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几百年以后,外国人独立,岂不是为外国人做了嫁衣,倘若先进的火器贩卖到倭国,用来对付当时的汉人国家,朱舜情愿不建立军火公司,也不会让那一幕发生。

    朱舜轻咳了一声,鲁维奥知道自己该说话了:“尊敬的大明皇帝,军火公司可以建立在大明。”

    “只不过我已经决定追随工业伯,做他的家臣,希望大明皇帝能够给我建立家族骑士团的资格。”

    佛郎机贵族迟迟没有说话,崇祯几乎以为对方不会答应了,心里忍不住有些失望。

    没想到朱舜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惊喜,居然折服了这名佛郎机贵族,让他做了工业伯的家臣,嗯,应该是大明的师爷。

    崇祯仔细想了想,也就明白了,燧发枪、大明蒸汽机、蒸汽磨坊等等,朱舜的每一样新发明都给满朝文武带来了很大的震动,也对大明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崇祯自己每一次都被震撼到了,折服一名佛郎机贵族那是理所当然的。

    想来这一次如果没有朱舜,佛郎机贵族是不可能留在大明建立枪厂,当真是大明的瑚琏。

    崇祯对于新进诰封的工业伯朱舜,心里多了几分感激:“可以建立家族骑士,这支乡勇披甲的人数不能超过二十人,就当是用来保护枪厂。”

    “另外你的骑士头衔,大明也给予一定的承认,品秩大致相当于奉国都尉。”

    崇祯说完这些,突然把视线转向了站在一旁不说话的朱舜,笑道:“爱卿上前听封。”

    朱舜听到这句话,表情有些憋笑的意思,本来是自己求着崇祯要建立军火公司,换一个思路,反倒是换成了崇祯求自己了。

    崇祯等到朱舜走上前,这一次真是没能忍住,走过去握住了朱舜的手臂:“赦封令尊为锦衣百户,令堂为六品诰命安人。”

    锦衣卫分为两种,一种是各个卫所负责监察的探子,另一种叫做銮仪卫,负责拱卫在皇帝身边。

    因为常伴君王左右,赦封銮仪卫一直视作最大的荫庇,只不过一般是长辈荫庇给后辈子侄,朱舜没想到自己倒是荫庇给了老爹。

    这也没办法,老爹只有一名匠人没有任何功名在身,倘若是有功名在身,估计已经高升了。

    锦衣百户虽是个武官,但也足够让老爹过足了官瘾,当个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官老爷。

    朱舜立即谢恩:“谢皇上赏赐。”

    封赏结束,枪厂的事情也确定了,崇祯就让佛郎机贵族退下了,把朱舜单独留了下来:“爱卿,这个西洋人甘愿成为你的师爷,一定要想办法把建立枪厂契书,由你来签字画押。”

    “这样才能真正控制枪厂,保证新式火器不流落到建奴手里。”

    朱舜正想着怎么找借口,把契书放在自己名下,看到崇祯郑重的脸色。

    得,又成了崇祯求自己了。




第二百九十一章 火药工厂
    崇祯都开口了,朱舜也不好拒绝,勉为其难的去了一趟顺天府衙门,把军火公司的契书签字画押了朱舜两个字。

    只是公司这两个字,让衙门里的很多小吏感到怪异,倒是难得待在衙门没去各县巡查的宋应晶,知晓这是西洋人的堂、铺名号。

    朱舜与宋应晶攀谈了几句,刚倒的茶水还冒着热气,宋应晶又匆匆出门了,带上从顺天府各地巡检司抽调的官兵,赶往了文安县的得胜淀,那里出现了几小股流寇。

    朱舜看着舅哥宋应晶脚步匆忙的背影,平静的脸容出现了一丝凝重:“顺天府都开始出现流窜各地的流寇了,必须要继续加快工业化进程了。”

    放下手里的官窑白瓷茶杯,朱舜走出顺天府衙门,坐上蓝绸湘绣轿子立即回了王恭局。

    从今天开始,王恭局就不存在了,再次变成了王恭厂,并入了二十四衙门的兵仗局,正式由王承恩接管。

    王恭局的枪厂掌厂朱玉,高升为密云县的从七品知县,炮厂掌厂赵斗米也高升了,担任了银台的一名从七品知事。

    只是挂个闲职,平时还是待在军火公司研究新式火器。

    王恭局里的匠人们,大部分都是受过朱舜恩惠的少年匠人,现在都成了青年匠人了,大部分还都是手艺精湛的匠头。

    朱玉上任以前留下了一份名单,都是信得过的匠人,军火公司又需要大量的熟工,便用高出原来一成的月钱,留在了军火公司。

    熟工的问题基本解决了,朱舜叫来了李州桥,让他安排一名擅长建筑学的天才学子,抽调一批熟工尽快把军火公司修筑好。

    没过几天,天才学子就把设计图纸拿到了朱舜面前,站在永定河岸边,头头是道的说道:“山长,军火公司的新址选在了北平机械局旁边。”

    “位于以后的工业之城东北区,军火公司的枪厂和炮厂都在这里,火药厂修筑在工业之城的外面,在工业之城北方二十里的地方,防止发生天启大爆炸的惨案。”

    “王恭局拆除了以后,里面用来制造火药的器具还可以使用,直接搬到火药厂就行了。”

    朱舜仔细翻看了军火公司的修筑图,设计的很完善,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便交还给了天才学子:“明天开始修筑。”

    天才学子没想到自己的图纸竟然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获得了山长很大的认可,激动的作揖过后,快步离开了白府,回去挑选一支手艺最好的熟工队伍。

    第二天就开始修筑,黄道吉日是没办法挑选了,挑选了一个吉时,竹木泥瓦匠摆下香案,祭拜了祖师爷鲁班,便开始动土了。

    朱舜不是第一次瞧见别人祭拜祖师爷了,上百名匠人拿着香烛,叩拜香案上的一尊祖师爷像,很是壮观。

    祖师爷也很有意思,仓储祭拜的祖师爷是韩信,草鞋匠祭拜的祖师爷是孙膑,最有意思的是镖行和土匪拜同一个祖师爷,达摩。

    朱舜想到镖行土匪两个对头,居然有同一个祖师爷,还是达摩,忍不住笑了笑。

    一个月以后。

    围墙用水泥,地面用水泥,房屋还是用水泥,一座水泥火药厂修筑好了大体的框架。

    朱舜开始亲自监督一些细节的修筑,火药厂的安全问题就在这些细节,只要处理好细节,基本上不会发生爆炸了。

    就算是发生了爆炸,也只是一些小爆炸,火药工人可以通过这些细节保住一条性命。

    朱舜带着藤帽走进了火药工厂,里面铺设的水泥,只有几条主路凝结的七七八八可以走人了,其他地方还是用稻草铺着。

    天才学子为了尽快修筑好火药工厂,吃住都在这里,已经一个月没有睡个好觉,瞧见朱舜过来了,揉了揉眼睛迎了过去:“山长。”

    朱舜点了点头,看着面前砖拱结构的火药车间说道:“介绍一下火药工厂的情况。”

    提到火药工厂,天才学子很快就来了精神:“为了避免火药发生爆炸,火药工厂在三个方面一定要尽善尽美。”

    “首先是防止走水,整个火药作坊里不能有任何可能产生火星的东西,除了火石、火折子这些在蒸汽磨坊都不能携带的明火。”

    “包括掉在地上会产生火星的铁器铜器,甚至是石子都不能带进火药作坊里面。”

    防火问题确实重中之重,火药的制造,也会让整个作坊内弥漫易燃易爆的粉尘,只不过浓度要比蒸汽磨坊低很多。

    但是粉尘的本质不一样,火药作坊里面可是很容易发生爆炸的硝石、硫磺、木炭,即便是浓度低,只要有火星子就很容易发生爆炸。

    天才学子指着火药作坊的地面,继续说道:“这样还是不足,学生便把火药作坊的地面,由原来敲定的水泥地面,换成了一层经过精细筛选的河砂。”

    “即便是有铁器铜器掉在地面上,也不会产生火星,更重要的是河砂还能吸附掉在地上的酸碱和药屑。”

    “做好这两个方面,火药作坊的走水和爆炸问题,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了。”

    朱舜看向了作坊的地面,宽敞明亮的火药作坊地面上,果然是铺了一层河砂。

    另外火药作坊的上方还修建了一排排柳叶窗,用来通风透气,降低火药粉末的浓度。

    火药厂的水泥墙很高,达到了四米,一是为了防盗,二是为了挡风,因为火药作坊的墙根全是可以推开的窗格。

    朱舜站的火药作坊门口,其实是一座水泥桥,火药作坊边缘是一圈壕沟。

    这是天才学子设计的逃生沟,一旦发生了爆炸,火药匠可以迅速推开窗格,跳进逃生沟。

    天才学子在细节方面真是做到了尽善尽美,指着一条专门运输的水泥路说道:“山长,火药在搬运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了颠簸,也有可能因为碰撞发生爆炸。”

    “这条水泥路就专门用来运输火药,每天还派人专门清扫,防止有石子木块落在上面。”

    看到这里,朱舜也挑不出什么瑕疵了,拍了拍天才学子的肩膀离开了这里。

    天才学子愣了一下,很快露出了受宠若惊的表情,傻乐了半天。



第二百九十二章 军工体系
    朱舜回到工业之城的修筑地,一条宽约四十米的水泥路已经彻底凝固,熟工们正在清理铺在水泥路上面的稻草。

    这条四十米宽的水泥路,是由朱舜亲自设计,按照后世高速公路的标准进行修筑,以后是工业之城的主干道之一。

    工业之城一共九个区,每个区都相当于一座上县,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修筑完成的,暂时只修筑了东区。

    东北区和东南区没有修筑,外侧只是建造了一堵高大宽厚的水泥墙,形成了一个目字状。

    在目字的东面,永定河岸边也有一个目字,这是工业之城以后的工业园区。

    住宅区和工业园区就用这条四十米宽的水泥主干道隔开。

    工业园区的北区,已经用水泥修筑好了一家家蒸汽纺纱厂,地面全部经过水泥的硬化,正在源源不断的生产纱线。

    工业园区的中区,也用水泥修筑了一家家水泥工厂,全市场飞梭织布厂,一匹匹顺天大幅布从东区岸边的小马头,漕运到顺天府各地。

    工业园区的南区,也就是永定河的下游,水泥翻建的北平机械总局和军火公司修筑在了这里。

    火药工厂正在进行一些细节方面的完善,枪厂和炮厂却已经正式竣工了,蒸汽厂房在抽调大量熟工以后,也在快速的搭建。

    水泥厂,矿石蒸汽厂,还有以后用来生产硫酸等化学产品的化工厂,修筑在通州的潮河旁边,免得危险工人的身体健康。

    直到立冬时节,正式搭建成功。

    在这段时间里,凡事喜欢争胜第一的七弟子徐积薪,给了朱舜一个很大的好消息,研究出了碳素弹簧钢。

    更为先进的火器,往往需要更加完善的工业条件,斗米式步枪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击锤、簧片这些精细零件的钢材没有达到要求,有一定几率造成哑火。

    徐积薪研究出了弹簧钢,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弥补了斗米式步枪的最后一块短板,哑火问题。

    崇祯七年给朱舜带来的惊喜,还有更多。

    蒸汽厂房搭建成功了,赵斗米找上了朱舜,大大方方的行了一礼:“恩师,军火公司的枪厂和炮厂已经彻底修筑完成了。”

    朱舜一直在等军火公司的枪厂和炮厂修筑完成,满桂和黄得功采买燧发滑膛枪的订银,收了快三四个月了,还没有生产一支。

    大舅哥曹文诏手里的燧发滑膛枪,基本上已经到了使用寿命,需要替换新的燧发滑膛枪,不然容易炸膛。

    曹文诏黄得功这些一心报国拼命抗击建奴的将领们,都在等着军火公司的枪厂炮厂成立,凭借先进的火器,在辽东好好的杀杀建奴的威风。

    朱舜和弟子赵斗米走出白府,通过京师大学堂不远处的小马头,乘坐一艘乌篷船,来到了工业园区的东南区马头。

    走出乌篷船,步行来到了军火公司。

    军火公司的外观很简单,高大的水泥围墙,拉了一圈铁丝网,一扇铁质大门,就没了其他任何装饰了,就连石狮子也没摆放。

    军火公司里面,一条宽约二十米的主干道,把军火公司分为南北两侧,一侧为枪厂,一侧为炮厂。

    军火公司的占地很大,枪厂里修筑了十余座蒸汽车间,还剩下大片的空地。

    朱舜跟着赵斗米来到第一个蒸汽车间,在里面看到了一样很熟悉的东西:“轧机?”

    赵斗米走过去轻轻抚摸这种新式蒸汽机械,脸上带着一丝迷醉:“恩师猜的不错,正是轧机。”

    “只不过不是咱们发明的,是北洋水师学堂的西洋人卡斯德利发明的新式轧机。”

    这种新式轧机的出现,远远超出了朱舜的预料,在他规划里最少要到崇祯十年以后,才有可能出现轧机。

    虽然达·芬奇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设计出了轧机,但那是比较原始的轧机,最多用来轧制金币银币。

    这种新式轧机可就不一样了,不仅可以用来轧制蒸汽机船所要用的钢板,还能轧制一种对于枪炮有着重大意义的东西。

    无缝钢管。

    赵斗米的话,立即印证了朱舜的想法:“恩师,这种轧机可以轧制15毫米的无缝钢管。”

    “以后枪管的制造,精良程度和速度都有了质的提升,达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朱舜也是忍不住走过去,抚摸冰凉的钢铁机械,心情却是异常的火热。

    两人过了很久才离开轧机蒸汽车间,怀揣着振奋的心情,来到了第二个蒸汽车间,这个车间用来锻造击锤、簧片、机芯制动器这些精密零件。

    过去都是使用手工的方式进行锻造,产量很低,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现在同样变成了蒸汽化生产,机械冲床居然也研究出来了。

    经过硬化的水泥地面,整齐的放置着一台台钢铁机械,泛着锃亮的黑色光泽。

    赵斗米看着王徵发明的一台台机械冲床,脸上又是出现了陶醉的表情:“恩师,这些机械冲床,可以把5毫米左右的碳素弹簧钢冲压成机芯零件。”

    “机芯零件的生产不仅质量更好,数量也开始爆炸式的增加,可以跟上轧机的速度了。”

    顺着水泥路,朱舜赵斗米两人又来到了第三个蒸汽车间。
1...132133134135136...1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