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争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似乎喝的太猛了,眼角似乎也被白酒的辛烈刺激的有些泪花。陆定的心里话就是:“京城招女婿,竞争太激烈,十七八岁。已经是晚了。七八岁下手差不多,要不是当初一着不慎……这么落的如今的光景?”
“就是留学,也要等到订婚之后!”
陆定的口气不容置疑,这是他的心结,如果长期被这个心结羁绊,估计他下半辈子也过不好。
正当王学谦在心中遣词准备婉拒这个艰巨的任务的时候。脚踝显然是被皮鞋替了一脚,生疼,生疼的。饭桌上就四个人,陆定夫妇,吴曼华绝无这个可能。如果……那么就是陆门不幸了。陆定也不会这么小女人态,只有一个可能……
王学谦扭头看向陆小曼的时候,只有顺着从她低头的发梢,看到陆小曼的脖子,粉嫩中却透着晚霞般的嫣红。
非礼勿视!
王学谦也为自己的轻佻吓了一跳,好在他并没有其他心思,只是想要求证一下,踢他的肇事凶手。
既然找到了正主,也无法将对方寻吃一顿。只能作罢。而陆小曼耷拉着脑袋,脸都快掉在碗里了,无力的扒拉着筷子,心中愤恨不已。这个王学谦,太不像话了,哪壶不开提哪壶,他是故意的!
陆家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即便陆小曼是女孩,陆定也展现出和这个时代其他为人父的官员截然不同的做法,女儿上的是教会学校。这也是当时燕京最好的女校了。
加上从小培养绘画。诗词,底子是非常不错的。另外,他还出重金聘请了英国人给陆小曼做家庭教师,专门教授陆小曼的英文。让陆小曼在中学时代,就在能人辈出的圣心女中脱颖而出,继而又被苦于外事宴会平淡无奇的顾维钧聘为特别翻译,出席各大场合,成为名冠京城的名媛。
以至于在近一年的时间里,陆家最出名的人,不是在财政部担任要职的陆定;也不是出生在常州中丞第的吴曼华;而是只有十七八岁的陆小曼。
在虚荣的包裹之下,任何一个女人的心思都会产生剧烈的变化。
陆小曼也是如此,她正朝着一个社交名媛出出要光彩照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名媛,这个词本来就蕴含着无数的压力。
享受着社会各界注视的目光的同时,也给当事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故。别的不说,就对爱情的要求上,已经不是一般人能够满足的了。就是才华横溢的丈夫,在失去了新鲜感之后,也会选择走出婚姻,再进入另外一段婚姻。
在巴黎,纽约的名媛,只有两条路走。
不停的在一段又一段的感情中迷失,直到青春耗尽,繁华洗去。
另外一条路,对于民国女性,尤其像是陆家这样的家庭是根本无法接受的,**女性。
生活**,经济**,在享受民望带来的巨大荣耀的同时,做一个脱离主妇,不要婚姻的事业女人。然后在空虚的时候,或许会选择找情人,但绝对不会卷入婚姻。
比如和王学谦有着说不清不明关系的女政客珍妮特,创导时尚品牌的香奈儿……
陆定的做法,就像是给一只吃惯了罐头狗粮的名种犬,突然喂起了窝头。
虽说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结果是差不多的。
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婚姻一旦成立,就几乎无法废除的时代,说什么爱情,崇尚自由,那不是新女性,而是不要脸。是要被整个社会唾弃的纯在。
王学谦甚至不坏好意的想,如果陆小曼后来没有遇到徐志摩,会不会……
看着梳着‘一字式前刘海短发式发型’,也就是这个时代女学生中才由此打扮的‘进步女青年头’,或者说‘五四头’,乖巧的如同是受气的小猫一样的陆小曼。他似乎觉得自己的心思太邪恶了一些,还是一朵格桑花的年纪,却想着这个女人未来的‘三人行’,似乎有些不太厚道!
主人热情,但却留不住客。
听说王学谦下午要去访客,而且还拜访的是欧美同学会在燕京的茶会。陆定还有些后知后觉,但吴曼华却眼前一亮。
“小眉,还傻愣站着干嘛?快去准备,准备,让你子高哥哥带你见见世面!”
陆小曼是又羞又恨,这辈子似乎出丑的事赶在一块儿。都没有今天的多。对于母亲的吩咐,她茫然的答应了一句,却被吴曼华拉住了:“让春妮和你一起去,等回来了向我汇报!”
这已经是到了疯狂的地步,陆小曼惊愕了一下,随即强烈的反对起来:“姆妈,你干什么?好像我真的嫁不出去似的!”
“不是嫁不出去,是好女婿难找。”吴曼华也不想这样,让女儿抛头露面,但换一个思路。如果女儿能够找到一个情投意合的,就是看得顺眼的,对于他们夫妇来说,也算是一大幸事,绝不能马虎。
“不行,春妮绝对不能去。”陆小曼已经感觉自己够丢人的了,要是让自己的丫鬟看到,这辈子连家都要住不下去了。
“行,春妮不去也可以。但是带上这个。”说话间,吴曼华见一个沉甸甸的皮套塞在陆小曼的手中,陆小曼低头一看,原来是父亲宝贝的不得了的一台德国徕卡相机。这种相机适合平常拍摄,小巧的外表下,隐藏着巨大的功能。
只是在国内很难买到,除了上海少数的洋行会进一点。给在民国的外国记者预留之外,民国人要买,需要托关系。
陆小曼摆弄了一下。她母亲就担心起来:“我的小宝贝,别弄坏了。”
“可是我不会用啊!”陆小曼心情顿时好起来,她早就想要用父亲的额相机,在外出游行踏青的时候,有一台相机,能够把当时的美景都凝固起来,这是多么让人期待的事啊!可惜,每次都不被允许。
打定主意,决心这次出行的时候,拍摄一些风景照片来当书签,也是一种不错的想法。
吴曼华道:“你不会,子高会啊,让他把他那些没有结婚的学弟拍下来……”
吴曼华虽然知道女儿不耐烦,但还是得说:“把照片洗出来之后,你觉得好的,我们去打听……”
“就他的朋友,有什么好人!”陆小曼几乎是赌气似的说了一句,在她看来,王学谦是这个世界上最讨厌,最没有风度,还好色的老男人……虽然他看上去并不老,年纪也不算大。
但是陆小曼就是受不了王学谦看她那种带着怜悯的眼神,她算什么?是乞丐吗?
吴曼华可不知道女儿的心思,反而颇为感慨的道:“当年你父亲要是舍下脸来,硬是求着子高的父亲,结成……算了不说了,你的对象要按照你子高哥哥的标准找,知道没?”
按照王学谦的标准找?还不如让陆小曼死了算了,就像是被踩住了尾巴的猫,陆小曼龇牙咧嘴的样子透着一种少女独有的可爱和俏皮:“他有什么好的?要风度,没风度;要长相,没长相;除了一张让人讨厌的嘴脸,一无是处。”
吴曼华似乎发现,让女儿自己察看自己未来的夫婿,是一件非常不靠谱的事。
捂着额头,脑袋有些晕沉沉的,等找个劲过去之后,吴曼华手翘起兰花指,点着宝贝女儿的脑袋,嗔怒道:“你知道什么呀,子高那是‘人品好’、‘学问好’、‘家境好’、‘公婆好’、‘身体好’……”
“……那可是可遇不可求的‘新五好女婿’,你懂不懂啊!我们可是为你好。”吴曼华捂着胸口,仿佛气的心脏病发作的样子。
“你们从哪儿听来的‘新……五好……女婿’?”
对婚姻,陆小曼其实没有一点概念,但是对于爱情,她确实已经到了开始憧憬的年纪了。在学校里,每个学期都会有同学因为要结婚,而辍学的。
以前在小学的时候,她是没有这种压迫感的。民国的小学生,订婚的也不新鲜,可毕竟是订婚,不是结婚,小孩子玩闹一阵也就忘记了。但现在,每当在学校里,听说某人结婚了,不来上学了,她的内心就一阵的紧张。但在恐惧之余,还有对那种爱情小说中的幻想。
少女,也是幻想的年纪。
别以为,陆小曼懵懂,什么也不知道,反而对爱情的期望值是非常高的。
王学谦巴不得甩掉身边的这个小尾巴,因为在他看来,陆小曼是天大的麻烦。按照他现在的地位,给陆定夫妇推荐王庚,加上王庚在军界虽然是新人,但非常受到吹捧。毕竟西点名校毕业的,在北洋政府中,显然会比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要吃香,关键是物以稀为贵。
民国早期,西点毕业的军校生就三四个人。
温应星,早结婚了,孩子都满地跑了。
还有一个人在军界的,就是王庚。
虽说不是蝎子拉屎独一份,但也是奇货可居一类的。可明显,王庚是降不住主义比天大的陆小曼的,这个媒婆,不当也罢。
汽车沿着长安大街,往紫禁城的方向而去。
欧美同学会在原本皇家禁地的南河沿的骑河楼边上,当初这里是皇室专用的码头。民国了,罢黜了皇帝,原先那些皇室专享的特权,也一点点的向公众开放。不过有些地方属于高端场所,也不是小老百姓能够消费的。
南河沿就是这么一个去处。
忽然,王学谦想起来,今天这个局,好像是他在哥伦比亚的校友胡适发起的,这家伙自己的婚姻不幸,却巴不得别人的婚姻幸福。表面上看,他是一个好人,一个大大的好人。但是却不知道,他最上心的是别人离婚,好‘基友’徐志摩搞婚外情要闹离婚,他就激动的不行,口中说的是真爱,不离是痛哭,属于一等一的文化流氓。历史中的陆小曼、王庚的离婚案中,上下奔走,最欢快的就是这个胡适,从陆家跑到徐家,从燕京到海宁,他也不累得慌。总之,给人的感觉就是比自己离婚都上心,硬生生的拆散了两对夫妻。让胡适和陆小曼见面,会不会是一个天大的错误?
开口闭口说要新潮,要运动,要反对封建礼教。
而自己却藏在礼教的枷锁里,根本就没打算出来。不过说起胡适,他想起了在哥伦比亚的一幕,那个时候,胡适还很年轻,想必现在也是。不过天高皇帝远,在美国的胡适开始憧憬爱情,幻想爱情的时候,在一次偷偷摸摸的学校巴特勒图书馆后面的灌木丛里……(未完待续。。)
...
大世争锋 第834章 【损友】
历史上的真相,往往让人感觉好像是大喘气一样,有着太多的意外。《x.
谁能想到,历史上轰动整个社会的陆军将军王庚和名媛陆小曼的离婚案,其中一半的功劳要归功于第四个人,除去徐志摩挖了师兄王庚的墙角之外,还有一个大师兄,出力最多。这个人就是胡适。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位是闲的蛋疼,让人无奈的混蛋。
喜欢胡适的人,认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斑斑大才,盖世少有。不喜欢他的人,总能鸡蛋里挑骨头,说这个人那也不好,那也不是。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却没有拿得出手的小说。作为新诗的发起者,他的诗,几乎都淹没在人们的遗忘中……
还有他曾经大言不惭的评论:《红楼梦》思想见底不高,文字技法甚至不如《老残游记》等等。
思想不高,文字技法拙劣,你倒是也写出一本《红楼梦》让无数学者来争相研究,让无数深闺少女辗转反侧啊!
这个本事,杀了他也写不出来《红楼梦》这样的巨著。
在王学谦的眼里,集合了损友卫挺生的评价,还有在哥伦比亚的点点滴滴,这位,就是一个大嘴巴,一个只顾着自己舒坦,全然不知道说话得罪人的可**文人。
其实,这个时代的文人,多半都像是胡适这类人,喜欢说,但无形中却得罪了不少人。
只是在对待徐志摩和王庚的事情上,就是王学谦和胡适是校友,也不得不说胡适厚此薄彼了。徐志摩是哥伦比亚的校友,王庚也同样是他的校友啊!
总不能人家当了将军,你就盼着他点不好吧?
底线和底裤,似乎对文人来说,约束并不大。尤其是像是胡适这样的文人,传统。却要展现张扬的个性。真要说他忧国忧民,比不上闻一多,李公朴;要比脚踏实地,比不上陶行知,叶圣陶……喜欢胡适的人,喜欢的要死,不喜欢的人,把他说的一文不值。
对于一根筋的胡适,王学谦觉得有必要给陆小曼提个醒,这位不是好人。是‘怪叔叔’,可话到嘴边,却觉得难以启齿。被人议论朋友,本来就不妥当,更何况,当下的胡适不过是‘留美培训班的金牌教练’,平时就喜欢讲学,到处出风头,也没有犯下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
文人误国。可胡适连当官的机会都没有,最多只能是影响部分涉世未深的学生罢了。
“等一会儿,你怎么介绍我?”
王学谦有些吃惊的看着陆小曼,这位正好奇的盯着他看。从上车之后,王学谦就没有要和她说一句话的意思。
要是别人,她不免会想到,这个家伙是故作深沉。其实是要引起她的注意。但对王学谦,她真的一点底气都没有。似乎她跟着王学谦参加什么同学会,本来就是一个累赘。更适合她这个身份的。应该是孟小冬,而不是她陆小曼。
至于孟小冬为什么婉拒了王学谦的提议,她大概也能猜得出来一些。
孟小冬出身贫寒,根本在短期内融入王学谦的圈子。而陆小曼也能分辨出来,孟小冬的身份绝对不会是王学谦的妻子。是情人?还是小妾?或者是外室?
至于窑姐?
即便陆小曼再不喜欢王学谦,也知道他这个阶层的人,是非常挑剔的,别人用过的东西,都不会喜欢,更何况是人?当然除了古董之外。
王学谦摸着鼻子,晃过神来道:“你在和我说话?”
钟文豹倒是苦笑了一下,王学谦无视陆小曼,而陆小曼也无视他,其实最受伤的还是他这个开车的。
陆小曼懊恼的想要收回刚才的话,但是已经说出口了,也只能作罢。心里愤愤不平的想到:“这个家伙,越来越过分了。”
“朋友家遇到的,来抽热闹行不行?”
王学谦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就随便搪塞了一个。至少他根本就没有想过如何介绍陆小曼。当然,欧美同学会的参加者,也不是那种毫无修养的粗鲁人,如果王学谦不介绍,出于**,根本就不会有人来问。
因为场合不对,虽说是欧美同学会。就是留美同学会,也不见得都认识,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比较陌生,不会问过于出格的问题。
王学谦想着,把这个差事蒙混过去,然后这辈子都不要登‘陆家’的门。
可陆小曼对王学谦应付的口气非常不满,面带怒气道:“不行。”
“那么你说是什么关系?”
“我们没关系!”陆小曼警觉道:“不过你不能说我是跟着你来的,更不能说……”说话间,陆小曼双颊带着好看的红霞,不过心里暗暗焦急的她根本就没有心思害羞,反而激起了她的勇气道:“就说我是你表妹,行不行?”
“表妹?”王学谦惊愕的看着陆小曼,两家人没有亲属关系啊!表妹,能乱说吗?他的未婚妻陈婉怡就是母亲的宗族里的远房亲戚,称呼的话就是‘表妹’。
王学谦摇头道:“不行,这样别人会误会的。”
“误会什么,你什么都不解释,别人才会误会。”陆小曼不好说自己在燕京城是如何的风光,如何的出名。是最有名气的名媛大小姐,给你当表妹已经是便宜你了,你还想咋地!
陆小曼有些艰难的开口道:“你不解释,别人会以为我和你的关系不正常。”
王学谦听明白了,这个‘不正常’要反着听,也就是那种婚嫁关系。这种事情可开不得玩笑,一来,王学谦也不想招惹这个是非;二来,陆小曼说的也合情合理。
可王学谦玩味的看着陆小曼,开口之后,却让陆小曼气的恨不得扑上去,把王学谦一口咬死。
“我的未婚妻就是我表妹,你确信要做我表妹?”
其实最合适两个人出行身份的,就是昨天他们在顾维钧家里的人物关系,侄女。
可是这中间辈分有些乱。
陆小曼琢磨来、琢磨去,都没有想出个稳妥的办法。她确实被王学谦的解释给吓坏了。这家伙明明有了未婚妻,还去招惹人家小姑娘,别的不说,人品肯定是受到了最严峻的质疑,好色的帽子,说什么也摘不掉了。
有句话叫什么来着,关心则乱。
在欧美同学会的聚会茶楼的门口,胡适远远的在二楼窗户上看到了一辆驶来的黑色别克汽车,顿时飞奔下楼。一边跑,一边喊:“金主来了!”
等到汽车稳稳的停在了石阶边上,胡适还笑眯眯的拉开车门,等到看到是一个妙龄女郎,顿时愣住了,很丢脸的咽下一口唾沫,以为自己的眼镜度数配低了。
那双聚光的小眼睛,顿时被陆小曼的神采迷的有神魂颠倒的趋势。等到陆小曼下车之后,他才缓过气来,才想起来眼前的女郎似乎见过,口中却茫然道:“这不是陆小曼吗?”
王学谦在汽车的另一边下车,原本在车上商量半天的介绍,被胡适开口的第一句话,顿时全给堵回去了:“你们认识?”
胡适这才发现拉错了车门,不过他也是暗暗自喜,因为给女士拉车门,是荣幸,是绅士形象的表现。胡适推了推黑框玳瑁眼镜,用深度近视的茫然反应说道:“见过一次,对了子高你现在是外交部高官了,当官还没两天,就已经知道利用政府资源了!”
胡适笑的意味深长的样子,很欠抽。陆小曼是顾维钧正儿八经聘请的外事翻译,但是主要工作却是出现在诸如六国饭店,燕京饭店之类的高档场合。其实顾维钧也好,外交部的官员也好,谁的英文水平会连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都不如?
能够进入外交部的官员,那个不是留学欧美。不是庚款的留美生,就是国家外派欧洲或者美国的公费学生,一口流利的英文,根本就不需要翻译。
不过,虽然胡适欣赏陆小曼的惊人容貌,但是他也知道有些人,有些女人,他是不敢得罪的,更不要说动其他心思了。说白了,他喜欢的是那种逢场作戏的放纵,而不是把目光盯着良家妇女。
再说了,并不是胡适妄自菲薄,他也明白,就自己的社会地位,或许在底层的老百姓看来,已经高不可攀了。但他清楚,在达官贵人的眼中,他是一个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小人物。所以,即便他和顾维钧是校友,在见过一次面之后,他就再也没有登门的想法了,更不要说死乞白赖的邀请了。
表面上,他收下了顾维钧为同学会送上门的一笔钱,但是这钱他用的闹心。
可能是文人自古以来都和当官的不对付,等到文人当官,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面对官威颇重的顾维钧,胡适不知道是处于自尊,还是嫉妒,总之胡适是浑身不得劲。加上黄蕙兰本身看不起像他这样的穷酸,自然是没脸登门了。
至于王学谦?
他们之间的故事很长,读书时代的胡适,有时候还会恨王学谦恨的牙痒痒,但是要是身边没有一个给他添堵的家伙,他还有些想他,这种朋友有一个特别的称呼,叫‘损友’。未完待续。。
大世争锋 第835章 【倒霉孩子】
欧美同学会,虽说选在皇城根下的南河沿,周围的地段,用90年的说法,是超越cbd的豪华、高档、脾气的皇家独享区域。【】|}.
可实际上,花钱买下这片区域的人,从来都没来过,整天在这里混迹的人,不是教书匠,就是科研男,在民国属于毫无影响力的一批人。
胡适在见到陆小曼的那一刻的兴奋,足以说明了一切。
和这个时代的大部分非盈利团体一样,欧美同学会,等同于在燕京的一个接待站而已。相比留日的同学会,根本无法同日而语。主要还是留日的学子归来之后,目标就是当官。
学的也是非常有针对性,学军事的,要不就是陆军士官学校,高级一点的是都帝国大学。除了军事,最受到追捧的还有政治,法律,外交一类热门专业。
相比留日学生,留学欧美的五花八门,文学、哲学、气象学、机械制造、天文学、地质学、教育学,少数想要通过学历来改变人生的,才会选择军事,法律,财政等专业。甚至有人还去学战列舰制造,这个专业在民国已经冷僻到让人发指了。民国的船厂,除了英国汇丰银行控股的‘耶松船厂’,是当时民国最大,亚洲前三的船厂,或许才有能力建造巡洋舰级别的战舰。江南制造总局只能建造千吨级的轮船,万吨级就抓瞎了。
而几千吨运输量的轮船,连战列舰的一个炮塔都搭不起来,更不要说战列舰了。
本来是去学习这个世界最为先进的技术的人才,也是绝顶聪明的社会精英,但最后回国之后发现一身才学在国内毫无用武之地。
海龟,立刻变成了海带。
无奈之下,有些人只能选择在大学中教书,有些干脆在洋行。或者创办小工厂,变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
生活失意!
人生无望!
充斥着大部分欧美同学会成员的心头,除了少部分人,凭借家世,运气才获得了高官厚禄,但也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所以,别看欧美同学会听上去像是高大上的样子,其实其中参加聚会的,大部分都是权力的边缘角色,属于打酱油的。
所以。胡适在认出陆小曼的那一刻,发现对方竟然是名动京城的名媛。
顿时激动的差点蹦起来。
似乎来一个名动京城的名媛,就能让欧美同学会的社会地位高上一大截似的。其实谁的心里都清楚,在燕京,或者在整个民国,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同学会才是掌握这个国家绝大多数声音的组织,欧美同学会,最多也就出一些诗人、文化界的名人,想要抗衡军队的影响力。是绝无可能的。
看着胡适一惊一乍的冲动劲头,仿佛是个小伙子。
不过这个时候的胡适,确实挺年轻的,长相也文质彬彬的。很符合读书人的审美标准。唯独让人有些遗憾的是,读书多了,眼睛看坏掉了,带着一副并不能给他加分的厚镜片玳瑁眼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