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龙旭提到的西北方的那座新城镇位于后世乌拉圭的弗雷利村附近,是西北走廊铁路计划一个重要的中间节点。按照计划,东岸人将在那里修建一个铁路站以及一座城周约在一千米左右的小型砖石堡垒,同时也将移民至少一千人到那里进行定居。首批两百名明人移民以及两百名波兰女人已经准备出发了,他们将首先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那里修建一个供一千人居住的临时定居点,然后后续部队会源源不断地开过去。

    为了保障他们的安全,已经扩充至六百多人的骑兵营也将派遣百余名骑兵沿途护送,最后还将驻扎在这个在地图上被命名为百尺崖堡的地方。这个地名同样是为了纪念这里的首批拓荒移民——一群来自大明山东威海卫百尺崖后所的卫所军士们,他们将是踏足这里的第一批来自旧大陆的征服者。

    百尺崖堡与峡谷堡之间距离漫长,且还要穿越低矮的丘陵地区,路不是很好走。虽然规划好的铁路线经过的大多是一些平缓的山丘坡地,海拔至多不会超过五十米,但对于以前修造的那些位于平坦大草原上的铁路来说依旧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因为这意味着工程量大了很多,需要消耗的物资和人手也更是成倍地增长。

    但相应的,如果这条铁路成功通车了,那么也就真的意味着东岸人正式进入了西岭以西地区,离科拉莱斯矿区这个规划中的特钢生产基地又近了一步。这条从下伊河堡出发的西北走向的铁路就像是一条通往矿区的走廊,经峡谷堡百尺崖堡梅洛,然后越过黑河(内格罗河)直抵科拉莱斯,将这个资源丰富的矿区牢牢掌握在东岸人的手里。




第二百二十八章 疯狂的棉花
    1645年5月30日,晴。这个季节的罗洽港已经渐渐进入了深秋,码头上的工人们穿上了厚实的外套。这里风大得很,他们可不想因为干活时出了一身汗后又因为吹了冷风而感冒,总得注重自己的健康不是,我们又不是那些可怜的中南欧流浪汉。

    最近罗洽港的业务相当繁忙,来自拉普拉塔巴西佛罗里达佐治亚新印度群岛等新大陆地区,以及法兰西波兰葡萄牙等旧大陆国家的船只络绎不绝。他们有的是来购买棉布皮具或粮食,有的则是来出售货物:牲畜矿物棉花羊毛乃至奴隶。在这个季节,罗洽港几乎每天都要给十艘以上的大船装卸货物,按照计件制领工资的码头工人们忙得不可开交,但心下却也很是满足。因为他们终于可以不用再领着那可怜巴巴的四元钱一个月的基本工资了,他们现在每月至少有两元以上的额外奖金收入,这让他们乐开了花。

    乔治汉普顿再次登上了东岸人的土地,他这已经是第三次来到东岸了。第一次是来卖棉布,第二次是来卖棉花,这次么,还是来卖棉花。他忠实的管家已经第一时间跑去罗洽大宗贸易中心门前的大黑板去查看各种行情了,因此他虽然也急于知道很多第一手的消息,但他还是决定先去酒馆里喝一杯。

    远处那个有着大尖顶装饰的黑色建筑物前,已经挤满了不下上百人,这些都是赶来交易的各国商人及其随从。其中新大陆商人只占了一半左右。剩下的都是旧大陆商人。主要来自法兰西葡萄牙以及英格兰这几个国家。英格兰虽然饱受战乱。但正是这种无休止的战争破坏,才让正常的呢绒纺织行业遭遇寒流洗礼,很多商人选择将羊毛出售给荷兰人,然后自己去马萨诸塞或者弗吉尼亚去发展。不过汉普顿本人对荷兰人观感很差,他决定将羊毛出售给东岸人,虽然他也和东岸人打过仗,但对荷兰人的厌恶压倒了这一切,他以及他的老朋友约翰希尔的羊毛总共两万多袋将全部出售给东岸人。

    说到约翰希尔。这个家伙在汉普顿的劝说下,决定仿效他的做法,将出售羊毛得来的大笔资金投入到弗吉尼亚的种植园中去。乔治汉普顿在那里有大片新开辟的棉花种植园,他相当看好棉花在未来几年乃至十几年的行情,因此他在弗吉尼亚投入了巨额资金,通过借贷所得自有资金拉人合股出售旧大陆产业等手段他一共筹集到了大约六万多镑,全部投入了那些种植园内。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他一直在当地物色土地置办种子和农具购买奴隶,忙得不可开交,总算在上个月将第一茬育好的棉花秧子栽进了地里。

    他对此相当自信。并期待这些棉花种植园能给他带来一个良好的收入,以使他这个曾经惹人非议的大胆投资的回报看起来相当不错。约翰希尔看他这么有信心。决定将部分原本将投入马萨诸塞造船及捕鱼业的资金也投入这里,开辟种植园。不过他多少留了个心眼,因为他的种植园内一半种植的是烟草。烟草在十年前是一桩好生意,但现在价格急剧下跌,已经没那么赚钱了,不过胜在需求量大,利润额还算稳定,弗吉尼亚的大部分种植园主们种植的仍然是这种东西。

    东岸人设立在码头上的酒馆似乎进行了翻修,营业面积也扩大了至少一倍,看起来生意相当不错。酒馆的主人是名一瘸一拐的中年退役军人,他能在这个繁华的码头附近开酒馆,看起来还是相当有背景的。新装修的酒馆墙壁上多了很多装饰,汉普顿放眼望去,只见一副气势磅礴的油画进入了他的眼帘。

    油画上是无数持枪列队的士兵,以及一名骑着高大战马的英俊军官,上面似乎还有个标题。汉普顿以他粗学过几年的汉语仔细辨别了一下,名字也许叫莫大帅烟台阅兵?真是奇怪的名字。

    酒馆内提供的饭食以及服务依旧很令人失望。整日里板着面孔的黑人服务员,将汉普顿点好的香山干红重重放在巴拉那松木制作的厚实餐桌上,仿佛汉普顿是他的仇人一样。汉普顿无法理解地耸了耸肩,觉得野蛮人真的是缺少教化,有的时候他们真的很需要有人来教一教如何尊重来自文明世界的客人。

    酒馆里的客人很多,大部分是一些粗鲁的水手。他们大声谈笑着,喝着便宜的辛辣烈酒,唾沫横飞地吹嘘着自己的种种往事,或许是与海盗之间的战斗,或许是风流韵事,或许是赌博发了大财,总之都是些很无聊的事情。

    汉普顿的仆人吉尔在他刚喝完第二杯的时候匆匆赶了回来。他带着两名年轻的帮手,然后用一脸兴奋的神情说道:先生,您的判断没错。棉花价格又上涨了,现在是180元/包,每包一公吨,这次我们在新格兰纳达收购的棉花可以大赚一笔了!

    真是个好消息。乔治汉普顿高兴地说道,然后他亲自给自己的老仆人吉尔倒了杯酒:那么,为了疯狂的棉花价格,干一杯!

    干一杯!吉尔喝了一口香山干红,然后又继续说道:不过还是有一个不幸的消息。东岸人又调整汇率了,这次对我们很不利。

    怎么调整的?汉普顿有些紧张了,他手头有至少五千英镑的硬币,都是成色不怎么样的新铸货。看来东岸人已经知晓了旧大陆的各类硬币成色普遍下降的事实,因此他们及时调整了汇率。这并不令人感到惊讶,但汉普顿现在真的想知道东岸人对先令是怎么看待的,因为这关系到他手头这笔钱的价值。

    一元换7先令。吉尔嘴里吐出的这个数字让汉普顿有些眼晕,这不怪他失态态,实在是这个价格变动得有些厉害。半年前1东岸元还只能换5先令7便士呢,现在突然就能换7先令了,这意味着他带来的价值五千英镑的硬币缩水了四分之一,这让他如何能够接受。

    这不合理!他立刻高声叫了起来,引得周围正在高谈阔论的商人和水手都朝这边望过来,就连柜台上那个原本在假寐的瘸腿老板都朝这边多看了几眼。

    他们不能无端制定这种价格,这不合理,他让我的钱贬值了!乔治汉普顿压低了声音,但仍然很生气:他们不能这样。

    但如果我们不想船只返程跑空趟的话,最好接受他们给出的外汇牌价,毕竟只有这样交易才能够继续进行下去。吉尔冷静地指出了现在他们面临的局面。

    吉尔的话让汉普顿有些沉默。是啊,船只跑空就是最大的罪恶啊!和船只空载可能带来的可怕结果比起来,眼前这点汇率上的损失算什么啊!而且,他和希尔的庄园如今也需要大量的东岸产优质金属农具棉布或染色皮具以及供种植园内奴隶们消耗的粮食。这些东西在旧大陆可不便宜,而且数量也不多,还是到东岸人这里购买划算。特别是那些精美的印花布以及一看就十分高档的染色皮具,这些无论在弗吉尼亚佐治亚还是马萨诸塞,可都是非常畅销的商品,回程的时候不买点真的是可惜了。

    思来想去,在现实的利益面前,汉普顿最终还是妥协了。在和仆人们吃完了一顿很难吃的午餐后,下午他们到码头仓库那与东岸人将从英格兰带来的羊毛新格拉纳达收购来的棉花进行了交割。所获得的总计一万多镑的收入加上他带来的现金,全部换成了种植园急需的农具和粮食,以及精美的布匹和皮具。

    棉花价格真的是疯了!记得两年多前的时候才120元/吨呢,现在直接到了180元/吨,足足涨了一半啊!这样的价格,别的地方不知道,反正英格兰本土本就不多的那几家棉纺织工场肯定是没法经营下去了。没别的原因,成本实在太高了!

    不光英格兰,汉普顿估计着,兴起搞棉纺织工业这个念头并且付诸行动的旧大陆国家中,瑞典这种经济实力薄弱的国家估计也很难坚持下去,威尼斯这种未采用新式纺织机器的国家也将面临亏损,现在就看法兰西与荷兰能不能挺住了。法兰西有着此时欧陆上最大的消费人群,如果她再加大棉纺织品的进口关税搞贸易保护的话,靠着国内市场也许还能继续支撑下去;不过荷兰就有点悬了,毕竟其国内才一百七八十万人口,市场非常狭小,极度依赖海外市场的荷兰人恐怕很难与东岸人进行真枪实弹的竞争了。

    而荷兰人显然也已经感受到了这个危机。他们知道东岸人的成本即便加上昂贵的海运费用依旧只有自己的几分之一乃至十分之一,棉花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更像是东岸人的一个阴谋。因此,他们开始向整个欧洲进行悬赏,征集任何一点能够改进现有纺织机械的点子,以求能够依靠技术革新来与东岸人进行竞争。



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市场(一)
    1645年6月的奥斯曼帝国气候依旧凉爽。在这个国家最大的对外港口之一士麦那港(伊兹密尔)的码头上,坐在一家咖啡馆二层的莫三正被港口内的场景吸引着。两艘来自荷兰的货船正一前一后缓缓驶进码头旁边的泊位,这两艘船体型优美,长宽比达到了五比一左右。这个比例不算大,但对于荷兰建造的传统船型来说已经是一次革命了,这样的船型既兼顾了破浪性能与航速,也有一定的船体结构强度,在地中海这个大澡盆子里航行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尼玛,抄袭的国内船型。梅机关都是一群猪么,荷兰人打开了飞剪船的思路,以他们如此强大的造船技术和工业实力,以后运香料还不运飞起来啊。草,连纵帆设计都抄袭过来了,三桅纵帆,你妹,以后荷兰人要翻天了。莫三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小声咒骂着,他阴沉的脸色让坐在对面的霍尔尼西安很是诧异。

    他朝外面看了一眼,面色也是一变,然后用法语恨恨骂道:荷兰人怎么也有这种船了?真是该死!看其体型虽然没有埃及舰队的那些快速巡航舰漂亮,但也相当不错了。不过这种船当战舰安放不了太多火炮,当运输船又装不了太多货,我猜想他们运过来的都是一些紧俏商品。

    荷兰人如今在你们国家的生意规模怎么样?莫三将头转向霍尔尼西安,问道。

    以前生意很好,几乎能将整个士麦那港的码头包下一半。当然现在也不错。霍尔尼西安挥舞了一下手臂。夸张地说道:以前和威尼斯人开始战争的时候。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以及亚平宁地区的一众意大利邦国都会对我们进行封锁,这时候只有荷兰人英格兰人以及法兰西人愿意与我们进行贸易。其中,占据贸易最大份额的就是荷兰人,其次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没什么太像样的份额。

    在那些年份中,荷兰人将棉布玻璃枪炮铠甲粮食以及一切能够出售的东西都运到士麦那港来进行销售,而英格兰人则专注于印度印花布以及呢绒的销售。荷兰人的供货能力以及运输能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当时的苏丹陛下都特地下令优待荷兰商人。他们在士麦那港的商馆占地面积是英格兰人的好几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几年前你们的到来。霍尔尼西安用勺子轻轻搅拌着香浓的咖啡,然后继续说道:你们将他们的棉布生意搞垮了。那几年我见多了兴冲冲装着满船棉布而来却又失望而归的荷兰船主们,他们的布匹从质量到色彩到价格完全比不上你们的,这里面差距也许就像从卡法到亚历山大那么远一样,所以他们失败了。

    莫三轻轻笑着,没有说话。这些年来,东岸人输往奥斯曼帝国的棉布越来越多。虽然这个国家的老百姓的消费水平比不上法兰西,但毕竟这个国家有着三千多万的人口,潜在的市场是巨大的。据统计,1643年东岸销往法兰西的各类棉布(白棉布印花布染色布)为56万匹。同期销往奥斯曼的棉布受限于运力等因素才刚刚达到十几万匹。

    到了1644年,销往法兰西的棉布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全年才堪堪达到40万匹。正当东岸上下都有些沮丧的时候,奥斯曼人适时顶了上来,他们全年共购买了各类东岸棉布超过25万匹。虽然仍不能抹平之间的空档,但已经大大减轻了东岸棉布的销售压力。

    而到了今年,依照前三个月罗洽港的海关出口数据,奥斯曼帝国全年消费棉布超过30万匹乃至达到35万匹难度不大。至于法兰西市场,则是一如既往地颓势尽显,预计全年销售量将跌破30万匹,很可能首次被奥斯曼市场超越,失去东岸棉布第一大市场的头衔。

    新市场的崛起给了东岸人极大的安慰,让他们不至于因为主要市场的颓势而导致国内经济出现问题,这是他们所不能承受的。与奥斯曼市场一起增长的还有葡属东非安哥拉巴西拉普拉塔佛罗里达查尔卡斯智利等市场,不过这些市场有消费能力的人群不多,加起来对东岸人新增销量的贡献还不到五万匹。而正是这些新市场的大力开发与崛起,才让东岸人的财政收入不至于快速下降,使他们有一定的资本与荷兰人法兰西人展开棉花贸易大战。

    易卜拉欣陛下对你们拒绝出售‘巴耶济德’号战列舰很是失望,海军帕夏也是如此。不然的话,你们可以在士麦那苏伊士萨洛尼卡以及布尔加斯开设商馆,你们甚至还可以在伊斯坦布尔卡法以及敖德萨设立办事处。将来如果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的话,这三个办事处理所当然地也可以进行贸易活动,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可惜的是你们放弃了,我猜想就是上帝也不忍心看到这种不和谐的结局。霍尔尼西安此时又突然痛心疾首地说道,现在好了,你们的商站被限制在苏伊士以及士麦那,卡法的办事处也严格限制了业务范围。你现在就算往伊斯坦布尔面见纳苏赫帕夏都得提前预约,这真是糟透了。

    霍尔尼西安有理由伤心,因为他是此时奥斯曼帝国内东岸商品的最大代理商,优质廉价的白棉布色彩鲜艳的印花布漂亮的染色皮衣醒目的染色皮包不带一丝异味的皮手套靴子专供上流人使用的鲸鱼皮具和香皂。可以说,霍尔尼西安除了不能代理舰船与枪炮的销售外,他几乎垄断了民用市场。

    当然,那只是最初的状况,他的后台埃及帕夏海军帕夏和纳苏赫帕夏还没有能够一手遮天的本事,他们是没法长期独霸这个利润丰厚的生意的,而显然东岸人也不愿意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近两年来,东岸人也逐渐接触了以苏丹老师辛西豪卡为后台的商人以皇太后科塞姆苏丹为首的买办集团以近卫军阿加(指挥官)们为首的军队势力,并分别与他们签订了供货协议。这样一来,东岸人在这个国家就显得比较超然了,至少能和各方势力都混个脸熟以及表面上的友好。

    很遗憾,我国政府经过综合考虑之后,暂时搁置了这项提议。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笔交易将不再进行了,也许等到国家形势出现重大变化的时候,我国政府会再度重启这个军售协议。莫三张口就说了一段废话,事实上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个协议被否决的过程,以后又会不会再度重启,这个时候他也只能这么说了。

    真是可惜了。伊斯坦布尔到埃迪尔内的公路卡法铁矿的矿区铁路苏伊士港等四个港口的扩建改造,当然不能忘了四个通商口岸的开放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要知道,这些通商港口的关税低得可以忽略不计。霍尔尼西安到现在还有些耿耿于怀,也许他以及他幕后的主人们都很失望吧。不过东岸人有自己的考虑,他们要从自己面临的国际局势来谨慎地决断每一个政策,这并不是拍个脑袋就能定下的事情。

    不过莫三其实也相当看好这笔交易最后成行的前景。毕竟,实实在在的商业利益摆在那呢,国内各大企业新华夏殖民地对此都翘首以盼。目前执委会不同意出售战列舰的唯一顾虑大概就是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威尼斯的反应了,如果东岸人真的向奥斯曼出售了这种大杀器,那么他们一定会得到西班牙的极度敌视,国际环境将会迅速恶化。如果真走到了这一步,那么却也有些不值当,因此,还是暂缓一下比较好,先观望观望形势再说。

    莫三当然不能直接对霍尔尼西安说出这些顾虑,他此时也只能打着哈哈进行一些安慰。两人就这样一边喝着香浓的咖啡,一边聊着天。这个时候,码头上的荷兰商船也已经开始卸货了,那是一包包装在特殊袋子里的东西,看起来还比较高档。

    从西印度群岛运过来的咖啡豆,荷兰人少量种植的,在伊斯坦布尔等大城市售价很高,难怪他们会用这种船只来运输。霍尔尼西安看了一眼窗外,然后恍然大悟地说道:对了,你们也已经开始种植这种东西了吗?

    是的,大半年前就已经开始种了。莫三点了点头。他也是从来往的东岸商船递过来的国内各项事务综述中看到的,这弄好了确实是一笔好生意。伊斯兰世界因为禁酒,因此他们对咖啡的需求量极大,几乎成了很多人的生活必须品,因此这里面的商机确实是极大的。

    那就好。霍尔尼西安点了点头,等几年后,我们就可以进行这种生意了。相信我,你们会赚得盆满钵满的。(未完待续索,!



第二百三十章 新市场(二)
    砰!砰!砰!大片的黑烟腾空而起,远处的靶标上留下了落点很不规则的弹孔。

    很漂亮的排枪射击。莫三拍了拍手,看着前方说道。这里是伊斯坦布尔郊外的一座军营——一座归属于加尼沙里近卫军团的军营,今天该军团的一位重要将领卡拉穆拉德阿加突然通过中间人递话,邀请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外交使节莫三先生到伊斯坦布尔做客。虽然对对方的邀请一头雾水,穆拉德阿加这个名字也很陌生,但莫三还是很愉快地赶过去了。
1...220221222223224...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