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而且更关键的是,依照和葡萄牙人达成的最新协议,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就会有相当一批明朝移民会通过海运来到新华堡,保守估计数量有两三千人。这个数量几乎已经是新华堡现有人口的两倍了,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难道全靠外运?这短时间还好说,时间长了南海运输公司的丁老总绝对会急得跳脚,人家的运输公司合着专为你新华夏殖民地一家服务啊?所以,一切还是得靠自己。(未完待续索,!




第三十一章 新华堡(四)
    司令官,钱箱都已经搬到堡内仓库里了。经过清点,数额无误,这是接收单。几人正说着间,于连海军中尉从外面不急不慢地走了进来,然后将放在公文包内的一份接收回执交给了王铁锤。

    于连这厮这几年在东岸海军里一直顺风顺水,这得益于他娶了马蒂尔德这个帕斯奎尔家族的白富美,而帕斯奎尔家族与东岸人的利益纠缠甚深,几乎已经成了东岸共和国在法国南部地区的利益代言人。现在马蒂尔德几乎已经撒手不管海地岛上的棉花种植园事务,而将其全权委托给了管家,至于她本人则已经在东方港郊外购买了一块牧场,并且常年居住在这里。

    于连和马蒂尔德已经结婚数年,育有一子一女。前些日子他在海军部内活动了一番,跑完这趟任务后他就将卸任加利西亚飞鱼号运输舰舰长的职务,转而到海军部内混个参谋的闲职,平日里主要在航海学校教书,有时候也会去兵团堡给近卫学兵团的半大孩子们授课,总之再也不会整天在外面跑远洋了。据说,这是他老婆马蒂尔德的主意,他慎重考虑之后还是决定放弃了在军中的前程。

    对于他这个决定,王铁锤只觉略有些惋惜。毕竟于连很早就加入了东岸海军,曾经也和陆铭王铁锤等人一起出海战斗过,自有一番情谊。此番他在海军即将开始扩军步伐的41年42年选择担任养老的闲职,王铁也只能无奈叹息。路都是自己选的,旁人即便是想说什么也没用。

    五万元的现金。嘿嘿。王铁锤拍了拍手里的回执。笑着朝史钦杰说道:钱我已经交给你们了。今年那些马斯喀特商人不会再在莫桑比克岛与我们进行交易了。奶奶个熊,一千多个女人和小孩在那破岛上住两个月要花费上千元,真是抢钱一样!我都和他们说好了,今年的交易地点改在新华堡码头,他们已经同意了,以后大家都不用再受那帮葡萄牙吸血鬼的盘剥了。

    史钦杰点了点头,这正合他的意思。将每年买卖中东女奴和小孩的生意挪到新华堡,他正好可以名正言顺地扣一些下来。给本地增加些人口。包括那些下半年将要到来的明朝移民也一样,雁过拔毛是业内潜规则,当年河中堡的莫茗就敢漂没人口,那他史钦杰又如何做不得?

    好了,人易的事情就交给我们吧,不过你们接下来还要北上么?去奥斯曼帝国?史钦杰问道。

    北上是要去的,可能会在奥斯曼帝国的港口短期停泊个一阵子,也可能就不去了,然后寻机前往东方。王铁锤用力吸了一口烟斗,然后说道:这次我们还是沿着北印度洋环流航行。航线么尽量沿着海岸,毕竟这条航线我们不熟悉。万事还是小心一点好,就是遇上风暴也好脱身。说实话,这么多年来我们十几艘船在海上来来去去,一直没有因为风暴而沉过船我都觉得不可思议了,不过这并不能代表我们接下来仍然会这么幸运。所以,我决定还是沿着海岸线走,从新华堡到吉布提补给一下,然后向东进入印度南部沿海锡兰岛一线,如果有机会的话就继续向东越过锡兰岛,进入孟加拉湾安达曼海一线

    然后呢?史钦杰听得也有些神往,安达曼海旁边就是缅甸马来半岛,那样离大明也就不远了。

    然后返航。王铁锤将烟斗往脚底一磕,理所当然地说道。

    什么?史钦杰差点一个趔趄,你们不向东继续越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了么?到了南海可就真的离大明近在咫尺了啊!

    现在还不行。王铁锤又从口袋里拿出一包烟丝,一边往烟斗里装一边说道:马六甲海峡附近是葡萄牙人和荷兰人严密控制的海域,非常之敏感。要想突破他们的封锁进入南海,难度不是一般的高,很可能会在海上爆发冲突。尤其是荷兰人,目前和我国政府之间的关系不是很妙,他们多半是不乐意看到我们进入中国沿海的,因此,要想和平进入南海海域几无可能。除非我们能像那些法国英国甚至丹麦的少数船只那样获得他们的允许,但这可能性显然也不是很大。

    那么?史钦杰心下有些了然,也有些畏惧。

    当然是要武力冲破他们的阻挠了!就像当年他们突破葡萄牙人在马六甲附近的阻截一样。王铁锤用力挥了下右手,然后缓了口气,又说道:不过这也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多方筹备,无论是船只水手火炮等硬件,还是坚强的战斗决心等软件,都需要开始慢慢筹备调整。等到时机成熟后,我军船队便以雷霆万钧之势向东进发,突破荷兰人的阻截,一举进入南海。

    我听你这么一说也觉得有些不妥。一直在旁边默默喝茶的徐刚突然说道,劳师远征,兵家大忌。就算船队从新华夏出发,历经一两个月的航行到达马六甲海峡后,无论是船只状况还是水手身体状态都没法和最初相比吧?最好还是在马六甲西面有个落脚点,可以让咱们修理下漏水的船板更换下破损的帆布刮刮船底,再补充下新鲜的食物淡水安置下生病的水手,养精蓄锐后再以最佳状态启程前往东方。到时候就算真遇到荷兰人甚至葡萄牙人的武力拦截,也能够和他们周旋一二。唔,这个落脚点我觉得锡兰岛就很不错,离新华夏的距离适中,从这里出发前往南海的话也不远。

    这个地方一样很敏感啊。王铁锤将烟斗点着后深吸了一口,然后慢悠悠地说道:目前算是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不过他们也就在沿海占了几个点,而且还在和岛上的土著王国征战不休纠缠不清,对整座岛屿的控制还有限。但是不管不怎么说,至少这里名义上是葡萄牙人的地盘,外人贸然插一脚进去只怕会引起他们的敌视。目前,葡萄牙人和我们的关系虽然看起来还不错,但我敢打赌,只要我们一露出要登陆锡兰岛的企图,葡萄牙人会立刻与我们翻脸。

    当然了,其实这其中也不是没有机会。王铁锤说道这里,又神秘地一笑,我记得在1638年,锡兰岛上的一个和葡萄牙人征战不休的土著国王就和荷兰人秘密签订了协议,准备引荷兰人进岛,驱逐葡萄牙人的势力。而且,目前荷兰人貌似已经付诸行动了,接下来的十几年内,葡萄牙人会逐渐失去在锡兰岛上的商馆城堡码头生意以及一切,直到1658年他们彻底被荷兰人逐出锡兰岛。这里面如果操作好了的话,未必没有插手的机会。

    怎么又是荷兰人?徐刚皱着眉头问道,河中堡那边隐隐和荷兰人杠上了马达加斯加西南边海岸有荷兰人出没,怎么这锡兰岛也有荷兰人在作梗呢?怎么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一个一两百万人口的小国,还和人打了几十年的仗,怎么还能满世界出击?真是奇葩中的战斗机啊!

    我们和荷兰人有什么区别?史钦杰想了想后叹了口气,说道:我们更奇葩,整个国家才四万多人口,居然就已经满世界开始占地盘了。河中堡算一块新华夏算一块,这你们算计中的锡兰岛又是一块,我就问问,我们有这实力吗?荷兰人可以满欧洲地雇佣德意志人苏格兰人波西米亚人什么的当雇佣军,我们能吗?换句话说,我们能信任那帮雇佣军吗?显然不能啊,我们一切只能靠自己!如今力量本就不足,还要插手形势复杂的锡兰岛,我个人觉得很不明智。我只希望我们别搞得像当年俾斯麦说意大利人的那样,‘有个好胃口,却一口烂牙’,到最后收拾不了局面。反正今后执委会要是征求起我的意见来,我是不会同意的。

    我也就是那么一说,你倒当真了。王铁锤有些讪讪地一笑,我们起码也得等万事俱备力量充足后才会强行向远东航行,至于插不插手锡兰岛的乱局,这个以后再说。

    几个人又聊了一会儿,便各自忙各自的事务去了。

    1641年4月1日,就在新华夏地区的雨季进入尾声,全地区即将开始新一轮声势浩大的基础建设的同时,几艘阿拉伯纵帆船顺着西北风轻轻滑进了新华夏湾内,然后在得到新华堡方面的允许后停靠在了如今已经初步修好的第二条木制栈桥两侧。

    这些马斯喀特商人带来了上千名波斯俾路支女奴,以及大约数百名小孩。他们向东岸人坦言,捕捉波斯人的行动越来越难,损失也越来越大,这次他们不得不捕捉了很多俾路支人来充数,希望东岸人能够如数收购。

    史钦杰在仔细检查了这些俾路支女奴小孩的健康状况后,算是认可了这批奴隶。不过他也趁机杀了一下价,每个俾路支女奴价值30元小孩15元,比起波斯人的价格降了足足30。马斯喀特商人大概觉得抓捕这些俾路支人没太大难度,因此便也同意了这个价格,双方很快便如数成交。(未完待续索,!



第三十二章 战争机器(一)
    1641年4月20日,晴,东南风六级。在新华夏湾内等待了一个多月的第二舰队终于等来了期盼已久的信风,在和新华堡方面告别后,装满了补给物品的共同市场号战列舰超勇号高速巡洋舰离开了新华夏湾向北进发,他们将开始华夏东岸共和国海军探索东方航线的又一伟大航行。

    而在王铁锤等人离开之前十天,加利西亚飞鱼号武装运输舰和南海运输公司的两艘商船便已经满载人口以及木材椰子驼峰牛等物资牲畜离开了新华堡码头,朝南非河中港驶去。

    他们离去后,4月20日开始,新上任的新华夏地区保安司令陆军第101连连长徐刚中尉也开始了向南征服掠夺那些贝齐米萨拉卡人的行动。他们将乘坐上次缴获的众多独木舟,沿着海岸向南进发,袭击沿途土著村落,以掠夺人口和物资,充实新华夏殖民地。

    在新华夏地区各项行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南非河中堡方面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战前的准备。自从红绿两旗推进至豪达地区半年多后,他们和山那边的科萨牧民已经爆发了数次战斗,其中尤以去年年底的那场战斗最为激烈,装备精良的八旗武士们居然也死伤了数十人。当然他们的对手更不堪,战后光是遗弃在现场的尸体就超过了两百具。虽然自从那场战斗后双方之间便偃旗息鼓了,但是紧张的气氛却一直没有消散,相反。随着东岸人的步步紧逼。双方之间的火药味空前浓厚。此时。即便是一个再愚笨的黑人也能够看得出来,双方之间这是要爆发一场大战的节奏。

    从今年1月份开始,河中堡那边陆陆续续用马车小船运来了大批建筑物资,与他们同来的还有一些建筑设计人员。他们在这个被命名为南湖的湖泊北岸约三英里处选择了一个地势绝佳的所在,然后开始设计修建堡垒。这座堡垒在贝格河南岸,依山傍水,地势险要,将东山山脉前出进入山西大平原的通路完全控扼在手。

    可以说。如果科萨人任由这座堡垒修建起来的话,那么不但水草丰美的南湖地区将离他们远去,东岸人还能够将此作为前进基地,肆无忌惮地进入东方的河谷地带袭击科萨人部落,捕捉奴隶,这对于科萨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因此,自从1月份第一批物资运到,红黑两旗开始动员旗人奴隶们修建堡垒以来,科萨人的反弹便开始逐渐激烈了起来。先是在附近生存的一些小部落自发性地联合起来主动出击,袭击旗人们的筑城行动。不过力量不足的他们很轻易地就被八旗武士们击退。

    到了2月中旬以后,也许是山那边的黑人大部落逐渐开始能够腾出一些手来了。一些明显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黑人战士出现在几乎每隔几日就要上演一次的双方对攻好戏中。八旗武士一开始有些大意,被这些人杀了个措手不及,不过同样集体整训了数年的他们也不是善茬,很快凭借着精良的装备和良好的配合再度将这些黑人战士们驱逐到了山那边,有力保障了城堡工地的建设。

    注意到局势逐渐升温的莫茗喜忧参半,喜的是南非的这把火在他的处心积虑和有意纵容之下终于烧了起来,不过目前看来这把火烧得还是有些大了。科萨黑人们的战斗意志比预想中强了不少,这令他有些警惕。为此,在2月15日的时候,陆军第104连在他的命令下再次被动员起来集中训练;南非骑兵连和南非野战炮兵连也一同恢复建制,其中南非骑兵连更是进行了少许的扩充,达到了百余骑的规模。

    与此同时,为了更有把握地与科萨人进行决战,莫茗随后又搭乘往东方港运送高粱小麦的船只返回了本土,开始四处拜访老关系,游说执委会大力支持他在南非的行动。

    虽然执委会的某些委员们对于莫茗擅起边衅的独走行为有些恼火,认为他不顾大局,打断了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黄金十年计划,并且扬言要将莫茗撤职调回本土,不过得到了军部势力支持的莫大队长对于文官派系的这些调调根本就当做了耳旁风。

    这些文官真是麻烦!顽固不化!难道看不出来如今军队在民间舆论中的支持度有多高吗?难道看不出最基层的村民兵主任乡武装部长等职位已经被大量退伍军人所占据了么?难道看不出来已经被军人势力大量渗透的宣讲系统开始在民间宣扬军国主义和先军政治论调了么?阻挠老子建功立业,这帮文官真是该死!要是在南非,谁敢跟老子唱反调,早他娘的把他种荷花了。

    不过不管莫茗对这帮歪嘴的文官心里有多腻歪,现有体制还是得遵守的。因此,在执委会最终做出决定前,他还是得四处活动,争取让更多的委员们支持自己。当然了,就算最后执委会会议上没有通过出兵南非的决议,他也有后手——那就是近些年来已经有些被边缘化的陆军明确向他表示,就算执委会不同意,陆军也将派遣最精锐的第一连到南非进行野外集训。如果南非形势吃紧的话,接着动员组建第102连103连也在所不惜。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南非局势一旦真急到了那份上,少不得东岸共和国要来个全国总动员,陆军四个常备连四个预备役连齐上阵了。

    经过一番紧急活动,外加本土确实对南非劳务工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一些原本持中立摇摆态度的执委会委员们也开始倾向于接受南非方面的意见。现阶段活跃于华夏东岸共和国境内数座砖窑厂石灰矿铁矿农场伐木场以及建筑队里的南非劳务工已达七千余人,据估计随着国内工业的逐步发展,各行各业对南非劳务工的需求仍将进一步扩大,保守估计三年内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数千人的规模。

    可问题是今年下半年第一批来东岸务工的南非劳务工一千多人(原两千人,三年内死亡数百)就要返回南非本土了。当年来之前执委会可是向他们许诺过干满三年就赦免其奴隶身份,并将他们送回南非本土妥善安置的,对此执委会并不打算失信于人。那也就是说,从明年(1642年)开始,本土对外来劳务工的需求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这已经有点影响到国家工农业的发展大局了,毕竟这些年来东岸共和国对奴隶经济的上瘾程度是越来越深,已经难以自拔。

    1641年3月30日下午,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最后执委会还是以7:4的较大优势通过了向南非增兵的决议。决议通过的当天夜里,驻守在东方港北城军营内的陆军第1连这支华夏东岸共和国唯一的快速反应部队就被紧急动员了起来,与大批战备物资一起在东方港军用码头内开始秘密装船。

    几天后,接到消息的平安县也开始大规模征召退伍军人,开始正式组建预备役陆军第103连。103连的组建就缓慢了许多,首先是县政府通知各乡武装部长,然后乡武装部长们再一一核对花名册,签发征召信。这个过程即便是紧赶慢赶,也要花费好几天时间,毕竟光是将征召信一一发放到散居在各村的每个人手上就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了。然后他们还要集合,进行思想动员,再领取服装武器弹药和其他装具,这过程没个十来天办不下来。他们可不像第1连那样的快速反应部队,随时处在临战状态,各类物资一应齐全。这些平日里要么在家务农要么在砖窑厂充当工人要么在码头充当苦力的复员老兵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恢复性训练,然后才能再次走上战场。

    以上陆军第1连和第103连是预定中将调往南非参战的部队,他们调走后,本土的防御将依赖于第3连第4连骑兵连以及内务部队,至不济还可以动员第102连和大量民兵协守,安全方面其实不用太过担心。

    在陆军调动的同时,海量的物资也从战备仓库内被一一调出,然后分门别类打包装船。其实这对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如物资部陆军部后勤局海军部交通部港务局南海运输公司等相关单位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它考验的是整个体系的规划统筹协调能力,这些做得好不好,从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国家的战争潜力和战场投送能力。每个人每个部门都各司其职,按部就班,整个国家就如同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缓缓运转了起来,开始吞噬阻挡在它面前的一切敌人。(未完待续索,!



第三十三章 战争机器(二)
    金泰映坐在一个由木墩制作的椅子上惬意地晒着太阳。初秋的西湖堡地区气候适宜,正对着小西河(南圣洛伦佐河)的新木材加工厂内更是艳阳高照。一阵阵和煦的暖风从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吹来,带来了阵阵夹杂着水腥味的湿润空气,这使得金泰映更是感到一阵舒适。

    他的意大利徒弟泽诺尼恭敬地给他端来了一杯啤酒,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啤酒这种饮料在东岸共和国不算稀罕,但也绝不是什么大众消费品,在第一机械厂这样的国家骨干企业中,也只有三级以上工匠才可以每天中午午饭后免费享用那么一杯,而金泰映恰恰就是这么一位中级熟练工匠。

    来东岸已经五六年了,面对着这个时刻都在日新月异变化着的初级工业化国家,金泰映的内心感受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极为感激这个新生的国家从一开始就给了他难以想象的物质生活基础,同时也给了他机会学习从未接触过的新技术,然后才有了他现在优渥的生活。不过另一方面他也有些怨恨东岸人无端将他强掳到远离家乡数万里的新大陆来,以至于和故乡的山水亲人等一切都隔断了联系,也许今生都再也没有机会返回洛东江畔的故乡了吧。

    不过金泰映是个务实的人,既然已经没有可能再回到故乡,那么还是把那份思乡之情深埋于心底吧,毕竟他在东岸还有自己的生活。他的德意志妻子虽然在他看来又丑又笨,不过好歹一起过了好几年,也给他生了三个可爱的儿女。若是说对他们没有一点感情那也是假的;再加上他的亲弟弟金泰强也在海军第二舰队里担任士官。若是因为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政府的怨恨导致他们受牵连。那就太不值得了。
1...133134135136137...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