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按照朱舜的意思,当然是要先在北直隶举办,然后才能在松江府举办一次。
百户朱忠义想了想,就让长子在松江府先办了,白家毕竟是独女,长子以后也要长年累月住在松江府,让岳丈心里高兴,长子在岳丈岳母面前也能更加的如鱼得水。
今天就是朱四海和白素素大喜的日子。
新郎官朱四海骑在一匹大马上,后面跟着一定彩轿,彩轿是用大红织金,四角悬挂桃红球。
迎亲队伍抬着各种礼品,敲锣打鼓的去迎接新娘。
成亲有纳币和聘礼,纳币是给礼银,聘礼则是给实物。
大明南北的聘礼各有不同,纳币却是都一样,上户不过十五两银子,中户十两,下户五两。
又有小茶礼和大茶礼之分,一般的百姓人家只有小茶礼,官僚乡绅才会有大茶礼。
北方的小茶礼用的是羹果,四盘,六盘,十六盘都有,根据家资的丰厚来定。
新郎官朱四海入乡随俗,小茶礼抬盒上用柏枝和丝线络果做长串,坠着剪彩鸳鸯、万年青草、吉祥草,作吉祥之兆。
白家宅子内早就站满了前来观礼的亲朋好友,多数是官僚乡绅。
松江府作为天下纺织中心,松江紫花布在欧罗巴都是紧俏的贩洋棉布,商贾气息很重,形成了极其浓重的攀比心理。
白老爷子老来得女,就这一个女儿,当然希望她嫁的风风光光,看到迎亲队伍全是一些乡野百姓,也没说什么,只要朱四海以后疼爱女儿便是了。
一袭红紫宋锦的知府长子,酸味十足的说道:“倘若是本少爷迎亲,以我爹的人脉,整个松江府的大小官员都会过来庆贺,南直隶的知府知州,少说也能请来三位。”
“你们瞧瞧这位”
过来观礼的人,都是白老爷子多年的亲朋故旧,知府长子说出这句话,顿时让他心生不悦。
以后女婿朱四海就是一家人了,知府长子这么贬低朱四海,就是在打白老爷子的脸。
转过头正要呵斥知府长子,却发现这位知府长子说不出话了。
迎亲的队伍已经走进宅子了,被白老爷子的亲朋故旧没少诟病出身低贱的朱四海,身边按理说只有一些乡野百姓才对。
谁知,竟是多了三件麒麟服。
知府长子和亲朋故旧们心里的讥笑,消失不见了,全部是目瞪口呆的探着脑袋看了过去。
朱家的势力也太过惊人了,居然请的动两位伯爷和一位侯爷,亲自过来帮忙迎亲。
亲朋故旧们仔细看了很长时间,确认是真的伯爷和侯爷,全都转过脑袋看向了知府长子,满脸玩味。
还请来三位知府,你就是请来三位封疆大吏巡抚,也不见得有这三位京城里的勋贵高贵。
跟着过来迎亲的当然不是三位勋贵,是兴安伯公子新宁伯公子怀远侯公子在征得老爹的同意后,穿上老爹麒麟服跑过来给朱哥的二弟帮腔作势。
三人都是嫡长子,爵位早晚是会传给他们的,虽然有些不合礼法,只要三位勋贵同意了,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兴安伯公子在过来的时候,已经打听清楚了,有个知府长子心怀不轨,走到白家宅子立刻大喊了一声:“谁是松江府知府的长子。”
知府长子猛的一激灵,看向了身边的官宦子弟,这帮子也很仰慕白素素的狐朋狗友,全部倒退了几步,留下知府长子一个人空落落的站在庭院里。
知府长子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走过去,干笑道:“伯爷,在下便是。”
“啪!”
话音落下,兴安伯公子一巴掌扇在了知府长子脸上:“听说你对嫂夫人图谋不轨?”
知府长子在松江府习惯了欺男霸女,什么时候被人打过,还是打脸,当场就被打懵了,欲哭无泪的说道:“伯爷冤枉啊,小的哪敢。”
怀远侯公子自从开办了自来水厂,整天忙着处理自来水厂的事宜,很久没有出门,更甭说畅快的欺负官宦家的二世祖了。
一脚踹翻了知府长子,上去就是一顿老拳,随口找了一个借口道:“谁让你穿的红紫色盘领衣,最是看不惯有人穿戴红紫色盘领衣了,真是找打。”
这句话落下,官宦子弟们全部都是慌作一团,赶紧把自己身上和红紫二色有关的东西,全部扒了下来。
一盏茶过后,新宁伯公子拦住了兴安伯和怀远侯:“差不多了,莫要耽误了吉时。”
知府长子鼻青脸肿的躺在地上,哪里还有半点的嚣张,像条死狗一样。
一炷香以后。
白老爷子在一群亲朋故旧嫉妒羡慕的眼光里,满面红光的收下了聘礼,把女儿送上了彩轿。
朱四海在松江府有了一位乡绅做岳父,正式扎下了根基。
灯笔
第二百八十七章 兄弟二人的谈心
朱四海在松江府办完成亲仪式,又来良乡县的老家办了一场,这一次可就比上次风光多了。
白老爷子的亲朋故旧一起跟了过来,这帮子官僚乡绅怎么也没想到朱四海的兄长,也是一身麒麟服。
大明的一位伯爷。
还有前来祝贺的权贵,更是让白老爷子的亲朋故旧几乎把眼珠子瞪出来,整个京师的勋贵基本上都派遣一名管家送来了贺礼。
白老爷子的亲朋故旧们甚至看到了福王府的总管,就连东厂督公王承恩都送来了一份贺礼。
这帮子平时眼高于顶的地方乡绅,哪里见过这么多的权贵,嘴皮子哆哆嗦嗦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身上再也没了那股子前往穷亲戚家的高贵做派。
全部都在庆幸,庆幸自己没学那长舌妇,在白老爷子面前说些闲言碎语。
更是感慨,有了这份人脉,白老爷子以后在松江府的话语权,差不离可以进入前十了。
朱舜为二弟的姻亲忙前忙后的忙了大半个月,到了秋分时节,朱四海在临走以前,单独找上了朱舜。
一座小山的无名小亭子里。
兄弟二人站在亭子边缘,看着远处繁荣的永定河。
亭子旁边,有一块风蚀斑驳的石碑。
雕刻在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
依稀还能看出是大文豪刘禹锡的陋室铭,字体却是临摹的瘦金体。
用宋徽宗的瘦金体,篆刻陋室铭,看来这位文人也是一个雅人。
兄弟两人看了没多长时间,在外人眼里整天板着一张脸,杀性极重,重到让杀人如麻的海寇施大瑄都赞叹的朱四海。
在大兄面前,突然流下了眼泪。
“大兄,我杀人了。”
“那可是活生生的人啊,大兄,就这么被我给全部杀了。”
朱舜看到二弟这副样子,叹了一口气,揽住了二弟的肩膀:“四海,这是个操蛋的吃人世道,咱们不杀了侯氏一家,等到咱们开办了船厂,等来的就是侯家的屠刀。”
“现在还只是个开始,等到蒸汽机船研究出来,会牵扯到太多人的利益,到那时才是一场场不见刀光剑影的血腥斗争。”
“还记得大哥给你的伟人书籍,写的什么吗。”
朱四海默默点头,背诵起来:“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还没背诵两句,朱舜突然大声的一起背诵起来:“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
“那样从容不迫,那样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
“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兄弟俩的声音越来越大。
响彻在耳边,山顶,大风里。
最后响彻在心中。
朱四海松开紧握的拳头,看向远方的目光,从未像今天这样坚定。
朱舜还是紧紧拦着二弟的肩膀:“咱们要想消灭建奴,要想让全天下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让华夏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不媚洋,不崇外,让全世界媚中,崇中,只有一个办法。”
“打碎现有的社会结构,消灭晋商,东林,地主这些趴在大明和民族身上吸血的食利阶层。”
“创造出一个为大明着想,为百姓创造就业,用科技推动华夏民族不停前进的实业家阶层。”
朱四海在大兄的熏陶下,对于很多新鲜词都很了解,重重点头:“大兄放心,崇祯十年以前,必定发明出第一代蒸汽机船,并且实现标准化投入生产。”
二弟做的很多事情,其实已经超出了朱舜的预料,他也没想到二弟会创办北洋水师学堂。
掠夺了欧罗巴沉淀几百年的文化厚度才培养出来的精英学者,推动大明的工业化进程。
这让朱舜大为惊喜的同时,也有必要提点二弟几句:“四海,你在松江府做的很好,但是要注意粗暴的尺度。”
“倒不是兄长心慈手软,倘若粗暴的杀人有用,为兄早就主动去了辽东,笼络军头,掌握军权,来一波横推。”
“一个社会的结构是很复杂的,涉及到方方面面,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让大明变的更糟。”
“就拿推动纺织业的初步工业化来说,其实早在崇祯二年朱氏纺纱机发明的时候,为兄就可以让出一部分利益给将种子弟或者勋贵,大规模的推动纺织业的工业化。”
“但是为兄没有,那样肯定会造成大量的农民破产,更多的人流离失所,成为流民。”
“对于你也一样,估计现在整个松江府都知道是你勾结了施大瑄,灭了侯氏一家。”
“这样却确实可以快刀斩乱麻,尽快掌握一家船厂,但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后续问题。”
朱舜转头看向了二弟,问道:“四海,如果你碰到动不动就暴起杀人的商贾,你还愿意和他接触吗。”
朱四海明白了大兄的意思:“大兄的意思是说,有了侯家这件事,以后不管我让出多少利益,都不会有权贵和我交往了。”
“本地的官僚乡绅还有商贾,更会对我极其排斥,想尽办法针对大明蒸汽船厂。”
“以我在松江府的实力,最多三年就会被本地的官僚乡绅撵出松江府。”
开船的时间就快到了。
朱舜带着二弟朱四海,开始向山下走去:“没错,不过好在白老爷子成了你的岳丈,就有了一个突破口。”
“工业革命不是单打独斗,需要背靠大明庞大的资源,别的不说,就是造船所用的钢铁,以后就需要接触官僚乡绅。”
“对于宋家和白家这样为国为民的乡绅,咱们要同化为实业家阶层,针对晋商和东林党这样的土豪劣绅,要不遗余力的打击,直到彻底消灭。”
朱四海听到后半句话,蓦地笑了,大兄这是责怪他这两年的手段过于温和了。
既然身处东林党的老家,就要用暴烈手段断了东林党的根基。
看到二弟笑了,朱舜知道自己的这番话没有白说:“银子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有宋家和北平机械局的支持,足够北洋水师学堂大把的撒银子了。”
“总之,要尽快发明出蒸汽机船。”
走到山脚下,朱四海知道有些不能说了,问了最后一句:“那大兄崇祯十年以前的谋划是什么。”
朱舜跺了跺脚,看着脚下的土地说道:“让整个北直隶的贫寒百姓,过上有衣穿有饭吃的日子。”
北直隶涉及各方面复杂关系,听起来都难比登天,更不要说施行。
朱四海也帮不到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发明蒸汽机船了。
最后拥了一下大兄,再一次离开了家乡。
灯笔
第二百八十八章 开始建立军火公司
送走了二弟,崇祯七年也没剩下几个月了,朱舜趁着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要继续铺开战略大计了。
成立军火公司。
大明人士想要成立军火公司,没有半点希望,崇祯不会把这等国之重器的权柄,授予他人。
香山澳的卜加劳铸炮厂给了朱舜从别处入手的念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佛郎机人连炮厂都可以在大明建立,成立一家军火公司,应该有很大的希望。
欧罗巴的贵族等级制度,极为森严,家臣可以为贵族奉献一切。
朱舜借助修筑大凌河堡这件事,一定要诰封伯爵的原因,就是为了成为欧罗巴人眼里的贵族,赦封一位家臣。
欧罗巴的伯爵可以私自赦封家臣骑士,朱舜已经是一位世袭罔替的工业伯,当然也是可以。
只不过这个骑士家臣,不被大明所承认罢了,大明承不承认不重要,重要的是按照欧罗巴的世俗观念,这名骑士便是伯爵的家臣。
由这位欧罗巴家臣出面,找到崇祯成立一家军火公司,给大明制造更加先进的火器,朱舜在幕后操纵便可。
时隔多年,朱舜坐上蓝绸湘绣轿子,再次去了西什库。
来到那条繁华的大街,西什库的铺位没变,只是牌匾上的烫金大字黯淡了很多。
走进西什库,年少的堂倌也变成了一名青年,瞧见那袭大红色的麒麟服和佩绶,赶紧行礼:“小的,见过伯爷。”
朱舜摆了摆手,带着铁塔汉子走向了后堂,掌柜和其他堂倌们只敢老老实实的站着,没人敢出来阻拦。
推开木门走进后院,佛郎机商人鲁维奥拿着一个拨浪鼓,正在逗弄一个孩子。
朱舜仔细瞧了几眼,居然是一个混血儿:“鲁维奥兄弟,你在大明成家了。”
鲁维奥在大明待了多年,对于大明的各类风俗习惯都很了解,认出了走到后院的这个人是朱舜,却不敢上去热情的拥抱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