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工业革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科创板
满桂听到一句好说,精神大振,笑容极为畅快的追了过去:“督爷,我家还有一名未出阁的小妹,不知督爷的生辰八字是何。”
正在豪情万丈的朱舜,听到这句话,差点从马背上栽下去。
得,说媒都懒的说的,开口就是生辰八字。
这是直接就要成亲啊。
朱舜不好说同意,更不能说拒绝,只能加快马速如箭矢般冲向了海边。
满桂却是哈哈一笑,拿出了一个套马索,高声喊道:“妹子,今日大哥帮你捉来一位良配。”
半天后。
朱舜等人已经快要接近海岸边了,一支飘扬着正白旗的八旗兵,风驰电掣的赶到了海州卫城外。
多尔衮已经得到消息了,亲自过来袭击海州卫的那人是朱舜,当即率领一支精锐飞速赶了过来。
根据他的推算,来到这里的时候,朱舜应该正在和海州卫对峙,刚好可以从后面截杀朱舜。
谁能想到,来到海州卫远郊,看到的却是一座熊熊燃烧的城池。
多尔衮平静的注视着海州卫,似是没有产生一丝怒气。
但是站在他旁边的鳌拜,却看见十四爷的脖子上青筋暴起,按住削刀的手指,指甲更是发白,显然极其震怒。
多尔衮调转马头,就说了一个字:“追。”
这支八旗兵精锐立即跟在多尔衮身后,冲向了几名信使所说的娘娘宫方向。
戌时初,多尔衮一直追到了海岸边。
由于是夏天,天色刚到傍晚时分。
惊涛拍岸的岸边,只有一道道冲荡起的浪花,一望无际的蓝色大海上,依稀还能看见十余艘福船和平沙船的影子。
朱舜显然早就离开了这里,坐上了前往大凌河的海船。
多尔衮还是一脸的平静,只是问了一句:“鳌拜,粮草还能支撑多长时间。”
只是问了一句粮草,一点也没顾及侄子硕托的死活。
鳌拜问了问身边的一名汉人包衣,回答道:“十四爷,不足三天了,咱们要赶紧撤军了。”
多尔衮再次说了一句话,骑马离开了海浪翻涌的海岸边:“留下八千人,剩下的全部撤回去,应该可以支撑半个月的时间了。”
自从莽古尔泰死了以后,鳌拜隐隐有了女真第一勇士的称号,以他喜欢虐杀汉人的残忍,听到多尔衮的这句话,还是有些心惊。
多尔衮显然已经愤怒到了极限,准备用这个八千人的性命,把大凌河堡的修筑拖延到一个月以后。
东林党早就派人通过气了,只要拖延到一个月以后,朱舜就会被朝廷斩首。
为了保证这八千人可以对抗五万明军,起码有一千人得是八旗子弟。
用一千八旗子弟的性命,换一个朱舜。
多尔衮心里的愤怒和仇恨,深到让鳌拜都有些不寒而栗。
这可是整整一千八旗子弟。
第二百七十四章 遭遇火箭营的多尔衮
回到大凌河堡驻地,已经是第二天了。
朱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督师袁崇焕亲自带着大批参将游击迎接朱舜,迎接得胜归来的英杰。
站在袁崇焕旁边的曹文诏,满脸的自豪,脸都快甩到天上去了,大声吹嘘自己是多么的慧眼识珠,找了名声不显的朱舜当妹婿。
周围的参将游击们,早就因为曹氏织布厂那件事,挺羡慕富的流银子的曹文诏,现在更是嫉妒的眼睛都红了。
一个个的琢磨自己家里,还有没有未出阁的妹妹,没有的话吗,实在不行就让老爹老娘认个螟蛉义女。
朱舜走到营帐门口,袁崇焕也没说话,还是那副脸色无情,不言不语的走到了乡勇营驻地。
快走到驻地的时候,袁崇焕突然冒出来一句:“佥事,要不然就留在辽东。”
朱舜可是知道袁崇焕的脾气,一般人或许是一句抬举的奉承话,袁崇焕应该是认真了。
朱舜头也没回的走进了乡勇营驻地,连夜把驻地搬到了后方的修筑地点。
熟工和辅兵们已经吃过晚饭了,正蹲在一起看昆剧。
朱金带来的杏园班,在空地搭了一个草台班子,昨天演的是一出《精忠报国》,今天换成了《奈何天》,是李渔谱写的喜剧曲,时不时的引起哄堂大笑。
辅兵们刚来这里的时候,还有些不情愿,他们可是上过战场的副爷,居然在这里给人当个苦力,太丢人了。
过了没两天,这群骄兵悍将就被朱舜教给三弟朱金的下乡慰问演出,腐蚀的干干净净。
吃的饱不说,每天还有昆剧看。
这可是有钱的员外老爷们,才有资格欣赏的文雅玩意,他们这个丘八哪里能有这种奢侈享受。
过去不情不愿的辅兵们,甚至在祈祷大凌河堡修筑个十年八年的。
这样好日子,给个总旗都不换。
朱舜过来巡视了一圈,主要是为了查看绊马坑的建造,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应该还有一场场苦战。
嗯
对于拥有斗米式步枪和火箭弹的自卫队来说,还有一场场屠杀。
这个屠杀的关键,就是阻挡战马偷袭的绊马坑。
大凌河堡的四个方向,全部用土工工作的方式,掘出了一道道深坑,每两米一道,一共掘出了二百米。
在这个位置,步兵营用肉眼都能看清楚女真八旗兵,不像前天的遭遇战,五百米的距离需要各个连长用铜制千里镜观测。
斗米式步枪的有效射程是510米,二百米的距离,欧洲板甲都能给射穿了。
建奴来多少死多少,再配合火箭燃烧弹。
朱舜想想就激动,心里忍不住念叨,建奴怎么还不来。
似是为了配合朱舜的念叨,一队塘骑冲进了大营。
“报——”
一名满脸血污的塘骑小旗,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说道:“督师,多尔衮率领大约一万建奴,绕过大营杀向了大凌河堡。”
袁崇焕正在帅帐内观看辽东舆图,惊闻这个消息,立即站了起来:“诸将,随本督师杀敌。”
这是袁崇焕第三次修筑大凌河堡,也是最后一次了,决不能有失。
这一次,袁崇焕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的,不成功便成仁。
一位位参将游击火速冲出了大帐,骑上辽东大马赶往了各自的营地,召集军士们和多尔衮来个决一死战。
心里都在暗自庆幸,好在朱舜火烧了海州卫的辎重,扰乱了建奴的军心,逼的建奴不得不撤退。
士卒们没了粮食吃,不想撤退也不行。
要不然现在面对的可就不是一万建奴了,而是人数多达十万的建奴大军。
虽然只是一万建奴,除了拥有新式火器的曹文诏以外,其他参将游击们心里都在打鼓。
按照常理,应该以十倍的兵力才能势均力敌,他们现在只有五万。
少了足足一半。
又是一场艰难的苦战。
当这些怀揣着各种心思的参将游击们,率领大批军士赶过去,庞大的军士们还没彻底铺开,看到前方的一幕,瞬间就愣住了。
只见前方。
火炮喧天,枪声齐鸣。
他们整整五万大军都不一定打的过的一万建奴骑军,竟然是被朱舜率领的一千乡勇,压制在了二百米以外。
一道道有些像神火飞鸦的飞天火器,不要钱一样,一个接着一个。
不,一片接着一片的冲进了建奴骑军里。
‘轰!轰!轰!’的爆炸声连绵不绝,炸的建奴骑军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到处都是炸飞的残缺尸体,没死的,不是缺胳膊就是少个腿,正躺在尸堆里哀嚎。
参将游击们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这到底是什么玩意,威力怎么比红夷大炮还大。
赶紧把手里的铜制千里镜换了一个方向,仔细观察一道道拌马坑后面的乡勇营。
火箭弹的威力当然比红夷大炮的威力大了,红夷大炮放置的火药,最多不过十斤。
总重三十一斤的东风1型,其中有二十斤是火药。
赵斗米攻克了火箭燃烧弹以后,下一个要攻克的课题,就是粒装火药,还有总重四十斤的火箭炸弹,装载三十斤火药。
只要研制出来,威力的提升就不是一个档次两个档次了,而是质的飞跃。
就在参将游击们探着脑袋弄清楚到底是什么玩意的时候,满桂大为满意的点了点头,一副早就见过的优越感:“更厉害的来了。”
‘轰!轰!轰!’一阵爆炸声过后,参将游击们明白满桂嘴里的更厉害是什么意思。
一枚枚飞天火器在密集的建奴骑军里爆炸以后,竟然溅射出了大片大片的猛火油,每一枚飞天火器的落点像是经过了精密珠算。
每一枚飞天火器的落点,都没有重复,造成浪费,随着建奴骑军熊熊的燃烧,连成了一年火海。
这下建奴骑军更惨了,一片一片女真人被活生生的点燃,遭遇了堪比凌迟的酷刑。
“是猛火油!”
“应该不是,猛火油没有这么大烧灼能力,你看那些凄厉惨叫的建奴骑军,怎么扑都扑不灭。”
“那是何物,吓的老子头皮都发麻了。”
参将游击们本来以为是一场艰苦大战,有些游击将军甚至都做好了战死的准备,谁能想到竟然变成了一场品头论足的看大戏。
看戏看了有一炷香时间,骁勇的建奴骑军居然有了撤退的迹象。
袁崇焕放下手里的铜制千里镜,当机立断的下达了军令:“全军冲锋!”
第二百七十五章 杀建奴攒积分
袁崇焕率领大军的冲击下,已经被朱舜打的毫无战意的建奴骑军,留下一地的尸体就撤军了。
经过清点,这一战一共杀死了近三千建奴,获得了一场从所未有的大胜。
其中有两千名建奴死在了斗米式步枪和火箭的协同攻击下,剩下一千名建奴死在了追击的途中。
多尔衮留下的四千名八旗子弟,战死了近乎八成。
鳌拜已经高估多尔衮对于朱舜的愤怒和仇恨了,还是低估了,怎么也没想到居然留下了四千名八旗子弟。
这一战过后,不知道多尔衮如何向三千个旗人的家庭交代了,偷袭一千名明朝乡勇,居然战死了这么多八旗子弟。
打了这么多年仗的多尔衮,第一次被明朝军队打的像只丧家犬一样,仓皇逃窜。
逃了整整一天一夜才敢停下来休息,八瓣缨盔早就不知道掉在哪里了,多尔衮露着金钱鼠尾的脑袋,停在了东莲子湖岸边。
狼狈不堪的多尔衮,手上青筋暴起的握着削刀,牙齿咬的‘咯咯’作响:“鳌拜,还剩下多少人。”
鳌拜的八瓣缨盔在逃窜的时候,也不知道散落在哪里,身上的棉甲也是被他给扔了。
没办法,棉甲的色泽太过显眼了,他可不想成为第二个佟养性。
鳌拜清点过骑军的数目,眼皮子剧烈一抖,一刀砍死了那名禀报的汉人包衣,走过去回答道:“十四爷,战死了三千八旗子弟。”
多尔衮还是一句话没说,静静的看着面前的东莲子湖,就在鳌拜以为多尔衮真的没事的时候。
那把被多尔衮视作珍宝,年幼时阿玛努尔哈赤送给他的第一口宝刀,竟是扔进了东莲子湖里。
等到多尔衮反应过来,这才发现阿玛送的削刀,气急攻心的给扔了。
多尔衮赶紧跳进了湖水里,打捞扔进湖水里的削刀。
鳌拜从没见过女真最能打仗的十四爷,这么失态过,心里不可遏制的冒出了一个念头。
难道,朱舜就是女真的克星。
克不克星,朱舜不知道,他知道的是,女真以后要倒霉了。
他也要发财了。
给即将建立的军火公司找了一堆大财主,这些财主还要拿着军火公司淘汰的燧发滑膛枪,玩了命的进攻女真。
建立军功争取封爵是一方面,主要是女真人可以积攒积分啊。
获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袁崇焕当晚就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按照规矩,一般是不会把京城来的督军请到主桌。
摆在空地上的庆功宴,朱舜不坐上主桌还不行了,不仅坐上了主桌,还坐在了督师袁崇焕的左侧下首。
堂堂正二品的山海关总兵满桂,只能屈居右侧下首,放在往常,满桂早就把八仙桌给掀了。
今天,满桂反倒是一脸的乐呵,以及一股子的自豪。
瞧他脸上的得意劲,比起朱舜的大舅哥曹文诏不差了。
曹文诏现在只是一个游击将军,手里也有三千人马,也算是手握重兵了,但是比起轻则七八千多了上万的参将来说,还是有不少的差距。
今天因为朱舜的缘由,曹文诏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自从贬官以后,首次坐上了主桌,还是坐在了朱舜的下首。
边关第一悍将曹文诏,那叫一个自豪和得意,时不时的给老对头祖大寿使眼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