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世争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王鸿荣感觉后背都凉飕飕的,低头看了一眼双手,手指修长,没有劳动过的痕迹,这是一双舞文弄墨的手,能够写出一笔遒劲有力的字。工笔写意都能画上几笔。可是这双手从来没有接触过暴力,更不要提起沾血了。如果真的到那么一天,他还能坐在那个让他一直期待的位子上,享受着权力的同时,远离那些让他心底发冷的肮脏吗?
政治本来不肮脏,但是如果加入了人性的贪婪,就会变得丑陋不堪。
这一刻,王鸿荣犹豫了。
陈玉舒说完,就准备回到自己的小院里去。似乎也失去了继续说下去的意思。可是,王鸿荣却有说不出的苦衷。王学谦的性格,似乎继承了妻子的固执,在某些事情上,根本无法动摇他的决定。
对于这次去浙南,王鸿荣也不同意。
他的意思是,叛乱这种事情,既然已经败露了,那么让手下人去是一样的。
能一样吗?
这一点,王鸿荣分辨不出来。但是站在台州军营,看到那些眼神中流露出惊恐,甚至仿佛有些怨恨的眼神中,却听不到一个人的求饶。仿佛所有人都放弃了生的希望。
但他绝对不会这样想,因为没有人不怕死,也没有人在死亡要降临的时候,表现的如此镇定。
或许。一个,两个人,如此颓丧。了无生趣,是可能的。
但是五十个,一百个呢?
陈怀仁颓败的如同霜期过后的梧桐叶,在风中摇摆不定,已经看不到生的气息。可是看到那么多面孔,熟悉的面孔,他的内心一下子开始挣扎起来。
“这家事情和他们没关系。”
王学谦仿佛像是欣赏一样的看了一眼陈怀仁,不耐烦的说道:“有没有关系你说了不算。”
“是啊,陈某不过是一个阶下囚,还有什么资格对王长官要求什么?”陈怀仁苦笑不已,是啊,他已经是阶下囚的身份了,他说什么,只能是越描越黑。自己的命都在王学谦的一念之间,何况其他人,原本在他眼中也不过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只是在军队中,这些小人物的身上都有着一个相同的烙印,陈师的亲信。
“既然明白,你就应该为自己多做打算。”王学谦觉得周围的空气压抑的让他有种难以呼吸的晦涩,仿佛都已经凝固一般。
“我还有机会打算吗?”陈怀仁眼中流露出死气。
王学谦站起来,他是朝着门口走去的,保镖和卫兵已经知道了他的动向,要是连这点眼界都没有,也不会被安排在身边了。但是走到门口的王学谦还是愣了一下,停住脚步。
“原则上没有。不过……我不会杀你,原则上来说,我不会下令杀你。”
让一个该死,或者已经死定了的人,拥有那种本来就不该有的希望,这种残忍,还不至于停留在王学谦的身上。但奇怪的是,他还是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
谁都明白一个道理,对付叛乱,只能是以暴制暴。
任何仁慈,或者说是宽容,都是懦弱的表现。
但并不是杀人就是一个好办法,追随陈怀仁,或者说是追随周凤岐的官兵,大部分都有一个身份,当地人。除了极少数之外,都是浙江各地的军官。
可以说,这批人要是认清形势的话,只要周凤岐的影响力和破坏力一旦破除,那么这批人王学谦还是会用的。因为这牵扯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不用自家人。毕竟军队不是有个千、八百人就能够组建的,成千上万的军队,更需要那些有经验的军官。
唯一让他们失去这样的机会的就是那点可笑的义气,忠诚。
对一个人效忠,就为了这个人对他有过提携之恩?
王学谦到最后离开的时候,他其实说的那句话,一直是作数的,也是打算这么做的。
杀人,不会让人畏惧。
至少在军队中,充满着江湖草莽之气的风潮,杀人更能够成就某些人愚忠的傻气。但如果让他们活着,活在生不如死之中,活在人们的聚光灯下,那么给人警醒的作用就不那么简单了。
“子高,你不要意气用事,这些人不杀会让人存着侥幸……”
别人不好劝,要么是担心惹上一身的麻烦,但是有一个人不会有这样的顾虑。事实上。要让王学谦无条件选择信任的话,王学礼的忠心是王学谦第一个不会怀疑的。
因为这是关乎家族的传承的力量,而王家这股力量眼下就在王学礼的手中。如果这个人都会出问题,那么王家就不会传承了上千年。对于王学谦来说,劝他杀人的堂哥,最多有一点私心而已。
“你觉得他的行为,会构成什么样的结果?”
“反叛吧!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这样的人了。”
“如果你是决定陈怀仁命运的那个人,你会选择如何?”
王学礼沉默了下来,第一个想到的是,杀人。因为太简单了。也太容易办到了。或许会在杀人之后,有种失落。如果报复心强一点,会抄家,然后让陈怀仁的家人也跟着倒霉。
但已经是民国了,皇权的彻底颠覆之后,祸及妻儿的做法已经不流行了。
不过有些见不得人的手段,还是能够起到一样的效果。比如说土匪,民国的土匪更像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职业。很多大人物都用得上。可事情到了这一步。也就结束了,总不能一直关着陈怀仁吧?
然后心情不爽的时候,给陈怀仁来点大刑伺候?
这要一个人的心理多么扭曲,才能做出来的事啊!
“其实我没打算杀他。你知道,我也知道,除了11师之外,浙江有三个师的军队。但是其他两个师到底有多少把心思放在我身上就难说了。交情这种东西,你强,他来巴结;你一旦落魄。说不定上来踹上一脚的也是那个人。所以,有时候给人一点榜样,或者说让人看到一个不得不深思熟虑之后的权衡,很重要。但是一旦深思熟虑,人的胆气就会弱几分,多半是不敢做出胆大妄为的事来了。”王学谦破天荒的说了这么多,一般他对手下,只是下达命令,很少会如此耐心。王学礼的身份是其一,另外血缘关系也是不能忽视的。
“你到底要怎么样?”王学礼言下之意,就是想要从眼前这个他看不透的堂弟的口中,得到一个确切的消息。毕竟,最后操作的人是他。
“勾结外邦是‘汉奸’,勾结外省的军阀,奴役本省的百姓,你觉得是一个什么样的罪名?”
“这个?”王学礼也吃不准了,王学谦到底想要做什么。可是六月里,他却感觉到了一丝寒冷。
王学谦冷冷的一笑道:“我答应过父亲,今天不杀人,不沾血。所以,我特地研究了一下法律,像陈怀仁这样的做法,在法律上还有操作的空间,如果遇到一个好法官,他就不会死。”
“但是他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但是道德的制裁就绝对不能逃脱。另外,我已经派人查这些人的家产,他们的品行已经不能相信了,那么他的家人,乃至族人,都应该有问题。他是奸细,他的族人也可能是奸细,这是朴素的百姓都明白的一个道理。然后扩散之后,落魄的家族,被限制在原本可以风光体面的乡里,却过上一天不如一天的苦日子,所有人都看得到。至于那些没有家族的孤家寡人,你去拟一个名单,让他去修路开山,就不要出来了。”
“另外,我给你一点建议,法律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而如今民主了,政客就是站在权力巅峰的人,不懂法可不行。”
王学礼这才明白,王学谦说了这么多,真正的用意到底是什么。他的这个堂弟,是要扒人的‘祖坟’,虽说没有那么严重。但是在宗族社会中,能够成为军官,乃至高级军官的人,家里本来就不该是一个小家族,有数不尽的田产,成群的奴仆,欺凌乡里说的有些过了,但谁的身上也不干净,一旦深究起来,大部分都是血债累累。
陈怀仁不死,但是希望他死的人,却会有很多。甚至他的至亲之人,也会在之后心存怨恨的希望这个家伙死掉。
王学谦的做法,很简单,就是让陈怀仁认罪,连带着让他的族人也跟着认罪,不管是真心也好,虚情假意也罢。他需要这么一个‘坏榜样’给人警示。
他就差没有说出,他要陈怀仁活着,生不如死的活着。
因为生不如死,却不敢死,才最能让人后怕。
这绝对不是一个武夫能够想出来的招数,杀人,太弱了。
...





大世争锋 第912章 【人要有敬畏之心】
人最大的难处,大不了一个‘死’字。【】
但是如果要让一个人生不如死,精神的折磨,甚至要比**的折磨更加恐怖。有什么会比从天上打落人间的落差更大的?有什么会比那些被俯瞰的爬虫一样的百姓鄙夷的唾弃更加让人绝望?有什么能比众叛亲离,在绝望中孤独等死更加让人胆寒?
也许,谁都以为,王学谦这次妇人之仁了,一向不缺乏手段,会在自己婚姻之前,选择将不可饶恕的人,不采用最极端的惩罚?
可是知道王学谦打算的人,都明白,陈怀仁完了,连带着追随陈怀仁的人也完蛋了,还有更可怕的是,象山的陈家也要完蛋……
惩罚一个人,却让几千人在怨恨中一起沉沦,谁的心也没有读书人那硬。
虽然这样的惩罚是漫长的,或许要继续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无疑,这会给更多的人惊醒,这将是一个活着的‘教训’,给那些心中活络过,或者想要活络的人警示,结果很严重,连悲剧这个词,都或许难以描述其中的隐忧。
假如,如果说假如,王学谦在政坛的地位朝不保夕,根本无法让陈怀仁彻底绝望。那么陈怀仁也不要心存侥幸,还以为有报仇的机会,因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政治犯,只能是在可控的监督之下,发黑,发臭。
但绝对不可能给予咸鱼翻身的机会。
在第二天清晨,像是台州地区的老百姓,在更夫的一遍遍的宣扬下,还有在城区数十个宣告栏中发布的布告,将这个让人震惊的消息传达了下去。浙军第三师,自师长陈怀仁之下,205人参与兵变,试图投靠闽军。出卖乡里……
除了杀的人算不上民族英雄,出卖的政府不过是省政府,算不上汉奸。但在宣传之下,仅仅一个上午,陈怀仁已经是头顶长疮,脚底流脓的典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蛋’,作为一个浙江人,出卖自己人,去投靠福建的李厚基。这种事情本来就难以被人接受。
很快,四明日报,浙江日报,杭州晚报,媒体会轮番轰炸之下,将一个小小的陈怀仁无限的放大,最后这个毒瘤,将成为所有人严重怨恨的源泉。
浙江的政坛,文化界。还有进步人士和军队,面对七年前北洋军队的进驻,最后不得不放弃浙人治浙的希望,成为心头一根永远也拔不掉的刺。
可北洋政府是什么?
袁世凯又是谁?
正统。国际社会承认的民国唯一合法政府,也就是说,北洋政府就是国家的心脏。被心脏支配,浙江的政坛上下就是有再大的委屈。心有再多的不甘,最后只能合着打碎的牙齿,咽下去。
而李厚基算是哪根葱。大字不识几个老粗,靠着拍马屁,拉关系,巴结李鸿章、段祺瑞才上台的蠢人。能够被陈炯明指挥几百人,接连丢掉整个福建南部的‘二货’。要是结果真让李厚基得逞了,那么对人才辈出,自古就有高人一等心理优势的浙江人来说,无疑是被苍蝇在脑袋上拉了一泡臭屎。
所以,陈怀仁这些人已经注定要悲剧。
因为所有人的愤恨,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比忘却,也不会因为惩罚的结束,而终结。
就像是秦桧,被口口相传,已经是坏到了人间的至极,谁都可以骂,可毕竟秦桧已经死了七百多年了,骂起来,总有点时代代沟,毕竟秦桧陷害忠良,在明白人眼中,是替人背黑锅,还是确有其事,都是夹渣不轻的事。还说的最热闹的,就是南宋的朱熹,道德君子,不过是一个伪君子。为什么这么说他呢?
主要是因为朱熹虽然在读书人心目中有不错的印象,但在南宋,他可不是唯一的儒家正统,被读书人膜拜的对象。还有一个人,张亮,张同甫,这位不但著书立说,而且获得的社会声望甚至超过朱熹。作为读书人,张亮还参加过义军……
于是,结果注定对朱熹来说是一个悲剧,说有说不过人家,打又有自取屈辱之意……最后,恼羞成怒的朱熹构陷张亮,让对方蹲大狱。
从这个故事来说,读书人的话,说不得准。
但是读书人要让一个人难受,却很容易。至少要比武夫想象的更加容易。陈怀仁在第一个晚上被关押的时候,看着窗外的月色,并没有选择自杀。
其实,在王学谦登船离开台州的时候,也说了一句话,当时听的人摸不着头脑,还以为王学谦是连轴转,忙昏头了:“但愿陈怀仁不要那么有种半夜里自杀……”
他只是省下了更多的话,人只要不死,就回有希望,会转牛角尖的有侥幸心理。久而久之,会怕死,怕的要死,然后任人摆布,心里长草,身上长蛆,连精神都变得猥琐不堪。
这样的教训,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不寒而栗的。
陈怀仁很快就会感受到,被游街,烂瓜果,臭鸡蛋的袭击之下,屈辱的别人用一根绳子拉着,苟延残喘的恓惶。
可谁又在意他的感受,他当初选择这样做,只不过是成全和周凤岐之间的提拔之情,是官场的情分,而不是不分轻重的利欲熏心。可结果,却让他欲哭无泪,没错,他被游街了。当第一句‘打倒浙奸陈怀仁’的口号喊出来的那一刻,他似乎已经知道了王学谦的打算。
他不杀他,却要让他烂在自己家的地里,连带着让陈家人也跟着蒙羞。
“王学谦……我日……”打断陈怀仁骂人的不过是一颗烂菜梆子。
陈怀仁很像骂上几句,试图激怒王学谦。可是王学谦早就不在台州,也不会去陈怀仁被公审的象山老家,而是连夜去了宁波。
从宁波到余姚的火车,虽然车次不多,但是单独为大老板开一趟专列,还是不会有问题的。
比老百姓,普通的知识分子都知道的早一些的就是那些浙江官场的大人物。
尤其是军队中的中高级军官,更是噤若寒蝉。
一个人的名声臭了,却要连累一群人跟着背黑锅。就是担任看押和惩罚的王学礼都有些看不过去了,犹豫了很久,才鼓起勇气,提醒王学谦道:“子高,杀人不过头点地。这么做,是否有些过了?”
“过了吗?一个人倒霉,连带着一家人倒霉,打掉他们自认为优越的高贵,这似乎看起来有些让人不落忍。但你不要忘记了,如果陈怀仁和周凤岐的计划成功了,至少整个台州,镇海,将不再属于浙江。这还是最好的结果。浙江的海军,只有两条千吨级的军舰,根本无法阻挡别人的窥视,所以与其外人的窥视,还不如将自己人都筛一遍,宁错一百,也不放过一个。”
王学谦的话杀气腾腾的,刹那间,仿佛像是六月天飘雪一样,寒气逼人。
似乎想到王学礼的身份,以及还没有习惯他此时身份的转变。从幕后,走向前台,更多的是扮演一个职业打手,政治大棒的角色。他这才叹气道:“人不能为所欲为,需要有敬畏之心。眼下的浙江,很快就会成为众人眼中的肥肉,到时候如果内部额人还心怀鬼胎,到了那个时候,到处都是胆大妄为之徒,谁还能力王狂澜?是你,还是我?”
王学谦的这个问题,不仅问住了王学礼,甚至连对王学谦如此做法颇有微词的蒋方震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谁都做不到。
就像是覆灭的清朝,仅仅是因为国家的科技落后,才被列强乒的吗?
松散的人心,保守的思维,甚至从整个国家,上到君王,下到普通黎明百姓都不愿改变的心态,才让这个帝国在肉眼可见的速度下,衰弱,沉沦。
民国了,但是这种心思并没有被丢弃,反而根深蒂固的存在着。
这是王学谦看到的,他知道,其他人也看到了。有些人以为靠着宣传的呼吁,会改善,沉睡的民族会惊醒。或许有些人还抱着这样的想法,但是王学谦等不下去了。
他难道要告诉所有人,不改变,好不容易打下的浙江的局面,还会成为其他势力嘴边的一块肥肉。想要守住这个果实,就必须要用一些极端的手段,陈怀仁不过是时运不济,撞在了枪口上,很快还有李怀仁,张怀仁步他的后尘。
王学谦并不是没有想过,整合军队,靠着强大的经济优势,往周边扩张。就像是张作霖那样,奉军从一股不起眼的小势力,一点点的膨胀,最后成为能够和直系对抗的庞然大物。
但结果是,奉军在强盛的外表之下,已经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一味的拉拢和纵容,只能让奉军更快的走向灭亡。或许张学良并非是一个好的继承者,可悲剧不是张学良酿成的,而是本来就已经开始生根发芽了,只是在他的手里爆发而已。
迫于这种思考,王学谦才会在新婚之前,冒险弹压兵变。
更是迫于这种松散的官僚体系之下,他才深刻的意识到,纵容的结果将是他无法接受的。他需要一个凝聚成一个方向的浙江,而不是一盘散沙,如果只是浑浑噩噩,还不如在美国做他的银行家,何苦来民国走一遭?
...




大世争锋 第913章 【节操没底线的家伙】
“你们这是什么表情,今天可是我办喜事,高兴点!”
一连几天连轴转,不光王学谦心力憔悴,但他不能流露出任何的疲倦,因为他知道,他就是一面旗帜,旗帜,是永远不会累的。●⌒
可别人就不一样了,皮维带着人走了,他的作用在这一刻,也起不到任何作用。而王学礼也作为生活在阴暗面的人物,也不太好方便出面,但他们的脸上都流露出了一丝倦意。
皮维已经走了,但是王学礼留了下来,想起这两天的行动,苦笑道:“我还以为你忘了。”
“要不,去老宅,喝两杯?”王学谦的内心对于他的这个堂兄,也是非常感激的,能够放弃那么多,为了家族的利益,就因为一句话,他就愿意牺牲家庭,财富,甚至是地位。
在别的地方或许不好说,但是在余姚,甚至是宁绍地区,王家少爷的身份是很好用的。
要是以前,王家需要这么一支力量,隐藏在暗处,防范可能出现危机。可现在不同了,王家已经放在了聚光灯下了,所有的人的眼睛都盯着王家。在浙江,乃至上海,上流官场,银行家,资本层面的人物,谁不知道余姚王家要崛起?
如果是一般的崛起,最多有个钱,攀上和政要的交情而已。顶多也就是一个乡绅的地位,往大了说,能够在名流场进出。
但现在不一样了,王家从一个书香门第,地方豪门家族,成为了一个政治世家。
拥有了政坛上的领军人物,虽然王鸿荣的政治才能在民国这个到处暗潮的大动乱时期,恐怕不太好用。眼下的政坛,是奸雄和枭雄争斗的场所,王鸿荣想要更上一步。恐怕也不太现实。
可毕竟手握一个经济重省,手上能够动用的资源已经不是普通的家族能够窥视的了。
另外,王家还有一个短板,也让王学谦不足了,没有军队,或者说没有军队的支持。
一个无懈可击的政治势力,正在浙江崛起。
这也是曹锟虽然不太重视浙江的政坛,但是曹锟身边的人开始关注,并试图插手浙江的政坛。当然,按照王学谦的分析。这种插手,也不过是试探性质的,更进一步的,比如说派遣省政府重要官员,甚至出动军队,是绝对不可能的。
浙江,有一到两年的时间,实现内部的稳定。
除非……除非,福建稳定下来。广州有出现了大的波动。
虽然天高皇帝远,无暇顾及,同时也给王家一个**的机会,一个稳固控制的机会。首要关注的目标就是军队。这也是王学谦对军队的问题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的原因。
既然无法被人忽视了,那么就把势力亮出来,王学谦相信,如果王学礼继续掌握王家的那部分实力。很快就会失去作用。与其眼睁睁的看着家族实力被弱化,还不如扶他走上前台,动用政府资源。将整个枝干都壮大起来。
可王学礼不这么看,家族的势力就是再弱,也是家族的,等到退无可退的时候,总归还是能够用得上的,至少是一道保险。没等王学谦继续劝解,王学礼率先开口道:“你的那个外国朋友挺不错,训练的人虽然人人喊苦,不过实力立竿见影。”
王学谦知道堂兄口中的外国朋友说的是谁,皮维,这个家伙越来越习惯用一个佣兵的思维去处理问题,而随着对这方面的兴趣与日俱增,皮维在佣兵训练上,更加臻于完善。
不仅如此,虽然间谍是需要培养的专门人才,但是一些基本的技能,其实在很多专业学校都能够学到。
比方说,电讯。
皮维已经在考虑加大对着这方面的投入。
虽然,皮维很优秀,但王学谦更清楚,王学礼说这些话的用意,不过是转移话题。对于王学礼的固执,他也只好点点头道:“你不能总是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隐藏不下去的。”
“那么到那一天再说。”
“你就没有一个可以预见的标准?”
“彻底控制浙江吧,不然王家都不算安稳。”王学礼想了想,还是说了一个让他走上台前的理由。隐藏的太久,似乎连他自己都不太愿意出现在公众面前,坐在衙门里,被人盯上。
这种感觉,总会让他有种后背凉飕飕的不适。
“好了,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我本不该说这些。你的那些朋友都不是能静下来的主,似乎比你都开心。”王学礼笑了笑,拍了拍王学谦的肩膀离开。
当留在身边的人只有陈布雷的时候,王学谦心情多少有些寂寞,按理说,应该是一张灿烂的笑脸,可能是太过于劳累,他似乎连笑容都难以人为的挤出来。
1...424425426427428...6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