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不过,为了不让夫君惨死,姐姐和妹妹都与他断绝了关系。”

    面对这么吓人的遭遇,一般人躲都躲不及,更别说收下他当门生了。

    朱舜接过来做完的策试,只说了一句话:“我是谁,我可是东林党嘴里的灾星。”

    “灾星和扫把星,岂不是很搭。”




第二百零七章 倍镜
    朱舜批改完手里的策试,更加坚定了要收下这个门生的决心,最后的分数赫然是九十五分,距离爱因斯坦级别只差一分。

    薄珏做完这份策试,掀开车厢两侧的小帘子,望着天空开始发呆。

    不过他的那双眼睛,却给人一种很奇异的感觉。

    正常人发呆的时候,两眼是无神的,薄珏的那双眼睛却给人一种目光一切的感觉。

    像是除了星宿天文,眼睛里再也容不下了其他任何东西。

    朱舜和张焘在这里商量收不收下这名门生,看到薄珏绝美脸庞上的表情,不免有些尴尬。

    他们俩只顾着商量要不要收下薄珏,却忘了薄珏同不同意还是一码事,

    朱舜收下的前四名弟子,宋士慧宋士意两兄弟是因为折服于朱舜的学问,再加上宋应星为人比较开明,这才没有多少波折。

    要不然只因为朱舜没有任何功名在身,这一项,就能让他眼睁睁看着两名世界级的天才,从手心流走。

    焦勖是因为本身就出身低微,能够成为朱舜的门生,那是焦掌柜巴不得的事情。

    正是知道了自身的短板,朱舜策划了一系列谋划,不停的去改变这个短板。

    获得秀士选拔的资格,通过压力水井这件事,改变西法党人在老百姓眼里的愚蠢形象等等。

    这才有机会收下了赵斗米,要是没有压力水井这件事,甭说是赵斗米了,京师大学堂现在还在东林党的封锁下,招收不到一名学子。

    一直到大弟子宋士慧获得国子监监生的身份,算是初步改变了这个短板。

    不过要想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是不可能了。

    朱舜不会八股文,连个秀才都考不上,更不要说是举人、进士,甚至是三甲及第了。

    朱舜和张焘在旁边聊的火热,薄珏却不一定同意朱舜当他的恩师,他好歹也是一名秀才。

    就算是朱舜的年纪比他大不少,也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功名的白身。

    不等朱舜询问,薄珏转过脸来,还是给人一种目空一切的感觉:“先生真的不怕。”

    朱舜笑了笑,坐直身子,直截了当的说道:“你可愿意拜我为师。”

    薄珏做事也很直接,不知道是感动于那一句灾星陪扫把星,还是因为别的原因。

    直接跪在车厢里,对着朱舜行拜师大礼:“弟子薄珏,拜见恩师。”

    朱舜听到一句恩师,心里说不出的激荡,又是一名世界级天才收入囊中了。

    按照惯例摸向了腰间,拿出一把别在腰上的线膛手枪,交给了薄珏:“这个是为师送给你防身用的火器,好生收着。”

    薄珏收好这支线膛手枪,掀开小帘子继续看向了天空。

    回到京师大学堂,薄珏住进了5号实验小院。

    不喜欢和人相处的他,要不是因为有事找赵斗米,几名弟子都不知道恩师收了这么漂亮的门生。

    薄珏在京师大学堂主动提了两个要求,第一是建造一间平顶的楼阁,第二就是找朱舜要了一堆各种小工具。

    立冬时节,天上开始撒下米粒一样的雪粒。

    薄珏穿着一袭雪白的貂裘,走出了5号实验小院,交给朱舜一样东西,回到5号实验小院的楼阁,继续观望天空。

    朱舜坐在京师大学堂的正房里,捂着一杯热茶暖手,坐在火炉旁边,暖着身体的用时,与张焘两人商量一件头等大事。

    明年开春,京师大学堂的第一次升学策试。

    朱舜看到手里的这样东西,当场扔下了这件大事,拉着炉端烧犁的张焘走出了温暖的正房。

    两人裹紧身上的绸缎冬袄,迎着风雪,走进了赵斗米的4号实验小院。

    赵斗米坐在精舍的书案前,冥思苦想着一种新式火器,构建军工体系,太过入神了,没有觉察到恩师过来了。

    来到这里,是因为这里不仅有测试火箭射程的靶场,还有放置着箭靶的靶场,用来测试新式火枪的射程。

    考虑到风速对弹道的影响,火枪靶场是一条用木板围起来的甬道,上方也用木板盖了起来。

    朱舜张焘两人推开门走进去,两名轿夫跑过去把靶场的火盆全部点燃,昏暗的靶场瞬间变的灯火通明。

    木板墙壁的四周,还奢侈的装上了琉璃窗户,靶场内十分的明亮。

    朱舜把手里的东西给了张焘,是一支后装线膛枪。

    后装线膛枪没什么可稀奇的,能让朱舜主动放下招生这件头等大事,一点时间不愿意耽误的过来。

    那是因为后装线膛枪的黑色枪管上,多了一个东西。

    一个直径25mm,长80mm的铁管。

    铁管的前后两边装有两片琉璃透镜,纯度很高的白色透镜,白色透镜上有两条十字线。

    正是因为看见了这个东西,朱舜毫不犹疑的放下了京师大学堂的招生,这件关乎人口红利的大事,来到了靶场。

    这个东西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

    瞄准镜。



第二百零八章 机械锯齿打造成功
    张焘拿起后装线膛枪,在朱舜的指导下,闭上左眼,只用右眼对着那根铁管。

    箭靶远在三百步的距离,他完全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效果和千里镜一样。

    能够看清三百步左右的箭靶,没有多神奇,千里镜看的比这个更远更清晰。

    但是当他按照朱舜的指导,根据十字线进行压枪,压到一定的角度。

    “砰!”

    一声枪响过后,张焘放下冒着硝烟的后装线膛枪,接过来千里镜望了过去。

    三百步左右的箭靶,出现了晃动。

    张焘没怎么玩过火器,有了朱舜的指导,还是有失精准,只是擦着箭靶的边框飞了过去。

    但是这样足够惊人了,这可是三百步的距离,张焘活了这么大了,也就听说过关宁铁骑第一神射朱忠义,可以射中三百步的目标。

    大明边军这么多人,总有一两个奇人异士。

    朱舜这个怪胎要除外。

    张焘自己几斤几两,自己最清楚了,对于火器的熟悉程度连个半桶水都算不上。

    别说是三百步的距离,就是三十步的距离,能否命中还要看运气。

    张焘爱不释手的抚摸着后装线膛枪,走到旁边的官帽椅,坐了下去。

    过了很久,才平稳了心情,郑重说道:“十朋,辽东边军倘若是人手一支这种火器,建奴就不足为虑了。”

    朱舜很赞同张焘的这句话,平淡的说道:“这支后装线膛枪上装的是2.5倍镜,可以做到300m以内精准打击。”

    300m内精准打击!

    张焘接受了朱舜带来的科学,知道这个三百米有多远,几乎是把火器营的准头,提高了十倍!

    张焘似乎已经看到了辽东将领们,那一张张的谄媚笑脸,感叹道:“辽东的总兵参将们要是知道这件事,你的安静日子估计也就到头了,家里换上铁门槛,也会被他们给踩平了。”

    朱舜笑了笑,没有接他的话茬。

    赞同后半句建奴不是对手,却不赞同前半句,人手一支。

    挑选一名符合条件的狙击手,就已经很难了,最后能够合格成为狙击手的人就更少了。

    别的不说,就拿铅弹火药的消耗,足以拖垮大明的财政。

    这两年的时间里,朱舜陆陆续续的给六弟朱铁送去了上千发锥形子弹,加上他过人的天赋。

    这才造就了一个三百步狙杀皇太极的额驸佟养性的壮举,连跳六级,当上了一名把总。

    消息从边疆传来,三叔高兴的在黄村摆了三天的流水席,庆祝儿子当官了。

    朱舜自己手下的狙击小队,经过层层筛选,到现在只扩张到了七队。

    二叔可是从整个北直隶的老百姓里挑选,挑选到现在,也只扩张到了七队。

    附和狙击手条件的少年还有一些,只是他们不愿意举家成为朱家的家丁,首先就淘汰了他们。

    至于把这种2.5倍镜线膛枪交出去,更不可能了,朱舜卖都不会卖。

    以后只把狙击小队当成雇佣兵,雇佣给福王世子这些坐拥金山银山的权贵。

    有些话不方便说出来,朱舜笑了笑,喊来一名轿夫让他把这种线膛枪的图纸,交给掌厂朱玉,另外给二叔带了一句话。

    张焘再怎么爱不释手,也只能放下了手里的火器,随口问道:“这种新式火器的名字叫做什么。”

    朱舜想到自己还没给线膛枪取名字,想了想,说出了一个以后让建奴、倭寇、高丽闻风丧胆的名字。

    “300式线膛枪。”

    测试完300式线膛枪的射程,朱舜和张焘离开了4号实验小院,赵斗米还是没有发现恩师二人。

    主要是京师大学堂的安全性极高,配备了三支狙击小队,另外还有一支从边疆退下来的军士,昼夜换班的巡逻,人数多达五十人。

    整个实验院的四角,建造了四座瞭望塔,始终有人拿着千里镜在上面观望,还都是嗅觉敏感的夜不收和塘骑。

    别说是普通的贼匪了,最擅长藏匿踪迹的建奴鞑子来了,也逃不了一个死字。

    朱舜和张焘两人顶着风雪,回到正房的火炉旁,还没把身子烤热乎了。

    一名青色棉布冬袄的匠人,被铁塔汉子拦在了门口,只能对着紧闭的镂纹木门喊了一句:“老爷,机械锯床做好了。”

    朱舜和张焘站起来走出去,瞧见了那名面色红润的匠人,摆了摆手,示意他先回去。

    来到北平机械总局大门口。

    这么冷的天,大门口两旁的四角亭里,还是蹲满了管事。

    张焘忍不住打趣了一句,看来北平机械总局比起西瓦厂还要生意兴隆,说笑着迈过了门槛。

    新式纺织车间已经建好了,一间占地不小的空旷车间,房顶上有一排排齿轮,连接着一排排的传动杆。

    传动杆连接着皮带,皮带连接着一台台机械锯床。

    纺织车间旁边有一个锅炉房,锅炉房里有一根铁管。

    延伸出来,一直通到纺织车间的正中间,那里放置着一台彻底完善的第二代蒸汽机。

    蒸汽机械车间唯一的难点,是地面的硬化处理。

    现在还没烧制出水泥,只能先用沙石灌筑地基,地面铺上三层坚硬的青砖。

    等到水泥烧制出来,直接用水泥浇筑,就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

    朱舜和张焘走进来的时候,工厂主朱寿工程师陈衢,还有所有的匠人们,都在这里等着。

    瞧见朱舜走进了蒸汽机械车间,匠人们嘈杂的喊了一句见过老爷。

    朱舜摆了摆手,走到一台机械锯床旁边,仔细检查这台机械锯床。

    机械锯床的零件很简单,只要有设计图纸,完全可以用铁液浇模的方式,制造出来。

    难就难在,怎么让这些简单的铁零件,构架成一台机械锯床。

    机械锯床主要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床身,二是锯轮,三是联动轴。

    这三个主要部分,朱舜没去看,看的是都是一些小细节。

    这些小细节可以防止机械锯床在工作的过程中脱落,以锯轮的转速,很轻松就能把匠人的脑袋锯下来。

    朱舜检查完这台机械锯床,陈衢果然没让他失望,小细节方面做的很好:“开始吧。”

    一名初级匠人跑回了锅炉房,开始往锅炉里面添烟煤。

    没过多久,锅炉房的烟囱里冒出了滚滚浓烟,蒸汽机喷吐着白气,开始做往复运动。

    陈衢把这个露脸的机会,让给了一名受宠若惊的年轻匠人。

    在年轻匠人的操作下,蒸汽机带动面前这台机械锯床的联动轴,联动轴通过一系列的联动装置,带动锯轮。

    锯轮高速旋转起来。

    年轻匠人和另一名匠人搬来一根原木,放在床身上往前推。

    “嗞!”

    蒸汽机械车间内,立即响起了刺耳的切割声,同时飞出了大量的木粉。

    朱舜看着旁边的西洋自鸣钟,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一根长约三四米的原木,切割成了两半。

    两名年轻匠人继续配合,只用了十分钟时间,就把这根原木切割成了大大小小的木材。

    匠人们看着眼前宛若神迹的一幕,用力揉了几下眼睛,不管怎么揉,眼前还是有高速旋转的锯轮,还是放着大大小小的木材。

    忍不住惊呼了起来,很快惊呼就变成了欢呼,有了这种锯床,能拿多少提成赏银啊。

    陈衢却在旁边认真的记录着数据,等到两名匠人把朱氏纺纱机所需要的各种零件切割好。
1...9192939495...1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