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一些承受不了伤亡的黑人士兵纷纷从隐蔽处钻出来,然后向后方逃逸而去。而这,却给了104连的官兵们绝好的射击目标。

    姗姗来迟的八旗士兵在战斗趋于尾声的时候恰到好处地插入了战场,然后他们勇猛地向两侧山坡上将后背亮给他们的敌人发起了冲锋,结果却也只捞到了一些小鱼小虾,大部分敌人似乎均安然撤退掉了。

    扫荡支队总指挥官谢汉三此时也带着主力陆军第四连从后边赶了上来,却没想到这场短促的战斗已经结束了。

    阵亡六人,轻伤十五人,重伤两人。大部分伤亡均集中在敌人的第一波突袭中,胸甲都放在后面辎重部队的大车上,士兵们身上都只穿了一件单薄的军服,很难抵挡敌人的弓箭和投矛。灰头土脸的肖白图第一时间向谢汉三进行着汇报。他知道谢汉三关心的是什么,只不过伤亡二十多人这个结果着实让他脸上火辣辣的。

    谢汉三没有说话,而是缓步向前走去。追击敌人而去的八旗士兵已经陆陆续续返回了,他们兴高采烈地提着一些敌人的首级,仿佛打了一场什么了不得胜仗一样。

    支队长,我们对抓到的几个俘虏进行了突击审讯,目前审问的结果已经出来了。104连副连长孙胜军一脸忧愁地向谢汉三汇报,情况不是很妙。这些袭击者都是科萨黑人,但是他们却都来自山那边。自从进入山区后,我们的行踪似乎就被这些科萨黑人掌握了。山那边的科萨人大酋长据说正南下和另一个部落交战,无力顾及我们,因此只派了少量士兵翻山到这边来助战。眼前这些人就是了,至于他们派了多少人过来目前还没确切数字。这些俘虏根本形容不出有多少人,只知道用‘很多’这个词来描述,但卑职估计,保守来说有一千人以上。

    骑兵部队呢?他们是怎么做侦查的?!谢汉三终于说出了抵达现场后的第一句话,连这帮黑人埋伏在这里都没侦查出来!列昂尼德在搞什么东西!

    气势汹汹前去扫荡黑人部落的东岸军队居然在半路上遭到了一次伏击,并且还死伤了二十多人,这个结果对谢汉三来说无论如何是无法接受的。不光是人员的损失,其实最令他心惊的还是这些黑人的组织能力和战术意识。以往东岸人遇到的黑人或红人要么是自由散漫的游牧部落,要么就是山那边争斗的失败者,势单力薄地逃到山西面来。对于这种组织涣散的土著,装备精良的东岸军队自然是手到擒来,往往是大炮一轰,再组织几次排枪齐射,然后就可以出动骑兵去收割战果了。

    不过这次他们显然遇到了新情况:第一次遇到了有组织的黑人。山那边的黑人显然已经处于原始社会朝奴隶社会进化时期的文明层次,而且还是个农耕渔猎民族。常年处于征战之中的他们又拥有一定的战术水平和战斗意志,假如他们的领导者再拥有一定的远见的话,也许一个强盛的部落制国家就此横空出世也说不定。话说,这时期的野猪皮不也是这般发迹的么?

    对于这样一个敌人,东岸人该以什么态度去面对,如今这已经成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谢汉三有预感,也许等这次扫荡行动结束后,河中堡和山那边这个部落之间的对抗和摩擦将会加剧——如果东岸人不改变自己既有的土著政策的话。

    原地休整。第四连接替104连做好警戒工作,军医官从速救治受伤军士。传令兵,给我到后队去通知炮兵辎重队保持警惕,不要被敌人突袭了。谢汉三开始下达一连串的命令,身后几个传令兵一一记录完毕后开始分向各处传令。

    离克兰威廉大坝地区还有区区几公里,但是嗅到了一丝不寻常气味的谢汉三还是决定谨慎从事。目前骑兵部队也不知道去了哪里,还是先联络上他们再说吧。这个陌生的山区,是科萨人的主场。多年和查鲁亚瓜拉尼以及南非土著交战的谢汉三知道,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土著居民的能力,有时候他们会做出一些令你感到吃惊的事情出来。君不见19世纪的祖鲁人和埃塞俄比亚人就曾经击败过不可一世的殖民军队,河中堡的菁华部队目前全在自己手中,责任可谓重于泰山,前途不明的时候一切还是小心为妙。(未完待续索,!




第九十七章 山间的战斗(三)
    中午时分,整支部队就在这片荒凉的山间就地享用午餐。午餐主食是麦饼,配餐是黄豆牛肉罐头奶酪,士兵们一边沉默地吃着午餐,一边小口喝着牛皮水囊里的凉白开。这片荒凉的山间到处是细碎的石子和沙地,间或夹杂着一些低矮的灌木丛,看起来荒凉而又贫瘠。

    只怕就连最贫穷的牧羊人都不愿意来这里。陆军第四连的上等兵赞帕里尼叹息着说道。出来这么久了,他原本一丝不苟的头发如今也成了乱糟糟的鸟窝。上午的战斗他也远远瞧见了,那些科萨黑人的战术水平和组织水平令人惊异,竟然能从容组织数百人规模的伏击,同时还能在敌人追击的情况下安然组织撤退,这是什么水平?

    反正赞帕里尼知道,这些人要不是上过几次战阵的老兵的话,是绝无可能做到此等地步的。一想到要与这样的敌人在他们选择的战场上进行战斗,赞帕里尼就直皱眉头,也许这次的扫荡行动并不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据说这次行动前上头定过目标,每抓到五百人驻屯军司令部将奖励全体作战人员每人三元钱,战利品的分配另行计算。可如今出来十多天了,俘虏才那么寥寥十来个,战利品更是一点也无;不但如此,第104连还折损了二十来个士兵,怎么算,这笔生意都亏的慌。

    真是出师不利啊!坐在赞帕里尼身旁的安大海心里暗念了句。秋收后他们第四连就要调回东岸军编制整体返回本土了,接替他们而加入南非驻屯军序列的将是陆军第二连。也就是说,他安大海在南非的岁月就这么区区几个月了。下次再想找到这么一个容易发财的地方可就难了。

    如今本土边境平静地很。无论是高乔马匪还是查鲁亚人都离东岸人离得远远的。生怕招惹麻烦上身。也就是说,他们回到本土后将无仗可打,无仗可打也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战利品分配,也就意味着他们只能拿那点死工资——虽然这点死工资在很多人眼里已经很高了。

    在南非服役的两年时间内,安大海算是狠狠攒下了一笔钱。几次出击周围的土著部落以及去年那场规模宏大的大扫荡作战,他都参与了,几次行动下来光分配到的战利品就变卖了七八十元,更别说他这两年的军饷几乎还一分钱都没动。不过这钱还是不够用啊。回本土后娶媳妇就得花费老大一笔钱,然后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上学工作的事情也得着落在他身上,这用钱的地方是真多啊。真心希望在临走前能在这些科萨人身上再捞一笔!

    不管士兵们的小心思如何求战有多么强烈,生性保守的谢汉三却不会随便拿手下这支关乎河中堡安危的军队去冒任何险,特别是在这支部队已经稀里糊涂折损了二十来个人的情况下。这股科萨人已经不是他们以前遇到的那些软弱可欺的土著了,他们明显有着一定组织性和战斗力。通往河谷地区的这片山地地形崎岖,到处都是适合打伏击的地形,他手底下这几百号主力可经不起这种无节制的损耗。一切还是等和列昂尼德统帅的骑兵部队联系上了再说,希望他们别遇到什么麻烦。

    午饭结束后刚刚半个小时,已经失去联系达四个小时之久的骑兵部队终于派人回来联络了。他们几个小时前在前方象河河谷地带遭到大批科萨黑人的围攻。据估计围攻的科萨黑人数量不下七百,装备普遍为大盾长矛。战斗意志极为顽强,且训练有素,懂得配合作战。列昂尼德带着90名骑兵借着平坦的河谷地带硬冲了一番,手枪军刀齐上阵,这才堪堪打破了一个缺口冲了出来。饶是如此,等冲出科萨人的包围圈后,他们仍然损失了八名骑手和五匹战马,除此之外,遭受不同程度伤势的骑手还有将近二十人,这可谓是南非骑兵连建军以来次最为惨重的一次损失了。

    看着眼前这几名风尘仆仆的骑兵,谢汉三默然无语。到了这个地步,整件事情已经很清楚了。科萨黑人们如今已经有了强大的组织,也有了充足的人手和经验丰富的战士,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指挥体系估计都是在常年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应当也比较有效。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在敌人已经有了明显防范且已经对你开始进行伏击围攻的情况下,你再强行进军的话,姑且不论胜败,这战役目的就已经先输了吧?

    要知道,这第二次大扫荡的战役目的可不是为了打败科萨黑人,而是为了尽可能地多抓捕一些本地的土著人口,给即将开始的马达加斯加岛开发计划提供充足的炮灰劳动力。在马岛那个湿热多雨疫病横行的地方,你不投入个几千上万人估计连一个小型城堡都建不了,更别说规划中的基地是以能容纳大量移民生产生活为目标而设计的。

    谢汉三他此时当然有能力收拢所有部队,接着让士兵们都穿戴好胸甲,然后步步为营冲进前方的象河河谷地区,那些科萨黑人肯定挡不住,他们也不敢阻挡。可问题是你就算把那里占住了又如何?你所需要的人口呢?那边的几个科萨人部落也不是傻子,他们带上细软赶起牛羊就可以跑路,会傻乎乎地等你来捉么?

    弄到最后你和那些科萨黑人士兵们大战一场,损伤一堆,却什么也没得到,这算个什么事?更别提冲突升级后可能接踵而来的无休止的战争与摩擦了。南非地区总共才多少东岸人,满打满算三千人多人,想到要与一个崛起中的土著大部落交战,尤其是这个部落可能还拥有超过一万名久经战阵的战士——他们现在甚至还学会了怎么使用火枪,谢汉三就不由得感到一阵牙疼。虽然再过几个月他就要卸任南非驻屯军司令的职务随部队返回本土了,但是他觉得自己不能在临走之前轻率地为河中堡招惹一个强大的敌人。虽然这个敌人目前已经与东岸人处于交战之中了,但现在冲突尚未扩大,也许事情还有转圜之处。

    当然,最重要的,现在敌人有了准备,这场战争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思绪飘到这里,谢汉三马上就有了决断,他立刻派了几名传令兵快马返回河中堡,向莫茗传递,并请示下一步行动该如何做。毕竟,他这个南非驻屯军司令也是人家南非开拓队队长名义上的下属嘛。

    做完这些,他又命令所有士兵穿戴上胸甲,然后列队继续向前前进,当前首先任务还是去把骑兵部队接应出来要紧。虽然不想继续和科萨人进行无谓的战争,不过不战而退似乎也有点损伤士气,因此继续前进到河谷边缘地带汇合还在那边逗留的骑兵部队,然后就地布防,等待后方命令才是正途。

    经过三个小时的快速行军,在排除了两拨科萨人的迟滞性骚扰攻击后,谢汉三支队终于与骑兵部队成功汇合。列昂尼德统帅的骑兵在河谷地带冲出重围后便一路向后退却,但是路上再次遭到了一拨科萨人的截击,使得他们又减员了十二人(战死四人,轻伤七人,重伤一人)。

    他妈的,谁说这帮黑人笨的?连游击战都学会了!看到骑兵部队前后竟然伤亡了接近四十人,就连指挥官列昂尼德都受了一点轻伤,骑兵出身的肖白图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老子现在咋就觉得咱像当初那些下乡的小鬼子呢,人生地不熟,四处皆敌。人家也很少和你面对面作战,空有一身力使不出来。当初是谁说当年那些祖鲁人喜欢和英国人布尔人正面作战的,草!

    这是科萨人,不是祖鲁人。谢汉三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说道:这些黑人我看已经很接近奴隶社会的水平了,或许他们已经处于奴隶社会早期的文明层次。而奴隶社会的战争,是有战术的,更何况他们还常年在和其他部落厮杀兼并。出一支敢打敢拼的军队,和几个虽没有系统学过军事理论但所作所为暗合兵法的将领又有什么稀奇的?

    陆军士兵们很快找了块平坦空旷的地面,然后开始打桩拉铁丝网挂铃铛,每支部队之间都严格设好隔离带防火沟。此时天色已晚,抹黑走山路纯粹是找死,因此今晚势必要在此宿营了。野外宿营又不好好修工事的话,那简直就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八旗士兵们挥舞着铁锹工兵铲热火朝天地开始了土工作业,而第四连第104连的士兵们则列好了阵势,严阵以待可能会出现的敌袭。而征战了一天的骑兵部队,则在营地内帮助军医官们救治伤员劈柴烧火。一些受伤的战马也在骑兵们黯然的眼神中被拖走宰杀,这些将作为伤兵们晚上的加餐。

    一切准备妥当后,夜色终于缓缓笼罩了大地。(未完待续索,!



第九十八章 好望堡的新主人
    对于谢汉三支队一千余名士兵来说,1640年3月10日的夜间在他们的印象中是令人诡异的安静——如果你忽略那些军犬们此起彼伏的嘶吼声的话。没有预想中的夜袭,甚至连骚扰都没有,只有一夜诡异的平静。

    当薄雾在朝阳中散去,士兵们能够看清楚野外的事物时,他们发现铁丝网外面数百米外的地上多了许多凌乱的脚印,看起来像是被许多人踩过一样。

    昨晚有人来过,数量还不少,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向我们发起攻击。肖白图仔细观察了一番后说道,难怪昨晚军犬叫了一夜,这些科萨人一定认为被我们发现了,而且他们的人数也不是很充足,因为没有敢于发起攻击。

    那是我们的幸运,同时也是他们的幸运。谢汉三巴说道,从内心里讲他是不愿意与这些科萨人爆发一场稀里糊涂的战争的,更何况这场战争多半还没法获得任何好处。

    准备开饭吧,吃完早饭以后集合部队,然后撤军!呼吸了几口早晨新鲜的空气,谢汉三坚定地说道。

    肖白图行了个礼,然后下去安排去了。

    撤军的旅途一路平静,科萨人似乎也不想在他们主力前往南方征战的关键时刻招惹一个强大的敌人,双方很有默契地互相脱离了接触。

    3月16日,谢汉三支队返回了河中堡,才刚回来,他就听到了一个稍微令人感到有些震惊的消息。

    南边的好望堡易手了。更准确地说。是整个开普敦殖民地易手了。英国人把它卖掉了!坐在莫茗的办公室内。谢汉三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就听到了这么一个消息。

    什么?谢汉三一愣,不过却也没有太过惊讶,因为这事之前就已经沸沸扬扬地炒了将近一年了,谁接的手?荷兰人?估计也只有荷兰人了!他们现在和英国人关系不错,双方也没太多的直接利害关系。开普敦殖民地这个烫手山芋,也只有财大气粗的他们才有把握接得下。

    不错,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接下了整个开普敦殖民地。英国东印度公司将城堡农田物资以及三百名契约奴全部转让给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但是他们保留了可以在开普敦自由停泊补给的权力,而荷兰人也对英国人的此项权力予以了确认。莫茗继续向其介绍起了此次交易的细节。

    谢汉三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随即他又有些疑惑地问道:你怎么对细节也知道得这么清楚?无论是英国人还是荷兰人都没必要把这次交易的细节告诉你吧?

    呵呵。莫茗笑了笑,拿起水壶给自己和谢汉三各倒了一杯茶水,然后说道:我知道地这么清楚是因为在你回来之前两天,有几个荷兰人来到我们河中堡了。

    哦?谢汉三眉毛一扬,问道:他们来做什么?总不能是来问我们出不出售河中堡吧,哈哈!

    这个笑话一点也不好笑。莫茗坐在宽大的松木办公桌后面,轻轻嗅着茶叶的清香,然后说道:他们是来与我们商谈双方殖民地之间的划界问题,顺便顺便做点生意。

    做生意?做什么生意?谢汉三有些奇了。他们想向我们买东西?

    他们想向我们买些粮食。莫茗看着谢汉三的眼睛,说道。

    哈哈哈!谢汉三随即和莫茗两人一起大笑了起来。他们都想起了去年那帮英国佬被抢收麦子后的窘境。

    自从去年河中堡方面动员八旗士兵抢收了英国人种在城外的小麦后,好望堡内的英国人就学乖了,他们开始在紧邻城墙的地方种了少量耐贫瘠干旱的玉米和高粱,以满足城内本就不多的粮食消耗。荷兰人接手后势必要从本土运一些农民过来,毕竟开普敦地区目前的这几百号英国居民还算不得自己人。运人过来了就肯定还要运一些诸如食物布匹之类的生活必需品,而千里迢迢从本土运过来的话显然不如向附近的东岸人购买来得划算。

    我当然没有卖粮食给他们了。莫茗笑完了说道,不光粮食,牛羊布匹试验等任何商品,都禁止出售给荷兰人。别忘了,目前我国政府正因为前些日子的间谍事件而在制裁这帮荷兰人呢。

    嗯,就应该这样。谢汉三附和着说道,要说这帮荷兰人也真是不长眼,没看到好望堡的英国人被我们挤兑成什么样了,居然还敢接下这么个烫手山芋。他们是对自己实力过于自信呢,还是脑子真的坏掉了?嘿,对了,你说的划界的事情怎么说的?

    他们估计从英国人那里搞出了一份粗略的地图,然后要求我们河中堡殖民地最南边的边界应定为贝格河南岸五里格之处,再往南就是开普敦殖民地的范畴了。莫茗一边说一边摊开了一份精确的手绘大比例贝格河流域直至开普敦地区的地图,我没理他们的要求。然后我向他们指出开普敦殖民地的范围应当只局限于他们所处的那座半岛上,这帮傲慢的荷兰人当然也拒绝了。呵呵,边界问题以后估计还有得谈了,说不定还要爆发点冲突呢——如果这帮荷兰人继续这么咄咄逼人的话,不过谁在乎呢?得让他们知道这里谁说了算!

    我们这么和荷兰人搞僵关系会不会不太妥当?谢汉三此时却有些疑虑,这次扫荡行动我们是彻底失败了,陆军折损了六十余人。回来的路上运气好,端掉了一个正在向东迁徙的科萨人部落,抓获了几百人,不过以后可能再也不会遇到这样的好事了。东边的科萨人中间崛起了一个强势的酋长,这个国家的组织高度军事化,目前正在四处吞并周围的部落以壮大实力。我预计,他们早晚会成为河中堡的大敌。到时候,如果这个科萨人的部落决意越过东山山脉西进,说不得就要和我们发生冲突;如果这时候荷兰人从中作梗的话,我们腹背受敌这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1...118119120121122...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