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手术直播系统任心王思琪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如果需要手术的人极多,那么自然是要将那些不适合做缝合手术的病人给剔除掉,直接截肢了事!”贝多芬语气平淡,丝毫没有察觉到刚刚方平清对其的不满,继续说道“比如那些伤到了深层肌腱的患者,成功率太小了,当然得截肢了,更别提那些手指伤的快要掉了的病患们了。”

    “我们只有将有限的医疗资源集中给最有把握的病患,这样才能让大多数人得到医治,而不是像你们华国一样,浪费!”

    “贝多芬教授,您觉得我们是在做无用功”方平清问道。

    “当然!我记得你们华国是烟草大国吧!烟民是相当多的!其中吸烟的患者数量不在少数吧!”贝多芬自问自答道,“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两个月前的《柳叶刀》,上面有篇论文,研究表明有烟瘾的患者如果出现需要缝合肌腱或者相似的手术时,成功率会比不吸烟的患者低一半!”

    “所以,为何要给吸烟的患者做而不是那些没吸烟的患者呢”

    “你们设置一个条件,不符合的完全可以直接劝他们截肢嘛!”

    贝多芬最后劝说道。

    贝多芬说的这个研究是具有事实依据的,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不仅会增加心脏速度和升高血压并降低食欲,大剂量的尼古丁会引起呕吐以及恶心,严重时人会死亡等坏处,在烟民们开刀手术时会更加的容易让缝合后的手指出现坏死的征兆。

    这并非是医生手术的问题,而是病人自身的问题。

    但是这解释不清楚,从而引发的医疗纠纷不计其数。

    所以,在国外进行相同类型的手术时,会签署有关的协议,并且将钱缴纳齐全后,才会给予手术缝合治疗,毕竟这个可是屈肌腱缝合的禁忌事项。

    听到这样的说辞,杨崇光脸上也是有些不虞,但出于身份,不便说些什么,但是方平清则没有这样的顾及,开口道“贝多芬博士,你这样不觉得很不公平么”

    “我们做医生的不就是要给病人排忧解难吗既然可以缝合,也有机会痊愈,为什么不给他们机会”

    方平清沉吟道。

    贝多芬轻蔑的笑了笑,说道“不是我不给机会,而是他们自己把机会扼杀了,你不要奢求病人会听医生的话,百分之百的服从,我们当医生的不是他们的保姆,搞清楚这个!”

    “我们西方在医疗资源的分配上比你们华国好的太多,你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我这次来访问游学,一方面也是为了多看看多走走,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乐知道你们华国作为汤法缝合的发源地,为何成功率一直提高不了的真正原因。”

    “两两一对比,到时候不要我说,你们就会主动的提出改变!”

    说道此处,贝多芬哈哈大笑起来。

    杨崇光三人则默不作声,不知在想些什么。




第266章 这有什么不对吗
    苏省人民医院普外二科的复健室与急诊科的复健室不是在同一个地方,分属两个阵地,平时是互不往来的,也就是说各个科室用各个科室的。

    但是,因为急诊科的复健室刚刚装修了一间,在规划中的另外一间还在做最后的净化空气,所以器材是不够用的,更何况还是手术狂人任心一天以十个以上的数量在增加。

    因此,经过医院的协调,普外二科的复健室被划归了一块地方是让急诊科的病人来分时段使用的。

    对于这种情况,杨崇光也不好拒绝,只能安排更多的手术,想要将复健室占据的满满的。

    但是,很可惜,普外二科的床位数量也就只有八十多,就算是连同加床,也只能再加个十七八张,而复健室的器材足足有五十六个复健器,轮换着来,足够轮换好几趟的。

    之所以弄这么多的复健器材,全都是为了支持自己儿子的事业,将原本二十五台复健器材愣是多买了一倍还多。

    在贝多芬的提议下,将行李送到宾馆后,就跟着回医院探望一下这些进行过汤法缝合的病人。

    手部恢复是个精细的活计,所以复健的器材多种多样,所规划的区域各不相同,每个所适用的病程也不相同。

    杨崇光一行人陪同这贝多芬来到了普外二科的手部复健室,现在正值十一点多,正是午饭的时候,所以在此进行恢复运动的病人较少,大约只有十六名,分别在不同种类的复健室内使用不同的复健器材做着恢复性锻炼运动。

    贝多芬看着复健室内在进行锻炼的病人,双手环抱在胸,似笑非笑的打量着,兴致不减,丝毫不见飞行了十几个小时后的萎靡与未进食的饥饿。

    “亲爱的崇光,你们看到了吗,这就是你们给出的答卷”贝多芬冷哼一声,很是自信的说道“看看吧,按照你们的医疗方案做出来的手术病人,我相信,到最后能够达到优的概率不足百分之五十,优良率差不多也就八成的样子,至少有两成的病人等于是白做了一次无人区肌腱缝合!”

    “你们这样做有意义”

    贝多芬最后说出的这句话嘲笑味满满。

    杨崇光不便说什么,不管是出于他咋此处的地位,或者说是出于他曾经求学与贝多芬,这两个方面都限制了他对贝多芬的话只要不涉及到最核心的部分时,不便做过多的反驳。

    但是陪同贝多芬的不仅仅只有杨崇光一人,还有他坚实的“狗腿子”方平清。

    有些话,杨崇光不便多说,但是方平清就不一样的,直接开怼。

    在听到随行翻译翻译出贝多芬的话后,方平清眉头一皱,不高兴的回答道“贝多芬教授,您这句话有失偏颇了。您到现在只是在一旁看了几眼,就知道病人的恢复情况了我们国家的伟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您要是想发表什么让人信服的结论,请先做个测试!”

    “噢你这是觉得我说错了”贝多芬戏谑的眯着眼看着方平清,问道。

    不等方平清回答,贝多芬傲气十足的补充道“我相信你们也有记录,你们的技术没有质的提高,医疗手段也没有改进,做完手术后判断出病人能不能恢复完整的手部功能按照你们以往的概率就能知晓,哪还需要测试呢你自己心里面没有一点ac数吗”

    “当然,你要是觉得你们突然间技术提高了一截,突然间做手术的时候状态极好,这一批次的病人手术成功率提高了,那就用测试数据来告诉我。”贝多芬一字一眼,条理清晰的一番话,让方平清无法反驳。

    “贝多芬教授,您这经验丰富,得多多指导我们工作才是。”杨崇光制止了方平清与贝多芬对着干,因为对方并不是乱说的话,这都是基于事实的判断。

    杨崇光一眼扫过去,脑子里浮现出的判断与贝多芬的大致相同,能恢复**成手部功能的大约只有一半,剩余的三成手部功能只能够基本生活,想要打球、玩电脑游戏之类的很难,而剩下的两成更是惨,近乎于“保证体表的完好”这一个功能。

    像汤法缝合,不同恢复程度的病人,其手部固定的状态各不相同,从而可以判断出他们在术后的哪个阶段,再配合上他们复健时的动作流畅度与自然性,基本上就能判断出个大概来,误差相差不大。

    这点眼光,作为常年做汤法缝合术的杨崇光、贝多芬等人,肯定是有的。

    方平清一昧的要求要数据说话,说贝多芬没有经过测试就做出了判断,这种言论只会是贻笑大方。

    所以为了保存自己下属的颜面,杨崇光自然只能出面制止,转移了话题。

    贝多芬这个人虽然话说的不好听,充满了对华国医学环境的鄙夷,处在高高在上的位置,颐指气使的说话是很让人不爽的,但不得不说却也是真实的。

    比如,医生赚的钱太少,而导致入不敷出;

    比如,医生的工作量太大,而会损失一些手术的完美程度;

    比如,医生忙着做手术,而没有时间搞技术提升,更多的是“拿来主义”;

    这些弊端不是看不见,而是华国的医生选择性的看不见,想要改变,只有四个字痴心妄想。

    贝多芬听到杨崇光这么说,笑着点了点头,眼睛转而有盯着复健室内正在进行恢复性训练的病人,观察这些人的动作,无奈的说道“你们很不负责任啊!你看看这几个,明显的手部功能基本丧失了,你们只是单纯的给对方缝合上,这有什么意义呢”

    “除了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浪费了医疗资源,浪费了病人的金钱,这有什么收获可言”

    “亲爱的崇光,你也经常参加学术会议,你难道不知道现在医学界主流的共识是什么吗那就是像这类似于汤法缝合手术这一很细微复杂的手术,必须要以恢复手术功能为第一要务,如果不能确保手术有八成以上的成功率,那就只能”

    “截肢”方平清没等贝多芬说完,抢先说了出来,“所以,那些成功率不高的,会影响到你们优良率的病人就直接不做了,干脆截肢,一了百了”

    “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吗”贝多芬满不在乎的说道。



第267章 你又弄错了
    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很不对,好不好!

    身为医生,怎么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来

    影响到手术成功率的就直接给切除,这话要是放在华国,甭论是谁,地位多高,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说出来。

    邓光荣只听不说,但脸上显露的不解的表情说明了一切,贝多芬教授的思维,他是不能接受的。

    方平清也是不了解这种观念为何存在,难道就是为了那虚假的手术成功率

    翻译只管翻译两方人员说的话,其余的不做过多的评价,但是他的身子略微靠向华国三名医生,离贝多芬站的远了一些,这个动作也表明的其立场。

    杨崇光是知道为何贝多芬会有这样的思维,或者说整个西方为何有这样思潮、共识的原因,但又不能主动的拆台,保存贝多芬的颜面是杨崇光的任务,不然请来一个没有医德的医生,岂不是自己也是同类人

    杨崇光知道自己是比不了那些伟大的医生,但也绝对称得上是一名好医生。

    除了脾气暴躁一些,小气了一些,贪财了一些,好色了一些,其余的方面还是做的不错的。

    “我们做医生的是要给病人最充分的选择权,是选择缝合还是选择截肢,这都是要病人来决定的,可是病人知道什么呢他们可以做出最好、最正确的选择吗”

    贝多芬补充道。

    “我们作为医生,要给予病人最为专业的指导,帮助他们选择最佳的方案,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选择最正确的道路,然后尽可能的完美完成。”

    “你们这么干,可以保证每个病人得到应有的治疗吗”

    贝多芬头一转,目光在众人脸上来回扫视。

    “我们当然可以保证每个人病人得到应有的治疗,这不是照顾的挺好么贝多芬教授,我们的复健室这么多的复健器材,宽敞明亮,多好!”方平清介绍道。

    “是吗就这个我来看看,病人恢复成这样叫得到应有的照顾”贝多芬笑着说道,“先不说在场的这几个病人,就拿那些被你们拒诊的病人来说,不也是经常回绝那些前来求助的病人吗”

    这

    这个

    这个,该怎么解释

    方平清听到翻译的转述,一时之间没了刚刚的语气,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对方说的是事实!

    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也是如此么

    虽然没有做的像贝多芬那样直接,但是也间接的表明了相同或者说是相近的立场。

    苏省人民医院在苏省首屈一指,很多的病人来此求医问药,每个科室不仅要接待来自金陵本地的病人,还有接待省内其他城市的病人,甚至于外省的病人也有来求医的。

    而在杨崇光的带领下,这种手部无人区的缝合术也是开展的相当成功,所以一直是不愁病源的。

    既然不愁病人,那自然的也就挑选起病人来,那些伤的不重的不治,那些伤的太重的也不治,那些伤的太过于奇葩的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的不治

    这弄到最后,也是跟贝多芬差不多的效果。

    尴了个尬!

    “贝多芬教授,您可能不了解,在我们华国,转诊是趋势,是大方向,将病人送到更好的医院接受更好的治疗,这才是负责的态度!”杨崇光开口说道。

    对,我们怎么能跟你们这些万恶的资本主义一样呢!

    还是主任厉害,找到了关键点,咱们这是转诊!

    医生说的转诊怎么能是拒诊呢

    不存在的!

    想到这儿,方平清再次来了精神,挺起了胸膛,头抬了起来,看着贝多芬。

    贝多芬摇了摇头,反驳道“显而易见的是,你们的转诊制度做的并不好,这种趋势并不是正确的趋势。在我看来,你们的应该采用世界主流的趋势,这样更加符合你们华国的国情,不是吗提高截止率,这才是又快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不对,在我们华国,患者最大的需求就是保存肢体的完整性,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在我们华国人看来,肢体的完整性是比功能性还要重要的存在!”方平清有些愠怒,说道“不知道您是否听说过这么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个象征意义太大了。”

    方平清伸出自己的右手,只想整个的复健室,补充说道“而且,截肢率就代表了成功率吗我看未必!我们科的截肢率较低,但是优良率可不差的!”

    “是不差,但是距离顶尖的水准还是有差距的!”贝多芬轻蔑的表情溢于言表,但很快的就收敛起来,说道“你们的实力我还是比较赞同的,明明可以花点时间做的完美一些,让病人恢复百分九十的手部功能吗,却因为时间的关系压缩效率,导致只能恢复八成,难道这应该表扬”

    “就拿前面的三个人来说,就那三个。”贝多芬用手向前指了指,说道“你们看那三个人,那动作笨拙的样子,还有都恢复了三期了,居然还是连基本的手部功能都没恢复。”

    接着,贝多芬像是想到了什么,转过头问道“这三个病人是不是你们口中那位一天做十多台的急诊科医生的病人啊”

    “咳咳!”

    杨崇光用力的咳嗽两声,提醒下属去拿一下复健室的使用记录本进行查看。

    不一会儿,邓光荣从复健室的护士手里要来了记录本,递给杨崇光,看到记录本后,脸颊面红耳赤,嘟囔着回复道“那三个病人并不是急诊科的,而是我们普外二科的病人!”

    “这样啊,那肯定是你们科室别的医生做的手术,很不成功啊,崇光!”贝多芬听到这样让人意外的答案后,并没有过多的言语,直接把手术失败的原因推脱给杨崇光手下的医生。
1...122123124125126...3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