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白云深处有为家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初吻江湖




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卷阅读525
,没那么多讲究。
他知道,古代的官员有很大的权利,但是摆香案烧香跪地迎接什么的,太作了。
吴有为觉得是表现的自己高人一等的理由,而非百姓们真心迎接他。
他来的时候,基本上都没人认识他好么?
而万通打先锋的那些斥候们,当时也没事先通知,他们就到了地方。
吴有为来了之后也没摆谱,甚至在最忙的时候,也去过工地,跟那里做工的人一样,端着大海碗,吃着大锅菜。
这样没有架子的官员,当然更快的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老张一一听啥都不准备,更怕吴有为吃亏了:“大人,您这样,会得罪上官的。”
府尊大人可不是什么和气人。
以前他们都叫府尹大人,后来倒数第一届那位县令大人拍马屁,就改成了“府尊大人”这么一个尊称。
“放心吧,他蹦哒不了多久了。”吴有为不介意给自己的这位部下一颗定心丸:“本官搭不搭理他都无所谓了。”
他这话一说,老张就懵圈了。
恰好张绅过来给吴有为送东西,看到老张这样就笑了:“你别太操心了,你们大人的靠山,可比那个小小的知府大多了。”
“张大人怎么过来了?”吴有为看了看他手里的东西:“对图纸有什么别的要求吗?”
“哦,是这样的,能不能给咱家的卧室里的火墙弄大一点?”张绅小声道:“到了冬天就容易手脚冰....”
这地方再热它也有冷的时候,张绅现在就每天火盆不断了。
这才闰九月的九月中旬啊,到了十月,指不定多冷呢。
“可以。”吴有为划了一下:“以后这里还能开个花园子,到时候您想请客吃饭什么的,就在这里进行。
反正现在地皮这么大,随便划拉不花地皮钱。
吴有为在给万通盖了个军营之后,万通就让他给张绅也盖个监军府。
这座府邸是按照京中四合院的布局建设的,只不过是个五进大宅院,带一个东花园,西边三个跨院,可以当成客院来用。
后座房盖成了二层的小楼,后面是一个种满了荷花的池塘,可以在小楼上赏景呢。
池塘对面是一片雕花围墙,围墙后头原来是个杂草丛生的地儿,被吴有为改成了下人房。
“好。”张绅对自己的新家很是满意,尤其这是吴有为亲自给他设计的,给足了他面子:“不过前头一进咱家想要个小场子,没事的时候,可以散散筋骨,练练武什么的。”张绅指着一进道:“好歹咱家也是监军不是?”“对!”吴有为一拍脑袋:“是我的不是,给忘了安排。
大明监军的内宦们,好歹都会两下子,哪怕是个花架子呢,也都会骑马,会挥舞大刀片子。
张绅看吴有为给他更改图纸,还感叹的道:“咱家就没东方教主那一身功夫,不然也能飞针伤人.....”
吴有为一脸黑线:“大人,那都是小说杜撰的啊
一个老和尚陷进来还不算,难道还要搭上宫里无数位公公们么?
“吴大人,你说,到底有没有《葵花宝典》啊?”张绅一脸的向往之情:“咱家要是能找到《葵花宝典》就好了。你听听这名字,多适合咱家啊?”
“这名字怎么了?”吴有为莫名其妙:“和您...有关系吗?”
话说金大大那都是几百年之后才有的大神,您这样的....也活不到那个时候啊?
“咱家穿的内宦服饰,胸前的补子便是葵花样式。”张绅说的可理直气壮了:“也叫大葵花图.....
*...
吴有为....!!!”
金大神真是太严谨了,一个编撰的虚拟书名竟然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但是说实话,真的跟他没啥关系啊!
第二天,吴有为安排了好多事情后,就在县衙里计算明年耕地多少亩,大概需要多少粮种,以及可能会产出多少粮食....
还有就是吴有为打算招商引资。
上海县这个时候还不像后世那么发达,更没有什么特产,像是现代的那些上海特产,什么高桥松饼、梨膏糖、小笼包、豆腐干、南汇水蜜桃、崇明大闸蟹等等,都是后世才有的东西。
现在的特产基本上都是海产品,什么大黄鱼、小黄鱼,大螃蟹、小螃蟹的,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你要是不吃就容易坏掉的新鲜食材。
鱼干、咸鱼倒是不用,这东西可以长期保存,但是这玩意儿沿海人家都有,根本不值钱,一两银子能买到一车!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特产,上海县的特产,要那种能放很长时间不会变质的特产。
吴有为在脑海里扒拉了半天,才想起一个,“五芳斋”的点心,但是后头又一想,好像是嘉兴那边的吧?
现在的嘉兴县可跟上海县没关系。
而且点心这玩意儿就是吃个新鲜。
大户人家自然有厨娘会做新鲜的点心给主人家享用。
小户人家也没有吃点心的习惯,最多来人出门去随便哪个点心铺子称二c两,装个门面罢了。
婚丧嫁娶的时候,都是自己做点心的,没有外买的道理。
吴有为就犯愁了,这地方现在是要啥没啥,他怎么才能让商业振兴起来呢?
让百姓口袋里有钱,才是他的目.....
就在这个时候,老张家的张大森跑了进来:“大人,大人!府尹大人来了!”
老张本名张木头,因为木头在水里是浮着的,靠海人家觉得这样的名字可以保佑老张即便是落了海里也能浮着回来。
于是老张就给家里老大起名叫张大木,老二叫张大林,老三就叫张大森。
家里还有个闺女,就叫张桃子。
都是从木字旁的名字,已经跟隔壁的张水生订了亲,打算过了年就成亲。
这次老张特意让眼睛明亮的大儿子站在城门口的嘹望塔上看着,一旦发现有人来了,赶紧给下头的张大林打信号,挥舞一下信号旗子,张大林看到大哥打信号了,赶紧往回跑。
张大森就在县衙门口那里看着,远远的看到了二哥过来,就知道人来了,扭头撒丫子就往里冲,赶紧告诉大人去!
于是他就冲进了县衙,一路嗖嗖嗖的跑进了后衙的大堂,嗷嗷叫着来通报了。
“哦,来了就来了吧,你跑什么呀?”吴有为被打断了思路,只好不去想这件事情了,看到张大森跑的气喘吁吁的,赶紧道:“坐着歇会儿吧!”
“不、不能坐!”张大森红着脸喘着粗气道:“大人,快去迎接呀!”
“哦。”吴有为慢吞吞的站起来:“我去就行了,你俩在屋里待着吧。
吴有为可不想让万通跟张绅一起陪他迎接那个松江知府。




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卷阅读526
“咱家跟万大人去。”谁知道张绅却站了起来伸了伸懒腰:“有好戏可看呢。”
吴有为莫名其妙:“啊?”
万通也站了起来:“走。”
他说话更简洁,吴有为愣了愣,就跟着他们俩走了,心里却觉得他们可能是给他撑腰,但是没必要在1]口等那个什么知府吧?
心里有点不解和疑惑,只是现在也不是追根问底的时候,一路到了县衙门口,那些人还没影儿呢。
其实按照规矩,他们在县衙三堂接待上级官员、商议政事就可以了,但是来的可是府尹大人,于是就要在大门口迎接了。
可是万通却指了指外头:“你去吧。”
‘我一个人?”吴有为指了指自己。
“是啊!”万通道:“我们等的不是一个人。”
吴有为......!!“
.
第345章城门口......
县衙前有照壁一道,照壁后为牌坊,这是县衙最前面的一道「门,只是是牌坊。
吴有为在上海县的牌坊上,刻了四个字:尽忠报国。
因为他听说了,根据近十年之间的记载,海盗和倭寇基本上每年都来一次,县令都是先跑,有的倒霉,被敌人追上后杀了,有的却是跑得远远的,留下百姓们被海盗倭寇欺凌。
而他,不想丢下一县百姓,自己逃命去,所以他给自己留下“尽忠报国”四个字,告诉自己,尽管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也是这一县县令。
这里虽然不是现代,却是故....正这么想着呢,吴有为看着大街尽头的城1.....
而外面,松江府尹也在看着城墙:“这....上海县?”
他眼前呈现的上海县县城,绝对堪比松江府。
内城城墙为砖石结构,基部为条石,这一点,可以从露在外面的青石条看出来,这玩意儿可是万年不腐的存在。
城墙顶部外侧为雉堞,高两米,宽一米,厚一米,间距为半米。
顶部内侧为女墙,高一米半左右,女墙上一侧设有六座洪武大炮。
整座县城四四方方的很规矩,城池四角建角楼;城门外各立牌坊一座,对应四门,上书“上海县城”;下有护城河,宽达百步,水流潺潺;其上架有石桥,桥下设水闸,河岸用砖石建造驳岸。
这座新建起来的县城,就这样,形成了极其坚固的城防体系。
比之松江府也不差什么了,甚至还要更结实,毕竟吴有为舍得用料。
其实吴有为这个规格,是按照北京城墙的规格修缮的,只不过比京城的矮一点,薄一点罢了。
可是比起一般的地方,却要结实很多。
尤其他用的东西,清一色的都是大块的青砖,混凝土累加叠成,建好之后,真的特别结实,乍一看,就跟一座石头城似的!
吴有为这是怕县城再次遭到海盗和倭寇的洗礼,这样设置,起码谁想攻进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就连城门,都是生铁浇灌而成,死沉死沉的,明亮的大铜钉子在,上面烨烨生辉。
如今四门开了三门,北门是归万通管理的,那里是军事管理区,没事儿的时候,百姓是不会去的,而且那里直通向军队的训练场。
这一点,来的人是不知道的,他们就看到高大巍峨的城墙发呆了!
这、这、这还是他们印象里的上海县么?
那破烂不堪的城墙呢?
那面黄肌瘦的百姓呢?
那连个城门都没有的上海县城呢?
更有一点让他们发懵的是,在城1]口,他们没看到前来迎接的人!
只是门口有三十个士兵在看守,上面的城墙有七十多个,这一百来人便是今日守城巡防的士兵。
四个门便是四百多人,还有一百多人分为四组,在县城里来回巡游。
又有两个在城门口的安全亭里负责登记的,他们都会读书写字,这里进出城门是需要登记的,但是并不需要缴纳钱财。
不过还是要士兵们搜检一番,你说是卖菜的,车里的是菜么?你说是赶车进城的,车厢里可有东西?
赋税是了,但是也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往城里运的,你要是运一车鞭炮火油的进去,多危险啊?
还有一点只有当兵的知道,他们也是为了防止海盗和倭寇派人过来摸底。
来回进出的百姓虽然不多,但是一个个神面貌十分好,面无菜色,衣无补丁,而且进出的时候,就连小孩子都知道排队。
却没有人拿钱缴纳“入城”!
呆愣了半晌,松江府尹才黑着脸一甩袖子:“上轿!”
上了轿子,一行人缓缓的走进了城门,守在城门口的士兵立刻拦人,要求他们下轿检查!
“本官不下呢?”松江府尹已经撑起了官威:“本官松江府尹,还用得着检查?你们上官没事先跟尔等说过吗?”
“对不起,这位大人。”守门的是个把总,本来应该是总旗的,但是他家大人说了,今天有人要来,让他在南门这里镇守,他就在了,果然有人来了:“我们大人只是命我等在此驻防守城,没说随意放人进去,请大人恕罪则个。”
话说的软和,人却硬邦邦的挡着路呢。
而且这位乃是正七品的武官,穿着官服站在那里。
虽然说武将不如文臣高贵,可也要看情况。
在京里武将的确不如文臣,但是在外面,需要靠这些武将们保护的文臣们,是真的不算什么了。
何况张绅也是个舍得的人,他身边六个小太监,每日出去三个,在东西南三个城门那里“监督”。
其实就是好奇的看着大哥哥们记录城门往来人员之类的,但是不妨碍他们内宦的身份起到的震慑作用。
这年头能欺负宦官的人除了皇室人员之外,其他不姓朱的还没出生呢!
“本官就是进京城,也不需要检查。”松江府尹怒了:“你算个什么东西?”
他是正五品的文官,对方才是一个正七品的武将,谁大谁小,一目了然,他就是要用官位压人,怎么了?
一听见那人摆了官架子,小太监就从安全亭里走了出来,一甩拂尘,故意用蔑视的口气尖声高亢的道:“咱家倒要看看,是谁这么大的架子,进城都不要检查的啊?”
“咱家”这个称呼,唯有宦官可以用。
这下子,整个队伍的人都看向了小太监。
“太监”一般没有允许,是能出京城百里的,能出来的那都是派了外差的,见人高三分,见官高三级啊。
松江府尹敢跟把总摆阔,可不敢跟内宦顶着干,赶紧下了轿子,后头跟着他来的人一个个都下了轿子。
松江府尹本来想上前巴结的,但是看到是一个小太监,那品级也才是个




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卷阅读527
八品,立刻挺直了腰板,他不想让人说他巴结阉人。
不过又怕得罪人,于是干巴巴的问询了一下:“不知道这位小公公,出自何处啊?”
能守在城门这里的,估计也不是什么好地方出来的....
“咱家出自御马监。“小太监道:“可有什么疑问么?”
松江府尹一噎,他能有什么疑问?
他惹不起啊!
“御马监”这个地方,一般人可能不知道,但是它很特别,特别在哪儿呢?这地方在大明这个时候,是管理御用兵符的地方!
天下监军太监都出自御马监!
能监军的太监,那都是皇帝信任的内宦,不然也不可能代天子监军,坐镇一方了。
而御马监的太监,最出名的那位,现在还活蹦乱跳的呢,皇上一日不见他都睡不安稳觉。
张绅是那位刘大太监的干儿子,而这个小太监,就是他干孙子了。
松江府尹靠山再硬,也硬不过御马监的人啊?
“没有,没有!”松江府尹脸都红了。
“来人呐,搜检一番,任何危险物品都不能进城。”小太监狐假虎威的一挥手:“还有,请把总验看官方文牒。”
松江府尹本来是想给吴有为一个巨大的压力的,结果自己被人在城1门口就来了个下马威。
他又不得不交出证明自己身份的官方文牒,还要被人验看一番!
惹不起御马监出来的人,还拾不了你一个小小的上海县令了?
他已经憋了一肚子的气,真的要好好的找“上海县令”聊一聊了。
验看官方文牒,搜检过后,才放人进去,憋了一肚子火的人上了轿子:“走!”
“起轿!”轿夫们抬起了轿子。
可是把总却在旁边石破天惊的喊了一嗓子:“立正!”
所有人都板板整整的站的笔直。
轿子里头的松江府尹恼羞成怒的一打开轿窗帘子往外看.....
“敬礼!”把总又是一嗓子。
所有的守城士兵都将右手握拳,放在了心口的位置,这便是万通军中的敬礼方式。
虽然不太明白什么意思,但是看样子是崇敬的架势。
“哼!”松江府尹撂下了轿窗帘子,心里的火气小了些。
其实松江府尹是坐车来的,但是为了摆阔么,在进了上海县之后,发现他们这里的道路修的溜光水滑,那大石板块,太让人震惊了!
为了能让自己看起来有官威一些,他特意在靠近上海县之后,换乘官轿。
因为按照大明律,文官可以乘轿而行,轿夫四人;而武将们是不能乘坐轿子的。
且轿子也有品级限制。
像吴有为这样的,只能乘坐二人小轿子;他身为府尹,可以乘坐四人小轿子。
三品以及三品以上的文官,方可乘坐八人大轿。
他这是来显摆自己的身份来了,所以乘坐轿子,才叫有气势!
但是轿子里什么都看不到,但是他身后的师爷却撩开了轿子窗户,上的帘子,往外看,越看越是咋舌。
这街道也一水儿的大石板道,这得话多少钱呐?
而且这才多长时间?这就建设成这样了,要是再给他点时间,岂不是能超过松江府?
到时候这里会成为另一个府么?
师爷当时就沉思了。
而另一个二人小轿子里,华亭县令也在往外看,他看到的是娇嫩的渔村姑娘们成帮结队的走进了布庄,卖出手里头的绣品,顺便买点针线布匹等物。
还有街上那些原来穿着破烂的苦哈哈们,正一脸幸福的笑容,甚至有个穿着比较干净的男人,还给他牵着手的小女儿,买了两朵绒花戴在头上。
另外一个妇人正给她身边的四个儿子,一人买了一份油炸鱼豆腐吃!
这是怎么回事?
哪怕在华亭县,也就这样的生活吧。
上海县穷的叮当响,却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变化这么大!
他要不是早就听人说了,这会都不敢相信,这里的变化,比起听人口述要更加的直观。
路过的时候,还能看到有个鱼丸面店,里面坐满了人,他们是县城里的人,正在吃鱼丸面。
他可是来过上海县的,记得上次来的时候,这家店都半死不活的了,因为根本没人进来吃饭。
街上到处都是残桓断壁来着。
黄花大闺女,五十个铜板就卖了!
现在在街上根本没有自戴草标要卖身的人,一个个衣服都没有补丁了。
难道上海县来的那个县令真的这么舍得?
他可以保证这些人不是装的,因为来过几次,认识几个店铺里的老板,他们现在再也不愁眉苦脸的了,而是热情洋溢的接待顾客们。
不过又一想,这个县令要么是个傻缺,自己掏钱建设上海县;要么就是个能有地方捞钱的人!
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个人很有油水是真的了。
他们这次,还真是来对了.....
.
第346章摆架子嘛.
其实他们不知道,那高朋满座的客人们,有三分之一是军中的士兵们休息出来逛街吃饭的;三分之一是来往的客商们以及附近村落里的人;还有三分之一,是今天早上刚到的.....
吴有为站在牌坊下,等了好半会儿,才见到一队人马慢吞吞的走过来,看那样子,架势不小啊。
不过一个知府出巡,鸣锣开道十一响,还坐着轿子,作,太能作了!
轿子有讲究,一般人都成乘车,毕竟轿子是拿人力作筏子,养着轿夫需要花钱不说,也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因为把人当牲口一样使唤。
花大不说,还有点有损名声的意思,不过震慑效果很大。
这鸣锣开道也有讲究的,一般州县官员乘轿出行,随行差役鸣锣七响,表示“速回避、军民人等齐避让”。
道府级官员出行鸣锣,敲九棒锣,代表“官吏军民人等齐让道”。
省、道级官员出行,则敲十一棒锣,表示“文武官员军民齐回避”。
总督以上中央一级官员出行,敲十三棒锣,意为“大小文武百官军民齐闪开”。
而打头的人除了敲锣,还猛地对着吴有为喊了一嗓子:“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这个意思是需要辩证处理和把握的要求,不能走极端。
其实是出巡的时候,知府仪仗的必备口号。
吴有为板着脸,知道这是给他下马威呢,都到门口了,还敲什么锣、喊什么口号呀?
而且他也不是一个人来的。
知府下面的官员全都跟着来了(详情观看346相关说明)。
从同知到驿丞,十几个人都到齐了。
一个都没少啊
这架势谁看不出来




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卷阅读528
是找茬儿的呀?
偏偏吴有为出来带的只是几个衙役,其他的人都在忙呢。
上海县百废待兴,想要发展起来何其困难?每日里众人忙忙碌碌,光是档案室那里就累积了好几柜子的各种新建档案。
墨锭都用了一大车子了。
幸好他早年写了小学全套的教育课本,这会儿已经开了一家书肆,带刻印作坊的那种,已经用活字印刷术开始印刷课本了。
众人都在忙,再加,上吴有为还真是看不上这个松江府尹,所以就没摆出迎接的架势,自己带着几个人,站在牌坊下,看着...点都不隆重!
1...167168169170171...264
猜你喜欢