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白云深处有为家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初吻江湖
队伍停下之后,松江府尹出了轿子,一眼就看到了吴有....以及他身后的小猫两三只。
“上海县令吴佣,见过府尊。”吴有为一拱手,算是行礼了。
“大胆!”师爷也下了轿子,见此情景立刻就冷喝一声:“为何不跪拜迎接大人?”
吴有为却脸色一正道:“跪拜迎接?大人?按照大明律,唯有真龙天子才能接受百官跪拜相迎,你等何人?竟然要本官跪拜相迎?”
师爷顿时懵圈了!
的确,大明没有明确规定下级见了上级要跪拜相迎,但是大明却有明文规定,只有皇帝才能接受百官跪迎。
在洪武年间,更有规定,但凡三品(包括从三品),不论文臣武将,皆可称其为“大人”,但是以下品级,不可称为“大人”。
县令百姓称为“老父母”或者是“大令”。
除了南北两京的顺天府和应天府的长官称府尹,明清两代除首都、陪都所在地府长官仍称尹外,一般都称知府。
没办法,谁叫人家是京官呢。
等到了明朝中期,基本上都是“大人”了。
但是没有明文要求要跪地迎接的,这是大大的折辱人的态度。
“闭嘴!”松江府尹冷喝一声:“这位是本官的师爷。”
吴有为又道:“既然是师爷,本县问你,可有功名?可曾见到本县行礼?”
既然要拿身份压人,那咱们就好好的论一论。
“都是自家人,何必太计较呢!”华亭县令这个时候站出来当好人了:“有为贤弟,你这手段了得啊?上海县在你手里真是让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呀!”
“这位大人请了。”吴有为根本不认识这位华亭县令,但是看他穿着打扮,跟自己差不多,便率先行了一礼:“本县这里多亏了百姓支持。“
丝毫不说自己怎么着,就推给百姓们,百姓们,才是坚固的基础啊。
“知道你这里不错,本府特意带了同僚来一观。“师爷早已经退居幕后了,跟在松江府尹身后的是各位大人们。
他们对,上海县的变化也十分侧目,这得多少钱呐!
有那眼明心亮的,更是暗自想着,不止是有钱才行,还得有权,有势!
不然那红衣大炮远远望去,可比他们松江府城墙上的还要好上一份,又看那城门,工匠的手艺不俗。
这些,每一样都十分难得,何况是上海县几乎凑齐了。
“既然如此,请诸位进县衙一叙。”吴有为也大方地邀请人进门了。
众人看着焕然一新的上海县衙,一个个眼里的羡慕嫉妒恨都快要化为实质了。
他们的衙门破破烂烂勉强能办公,即便有大把的银子也不敢往这上面花,反倒是这个吴佣,真敢干呐。
大明官场的潜规则,越是破烂的衙门越是让人觉得那个官员是清廉如水的人。
实际上都是他们自欺欺人呢,办公场地那么破烂,不知道修缮,就知道搂钱的有的是。
进了牌坊便是进了县衙的大门,大门两边的墙呈“八”字形,所谓“八字衙门”即由此而来。
八字墙上可张贴告示、榜文,公布科举考试录取结果等,有的加上顶棚和栅栏,称“榜廊”或“榜棚”。
上海县的八字墙上贴了很多的告示。
第一个便是“税通告”,上面告诉百姓们,皇上上海县赋税三年。
当时就把松江府尹气了个仰倒!
哆嗦着手指着告示诘问吴有为:“谁给你的权利,让你去上海县的赋税的?”
吴有为一本正经的回答:“下官在来的时候,已经跟皇上提了此事,皇上当面的赋税,并且有圣旨下达。”
吴有为的回答,让松江府尹心里一个激灵!
当面面圣?
还有圣旨?
看来,这赋税是拿不出来了。
“咳咳咳!”松江府尹一咳嗽:“原来如此啊,只是本府尚未接到上面的官文。”
其实官文已经到了,只是他真的没有接到。
吴有为纳闷的是,在门口,竟然没看到万通跟张绅,这俩人干什么去了?
不是说好了给他仗腰子的吗?人呢?
见不到人,只好带着人闷头往里头。
众人却是四下里看的热闹不已,尤其这里都是新的,不止好看,还阔气,新颖。
加上他们路过的大门不少,发现每个院子里的人都很多,来往频繁,而且一看都是有活儿在做,忙的没人抬头看大门外一眼。
当然,如果抬头就会看到他们这群大人的到来,可是没有一个抬头看一眼,嗯,一抬眼就能看到路过的都是大人们,他们这些人还不得出来相见一番?多耽误事儿呀!干脆全当没看见,因为他们太忙了,每天吃饭都掐着点儿呢。吴有为想建设一个大上海,却不知道有多少事情等着他去办。
现在建设的也只是个大概,他全按照后世的规矩来,反正上海百废待兴,不破不立。
进了大堂,穿过二堂,下人们早在大堂那里就停下了一大波,到了二堂又有不少人留下了,等到了三堂这里,基本上都是各位官员和他们的副手了。
前面说过的,吴有为这次来上任,也是带了丫鬟的,而且因为是去当官的,林素管家生怕吴有为撑不起面子,那丫鬟虽然是在老董那里买下的不是那种心大的丫鬟,但也是挑的漂亮人儿。
六个丫鬟各有各的姿色,漂亮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她们的气质都很好,因为都得了老爷的话,将来嫁出去做平头娘子,跟夫君举案齐眉,自然心情好,气质这东西后天培养一下,也似模似样。
这六个丫鬟都打扮的一样:身穿一一件莲青色花素绫直领琵琶襟变色长袍,逶迤拖地羽蓝色绣百蝶穿花纹长裙,身披金枝线叶花软毛披肩。
柔软的长发,头绾成别致随云髻,墨色云鬓里插着洒花长命富贵荆枝笄,肤如凝脂的手上戴着一个银丝绞花纹手镯,腰系黄色花卉纹样绣金缎面束腰,上面挂着一个绣着白玉兰花的小香袋,脚上穿的是撒花蝴蝶鞋子,走动之间,轻如云意,满室生辉。
尤其是六个女孩子





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卷阅读529
都年轻,举动利索,丝毫不拖泥带水,矫揉做作,自有一番飒爽风姿。
六个人给上了京中带来的君山银针,以及重阳糕、栗子酥、乳饽饽等糕点,摆放妥当之后,齐声道:“请诸位用茶水点心。
声音清脆,眼神清澈,说完之后,一行青春靓丽的侍女便行了一礼下去了。
吴有为看的目瞪口呆!
他家的丫鬟以往可不穿的这么惹人眼,一个个恨不得将自己打扮成灰姑娘,这会儿咋这么张扬呢?
就这身衣服,整个松江府恐怕都没几个大家小姐能穿得起!
这么高调,想干什么?这可都是定了亲的人!
他带来的那些手下,也挑了她们订了亲的充当了小吏,虽然说三代之内不可能科举,可三代之后他们就是良民了。
这对奴籍出身的她们来说,已经是很好的归宿了,加,上她们来的时候,也说明白了,甭想爬老爷的床。
敢有那心思,大人就能送她们进军女支营!
y丫鬟们也都尽心照顾并不曾起过什么心思,这是怎么回事?
不管吴有为怎么吃惊,反正来的几个官员却是看直了眼睛。
在江南之地不乏美貌女子,但是丫鬟里能长成这样的太少见了,尤其是六个之多,穿戴一样,容貌不说闭月羞花,却也有一股子北方女子特有的爽利劲儿,这对见惯了南方女子的温柔婉约的男人们来说,不亚于是致命的诱惑。
就连松江府尹都看直了眼睛,他府里头虽然妻妾成群,可也没这么出的女子,一个个都跟面团儿似的,随便他捏圆搓扁。
吴有为自己都一头雾水了。
过了好久,吴有为才轻咳一声:“诸位,请用。
这些人没滋没味的喝了一口茶,嗯?
大家要么是南方人,或者是在南方为官多年的人,这茶水一入口,就知道不同凡响。
这可不是一个小破县城的县令能喝得起的东西。
松江府尹带来的师爷更是尝不出这到底是什么茶。
唯有松江府尹喝了出来,他在布政使那里喝过一次这样的茶叶,那还是布政使大人来,上任的第一年,据说那是布政使恩施赐给他的临别赠礼,只有一两的贡茶:君山银针
.
第347章拾你!.
这样的一番做派下来,松江府尹起了轻视之心,心想怪不得上面的人要求过个一年半载的在动手,这个人恐怕也有些来头。
他这么想,脸上的笑容就多了一些,不再板着脸气鼓鼓的了:“上海县建设的不错。
‘托皇上的洪福。”吴有为很是大气,直接抬出了宪宗皇帝。
一句话,这天儿,就被他愉快的给聊死了。
这都“托皇上洪福”了,他怎么好意思说是在自己的治下,出了上海县的政绩??
只好改口道:“你等用心了。”
“为百姓服务。”吴有为这次更狠,直接抬出了“百姓”。
松江府尹一噎,倒是华亭县令这会回过神来:“上海县真是了不得,这么大的手笔,花不菲吧?”
“都是皇上赏赐上海县。”吴有为大言不惭的道:“本官出京之时,便已经赏赐下了。
众人知道他是探花郎,肯定见过皇上,一个个心向往之。
倒是松江府尹眼睛一亮:“既然如此,那上海县积欠的三年赋税,也该补上了吧?”
“说起赋税,下官也有一事不明。”吴有为定定的看着松江府尹:“早在京中知道要赴任上海的时候,便查过资料,上海县十年前因为遭遇台风袭击,税一年;六年前遭遇海盗洗劫,税三年;三年前倭寇登岸劫掠,又税三年,为何我上海县还欠三年赋税?前些年的税却还在交税?”
“这....?”松江府尹一愣,他哪儿记得这些?他就知道,要税,才能保住他这个府尹的位置。
“而且一府的赋税,为何只要我上海县全出?”吴有为越说越生气:“大明有一百五十多个府,纳粮二十万石以上的为上府;二十万石以下、十万石以上的为中府;十万石以下的为下府。无粮的叫地府。为何我上海一县,三年却需要缴纳五十万石?松江府的税粮也才一年上交多少?”
他是打听过了的,松江府上交的税粮是二十八万石,因为松江大米的出名,现在已经隐约有贡品的意思了,所以另外要缴纳十万石给京中。
税银则是每年五十万两之多,没办法,松江府曾经在宋朝的时候开阜通商,商业发达,缴纳五十万两税银小意思。
可是,一府之地这样可以,他这一县之地,还是个受灾的贫困县,怎么可能拿出那么多?
怪不得来了上海县,这里头特么的地皮都要被人刮三尺深了!
要不是大明户籍制度管理严格,百姓们都要举家逃难去了。
“这是上海县以前积欠的,和你现在的任期没关系。“松江府尹耍赖:“而且你们上海县,这不是很不错么。
他丝毫不提这么大的变化是怎么来的,权当吴有为神通广大了。
但是赋税一定要缴纳的,不然他怎么攒钱?怎么走通,上面的门路?
他已经在知府这个位置上待的太久了,以他的出身,做到知府这个位置已经很不错了,再往上升,除非有奇遇,一般时候,他也就这个位置做到死了。
以后什么情况不知道,所以他拼命的攒钱,这可是个好东西。
官职这么低,等他以后致仕了,就得靠着这些家财过日子了。
“那是现在,下官说的是以前。”吴有为却死咬着不放:“上海县税这么久,为何还欠税?”
“你是想跟本官翻旧账吗?”松江府尹恼羞成怒:“那本官就跟你算一算,这些年,上海县积欠的赋税!”
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好无耻!”吴有为却恶狠狠的道:“上海县税的政令可是皇上亲自下达的,你竟然敢违抗?”
“违抗?”松江府尹嗤笑一声:“本官可没接到官文,税?你说税就税啊?本官没接到公文,就没有这回事儿。今天,上海县也该交税了。”
“今天,公文到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在「门外响起,进来一个中年男人。
这男人穿着的服饰证明他是个京官。
工部侍郎的服饰,身后跟着万通和张绅。
他们在外面,听了很久了。
手里头拿着一纸公文,拍在了桌子上:“松江府,看看吧!”
。“。你.....你是何人?”松江府尹站了起来。
“本官李颥,恭为工部侍郎。”李颥怒道:“真没有想到,松江府好大的手笔,好大的脸面
工部侍郎李颥,来祭海神,修筑堤岸。
皇权特许,顺便来处置一番松江府




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卷阅读530
尹。
一开始,李颥以为松江府就算是贪,也有个分寸,可是皇上拿给他的奏折看过了之后,他也生气了。
上海县是个什么地方?
海鸟都不拉屎的地方!
自从三年前海盗倭寇来了一遍之后,三年来,愣是没再次光顾!
不是,上海县城高墙厚,而是上海县都没有什么油水了,连海盗和倭寇都看不上这么一个破烂县城了。
这都有赖于松江府的“能干“有关。
后来他才知道,早在柏珍他们图谋给吴佣找地方打发他离开京城的时候,皇上就早一步让人调查了那些候补官员的派地情况。
其中受人瞩目的就三个,其中,上海县最为贫穷,也最为危险,因为如果是关外鞑靼等等,还有个名字,可要是海盗、倭寇,那都是一波一波的,大海茫茫,他们退入大海之后,根本找不到人报仇。
所以皇上才准许万通带着整个振威营给他做护卫。
他虽然不知道吴佣有什么才能让皇,上如此看重,却生气松江府的贪婪。
上海县那么破烂,还要去榨油水,他是想喝百姓的骨髓吗?
一路行来,在山东的时候,见到了张绅,张绅又跟他告了一状,并且说了吴有为在上海县的举动。
一方面他觉得吴有为是个心中有百姓的好官;另一方面却怕吴有为买人心,因为上海县山高皇帝远,区区一个松江府都能一手遮天,搜刮民脂民膏,的赋税高出朝廷规定许多,那么,上海县呢?
他要是将上海县发展的很好,然后...也跟松江府一样,不,他比松江府更名正言顺,因为他事先投入了许多。
人家拿回所投入的,也是理所当然,就怕拿回去的...是投入的十几倍,甚至是几。倍...这就跟商人做买卖似的,有投入就要求回报。
他想的就多了。
但是这都是以后可以处理的,现在这个松江府尹,简直太过分了。
还想油锅里捞钱啊?
真是要钱不要命了
吴有为看向万通,万通用下巴点了点前头站着的李颥,示意吴有为,有他在,不怕。
其实早在早上的时候,李颟就到了,万通跟张绅迎接的是他,并非松江府尹。
那些婢女穿戴的惹眼,其实是吸引人注意力的,他们当时就在大门后边站着呢,屋里人说话,他们听的特别清楚。
“工部侍郎....?李颥?”这人怎么有点熟悉?
“府尊,是代天祭海神的那位....”师爷赶紧上前,好一通窃窃私语。
说白了,这位工部侍郎李颥,是个钦差大臣。
这下子,松江府尹腿软了,跪下就磕头:“下官松江府,见过钦差大人。
其他的人,也都跪下了。
吴有为看了看,犹豫着,自己是不是也要跪下去的时候,万通拉了他一把。
吴有...膝盖就没弯下去。
“来人!”李颟高喊一声:“请圣旨!
吴有为带来的管家简直是训练有素,这会儿就摆上了香案,那叫一个速度呀。
吴有为都觉得这个管家不愧是林素管家淘来的人才。
他忙的脚不沾地的时候,家里这些事情,全是这位管家接手的后勤,安排的特别全面。
请了圣旨,就该都跪着了。
李颟请张绅宣读圣旨,张绅估计在京中没摸过圣旨,这会儿宣旨真是全身披挂了起来,一身宦官的衣服,还拿着个拂尘。
这圣旨宣读的昂扬顿挫。
吴有为古文造诣现在可比刚来的时候强多了,所以他听懂了这圣旨的内容。
第一:拿下松江府,抄家,治罪。
第二:上海县三年赋税,吴佣全权治理上海县。
第三:成立上海卫,开辟白龙港为军港,建水军军营,划归振威营管辖。
第四:万通管辖振威营,组建水军。
第五:追缴回来的赋税,退还给上海县。
吴有为乐了,松江府....这些人怎么样了?
吴有为不知道,他只知道全都被抓了,李颥带着他的钦差人马去了松江府抄家。
张绅带人保护钦差去了,顺便,如果他们抄了家,他好将属于上海县的东西带回来。
李颥是个嫉恶如仇的性子,一刻钟都等不得了,带着人马连饭都没吃,呼啦啦的就走了。
等人走了,吴有为还跟做梦似的呢:“这就被下马了?”
“他早就该下马了。”万通朝外头喊:“来人啊!拾拾,茶杯都给本大人刷干净喽。”
“是!”外头呼啦啦进来好几个人,手脚麻利的拾了起来。
吴有为坐在那里问万通:“他什么时候来的呀?”
“早上啊!”万通就跟他说了。
要不怎么说,松江府尹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知道李颥这位钦差大人要来的事儿,最开始是张绅知道的,然后是万通,一算之后,万通就跟张绅俩瞒着吴有为了。
也是让李颥这位钦差大臣亲耳听一听,松江府的嚣张。
果然,其实松江府来的这一路都有人快速传递消息,这位钦差大臣早就火冒三丈了。
尤其是听说他让吴有为备香案跪地相迎的时候,别说李颥和张绅了,万通真想出去弄死他!
现在好了,他不动手,就凭他贪污的那些钱财,李颥也不会放过他了。
李颥这人一一路过来,可没少拾贪官污吏,也是因为今年的水灾太严重了,幸亏朝廷粮库充足,赈灾及时,同时,下重手拾了一番官场,尤其是河道方面,这可是重中之重。
大明才风调雨顺几年啊?
好不容易有点家底了,也好不容易国库里有粮有钱了,怎么能让贪官污吏给糟蹋了这大好局面?
所以宪宗皇帝下了狠手,特意派了这个脾气又臭又硬的家伙下来,把河道拾的哀鸿遍野啊。
“这件事情就算有人接手了。”吴有为想了想:“没什么事儿的话,我去跟税课司大使和仓大使说一声,库房那边拾干净,等着我们上海县的赋税退回来。”
“行,去吧。”万通看着他一身轻松的跑了出去,笑了笑,一转头,阴沉着脸喊:“来人!”
.
第348章徐氏家族.
过了两日,张绅回来了。
同时他带回来了四十万石粮食,五十万两银子,以及一万两银子价值的崭新铜钱,还有一万匹的松江土布,以及一点没掺沙子的十万石雪白白亮晶晶的海盐。
“这些都是咱们,上海县三年的赋税,虽然少了些,但是已经是尽最大的能力,给退回来了。”张绅道:“那府尹真能贪啊!连布政使都受到了牵连,罚俸三年,京察..平。”
没给个下等,已经不错了。




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卷阅读531
不过那个布政使不是不想拾他,而是皇上说了,有人自会拾。
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反正张绅是带着东西回来了。
“好,谢谢张大人了。”吴有为道:“这些东西,足够支撑上海县明年的建设了。
起码光是那四十万石的粮食,就够上海县一年的口粮了。
何况,上海县又不是没有产出,只是没有税粮而已,大不了他可以花那些税钱买百姓手里头的余粮嘛。
而且他有空间在,在空间里可以保鲜。
只是这么多人看着,不好保密,就怕被人知道库房是空的....,那非出乱子不可。
不过他可以出去买....
府尹贪污受贿,被县令给拾了,这都成了整个大明朝官场的传奇了。
吴有为远在千里之外,又在京里出了名了,只不过大家都为之侧目的是水泥混凝土,还真没几个人觉得这有啥不对的,翰林院那边接到了吴有为的书信,商讨了几日,同意了吴有为的提议,给上海县的琼林幼学,将汉语拼音作为了小学语文课本......
吴有为的琼林幼学书院盖好了,按照他那陶文书院的规矩,设立的各种学科。
不过缺少教师,吴有为又给家里稍信儿,让陶文书院看看能不能有合格的小学教师,派过来四到六个。
上海县没有适合教导科举学生的人,吴有为想着去哪儿聘请个大儒,如果能有一心想要考取功名的学生,就让大儒去教。
1...168169170171172...2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