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这个政策已经施行了将近十年了,这十年里西班牙人一共运送了超过两万五千名旧大陆中南欧移民来到拉普拉塔。只可惜他们高估了拉普拉塔的承受能力,这个开发程度尚低的地区并没有能够很好地承接这些移民,当地的农场主和牧场主们对于雇佣这些人也不是很热心,因此很多人生活困顿。这些年来,已经陆陆续续有接近五千人(主要是意大利人)通过各种途径非法进入了东岸共和国的境内,然后四处打零工,以等待年限够了以后可以取得合法的身份证明。
现在下伊河堡至峡谷堡的铁路线上就活跃着这么一批来自拉普拉塔的非法工人。由于国内劳动力的缺少,东岸边境的军警以及民兵们对这些越境的可怜人也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少会对他们进行逮捕或驱逐。他们到东岸境内打零工,雇主们需要支付的工资极低,很多时候甚至只需要管饱就可以。人也很老实,很多私营老板乃至农场主们都会雇佣上那么两三个人,比那些号称廉价劳动力的查鲁亚瓜拉尼人便宜多了。
姜南齐骑在马上,看着这些衣衫褴褛缩在树下休息的越境流民,这些人目光呆滞,面部也甚少有什么表情。话更是少得可怜——或者这和他们的汉语能力很差有关系,他们也许只有在领到午餐——咸鱼和蒸土豆的时候才会说上那么两句感激的话语。他们有理由这么做,旧大陆上那些蝗虫般的诸侯军队打来打去,将他们的生活搅得一团糟,他们很多人甚至都快饿死了,迫不得已才来了新大陆讨生活。
谁想到满怀憧憬的拉普拉塔新生活又给了他们当头一棒,当地的农场主或牧场主们并不需要雇佣太多人,而负责安置他们的西班牙官员也很不负责,他只招募了少数人去开拓新的土地,至少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人整日里无所事事,四处流浪。他们有的人去了巴拉圭碰碰运气,因为他们听说那里比较富裕,需要的人手也多,而另外一些人则去了东岸大草原,准备到东岸人那里去寻找工作机会以养活自己。
就这样,西班牙国王就像一个运输大队长,他的亲戚帮他从中南欧地区搞了大批人过来,他却只能留住其中的一部分,这十年来至少有五千人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了东岸共和国境内工作,然后定居,有力地充实了东岸的人口。
当然了,每年这么多人来到东岸,自然也给东岸西部内陆地区的居民们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因为这些饥肠辘辘的流浪汉们时不时会偷窃他们种在地里的土豆红薯或一些蔬菜充饥,有时候他们也会偷一些家禽甚至牲畜。甚至到了最近一段时间,有两处地方还传来了越境流浪汉们犯下了抢劫杀人的耸人听闻的传闻。以上种种都让本地的居民们对这些西边来的流浪汉们另眼相看,对他们的同情也渐渐削减乃至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偏见和厌恶。
姜南齐此次视察的这个法庭近期就审理了多项此类的案子。
这个法庭位于下伊河堡城内,隶属于伊河地区巡回法院管辖,专门负责处理下伊河堡城内外以及附近农村地区的各类诉讼案件。法庭很小,只有两个房间,一名审判官一名书记官两名法警,仅此而已。审判官是来自山东胶州的一位刑名师爷,年约三十余;书记官也是山东人,原是落魄读书人,在福山县城内以给人代写家信兼替人抄书为生,自称被莫大帅的兵强掳而来东岸;两名法警均来自宁海州,一是卫所军士出身一是衙门捕快出身,这个全华班的法庭审理案件速度极快,基本上以一天几十人的速度在进行着审理。
犯案的基本都是越境而来的意大利人,罪行清一色的都是盗窃。这些人言语不通,一问三不知,那位被另外几人私下里称做刘师爷的中年审判官也不以为忤,因为他压根就没打算听那些人回答或辩解什么,那没有必要。为什么?因为这些人多半都是被乡民扭送过来的,盗窃的时候当场被抓,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连庭审都免了,直接宣判就是!
姜南齐刚一下马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场景。两名法警不停地提着犯人过来,刘师爷象征性地问几句,然后直接断罪,旁边的书记官简单记录后在宣判通知书上盖上印戳,一件案子就这么结了。
第二百二十六章 西北走廊(二)
姜南齐等一行人的到来让这个小小的法庭上顿时有些混乱。审判官和书记官可都是在他姜某人曾经带过的东方县法律高等专科学校的学习班内上过课,姜先生的尊容如何不认得?因此此刻纷纷停止了审案,将姜南齐及其随从迎了过来。
不过姜南齐并不打算到那个狭窄局促的房间内去参观,相反,他对那些被关在外面的外国犯人们很感兴趣。这些犯人衣衫褴褛,有的甚至身上仅有一些破布片遮身,看起来凄惨无比。他们大部分都是被村民们扭送过来的,少部分是被警察逮捕,但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看起来都很饥饿。
这些人被各村的巡警们押送到城内的派出所,派出所签收后未经审讯就通知法警过来领人。法警用装着铁笼子的囚车将他们拉到法庭门外的空地上,此时他们都很萎靡,看得出来一些乡村巡警们在羁押期间并未给他们良好的照料。他们衣衫褴褛头发蓬乱,身上寄生虫多得要死,精神状态也很差。更重要的是,他们很饿。
囚车外有一些居民在围观,一名胖嘟嘟的小孩手里拿着个肉饼,在他们面前大口地嚼吃着。他吃得是如此之爽,以至于腮帮子一鼓一鼓的,一名饿得实在受不了的囚犯将手伸出铁笼子,祈求这名小孩给他一点吃的。小孩犹豫了下,只见他将手中肉饼里最大的那块肉吃掉,然后将剩下的半块肉饼依依不舍地递给了这名囚犯。囚犯立刻将肉饼拿在手里,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当然。他还比较讲义气。没忘了给身边的同伴也分一点。
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被殴打过。很多人鼻青脸肿的,再加上至少两昼夜已经没吃东西了,他们的状态都很不好。一些人躺在囚车里一动不动,一些人在小声地哭泣着,一些人在有气无力地向围观民众祈求一些食物。姜南齐深深叹了口气,然后转身朝刘师爷问道:依据监狱管理条例,这些人从被羁押在村级拘留室的那一天起,就应该受到良好的待遇了。至少应该给予他们充足的食物。但是我在这里看到了什么,他们很饥饿,还受到了殴打,就快要死了。你们就是这样对待法律的吗?
刘师爷脸一红,然后嗫嚅着说道:姜师有所不知,上头是拨下来了一些粮食,但最近犯人数量很多,完全不敷使用。伊河巡院这个月也刚刚离开长山堡,往宁津堡而去,下官曾经派人追上去请示过。但王院长表示每个月的囚犯口粮都有定数,不好擅自增加。让我们自己想办法。下官也曾找本地粮库的拉尔森拉大人商借部分粮食,但拉大人表示手续繁复且无先例,不宜借粮给我们,因此
姜南齐看了他一眼,明白这些底层小官僚的难处,因此没再说什么。他们也许是真的粮食不够用,也许他们自己也在其中贪墨了一些,但无关紧要,现实情况就是囚犯们不是每个人都能吃饱饭,尤其是在犯人的数量呈爆发性增长的时候。
这里连个意大利语翻译都没有吗?想了想后姜南齐又开口询问,他们甚至无法为自己辩解,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法律程序,这不合理。刘庭长,你现在派人去找秦堡主,就说我需要找两个意大利语翻译过来。快去吧,他会同意的。
话说如今国内的意大利裔移民还真是不少,几乎占到人口的10了,而其中一些早期移民来的意大利人汉语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拿他们当翻译一点问题都没有。果然,很快刘庭长带了两名意大利裔移民走了过来。他们两人都是老资格的意大利移民了,一人来自托斯卡纳,是一名巡警;一人来自巴勒莫,是一名小粮油商人,他们很快弄清楚了自己需要做的事情,然后开始配合着法庭向那些被抓来的囚犯进行讯问。
他说他从拉普拉塔越过乌拉圭河而来,他们在那里给一些摆渡的船夫两个里亚尔,然后就能偷偷坐船过来了。他们顺着空旷的大草原来到东岸,走了几百里格的路程,有时候一连几昼夜都找不到吃的东西;路上的三趾鸵鸟狐狸胡狼什么的看到他们就躲开,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力气与工具去进行捕猎以便填饱自己的肚子;有时候天上会一连下几天的雨,他们浑身都湿透了,冻得够呛,很多人就此得病,倒毙于路途。
路上到处是沼泽,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路。有时候下了暴雨,他们就得趟着齐腰深的水坑或泥塘往前行进。他们的衣服或鞋子经常烂在身上,他们没有地方烤火很难找到歇脚的地方,那片土地上不多的西班牙移民对他们并不友好,很多人拒绝他们在农庄里歇息。即便有时候得到允许在一些同样冰冷潮湿的阴暗小屋内休息,他们也会被那些西班牙佬榨干身上最后的几个里亚尔。
有些地方上几乎没有人烟,但这比你遇到查鲁亚人要好得多。那些野蛮人会将你杀死,然后抢走你身上最后一点东西,他们对外来者没有太多的怜悯,有的只是仇恨。他们一边躲避查鲁亚人,一边艰难前行,很多时候都歇宿在潮湿的草地上。他们找不到人抱怨,找不到人诉苦,没有人关心他们,他们只有互相鼓励。有的时候在野外会遇到成群的高乔马匪,这个时候你必须对他们脱帽弯腰致敬。这些卑劣的高乔人对比他们还穷的人没有丝毫兴趣,但如果他恰好心情不佳,你很可能就会遭到羞辱。
这些人喋喋不休的主要是自己路途上的遭遇。两名意大利裔移民一边翻译,一边心有戚戚,好在他们当年是花大价钱坐船偷偷过来的,没受这么大罪。不过看到他们的老乡一路上经历了这么多困苦磨难,他们一时间也心潮澎湃,真是太不容易了!
不过姜南齐却从这些人的叙述中听到了别的东西。
西班牙人在乌拉圭河以东也开始拓殖移民了?他问道,因为他注意到这些人的叙述中提到了半路上会到西班牙移民的农舍内歇脚。
他们说一路上确实有一些西班牙移民,不过似乎是耶稣会的传教士们想办法弄过来的,和西班牙王国没有太大关系。而且人数也不是很多,他们往往要走上好几天才可能遇上几户孤零零地矗立在草原上的西班牙农舍。那名巡警又仔细询问了他们一番后,朝姜南齐回答道。
这倒是个值得重视的情报。姜南齐暗暗留了心,决定一会再多找几个人核实一下,然后就派人飞报执委会,西班牙人的爪子已经正式伸到乌拉圭河以西地区了,必须做好一切准备。
接下来的审讯毫无新意。两名意大利裔移民翻译花了好长时间才弄清楚了第一个人所犯的罪行:他偷挖了几根红薯充饥。不幸的是他被村民发现了,而他因为两天没吃饭而身体虚弱,很快就被村民们追上暴打了一顿,然后被扭送到了村子里的拘留室。
其他人所犯的罪行大同小异,不外乎偷窃食物衣服乃至牲畜。至于在民众间传播已久的谋杀抢劫之类的恶性案件则一概没有,既没有苦主来指控他们,他们自己也没有承认犯下过这种恶行。事实上想想就知道了,几个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且身体状况很不好走路腿都直发飘的旅行者,他们能犯下什么暴力罪行?这真的是很难想象的事情。
全部32人已经审理完毕了,基本都是一些轻微的盗窃罪行。依照司法部和执委会的精神,他们将被编入劳改营,进行强制劳动改造,主要工作就是修建附近的铁路以及定居点。他们将得到两套工作服一天三顿标准以内的伙食干燥舒适的居住木屋以及每天五分钱的薪水,另外他们还将得到最基本医疗救治。下伊河堡法庭审判官刘师爷上前朝姜南齐汇报道,所有人的刑期都为一年。在这一年里,他们还有机会学习汉语拼音及文字书写,这其实已经是一种优待了。比起他们在拉普拉塔以及半路上那种暗无天日的生活,这里简直就是他们的天堂。
别用这种轻佻的口气评论这些可怜人,刘审判官。姜南齐突然转身看着这位三十来岁的明人移民,然后加重了语气说道:事实上他们只犯了一些很轻微的罪行,但现在他们却需要付出一年自由的代价,说起来其实是我们在奴役他们了。国家的有些政策我不想做过多评论,但就目前来说,我们应当对他们保持怜悯与敬意。我记得你家里也雇佣了几个意大利流浪汉,他们为你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你如今所能维持的体面生活,主要还是靠了他们,你应该为此感激他们,而不是这么冷嘲热讽。他们这么贫穷并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仅仅是时运不济而已,难道他们没有劳动吗?热爱劳动的人不该如此贫穷!
第二百二十七章 西北走廊(三)
一辆四匹马拉着的重型轨道货车带着一阵刺耳的刹车声缓缓停在了铁轨上。几名士兵从车厢外跳了下去,然后陆军第103连连长龙旭整理了下仪容,踏着士兵们摆放好的踏板下了车。
这里是峡谷堡,位于西岭东侧边缘地带的一座年轻的城镇。铁路站与不远处的城堡正在进行着紧张的施工,首都地区的建筑材料公司日夜不停地将大批建材生产出来,然后通过水路运输至下伊河堡码头,然后又通过马车或重型轨道货车运到峡谷堡来。
工地上活跃着大约上千名南非劳务工九百多名雇佣工人以及五百余名劳改营的中南欧籍强制劳动犯人,总人数将近两千五百人。在他们的努力下,各项工作都进行得比较快,尤其是峡谷堡的城墙,这座周长不超过一千米的小型城堡目前已经完工了一半以上,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将会彻底完工。
这两千五百人中,来自南非的一千人是不用付任何报酬的。他们来东岸相当于给宗主国服劳役,只不过这个劳役的时间稍微长了一些而已。当然他们自己也不是很吃亏,只要他们按时服完这三年劳役,那么他们就将从此脱去奴隶身份,成为南非八旗中上六旗的自由民,同时还将得到一笔遣散费。这个待遇对他们来说算不得多么坏,因此虽然工作很苦很危险,但他们依旧愿意干下去,直到被送回南非获得自由。
九百多名雇佣工人则来源复杂,部分是本地的居民。大约为四五百人;另外还有一些被高额工资和相对良好的生活条件吸引而来的查鲁亚人瓜拉尼人。大约有一百多人;最后还有三百多名非法入境的流浪汉。主要是中南欧人。除了打零工的本地居民能获得日薪一角五分的待遇外,其他人都只能获得五分钱的日薪——因为他们无法提供合法的身份证明。
身份证明这种东西比较复杂,上面除了列明人的姓名(最多四个汉字)年龄性别居住地外貌描述等几个基本要素外,还需要有居住地村长民兵主任乡长签字盖章。这些身份证明都有一定的期限,到期就要更换,否则过期后就会遇到很多的麻烦。比如,你找工作就绝不能拿着过期身份证明,那样明白无误地会被拒绝的。
这些外来者中好一点的。比如那些查鲁亚人还有人帮他们弄了个短期临时身份证明,这可以让他们多拿到一点福利,比如工程竣工奖什么的。但那些中南欧流浪汉们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连临时身份证明都没有,是彻彻底底的黑户,只能按日拿钱,做一天算一天。
龙旭在一个排全副武装的士兵们的簇拥下向正在修造中的城墙走去,沿路上一些正在挖地下排水沟的劳改营流浪汉们立刻恭敬地让在一边,他们将头上的帽子脱了下来,然后把腰弯得极低。似乎不这样不足以表示他们的恭敬之意。
龙旭仔细看去,这些人都光着上身。有的人甚至连下身都没有衣物,而是在腰间围着一段破布片。现在已经是仲秋了,即使是白天气温往往也不超过十五度,而他们又正在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浑身都是汗,这样无疑会加大他们得病的几率。所有人的脸上都没有那种健康的红润之色,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营养不良的症状。看得出来他们来到东岸还没几天,身体状况仍然较差,需要一段时间的营养补充。
他们为什么不穿衣服,难道不知道这样会得病吗?龙旭一边看着远处仍在充满积水的排水沟里排水的劳改犯人,说道:重症感冒伤寒风湿症水肿哪个都会要了他们的命。他们难道真的一点都不在意自己的健康?
没人能够回答他的话。良久之后,才有一名负责看管这些劳改犯的内务部警察站出来说道:长官,事实上没人虐待他们,是他们自己不愿意穿。他们舍不得扔掉原来的那些破麻布衣服,更舍不得穿上我们发下来的结实舒适的牛仔布工作服,所以他们宁愿光着身子干活,因为这个天气对他们来说还没那么难以忍受。
龙旭听了后默默点了点头,然后在这些劳改犯人们工作的地点巡视了一圈,所到之处这些流浪汉们无不恭敬地弯腰致敬,温驯得就像一群小绵羊。他们很多人光着脚赤着膊,也许这种情况在欧洲尤其是中东欧地区很常见,因为当地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农奴别无二致的农民们日常本来就是这么生活的。人民麻木温驯愚昧,中世纪的残余因子在他们身上显得到处都是,但他们在如今的华夏东岸共和国内却是如此的刺眼,让龙旭看了感慨不已。
在这里挖水沟的劳改犯起码有一百人,但负责监督他们干活的内务部警察却只有区区五人,这不得不令人感叹这些中南欧人真是太好管理了。也许是他们已经流浪够了累了,不想再继续逃跑流浪了,也许只是他们单纯地满足于现在的生活,谁知道呢。
仿佛是看出了龙旭的疑惑,那名内务部警察又出言解释道:事实上我们根本不用安排太多的人手来监视他们,因为至今还没有一例逃跑的劳改犯。他们都很温驯,这里有干燥暖和的木屋有土豆咸鱼之类的饭菜有充满着阳光味道的柔软被褥每天不用举灯连夜干活,他们甚至还能领到少量工资,这让他们觉得非常安心。短时间内,我觉得半年一年以内,是不会有人想到逃跑的,因为这没有意义。从劳改营里逃跑,意味着你重新变成了流浪汉,你还会被通缉,这样的日子他们已经受够了,他们不想再重复一次这种噩梦。
他们在这里吃的土豆和麦饼虽然都是一些粗陋的食物,但却是按重量发放的,没有任何短少。他们还能吃到整条的咸鱼以补充盐分,同时还能喝到一些漂浮着油沫或少数几块肥肉片的热汤。虽然活计很重,虽然一旦下雨原本干燥的木屋内会再次变得潮湿,但这可比在野外流浪时躺在湿漉漉的草地上舒服多了,在这里他们至少有张床,每天还能洗个热水澡。而在野外,遇到了这种倒霉天气,你就很可能会不幸染上肺病,然后缩在无人问津的角落里,带着无数的牵挂和留恋安安静静地死去。这名来自那不勒斯的内务部警察继续补充说道,这都是我和他们长期交谈后得出的结果,事实上他们很珍惜目前的生活,并期待一年后获得正式的身份证明。他们很好相处,并不需要将他们当做那些凶恶的野蛮人来进行处理。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给他们良好的待遇。龙旭听完后叮嘱道,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口进入东岸。峡谷堡西北方山那边已经在规划一座新的城镇了,铁路也要从这里延伸过去,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来帮我们建设这条道路,而这些流浪汉恰恰是很合适的劳动力。他们任劳任怨,只需要最基本的待遇和低廉的工资就能帮你干很多活,我希望他们的数量越多越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