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孤独麦客

    马岛这边的蚊子主要是马岛按蚊冈比亚按蚊和致死按蚊,其中马岛按蚊和冈比亚按蚊的叮人率差不多,均为1520的样子,致死按蚊则只有05。冈比亚按蚊的带病率为17,其中绝大多数携带的都是恶性疟原虫,其他两种蚊子带病率约为06,携带的全部是恶性疟原虫。

    由此可见,马岛疟疾传播的主要媒介是冈比亚按蚊。这种蚊子栖息在人类住宅内的并不多,而是一种外栖性的蚊子,主要在这些奴隶们外出工作的时候实施叮咬。不过好在这种蚊子叮人的高峰期在凌晨14点,白天出没的时候并不多,因此对这些八旗奴隶们的影响还不是特别大,否则染病的人数只怕还要更多。

    检查完病人安置房后,寿道士又将凯尔海军上士叫到身前,将他今天的任务先分派了下去。截止到昨天为止,规划中的主城区的土地已经平整干净,地基也都已经打好。剩下的就是开始建设了。不过现在水泥石灰倒是还有不少。砖头却严重不足。仅有的也大多都拿去修小土窑修厕所修下水设施去了,留给主城区这边修房子的砖头只有万把块。

    寿道士要交代凯尔的就是让他组织人手尽快修建起几座砖瓦房屋作为仓库,以便将一些诸如火枪火炮弹药盔甲药物布匹食盐等重要物资妥善存放起来,免得要用的时候突然发现因为保存不善都没法使用了,那样就太傻了。

    寿道士准备今天再调50人到小土窑那边去帮忙,然后留在主城区营地这边的人手就少了,去掉干杂活生病的人,可用的奴隶大概只有110120人。寿道士将这些奴隶全部留给凯尔上士。并给他留了10名武装监工,用以督促这些奴隶卖力干活。

    营地这边交代完毕后,寿道士带了32名火枪手15名八旗监工,护卫着150名奴隶工朝小土窑营地而去。那边的土地也已经清理了出来,地基也已经打好,要抓紧点时间干活了。

    奴隶们在监工的口令与皮鞭声中,鱼贯进入了工地开始工作。在马岛这种地方,晴朗天气不可能一直持续太长时间,所以寿道士心里一直有一种紧迫感。奴隶们在由几名前砖窑厂工人充当的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始了准备工作,有的人在用水泥石灰砂子拌浆。有的人在用一些手推车运送砖块,有的人则已经开始拿红砖砌起了一些外围的墙壁。

    看到裴索宁将这边一切事务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后。寿道士放心地回到了主营地那边。主营地这边的几十名奴隶此时正坐在地上休息,他们解开了脸上的包头巾,一边擦汗一边小口喝着身边牛皮水囊内的凉白开。几名监工和士兵们坐在旁边的木墩上,惬意地享用着奴隶们摘下来的椰果。在灿烂的阳光和强烈的海风双重作用下,主营地这边的蚊子几乎全都销声匿迹了。寿道士斜倚在一棵高大的椰树下,一边吃着八旗监工毕恭毕敬献上来的肥美椰果,一边眺望着前方美丽的海岸线。

    寿道士确信,这里如果开发好了的话,绝对是一块宝地。海湾内渔获丰富,尤其盛产梭鱼剑鱼龙虾海参等海产;岸边别的不说,光是这大片的椰林和南面山上密集的紫檀树林就是一笔庞大的财富;更何况这里的降水这么丰富,修建好水利设施的话,种起水稻来一年三熟怕是不成问题。寿道士寻思着,这里比起他的山东老家来说真是强了太多了。由于靠近海岸,而且多雨水,这里一年四季都温暖无比。即便是多雨的热季,其气温也很难攀升到35度以上,更别说如今的凉季了,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也不过才刚刚31度,除了有些过于潮湿以外,这里一切都好。

    关于执委会为何修建这座远离本土的据点寿道士还是知道原因的,对于此事他也是举双手赞成的。尤其是如今的大明境内正兵荒马乱,流民四起,秩序已经处于完全崩溃边缘的时候。寿道士早年云游四方时,便经常看到路边到处是饿殍,百姓易子而食,其情其景惨不忍睹。希望这座据点修完后,本土的船队也能大力扩充一下,然后便可直航大明,将那些活不下去的流民全都想办法运回来。

    至于那些流民们愿不愿意,寿道士则根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有那么傻的人么?在大明连口稀粥都喝不上,让你来东岸本土天天高粱米饭管饱,还有牛肉海鱼吃,傻子才不来呢?而且,等本土的舰队真航行到了大明近海后,可由不得这些流民们做主了。依东岸这帮骄兵悍将们的脾气,估计到时候他们会直接上岸掳人。

    只要有了人口就好办事。这边这么肥沃富饶的土地,怎么能留给那些落后野蛮的土著呢?当然还是交给我们善于农耕的中国人来居住开发了,至不济以后给你们这些土著留几块保留区,让你们在里面繁衍后代。

    遐想完了后的寿道士将吃剩的椰壳扔进了木制垃圾桶内,然后开始催促奴隶们开始干活。

    这种悠闲的生活状态一直持续到了6月下旬。在6月20日这一天,已经断断续续折腾了将近一个月之久的小土窑终于成功投产了。在用柴禾烧了三天驱除湿气后,此时已经可以正式使用了。而在此之前,小土窑旁边早就搭起了大片的工棚,工棚下全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泥砖,一共两万块。

    裴索宁指挥着奴隶们将这些泥砖用小推车小心地码放在窑内指定位置,然后封闭窑门。窑门外的遮雨棚下堆放着大量树枝树叶和茅草,这是收集起来烧砖用的。没办法,目前他们手头并没有煤炭,只能用柴草来烧了。反正也没多大关系,只不过需要人辛苦收集柴草而已。

    至于人手,他们暂时还不是太缺。当然,如果一段时间内再没有新的奴隶输入的话,也许他们就会面临人力短缺的窘境了——这一切还是因为疟疾这个可怕的疾病。

    从上个月的5号到现在,登陆已经有一个半月了。至今为止,最初登陆的300名奴隶30名八旗矿工48名陆军101连步枪手以及三名高级管理人员总共381人当中,染上疟疾的人数已经逐步攀升到了42人,全部都是恶性疟疾。其中大部分都是奴隶,共36人;此外,还有4名八旗监工和2名101连官兵。

    除了两名军人得到寿道士特许动用宝贵的金鸡纳树皮粉救治痊愈了以外,其他所有患病者都没有得到任何救治。目前死亡人数已经达到了10人,处于死亡边缘的尚有4人,其余人体质还算可以,在充足的营养摄入之下体内多少也产生了一些抗体,目前正在和疟疾做着痛苦的斗争,但情况也是不容乐观。

    初来时兴高采烈的奴隶监工和士兵们如今的士气都有些低落,尤其是那些奴隶们,经常要到蚊虫聚集地区干活的他们士气更是低落得无以复加。要不是家人还在河中堡当着人质,而且这里放眼望去人迹罕至,逃走也是一个死,这些人多半早就开始逃亡了。

    除此之外,还有两人在树林里惨叫毒蛇咬伤,后不治身亡;一人得了其他急性病死亡;两人在开挖条石时被石头砸伤,其中一人伤势严重,已经基本被宣判了死刑。这么一算下来,最初的300名奴隶竟然已经有41人丧失了劳动力,开发热带蛮荒之地的艰辛与危险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要知道,这还是在事先对此地环境的恶劣程度有了一定了解并做好了相对充分的准备的情况下,再加上此地还是条件较好的沿海地带,要是内陆地区的热带雨林的话,那损失估计会更加惊人了。

    面对这样的损失,寿道士却无动于衷。因为死的都是奴隶,死的奴隶再多对他来说也只是数字而已,并不值得如何痛惜。他唯一所关心的就是施工进度如何,毕竟上级考核他时也只会考核施工进度,而不是关心交给他的奴隶还剩多少。

    6月23日,第一批经由小土窑烧制的红砖出窑,去掉破碎变形等不堪使用的,总共得到了接近一万九千块完整的红砖可做使用。至此,安齐拉纳纳殖民地的建设终于可以开始提速了。(未完待续索,!




第五章 安齐拉纳纳(五)
    1640年7月25日,安齐拉纳纳湾。这个季节的安齐拉纳纳是一年中最令人感到舒适的季节之一,晴朗的天气,28度左右的气温,外加和煦海风吹拂之下,使人感到分外惬意与舒适。

    经过为期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建设,如今的登陆点附近和最初时相比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首先是一条直插入海的木制栈桥,这条用从山上砍下来的松木粗粗搭建的简陋栈桥深入海中约几十米远,能够同时供两艘大型运输船靠港卸货。当然了,这条栈桥也是临时性质的,等到将来这边的物资和人员宽裕一些后,寿道士还会组织人手建造一条更加现代化的水泥永固码头出来。

    栈桥尽头是一片用碎砖石子铺就的路面。由于这边降水量比较大,泥土路很容易在阴雨天气潮湿软化,从而影响码头内货物朝外输送的效率。因此,在裴索宁的建议下,寿道士组织人手用烧砖时剩下的碎砖碎瓦片以及一些碎石子砂子什么的混在一起,铺了这么一条相对简陋的疏港公路。同样的,在将来海上运力紧张的问题缓解后,寿道士会考虑申请从本土输送一批沥青过来,将这边的一些路面屋顶什么的都重新拾掇一番。在安齐拉纳纳这个多雨的地方,沥青这种防水性能极佳的材料是必不可少的。

    疏港公路向南劈开一片原始椰树林,延伸出约百多米后,就是规划中的主城区了。一个多月前的主城区才只有一套三间砖瓦房十来间松木板房和大量的居住帐篷。如今时间过去了一个月。主城区内原本那随处可见的帐篷都被拆掉收起来了。取而代之的是十几套中国南方水乡地区常见的尖顶风格的砖瓦房屋。红色的砖墙青色的屋檐,墙角边再配上热带地区快速生产的野花和藤蔓,一切都显得是那样的自然和美丽。每一套房屋的外墙壁上都用石灰水刷着仓库卫生所食堂厨房宿舍一宿舍二等字样,显然经过这段时间的奋斗,首批登陆者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而在主城区的东南角落,则是一片杂乱的简陋木板房。这些房屋是给奴隶们居住的,房顶铺着蒿草和防水油布,房间墙壁上并没有开窗。门口挂着一道巨大的纱帘,用来隔绝蚊蝇的侵入。此时刚刚天亮,这些木板房的门口开始有三三两两的奴隶走出,他们全身都穿着厚牛仔布编织的衣服,头上裹着包头巾,几乎只露出两只眼睛在外面。这些先出来的奴隶们在门外空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后便开始排队,几名八旗监工模样的科萨人倒背着双手,在队伍前走来走去,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什么,看样子似乎是在训话。

    这批乱七八糟的棚屋后方约一千米处。可以远远看到一根高高的烟囱耸立在那里,烟囱口还在源源不断地冒着黑烟。从烟囱的大小及高度来看。下面似乎有一座小窑。至于是什么窑,则不外乎砖窑和干馏窑两种。在这么一片自然原始充满着蛮荒气息的热带海湾内,居然能看到这么一根充满着文明色彩的大烟囱在吞吐着黑烟,不得不说这真的令人很有一种违和感和不真实感。

    以上便是第二舰队司令官王铁锤海军上尉站在共同市场号战列舰艉楼三层甲板上观察到的所有情况。

    自从本年度2月份时载着奥斯曼帝国埃及舰队的部分军官返回苏伊士港后,王铁锤已经离开本土整整六个多月了。如今所携带的货物已经在埃及销售完毕,奥斯曼帝国也已经正式批准了由埃及帕夏海军帕夏和叙利亚帕夏联名提出的向新大陆的华夏东岸共和国订购六艘战舰的计划,得到确切消息和首批预付款的王铁锤觉得再待在埃及也没啥意思,向东的航路又被葡萄牙人紧紧把持着,暂时还不准备和葡萄牙人撕破脸的王铁锤无奈之下只好带领舰队南下,踏上了返航的旅途。

    当前阵子舰队航行到莫桑比克海峡附近的科摩罗群岛海域时,王铁锤突然忆起出航前曾在河中堡与莫茗刘昂等人聊起过执委会要在马岛北端的安齐拉纳纳地区修建新港口的事情。于是,王铁锤便命令超勇号高速巡洋舰的舰长韩德智海军中尉先行护送南海运输公司的两艘满载人口与物资的商船前往莫桑比克岛停靠补给休整,同时与那边的马斯喀特商人交割他们运来的一批波斯女奴和小孩。而他自己,则乘坐着座舰共同市场号战列舰,与于连中尉的加利西亚飞鱼号武装运输舰一起转向正东,朝安齐拉纳纳湾驶去。反正时间还宽裕得很,如今他倒是很想知道那边发展得怎么样了,需不需要自己的帮助。

    驶入湾内前王铁锤也曾经设想过如今这边的情况,结果都是不容乐观。首先他清楚国内那可怜的海上运力,何况是要穿过厄加勒斯角这一段航行艰难的海域,一次能运个几百人和少量物资就顶天了。可这些东西能顶什么用?也就能建几间房屋,搭几座帐篷而已。

    所以,在他的设想中,如今这边最好的情况则是有几间砖瓦房一些茅草屋,以及一座简易码头,几百个奴隶大半已经病死,少数残存的奴隶可怜兮兮地窝在山里伐木造屋。而最坏的情况就是,此地的东岸人已经团灭——死于流行疾病海盗袭击土著进攻或奴隶暴动。

    只不过如今看到的情况却使他有些吃惊。海湾内不但修建起了一座可以停靠大型船只的栈桥,岸上的建筑物也使人刮目相看,至少他们居住的不是木屋或茅草屋,而是舒适坚固不惧雨季狂风暴雨侵袭的砖瓦房屋。

    这帮人有点意思。看着码头边椰树林后涌出来的一群手持火枪的陆军第101连士兵,王铁锤赞叹着说道,好了,孩子们,上岸休整一下。看来本土派来主持这边工作的人能力很强嘛,真的让我刮目相看了。

    第二舰队的两艘船只一左一右分别缓缓停靠在栈桥边,甲板上的水手在岸上爆发出的热烈欢呼声中大笑着抛下一段缆绳。栈桥上的陆军士兵们麻利接过,然后将其紧紧绑在木桩上。

    王铁锤在海军官兵们的簇拥下顺着绳梯下到了码头上,然后看着迎接上来的一人说道:你是寿道士,我认识你!以前在加勒比海抢西班牙佬运输船的时候,你在我的船上当火枪手,记得你身手很不错的!

    多谢王司令长官还记得卑职这样的小人物,荣幸之至。寿道士也笑着说道。

    跟我说什么客套话!王铁锤笑着摆了摆手,然后一边顺着栈桥往前走,一边说道:说吧,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趁早讲。我也是临时起意过来这里看看,马上就要返回本土了。没想到你们这里搞得还有声有色的,比我想象中的强多了。

    王司令,那我就也不客气了。能遇到第二舰队的两艘船是运气,因此寿道士也不矫情,直接开始提要求:我们需要人,大量的人!当初运过来的300名奴隶截止到今天早上,已经因病死亡25人因工死亡5人失踪4人,此外还有约22人染上了恶性疟疾;30名八旗监工因病死亡3人,2人染上疟疾;陆军第101连48名士兵情况稍好,但先后也有3人染上疟疾,后治愈,另有1人染上其他急性病暴亡。总体算来,5月5日第一批的381名登陆者已经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大部分是疟疾)折损了62人,占比达到了16。再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这里很快就会陷入无人可用的窘境。所以,我们目前急需人手补充,尤其是在建设渐入佳境的时候。

    这里的疟疾这么严重?听了寿道士的介绍,王铁锤的脚步不禁一缓。这个病可不是开玩笑的,既然岸上的疾病如此猖獗,那么自己到底还有没有必要上岸了。

    仿佛看出了王铁锤的担心,寿道士连忙解释道:王司令放心,目前我们的住宅区及周围三百多米的范围内已经没有任何蚊子栖息地,所有可能滋生蚊子的水坑都已经填平,可以说如今的住宅区内几乎没有什么蚊子。再加上现在是白天,蚊虫基本都潜伏不出,所以大体上是没什么危险的。

    嗯。王铁锤略微点了点头,然后继续朝岸上走去。

    路边早有几名八旗监工献媚般地送上来一筐筐新采摘的椰子,海军官兵们看到后便笑嘻嘻地上前拿起一个劈开食用。当然,他们也不会白白占这边的便宜。这不,那边船甲板上已经有人在用滑轮吊杆将两头牛十只羊吊了下来。这是他们在埃及时购买,准备路上食用的,如今作为礼物赠送给安齐拉纳纳殖民地首批勇敢无畏的开拓者,改善改善这帮苦哈哈的家伙们的生活。(未完待续索,!



第六章 安齐拉纳纳(六)
    坐在主城区内正中心的一座三间的砖瓦房屋里,王铁锤四处打量着。只见墙体都是红砖砌成,不过却没有粉刷,仍旧是刚砌成时的那副模样。墙上贴着一张大纸,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工程进度节点表几个大字,不知道是出自谁手。

    房顶骨架是用巴拉那松木搭建,上覆本地烧制出来的青瓦。在房顶东南角处,还开了一个天窗,上覆一层厚厚的半透明油布,这是为了便于采光。至于为什么不用透明玻璃,王铁锤估计还是因为本土的玻璃质量实在太渣,海运的时候稍微一颠簸就很容易破碎的缘故。

    总体来看,这种中国九十年代乡村风格的建筑还是非常适合这里的环境的。前门后门一开,穿堂风一过,顿时令人感到凉爽无比;而且房顶上倾斜叠放着的瓦片利于排水,非常适合此地多雨的气候。不过这种建筑也不是没有缺点,如果雨季时正好撞上飓风或龙卷风路过,将这种并不是很结实的房顶掀翻,那么乐子可就大了。看来以后还得想个办法,瓦片之间最好也要用水泥灰浆砌一下,以使其更牢固结实。

    地面是稍稍平整过的泥地,并没有浇上水泥。虽然这个时候是旱季,但是房间里的地面仍然明显泛潮,看起来比较湿。不过这个是地理与气候因素,是无解的,只能这样了。

    不错的地方。打量完了的王铁锤赞叹了句,有点像模像样了,再给你们一些时间的话。没准还真能做出一番成绩呢。给我说说你们下一阶段的计划。看看我能给你们什么帮助。

    王司令。我刚才都说过了,我们需要人,越多越好!寿道士看着王铁锤恳切地说道,雨季在十月下旬到十一月就会开始了,从那时候开始,每月都是几百毫米的降水量,要一直持续到翌年四五月份。这么恐怖的降水量,如果不趁着现在旱季时分将水利及下水设施修好的话。到时候怕是要吃大苦头的。还有,接下来我们还要建设更多的房屋,以及城墙炮台等设施,这些哪样不需要海量的人手填进来啊。所以,王司令,如果可能的话您看能不能去海峡西面的葡萄牙人那里买一些班图人奴隶过来?

    这个我爱莫能助。王铁锤一听这事顿时连连摆手,然后他解释道:我船上倒是有一批金银,不过这都是货物销售回款以及土耳其人支付的购舰预付款,每一分都有账册的,没法随意动用。而且。就算现在给你买一些奴隶过来,就凭你们这儿如今这些老弱病残。怕是也没法顺利驱使他们吧?这些人可不是南非那边驯化已久的八旗奴隶,而是桀骜不驯的生番,我敢说你第一天买过来100人,第二天就会逃掉一半!所以啊,你还是暂时熄了这念头吧。也许等你这边我们自己人的实力增强后,才可以考虑就近运一些生番奴隶过来;或者到时候干脆就去征讨岛上那些土著封建王国,以掠取奴隶,但是现在不行。
1...121122123124125...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