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刘武元可是千总,知县都得给他三分薄面,何况是一个纨绔子弟。

    还没等刘武元得意多长时间,一根粗大的水火棍当头砸了下来,没有防备的他,瞬间就被身材魁梧的怀远侯公子砸懵了。

    一股鲜血从脑门上流了出来,脑袋‘嗡嗡’乱响。

    台湖乡的乡绅们彻底傻了,这个锦衣华服的公子哥到底是谁,竟然敢殴打刘千总,要知道这位可是孔总兵的心腹爱将。

    怀远侯公子打了一棍子,恶仆们立即一拥而上,赶紧用水火棍招呼这个所谓的千总。

    百忍堂张家的祠堂前,再次响了一声凄惨的哀嚎,还有一声声的求饶。

    怀远侯公子原先还想饶了他,听到他一个堂堂的千总竟然开口求饶,往他身上吐了一口唾沫,鄙夷道:“真他娘的是个软骨头。”

    怀远侯公子大手一挥,手下的一名恶仆赶紧拿来草药给张焘儿子包扎伤口,扶起张焘笑道:“本公子是怀远侯府的大公子,知道你心里都是疑问。”

    “本公子堂堂一个小侯爷,怎么会帮你一个素不相识的普通人。”

    “那是因为你加入京师大学堂了,也是你最正确的决定。”

    “照今天的这个情况来看,就算你还是六品主事,也逃不了这一劫,正因为加入了京师大学堂,才有了让本公子出手的可能。”

    张焘不会想到自己发明的压力水井有多大的价值,只是以为这位怀远侯公子是看在山长朱舜的面子上,拱手道:“多谢小侯爷。”

    台湖乡的乡绅们今天真是开了眼了,没想到只在戏文里见过的小侯爷,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了。

    乡绅们想到自己刚才的所作所为,肠子都悔青了,自己刚才要是仗义执言,就是张焘雪中送炭的朋友,便能通过张焘结识小侯爷。

    只要小侯爷能给自己说一句话,就是一张天大的虎皮,凭借这张虎皮,便能成为台湖乡第一乡绅。

    结果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就这么白白浪费了,在场的乡绅们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

    已经错过了一个机遇,擅长见风使舵的乡绅们就想着弥补,一个个全从八仙桌站了起来,想要站在张焘身边。

    却被手持水火棍的恶仆们拦住了,只能站在外围,不过这也不妨碍他们巴结张焘,一个个开始痛斥张族长。

    “张涛是本员外的好友,你想夺走张焘的族长之位,先过本员外这一关。”

    “老夫曾经和张焘父亲喝过酒,张焘可是老夫的侄儿,以后焘儿的事就是老夫的事。”

    “就你也配当百忍堂张家的族长,一个把百忍堂张家振兴为台湖乡第一乡绅的机会就这么没了,本员外看你死了以后,怎么面对列祖列宗。”

    乡绅们开始帮腔了,百忍堂张家的族人则是开始得意了,也是全部站了过去,本来想仗着是张焘兄弟子侄的亲人身份,想要穿过恶仆们。

    尴尬的是,同样是被恶仆们拦了下来,不过他们还是觉的有面子,他们和张焘可是一家人哩。

    还没得意多久,张焘的兄弟子侄们很快就手足无措的不知道怎么好了。

    张焘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衣冠,平淡的说道:“还请小侯爷帮张某选一处风水宝地,另外帮忙把张某爷爷和父亲的祖坟,迁到那处风水宝地。”

    张焘突然握住儿子的棉布对襟,‘刺啦’一声,撕烂了棉布对襟,心如死灰的说道:“从今天起,我张焘与百忍堂张家。”

    “不再来往!”




第一百六十九章 开始招生
    朱舜过来的时候,这场闹剧已经结束了,只看到了一些收尾。

    张焘曾经的兄弟子侄们苦苦哀求张焘,不要离开张家,因为他们也看出来了,只要张焘成为他们的族长,就算他们整天游手好闲的混吃等死,也能过上锦衣玉食的好日子。

    那二十几名准备要殴打张焘父子的子侄们,在父辈的眼色下,赶紧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说自己错了。

    张焘头也没回,跟着朱舜离开了这里。

    怀远侯公子为了拿下压力水井也真是够意思,直接在西山抢了一位宫内大太监建造的墓地,当做新百忍堂张家的祖坟。

    西山因为盛产耐火土、白土、灰土、红土、青灰等八种土壤,又被叫做八宝山,一直是明朝大太监离宫以后养老的地方。

    大太监无后,担心自己死了以后没人烧纸,就在西山建造供奉自身的寿藏处寺庙。

    怀远侯公子直接推平了那名大太监正在建造的寺庙,准备改建成新百忍堂张家的祖坟。

    朱舜当着怀远侯公子的面,毫不忌讳的说出了压力水井的价值,张焘也明白了怀远侯公子的心思。

    但是帮了张焘大忙就是帮了,不论怀远侯公子是出于什么目的,张焘还是把压力水井的经营权交了出去。

    接下来关于利益瓜分却出了问题,张焘说自己只要两成就够了,怀远侯公子死活不同意,非得要给六成,让他占大头。

    因为这件事,朱舜再次高看了怀远侯公子一眼,没想到这位看起来五大三粗的二世祖,眼光和城府一点也不比福王世子差多少。

    知道真正有价值的是发明压力水井的张焘,而不是一个死物,想用压力水井把这个大明顶级发明家给绑住。

    处暑时节。

    北平机械局旁边再次平地拔起了一座工厂,看到二世祖儿子终于出息了,怀远侯大笔一挥,亲自给工厂提了六个大字。

    正式开张这一天,怀远侯公子同样是办了一个剪彩仪式,过来捧场的官僚乡绅很多,在朱舜的建议下,又把顺天府各地的乡绅都给请来了。

    为了等各地的乡绅才把时间拖的这么迟,要不然早就开张了,哪里会拖这么长的时间。

    最后剪彩的人物,以怀远侯公子的身份地位,请来一位正三品的侍郎都有可能,但他偏偏让朱舜这个小小的九品大使剪彩。

    朱舜也正等着这一刻,这段时间因为压力水井这件事,没少费心,为的就是完成另一件谋划。

    京师大学堂招生。

    朱舜在一大批官僚乡绅和商贾的注视下,走到了两只石狮子中间,开始说话了:“多谢小侯爷的看重,让我说两句吉利话。”

    “诸位的时间宝贵,我就不在这里多说废话,只想说张焘发明了压力水井,这一场大富贵是他应得的。”

    说完这句话,朱舜真的就不说了,从旁边丫鬟端着的托盘里,拿过一只金剪刀。

    朱舜和怀远侯公子一左一右,剪下了红绸子中间的大红花,同时在一片编炮声中,张焘用力一扯大门口牌匾上的红布。

    北平压力水厂。

    官僚乡绅和商贾们虽然对这个喜庆的剪彩仪式很有兴趣,但是他们脑子里还在回忆朱舜刚才的那句话。

    压力水井是张焘发明的。

    压力水井的有多大价值,这些官僚乡绅和商贾们再清楚不过了,每年最少能给张焘带来一万两白银的收益。

    十年就能达到十万家产。

    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发明,官僚乡绅和商贾们想想就觉的可怕,他们要是贪污十万两白银,或者赚来十万两白银,不知道要承担多大的风险。

    张焘可倒好,喝喝茶,当当先生,悠哉悠哉的就把十万两白银赚到手了,谁还敢说西法党人都是崽卖爷田的败家子。

    简直就是一座人形的宝源局。

    朱舜看到官僚乡绅和商贾们脸上表情,知道这件事成了,初步改观了人们对于西方党人的败家偏见。

    白露时节。

    朱舜坐在新建好的京师大学堂后苑梅林里,吹着凉爽的秋风,慢慢品茶,良乡县知县亲自过来拜访:“朱大使好悠闲,张讲师可就苦了。”

    青砖黑瓦的京师大学堂本来只有厢房、耳房、游廊、倒座这些普通建筑,怀远侯公子为了感谢朱舜,捐了一万两白银扩建了学堂。

    朱舜站起来拱手道:“包知县今天怎么有空来这里,快快请坐。”

    包知县瞧见朱舜这么客气,一点也没有因为自己认识几个大人物,鼻孔朝天的意思,暗暗点头:“本官今天是过来感谢朱大使的。”

    “这段时间因为朱大使要招生这件事,良乡县的户籍人口,可是增长了很多。”

    秀才的选拔,是由各个县衙主办,京师大学堂位于京城西郊的良乡县,只能选拔良乡县的生员。

    不过为了考上秀才举人,更改户籍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良乡县知县这段时间因为户籍更改这件事赚了不少银子。

    包知县早就想过来了,等到今天才过来,那是因为今天正好是京师大学堂正是招生的日子,作为一县之尊,过来帮忙坐镇,也算是还了一份人情。

    京师大学堂前院是一片平坦的院子,此时摆放了一张张书案和官帽椅,坐着一位位少年和青年,甚至还有几名过来碰碰运气的白发老头子。

    朱舜有些无语的的同时,看来自己通过压力水井这件事的谋划,确实是成功了。

    试题一张张的发了下去,这其中避免不了有替考的人,可是当他们看到试题立刻就傻眼了,精通八股文的他们,根本不会做这些试题。

    一炷香以后,开始收卷,正儿八经过来参加策试的人倒是做了不少,那些替考的秀才举人们,几乎都是交了白卷。

    这种事早在朱舜的预料之中,毕竟替考这种事在明朝极其猖獗,屡禁不止,但是自己给出的试题可不是精通八股文就能做的了的。

    收上来试题,朱舜又做了一次甩手掌柜,全部交给了张焘和王徵,由他们两个来批改试题。

    朱舜则是去了京师大学堂专门用来做实验的实验院,继续研究蒸汽机了。



第一百七十章 又是一个世界级天才
    赵斗米就是这群考生中的一个,也是这些人里少见的举人,年少成名的他却不知道官场的黑暗,分明已经高中了进士,却被东林党给冒名顶替了。

    赵斗米家里很穷困,进京赶考的盘缠还是母亲卖了嫁妆勉强凑齐的,已经没有回家的盘缠了,就算是有他也不敢回去。

    想当初离开家乡的时候,已经夸下了海口,不考上进士绝不回去,结果却是落第了,哪里还有脸面回去。

    没钱更没有权势的他,虽然心里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是这样,在当今黑暗的官场,没有背景还得罪了东林党的自己,再是有才能也考不上。

    后来听说京师大学堂的张焘发明了一种压力水井,十年可赚十万雪花银,赵斗米就想去试一试,做不成清知县,做一个富家翁也能衣锦还乡。

    可惜公布成绩那天,赵斗米还是落榜了,以一分之差落榜了,不过这一次他没有任何的怨言。

    京师大学堂在放榜的同时,也把试题放在了旁边,随便翻阅随便查看,赵斗米对照正确的答案,自己确实差了一分。

    仕途已经没有指望了,倘若这条路要是再断了,赵斗米只有自尽一条路可选了,不甘心的他就想着再去尝试一次。

    进入京师大学堂以后,正对面是两尊雕像,一尊是手持浑天仪的科圣张衡,一尊是手持算盘的算圣刘洪。

    从大理石雕像旁边走过去,两侧是一排排松树,还有一片广阔的平地。

    平地的尽头是一间间的讲师耳房,正中的正房内坐着朱舜和张焘两人,朱舜手里拿着一份名单,面带笑意:“不错,这一次一共招收了八名人才,两名天才。”

    “加起来一共是十个人,数字倒是挺吉利的。”

    张焘也是没想到民间还有这么多的遗珠,不过仔细想想也是,大明以八股文取仕,这也就导致了很多算学人才埋没了。

    这样也好,整个大明就相当于一个人才宝库,等着他们去捡,还没有任何人竞争。

    张焘想起一件事,问道:“山长,真的不收一分束脩,现在人还很少,倒是不用在意。”

    “等到人多了以后,每年只是采买粮食就要花不少银子,还有各种研究经费,京师大学堂到时候怕是会成为一个吞金巨兽。”

    朱舜正要说话,瞧见门口的阳光被挡住了,一名少年踌躇不定的站在门口,想要进来,又怕太过唐突有失礼节。

    朱舜在策试的见过这名少年,也专门把他的试题拿出来亲自看了一遍,因为他是这批学子里唯一的举人:“赵斗米你有什么事进来说。”

    赵斗米走进来先是郑重行礼,先给朱舜行了一礼,然后又给张焘行了一礼,礼节方面倒是做的滴水不漏。

    察言观色本事也不错,知道这里是以朱舜为主,而不是看起来岁数更大的张焘。

    赵斗米行礼结束,恭敬道:“这位先生,学生想再做一次,不知道可否宽容一次。”

    “咕咕”

    这句话刚说完,已经两天没吃饭的赵斗米,肚子不合时宜的响起了咕咕叫,脸庞瞬间就红了。

    朱舜在雕纹书案上随便抽了一张试题,站起来笑道:“现在也到吃饭的时间了,咱们一起去食舍吃饭,边吃边聊。”

    说完,不等赵斗米拒绝,朱舜拉着他走出了正房,顺着广阔平地西面的青砖小道,来到了西面的广阔平地。

    这里有一座规模不少的食舍,还有一间间空着的小馆,以后给学子们自己开个茶馆、香道舍、诗社等等附庸风雅的精舍。

    食舍的管事是北平火器总局孙管事的妻子李九娘,原来在朱氏纺纱厂做工,现在由她带着几名厨艺不错的纺妇,在这里为学子们做饭。

    京师大学堂以后将会是一处文风浓郁的学府,朱舜不想让这里掺杂太多的蝇营狗苟,规定了任何人都是两菜一汤,主食管够。

    朱舜作为山长也不搞特权,老老实实的排队,好在京师大学堂还没有正式开学,只有他们三人,很快领了一个木托盘。

    木托盘盛着一荤一素,还有一碗清场,朱舜又拿了两个馒头,坐在长条桌子上开始吃饭。

    大明子民一直在为吃饱饭而努力,京师大学堂不收取任何的束脩,还免费让学子吃饱饭,已经够让赵斗米吃惊了,没想到还有荤菜。

    赵斗米决定在这里吃饭了,也不扭扭捏捏作小女儿态了,拿了五个馒头,李九娘见他这么能吃,就多打了一份荤菜给他。
1...7172737475...1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