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权臣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苍蝇尾巴
“至于大司农说的晋帝,这不是问题。以蜂房的能力,完全能美化出一个‘晋人不堪污浊追求光明自由’的故事来。而晋帝的怒火与报复,呵呵,我们现在正在和晋国打仗,大秦的勇士浴血奋战,几多鲜血与死亡……早已撕破脸了,还需要担心敌人的怒火么?能激怒他,朕很开心。朕就是要恶心他,能恶心死他最好!”
“还有士气,根本不重要,怎么说控制在我们手里,如果前线的将士因为敌人的发奋而士气低落,那么朕完全有理由以御下不严惩治白良玉与徐欢!”
“所以说,朕以为,郑克明当用,而且得大用,摆在明面上大用!”
嬴嗣说完,看着百里兑,静静等待回音。
百里兑看着嬴嗣脚下的地面,静静思索。
在嬴嗣的角度看过去,百里兑是低着头的。这个效果在他看来是比较满意的。
百里兑想了很久,然后说道:“既然陛下执意如此,那么臣自当全力支持!只是有几点陛下需要稍作留心了。”
嬴嗣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能答应就是胜利,条件以及建议,都在嬴嗣的考虑之中。
难掩心中的激动,嬴嗣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于是百里兑说道:“第一点,既然陛下要重用,那就放声大胆的说出来,越早越好,放在晋人之前说最好,占住阵脚。”
“第二点,重用的标准,陛下应该早早定下,而且与朝臣说清楚。臣会全力配合陛下的决策。”
“第三点,陛下在重用郑克明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朝臣的声音,毕竟,大秦的根本还是在秦人。晋人再忠心、再有用,也不能偏颇,寒了秦人的心。”
嬴嗣重重点头,说道:“朕答应大司农。”
……
………
谢神策站在黄河边,看着清澈的河水,望着对岸,嘴角翘起一丝,露出一丝笑意。
终于到了么?那么……你可以开始拉仇恨了。
隔岸观火……
于是在这一天,一个声音与一道圣旨在黄河岸边与晋都同时发出了。
(ps:晚上还有,预先说一下,是让书友代传的。)
乱世权臣 第二百九十五章 没面子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权臣最新章节!
四月十日,在内侍一连串小碎步小,一封密信被送到了正在召开下一阶段军事会议的秦帝嬴嗣手中。
看完密信,嬴嗣的脸色当场就变了。
因为密信中的内容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还是慢了一步。
他将要起用郑克明的消息被泄露了出去。
这边还在商议要怎么安排郑克明,那边晋国已经做好了应对,而且大肆宣传,将郑克明打上了“叛徒”、“内奸”、“二性家奴”的标签,同时被泼污水的还有秦国。
因为秦国收留了郑克明,而且将对他委以重任。这被晋国说成了是狼狈为奸,秦国国君委叛徒以要任,是蛇鼠一窝。
这件事被晋国以国书的形式递交给了各国皇帝,就连鲜卑王庭都有使者前去。
不光如此,晋人还说,秦人将来必遭反叛,会遭遇与晋国一样的背叛,因为早年郑克明找过一个算命先生,那个算命先生说他脑后有反骨,乃是三姓家奴的命——这个说法广为流传,人们争相议论,言之凿凿,大有“这件事是真的,那个被郑克明恼羞成怒杀害的算命先生我见【,过”一般。秦都的每条大街上,每天都有好几拨人在为此而争论,而且时常爆发口角引出斗殴事件。
别以为夸张了,其实不然,真实情况可能更加严重——甚至有赌坊已经开出了郑克明是去是留的赔率——至少秦都的治安官们就为此操碎了心。
因为而郑克明打架的人不在少数,所以无论是谁打胜了谁打败了,打架对郑克明的印象都好不了,于是慢慢的,郑克明就不为秦都人所容了。
十天过去了,秦都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显然是蜂房有所动作,将秦都的舆论压制下去了,而且再也没有当街讨论这样的情发生了。
然而,有些事情,就像怄火种,表面上的火熄灭了,里面还燃着。
在秦都的花园中,大司农百里兑正在向嬴嗣报告情况。
“......基本上已经得到了控制,但是现在人人都知道了,我们接纳了晋国的叛徒,而且将要对叛徒委以重任......百姓的情绪很不稳定,据蜂房的消息,很多人在私下里还是会谈论这件事,而且对于朝廷的做法并不认同,声称要将叛徒赶回去,说什么‘秦国不是叛徒的养老院’......”
“养老院是什么?”嬴嗣问了一句。
百里兑想了想,回答道:“大约就是专门收容孤寡老人的一个......民间组织吧,不是官办的,因为没有一个国家有这种机构。不过用在这件事情上,基本上是不会有好的寓意了。”
听了百里兑的话,嬴嗣突然觉得很荒唐。
蜂房居然不知道百姓中出现的新兴词汇的意思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蜂房对于百姓监管的力度还不够!远未达到晋国缇骑“监听天下”的地步,连自己眼皮子底下冒出来的东西都是要靠猜的,那晋国的事情呢?宋国的事情呢?更远些的鲜卑人、燕人呢?
因此嬴嗣对此很不满。
很显然,这一个“养老院”,并不是秦人的词汇,而是一个外来的词汇。他一个在秦都呆了二十多年的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冒出这么一个词,难道是底层百姓一夜之间发明出来的?
明显是晋人干的好事。
既然如此,那也就是说,晋人的缇骑已经渗透到了秦国的国都之中了。
这很不正常。
秦国也有谍子在晋都,但是远没有达到引导舆论这么强大的地步——晋都的舆论都被你掌控了,缇骑还混不混了?晋帝晚上睡得着觉么?
(换你你睡得着么?国都都是敌人的天下了,鬼知道什么时候脑袋就被敌国奸细摘了去。)
所以嬴嗣觉得荒唐,觉得滑稽。
秦都是蜂房的大本营哎!居然让缇骑混进来了,还大闹了一番。蜂房的防御呢?蜂房的情报网呢?
难道皇家每年花费近百万两银子就是样了这样一群废物么?
不用说嬴嗣也知道,这件事势必会载入缇骑的史册,自己将被他们嘲笑一辈子。
于是嬴嗣很生气,相比于晋帝被背叛的暴怒,嬴嗣此时是羞愧与羞恼。
完全是丢尽了脸。
虽然目前的状况是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秦国的脸也已经丢尽了。
不,不是秦国的脸,甚至不是他蜂房的脸,而是他秦国皇帝嬴嗣的脸。
“大司农,朕……需要一个解释……”
自然不是解释“养老院”这个词是怎么来的,而是解释蜂房的失职。
这已经是很温和,很给面子的批评了。
百里兑连忙跪下,趴伏在地上说道:“此事是臣的疏忽,蜂房办事不力,臣一时疏忽,致使帝国奸细混入国都,乃是大罪!臣当引咎辞职!然恳请陛下给臣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臣必然给陛下一个交待!”
百里兑的话说的很漂亮。只是将是非都揽在自己身上,丝毫没有提及皇帝难堪丢面子的话,算是无形中替皇帝遮了丑,秦帝也会感激他。
否则,难道说我们这样这样,让陛下您担惊受怕了么?
起居郎是会如实记载的!这样写后来人都会知道秦国第十九代皇帝嬴嗣胆小怕死了。
嬴嗣还丢不起那个人。而且他也不可能勒令起居郎修改记录。不是说嬴嗣权力不及晋帝田启,不能修改,而是他在继位之初把话说的太满了,居然公开表示了对某些人篡改史实的不满……所以,作为谴责过这种“无耻”行为的人,他自己是不敢无耻的,因而他的一言一行都格外的注意。
(天知道在朝臣百姓夸秦帝年少老成的时候,嬴嗣暗地里流了多少泪水。老成……你才老成,你全家都老成……)
然而,即便是嬴嗣内心感激了一下百里兑,那感激也像是一道光,瞬间消失无踪的。
毕竟是因为你起的祸,收拾不好的话咱就做不成……君臣了。
两人在随后对这件事进行了一个完整的分析。
分析的结果是,这件事,秦国终究还是疏忽大意了,被晋人钻到空子恶心了一把。
而这个晋人,也只能是现任缇骑司提督,谢神策了。
秦帝嬴嗣叹道:“英雄出少年啊,他谢神策才多大,尚未及冠便如此……难缠,朕……不觉寂寞了。”
(ps:这一章由领导代传,感谢……晚安~。~)
乱世权臣 第二百九十六章 那件东西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权臣最新章节!
在秦帝嬴嗣对谢神策发出“朕不寂寞”的由衷赞美之时,谢神策却在感叹人生寂寞如黄河水东流。
放出了晋国对郑克明“宣判”的消息只是谢神策的顺手而为,实际上在谢神策来运城之前,就已经与周锦棉推断出了郑克明入秦的大致时间,然后便于在恰当是的时候给秦帝嬴嗣一个下马威。
对郑克明的处理,其实在晋帝大发雷霆将缇骑司上下除谢神策一人之外统统骂了一顿之后,谢神策就与周锦棉定下了细节。
郑克明必然是被晋国“主动抛弃”的,郑克明必然以一个叛徒的形象被除了秦国的所有国家所接受,因此郑克明也将会是晋国谴责接受他的国家的一个突破口。
那么这个消息一定是要在秦人宣布起用郑克明之前发出去的——就像百里兑对嬴嗣说的一样,要赶在晋国之前宣布郑克明是投诚的一样。都是为了占据仁义的制高点,谁先说谁就能成功打造第一印象,获得诸国的认可。
所以,在确定郑克明被秦人截走之后,晋国就可以将这个消息发布了,至于为什么谢神策一定要在嬴嗣决定用郑克明且在将将好要发布£,政令之前宣布,则是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即便是在晋国国内缇骑让郑克明逃了出去,但是在郑克明被蜂房秘密送到秦都的这一段时间内,缇骑一直没有放弃过追杀与暗杀——这也是秦人迟迟不敢肯定郑克明已经被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进而对外宣示的原因。缇骑没有得手,也就是说还有机会直接杀死郑克明,所以为保万无一失,谢神策没有即刻宣布郑克明是叛徒这一消息。说不定真的能杀掉郑克明呢?那不就省去了许多事情吗?
二就纯粹是晋帝的个人恶趣味了:就是要恶心嬴嗣一回。
不得不说一下,第二个原因其实才是谢神策迟迟不发布消息的真正原因。
因为晋帝十分不爽,所以他也想看到嬴嗣很不爽的样子——即便是他看不到,但是想想也就觉得很爽啊!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能比嬴嗣大喜之时让他发现自己被人耍了更何时的时机呢?
然而为了满足晋帝的恶趣味,缇骑在秦都死了八个潜藏两年以上的谍子。分别是地下势力的一个二把手,一个副堂主,两个人牙子还有两个酒楼伙计与两个青楼领班。
而死人还是最简单的。因为死人,缇骑司经营多年的一些传递消息的渠道,或是弃之不敢再用,或是被蜂房顺藤摸瓜的清扫了。其中引起的连锁反应,就算不是缇骑中人的知情者,都觉得十分可惜。
帝王一怒流血漂橹,哪在乎区区几个人的生死?
至于今后的情报工作不好开展?那就不是晋帝的责任了,就算是,难道谁还敢说“就是因为你当初怎样怎样,这个才不能完成的”?
当然,这些都已经发生了,再追究也没什么意义了,谢神策除了将抚恤加厚一些,也没有更好的补偿了。
而此时,谢神策来到黄河边,已经有二十来天了。
他来这里,是因为发现了一些大白鱼骑兵的踪迹。根据这二十余天的调查,谢神策已经可以断定,曾经在这里的大白鱼骑兵,与当初他遇到的那支很可能是徐欢本人率领的大白鱼骑兵,是同一支。
也就是说,大白鱼骑兵在很早就开始了对某物的寻找。
而谢神策在调查这件事的同时,也意外的发现了一些旧熟人的身影。
比如说桓石,方农时......
虽然据说桓石当时在晋城大战的时候没于伍清河的陌刀阵中,但是并没有找到尸体。本以为是乱军之中被其部属带走了,而如今看来,桓石非但没有死,而且还与太行山山贼重新接上头了。
谢神策本想布置一个圈套将二人活捉,但是随即接到的一封来自周锦棉的密信却让谢神策打消了这个念头。
于是谢神策继续耐心观察。
收集情报是一件很技术的活儿,精验丰富的缇骑将收集情报称之为“买菜”,得精挑细选,才能烹制出美味。是一件有趣而又考研耐心的事情。很是能磨练人的意志与心思。
但作为情报头子,谢神策却是无聊的很。
于是在收到周锦棉的信后,搁下了“捕捉漏网之鱼”的想法,整天无所事事,直感叹人生寂寞。
说实话谢神策其实倒也并没有真的如何游手好闲,除了头几天扮成一个言姓(谢的一半)游学的士子向河边的几家渔湖学了几天捕鱼之外,也是一直呆在驻地,着手处理情报的。
说起来谢神策假扮游学士子“借宿”的事情,倒是很有趣的。
原来那几户渔家是由一个叫洪老大的中年汉子领着的,那洪老大有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儿,谢神策在借宿那几天倒是享了几天清福。
那洪老大看上谢神策了,要他做上门女婿。
谢神策本就生的英俊漂亮,再加上战阵之上炼出来的精干与英武,倒是像极了那些个评书话本里游侠儿的模样,尤其是再加上腰间一把狭长的汉刀,更是英俊潇洒又风流倜傥。
只是两天,洪老大就恨不得直接开口说你小子做我女婿吧!
那洪姑娘的模样也很周正,谢神策也打量过,若是白上三分的话,再换一身行头,还真未必就差似一些个官家小姐。洪姑娘的针线也是极好的,把谢神策的衣服都缝补的十分用心,谢神策看着那细密的针脚一点也不担心衣服里面会有一根没有取下来的针会扎到自己的腰。
而洪姑娘对谢神策......从一声声娇滴滴的“言公子”中就能听出来了。
不过......谢神策自从看出来洪老大不善的目光之后,第三天就溜了。
不是觉得洪老大会对自己不利,是因为谢神策看出了洪老大的用心。
不就是做你女婿么?
这种大叔本提督见得多了,想当年在西北就有镖局的两个大叔争着要把女儿许配给我呢!
本提督的夫人国色天香......
在谢神策回来以后,缇骑却还是没有多大的进展。
一方面是因为此地出于交战边缘区,寻常没有人烟,打探消息获取情报实在困难。除了一开始的几户渔家,谢神策之后几乎没有再看到任何一个人。后来几户渔家也都搬走了。
二来确实也是蜂房的动作极其隐蔽,缇骑搜寻了这么久,方圆百里都搜遍了也没能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因此谢神策也只能凭借一些蛛丝马迹在结合青草芽儿的有关供词,做一些没有事实根据的推测。
然而即便如此,在四月二十五这一天,一些极为细琐的线索被谢神策发觉了。
缇骑捡到了一片黄布,还有一片木头。
黄布、木片,让谢神策内心狂震。
明黄色,乃是帝王御用。在人分九流,阶级森严的时代,不光是各等级的人衣着服饰会规定颜色样式,就是不同的行业也有制度规定。
比如商人不得着丝,农民只能穿灰黑褐衣。
而这一小片明黄......谢神策眯起了眼,难不成是秦帝嬴嗣到黄河来了?
至于那片木头,谢神策就更熟熟悉了,那是专门用来装玉的材质,俗话唤作“生金木”,能养玉,是极为难得的木材,巴掌大一块就值千金,堪比紫檀沉香。王解花的梳妆镜就是这种木材做的。
谢神策按捺下心头的震惊,不禁想起了正隆四年回晋都路上的一些事情。
白袍将军,山东马匪,北方军......
难道大白鱼骑兵一直寻找的东西就是这个吗?
然而从那天与疑似徐欢的将军对话中,那人说要找的东西已经到手了,既然如此的话,这里出现的......就不应该是那件东西啊?
思索良久,谢神策一派脑袋,然后自嘲的笑了。
“怎么进死胡同了......要找的,不一定是东西啊,既可以是一件实物,也可以是一句话,一个消息,乃至是踪迹,那么,按照这个思路来的话,大白鱼骑兵很可能只是得到了一个消息,如今蜂房的人应该就是在找那件东西了......”
然而不久,谢神策又陷入的沉思,他目前的处境有些艰难。
太行山山贼出现在这里,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谢神策目前的困难是,即便有了一些事实依据,他仍然不知道自己目标对象的下一步动作。
那件东西蜂房到手了没有?如果没有到手的话,是即将到手还是只有一些初步的线索?那件东西出现在什么地方?如今又在何处?经过多少人的手?又有多少势力同时在找?
这些都是未知的。
谢神策一向很讨厌身处团团迷雾之中,前方有着一大片的未知等着自己去解开。他喜欢将一切都操控在手的感觉,至少也要知道前因后果。
可惜现在周锦棉不在。而在晋都那边,周锦棉也脱不开身。
虽然放出太行山山贼是出于他的一个猜想,周锦棉是帮他验证,但是谢神策也知道,周锦棉现在也确实抽不出多少的精力来关注太行山了。
因为周锦棉现在也很忙。
晋帝从晋都发出关于郑克明的通告以后,缇骑司就再次忙碌了起来。
(ps:今天一更了,为迎接五一,加油!!!)
乱世权臣 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雨芦苇荡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乱世权臣最新章节!
周锦棉当然忙了,其实缇骑司就没有一天是不忙的。
只是这段时间,缇骑司重新全速运转了而已。
自从谢神策从三月份离京以后,以周锦棉为首的缇骑司就将工作重点转移到西线来了,而重中之重就是对郑克明的监视与相应的行动。
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仅有因为距离远,信息传递极为困难的原因,而且每个信息从获取到甄别真假再到做出判断,其间都有着数不清的危险与陷阱——只是因为中间有蜂房。
缇骑进入秦国国境之后,每一步都变得极为艰难。
与晋国遍布缇骑一样,秦国的每个郡县都布满了蜜蜂,晋人要想在秦国获得重要的情报,不经历九死一生是不可能的。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为了满足晋帝一时的恶趣味,缇骑埋藏多年的老谍子会死伤如此惨重了。
除了借郑克事件对秦国施压、制造混乱之外,周锦棉还要应对蜂房无休止的顺藤摸瓜,还要对断掉的线路进行重新安排,以确保缇骑的信息渠道的安全与通畅。
因为遥控距离过远,往往秦国发生的4≥,事情,要经过二十天之后,晋都才能知道。
这样一来,在时间上就先天困难,极为考研周锦棉以及缇骑司的精密配合还有信任程度。
种种原因加起来,周锦棉自然无比的忙碌了。
只是与周锦棉相比,谢神策有时候是比较轻松的罢了。
因为整改之后的缇骑司,谢神策充分发挥了人尽其力的原则,将权力下放,让改组之后的各司都能充分的享有高度的自主权,他作为提督,只统领全局。
当初在实行放权的时候,包括晋帝在内的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支持晋帝的元老们都是不赞同的,但是在经过谢神策坚决的坚持下,实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效果出奇的好,也就没有多少人再反对了。
实际上,让各司拥有一定的行动自主权,不仅能减轻提督的负担,而且能提高缇骑的积极性,办事效率与成功率都会上升不止一个台阶。下属的积极性提高了,任务好开展了,领导自然就轻松了。
这就是谢神策能经常到处跑,而当初的魏燎却数年不得出晋都一步的原因。
当然,谢神策的轻松,很大程度上是周锦棉习以为常的加班换来的。
但事实上,谢神策是不愿意到处跑的。
因为,远行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情。而在他与王解花成婚之后,谢神策就变得格外的恋家了,在这种情况下,谢神策尤其的厌恶外出。如果可能的话,谢神策宁愿一直呆在晋都,做一个让人恐惧的幕后工作者,而非一个处处散播爱与和平的使者。
但是没办法,晋帝“祖国需要你”的眼神不容谢神策有半点反抗的余地。
此时来运城已经将近两月,谢神策终于慢慢有了发现。
虽然线索极为不明确。
于是,谢神策觉得有必要找一个知情人来问问了。
......
......
五月初,在黄河岸边大雨滂沱,黄黑色的泥水裹挟着石块往黄河里面灌去,原本较为清澈的这一段河水在短短两天之内变得无比的浑浊。
天降大雨,秦晋两军都停止了战斗,龟缩在营地里不敢出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