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好了,我暂时也想不出更多的东西了,你们先去干活吧。如果有什么事情,我会派传令兵去通知你们的。说完后,李毅一挥大手,这些人顿时作鸟兽散。

    快到中午时分,300名八旗奴隶基本都上了岸。然后监工们便分别带着他们到各处去干活。有的人拿起拉锯斧子开山刀到李毅划定的那片树林中去砍树清理杂草灌木丛;有的人被指挥着从船舱内搬出大量巴拉那松木板开始搭建简易厨房和澡堂,同时他们还拿出红砖和水泥开始垒土灶,准备烧饭烧水;最后还有一些人则被带到了约数百米外的海滩边,然后开始挖坑,他们准备同样用砖头和水泥砌一个大型公共厕所。

    看到所有人包括那些八旗奴隶都在井井有条地工作着,和负责安全的第101连副连长寿道士一起巡视整个工地的李毅满意地笑了。只要大家保持住这种干劲,同时再从南非多运一些人手过来,这马达加斯加的开发也不是那么遥遥无期嘛。(未完待续索,!




第二章 安齐拉纳纳(二)
    李毅并不准备在这里待多久。

    毕竟,他如今的主要任务是在河中港和安齐拉纳纳之间运人运物资,而不是在这里当项目部经理。因此,最迟再过两三天,他就要带着所有船只暂时离开这片海湾,返回河中堡运人运物资。

    而且,当他返回河中堡的时候,估计马达加斯加开拓队队长史钦杰也将从本土东方港乘船过来了。据说政务院在本土想办法租了好些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商船,用来在东方港与河中港之间转运人口与物资。

    没办法,东岸共和国的运力实在是太紧张了。现有的七艘运输船(五艘笛型船外加两艘武装运输舰)完全不敷使用,其中三艘1月份时随第二舰队前往苏伊士港去了,还有三艘正停泊在此地。至于本土剩下的唯一一艘笛型运输船蓬莱号,则承担起了与巴西及加勒比海地区的贸易运输任务。甚至于,海军第一舰队的船只都被动员了起来,利用它们并不宽大的船舱,来勉强运输一些物资。

    至于与欧洲的贸易,政务院则想尽了办法,一部分依靠帕斯奎尔家族的几艘盖伦帆船,另一部分委托他们在法国高价租了几艘大型商船帮忙跑运输,这才勉强糊弄了过去。至于本土近海以及和科洛尼亚之间的运输,则只能依靠那种几十吨的内河运输船跑跑了,反正是近海,问题倒也不大。

    由此可见,华夏东岸共和国如今的运力已经紧张到了什么程度。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再不改变这种状况。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将受到严重制约。君不见。1月份前往苏伊士港的五艘船总共只携带了十二万匹棉布。离双方当初约定的每年二十一万匹足足差了九万匹,这主要还是受限于运力不足。

    因此,李毅率领的这支四船编队不可能无限制地停留在这里,他们还将趁着接下来厄加勒斯角海域风平浪静的大好时机,加大河中港与安齐拉纳纳之间的运输频率,争取将更多的人和物资抢运到这边来,以充分利用接下来几个月的少雨季节,先将这边搭个轮廓出来。

    关于李毅的想法。目前寿道士凯尔佩索宁莫大山等人也是知晓的,因此他们干脆也不管海湾内停泊的那些船,在花了几天时间陆续将船舱内的物资都卸下来存放到岸上的简易货仓后,便再次埋头展开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工作。

    5月8日,就在李毅的船队即将离开安齐拉纳纳湾,朝南航行返回河中港时,最初的登陆点附近已经陆陆续续搭起了几十座帐篷和大量的简易木板房。帐篷是用来给人居住的,而木板房则多是厨房仓库澡堂哨所之类的建筑。

    这几天的天气也相当给力,每年11月34月份常见的雷雨天气也没有出现,因此奴隶们这几天来的工作还是取得了相当进展的。首先。他们成功地在登陆点南方清理出来了一片空地,与登陆点附近原本的海岸连成了一片。面积大约有二十亩左右。这片区域地势较高,不惧雨水堆积,将来可以以此处为核心修建主城区。如果修建城区的时候处理好下水设施的话,这里每年约15002000毫米的降水量也不是那么难克服的事情。

    清理空地时清理出来的大多是一些低矮杂木,没什么实用价值,莫大山将他们收集起来与割来的杂草堆在一起,每天晚上烧着以产生浓烟用来驱蚊,效果还不错。

    在这片低矮的树林后面,沿着平地往内陆延伸,是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据穿越众里的首席动植物学家蒙虎的徒弟——佩索宁所言,里面很多树都是珍贵的大叶紫檀,其树木是较为高档的家具及工具用木料。今后可以从这里将这些树砍伐后运回本土,倒也能让这次的马岛开发行动显得不至于那么亏本。当然,在东岸现有的那么点可怜的海上运力下谈这个,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就短期内来说,安齐拉纳纳殖民地仍然是一个需要国内不断增加投入的地方,这里至少目前还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这儿甚至连长期定居者都没有,不像河中堡那样已经拥有了几千居民,能够成规模地向本土出口羊毛皮革白酒农产品等商品。

    最后一道夕阳消失在了西面的山坳间,营地内点起了很多火堆,火堆里的燃烧物都是些潮湿的树枝蒿草和树叶,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烟雾。很多奴隶被熏得直流眼泪,不过没办法,上级有令,必须用这些东西来驱蚊。

    其实这些八旗奴隶们对于上头为什么对蚊子如此紧张还是有些不解的。在他们看来,被蚊子咬一口就咬一口呗,又不会死人,至于像现在这么紧张么?以至于白天三十一二度的高温下还要求他们全身上下都捂得严严实实的,热都热死人了。

    其实不光奴隶们这么想,就连一些监工和陆军第101连的士兵们也有些不解,不过他们已经习惯了服从命令,上级要求咋样就咋样呗,照做就是了。整个营地内,只有寿道士佩索宁凯尔等几个极少数的高级管理人员才知道,这些飞舞着的蚊子体内很有可能就携带着可怕的疟原虫。而被这些蚊子叮咬后,人们很容易就会染上疟疾这种令人谈之色变的热带疾病。如果没有特效药物治疗的话,那基本上就可以宣判这个人的死刑了。

    因此,寿道士等人对于防蚊工作异常重视,几乎将其当成与建设营地一样重要的工作来抓。他们的营地建设在远离那条小溪流的地方,平时宁愿取水的时候多跑两步路,也不愿意将营地建在那里,因为那儿很有可能就是附近最大的蚊虫栖息地。至于营地附近的几个小水潭死水塘什么的,更是早在第一时间就被填平,并洒上石灰消毒,以确保不留后患。

    此时的欧洲人还不知道他们在很多地方得的疟疾都是由于蚊子的叮咬传播所导致,他们还单纯地认为是因为这些蛮荒之地上的空气内残存着大量的有毒物质,因此才导致殖民者在当地得病。穿越众当然不会像他们这么愚昧和无知,他们很清楚地知道蚊子体内所携带的疟原虫才是致病的原因。因此,知道了原因很多事就好办了,他们制定了严格的防蚊措施,并要求所有人都要严格遵守。并且还在营地内每个房间帐篷内斗挂上纱帘或蚊帐,以阻止蚊子对人类的侵袭,几天下来效果似乎还不错。

    几座用从本土运过来的巴拉那松木板制作的简易板房内,成排的八旗奴隶们正站在盛放着热水的大木桶内,一边往身上浇着热水,一边用肥皂努力搓洗着身体。而在这间房屋的隔壁,一间同样大小的木板房屋内,大群已经洗完澡的八旗奴隶们正安安静静地蹲坐在地面上,手里端着木制的餐盘和碗筷,飞快地往嘴里扒拉着晚餐。

    奴隶们的晚餐是简单的高粱米饭咸菜罐头和鱼汤,今天下午时第101连几名来自定远乡的前渔民用渔网在海湾内捕到了不少海鱼,因此便给奴隶们拿来加餐了。

    李毅也坐在自己的船长室内用餐,此时他的餐桌对面还坐着寿道士凯尔和佩索宁三人。李毅啃完了面前一个巨大的龙虾,然后拿餐巾擦了擦嘴,说道:明天我就要带领船队返回河中港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三个月后我将再次返回这里,并给你们带来大量物资和劳动力。我走之后,这里的工作不能松懈。现在是这里的旱季,天气较为有利,我们应该抓紧施工,争取尽快建起一些砖瓦水泥永久建筑出来。不然等到雨季来临,外面没法工作时我们的乐子可就大了,那样的话我们的工作就会被严重拖延,这会导致执委会对我以及诸位产生一些负面的看法。

    您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努力的。听到要是完不成工作,自己几人就会在执委会眼中严重减分,几人不由得都站出来表态。

    很好,希望你们能说到做到。李毅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又说道:对了,仔细看好你们手下的人。尤其是那些八旗奴隶,要合理发挥他们的能力,既不要过度压榨也不要让他们过于轻松,总之这个度要把握好。剩下的就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是的,防蚊工作一定要做好,这是重中之重。看到不按规定做的人不要客气,上去就用皮鞭让他们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这是他们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

    李毅又叮嘱一番后,众人方才乘船返回了岸上。第二天,即1640年5月9日,李毅率领四艘船只离开了安齐拉纳纳湾,转向正西,然后南下莫桑比克海峡,朝南非河中港驶去。(未完待续索,!



第三章 安齐拉纳纳(三)
    1640年5月20日,即使是在旱季,马达加斯加东北部沿海这个湿热的地方仍然会下一些雨。今天就是如此,午后一场不期而遇的雷雨将正在工地与林间劳作的八旗奴隶们全都赶回了帐篷内。一些监工和士兵们拿着皮鞭大吼着让他们将门窗上的纱网挂好,不要让蚊子跑进来。

    这两天陆续有几名八旗奴隶爆发了周期性发冷发寒出汗等疟疾的症状,令众人看得都有些胆寒。他们应该是刚登陆一两天内就被蚊虫叮咬过导致感染了疟疾,疟原虫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现在开始发病了。看着发病时这些人痛苦的模样,众人都心有戚戚焉。

    作为营地临时最高长官,寿道士将这几个发病的人都安置到了一件空木板房内,同时派了几个人照顾兼监视他们,尽量给他们最好的伙食和生活居所。在不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这些人基本是没救了,寿道士作为一个云游四方的道士,自己也会两手粗浅的医术,对于瘴气这种东西还是有着很深的敬畏感的。

    虽然在他房间里的铁皮柜子内存有几包珍贵的金鸡纳树树皮粉,不过这些价格堪比黄金的药物可不是用来给奴隶们治病的。甚至就连普通士兵得了病除非特许也很难得到治疗的机会,这些药物都是给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军官以及资深士官们准备的,其他人得了病就听天由命吧。

    这些染病的奴隶中除了个别命大身体好免疫力强的可能活下来以外,其他人寿道士均不看好他们能够活下来,也许几次发作以后就此死去也说不定。如今派人照顾他们也是为了安那些奴隶的心而已。让他们的士气不至于太过低落从而影响到工作效率。

    这场雷雨看起来还不小。豆大的雨滴密密麻麻地从天空落下。四周一片白茫茫,视线都看不到几米之外。寿道士有些忧心,离营地几百米外的那道小溪流平日里倒还好,水量也就一般的样子,只不过如今下了这么大的雨,一段时间后水量一定会暴增,希望到时候不要影响到这里的好。这些热带地区的河流就是这样,水流短促而汹涌。平时还好,一旦下大雨就很容易爆发洪水。

    不过安齐拉纳纳地区目前正处于旱季,月降水量不过几十毫米,还不至于引发什么大的灾害。不过等到11月份开始进入雨季后就要小心了,那时候每个月都是几百毫米的降水量,堪比开普敦地区一整年的降水量。而且一连下几个月,搞不好就会爆发洪灾,因此想在这个地方生活,水利设施是一定要搞好的。

    佩索宁先生,这场雷雨估计会一直下到晚上了。寿道士站在营地内唯一一套砖瓦房屋的屋檐下。望着外面茫茫雨雾说道:我想那条河流真的需要改造一下了。李毅长官离去前说过,那里适合改造为一个人工水库。我认为这是正确的。我们应当这么做,不然雨季到来的时候汹涌的河水很可能就会冲出河道,给我们造成很大的麻烦。

    请叫我裴索宁,谢谢。我有姓氏的,我姓裴。裴索宁这个前芬兰青年稍微纠正了一下寿道士的话,然后说道:总得来说呢,你的建议确实是很中肯的,但我认为这不是现在我们的第一要务。

    这当然不是我们现在的头等大事,我说的是以后。寿道士失笑道,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修建起更多的砖瓦房屋,以及可供船队下次到来时停靠卸货的码头栈桥。哦,对了,我们还需要修建一条能供载重马车通行的平整路面。

    房屋是最紧要的。裴索宁抬头看了看房顶,然后满意地说道:你看这套砖瓦房屋就很好。中国南方水乡地区的建筑设计,结构简单,建造迅速,瓦片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将雨水排到屋檐下导出去,使屋内保持着干燥。只需要一万块不到的红砖一些瓦片和一根木质横梁就能建起这么一间房屋,寿连长,我想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房屋。现在还只有这么一套,三个房间,这还远远不够。你看那些松木板房,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环境实在是太差了。时间长了的话,大家会很容易生病的。

    砖头总共只有那么不到十万块,带来的水泥石灰木材也不是很多。而我们目前需要修建的工程又太多,单靠从本土运建材过来的话运力又不够,这事情还真是难啊。寿道士抹了一把溅到脸上的雨水,然后说道:最好能够立足于本地烧砖。如果这能实现的话那么我们的建设进度就会快许多了,毕竟从本土千里迢迢转运过来实在费时又费力,还很不经济,而且运的那么点东西也不够用多久。只可惜啊,这里我看多半不能

    不能什么?佩索宁微笑着打断了寿道士的话,然后说道:不用担心,寿连长。这几天我好好踏勘了一下附近几公里内的区域,你没发现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形么?

    喀喀什么?寿道士有些尴尬地问道。他的文化水平并不高,目前也只是勉强认得两百多个字,因此对裴索宁这个文化人一向比较敬重。

    是喀斯特地形。裴索宁解释道:简单点说,这种地形内一般都富集大量的石灰岩大理石石膏粘土铝土岩盐等矿物。其中石灰石大理石都是用来烧制石灰和水泥的重要原料,而粘土又是烧砖制瓦的原料。所以啊,你说的在本地生产这些建筑材料是完全可行的,而且是非常适合,因为本地的原料实在是太丰富了。

    是吗?寿道士有些兴奋,这可是一件大好事,老裴,你懂烧砖烧水泥的技术么?会的话咱近期就开干,别的啥事都比不上这个重要啊。有了大批量的建筑材料,我们这里就能轻松上许多了。

    我当然懂了。裴索宁笑了笑,最初的时候他也是在砖瓦厂干过一阵子的,其实不光我懂。101连的一些士兵本身就是出身于东方港建筑材料公司的工人,他们中干得最少的也有三四年了。只不过近两年政务院用奴隶工取代了他们而已,不过我想他们的老本行一定还没有丢下。你可以组织一下他们,然后等明天雨停了后就开始想办法先把砖窑立起来。正好前次运过来一批耐火砖,本来是要用到别的地方的,现在正好先拿来砌窑。

    大雨在当天夜里就停了。第二天一早,寿道士就带着人赶到小溪边区查看水情。只见雨后的小溪溪水略有些浑浊,水流也很急,但水位并没有漫过河岸。绝大部分雨水都顺着河道冲进了海湾内,这让寿道士多少松了一口气,这真是个好消息。

    当然坏消息也不是没有。昨晚又有几个奴隶开始打摆子,如今也被转移到了安置房内就地安置。至此,300名奴隶中染上了疟疾的已经达到了11人,此外,应当还有相当数量的奴隶已经感染了疟疾,但却还处于潜伏期。

    真是令人头疼的事啊!寿道士真有些郁闷了,自己已经将所有事情都做到极致了,没想到却还是有这么多人染病,这可如何是好啊。唉,只有继续加强防蚊教育了,昨天他询问过那些得了疟疾的人,基本都是第一天的时候被蚊子叮咬致病的。他们当时在树林里干活,由于天气闷热就偷偷解开了衣领和包头巾,使得大量皮肤裸露在外,从而导致被蚊子叮咬。看来以后要执行更严格的措施了,一定要让这帮奴隶们在蚊虫滋生地养成不裸露皮肤的好习惯。

    甩掉这些令人头疼的破事,寿道士从奴隶中挑选了100名身强体壮的科萨黑人,然后又带了10名八旗监工和16名101连士兵带着工具武器朝裴索宁选定的粘土地而去。

    那里离营地大概有一公里远,旁边是一片广阔的椰子林,地面都是马岛特有的红色土壤。据裴索宁所言,这里的土质粘性较大,非常适合取土制砖烧砖。

    既然专家都这么说了,而且自己几个砖瓦厂出身的部下也点头同意了裴索宁的意见,那么寿道士干脆用人不疑,直接将事情授权给裴索宁去干。他只负责给裴索宁提供物资和劳动力,以及必要的安全警戒。

    裴索宁也是个干实事的人,寿道士将事情交给他后,他当场就拿着开山刀带着一帮奴隶们开始清理这边的低矮灌木平整地基,以尽快清理出一片可以修建土窑的地方来。

    他准备在这里修建的是那种本土早期所使用的高能耗低产出的小土窑。没办法,本土现在生产中的三座轮窑技术虽然够先进,但建设初期需要的人力物力比较大,不适合现阶段小本经营安齐拉纳纳殖民地。因此,他就准备先修建这种比较经济的小土窑对付着用用。等将来殖民地有一定基础后,再想办法将其替换成更先进一些的轮窑。(未完待续索,!



第四章 安齐拉纳纳(四)
    5月25日,清晨。这几天一直都是好天气,营地内到处都干干爽爽的。寿道士刚从病人安置房内走出来,如今待在病房内的人数已经上升到了18人,其中甚至还有一名八旗监工。

    有两名本就体弱的科伊桑红人眼看快坚持不住了,他们得的应该是恶性疟疾,由于体质很差,现在发作间歇期越来越短,几乎每天都要发作一到两次,脸上也起了大量的包疹,估计这两天内就会不行了。
1...120121122123124...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