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领主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倦鸟迷途
&
第534章 依然是那么混乱
情况明了了,大清和大金国依然不需要华夏军去搭理,人家自己打的热乎。
虽然死的最多的还是汉人,因为汉人是大清和大金国的主体,大清虽然入关十几年了,而且没有入关二三十年就开始骚扰大明,从大明掳掠去几十万人口,那些都是汉人,多少年以后他们已经从汉人变成了,大部分变成了汉军旗,很多人变成了满人,融入满人大家庭。
使得满人的人口急速增加,满人差不多有千万之多了,可怎么说他们也是汉人的血统,所以有些遗憾,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满人这个注定要融入汉人大家庭的民族,在这个时候被称为异族,变成满人的,拥有满人血统的人高贵,骄傲,所以他们得为自己的骄傲付出代价,那些主动或者被迫成为大清人的,注定要被大明人消灭。
现在是大清和大明,没有满人和汉人一说,现在是类似五代十国,春秋战国的分裂的中华大地列国纷争,目的只有一个统一。
统一的战争是惨烈的,残酷的,是血腥的,不想也得按照历史的车轮走下去。
减少了敌人以后,河南府的轩辕龙飞和朱哥两个人带着华夏军和一帮大顺忠贞营的将领,士兵,迅速拿下了汝宁府全部地盘,稳定了南阳府全部地盘,并且把战斗推进到河南府,朱哥带领的第七野战旅,还有高一功,刘国轩,以及民兵大队迅速抢占地盘,把河南府大金国撤出的地盘全部抢占了过来,在陕甘,山西,河北边界留下守备兵力以后,迅速攻占河南府清军的地盘,清军节节败退,华夏军拿下了洛阳,拿下了河南府府城郑州府。
这一边,轩辕龙飞带着党首素,王光泰,推进到了安徽州,亳州,商丘,埠阳,周口,一线,消灭了清军冷兵器部队绿营一万多人,新军镇两个镇三万人,汉军旗五千多人,乡勇和民兵青壮一万多人,俘虏了两万多人,急的清军急调六口县的清兵和汉军旗,绿营,乡勇,新军镇增援埠阳县城,同王光泰在这里激战不休。
后方受到威胁的冯铨更是急调三个新军镇,两个蒙古骑兵万人部队,直扑亳州,准备在这里消灭华夏军,阻止华夏军攻击他的淮北军工重镇,如果这里被华夏军拿下了,他们生产武器的基地将会减少五分之一,本来就在武器发展和生产不如华夏军的清军如何能承受如此损失
洪承畴不在,他在这里一个人着急不已,几次修书去请教洪承畴,但洪承畴忙着对付大金国,也是焦头烂额的,没有时间教他,多隆在对付大金国的十五万阻断双方联系的大军,忙的也是脚不沾地的。
冯铨考虑来考虑去,只能自己一边调兵遣将,一边向朝廷请求调一个能够全面主持军事的主将过来帮助他。
可现在身为汉人官员的他,并不被顺治待见,没有搭理他,因为冯铨眼看着洪承畴在这里的基业一点点被华夏军抢占,却无可奈何。
当然华夏军现在也没有兵力去全面出击攻占洪承畴清军的地盘,只能做到有限的进攻,有限的打击,到达这一线,华夏军在这里的兵力和补给已经达到顶峰,华夏军只能处于守势,华夏军的大量兵力还是在防守长江防线,和洪承畴清军一样,主要的兵力是防备南明国。
华夏军现在正在处于一个发展瓶颈,正在发展内部,对外主要是挑拨,挑衅,捣乱为主。
支持李定国部成为现在的主要工作。
李定国现在得到了他的支持以后,全面清理那些原先反对他,背叛他的将领,收复云南州的地盘。
在张亮的四处奔走之下,很多人回归李定国部,很多人被杜歌带领的军队击败,李定国亲
第535章 郑成功的无力
鼓浪屿,郑成功的坐在大堂里面看着外面发呆。
眼看回到家乡无望,光复大明无望,自己身居海外,虽然拥兵二十万,战船千艘,却无法奈何华夏军,前段时日他带领船队远走马六甲,吕宋等地,同泰西人征战许久,获得不少海外驻地,建立很多商站,同时同被削弱的西班牙人建立联系,双方恢复了贸易和关系。
而后,英国人,葡萄牙人,荷兰人找来了,同他进行了联系,恢复了关系,几方会谈以后,达成了一致意见,他重新成为他父亲郑芝龙一样的海霸王,在宝岛周围,以及华夏军巡防的海外一百海里范围之外建立了自己的巡逻制度,过往的商船,兵舰都要向他缴费,甚至是一些马尼拉,文莱,马六甲等地的郑军驻守的地方,那些泰西人都遵守规定向他缴费。
按说他建立的王国比起父亲来更加强大,他应该开心,但他却知道,这些都不如华夏军的十分之一的实力,只要华夏军想要拿走,随时可以拿走,华夏军之所以没有拿走,是因为华夏军志在内陆,志在大明江山,志在消灭大清,光复汉人江山。
他就是嫉妒也没有奈何,他都不知道华夏军为什么那么厉害。
自从和华夏军关系破裂以后,他这里的商品货物短缺起来了,泰西人已经几次催促他置办货物,他却只能通过清军哪里走私所得,通过南明国的贸易获得一些,可大部分的商品物美价廉还是华夏军哪里最好。
华夏军的丝绸做的光滑有韧性,有力度,不会轻易被撕破,磨损,而且价格便宜,比起以前大明时候他收购的丝绸都要好,他不知道华夏军怎么做到的。
华夏军的茶叶不再是以前的那种散茶,而是有散茶,比较低等,价格低,有极品茶,包装好,味道纯正,一包就有华夏元千元之多,这种茶叶改变了泰西人喝茶的习惯,使得泰西人不再是把大蒜,香料,什么都往茶叶里面加的那种喝茶方式了,而是学着大明人,仔细品尝,对于这种方式,泰西人显然要比大明人更加喜欢,供应多少,都能十倍,百倍卖出去。
华夏军的创造力简直就是大明第一,简直不能用常人的头脑去想象。
这是他对华夏军的评价。
可现在他已经表明了对南明隆武的支持,如何能和华夏军修好
双方的关系都已经达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双方在边境陈兵几十万,大有一言不合就开打的可能。
随着和华夏军的关系的破裂,宝岛面对华夏军的宝中府也封闭了边境,陈兵应对,他的大部分战船也从东西两面夹击宝中府,差不多有七八百只战船在同华夏军的那支舰队对峙。
那支舰队虽然只是一支舰队,但船只却不下千艘,光华夏军新制造的千吨战船,那种拥有96门火炮,长达百米,宽达二十多米,速度却达到了惊人的八节的速度,这比广船还要快上一节的速度。
速度快,火炮强大,船员据说有五百多人,二百多水手操持船只和火炮,二百多华夏军称之为海战队的跳帮作战的士兵,一百多杂役,让这艘战船几乎无人能撼动。
泰西人称之为一级战列舰,据说只有他们的女皇才拥有三艘这样的战舰。
而华夏军这支舰队就拥有八艘。
&nb
第536章 华夏军的厉害之处
平定李定国
郑成功有些无语的笑了,平定了李定国之后呢
他和李定国差不多一样的性质吧,到时候是不是要平定他了
作为一个割据性质的海上霸主,一个枭雄,郑成功知道华夏军为什么和南明国闹翻的,就是因为他们实在太厉害了,朝中那些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威信,一定要灭掉他们这些人物,李定国在华夏军张强,他郑成功海上霸主三个里面现在是处于最弱势的存在。
属下们都被南明国用官位和爵位,用正统名义给忽悠的四分五裂,不再团结了,地盘被属下们拿走了,尽管李定国在陆地上打战很有一套,可他在管理属下们的能力方面实在太无能,被南明国乘机占得了便宜,被削弱了,如果他郑成功的部下们如此,他也将是南明国官员们打击的目标。
苏观生和朱聿健这一招驱狼吞虎的招数可谓是极为毒辣,他本来以为能为大明的光复做些事情,到头来还是逃不过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南明国现在就开始算计他们这些人了,郑成功不知道自己的投靠有什么意义
而且他知道哪些泰西人也未必安的什么好心,他们也是想着看他郑成功同华夏军的战斗中损失惨重之后,过来瓜分他的势力和地盘。
他对冯信道:“不要管他们,咱们自己做自己的,告诫下面的人,就维持目前的形势就行了,既不要去讨好华夏军,也不好中段同华夏军的摩擦,小打小闹就行了,泰西人想要让咱们做开路先锋,咱们不做,南明想要让咱们和华夏军自相残杀,咱们也不干,如果信了他们,咱们可能会被他们几家吃的连骨头渣子都不剩,算了,你去找人看看,能不能让咱们的船厂仿造一下华夏军的那些一级战列舰,拥有了那些大舰,咱们才有继续称霸海上的实力。”
“这怕不好办,那些大舰都是华夏军腹地的造船厂造出来的,工匠们吃住都在里面,无法出来,而且据说签订了保密协议,即便咱们使用手段也不行,何况咱们的人无法进入华夏军内地,听说你要进入华夏军内地还需要什么护照,签证什么,等华夏军关口官员审核了,你才能进入华夏军内地,出入都有严格的审查制度,一个人在华夏军内地行走,是很危险的事情。”
“换身衣服,看看那个地方有漏洞,或者跟着卸货的船装作卸货的苦力就下去了,哪有那么麻烦”郑成功不耐烦的说道。
冯信苦笑着道:“郡王,不行啊,这些属下都试过了,那些人都失踪了,听说都进了华夏军的苦役营,对于敌人的探子,华夏军没有那么好说话,最直接的,港口上树个十字架,探子一被发现,直接把绳索往脖子上一套,脚一踹,然后人就在上面噶蹦一下死翘翘了,华夏人俗称‘荡秋千’听起来很恐怖,就像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等泰西人处理罪犯的手法。”
郑成功恼了,“他们那里难道是铜墙铁壁,没有人能进去了吗”
冯信继续苦笑,苦着脸道:“也差不多了,像咱们要去华夏军内部走一走,也得先去关口的外交部申请外交签证,而且有时间限制的,如果过了时间限制还逗留在他们华夏军领地内,那么就会被民情部抓起来,审讯,盘查之后,发现你没有什么罪行,会被驱逐出去,永远不得进入华夏军领地。
如果你有罪行,那么发往刑部审查,刑
第537章 线膛燧发枪失窃事件
(唉,又把章节数字给弄错了,大家将就一下吧,这章接着如此,下章就正常了。)
看到冯信神神秘秘的拿着一个长长的锦盒,郑成功郁闷的问道:“又是什么东西,怎么这么神神秘秘的”
冯信小心的打开,对郑成功道:“郡王请看,这是华夏军最新的线膛燧发枪,小的曾经在荷兰人哪里看到过一把,但那把比起这把来有着天然的区别,那种需要用火绳点燃,还是极为差劲的,比不得这把枪,这把枪可以在雨天发射,而不用担心大雨湿了浇灭火绳,湿了火药仓的火药。”
郑成功疑惑的拿起那把枪,入手极为沉重,冰冷,可以他多年的军事经验来看这把枪,感觉是很好,极为好,枪身制造精巧,极为华丽,散发着一股枪油味道,枪身不长,差不多有一米二长,这比原先的葡萄牙火绳枪动不动就一米八,两米一,可以当矛使用的枪来说很是短小精干。
可郑成功还是喜欢那种可以当长矛使用的火绳枪,不喜欢这种短小的火枪。
可以当长矛使用啊,敌人跳上船来,戳一下就死了,这种枪,如果没有了弹药,想要当榔头砸人都有些短,打不过斧头,打不过长剑大刀。
“这是什么”谈耐着性子问冯信。
“这是华夏军最新式的火枪啊,这种火枪射程远,射速高,不需要多少训练,一个新兵就能拿起来打中敌人,不像火绳枪,你需要集结最起码五个人,对着一个人开枪,才能让子弹极大可能打中敌人,这简直就是神器啊,指哪打哪,绝对没有错。”
郑成功听了冯信的话,有些动容了,指哪打哪,新兵只需要极短的时间就能会用,形成战斗力,那么如果自己的部队换装这种枪会怎么样
现在他的部队依然装备着华夏军卖给他的第一代的金改1火绳枪,还是那种最简便的火绳枪,大多数部队装备的是泰西人仿造华夏军的这种火绳枪,这种火绳枪当然比清军和明军仿造的质量要好,比起泰西人自用的火绳枪质量要次一些,毕竟谁都不可能把好货卖给别人,自己用和别人一样的好东西。
其实他已经多次了解到华夏军的武器装备已经提升到了一个和这种火绳枪相差不止十代的地步,可他不是无动于衷,而是仅仅获得了差不多比金改1火绳枪好那么两三代的金改2火绳枪,这还是和华夏军关系好的时候,华夏军卖给他的一批,仅仅有两三千支,装备了他的卫队,手下的那些亲信大将不过人手十来只金改2火绳枪,现在华夏军又造出了这种武器,他心里痒痒,却无法和华夏军开口,因为和华夏军的关系是几次反复,华夏军是防着他了。
多少次要买都没有买到,华夏军不像以前那样好说话了,无论关系多好,都不会把好东西卖给他们了,要是想买,大都是一些缴获清军和泰西人的武器装备,要不就是以前华夏军自用的金改1火绳枪,其他的都不会卖给他们。
这也是郑成功和华夏军翻脸的原因之一。
“这种枪是怎么得到的”郑成功知道新式武器华夏军总会藏着掖着,不会轻易让别人得到。
冯信悄悄的说道:“这是我们干掉了华夏军驻扎在这里的一个出营的军官得到的,现在华夏军还在满世界寻找凶手,但他们不可能知道是我们做的,我们把凶手都干掉了,并且留下痕迹,将华夏军的目光引导到了马尼拉来和我们交易做买卖的西班牙人身上了。”
“华夏军不是一直很严格的吗你们怎么会得到机会”郑成功不信的问道。
冯信笑嘻嘻的说道:“他们在大明陆地上如此,可在宝中府就不能那么严格了,这里是咱们的地盘啊,随便找个地方就渗透进去了,虽然这里也实行了同华夏军哪里一样的制度,但毕竟要执行起来还是很麻烦的,我们这里有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比如从内
第538章 李定国和南明国初战
李定国望着远处南明军整齐的队列,看看自己这边的队形歪歪扭扭,你挤我推,混乱不堪,敌人的火炮发出一声声轰隆声,将自己前列的队伍炸的四散奔逃,连军官们都收拢不住,他没有坐任何调整,这只是战前的开胃菜,他知道自己这一方的人马缺乏对火器作战的训练,缺乏经验,以前大明同大清打的那种火器战斗纯粹是玩玩,即便是自己同孔有德在桂林府的战斗也是自己一方凭着性命赚回来的,不是和敌人进行火器部队对火器部队的战斗。
这一次他要同敌人进行如此的战斗了。
这是一场野外遭遇战,收拾了自己那些叛乱的部下以后,李定国就纠集大军十万,其中三个新军旅,两个骑兵旅,一个炮兵旅,三万五千兵马;还有自己的南方长矛兵,都是些新招募的青壮兵,大约一万二千兵马;八千先前跟着自己南征北战的精锐兵马,三千弓箭手,一千弓弩手,两千朴刀兵,两千骑兵。
附属于自己的土司兵马,十来个土司的兵马总共三万多人。
以及依附在自己这边的将领们,其实是比较独立的兵马,两万三千多人,这些人中有新近投降的去清军的将领带领的兵马,有以前属于自己的部将但反叛,被自己打怕以后,重新归附的将领的兵马,以及新投靠自己的南明军的兵马。
自己的八千直属精锐部队身上穿的都是华夏军卖给他的轻便结实的全身铠甲,拿着是精钢打造的长矛,大刀,华夏军制式弓弩,射程远,无声,并且锐利,战马都是华夏军这些年来杂交培养的蒙古战马和西域战马,或者从国外泰西人哪里引进的西方战马,这三种战马配在一起,经过这些年的培育,终于培育出一种耐力不错,无论是短途冲锋,还是长途跋涉,战阵上冲锋,都非常优秀的战马,他叫他们华夏军马。
这些武器和铠甲都只装备自己的直属部队,连军服都是该为墨绿色的华夏军那种笔挺好看的样式差不多的军服,军服上绣着他李定国的李字,表明这是他李定国的直属部队,是他李定国的部队。
几个新军火器部队由杜歌带领,他的部将们当下手,指挥作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