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权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苍蝇尾巴
北燕幽州范阳十万铁骑犯境,河间府陷落。
晋帝在六月十五的大朝会上勃然大怒,将司马弼骂了个狗血淋头,若非司马弼不在大殿之上,晋帝定然要手持金瓜将其击死。
随后晋帝下旨,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北方,然后反击。大晋将举国进入战争状态之中。
河间府的陷落让大晋北方一时之间措手不及,此后幽州铁骑再下三城,逼近沧州。
......
年轻的游骑兵跨、坐在战马上疾驰,他的头盔已经掉了,身上的皮甲破烂不堪且血迹斑斑,他披头散发,一手扯住缰绳,一手拼命抽打胯下战马,毫不怜惜战马的体力。
战马速度已经达到了极限,一道灰白色的烟尘长长的拖在了一人一马的后面,像是一条长长的尾巴,年轻游骑兵的头发飘在脑后,沾满了灰尘与油污还有血迹的头发一缕一缕,像是辫子一样飞起又落下。
本应是一副夕阳之下纵马驰骋的场景,却被游骑兵背后的断了一截的羽箭生生破坏。
死了......都死了......
游骑兵双眼空洞。
自从马校尉走后,他们这一队游骑兵因为战功累加的缘故,得以扩建,如今已经是有一营了,足足两百人的大队!原先的队长已经是营长,而他也因为战功成了一名小队长,手下有三十人。
二月份游骑营组建完成之后,他升任了小队长,终于有了银子与信心向那位姑娘提亲。当他穿着一身队长才有的连身甲、戴着插着灰色羽毛的头盔、杵着军、刀站在那姑娘家门口的时候,可把人家姑娘父母吓坏了,那名早晨上门提亲的书生更是吓得面无人色。倒是人家姑娘见他来了,原本有些泪痕的脸上终于有了些笑容。
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知道的了。他是个军人,但是也知道礼貌,马校尉在的时候就经常跟他们说要尊老爱幼之类的,所以他也就是在人家门前站了一下,没有说什么过分的话,更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事。姑娘的父母当场回绝了那名书生的提亲,在三月中旬的时候,他就在同袍的们的嘲笑声中穿上了大红衣袍,成了亲。
他知道同袍们笑他将来怕老婆,其实还是怕他吃了势利的丈人丈母娘的亏。营长在酒桌上喝大了就说过“以后有事老子扛着”的胡话,新娘子倒是一笑而过,反是弄得他很不好意思。
之后,之后就是......自己快做父亲了吧......其实还有大半年。营里的老军医说过了,应该是一个男孩子,那就好啊,自己就算是现在死了,也能给家里留后了,至于她......如果不愿意侍奉他的双亲,那也没关系,家里还有大嫂。只是大哥早就死在了战场上,大嫂的担子就更重了......
眼前出现了刀光血影,耳畔又传来了喊杀声,他看见了营长带着一百多名苦战之后存活下来的游骑兵面对敌军八百人的前哨发起自杀式冲锋的眼神。
“狗日的!老子让你先走!你娘们还大着肚子,滚回去养你老娘!快滚!”
自己带着十个人倒是含泪临阵脱逃了,现在却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营长用蛮子的血写成的军情还在自己身上......感觉到背后钻心的疼痛,年轻的游骑兵在犹豫是不是要将它毁了。
只是......实在不行就吞了吧。
眼前终于出现了一道城墙,是沧州城,是沧州城!
年轻的游骑兵激动了起来,越来越近了,他看到了城门缓缓的打开了,他看到了城门里奔出来了一队骑兵,那是北方军最精锐的象牙骑兵,最前面的一骑,白袍白甲,正是象牙军的统领羽花亭。
年轻游骑兵想要大笑,但是他笑不出来了,他身后已经响起了阵阵的马蹄声,那是追上来的幽州铁骑前哨。
来不及了......
忽然,胯下战马失了前蹄,一声哀鸣,扑倒在地,口吐白沫而死,他也突然之间发现天地倒转,然后眼前一黑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在他失去意识之前,突然想到,马校尉没喝到自己的喜酒,自己这一队游骑兵,也没人能喝上马校尉的喜酒了。
羽花廷见那名游骑兵马失前蹄摔倒在地,后面的幽州骑兵有几骑下马准备枭首取信的时候,挽弓便是一箭,将一骑连人带马射倒在地,随后停下的三骑幽州骑兵也纷纷上马,追上了前面的近两百人,开始冲锋。
既然打到城下了,如果不将这一百人干掉,那就算是取到了军情也没法带走,索性先打了再说。
羽花亭一箭奏效之后,便毫不犹豫的带着一百名象牙骑兵开始加速冲锋。
双方在互换了一波箭雨,各自损伤了十来人之后,便收弓抽刀,整个队伍在调整队形的时候,同时调整姿势蓄势,短暂的冲刺之后,两军便狠狠的撞到了一起。
羽花亭作为箭头当然承受了最大的压力,一杆银枪在杀透了幽州骑兵的重锁之后已经的血迹斑斑了,枪身上也被刀斧砍出了痕迹。
有人将那名游骑兵救起,然后将他怀中的信件递给了羽花亭,羽花亭看也不看直接塞到了胸甲之中,然后大吼一声带着剩余的数十人再度朝着幽州骑兵冲去。
小半个时辰之后,城门再度开启,奔出来一队百余人的骑兵,后面还有一队辅兵,开始打扫战场。
羽花亭下了马,正在用一名百夫长的的里衬擦拭枪身。
“统领大人。”
一名身穿校尉铠甲的军官翻身下马,走到了羽花亭面前。
羽花亭点了点头,说道:“这名游骑兵是辛岚的人,还没死,送回去交给辛岚,就说是象牙军就回来的。”
羽花亭拿出了那块写有血字的布说道:“把这个交给大将军。我要去定州。你见到大将军的时候也一起告诉他。”
那名校尉接过情报,迟疑了一下说道:“统领,这名游骑兵......”
说着,单手做了一个下划的动作。
羽花亭皱了皱眉,斥道:“愚蠢,已经活下来了,就一定要保住!让辛岚自己处理吧。”
“那统领大人去定州所为何事?郭将军那边......又没什么事。”
羽花亭嗤笑了一声,一边系上胸甲一边说道:“郭费有大、麻烦了。这一百人跟我走。你回去让大将军做好准备,沧州、晋州与深州一线,估计有恶仗要打了。”
那名校尉一听之下大惊,忙道:“难道说郭将军危矣?统领大人,若是果真如此的话,一百人也是不够的。”
“只是去看看,如果郭费已经死了,那我自然是不会去的。”
校尉领命而去,羽花亭随后带着一百人向西奔去。
......
此时的缇骑司,谢神策已经连续两天两夜都没回过威侯府了。
在彩衣帮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稍得休息的时候,谢神策仰头生了个懒腰。
这北方......打的太快了啊。
(ps:我想要存稿啊!!!)
乱世权臣 第一百六十四章 眼界与和格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权臣最新章节!
北方的战事开始的实在是太过突然,不光是朝廷没有反应过来,谢神策没有反应过来,就是晋帝,恐怕也是没有反应过来。
如果再多一点时间,谢神策就可以完全的掌握缇骑司了,也可以就可以动用在北方的情报系统将战况引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与周锦棉甚至都推算过一遍。但是现在,却是不可能了。
晋帝这几天也是几乎没有休息。
除了北燕开启战事实在是太过天马行空让人摸不着头脑以外,还在于此时正是晋帝将要提出兴办讲武堂的最佳时机。
外部——西北刚刚去掉了鲜卑的麻烦,西边暂时又不会有什么大动作,南边又一直听话的过分——稳定。
内部——谢神策刚刚改组了缇骑司,精细的分工虽然在初期有些磨合上的问题,但是晋帝都明显的感到了一股蓬勃的生机;而且通过蔡案,晋帝不但对地方的威信再次树立了起来,而且国库充实——尽在掌握。
此时正是趁热打铁的时候,晋帝没有任何理由放过。而事实上晋帝已经在朝廷上慢慢的放出口风了,开始试£,探群臣反应了。
然而说是没有任何理由放过,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件不得不让晋帝暂时放弃讲武堂的事情。
然而意外为什么总是在你最自以为妥当的时候突然来袭,带给人......惊喜。
北方又出乱子了。
这实在是让晋帝有些抓狂了。
他本来已经用一个天才的交易换取了大晋边疆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不想仅仅一年,这个用数千西北军士兵生命换来的宁静,就被无情的打破了。
是的,解决了西北,下一步确实就是北燕,但是总得给人一个喘息的时间吧?总得做一下战争动员吧?最不济,总得花时间找一个好的借口吧?
没听说一仗接一仗打下去还不累的。
可是......
特么司马弼难道是纸糊的么?
难道这二十年足以封王的战功、摆在自己御书房案头上的累累功劳簿,都是假的么?
晋帝在最需要稳定的时候,司马弼没能帮助到他。
司马弼难道不是他最信任的臣子吗?
谢衣与晋帝的关系好不好?晋帝也只是让他遥领西北而已。司马弼可是外放了二十年!
司马弼不是晋帝的亲亲二舅子么?
有多少次足以让君臣离心的事件,不是司马皇后苦打亲情牌才消了晋帝的戒心的?
可就在这个时候,这个晋帝最放心的外戚,就狠狠的一巴掌抽在了晋帝的脸上。
是的,是狠狠的抽,抽的狠狠的。
因为就在前几天,晋帝还信心满满的在谢神策面前展望了一番未来。
皇后娘娘已经有好几天没有见过晋帝了。
反倒是太子最近往御书房跑的勤。齐王虽然也被命令可以旁听,但是只是旁听,不像太子一样可以有发言的机会。
此时,晋帝正在皇后娘娘的永春、宫。
“这几天,你不来见朕,是对的。不然那帮儒生又要说什么外戚势大、后宫干政了。可是他们不知道朕是天子,整个大晋都是朕的,那么这个天下的事都可以是朕的家事?你是朕的皇后,就是一家主母,又凭什么没有资格对家事说道说道?”
皇后娘娘温柔一笑,握住了晋帝修长的手指。
“陛下万不可这么说。他们虽然酸腐,但说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前朝有多少事是妖妃乱朝纲的,又有多少事是外戚专权弄权的,史书里不都说的明明白白么?”
晋帝嗤笑一声,说道:“你也知道那是酸腐。”
皇后娘娘被晋帝这赌气似的一声耻笑逗乐了。
只是不久,便有宦官上前说道:“陛下,该去议事了。”
晋帝有些抱歉的朝着皇后娘娘笑了笑,说道:“我先去了。”
皇后娘娘起身相送。
晋帝到了御书房,谢神策在就在御书房外候着了,齐王也在,只是没见到太子。
晋帝皱了皱眉眉,问道:“太子为何不在?”
那宦官不敢吭声。
齐王上前答道:“太子兴许稍后便来。”
“朕,问你了么。”
齐王登时打了个冷颤。
“说!”
那名宦官低头说道:“太子、太子在宫门前下车时跌伤了。”
晋帝迟疑了一下,面不改色的说道:“伤势如何?”
宦官说道:“并无大碍,已经着御医看过了,稍后便会过来。”
晋帝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无事,那么边让他赶快过来吧。”
宦官领命而去了。
谢神策跟在齐王身后,表情如常的进去了。
看着齐王的背影,谢神策不禁好笑。
这么幼稚的手段,怎么好意思拿得出手啊,难道最近是被逼急了么?
齐王党的中流砥柱司马弼陡然决定与谢家联姻,这让齐王党登时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值此之时太子一党趁机扩充势力,打压齐王属于齐王的力量,要不是皇后娘娘八风不动稳如泰山,齐王党几乎就要崩溃。
谢神策对齐王与太子的争斗不怎么感兴趣,若是想要关注,他完全可以通过缇骑司秘密监视两方。但是一方面谢神策不想介入到两家的纷争之中,想要为谢家在储君一事之前争取到更多的筹码以抬高身价,另一方面还是担心过早的站队会被绑在某一方的战船上,若是不成,到时候想要跳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可以归结为一点——怕引起晋帝的猜忌。
王江淮想要早一些确定“成分”,以避免将来尴尬。谢道济却迟迟不动声色,想要谋取更大的利益。都是有各自的考虑。
谢神策如今还说不上来谁对谁错,于是在老丈人家紧逼、自己人不急的情况下选择了一条相对圆滑的路,那就是先稍微有个倾向,但绝不表态。
此时看到御书房门前的这一幕,谢神策心中很是为齐王小家子的手段感到好笑。
宫门前下车摔伤......太子住在东宫,被晋帝召见那里需要什么进宫门?还不是因为某些需要特殊处理的事情才出宫了的?出了宫再进宫门,所以才会出丑啊?
就为了让太子在晋帝面前小小的跌一回面子,就以为能扳会一点而么?
晋帝不会这么好骗的。
谢神策暗道这一定是齐王手下哪个不靠谱的家伙出的馊主意。
进了御书房,不多时,太子就来了,太子脸色有些难看,手上缠着绷带,额头上也跌破了一块皮。
晋帝看了看太子,说道:“皇儿坐吧。今天的议事,只有凤之与你们。朕要听听你们对北方战事的看法。”
齐王心中一喜。
表示一下兴奋啊,苦等多日不就是威客今天么......谢神策看着齐王不动声色的样子心中恶意的想道。
“父皇......”
“父皇......”
御书房同时响起了两个声音。
太子与齐王同时出声。
“皇弟先请。”
“皇兄为长,请皇兄先。”
晋帝看了看齐王,说道:“你旁听这么多天,所说看你的想法。”
齐王微微一笑,对着太子歉意一笑。
“父皇,儿臣以为,北方的战事,首先要弄明白的还是原因,其次是目的,最后是我大晋自身的问题。原因很简单,不外乎是获得更多的资源,再就是转移国内的视线,这一点显而易见。从这里可以直接看出燕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燕国几大世家之间的争权夺利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内的发展,甚至是对燕皇产生了威胁,在不好动用武力清扫的前提下,燕皇唯有用对外战争来转移矛盾,在战争中消除统治危机。”
“而我大晋自身,则需要加强北方军的防御与机动性,尤其是情报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否则我大晋不会如此措不及手。还有就是北方军的指挥问题,大将军虽然坐镇北方,但是对于北方军突然遇袭的情况,却没有做出及时的预判,初期的战事也接连失利,恐怕......儿臣以为最好还是派遣监军,以作督促。”
晋帝听过之后,缓声说道:“皇儿所言甚是,果然不负朕的期望。”
齐王道:“皆是父皇英明。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晋帝笑着说道:“太子又有什么看法?”
太子犹豫了一下,然后面容坚毅的说道:“犯我大晋者,虽远必诛。儿臣对于皇帝所说的原因目的什么的,不是很懂,只愿身为父皇的剑戟,为父皇荡平一切阻碍。”
晋帝听完,哈哈大笑。
谢神策不由得对这位平时有些低调的太子高看一眼。
太子与齐王都是文武双全的人,只是太子更热心军事,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太子的这段话,粗糙,但是极有魄力。颇有你自千军万马,我只一刀斩之的气概。比之齐王先前下大功夫做出的种种分析,太子说的话更有皇者气度。
难怪晋帝大笑不止了。看来是说道晋帝心里去了。
这么多天了,这么一大推事情,搁谁身上谁不烦啊?
太子为晋帝分忧的说法就霸气刚强的多了。
谢神策注意到齐王的脸色有一瞬的红润。
“凤之如何看?”
晋帝笑过之后将目光转向了谢神策。
谢神策笑了笑,起身说道:“两位殿下其实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在微臣看来,其实不过是大与小的事情。”
晋帝问道:“何为大与小?”
“天下,北方;大战,小战;贸易,粮草;国力,地力......都在大小之间。”
“天下......贸易......国力......”
晋帝沉下脸重复了一遍谢神策的说的话,然后又慢慢的笑了起来。
“凤之所想,果然与众不同。”
谢神策谦逊的笑道:“不过拾人牙慧罢了。”
(ps:明天又是周一了......不开心啊。
厚颜无耻求个收藏~。~晚安~~~)
乱世权臣 第一百六十五章 北上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权臣最新章节!
谢神策继续说道:“其实这场战争,只要司马大将军能将战线稳定在滹沱河一线,拖上一段时间,燕国只要不能达到速战速决收获一定战果的目的,那么对于燕国来说,即便是占领了大片的土地,也是没有半点好处的。只要挺过了最初的艰难防御阶段,我大晋对燕国,就有绝对的优势了。”
晋帝点了点头,示意谢神策继续说下去。
“两国交战,说到底还是国力的比拼。燕国首先师出无名,鲜卑人的问题,轮不到他来管,我大晋首先可以就这方面做一下舆论,将道理占住。”
“其次是士气,我大晋骤然无故受袭,只需稍作动员,便能借去年攻灭段部的气势凝聚人心,使众志成城。”
“在军需上,大晋近两年虽然小灾小祸不断,但总体上还算风调雨顺,国库也充足。无论是军备上还是粮草上,都没有后顾之忧。”
“最后在调度上,大晋万众一心,陛下运筹帷幄,大将军又是久经战阵,比起燕国内部四分五裂、令不行禁不止的状况,又是处于绝对优势的。”
“所以,我大晋无论是战争需要的哪一方↓↗,面,都比燕国强,只要不出什么意外,大晋稳操胜券。”
齐王听谢神策说完,问道:“若不出意外,何为意外?”
谢神策一笑,说道:“那就是司马大将军受到掣肘,或者是大将军骤然身死之类的。”
此话一出,太子呵呵一笑。
“提督大人这话,实在是......不太严肃,不说沧州大营的防卫,便是在战阵之上,又有谁不知道司马大将军乃是一等一的武道高手?燕人要杀大将军,无异于痴人说梦。”
谢神策道:“太子殿下,据我得到的情报,河间府,乃是由内应打开了城门才被攻破的,河间一役,大将军是受了伤的。”
谢神策此言一出,除了晋帝,太子与齐王尽皆失色。
“怎么可能!”
“大将军怎么会......”
晋帝一按龙椅扶手,“啪”的一声,将两人的惊呼打断。
太子与齐王不敢言语,脸上顿时写满了忧虑。
谢神策说道:“两位殿下不用担心,只是些许小伤,根本不碍事的。”
晋帝思索了一下,说道:“大将军受伤的消息晋都中没人知道,虽说大将军没什么大碍,但朕不放心。朕想......向北方派出一名监军,代朕鼓舞士气,然后......协助大将军破敌。两位皇儿,谁可为朕分忧?”
齐王心下一喜,自己说的话终于被晋帝听进去了?
“父皇,儿臣......”
“儿臣愿往!”
齐王脸上一时间甚是精彩。
都是说了四个字,但是太子说的就要果简洁又明了,相比之下,齐王虽然也是抱拳说话,倒显得有些犹豫了。
晋帝欣慰道:“两位皇儿既然都有斗志,朕甚是高兴,既如此,那便是太子吧。”
太子欣然应允,说道:“父皇英明,儿臣定然不负父皇期望!”
这是齐王也上前说道:“父皇,儿臣以为不妥。”
晋帝道:“有何不妥?”
齐王道:“有三不妥。一来太子哥哥为储君,不可轻易离京。二来太子哥哥刚受了伤,虽然小伤,但是儿臣不愿兄长远赴北方受奔波之苦。三来,实是儿臣一己私愿,儿臣本就向往马革裹尸还,愿效疆场,为父皇征讨天下。何况战阵凶险,就算儿臣战死,也不会动摇我皇族根基,若是兄长有所损伤,那便是我大晋不可承受之痛了。所以有这三不妥,儿臣斗胆请父皇收回成命,让儿臣代兄长北上。”
齐王说的言辞恳切,让晋帝一时间也陷入了沉思。
太子见晋帝有些犹豫了,于是说道:“父皇,儿臣身为储君,更应该在危急之时挺身而出啊!所以二弟此言儿臣以为不妥。身为皇族子孙,须有青云之志,怎可畏缩不前安居都城之中?请父皇三思。”
谢神策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刚才都说了这是一场必胜的仗了,谁当监军不是一样稳赢的?你们这样说,难道是在抢功么?仗还没打完,你们人还没去,就如此急切的想要立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