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世争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在林徽因的面前满足了优越感,赚足了面子之后,陆小曼这才瘪瘪嘴,无奈道:“应该是昨天的事,闹上了报纸。”
“昨天的事?”
“听说那个警察是城防司令的外甥,而报纸上的文章也只不过是揭露了他们的关系。不过听我爸爸说,好像挺严重的。”陆小曼再老成,也不过是十七八岁的少女,她能有什么主见?而且谈论的是政治敏感话题,连她父亲陆定,也拿不定主意,更何况是她了。
有了第一个人,王学谦也坦然了许多。
一开始的疑惑,还有被牵扯的烦恼放在一边,他开始静静的想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胡适、张彭春不像是会被人利用威胁的主,那么这件事情就是好心办坏事。但在王学谦的眼里,也不完全是坏事。坏事,有时候也会变成好事,就要看怎么利用了。
顾维钧赶来的时候,发现王学谦面前摆放了四五分报纸,他手里的那一叠报纸也顺手甩在茶几上,还没等坐下,就抱怨道:“让我怎么说你,你在燕京不过是走个过场,随州知道呆不长,为什么要闹出这种事来?”
顾维钧急匆匆的甩下一句话,捂着肚子,感觉好像有些不爽利。
王学谦笑了笑,也不反驳:“你先忙。”
“等着,我马上来。”顾维钧匆匆去了洗手间,就在他离开不到一分钟,胡适探头探脑的被门卫拦了下来。穿着一声土布长衫的胡适,这么看都不像是六国饭店的主顾,门卫当人不会客气。
要不是王学谦看到了,饭店的保安连棒子都抽出来了,说不定要挨一顿打。
胡适看到了茶几上的报纸,眼前一样,笑道:“子高,原来你也看到了,兄弟们帮忙,再说了,燕京的衙门虽然我们拿他们没办法,但是在报社,都是我们的人。”
胡适说这话,也算是在理,不是文化人,谁去办报纸?
至少报纸的主编,主笔,肯定是文化人。
胡适正兴奋的口若悬河的说着,突然脖子一缩,感觉身后阴深深的好像有一个影子,更让他紧张的是,这个影子仿佛散发着滔天的怒气和杀气,让他本能的一回头。
顾维钧那张因为生气而有些扭曲的脸,怒目相对,恨不得一口咬死对方的怒意,让胡适的心头一阵的紧张。他倒是和顾维钧有过几次接触,第一次他来拜访,第二次还是拜访,第三次胡适感觉机会成熟了,想要弄个公使当当,最后差点让顾维钧乱棍打出去……从心底里,胡适是很不愿意看到顾维钧的。
谢天谢地,顾维钧也是如此。
可就是这两人,却在一个不该见面的时候见面了。作为学弟,胡适很无奈的咧嘴笑道:“少川兄,原来你也在啊!”
“原来都是你捣的鬼!”顾维钧气的低下头找了一圈,却发现出门匆忙忘记带来‘文明棍’,不然恨不得给胡适的脑袋上来一下。让这个家伙脑袋清醒、清醒,就是打死了,这个世界也就清净了。
他早就看出来了胡适在政治上的幼稚,要是让他当官,在国内还好。不要紧的衙门里一塞,没人知道他的存在,说不定连他自己都会遗忘自己。可要是代表一个国家政府的公使,非出事不可。公使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外交使节,还有诸多的权力。国家体面先不说,民国时代,还谈什么国家体面。要是万一,这位稀里糊涂的在外头签署了文件,拿回国就是卖国啊!
就拿这次的事情来说,要是没有胡适的闹腾,两天后,浙江议员抵达燕京,最多三天时间,前后不过五天,他就能回到自己熟悉的南方。而曹锟如愿当上副总统,一切都按部就班的按照各自的心意来。
再说了,王学谦也没打算把王怀庆往死路上逼,万一狗急跳墙?
他人都在燕京呢?
王学谦却没等胡适反应过来,却开口道:“适之的一切行为,是我要求的。”
眼下的情况,胡适已经扛不住了,只能他来扛。真让他一个教授去面对燕京城防司令的怒火,除了逃命,没有第二条路走。真要让胡适亡命天涯,或许这家伙在路上逃了两天,没心没肺的或许就想开了,但是他还有一个老娘,还有一个小脚媳妇,王学谦于心何忍?
顾维钧多精明的一个人,顿时明白了王学谦的想法,气的大喊大叫:“子高,你好糊涂!”
胡适一开始还有些糊涂,看着顾维钧和王学谦两个人争吵,等到顾维钧甩手离开,他这才回过味来了,似乎他办错事了!(未完待续。。)
...





大世争锋 第853章 【风云起】
王府,并非前清王爷家的宅院。【】︾5,..
现如今,皇帝被废除了,虽然还住在紫禁城里,可却像是一只仓鼠似的,四处打洞,一门心思想着多偷一些祖宗的宝贝,囤积起来好让自己过上好日子。这样的皇帝如果也能算是皇帝的话,皇帝这个职务,也不会让那么多人羡慕了。
眼下在燕京的亲王府,郡王府,门口的卫兵岗哨都撤离了,王爷们一个比一个过的低调。
也只有掌握兵权的大人物,才会在门口设立荷枪实弹的卫兵。
可这一天,注定威胁似乎来自于这座园子的主人,王怀庆。作为一个朴实的人,在盛怒的时候,也会做出一些让人可惜的事来。比如说摔东西!
王怀庆却气的在房间里像是一只困兽一样,喘着粗气,口中念叨着:“这娃娃好不识趣,竟以为我王某人好欺负?”
“人呢?都死绝了?还不快把小畜生给老子叫过来?”
一般大老爷家里,这时候表示愤怒,应该摔上一两件东西,最好是瓷器,表示心头的愤怒。
王怀庆举起房间里的一个将军罐,眼珠子乜斜的看着罐子底部那块方印,雍正年制。
雍正的官窑,至少值几百大洋,王怀庆咬牙将罐子放下,在房间里转悠了一圈之后,却发现没有一样东西他舍得摔。最后在书房临时休息的床底下,才发现了一个尿壶,这才满心欢喜的将尿壶摔在地上。房间里顿时充斥着一种让人作呕的酸臭的味道……
不过,当事人王怀庆却甘之如饴的嗅了嗅,还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是一个能让他舒坦的气味。
能把院子里名贵牡丹改造成黄瓜棚的人,绝对是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主。至少大脑的曲线是反着长的。
周坤走进弥漫着怪味的书房之后,第一个想要做的是捂住鼻子。可看到盛怒之中的王怀庆,这才小心翼翼的放下了手臂。别看在昨天是躺着进府的。其实周坤的伤也不是太重。
躺了一天,不至于生龙活虎,但勉强也不需要人搀扶能走动,只不过拄着拐,样子狼狈些。
对他造成的伤害最大的还是在脸上的几十个小泡,烫伤容易感染,相信土郎中,坚决不信西医的王怀庆给他找了一个还算靠谱的郎中,至少在京城治疗烫伤还挺有名气的。
不过脸上糊着捣碎的草药,还有包裹的像是木乃伊的脑袋。让他看上起来有些滑稽。
周坤不甘心的跨进了房间的门槛,紧张的看着王怀庆,要是他姑父要动手打他,也能撒腿就跑。
“姑父,徐名医说,还要一个疗程,我脸上的伤才好……其实和我已经准备行李了……”周坤说话的时候,把‘名医’两个字咬的特别重,就是要突出权威的作用。
“走。走个屁。你走了,倒是清净了,老子找谁说理去?”
王怀庆也没打算和他的外甥好好说话,将一叠报纸。劈头盖脸的往周坤的脸上扔去,眼里根本就没把周坤当成一个伤员看待。
当然,这和他的职业有关,一将功成万骨枯。王怀庆是真正的从血海尸山里走出来的将军。在朝鲜打过日本人,在天津卫打过八国联军,去蒙古打过闹**的王爷们……虽然这辈子打仗。败仗多,胜仗少,可就是因为败仗打的多了,他更不在乎人命。
几万人,活下来一万人的仗,他打过。
几千人,最后只有百十来人活着的仗,他也打过。
就周坤脸上的这点伤,在王怀庆的眼中,根本就不算什么。从战场上下来,缺胳膊少腿的,也不算什么。要是两条腿都没了,似乎有点严重,要是第三条腿也没了,才会变得很严重。
要是周坤有读心术,能够知道王怀庆心里是这么想的,他估计也没脸装病人了。
“瞅瞅,睁大你的狗眼瞅瞅清楚!”
周坤家境还算殷实,周家还能能供得起他读两年书,粗通文字,通篇不到三百字的文章看下来,不认识的足足有几十个,但不妨碍他揣摩,恶意的猜想,结合姑父要杀人才能痛快的表情,他认识到,这篇文章虽然通体都在骂他的不良行径,但估计已经牵扯到了姑父的身上。
周坤叫苦连天:“我都这样了,怎么还不放过我?”
“你怎么样了?也没有缺胳膊少腿,你要是我儿子,老子一刀把你小子给骟了,斥候皇上去,省得你出去祸害人。”王怀庆怒不可赦的叫骂道。
这话一出口,周坤还敢往外搭话吗?唯唯诺诺的不敢说话,心说:“嘚亏不是你儿子,不然老周家可要绝后了!”
要不是姑姑护着,让他逃离了那个是非之地,周坤还真发愁,该怎么离开那个是非之地。
可是看王怀庆的架势,可能要跟那个‘南方佬’斗下去,这让周坤的心思又一次活泛了起来。
被报纸上的文章难住的,还不仅仅是两个当事人,更高层的角斗也在暗潮涌动。
最为难的莫过于曹锟了,曹锟的性子,其实他是一个得过且过的人,他喜欢出风头,但是不喜欢有风险的出风头。所以他惧怕和洋人打交道。
他喜欢钱,但是不喜欢钱,却让手下去给他敛财,似乎不是他亲自做的,百姓的疾苦就和他没有了关系一样。
他喜欢一团和气,但是偏偏有人不能随他愿……
这一天,曹锟在西苑的绿荫昂然的湖光山色之下,啪啪的拍打着他的大光头,愁的是连声哀叹。
“这娃娃,咋就不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忍,风平浪静的道理呢?”
“哎,这可如何是好!”
站在不远处的曹士杰有些无奈的看着三叔神神叨叨的一个人自言自语,可这样也不是个事。其实,在他的心里,对于曹锟重用王怀庆,甚至明知道王怀庆是‘油子’,还让他保留所属部队,一转眼,这货就投靠了徐世昌。总统当然能够任命京城的卫戍司令,王怀庆摇身一变,从一个带兵的将领,成为京畿重地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可见其油滑。对此,曹士杰的心里要是没有一点意见,都是假的。
可有些事,他说了不算,曹家七个兄弟,他不过是一个侄子而已。
“三叔,你在这里想也不是个事,我去见一面王学谦,问一下缘由……”
“好,士杰,关键时候还得靠你。你的那个兄弟,一个个都掉在钱眼里,靠不住!”
曹士杰当然知道曹锟说的是谁,曹士藻,四叔的亲儿子,因为曹锟快五十了没儿子,才过继给他的。这不,过了五十,曹锟的小妾奇迹般的接连生了两个儿子,这让曹锟有些后悔起来。
可是过继子嗣是很严重的事情,他又不能当面退货。
曹士藻盯着的钱,等于是盯着曹锟的钱,这让这对本来就不该成为父子的父子之间,不免留下了破裂的痕迹。(未完待续。。)
...




大世争锋 第864章 【党同伐异(上)】
胡适长相老成,倒不是难看,而是从小就在人前展露出成熟的外表,让他每每照镜子的时候有种未老先衰的苦闷。十八岁的时候,他已经看上去像二十八岁了,但长相这东西,越在意,越心烦,反而想开了之后,他常常拿长相来调侃自己,说自己是不老的常青树。
且看,四十八岁的时候,看上去还是二十八岁的样子。至少,他的面相从十八岁之后,就似乎没老过,如今他二十九,还是那样。听上去似乎有些道理。
不过也要看和人在一起。
赵元任,长着一张让人哭笑不得的娃娃脸。
没多久前,他接到了哈佛大学的邀请函,应聘他为讲师。在此之前,他在康奈尔大学,清华都担任过教职,但因为面相太嫩,看上去比中学生还小,在讲台上缺乏威信。他还喜欢笑,就是那种似笑不笑,面带青涩的无辜样,每每见&无&错&led这家伙,胡适的心里都痒痒,恨不得上去掐两把。明明赵元任比自己小一岁,却弄得好像是两辈人。
说起来,赵元任博士毕业后的教职生涯,够离奇的。
在康奈尔大学,他教物理;在清华,他教物理和数学;最后才是哈佛大学,请他去教中文。美国的学府开办中文,主要是为美国政府的外交官服务的。美国未来的外交官们有福了,不久之后他们的中文是物理老师教的。
胡适颇为嫉妒的看着赵元任,心里一阵唏嘘:“这货怎么被哈佛给聘用了呢?”
原来赵元任本来是没有机会,可没成想,大数学家罗素来远东讲学,在民国的时候他是翻译。两人合作天衣无缝,罗素认为‘赵’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博学的东方学者,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张推荐信。
哈佛不认可民国人。即便赵元任的博士学位上母校是哈佛大学。但是他们认可大数学家罗素。于是,赵元任自圆其说的才华获得了美国人的认可,在胡适看来却是抱大腿成功的典范。
其实胡适也想给罗素在民国大学讲学时当翻译,去年罗素来民国的时候很多留美、旅欧的大学教授抢着去干这份翻译的差事。可一来罗素是数学家,喜欢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哲学的问题。单独要是说哲学,胡适绝对不怕,但要是加上数学,他就歇菜了。
按理说,这时候赵元任应该赶紧的准备去美国的船票,万一耽误了开学。这不是让美国人看轻了国人,认定了国人不守时的陋习,这不是给祖国脸上抹黑吗?
这倒也不能怪赵元任,他在等船期。
民国距离美国实在太远了,一万多海里的距离,让定期轮船只能成为一种奢望。延误船期,一天两天已经算是好的了,十天半月都是经常的事。而且船票也不好买。
不过赵元任也有办法,民国不是要派代表团去美国吗?他打听清楚了。最多一个月,就开船,作为留美生,真要是到顾总长家里坐一坐。总长大人也只能在名单上填上一个代表团的编外人员。拒绝胡适,顾维钧说起来有一万个理由,但是拒绝了赵元任,就是他顾维钧不会做人了。
于是。赵元任就是在燕京胡适能够遇到的,最理想的倾诉伙伴了。这货听完就远渡重洋了,基本不会走漏消息。
他心里堵得慌。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心事说出来。
“喏,给你带的。”
胡适推了推桌子上的食客,这让赵元任非常纳闷,胡适竟然请客了,笑着从翻开食盒,眼前顿时一亮,大蜗牛,蘑菇汤,松露煎蛋,牛排还冒着热气……最后看到一副筷子,他有些傻眼。
“胡哥,大栅栏什么时候也开始做法国菜了?”
要不是六国饭店的餐具不让带,胡适倒不介意给他的小兄弟带上一套白银餐具,可惜只能在饭店里用,不让带。再说六国饭店的餐具,看着就让人喜欢,一等一的奥地利手工货,珐琅的工艺,纯银的材质,带出门,就能顶钱用……胡适瞪眼道:“大栅栏有做西餐的地?你给我找一个出来瞧瞧,我天天请你吃!这可是六国饭店的法国大菜,你要是不吃,我喂狗去。”胡适喜欢去前门溜达,主要是去八大胡同风流的习惯似乎在圈子里不是秘密。
“哎呦,还有罐头鱼子酱,还是胡哥心疼我,这都是我喜欢吃的。”赵元任开心道,他是实在没事,才在南沿河溜达,没想到还能遇到这等好事。
“这一顿饭,能花掉你两月的工资,你喜欢,喜欢也只能看着……”胡适豪气万丈的样子,像是个中了赌马赢得了头奖的幸运儿。
“没事,我带着呢?可惜没有刀叉,只有调羹,吃鱼子酱够了。”
遇上可比他还不靠谱的赵元任,出门溜达都能带上调羹的奇葩,胡适一时间也有些愣神,他如果把心事给这家伙说了,对方会给他有用的建议吗?
赵元任用筷子插着牛排,在吃之前,狐疑的对胡适问道:“胡哥,您不会在牛排上舔过吧?我怎么看牛排上的香芹不太规整啊!”
“我……喂狗去……”胡适急赤白脸的是真生气了,拿起食盒就要往外走。
“胡哥,我错了,真错了。我只是不太相信,您能请我吃这么贵的法国菜,心里有些不安。您放心,现在我心安了,心安了!”
……
胡适这才一点点的把昨天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等到他说完,却发现赵元任正拿着筷子捅蜗牛壳,顿时有种白瞎了这等好食物的可惜。
不过他更着急的是,赵元任的样子,到底有没有听?
“你到底有没有听我说!”胡适皱眉道。
赵元任也放下蜗牛壳,添了添嘴唇上的奶油,将蜗牛壳草率的往食盒里一扔,原来食盒内的美食都进了赵元任的肚子里。满不在乎的说:“听着呢?听着呢?”
“你继续。”
胡适有些发愣道:“我都说完了。”
“我就有点纳闷,得罪了城防司令,你怎么不跑!”
“子高让我去天津躲一躲,等风头过去。再回来。可你看我现在的样子,能安心吗?”。
赵元任好奇的看了一眼胡适,这才正色道:“这么说来,子高把事情扛下来了,你最多也就是好心办坏事,让人为难了?”
胡适歪着脑袋,想了想,很不情愿的点了点头。
“真爷们。”赵元任猛的一拍桌子,他这样一来不要紧,把胡适吓的面如土色。等到听清了赵元任说的话。他也有些不太好意思了的摸着鼻子,心虚道:“这算不上什么,兄弟之间帮忙是应该的。”
赵元任苦笑道:“胡哥,我是说子高真爷们!”
“这样啊!”胡适有些失望的张了张嘴巴,然后默认了赵元任说的事实。
要是按学长顾维钧那小白脸的意思,胡适岂不要给人卖了不成?
不得不说,顾维钧的冷漠,让胡适非常寒心。当然顾维钧对此绝对不会在乎。当然,顾维钧也认定王怀庆再混蛋。也不会杀了胡适,最多是吃点苦头而已,这才有意让王学谦撇清。
“胡哥,我说你没事瞎参合官场的事干什么。我不是说你……令尊是前清的官员吧?”赵元任没好气的数落道。
一说到父亲,胡适的腰杆顿时直了三分,眼神坚定的往房梁上看,器宇轩昂道:“三品。”
胡老爷子确实是三品。但是清末的官场,官员的品级乱的很。胡老爷子是赏三品花翎,后补知府。做的是营房管带的职务,充其量是个团练,这么说有点灭自己的威风,可这也是事实。从名誉职称,享受的待遇,到最后的具体工作……那是一水不如一水,但好歹也是三品官不是?听起来也好听啊!
臬台,学政也是三品官不是?
可职位上的差距,有着天壤之别。
臬台,也就是按察使,手掌一省的司法大权;学政是为天子学贤才的科举主考官,主持乡试,名望最高;前两位,都是副省级高官。可胡老爷子管的是营房……
但这也不妨碍胡适对父亲的敬重,加以美化,也不是不可。总之……应该是瑕不掩瑜。
赵元任心头暗暗好笑,就眼前胡适一脸向往的表情,还能信胡适说的不想当官?
大概是没有门路,断了念想,才没去官场扑腾。不过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赵元任也开始捡一些好听的说:“您看,胡哥,让我猜着了吧?你是官宦之子,是公子爷的出身……”
胡适脸上有些发烧。
赵元任继续说:“当年在美国的时候,我就说你脸白,一看就是家学渊源,诗书传家的家教。我没说错吧?”
胡适终于被说的不好意思了,捏着鼻子道:“你不是在骂我吧!”
“天地良心,我说的句句是肺腑之言啊!”赵元任叫屈道。
有吃盐水豆腐长大的官宦公子吗?胡适一时间也有些怀疑,赵元任说话的真实性,他小时候,有记忆的时候,父亲已经过世了,母亲和他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不会种地的母亲,只能节衣缩食,用典当、质押来供养他读书。每当月初的时候,他母亲就回买上一大盘的豆腐,腌起来,也就是他们家一个月饭桌上的主菜。
他的脸是白,可那是吃豆腐吃的,和家学渊源根本扯不上关系。
胡适看向赵元任的眼神已经带着不信任的目光,可赵元任还没有觉察,不得不说理科生实在,还没说两句恭维的话,很快就把心里话给说了出来:“你看,你是官宦子弟,却没有学会家传中最重要的为官之道……政治嗅觉为负数的二五眼……”
不中听的话来了,胡适先是忍,最后实在忍不住了,站起来怒气冲冲的往外走,一边走,还不忘损人:“就你长的一副恭喜发财的面相,我算是问错人了。”(未完待续……)
第864章【党同伐异(上:
...




大世争锋 第855章 【党同伐异(中)】
(昨天上传的章节序列错了,应该是854章,只是序列错了,内容没错,抱歉!)
胡适眼神直勾勾的走在了长安街上,眼神所到之处,都是茫茫一片,作为帝都的象征之一,长安街依然宽阔的让人小地方来的人无法理解这竟然不是广场,而是一条街道。【】
脚步有些凌乱的胡适,感觉自己好像是一个被行人忽视的幽灵,心里有一团火憋着,可他又不敢喊出来的难受劲,让他几乎像是一个中了魔咒的行尸走肉。他也想站在民国最大的马路中间,振臂一呼,甚至怒骂京畿城防司令的种种恶劣行径,以大悲切,大勇气,来博取一个好名声。
可结果是,他的生命也可能被中止。
他怕疼。
也怕在黑屋子里木架子上晃动出叮当声的刑具,发出宛如来自于地狱的冷笑。
1...396397398399400...6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