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当王爷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月关
杨慎无奈,站起来向他作了一揖道:“大人勿怪,在下心慕大人声名,也颇赞同大人在朝中的施政举措,这才冒昧攀交。在下确是姓杨名慎,新都人氏,不过……..在下有一言不曾奉告,家父讳字廷和,是……..是当朝……..”。
“啊!你是杨大学士之子?”杨凌一拍额头,惊笑说道。
如此说来是不能莽撞推荐了,他倒不怕有人议论他以此举买好杨廷和,在朝中扩充自已的实力。不过杨廷和虽和他关系还不错,在朝中也有些惺惺相惜,不过政见上二人颇有些分岐,要举荐人家地儿子,要是老子不同意,那不成了大笑话?
杨凌想了想摇头道:“杨老弟,以你的才学,如果非要走正途,前后磋砣上十余年的时光,本官想想都不能容忍。当今皇上励精图治、求才若渴。俗话说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何况只不过是令尊在朝为官而已。”
他坦然道:“不瞒你说,我和令尊在政见上颇有些分岐,有时在朝廷上也不免要争执一番。不过我们都是为了天下百姓,并非为了一已私心。我相信杨老弟入朝为官,同样是以社稷为重,不会做出父子结派的事情来,可是你与令尊政见相同时,会不会为了避嫌,该赞成的也不赞成?”
杨慎眉尖一挑,一向随和的脸上显出一丝傲气,朗声道:“自然不会,我若为官,和家父虽是父子,却一样都是朝廷的臣子,该坚持的我便坚持,该反对地我便反对,岂能优柔于一已谤誉,进退间时时计算得失?”
这小子是个外柔内刚、绵里藏针的人物,只是年纪还小,受不得激呀。
杨凌心里暗笑,听他说完击掌喝彩道:“着哇,君子坦荡荡,管他小人风雨,你将来入仕后便知道,无论你怎么做,无论你如何光明磊落,永远有谤诟之语随身。小人以已之心度他人之腹的龌龊事从来都不会间断,顾忌他们做什么?这种货色的看法也值得在乎?”
杨凌此语大有谤誉由他,我行我素的豪迈之气,杨慎见了胸中血气翻腾,扬眉道:“说地好,自求我道,宵小由他,是我太着痕迹了”。
他顿了顿。说道:“在下今晚便修书一封,将我的想法告知家父,得了回信,再禀明大人”。
此事当然和杨廷和大有干系,杨凌也不能勉强他父子不经商量,所以点头应道:“好,那么本官就静候你的佳音了”。
朱玄衣一直笑吟吟地听着二人说话,此时才满面春风地捧杯道:“恭喜杨慎老弟能得到钦差大人赏识。乘风破浪当此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哈哈哈,也恭喜钦差大人得此良材美玉,杨慎老弟如得大人雕琢扶助。成为国之栋梁,那是指日可期,来来来,咱们满饮此杯”。
杨凌也是满心欢喜。举起杯来向众人示意一下,然后一饮而尽,扶袖亮了亮杯底,显得极是快意。同桌之人有地喝喜酒,有的喝酸醋,不管如何,总之是一齐饮了。
杨凌却不知道,今日这一席话。固然成就了杨慎一世功业,可是大明朝即将新鲜出炉的,巴蜀沃土花了一百多年好不容易才培养出来的唯一一棵状元苗子,也就这么被他挖走了。
杨凌解决了杨慎,目标又转向朱玄衣,他含笑说道:“朱兄长我一岁,嗳,不要客气。咱们酒席宴上不论官职。只论长幼。朱兄人材出众。丰神如玉,今日谈及朝政见解。卓识远见令人叹服,不知朱兄是何方人氏?
呵呵,朱兄呀,你可千万不要学杨慎,又抬出一个大有来头的父亲来,我方才已经被杨老弟吓得酒醒,若再被你一吓,就要跳进湖里捞月亮了”。
杨凌笑语方罢,身后忽地一个声喉圆润的女人声音笑道:“李太白是醉中捞月,杨钦差还未醉便要下水,是什么人灌的迷汤啊?”
杨凌还未转身,王县令已站起身来,躬身道:“见过县主,刘夫人,拓拔小姐、方小姐”。
方才席间杨凌已听李安介绍过,刘夫人是四川布政使司大人新续弦地娇妻,方小姐则是南京吏部四川清吏司郎中方大人地爱女,方大人官不大,可是管着官员政绩考评呢,人事官员自然是人人巴结的主儿。
拓拔嫣然就是他在竹屋中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那位小姐。莫看她是土司之女,在汉官之中可是极受礼遇的。
就象宋小爱率着几千七拼八凑的兵去浙江抗倭,正德皇帝亲自颁旨赐总兵衔,以示皇恩一样,受到传统文化和大明国策影响,全国各地的土司在明朝是极有权势的。尽管凭心而论,汉官其实从心底里是瞧不起土司官地,但是出于稳定政局,拉拢民心地需要,朝廷对土司官不但极为礼遇,甚至有些放纵。
此时西方诸国正在开辟殖民地,但是他们只要土地和黄金,投降地土人要么去死要么当奴隶,施政方针极为残酷。而大明对归顺的土人则采用怀柔政策,极为友好,土司权利之大就是五品知府见了都要叩头,礼仪规格直逼王侯。
这几位女士都是大有身份地官宦家眷,再加上杨凌向来没有大男人观念,忙也起身向后望去,只见四位女士自竹搭曲径上行来,头前一位是县主朱盼盼,吨位比较重,她一脚刚踏上竹亭,身后地竹桥便攸地反弹了一下。
方才说话的自然便是这位朱盼盼县主,若只闻其声,听起来也实在象是个美人。李安是主人,喝的已有几分醉意,他抚着胡须缓缓端杯而起,笑望着妻子身后的三女道:“迷汤不用灌,这不是自已来了么?”
当先一人,身着艳绯色绮罗裙裳,姿容十分艳丽,头上发式是已婚妇人,当是那位布政使大人地续弦了。后边两个少女牵手而行,一个高挑,一个娇小,三女步态袅袅,有县主‘珠玉在前’,更显得轻盈若飘。
竹亭四下都挂着红灯,映得三女脸绝都艳如桃花,别样动人。
几位夫人小姐走进亭来,向杨凌含笑裣衽道:“见过钦差杨大人”。
“诸位夫人、小姐。快快请起,免礼,免礼”,杨凌说着,目光在盈然起身的三人身上一扫,这才看清了那位拓拔小姐。
他原以为既是土司之女,纵然俏丽,也该是和宋小爱一般英姿飒爽。体格健美。想不到那少女腰肢婀娜,体纤如竹,身着一袭葱白色的滚银绣边衣衫,周身干净俐落,竟象不食人间烟火的空谷幽兰。
杨凌的第一感觉不是惊艳、美丽,而是干净,这个女子一定好洁,而且有极强的洁癖。好干净的感觉。她地整个人晶莹剔透,就象刚刚剥了皮地熟蛋清,想来指甲缝里都是一尘不染,涓净的不可思议。
此时她刚刚抬头,白晰的额头贴着几片金灿灿的额花。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微矜的笑脸格外清秀,瓜子脸蛋下颈子颈子又细又长、线条柔润,却又不显瘦削。
县主一一指点道:“这是刘夫人、这是拓拔小姐、方小姐”。
随着指点,三人又依次上前见礼。拓拔嫣然靠近时,带起一阵淡淡的芬芳,虽然若有似无,却怎么也不会消失。灯下望去,她那微带透明的肌肤莹润如玉,翩然退下时,无声无息,仿佛轻得能作掌上舞。
明时川人好画远山眉。形如弯弯地山峦,翠凝黛抹,美轮美奂。杨凌注意到,这三位年轻女子都是绘地远山眉,那位年方十六七地方小姐,竟然剔去眉毛,直接画就一对淡淡双眉,这样的装扮以前杨凌还不曾见过。不禁暗暗赞叹于大明领风气之先。
有这几位美女到来。杨凌地揽才大计便只得搁下,先和几位夫人、小姐寒喧一番。又在县主撺掇下被迫自罚三杯,几位美女这才轻笑着放过他,袅袅娜娜地又回自已的竹亭去了。
美女永远是男人不变的话题,她们一走,李安这几位朋友便对几位姑娘、夫人品评起来,除了朱玄衣含笑不语,不太接茬外,不但杨慎这毛头小子也兴致勃勃,就连那位拉着驴脸的青城狂士也时不时地插上两句嘴。
这些人东拉西扯,先是聊到成都几位出名的美女,再扯到古代的卓文君、薛涛,然后自然而然地便谈起了元稹、司马相如。既然谈到了元稹、司马相如,又怎能不谈诗司歌赋?
一时间聊的天马行空,鞭辟入里,杨凌最怕聊这些东西,他既插不上嘴,又不便扰了众人兴致继续探问朱玄衣是否有从政愿望,只好暂时忍耐。
瞧瞧众人兴致正浓,杨凌便召手唤过一个侍童,让他领着离座去方便一下。沿着清幽竹林正向回走,他忽然听到一阵箫声响起。此时竹影摇曳,枝叶沙沙,箫声悠扬婉转,和着摇曳的竹叶声,悠悠传来,让人神志一清。
杨凌驻足倾听片刻,对小童摆手笑道:“你先回去,本官酒醉,在林中散步片刻便去。”
小童连忙恭声答应了,杨凌分枝拂叶,踏着如梦如纱地月色循着箫声走去。
就在前边,湖水的亮光闪动着反映在一竿竿修竹上,鳞鳞斑斑。一抹俏生生的纤细俪影亭亭于竹林之中,唇前一管长箫,悠扬的箫音正从她口中袅袅吹出。
杨凌见是位女子,觉得有些不妥,正想转身退开,那女子已放下竹啸,笑盈盈地转身道:“你来了?”
皎洁地月光映在她的身上,明暗的月影凸显出她一身完美无瑕的动人曲线,正是方才见过的拓拔嫣然小姐。
拓拔嫣然看见是他,也是一愣,双眸中荡漾的烟波不见了,她静了一静才莞尔道:“谁是竹林云外客,吹箫箫鹤月中来。原来是钦差大人,小女子冒昧,打扰了大人的酒兴。”
月下看美人,入目何止一个美字。那氛围、那情调,真是百炼钢也化绕指柔。杨凌一讶之下也露出欣然之色,忙道:“哪里,如此清怜仙音,我还是头一次听到,本官……..在下,能有此机缘,得闻嫣然姑娘仙乐。乃是在下之幸也”。
拓拔嫣然“噗吃”一笑,掩口道:“大人过誉了,怎么会是头一次呢,大人今天不是刚刚听到一曲青城仙音么?”
杨凌脚下飘浮,似有了些酒意,又见如此佳人浅笑低语,兴致也高了起来,他笑道:“姑娘是说那位青城狂士么?哈哈哈。他那两手技艺,怎及得姑娘万一?”
“尤其可恶者,此人佯狂卖傻,怠慢本官。在下巡视各省,无论地方都督,各地王侯,还不曾有人敢如此无礼。要不是此来成都身负秘要重任,本官不愿旁生枝节。嘿!就凭他藐视钦差这一条,就能送他进大狱,看他在狱卒的皮鞭之下是不是还能狂地起来”。
杨凌在美女面前,洋洋自得,说到最后双眉一挑。大有天下英雄舍我其谁之感,望向人家姑娘的一双眸子也带起了灼灼情热。
“喔?”拓拔嫣然不着痕迹地移步退开,手中竹箫在竹上轻轻点敲着,好奇地侧目道:“小女子早听说过大人的威名了。大人领兵。南征北战,战无不胜,是大明军中第一战将呢。
我听仪宾几位发友说,大人在朝政上也是别出机杼,高瞻远瞩,实是文武全才,难怪受到皇帝这么信任呢,可是巴蜀一向平静。能有什么大事啊,要劳烦您这样的大人物?”
她一边轻点着竹竿,一边斜睇着杨凌,神态说不出的动人。
杨凌一副目迷五色,又不敢唐突佳人,只好强扮斯文地神态,忽听到这一句话,他不由一惊。似乎酒意也醒了几分。
杨凌定了定神。强笑道:“本官奉旨代天巡狩,各府道都走遍了。到四川来,也是替皇上看看吏治、民政、律法、军情而已,能有什么大事?”
拓拔嫣然吃地一笑,掩唇道:“大人真的醉了,方才你说身负机要之事,怎么这么会儿功夫就忘了?”
杨凌脸色变了变,说道:“唔……..要事么?哦……..哈哈,姑娘原来是说……..说这个呀,新帝登基,胸怀天下,本官身负皇上的信任,巡视天下,让我皇上对江山社稷、民生疾苦有所了解,这还不是最最重要地大事么?本官身负如此重任,自然不屑和一个小小狂士计较,自降本官地身份……..”。
杨凌说完了,抹了把额头汗水,讪笑道:“竹林月夜,本来十分的清凉了,可这一饮酒,可就又觉闷热了”。
拓拔嫣然冰雪聪明,见他张皇遮掩,也不多加追问,只是莞尔笑道:“县主家自已挖地大冰窖,窖藏着许多冰块呢,大人让仪宾给您调配一碗冰镇酸梅汤,既醒酒又解暑”。
“好好好,多谢姑娘提醒,姑娘不去饮上一碗么?”
“多谢大人关照,如此良宵月夜,竹林听风,吹上一曲自娱,可也是快乐如神仙呢,呵呵,大人请便,小女子还要待上一回儿”,拓拔嫣然绽颜笑道。
“啊,那么……..本官告辞了”,杨凌也顾不上欣赏竹林人独立,美女夜吹箫了,急急忙忙转身便走,拓拔嫣然淡定自若,举箫就唇,又沉浸在优美的景色和音乐地和弦之中。
杨凌走着,还不不放心地扭头回望,见拓拔嫣然自娱自乐,一副心无旁鹜的模样,脚下的步子才轻松了许多。
拓拔嫣然用眼角余光瞄着他的神情举动,心中暗暗好奇:“这位钦差到成都来到底有什么大事呀,本来自吹自擂地讨好我,不想牛皮吹大了,反把自已吓成这副模样,呵呵……..”
湖边曲径踏上去,脚下竹桥一沉,杨凌心中一松:“成了,这一句话足矣!”
这望竹别居里,可没有一个庸人,四川无涉外战事,无贪腐巨案,互市、开海全不沾边,可是前两个月刚刚换了控制一省兵马的都指挥使,一来就忙着调动迁徙各地驻军将领。
如今又来了我这个监督百官、专门负责察证造反之事的内厂厂督,口称肩负机要重任,要是把这些事串起来,还猜不出我几分来意,心中有鬼的人还不明白我针对的是谁,那简直比大棒槌还大棒槌了。
天下女子鲜有不好奇地。现在既引起了拓拔小姐的好奇心,她必会对闺中腻友提起,只要沪县县主知道,就会传入惠平郡王耳中,然后……..就是蜀王……..
杨凌了了心事,一身轻松,回到竹亭正想重再继续自已招揽人才地大任,却发现李仪宾、王县令、杨慎和借酒浇愁的卢士杰正推杯换盏。酒酣耳热,只是不见了那位朱玄衣。
月下玄衣,移动如影。
朱让槿走到拓拔嫣然的身后,静静地负手而立,微阖双目悠然听她吹奏完一曲,才微笑道:“箫性清虚淡远。清是清静无为,虚是虚无缥缈,淡是心性淡泊。超凡脱俗、情寄山水。常人吹箫,总脱不了这个意境。
嫣然这一曲《江南吟》,却已超越了箫这一乐器本身地禁锢,闭目听来,让槿眼前如见粉墙、雨巷、油纸伞。丁香、少女、凄迷沾,小桥流水,江南人家,天籁之音呐”。
拓拔嫣然回身笑道:“你才来呀?刚才我以箫声唤你。你没到,却引来了你赞不绝口的那个杨大人,呵呵,杨呆子可没你会哄人,说来说去也只会说些什么清冷仙音。这种俗人,以为把女人夸成天上的仙子,就是没大的赞语了,真是俗不可耐!”
朱让槿无奈地笑道:“你呀。又在背后贬低人家。早说了杨大人不擅琴棋书画、诗词文章,他地政论能有如此卓见,想必就是因为学究专一吧。
拓拔嫣然不屑地撇撇嘴,忽地想起一事,说道:“对了,方才那位杨大人神魂颠倒,只顾对我吹嘘卖弄他地权势本领,曾说……..”。
拓拔嫣然对他叙说了一遍。朱让槿脸上恬淡的笑意攸地不见了。他神色凝重地思索了一会儿,又仔细追问了一遍两人交谈的全部过程。包括杨凌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色,甚至说话的语气。
拓拔嫣然重复了一遍,然后追问道:“怎么了,发生了什么大事?”
朱让槿不想让她担心,他摇了摇头,仔细想了半晌,还是觉得这事针对父王的可能更大,可是父王一直安份守已,先皇在世时还曾对他大加褒奖,朝廷是出于什么目的对付他?
是有人造谣父王欲反还是新皇想要削藩?削藩会先挑最忠于朝廷、最恭顺的藩王下手吗?那岂不是比建文还要愚蠢,可能吗?
朱让槿也是绝顶聪明地人,可是越聪明地人越的便也越复杂,朱让槿想了种种可能,甚至包括朝廷要对西藏用兵。这样毫无依据的猜测,让他心里越想越乱,千头万绪摸不着一点线索。
朱让槿沉思良久,才道:“回去收拾一下吧,明日一早送走了钦差,我们也即刻赶回成都,抄小道,赶在他前边”。
拓拔嫣儿情知事态严重,心中也略摸猜到了几分,忙颔首道:“好,发生了什么要紧事?”
朱让槿摇了摇头,语气沉重地道:“我还不知道。父王沉疴已久,病体沉重,不能让他多担心。王兄代行蜀王之职,目前正在处理都掌蛮意图叛乱之事。
这些年巴蜀一直骚乱不止,全被父王恩威并施平息在本地,蜀贤王之名,是那么好得的吗?如今都掌蛮人占据凌霄城,稍有举动就是云贵川三省皆惊,父王重病,王兄正在处理这件大事,分不得神。所以……..今日这件事出得你口,入得我耳,万万不可再让第三人知道了!”
“这件事出得我口,入得你耳,万万不可再让第三人知道了!”一身当地土人打扮的李大义对柳绯舞慎重地说道,然后体贴地替她披上一件衣衫,柔声道:“夜里有寒气了,披上些”。
柳绯舞幽幽地叹了口气,仿佛吐尽了一腔地辛酸。她疲乏地闭上双眼,半晌才道:“我当然不会让第三个人知道,我除了你,何曾见过第三个人?”
十七岁的女孩儿,如今再不复当年做官宦小姐时地模样:淡妆丽雅,肤色粉腻,眉黛微颦,姣楚可人。如今地她。脸色腊黄,蓬头散发,只有一双眼睛大大地,依稀可见当初美丽地风采。
相依为命的父亲过世,她又被关进大牢,身心已饱受折磨。李大义闻讯悍然返回大同城,杀官劫囚将她救出来后两人就颠沛流离,到处流浪。一直过的是担惊受怕的日子。
柳绯舞的父亲是被自已人杀人灭口,昔日的圣教教主已成了她的杀父仇人,她又怎么甘心跟着李大义走?两人一路逃一路闹,终于闹地李大义凶性大发,气怒交集之下对她施以强暴。谁料李大义清醒后虽后悔莫及,可是只这一次,柳绯舞便珠胎暗结,怀了他地孩子。
女人到了这一步还能怎么办?慢慢的。柳绯舞也接受了他的说辞:身为圣教弟子,就得随时准备牺牲。父亲落在朝廷手中,不外乎点天灯、五马分尸,死在自已人手中,至少还落得一个全尸。
然而柳绯舞毕竟养尊处优,从来没有吃过苦,纵然想死心踏地的跟他过日子,又怎受得了这般天天不得安宁的日子?今天。李大义再次带着她逃出刚刚建成不久的家,她终于忍不住爆发了。
身子依然娇娇怯怯,柔宛如柳,小腹还没有隆起来,可是昔日俊俏过人,肤光赛雪的嫩颊,在月光下,却是那样地苍白。还有些粗糙。
李大义想到这里忍不住也是一阵心酸。他揽住了柳绯舞,柔声道:“你现在知道我父亲为什么大光其火。甚至命令全教上下不得对我施以援手,一定要我带着你去总舵总受教规惩罚地原因了吧?”
他贴着柳绯舞有些削瘦的脸颊道:“因为父亲早已决定由我担任少教主,可是两位兄弟各有派系,父亲担心贸然立我会造成本教地分裂。他让我去大同,就是想让我拥有刺杀正德的大功,这样立为我少教主,两个兄弟也没话说了。
他在江南本来都给我安排好新的身份了,我听说你出事,立即带着亲信飞马赶回大同,劫牢时又弄地死伤惨重,父亲自然大怒。现在官府画影图形,举国通缉,教里又不许收留我们,你我在一起目标又明显的不得了,我才带你……..苦了你了,绯舞”。
柳绯舞现在也说不上对李大义是种什么感觉,他是自已腹中孩儿的父亲,是自已的夫婿,又是直接造成父亲死亡地元凶之子。可是自已虽是被他强暴**,李大义对她的专一和深情,柳绯舞却是心知肚明。
所以她有时恨、有时爱,有时厌恶,有时又依恋,情肠百转,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儿,短短数月间已体会了情场上爱恨情仇种种滋味。
听到这儿,她想起李大义悍然冲入巡抚大牢,掌中一柄狭锋单刀,如同疯虎一般,硬是从蜂拥而至的狱卒们当中杀出一条血路,把她救出天牢,不禁反手握住了他的大手,身子偎进了些,感受着依靠和温暖。
她柔弱地道:“这片竹林如同仙境,我们住的不是好好的么?为什么又要走?现在还好些,等我的身子渐渐不方便了,那时该怎么办呢?”
李大义紧了紧她地手,说道:“绯舞,今日有大批官兵来到我们住处附近的山下,我怕是对我们不利的人,所以潜去探看,结果官兵中竟然有高手,一等一的高手,我不知道他们有几个这样身手的人物,所以不战而逃。但是强敌为邻,我终究放心不下,于是绕了个大圈子。向下庄喂马的仆役们询问,这才知道是谁来了!”
柳绯舞听出他语气有异,忍不住从他胸前抬起头来,睁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问道:“是谁?”
李大义嘿嘿笑道:“还能有谁?就是咱们弥勒教的老相好,毁了咱们屠龙扰政,乱中取国大计地杨凌杨大侯爷!”李大义地眸子黑的发亮,幽深凌厉地光芒好似择物待噬的恶狼。
柳绯舞察觉出危险的气息,忍不住一把握紧他的手。颤声道:“子豪,你……..你要做什么?那个人太可怕了,你不要和他斗,万一你有个好歹,我怎么办?我们的孩子怎么办?”
李大义的眼神转为温柔,低声道:“傻丫头,我本想待你生下孩子,再待你回圣教。我爹再严厉,他地亲孙儿都有了,他还忍心伤害你么?不过……..”。
他的目光投向苍茫的夜色,幽幽地道:“我与少教主的宝座也就从此无缘了。现在是个机会,如果能替圣教除去杨凌这个大仇人、大对头。足以将功补过,我还有问鼎教主之位的机会,这件事值得冒一次险”。
“不不,求你了。不要想什么教主了,子豪,我们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吧,我再也不想这么担惊受怕了,就算为了我,为了我们的孩子,走你了,子豪”。
1...220221222223224...4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