的穷政府。人穷志短,政府衙门穷了,信誉就和废纸差不了多少。就是北洋政府想要发行纸币,全天下也不会有人认。但是大银行之间联合发行纸币就不一样了,拥有庞大的资金,一旦黄金储备金库建立之后,就像是钱庄门前的‘没奈何’,给人以无穷的信心。
而这届银行年会,最重要的谈判内容,就是七家银行联合构建准备金,联合发行纸币。
当然要走这一步,并不容易。
银行之间,也并不是兄弟关系,就算是兄弟,面对分家产的时候,反目成仇的也大有人在。更何况,这其中的利益,可不是一两百万就能够分的清楚的?
并且在此之前,北方以天津为中心的金融中心,南方以上海为中心的金融中心,已经成了对立面,如何缓和彼此的紧张关系,将桌子的蛋糕先吃下去再打的死去活来,才是与会的组织者担心的事。不过作为银行公会的会长,宋汉章倒是轻松。北洋政府名下,两家国有银行,虽然规模不小,但是一家隶属于财政部,一家隶属于交通部,也是水火不容的架势,能否坐下来谈,他心里也没底。
再说了,国有银行的资本,根本就不是宋汉章算是政府的人能染指的,虽然他是国行的总董,但真要摆到明面上来说服银行界的同仁,估计谁也不会服他。就是北方的几家大银行,也不会服气。别看金城盐业银行的后台,大股东都是政坛上的大人物,可大人物的私房钱,能和国库的钱一样吗?
宋汉章真要是有胆量去打这些银行的钱,估计出了上海租界,就有人要他的命。
这其实和皇权下的钱是一样的,皇帝能动用的也就是内务府的钱,户部的钱就是再多,皇帝也拿不出来。
所以,户部的钱是可以被随意糟蹋的,只要是个衙门就行。而内务府的钱,要是皇帝意外的人动了歪脑筋,可是要掉脑袋的。
宋汉章是个聪明人,是聪明人就不会让自己陷入危局。犯险。
至于与,银行界虽然要有大动作,内部虽然谈判还没有开启,少不了你来我往的争斗,但是宋汉章本人,身居银行公会会长要职,却显得异常的轻松。
你们争,就是打起来也不要紧,只要打出了结果来,他就去找曹锟谈。
这是宋汉章的想法。所有的利益和他无关,他不过是一个传话的人。至于曹锟政府会不会答应?傻子才不答应呢,曹锟也是北方三大银行幕后的股东,他自然不会反对。只要有好处,反正民国的政治体系是仿效美国的政体,货币发行按照美联储的办法来,也未尝不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